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介入社區的方法有哪些

介入社區的方法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7-01 15:52:08

❶ 怎樣處理社區矛盾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但鄰里之間偶爾也會有一些矛盾。如何妥善處理鄰里民事糾紛?不同類型的鄰里民事糾紛,有不同解決辦法。

一、常見措施如下:

1、自行協商:即由糾紛當事人進行平等協商,就糾紛的解決方案達成一致意見的方法。

2、民間調解:所謂民間調解,即由民間調解組織對民事糾紛所作的居間調停。與自行協商一樣,民間調解也具有快捷、廉價的優點,但同時也缺乏國家強制力的保證。

3、仲裁:即由仲裁機構對民事糾紛進行居中調停。與自行協商和民間調解相比,民事仲裁的程序相對完整,當事人為之所支付的糾紛解決成本也較高。但合法、有效的仲裁裁決能夠得到法院的強制執行,有利於糾紛的最終解決。

4、民事訴訟:民事訴訟是指人民法院、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在審理民事案件的過程中,所進行的各種訴訟活動,以及由這些活動所產生的各種訴訟關系的總和。在各種民事糾紛解決方式中,民事訴訟的程序最為完善、復雜,當事人為之所付出的糾紛解決成本也最高。但是,由於得到了國家權力的直接介入,因而民事訴訟也是各種糾紛解決方式中效力最高、最具有強制力、最徹底的一種。

二、鄰里民事糾紛處理方案

1、通過採取友好協商加以解決。拿出追求「和諧」的勇氣,多換位思考,推己及人,站在對方的立場考慮問題。拋棄「小氣」,力求「大氣」,多一分寬容,少一分計較。實在無法解決時,可請求當地政府和組織的幫助,千萬不要激化為械鬥。

2、通過各種調解加以解決。一般發生了鄰里糾紛後,可請第三方出面對糾紛雙方進行調解。一般在轄區的社區或居委會均設有人民調解組織,工作人員通常都是「調解員」。

3、通過派出所加以解決。很多人在遇到鄰里糾紛後通常會去派出所解決問題,公安部門會依據糾紛的實際情況和性質,依據我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相關規定,做出相應的處理決定。

4、進行民事訴訟加以解決。當調解員和派出所不能解決問題後,可以採取進行民事訴訟的維權行為,但是該種途徑耗時較長,費用較高,所以,只有在糾紛始終無法解決的情況下才選擇此項方法加以解決。

綜上所述,發生鄰里民事糾紛,可以友好協商,或者通過村(居)委會、派出所、人民法院或相關的組織和部門予以解決。鄰里之間以和為貴,發生了糾紛、矛盾時應保持冷靜,以正確的方式和途徑來解決,切記不可意氣用事、惡言相向、拳腳相加。

❷ 社區工作的主要方法是什麼

主要方便群眾,為政府解憂

❸ 以下哪一項不是志願者介入社區服務的模式

(學習介入模式)不是志願者介入社區服務的模式。

青年志願者介入社區服務的模式有:調查介入模式、服務介入模式、「整合式」介入模式。

❹ 根據社會策劃模式,你會採取什麼介入行動去幫助居民改善他們的居住條件和居住+

摘要 您好!希望下面的回答能夠對您有所幫助:社區治理方案1

❺ 社區工作如何開展工作

社區工作是一個解決社區問題、滿足社區需求的過程,包括一連串的工作方法、步驟及其應用技巧。一般社區工作可以劃分為進入社區、認識社區、組織社區、制定社區工作計劃、實施社區工作計劃、社區工作評估這6個階段。
一、牢記並收藏
階段
工作內容
一、進入社區
1、進入前准備:
(1)了解自己所任職機構;
(2)了解機構分工和自己工作內容;
(3)認識同事。
2、進入的方式:
(1)積極參與社區重要活動;
(2)主辦社區活動;
3、積極介入社區事務;
4、經常出現在社區居民之中;
5、報道社區活動。
二、認識社區
1、社區基本情況分析
社區地理環境;人口狀況;社區資源;社區內權力結構;社區的文化特色。
2、社區問題分析
(1)描述問題
對問題描述是認識問題起點,旨在弄清問題的表現或問題的症狀。
(2)界定問題
明確問題的性質,為解決問題提供方向。
(3)明確問題的范圍
弄清問題范圍,以判斷問題的大小和嚴重程度。
(4)問題的起源和動力
找出導致社區問題產生、蔓延和加劇的原因,並發掘和思考解決問題的動力因素。
3、社區需要分析。
規范性需要;感覺性需要;表達性需要;比較性需要。
三、組織社區
1、建立社區組織
招收成員;訂立組織規則;推選領導者;建立工作小組;籌措經費。
2、管理社區組織
服務規劃;行銷管理;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研究與發展。
四、制訂社區工作計劃
1、明確目標
(1)目標的構成
(2)制訂目標的原則
2、制訂策略
(1)提出策略:頭腦風暴法
(2)評估策略:符合性(是否符合機構宗旨和目標)、可接受性(社區成員是否接受)、可行性(實現策略的可能性)
(3)篩選策略:SWTO分析法
3、設計方案
方案計劃書包括:工作目標、工作內容、工作時間、工作地點、工作人員、服務對象、工作方法、預算、預案等。
五、實施社區工作計劃
1、管理社區資源
資源分析;資源開發;資源連接;資源維系。
執行工作方案
2、籌備階段;開展階段;結束階段。
六、社區工作評估系統
1、評估的分類
(1)過程評估:重點在於對有關工作過程進行描述。
(2)成果評估:工作成果實現預定目標的程度。
(3)效益評估:注重服務的成本收益分析。
2、評估的步驟
(1)明確評估的目標
(2)建立評估標准
(3)設計評估研究方案
(4)收集與分析資料
(5)使用評估結果

❻ 青少年社區工作的介入手段有哪些

1、先搜集該社區資料 找出可以利用的資源 如環境區位資源 人員資源 家庭資源等,你可以利用小組工作的一些方法,把他們召集在一起,進行了解,或者在每個團體內部利用同樣的方法進行了解
2、通過資料和調查 得出該社區青少年的特點和所面臨的問題和困境 根據這些方面問題制定教育計劃
3、實施計劃:有很多途徑 如 利用社區教育資源(軟硬體結合) 組織具有相同特點的青少年開展活動 座談會 游戲 等等 組織和招募志願者對有需要的青少年進行輔導 可以是「一幫一」式輔導也可以是小組共同解決困境
4總結和分析介入結果 共同回顧教育過程 開總結大會 評估效果 包括活動實施效果 青少年所獲得的改變的效果 等等 有需要的話還需要進行跟進服務
青少年社區問題的解決策略有:
一、加強社區建設,開展社區文明活動
1.重視社區青少年活動陣地建設
2.設立社區青少年援助中心
3.開展有益的社區活動
二、構築社區青少年違法犯罪的預防和矯正體系
1.建立社區青少年違法犯罪的預防體系
2.開展社區矯正
三、青少年社區工作實施的保障
1.建立地域化的組織網路
2.建立多樣化的社區活動陣地
3.設立針對性的服務項目

❼ 社區工作的常用技巧

(1)與居民接觸的技巧。

①事先准備。清楚接觸居民的目標和出發點。

②與社區居民的接觸過程。介紹自己、展開話題、維持對話、結束對話。

③以招募為目的的居民接觸技巧。以居民的需要和問題為介入點。運用探索感受、反映感受、重述、鼓動等溝通技巧了解居民的態度和立場,鼓勵居民參與。

(2)會議技巧。

①會議的過程。會議前——會議中——會議後——行動。

②主持會議的技巧。包括:提問和邀請發言,迸一步說明和轉述,聚焦,摘要、綜合和總結,關注、贊賞和鼓勵。

(3)居民骨幹培養技巧。包括鼓勵參與、建立民主領導風格、培訓工作技巧、增強管理能力等方面的技巧。

02
社區分析的技巧

(1)收集社區資料的方法。

①文獻分析法。文獻包括:人口普查數據、地方誌及政府相關資料、社區居委會的工作資料、媒體報道和評論、其他個人和團體的資料。

②觀察法。

③訪問法。與各類社區居民面對面的談話。

④問卷調查法。要符合問卷調查的規范。

⑤社區普查法。

(2)社區動力分析。

①社區系統分析(靜態構成)。關注系統與外部關系的因素包括:理念、目標、構成、資源、期望以及社區內不同體系在社區事務上的活躍程度、發展階段、組織風格、領袖的個人風格等。,

②社區互動分析(動態分析)。互動關系包括:交換關系、權力依賴關系、授權式關系、聯盟式關系、競爭關系。

③社區動力的分析步驟。列出社區內活躍的個人、團體、組織、機構,逐一分析;將取向相近且有共同利益的個人、團體、組織、機構歸類到同一系統,然後考察各系統之間的互動關系:從社區事件人手。

(3)社區資源分析。

分析工作包括:社區資源分析表、社區資源地圖、社區資源檔案

❽ 社會工作的介入模式是什麼

1、整合模式

社會工作參與社會救助可選擇的第一個模式是整合模式。

所建構的社會工作參與社會救助的整合模式,即一種把經濟援助與社會服務兩種功能集中在某一個機構、某一個(或若干個)社會工作者身上的模式。具體來講,在這個模式中,街道辦事處(社會救助經辦機構或者經辦人員)是整合的焦點和平台。

其按照《暫行辦法》和《意見》的要求,履行如下職責:

(1)通過統一受理社會救助申請的窗口,及時受理、轉辦申請事項;

(2)對申請人的家庭收入狀況、財產狀況進行調查核實,提出初審意見,在申請人所在社區公示後報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審批;

(3)對獲得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人口狀況、收入狀況、財產狀況定期核查;

(4)除這三項傳統的經濟保障職責外,他們還要面向社會救助對象發揮社會融入、能力提升、心理疏導、資源鏈接和宣傳倡導等社會服務功能。

2、分離模式

社會工作參與社會救助可選擇的第二個模式是分離模式。

所建構的社會工作參與社會救助的分離模式,即一種把經濟援助與社會服務兩種功能分別放在某兩個(或多個)機構、經過必要的溝通(轉介),由這兩個(或多個)機構的工作人員分別運作的模式。具體來講,在這個模式中,由縣級以上

地方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社會救助經辦機構或者經辦人員)、居民委員會等構成的體系屬於社會救助的行政管道,由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社會工作者)構成的體系屬於社會救助的社會服務管道。

其中,分離的焦點集中在街道辦事處(社會救助經辦機構或者經辦人員)和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社會工作者)之間的分離。街道辦事處(社會救助經辦機構或者經辦人員)根據《暫行辦法》和《意見》的要求,主要履行如下職責:

(1)通過統一受理社會救助申請的窗口,及時受理、轉辦申請事項;

(2)對申請人的家庭收入狀況、財產狀況進行調查核實,提出初審意見,在申請人所在社區公示後報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審批;

(3)對獲得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人口狀況、收入狀況、財產狀況定期核查。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社會工作者)依據《暫行辦法》和《意見》的要求,面向社會救助對象主要發揮社會融入、能力提升、心理疏導、資源鏈接和宣傳倡導等社會服務功能。

3、混合模式

社會工作參與社會救助可選擇的第三個模式是混合模式。所謂混合模式,按麥肯泰爾和霍沃思的說法,指針對整合模式和分離模式所發展出來的「一種內在的中間可能性」。這種內在的中間可能性由整合模式和分離模式延伸而來,既與這兩個模式不同,又帶有這兩個模式的特點。

從在一個機構里處理經濟援助和社會服務來講,它是整合的;從一個機構里的不同工作人員分別處理經濟援助和社會服務來講,它是分離的。

建構的社會工作參與社會救助的混合模式,即一種把經濟援助與社會服務兩種功能集中在某一個機構里,但由不同工作人員實施的模式。在該機構里要分設三個小組或分支,分別履行不同的職責,發揮不同的功能。這三個小組或分支可分別稱為「受理組(或接案組)」、「經濟保障組」和「社會服務組」。

具體來講,受理組具體負責:(1)通過統一受理社會救助申請的窗口,及時受理社會救助申請人的申請;

(2)根據社會救助申請人的情況,行使一定的酌情權,把他們分別轉介給經濟保障組、社會服務組。

經濟保障組具體負責:(1)對申請人的家庭收入狀況、財產狀況進行調查核實,提出初審意見,在申請人所在社區公示後報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審批;

(2)對獲得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人口狀況、收入狀況、財產狀況定期核查。

社會服務組具體負責:(1)對社會救助申請人的需求進行進一步評估,與社會救助對象一道確認其社會服務需求;

(2)根據評估結果,並依據《暫行辦法》和《意見》的要求,為社會救助對象提供社會融入、能力提升、心理疏導、資源鏈接和宣傳倡導等社會服務。


(8)介入社區的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1、整合模式

這個模式的關鍵,是要對街道辦事處的社會救助經辦機構或經辦人員進行徹底改造,使社會救助經辦機構變成以社會工作為主體專業技術崗位的機構,使經辦人員變成符合資格要求的社會工作者。只有如此,他們才能同時承擔起兩種功能,既提供經濟援助,又提供社會服務。

在改造過程中,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支持在街道辦事處設立以社會工作為主體專業技術崗位的社會救助經辦機構,並通過以下兩種辦法完成社會工作崗位的改造升級:一方面可以採取培訓原有「存量」(經辦人員),使之勝任社會服務的辦法;

另一方面可以採取向社會工作服務機構購買崗位,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向社會救助經辦機構派出社會工作者的辦法。

作為社會工作參與社會救助的一種可選擇的模式,這種整合模式有其優點:第一,整合模式具有使社會救助對象擺脫依賴、實現自立的潛力。美國1962年《社會保障法》修正案最初的基本原理是,由受過訓練的社會工作者提供服務,將使社會救助對象康復和自立,進而減少依靠福利過活的人的數量和社會救助的支出。

第二,在整合模式中,由社會工作者接待社會救助申請人或受理社會救助申請人的申請,社會工作者會對社會救助申請人的環境獲得一個整體性看法,並把核心的個案管理活動作為一個整合的整體去滿足社會救助對象的需要。

第三,在整合模式中,由於社會工作者一個人負責社會救助對象的所有方面,所以至少對社會救助對象來講,協調社會救助系統內部廣泛的要求與服務會變得更容易。第四,整合模式能夠使社會工作者在討論社會救助過程中顯示出對社會救助對象的關心,並對問題做出回應。

第五,在整合模式下,可能會有更多的社會救助對象對社會服務提出要求,以及對社會服務更滿意,有助於疏通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社會工作者)參與社會救助的渠道。

當然,整合模式也可能存在一些不足:第一,在整合模式中,追求公平正義的社會工作者有可能會批准那些不擁有法定權利的人享受社會救助待遇,造成社會救助資源的濫用。第二,在整合模式中,社會工作者需要進行家訪,了解社會救助對象的經濟狀況和社會服務需求,這可能會導致侵犯社會救助對象的隱私。

第三,在整合模式下,社會救助對象接受社會服務傾向於成為獲得經濟援助的一個條件。由於社會工作者對經濟援助擁有酌情控制權,他們有強迫社會救助對象接受社會服務的風險,而且還會破壞社會工作的專業助人關系。

第四,除非假定確認社會救助申請人資格的決定要求具有與從事治療性社會服務一樣程度的專業特長,那麼把經濟援助與社會服務兩種功能在同一個崗位上結合起來就是對稀缺的專業人員時間的浪費。

第五,在整合模式中,倘若「社會工作者」不是符合資格要求的社會工作者,那麼他們將不知道尋找什麼,或如何面對他們所觀察到的社會救助對象身上的問題,並不能達成使社會救助對象擺脫依賴、實現自立的目的。

2、分離模式

與整合模式相比,這個模式並不需要對街道辦事處的社會救助經辦機構或經辦人員進行徹底改造。

從邏輯上來講,分離模式是在對整合模式的反思基礎上發展出來的。因而,整合模式的缺點正是分離模式要克服和揚棄的。具體來講,分離模式的優點表現為:第一,分離模式具有減少社會救助對象數量和因而減少公共支出數量的潛力。

第二,分離模式解除了社會工作者在整合模式下既提供經濟援助又提供社會服務的「救濟的沉重負擔」,使經濟援助人員和社會工作者分別專門從事一項工作,並能使社會工作者發展出清晰的(和通常更受尊重的)專業身份。

第三,由於分離模式把經濟援助與社會服務分開,社會工作者不再對社會救助對象是否能夠享受經濟援助行使酌情權,從而避免了社會工作者強迫社會救助對象接受社會服務的風險,以及破壞二者之間專業關系的風險,使社會救助對象接受社會服務成為他們自己的一個自主選擇。

分離模式的缺點主要表現在:第一,分離模式難於達成令社會救助對象擺脫社會救助,變為自食其力的目標。第二,在分離模式下,社會救助對象可能不會主動向社會工作服務機構求助,因而也就享受不到《暫行辦法》和《意見》規定的社會服務,同時也堵塞了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社會工作者)參與社會救助的渠道。

第三,在分離模式下,社會救助對象可能會被被動地轉介給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由於不是出於他們自己的自由選擇,因而,當社會工作者主動接觸他們並為他們提供《暫行辦法》和《意見》規定的社會服務時,的確要冒強迫社會救助對象接受社會服務以及破壞他們二者之間專業關系的風險。

第四,在分離模式下,社會救助對象可能傾向於減少對社會服務的要求,並且把社會工作者看作是不太有幫助的,不利於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社會工作者)參與社會救助。

3、混合模式

從理論上來講,這種混合模式應具備整合模式和分離模式各自的優點。第一,混合模式具有使社會救助對象擺脫依賴、實現自立的潛力。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對象,有相當一部分是有工作能力的。

混合模式在為他們提供經濟保障的同時,還為他們提供社會融入、能力提升、心理疏導、資源鏈接和宣傳倡導等社會服務。這為有工作能力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對象自雇或就業創造了有利條件。

第二,由於混合模式是一個工作團隊,可以把來自各小組工作人員關於社會救助對象的信息匯總,形成對社會救助對象的整體看法,對其提供所需要的經濟保障和社會服務,從而避免僅從社會救助機構的角度,把社會救助對象只看作是簡單的一個可能或者不可能符合救助資格的人。

第三,同樣由於混合模式是一個工作團隊,三個小組之間有分工又有合作,這不但有利於街道辦事處(社會救助經辦機構)內部的協調,同時便於社會救助對象及時尋求經濟保障和社會服務。

第四,在混合模式下,由於不同的工作人員分屬不同的小組,分別專門從事一項工作,社會服務組中的社會工作者可以從既提供經濟援助又提供社會服務的「救濟的沉重負擔」中解放出來,為社會救助對象提供更好的社會服務。

第五,在混合模式下,受理組工作人員專門負責接待社會救助對象,有可能避免整合模式下社會工作者強迫社會救助對象接受社會服務的風險,以及破壞二者之間專業關系的風險。

當然,混合模式也存在理論上的缺點。第一,在混合模式下,社會服務組中的社會工作者可能會受到經濟保障組尤其是整個街道辦事處(社會救助經辦機構)的行政擠壓,導致出現社會工作者忙於經濟保障事務甚至一般性行政事務,而不能從事專業社會服務的現象。

無論社會服務組中的社會工作者是通過向社會工作服務機構購買崗位而來的,還是通過公開招聘而來的,他們在混合模式中可能都會處於弱勢地位,極有可能被經濟保障事務及一般性行政事務壓垮。

第二,受理組工作人員是最先接觸社會救助對象的工作人員,他們在是否要向經濟保障組和社會服務組轉介社會救助對象上會行使一定的酌情權。倘若受理組工作人員缺乏專業社會工作培訓,他們就很難判斷出社會救助對象是否有社會服務需要。

第三,混合模式的關鍵是要在三個小組之間建立起有效的溝通機制,但這種溝通機制尚無現成的經驗,亟須地方創造性的實踐。

❾ 一名專職社區工作者想要了解社區居民的困難和需求可以使用哪些方法

有以下方法:
不帶目的走訪,深入社區居民,與社區居民融合,與社區居民打成一片。
社工根據社區的工作重點,了解居民對社區工作重點的需求情況,如果相契合就大力推進,如果不相契合就及時向社區提出反饋意見。
初步與居民聊天後,根據居民提出的問題,設計調研問卷。

❿ 論述社會工作實務中直接介入的策略有哪些

1、促使服務對象運用現有資源的策略。

每個人身邊都充滿資源。由於不懂或者是不了解可以使用的資源,使服務對象存在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需要社會工作者從兩方面採取介入策略進行。

一是幫助服務對象運用自己的內在資源。以達到改變的目標。二是幫助服務對象運用現有的外部資源,目的是將服務對象系統與資源系統連接起來以增強服務對象的社會功能。

2、進行危機介入的策略。

危機介入是一種特殊的介入.目的在於去除服務對象的緊張情緒,恢復其功能,使他們走出危機。幫助服務對象採取處理危機的行動,目的在於幫助他們解決危機並恢復其社會功能。

3、運用活動作為介入的策略。

運用活動作為介入策略時,要考慮介入目標是否與活動相符;活動是否符合服務對象的能力和特殊需要;資源和設備是否與活動相配合。

4、調解行動的策略。

調解行動是指社會工作者幫助服務對象與環境中的系統一起找到利益共同點,從而帶來改變的介人策略。調解的重點是通過服務對象與環境系統的互動,消除沖突,滿足共同需要。

進行調解介入時,社會工作者要做到:一是幫助服務對象與環境系統進行接觸;二是協助環境系統回應服務對象的需要;三是協助雙方界定共同目標。

5、運用影響力的策略。

為有效幫助服務對象,社會工作者要有意識地運用誘導、勸導、利用關系、利用環境等各種能夠影響服務對象改變的力量。

(10)介入社區的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社會工作的特點:

1、以幫助他人(服務對象)為目的。以幫助有困難有需要的人為出發點,是利他的而非出於利己的,雖然通過提供服務社會工作者也會得到社會所認可的報酬;

2、以科學知識為基礎活動。現代社會問題的復雜性使得要提供有效的服務,就必須掌握多種科學知識;

3、科學的助人方法。作為現代社會的職業助人活動,需要行之有效的科學方法;

4、是助人服務活動。出發點或目標是幫助對方,幫人之所需,而不是管理和控制對方。



閱讀全文

與介入社區的方法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360全景使用方法 瀏覽:69
淺談地理教學方法改進與轉變 瀏覽:495
蟲草花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瀏覽:125
前列腺b超測量方法 瀏覽:473
胸肌拉練方法視頻 瀏覽:536
家用增壓泵止回閥的正確安裝方法 瀏覽:670
滅菌燈使用方法 瀏覽:769
管理溝通的常用方法 瀏覽:134
肚子很脹有什麼方法可以解決 瀏覽:749
平谷區商業供暖方法有哪些 瀏覽:861
水溝拐彎兒切割方法視頻 瀏覽:361
直流電壓的測量方法 瀏覽:477
小米5s藍牙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710
急迫性尿失禁的治療方法 瀏覽:353
如何遠離失眠的方法 瀏覽:134
黑頭棒使用方法 瀏覽:736
拼多多日發5000單的方法技巧 瀏覽:182
都保吸入劑使用方法 瀏覽:836
苦蕎麥喂牛的正確方法 瀏覽:829
足踝鍛煉方法圖片 瀏覽: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