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艾條的正確使用方法怎麼拿下去

艾條的正確使用方法怎麼拿下去

發布時間:2022-08-10 13:05:45

A. 艾條怎麼

使用艾條的時候要把最外層的硬紙剝掉,因為這樣有利於燃燒,然後把艾條的一端點燃,等冒出青煙以後可以用嘴吹,使火燒紅、燒透。用點燃的一端對准自己要艾灸的穴位,比如說合谷穴,使點燃的艾條和皮膚之間有一定的距離,能感覺到輕微的灼熱,但也不至於燙,這樣就可以起到艾灸的作用了。在用艾灸條進行艾灸的時候通常要進行迴旋灸或者雀啄灸,也就是艾條距離皮膚的距離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在以艾條穴位為中心進行迴旋運動或者上下運動,這樣可以使皮膚更好的耐受艾灸所產生的熱量,不至於產生燙傷或者疼痛等問題。艾灸條是針灸臨床當中常用的一種艾灸器具,艾灸條裡面卷的是乾燥以後的艾葉,取出雜質以後做成的艾絨。艾絨相對來說質地比較細膩而且比較蓬鬆,這樣有利於燃燒。把艾絨放在一起,然後在外面卷上一層棉紙,棉紙的外面再卷上一層硬的,以前是用桑皮紙,現在是用商業生產的比較硬的紙張。這樣形成圓柱形的形狀,就可以用來艾灸了。

B. 請問一下:艾灸條燒到最後,剩下一點該怎麼用怎麼拿著

艾條用到最後一兩厘米的時候往往因為燙手或者容易脫落而棄之不用,這樣就造成了浪費。
個人建議不要扔掉,可以拆開紙取出艾絨做艾柱用於直接灸或間接灸,也可以買個灸盒使用艾條,這樣每次施灸時艾條都能燃燒盡,還不容易發生燙傷等意外。

C. 艾條具體怎麼用

艾條一般有兩種使用方法,一是手持艾條對著穴位熏,二是搭配艾灸盒使用。

手持艾條對著穴位熏,即是懸灸。懸灸時讓皮膚感覺到溫熱感即可,覺得燙了的時候就讓燃燒端距離皮膚遠一些(不是越燙越好),每艾灸三五分鍾就要刮一下燃燒端的艾灰,防止艾灰落在皮膚上。懸灸的好處是艾灸精準、靈活,不足之處是手持久了手腕容易酸困。

隨身灸盒

D. 艾草棒怎麼使用方法

艾草棒使用方法和步驟如下:
1、將生薑切成薄片,上鍋蒸熱、蒸軟後待用。
2、夏季用6—8根清艾草條(冬天用8—10根),到文具商店買一個大夾子,夾住艾條,或用膠帶將艾條捆成一排,點燃。
3、將蒸好的薑片貼在後背上。點著成排艾草條,堅持離薑片半寸到一寸的間隔,上下漸漸移動。一般熏20-30分鍾。當感到痛苦時可試著離遠一些。在初熏時,有的人會感到很明顯的燙、痛,那是由於經絡不通,很多的熱不能很快散掉,如果背面的經絡是疏通的,即便整排艾草條離後背很近也很少感到痛,只會有溫暖舒適的感覺。熏完後拿掉薑片,如果薑片下的皮膚上是濕的,而且生薑片也是濕的,就闡明身體內的寒濕重。而身體內寒濕少的人,在用很多的清艾草條熏烤幾十分鍾後,生薑片應該是爽性的,皮膚上也是乾爽的。

4、在小腹及肚臍的周圍都貼上薑片,上下熏20—40分鍾。
5、在雙小腿的外側、內側,從腳踝至膝部上下、來回各熏10—20下。
6、在雙手臂外側,外關穴的上下來回熏10—20下。

E. 葯艾條應該怎麼用

取艾條一支點燃後,在穴位上方約10~30mm處熏灸或灼灸,一般每穴灸10分鍾左右,至皮膚溫熱發紅,而又不致灼痛或燒傷皮膚為宜。

施灸的方法分溫和灸(將艾卷的一端點燃,對准要灸的穴位或患處,進行熏燒)、迴旋灸(艾卷點燃的一端與施灸皮膚雖保持一定的距離,但位置不固定,而是均勻地向左右方向移動或反復旋轉地進行灸治)和雀啄灸(艾卷點燃的一端與施灸部位的皮膚並不固定在一定的距離,而是像鳥雀啄食一樣,一上一下地移動)。

(5)艾條的正確使用方法怎麼拿下去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施灸時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時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條移動,艾灰撒落在穴位之外的皮膚上,灼傷皮膚。

2、准確定位,注意保暖和防暑,要掌握施灸的程序,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應按先背部後胸腹,先頭身後四肢的順序進行。

3、要防止感染和暈灸。

4、現代人的衣著不少是化纖、羽絨等質地的,很容易燃著,因此施灸時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時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滾脫落。用艾條灸後,可將艾條點燃的一頭塞人直徑比艾條略大的瓶內,以利於熄滅。

F. 使用艾灸盒艾條怎麼放置,點燃的那頭朝哪

艾條點燃的一端朝下,也就是靠近施灸部位的方向。將艾條一端點燃,讓燃端靠近皮膚穴位,使穴位很快得到溫熱。將艾條慢慢上提,距皮膚3~4厘米,保持不動。灸時,溫熱感會使皮膚發紅卻不灼痛,局部、遠端部位還有酸、麻等舒服感覺。

開始,艾條燃端距穴位不能太遠,不然溫熱感出現太慢。艾條上提時,速度要快,避免熱感中斷;患者感覺太熱,可上、下、左、右或迴旋移動艾條,以連續地溫熱刺激穴位。為局部皮膚感覺遲鈍者施灸,可將左手中、食指張開,放在受者穴道兩旁,從而感知其局部受熱度,隨時調節。

(6)艾條的正確使用方法怎麼拿下去擴展閱讀

艾灸前最好喝一杯溫水,高於體溫。艾灸後做好補充一杯熱水60度左右,稍稍有點燙嘴的。艾灸後如果馬上洗手,益用熱水,50度左右即可。如非風濕類疾病,寒性疾病,產後風疾病,灸後30分鍾可以著涼水,但原則上不要急於用冷水。

艾灸後如果是熱水,可以馬上洗澡,但是最好等20-30分鍾後,這時經絡也基本處於灸後的修整狀態,灸後的熱度也逐漸地揮發和利用,此時再用熱水洗澡會感覺很舒服。

G. 艾灸條的使用方法

溫和灸:施灸時將艾條的一端點燃,對准應灸的腧穴部位或患處,約距皮膚1.5-3厘米左右,進行熏烤。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溫熱感而無灼痛為宜,一般每處灸5-7分鍾,至皮膚紅暈為度。

對於昏厥、局部知覺遲鈍的患者,醫者可將中、食二指分開,置於施灸部位的兩側,這樣可以通過醫者手指的感覺來測知患者局部的受熱程度,以便隨時調節施灸的距離和防止燙傷。

雀啄灸:施灸時,將艾條點燃的一端與施灸部位的皮膚並不固定在一定距離,而是像鳥雀啄食一樣,一上一下活動地施灸。另外也可均勻地上、下或向左右方向移動或作反復地施轉施灸。

迴旋灸:距皮膚1.5-3厘米左右,艾灸條在皮膚上做順時針或逆時針轉動。

(7)艾條的正確使用方法怎麼拿下去擴展閱讀:

綜合作用

溫經散寒

人體的正常生命活動有賴於氣血的作用,氣行則血行,氣止則血止,血氣在經脈中流行,完全是由於「氣」的推送。各種原因,如「寒則氣收,熱則氣疾」等,都可影響血氣的流行,變生百病。而氣溫則血滑,氣寒則血澀,也就是說,氣血的運行有遇溫則散,遇寒則凝的特點。

所以朱丹溪說:「血見熱則行,見寒則凝」。因此,凡是一切氣血凝澀,沒有熱象的疾病,都可用溫氣的方法來進行治療。《靈樞·刺節真邪》篇中說:「脈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調,弗能取之」。

《靈樞·禁服》亦雲:「陷下者,脈血結於中,血寒,故宜灸之」。灸法正是應用其溫熱刺激,起到溫經通痹的作用。通過熱灸對經絡穴位的溫熱性刺激,可以溫經散寒,加強機體氣血運行,達到臨床治療目的。所以灸法可用於血寒運行不暢,留滯凝澀引起的痹證、腹瀉等疾病,效果甚為顯著。

行氣通絡

經絡分布於人體各部,內聯臟腑,外布體表肌肉、骨骼等組織。正常的機體,氣血在經絡中周流不息,循序運行,如果由於風、寒、暑、濕、燥、火等外因的侵襲,人體或局部氣血凝滯,經絡受阻,即可出現腫脹疼痛等症狀和一系列功能障礙。

此時,灸治一定的穴位,可以起到調和氣血,疏通經絡,平衡機能的作用,臨床上可用於瘡瘍癤腫、凍傷、癃閉、不孕症、扭挫傷等,尤以外科、傷科應用較多。

扶陽固脫

人生賴陽氣為根本,得其所則人壽,失其所則人夭,故陽病則陰盛,陰盛則為寒、為厥,或元氣虛陷,脈微欲脫,當此之時,正如《素問·厥論》所雲:「陽氣衰於下,則為寒厥」。陽氣衰微則陰氣獨盛,陽氣不通於手足,則手足逆冷。

凡大病危疾,陽氣衰微,陰陽離決等症,用大炷重灸,能祛除陰寒,回陽救脫。此為其他穴位刺激療法所不及。宋代《針灸資生經》也提到:「凡溺死,一宿尚可救,解死人衣,灸臍中即活」。《傷寒論》指出:「少陰病吐利,手足逆冷……脈不至者,灸少陰七壯」。「下利,手足厥冷,煩躁,灸厥陰,無脈者,灸之」。

說明凡出現嘔吐、下利、手足厥冷,脈弱等陽氣虛脫的重危患者,如用大艾炷重灸關元、神闕等穴,由於艾葉有純陽的性質,再加上火本屬陽,兩陽相得,往往可以起到扶陽固脫,回陽救逆,挽救垂危之疾的作用,在臨床上常用於中風脫症、急性腹痛吐瀉、痢疾等急症的急救。

升陽舉陷

由於陽氣虛弱不固等原因可致上虛下實,氣虛下陷,出現脫肛、陰挺、久泄久痢、崩漏、滑胎等,《靈樞·經脈》篇雲:「陷下則灸之」,故氣虛下陷,臟器下垂之症多用灸療。關於陷下一症,脾胃學說創始者李東垣還認為「陷下者,皮毛不任風寒」,「天地間無他,唯陰陽二者而已,陽在外在上,陰在內在下,今言下陷者,陽氣陷入陰氣之中,是陰反居其上而復其陽,脈證俱見在外者,則灸之」。

因此,灸療不僅可以起到益氣溫陽,升陽舉陷,安胎固經等作用,對衛陽不固、腠理疏鬆者,亦有效果。使機體功能恢復正常。如脫肛、陰挺、久泄等病,可用灸百會穴來提升陽氣,以「推而上之」,又如《類經圖翼》雲:「洞泄寒中脫肛者,灸水分百壯」。總之,這也是灸法的獨特作用之一。

拔毒泄熱

歷代有不少醫家提出熱證禁灸的問題,如《聖濟總錄》指出:「若夫陽病灸之,則為大逆」;近代不少針灸教材亦把熱證定為禁灸之列。但古今醫家對此有不同見解。在古代文獻中亦有「熱可用灸」的記載,灸法治療癰疽,就首見於《黃帝內經》,歷代醫籍均將灸法作為本病證的一個重要治法。

唐代《備急千金要方》進一步指出灸法對臟腑實熱有宣洩的作用,該書很多處還對熱毒蘊結所致的癰疽及陰虛內熱證的灸治作了論述,如載:「小腸熱滿,灸陰都,隨年壯」,又如「腸癰屈兩肘,正灸肘尖銳骨各百壯,則下膿血,即差」。「消渴,口乾不可忍者,灸小腸俞百壯,橫三間寸灸之」。

金元醫家朱丹溪認為熱證用灸乃「從治」之意;《醫學入門》則闡明熱症用灸的機理:「熱者灸之,引郁熱之氣外發,火就燥之義也」。《醫宗金鑒·癰疽灸法篇》指出:「癰疽初起七日內,開結拔毒灸最宜,不痛灸至痛方止,瘡痛灸至不痛時」。

總之,灸法能以熱引熱,使熱外出。灸能散寒,又能清熱,表明對機體原來的功能狀態起雙向調節作用。特別是隨著灸增多和臨床范圍的擴大,這一作用日益為人們所認識。

防病保健

我國古代醫家中早就認識到預防疾病的重要性,並提出了「防病於未然」、「治未病」的學術思想,而艾灸除了有治療作用外,還有預防疾病和保健的作用,是防病保健的方法之一,這在古代文獻中有很多記載。早在《黃帝內經》就提到;在「犬所嚙之處灸三壯,即以犬傷法灸之」,以預防狂犬病。

《備急千金要方》有「凡宦遊吳蜀,體上常須三兩處灸之,勿令瘡暫瘥,則瘴癘溫瘧毒氣不能著人」。說明艾灸能預防傳染病。《針灸大成》提到灸足三里可以預防中風。民間俗話亦說「若要身體安,三里常不幹」、「三里灸不絕,一切災病息」。

因為灸療可溫陽補虛,所以灸足三里、中脘,可使胃氣常盛,而胃為水谷之海,榮衛之所出,五臟六腑,皆受其氣,胃氣常盛,則氣血充盈;命門為人體真火之所在,為人之根本;關元、氣海為藏精蓄血之所,艾灸上穴可使人胃氣盛,陽氣足,精血充,從而加強了身體抵抗力,病邪難犯,達到防病保健之功。現代,灸療的防病保健作用已成為重要保健方法之一。

延年益壽

穴位:足三里(位於小腿前外膝眼下3寸,脛骨前嵴外側一橫指處)、氣海(位於腹正中線臍下1.5寸處)、關元(位於腹正中線臍下3寸處)。

分組:第一組,關元、氣海、左側足三里;第二組,關元、氣海、右側足三里。

方法:選准穴位後,點燃葯用艾條,分別對准第一組穴位,每穴懸灸10分鍾,以各穴位皮膚潮紅色為度。第二天用同樣的方法懸灸第二組穴位。如此交替懸灸,連續三個月為一個療程。休息一周,再繼續第二個療程。使用時注意力要集中,艾火與皮膚的距離,以受灸者能忍受的最大熱度為佳。注意不可灼傷皮膚。

說明:關元、氣海、足三里是人體強壯保健要穴,每天艾灸一次,能調整和提高人體免疫機能,增強人的抗病能力。成書於宋代的《扁鵲心書》中說:「人於無病時,常灸關元、氣海、命關、中脘,雖不得長生,亦可得百年壽。」 特別是女士,艾灸此三個穴位後,神清氣爽,容光煥發,全身特別是小腹部十分舒暢(此種感覺一般要連續灸半個月後才明顯)。

美容

艾灸的美容與一般的化妝品美容,手術美容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一個是本質上的,另一個是表面上的。化妝品可以掩飾你的不足,手術可以改造你的結構,可以滿足你暫時的虛榮心,但這些都無法給你真正的健康。

因為健康而使你青春常駐,容光煥發,思維敏捷,反應靈敏,那又是另一種不同層次上的美。通過吃葯,打針或者鍛煉,你或許也可以或多或少地達到你期望的效果。但沒有灸療好,艾灸是驅散疲勞,恢復元氣,補充體能,平衡陰陽的最有效的手段。 有很多女人臉上不光滑潔凈,這往往是內分泌失調引起的,實際上還是陽能不足,而不是像一般所說的上火。

有這么幾種女性: 1、臉上痘痘長得成片的女性,往往有嚴重的帶下病,「清熱解毒」往往沒有任何效果,因為她們的這種熱往往是虛熱,而不是實熱,補充陽能尚且不逮,何況雪上加霜。所以艾灸是最佳的選擇。

2、臉上長有黃褐斑的女性,往往肝腎虧虛,體質嚴重偏於酸性,用艾灸治療,往往會出現意想不到的效果。

3、虛胖的女性,並不是營養過剩,但營養過剩不過是西醫上的一個概念,中醫裡面沒有這樣的說法,如果哪個中醫也這樣瞎嚷嚷,那肯定個半吊子。

即使是肥胖的小孩子,也往往並不是營養過剩,而是陽能不足,往往是因為在懷孕期間,父母還有不少的性生活,導致孩子先天不足,肝腎機能失衡,脾臟運化無力。虛胖女性則往往有崩漏暗疾,失血過多。太過肥胖往往是因為脾腎陽虛,太過瘦弱,則往往是肝腎不足。

4、乳頭過早地顏色變暗淡,或者乳頭凹陷的女性,往往嚴重肝腎虧虛,沖脈,任脈虛寒,有的甚至還有咳嗽的毛病。這些問題艾灸都有很好的效果。

H. 艾條的用法

艾條是艾灸的專用材料,分為無葯艾條和有葯艾條兩種,無葯艾條一般是將艾絨包入桑皮紙或細棉紙上直接捲成,有葯艾條是將處方葯物研成粉末,加入艾絨中,再進行卷制。艾條灸的方法是將艾條點燃一端,對准穴位,火頭與皮膚保持適當距離施灸保持適當距離施灸。
溫和灸:點燃艾條,距離穴位一定距離(一般2厘米左右)施灸,以患者自覺溫熱舒適為度,連續灸10〜15分鍾。
迴旋灸:點燃艾條,在穴位上方來回做直線或圓周運動,適用於病變面積較大的風濕骨痛、四肢麻木、軟組織勞損、皮膚病等。
雀啄灸:像鳥雀啄食一樣,將點燃的艾條在穴位處一上一下,灼痛則提起(上),痛減則復灸(下),此法適用於各種慢性疾病。
實按灸:在施灸部位墊上數層棉布或紙,然後將葯物艾條燃燒的一端,趁熱按到施術部位上,使熱力得以透達深部。一般每次1〜2秒,按10次左右,若艾火熄滅,可再點再按。

注意事項
(1)空腹、飽食、酒後、極度疲勞和一切熱性紅腫疾病者禁止艾灸,以防暈灸。
(2)嬰幼兒、昏迷患者、皮膚潰瘍處、腫瘤晚期、糖尿病、結核病、出血性腦血管疾病(急性期)、感覺障礙、孕婦禁止艾灸。
(3)施灸前要保持心情平靜,大喜、大悲、大怒之後,不宜馬上艾灸。
(4)艾灸後,要精心調養,勿過度操勞。清淡飲食,保持樂觀愉快的心情,以助艾灸療效。
(5)使用灸法調理要有耐心,不要急於求成。
(6)艾灸一般無不良反應,但由於體質和症狀不同,剛開始施灸可能引起疲倦、口乾、發熱、全身不適等反應,一般不需顧忌,繼續施灸即能消失。

I. 艾條怎麼用

艾條對於艾灸養生朋友不會陌生。不過如果說到艾條的使用用法有哪些?估計相信大多數知道的多是:手持艾條懸灸、將艾條插入艾灸盒中使用,其它的可能就不清楚了。今天,在這里給各位艾灸養生朋友介紹一下,艾條的使用用法有哪些?

古方中醫網

艾條有健脾開胃的作用:對於一些消化不良的人和因為天氣原因而食慾不振的人,艾條的功效與作用對他們都有一定的開胃效果。
艾條的功效與作用能增加免疫能力:特別是對流感的防治更是有效果。古時候通常有燃艾條來預防流感。

閱讀全文

與艾條的正確使用方法怎麼拿下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曬白金的鑒別方法 瀏覽:437
痛風快速消腫方法 瀏覽:245
摩托羅拉翻新機鑒別方法 瀏覽:840
單晶硅的檢測方法是怎樣檢測的 瀏覽:58
吸奶器吸奶的正確方法 瀏覽:268
游泳池水質檢測方法 瀏覽:90
下眼皺紋有什麼好方法 瀏覽:209
火炭母功效與作用食用方法與禁忌 瀏覽:250
耳痛的原因及治療方法 瀏覽:480
燙傷了用什麼方法在家處理 瀏覽:624
風電塔筒法蘭橢圓度測量方法 瀏覽:931
核桃外皮食用方法 瀏覽:346
生杜仲的食用方法 瀏覽:964
計算機外部的編碼方法有哪些 瀏覽:521
idea查看哪裡調用方法 瀏覽:441
野山青葡萄簡單泡酒方法 瀏覽:337
怎麼方法快速去痘印 瀏覽:651
初學者數錢的方法視頻 瀏覽:379
阿富汗青玉鑒別最簡單方法 瀏覽:450
葡萄小苗修剪方法視頻 瀏覽: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