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板栗樹怎麼種板栗樹種植後幾年結果
板栗大家應該常見也常吃吧,之前還真不知道板栗是長樹上的,覺得這種模樣長土裡比較合適,或者猜測就算有板栗樹也應該是想灌木叢那樣特別矮的,完全沒有緣由就這么把板栗樹編排了一次次。今天搜集了一下板栗樹種植的信息和大家分享,下面就來介紹一下板栗樹怎麼種,板栗樹種植幾年結果子。
一、板栗樹種植幾年結果子
嫁接的板栗樹2~3年便開始結果。實生板栗樹5~8年結果,經過20年左右板栗樹進入結果盛期。
二、板栗樹種植技術
1.板栗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板栗是我國栽培最早的經濟林木之一,較喜光照,在土壤PH4.5--7.5內,年均溫l0度以上,生長期均溫1620度,冬季最低氣溫零下25度內均可栽培。板栗適應性強,分布廣,栽培容易,產量高,山地、沙灘等均可經濟栽培。
2.栽培品種選擇
毛板紅、九家種、淺刺大板栗、處曙紅等
3.培育壯苗
種子處理:板栗種子怕干、怕熱、怕凍,種子粒選後,用磷化鋁熏殺蟲,用100倍甲基托布津液殺菌,種子處理後,用清潔濕潤的河沙層積貯藏。
播種:3月上旬--4月上旬,按行距一尺,株距五、六寸點播,要求當年實生苗莖粗0.8厘米以上,苗高1米以上,根系發達,每畝育苗一萬株。
適時嫁接:板栗枝條內有大量的單寧物質,嫁接不容易成活,所以要選擇好時期,注意嫁接方法,以提高成活率。秋季8--10月,適宜芽接。春季在發芽前20天,樹液尚未充分流通前可進行劈接、切接。而採用皮下接,應當在新稍展葉,樹液充分流動之後,大約砧木萌發新稍20天後進行嫁接。接穗要在萌發前及早採回,用沙貯藏於陰晾的低溫保管,有條件也可利用冷凍室貯藏。
4.栽植密度時間
攀西地區以秋植為主,有水源灌溉條件的地區可以春植。平緩坡地可全面整地,坡地要修築成水平梯地,坡度大的採取魚鱗坑整地。栽植密度,一般成片造林為每畝栽22--33株,株行距為5x6米至4x5米。栽植前要施基肥,選用2--3年生、根系完整的大苗,栽時根頸露於地面,不要栽得過深。栽後灌水,再覆土封窩。
三、板栗管理辦法
栗林管理主要是抓好水土保持、水肥管理和修枝整形。在板栗樹盤挖一米深的溝,深施有機肥,板栗生長期內,應於2~3月份,6~7月份和8~9月份中耕除草,促進生長結果,春創樹、夏創花、秋季創地栗個大。結合中耕創地施用速效氮肥2~3次。板栗空苞,是缺硼所致,可採取在秋冬環狀施肥時施入硼砂0.5公斤,或是在花期噴施0.2%尿素、0.2%的硼酸進行根外追肥。
1、板栗整形
整形修剪時期一般在冬季,樹形主要有自然開心形、變則主幹形、主幹疏散分層形。一般多採用主幹疏散分層形,能使樹冠疏散,透氣透光良好,有利於樹體生長和結實。整形時,定干高度0.8米左右,主幹枝繼續延長,作中央領導枝,選三個角度為60度的壯枝作為第一層主枝,保持30厘米的層內距。隨中央領導枝的生長,在距第一層主枝向上1米外選二個和第一層錯開的分枝作第二層主枝,在距第二層主枝向上0.6米左右外選1--2個分枝作第三層主枝封頂。同時,在主枝上選留側枝,第一層每一根主枝上各留3個,第二層各留2--3個,第三層各留1--2個。側枝要上下交錯,避免重疊。
2、板栗修剪
由於栗樹枝梢頂部幾個芽的發育比較充實飽滿,節間短,又有頂端生長優勢,所以容易發生三叉枝、四叉枝或輪生枝。整形時,應對這類枝及早抹芽疏枝,防止競爭枝的發生。對生長過旺的枝梢,夏季要及時摘心,或冬季於飽滿芽以下短截,削弱其生長勢,促使分枝以加速樹冠的形成。對一般枝梢可不短截,利用頂芽枝向外延伸擴大樹冠。定植後的前三年主要是完成整形。修剪宜輕,選留主枝、副主枝的同時,對其它非骨幹枝,在不影響骨幹枝生長的原則下,需保留,適當多留輔養枝。對擾亂樹形,影響骨幹枝生長者,予以疏剪去除。幼樹修剪採取休眠期修剪與生長期摘心修剪相結合。夏季當新梢長到30厘米時,留20~25厘米摘心,以後每當新梢長至30厘米時,反復摘心,促發分枝,並使樹冠緊湊。冬季休眠期對主幹延長枝和各主枝延長枝適當短剪,促使分枝,選留培養副主枝。對密生的輪生枝、三叉枝、四叉枝,選留中等強壯的分枝,其餘疏去。連續結果2年以上的幼樹,樹勢漸趨緩和、粗壯,結果枝比例開始下降,此時修剪應由生長季摘心為主,轉向以冬季修剪為主。冬季修剪宜及時回縮更新冗長的結果枝組,疏除衰弱枝、交叉枝、病蟲枝及部分強旺的頂生枝,改善內膛光照和通風條件。
3、結果樹的修剪
結果母枝的留量,如果按畝栽植60株,產量400公斤,每株產量6.7公斤,以每100個堅果為1公斤,每株栗樹需結栗果6.7100=670個,則每株需留結果母枝112個。實際生產上,結果母枝留量需按當地著果率情況作調整。使栗既有足夠的結果單位,又有良好的通風透光條件。樹冠外圍生長健壯的一年生枝,大多為優良結果母枝,應保留,如過密,則疏剪其中較弱的枝。生長過旺的結果母枝應在其下方另留1~2枝,培養結果母枝,既可增加產量,又分散養分緩和生長勢。若母枝因連年結果而趨於衰弱時,應予回縮修剪,並在下部培養新的結果母枝代替。凡在結果母枝附近的細弱枝,應及早疏除,使養分集中供應母枝,使其轉弱為強。疏除病蟲枝、交叉重疊枝。對一般弱枝或雄花枝,可短截或回縮,促使剪口芽或剪口下方的枝條轉化成新結果母枝。
以上就是關於板栗樹的種植技術啦,另外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就是土壤管理啦,板栗為深根性果樹,對土壤進行深耕改土,有利於根系生長,可使樹體生長健壯,結果良好。新建的坡地栗園,應逐年深翻擴穴,力爭在栽樹後的三、五年內全園擴穴完畢,以促進根系擴展。深翻以秋季為宜,此時正值發根高峰,斷根後傷口癒合快,發根多。
⑵ 求板栗的種植方法
(一)園地選擇:
板栗園應選擇地下水位較低,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忌土壤鹽鹼,低濕易澇,風大的地方栽植。在丘陵崗地開辟粟園,應選擇地勢平緩,土層較厚的近山地區,以後則可以逐步向條件較差的地區擴大發展。
(二)品種選擇:
品種選擇應以當地選育的優良品種為主栽品種,如炮車2號、陳果1號等,適當引進石豐、金豐、海豐、青毛軟刺、處暑紅等品種。根據不同食用要求,應以炒栗品種為主、,適當發展優良的菜栗品種,既要考慮到外貿出口,又要兼顧國內市場需求。同時做到早、中、晚品種合理搭配。
(三)合理配置授粉樹 :
栗樹主要靠風傳播花粉,但由於栗樹有雌雄花異熟和自花結實現象,單一品種往往因授粉不良而產生空苞。所以新建的栗園必須配製10%授粉樹。實踐證明,信陽市用處暑紅作授粉樹較好。
(四)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是提高單位面積產量的基本措施。平原栗園以每畝30—40株,山地栗園每畝以40—60株為宜。計劃密植栗園每畝可栽60—111株,以後逐步進行隔行隔株間伐。
(五)合理施肥:
合理施肥是栗園豐產的重要基礎。基肥應以土雜肥為主,以改良土壤,提高土壤的保肥保水能力,提供較全面的營養元素。施用時間以采果後秋施為好,此期氣溫較高,肥料易腐熟;同時此時正值新根發生期,利於吸收,從而促進樹體營養的積累,對來年雌花的分化有良好作用。追肥以速效氮肥為主,配合磷、鉀肥,追肥時間是早春和夏季,春施一般 初栽果樹每株追施尿素0.3—0.5公斤,盛果期大樹每株追施尿素2公斤。追後要結合澆水,充分發揮肥效。夏季追肥在7月下旬至8月中旬進行。這時施速效氮肥和磷肥可以促進果粒增大,果肉飽滿·,提高果實品質。根外追肥一年可進行多次,重點要搞好兩次。第一次是早春枝條基部葉在剛開展由黃變綠時,噴0.3%-0.5%尿素加0.3%一0.5%硼砂,其作用是促進基本葉功能,提高光合作用,促進罐花形成;第二次是採收前1個月和半個月間隔lO一15天噴2次O.1%的磷酸二氫鉀,主要作用是提高光合效能,促進葉片等12官中營養物質向果實內轉移,有明顯增加單粒重的作用。
(六)灌水:
板栗較喜水。一般發芽前和果實迅速增長期各灌水一次,有利於果樹正常生長發育和果實品質提高。
(七)整形修剪:
板栗樹修剪分冬剪和夏剪。冬剪是從落葉後到翌年春季萌動前進行,它能促進粟樹的長勢和雌花形成。主要方法有短截、疏枝、回縮、緩放、拉枝和刻傷。夏季修剪主要指生長季節內的抹芽、摘心、除雄和疏枝,其作用是促進分枝,增加雌花,提高結實率和單粒重。
(八)疏花疏果和授粉:
疏花可直接用手摘除後生的小花、劣花,盡量保留先生的大花、好花,一般每個結果枝保留1-3個雌花為宜。疏果最好用疏果剪,每節間上留1個單苞。在疏花疏果時,要掌握樹冠外圍多留,內膛少留的原則。人工輔助授粉,應選擇品質優良、大粒、成熱期早、澀皮易剝的品種作授粉樹。當一個枝上的雄花序或雄花序上大部分花簇的花葯剛剛由青變黃時,在早晨5時前將採下的雄花序攤在玻璃或於凈的白紙上,放於乾燥無風處,每天翻動2次,將落下的花粉和花葯裝進干凈的棕色瓶中備用。當一個總苞中的3個雌花的多裂性柱頭完全伸出到反卷變黃時,用毛筆或帶橡皮頭的鉛筆,蘸花粉點在反卷的柱頭上。如樹體高大蘸點不便時,可採用紗布袋抖撒法或噴粉法,按1份花粉加5份山芋粉填充物配比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