Ⅰ 佛手瓜怎麼種植
一、整地:選擇有棚架位置、通風透光、土層深厚的庭院位置或田塊,施足基肥,深翻平整。
二、育苗:在元旦前後到春節期間將瓜種進行地膜覆蓋育苗。覆土2—3厘米,此時土壤保持田間持水量在60—70%左右,過濕易使瓜種霉爛。
育苗期澆水以葉片不凋萎為宜,並注意使之每天見到陽光,保證光合作用和正常生長。幼苗及生長前期,發現幼芽或根部發杈太多,應及時摘除,一般保留2—3個主蔓,爭取爬架後發杈旺盛,利於坐果。
三、移植:終霜結束時,可將瓜苗定植在整好的地塊中,同時施少量氮肥,促進幼苗生長。
四、肥水管理:移植後土壤要求溫暖濕潤。避免澆水太多,以防影響植株生長。之後,隨著氣溫升高,生長加速。當氣溫達20℃以後,進入旺長期,需水量增大,除自然降水外,應及時澆水。為減少水分蒸發,可在植株周圍覆蓋碎稻草、麥秸等,以達保墒目的。
在生長期間,追肥2—3次,第一次掌握在佛手瓜旺長期前,追施有機肥和復合肥,離植株30—40厘米環狀開溝追施。第二次應掌握在汛期結束前後,在植株60—70厘米處溝施有機肥、復合肥、草木灰等。當氣溫降低至20℃,以現蕾前可根據長勢,適當再追施一次肥,以利後期果實的形成和生長。
佛手瓜日常養護要點
1、肥水管理
佛手瓜的生長必須保證適宜的澆水以及施肥,掌握見干見濕的澆水原則,保證土壤濕潤的前提下不能出現積水現象。同時植株在生長季節,每隔半月需追施一次稀薄的液肥,同時每月追施一次磷鉀肥,促進植株的生長以及結果。
2、光照適宜佛手瓜屬於短日照植物,養好佛手瓜還需要控制好環境的光照,夏季需做好相應的遮陰措施,避免強光對植株造成傷害。春秋季節可以給予其適宜的散射光照,冬季為植株提供充足的光照,有利於植株的越冬。
3、溫度適宜
佛手瓜喜溫暖的環境,其最適宜生長的溫度在22℃左右,夏季養殖佛手瓜必須要做好降溫措施,保證環境溫度不超過35℃。冬季必須做好保暖措施,保證環境溫度不低於0℃。
Ⅱ 佛手瓜怎麼種
佛手瓜,在溫帶地區只能作一年生栽培、須整瓜播種育苗。在南方佛手瓜入窖貯藏,翌年清明前後自然出苗,而後選擇苗好的種瓜直接播種。北方為培育大壯苗,提高幼苗的抗性,需及早適時進行室內催芽。催芽時間於翌年1月下旬將種瓜取出,用塑料袋逐個包好,移到暖室或熱炕上催芽,溫度15~20℃。催芽溫度不宜太高.溫度過高出芽快,但芽細不健壯。適當降低催芽溫度,芽粗短健壯。
1、土壤:佛手瓜對土壤要求不嚴,以土層深厚、疏鬆、排水良好、富含有機質、通透性好的中性砂壤和壤土、粘壤土最適合種佛手瓜。對肥料要求,氮素不能過多,以免莖葉生長過旺而結果少,中後期要重施磷鉀肥;
2、光照:佛手瓜佛手瓜是短日照作物,在具有一定的營養生長量後,在秋季短日照條件下,開始生殖生長。月均為22℃左右,月日照時數170小時,即適合佛手瓜開花結果要求。因此在南方,適合在涼爽氣候的山區栽種;
3、溫度:佛手瓜喜溫暖而雨水分布均勻的氣候,不耐高溫和嚴寒。0℃時莖葉出現凍害,-3~-5℃莖葉全部凍死。10℃時生長緩慢,20~25℃時生長最適。開花結果適溫是15~20℃;
佛手瓜觀賞圖
4、水分:對水分需量大,尤其是7~8月高溫季節,一定要保持空氣和土壤中有較高的濕度,否則,蔓莖停止生長,葉色變黃。開花結果期土壤水分不足時,開花少,落花多,座果率低,瓜也小;
5、修剪:佛手瓜開花結果較集中,對莖蔓生長影響較大。要及時採摘,有利於後茬瓜的生長發育,以提高產量。
Ⅳ 佛手瓜苗怎麼種植
佛手瓜如果在春季發芽,可以立刻播種。如果發芽時間太早,需要放到8-10℃的環境中貯藏,等到入春再播。找一個較大的花盆,用沙質土和園土配成盆土,將其栽種後澆一點水。育苗期溫度控制在20-25℃之間,給予它充足的光照。長出幼芽後要抹掉一些,在有4-5片葉子時摘心。
一、保溫貯藏
佛手瓜一般在清明前後進行栽種,如果在此之前發芽了,需要進行保溫貯藏。由於它比較怕冷,5-7℃就會把它凍傷,所以溫度最好控制在8-10℃之間。室內可以放在防凍紙箱里,芽要朝上,紙箱不能封閉,以免影響它的呼吸。
二、進行播種
由於佛手瓜已經發芽了,省去了催芽的步驟,可以直接將其播種。如果進行地栽,要先將土壤深翻,灑一點農家肥作為基肥。如果進行盆栽,要選一個大盆,用沙質土和園土混合配成盆土。在土壤表面挖一個坑,將瓜種在坑內再埋上土,澆一點水即可。
三、育苗養護
等到佛手瓜長出幼芽後,就正是進入育苗期。此時需要將溫度保持在20-25℃之間,同時還要給予它充足的光照,並且保證通風良好。保留瓜蔓上2-3枝幼芽,其他的全部摘掉。等到長出4-5片葉子後,需要將頂芽摘去,促進側芽的生長。
四、引蔓整枝
等到佛手瓜長大一點的時候,就需要為其引蔓和整枝了。它的攀援能力很強,生長的非常快。等到瓜蔓長到40厘米的時候,就可以用竹竿或繩索將它引到樹上或牆上生長。之後要適當地修剪,除去基部的側芽,控制它的生長方向。
Ⅳ 佛手瓜種植的時間和方法
佛手瓜的抗寒能力較弱,這就意味著種植的時間一定要選對,不然佛手瓜的產量和成活率肯定不會高。大棚種植的話一般是選在三月份的時候,但一般正常的種植時間是在每年的四月份到五月左右進行種植,具體的情況還得根據所在地的氣候條件來進行選擇。
種植方法:
1、選擇種瓜:一般建議選擇個頭較大且無病蟲害的種瓜,瓜齡要控制在二十五天到三十天左右,過老過嫩都不行。將種瓜在11月下旬左右進行沙藏,室溫控制在5到10度左右。
2、苗期管理:在播種前的兩周,將沙藏的佛手瓜取出,挑選沒有出現病害、沒有損傷的佛手瓜進行催芽。將種瓜擺放在室溫20度左右的房間,種瓜底部鋪上3公分左右的細河沙,保持空氣濕潤,一般兩周左右種瓜就能夠白色的須根了,等到種瓜生長出子葉就能夠進行育苗了。
3、定植管理:在瓜苗生長到20到30公分的時候就能進行移栽定植工作了。佛手瓜多採用坑栽,移栽前先要進行土壤翻耕施肥工作,坑的寬度和長度在1到1.5米,坑深在80公分左右。每坑需要填入250公斤左右的腐熟有機肥,將肥料和土壤混合,澆透水,在澆水後兩天再進行移栽定植。
4、肥水管理:佛手瓜生長前期需水量較少,澆水次數不宜過多,小水澆灌,保持土壤濕潤即可。在佛手瓜進入結果期後需水量增加,這時候要注意防止土壤出現乾旱的情況,保持土壤濕潤。
佛手瓜追肥數量不需要太多,根據苗情進行追肥。在七八月份可以追肥一次,每株可追施0.3公斤復合肥加0.2公分尿素肥。另外可以結合苗情給佛手瓜噴施葉面肥。
5、適時採收:佛手瓜結果時間比較集中,需要及時進行採收,避免結果量過多,影響植株後期產量。采瓜可以分批進行,可分3次左右採收,根據佛手瓜的用途確定採收時間。使用瓜在坐果後20天內採摘,留種瓜在坐果後25天到30天內採摘。
(5)佛手瓜種植方法擴展閱讀:
佛手瓜的食用方法很多,鮮瓜可切片、切絲,作葷炒、素炒、涼拌,做湯、涮火鍋、優質餃子餡等。還可加工成腌製品或做罐頭。在國外,佛手瓜以蒸制、烘烤、油炸、嫩煎等方法食用。除果實外,根莖也可以食用,方法和風味與土豆相似,含維生素A、C較多。嫩葉和新梢也可作為蔬菜食用。
佛手瓜食用時最好選擇幼果以果肩部位光澤及果皮表面縱溝較淺者,果皮鮮綠色、細嫩、未硬化為佳。佛手瓜的上市期為秋末,很耐貯藏,常溫下可由10月一直放到翌年3月~4月,風味基本不變。
Ⅵ 佛手瓜怎麼種植易活且多結果
在葫蘆科植物中有一種可做菜亦可當水果生食的植物,它就是佛手瓜,其在江南一帶多有種植。
在佛手瓜生長迅速期要多進行中耕鬆土、澆水,要保持土壤濕潤的同時還不能積水,待進入盛花盛果期除了水分要保持外,還可以採用葉面噴施氮、磷肥2~3次,或施腐熟的人畜肥。佛手瓜在生長期間要防治霜霉病、白粉病、白粉虱、紅蜘蛛等病蟲害,針對不同的情況使用不同的葯劑,要注意一定是國家允許使用的安全環保葯劑。
Ⅶ 怎麼種佛手瓜
一、佛手瓜栽培技術:
佛手瓜適應性相當廣,可以利用房前屋後、山麓、渠旁、豬牛欄舍旁等一切空閑地栽種,豐產穩產性良好。
(一)種瓜選擇
種瓜需選擇個頭肥壯、重量500g左右、表皮光滑潤薄、臘質多、微黃色、茸 毛不明顯、芽眼微微突起、無傷疤破損、充分成熟的瓜做種瓜。
栽培品種
1、綠皮種
生長勢強,蔓粗壯而長,結果多,豐產,並能產生塊根。瓜形較長而大,上有硬刺,皮色深綠。品質稍次。
2、白皮種
生長勢較弱,蔓較累而短,結果較少,產量較低。瓜形較圓而小,光滑無剌,豐白色。組織緻密,品質較佳。雲南、湘江等省均有栽培。
Ⅷ 佛手瓜怎麼種植方法介紹
1、光照及溫度 在生物學特性佛手瓜屬短日照植物,性喜溫暖,耐高溫,較耐陰,20℃以上溫度才能正常生長,生長適溫為20℃~23℃。地溫在5℃以下根即枯死,35℃以上時,生長受到明顯抑制。佛手瓜葉片大,蒸發旺盛,需要較多水分,尤其在7~8月份高溫期,要保證較高的空氣濕度和土壤濕度。佛手瓜的藤蔓分枝性強,子蔓、孫蔓結果繁多,只要水肥充足,子蔓、孫蔓上見葉坐瓜,很少出現空缺。
2、水分 對水分需量大,尤其是7~8月高溫季節,一定要保持空氣和土壤中有較高的濕度,否則,蔓莖停止生長,葉色變黃。開花結果期土壤水分不足時,開花少,落花多,座果率低,瓜也小。
3、土壤 對土壤要求不嚴,以土層深厚、疏鬆、排水良好、富含有機質、通透性好的中性砂壤和壤土、粘壤土最適合種佛手瓜。對肥料要求,氮素不能過多,以免莖葉生長過旺而結果少,中後期要重施磷鉀肥。
4、播種時間 栽培時間一般4月下旬露地直播,8月份可採收上市。作大棚或溫室栽培時,可於2月下旬至3月上旬育苗或直播。
5、育苗方法
佛手瓜果實中只有1粒種子,而且種皮與果肉相連,不易分離,種子剝離後即易干癟,不能發芽,所以多用整瓜播種。常用的催芽方法是:用鋒利的小刀沿瓜頂部的凹溝切傷,使子葉容易抽出,促進發芽,將其直接播種於定植穴,覆鬆土2~3厘米,使瓜1/3埋入土中,2/3露在土外,進行催穿。幼苗長出後,只要葉片不嚴重萎蔫,一般不再澆水,防止種瓜腐爛或幼苗徒長。苗高20厘米時,即可定植。
6、定植移栽 定植每畝定植25~30株,5米×5米株行距。挖圓柱狀定植坑,坑深70厘米,直徑1米,每坑施入有機肥25公斤、草木灰5公斤、過磷酸鈣2公斤,充分混合,擺苗,澆水,填土。
7、田間管理 佛手瓜葉片大,蒸發旺盛,尤其在7~8月份高溫期,要保證較高的空氣濕度和土壤濕度。乾旱時生長不良,但雨季積水也易爛根。
(1)水肥管理。露地栽培6月份以前要控制澆水,進入7月份後,植株生長加快,要保持土壤濕潤定植後追肥1次,以後每月追肥1次。施肥時在距離植株60厘米處挖環形施肥溝,每株施入人糞尿5公斤、過磷酸鈣1公斤或復合肥2公斤;隨植株長大,施肥距離漸遠。
(2)及時搭架。佛手瓜攀緣性極強,而且每節均可萌發側枝,因此要及時搭架。最好搭高2.5~3米的平棚架。
(3)保溫越冬。佛手瓜在北方不能露地越冬。如欲進行多年生栽培,採收完後,可將瓜蔓保留3米左右,放在植株基部,入冬時澆凍水,覆蓋麥秸保溫,使之在5℃以上的環境下越冬。6.採收與貯藏佛手瓜播種後一般80天左右即可開花,開花後15~20天就能採收,一般以單瓜重0.2~0.3公斤採收為宜。
Ⅸ 佛手瓜種植方法
佛手瓜的種植方法,希望能夠對即將種植佛手瓜的用戶帶來幫助。佛手瓜又名壽瓜,原產於墨西哥、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島,1915年傳入我國。佛手瓜含有豐富的營養,每千克鮮瓜中含蛋白質5克、脂肪1克、纖維素30克、碳水化合物77克,還含有維生素C220毫克,核黃素0.1毫克,含鈣500毫克、磷320毫克、鐵40毫克。
佛手瓜溫度管理:佛手瓜喜歡溫暖並雨水分布均勻的氣候,受不了高溫和嚴寒的天氣。適合佛手瓜生長的溫度為20到25度,而如果到了花期和果期的時候適合的溫度就變成了15到20度了。超過30度佛手瓜的生長會受到抑制,而如果低於15度則會影響佛手瓜的發育,所以請合理調控溫度。
佛手瓜水分管理:佛手瓜對水分的需求量特別大,尤其是7月到8月這些高溫季節,一定要嚴格控制土壤和空氣中的濕度,如果管理不好就會使蔓莖停止生長,葉色變黃。開花和結果期的佛手瓜更加需要水分,如果水分不足會使開花少,落花多,座果率低,瓜也小。
佛手瓜日照管理:佛手瓜是短日照作物,當具備一定的營養生長量後,佛手瓜就可以在秋季短日照下開始生長。每月為22度左右,日照時數為170個小時,這是佛手瓜養殖的基本保障。根據日照的需求,我們會發現佛手瓜很適合在涼爽氣候的山區栽種。
以上就是佛手瓜的種植方法,溫度、水分、光照的需求管理了,至於土壤需求就不太重要了,因為佛手瓜可以適應各種土壤,一般都會選擇土層深厚、疏鬆、排水良好、富含有機質、通透性好的中性砂壤和壤土、粘壤土。
Ⅹ 佛手瓜種植方法是什麼
相比於一般作物,佛手瓜的適應性強,栽培較為容易,很少發生病蟲危害,一般不用噴葯防治,是一種安全、環保的無污染蔬菜。佛手瓜的鮮瓜含熱量低,微量元素高,尤其是含鋅量很高,是其它蔬菜所不具備的。佛手瓜能生吃、涼拌、炒食、燒湯、做餡,也可以鹽漬、醬制。佛手瓜多汁的嫩芽,味道特別象蘆筍,是彌補瓜果菜冬淡季的理想蔬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