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NDJ-1旋轉式粘度計的操作使用方法
⒈ 將被測液體置於直徑不小於70mm的燒杯或直筒形容器中,准確地控制被測液體溫度。
⒉ 將保護架裝在儀器上(向右旋入裝上;向左旋出卸下)。
⒊ 將選配好的轉子旋入連接螺桿(向左旋入裝上;向右旋出卸下)。
⒋ 旋轉升降旋鈕使儀器緩緩下降,轉子逐漸浸入被測液體中,直到轉子液面標志和液面相平為止(調正儀器水平)。開啟電機開關,轉動變速旋鈕,使所需轉速數向上,對准速度指示點,使轉子在液體中旋轉(一般20~30秒),待指針趨於穩定(或按規定時間進行讀數),按下指針控制桿(注意:①不得用力過猛;②轉速慢時可不利用控制桿,直接讀數)使計數固定下來,再關閉電機,使指針停在讀數窗內,讀取讀數。當電機關停後如指針不處於讀數窗內時,可繼續按住指針控制桿,反復開啟和關閉電機,經幾次練習即能訓練掌握,使指針停於讀數窗內,即可讀取讀數。
⒌ 當指針所指的數值過高或過低時,可變換轉子和轉速,務必使讀數約在30~90格之間最佳。
⒍ 量程、系數及轉子、轉速的選擇:
a) 先大約估計被測液體的粘度范圍,然後根據量程表選擇適當的轉子和轉速;
如測定約3000mPa·s左右的液體時可選用下列組合:
2號轉子——6轉/分
或3號轉子——30轉/分
b) 當估計不出被測液體的大致粘度時,應假定為較高的粘度,試用由小到大的轉子和由慢到快的轉速。原則是高粘度的液體選用小轉子(轉子號高),慢速度;低粘度的液體選用大轉子(轉子號低),快轉速。
c) 系數:測定時指針在刻度盤上指示的讀數必須乘上系數表上的特定系數才為測得的粘度(mPa·s)。
即:η=K·α 式中
η=粘度
K=系數
α=指針所指讀數(偏轉量)
d) 頻率誤差的修正:當使用電源頻率不準時,可按下列公式修正:
實際粘度=指示粘度×名義頻率/實際頻率
e) 量程表 量 轉
程 速
轉子 60 30 12 6 1 100 200 500 1000 2 500 1000 2500 5000 3 2000 4000 10000 20000 4 10000 20000 50000 100000 f) 系數表 系 轉速
數
轉子 60 30 12 6 1 1 2 5 10 2 5 10 25 50 3 20 40 100 200 4 100 200 500 1000 NDJ-1型旋轉粘度計操作使用注意事項
⒈ 本儀器適用於常溫環境下使用。
⒉ 儀器必須在指定頻率和電壓允許范圍內測定,否則會影響測量精度。
⒊ 盡可能利用支架固定儀器測定。如手持操作則應保持儀器穩定和水平。
⒋ 裝卸轉子時應小心操作,裝拆時應將連接螺桿微微抬起進行操作,不要用力過大,不要使轉子橫向受力,以免轉子彎曲。
⒌ 裝上轉子後不得將儀器側放或倒放。
⒍ 一定要在電機運轉時變換轉速。
⒎ 連接螺桿和轉子連接端面及螺紋處應保持清潔,否則將影響轉子的正確連接及轉動時的穩定性。
⒏ 儀器升降時應用手托住儀器,防止儀器自重墜落。
⒐ 每次使用完畢應及時取下轉子進行清洗(不得在儀器上進行轉子清洗),清洗後要妥善安放轉子。
⒑ 裝上轉子後不得在無液體的情況下「旋轉」以免損壞軸尖。
⒒ 不得隨意拆動調整儀器零件,不要自行加註潤滑油。
⒓ 儀器搬動和運輸時應用橡皮筋將指針控制桿圈住,並套上黃色保護帽托起連接螺桿,擰緊帽上螺釘。
⒔ 懸濁液、乳濁液、高聚物及其他高粘度液體中很多都是「非牛頓液體」,其表觀粘度隨其變速度和時間變化而變化,故在不同的轉子、轉速和時間下測定,其結果不一致是屬於正常情況,並非儀器不準(一般非牛頓液體的測定應規定轉子、轉速和時間)。
⒕ 做到下列各點能測得較精確的數值:
a) 精確地控制被測液體的溫度;
b) 將轉子以足夠長的時間浸於被測液體同時進行恆溫,使其能和被測液體溫度一致;
c) 保證液體的均勻性;
d) 測定時盡可能將轉子置於容器中心;
e) 防止轉子浸入液體時有氣泡附粘於轉子下面;
f) 變換轉子或轉速使刻度圓盤上的讀數偏高些;
g) 使用保護架進行測定;
h) 保證轉子的清潔;
i) 電源頻率不準時按修正公式修正;
j) 嚴格按照使用規則進行操作。
㈡ 求烏氏粘度計的使用方法
使用步驟:
一、取出烏氏粘度計,按照規定製成一定濃度的溶液,用3號垂熔玻璃漏斗濾過,棄去初濾液(約1ml)
二、取續濾液(不得少於7ml)沿潔凈、乾燥烏氏粘度計的管2內壁注入B中,將粘度計垂直固定於恆溫水浴(水浴溫度除另有規定外,應為25±0.05℃)中,並使水浴的液面高於球C,放置15分鍾後;
三、將管口1、3各接一乳膠管,夾住管口3的膠管,自管口1處抽氣,使供試品溶液的液面緩緩升高至球C的中部,先開放管口3,再開放管口1,使供試品溶液在管內自然下落,用秒錶准確記錄液面自測定線m<[1]>下降至測定線m<[2]>處的流出時間;
四、重復測定兩次,兩次測定值相差不得超過0.1秒,取兩次的平均值為供試液的流出時間(T)。
五、取經3號垂熔玻璃漏斗濾過的溶劑同樣操作,重復測定兩次,兩次測定值應相同,為溶劑的流出時間(T<[0]>)。按下式計算特性粘數:
1nη<[r]>特性粘數[η]=────C式中η<[r]>為T/T<[0]>;c為供試液的濃度(g/ml)。
㈢ 布氏粘度計的操作方法
1.1 根據待測樣品的黏度范圍選擇轉筒。 附:每個轉筒的因子與測量范圍。 因子 0.1 0.2 0.4 0.5 范圍 1~10mpa 2~20mpa 4~40mpa 5~50mpa
1.2 零點校正:打開電源開關在電動機空載旋轉情況下,將本機左端的調零螺絲輕輕旋入此 時指針應指在零點。 測試時的零點校正應在空載下反復三次, 確認零位無誤才算調零結束。
1.3 將 u 形彈簧的兩端伸至轉筒內,使掛鉤露在筒外。
1.4 將被測液體小心倒入測試容器,直至液面達到錐形面下部邊緣,將轉筒插入液體直到完 全浸沒為止。 1.5 將測試容器安放在儀器托架上,並將轉筒掛鉤懸掛於儀器左旋滾花螺目的掛鉤上。
1.6 開動電機,此時可得測試器在托架上前後左右輕微移動,使轉筒對准中心(此時應沒有 振動的聲音) 。 1.7 當指針穩定後即可讀數,如果讀數小於 10 格,應調換大一號的轉筒。
1.8 連續測定 2 次, 每次測定值與平均值之差不得超過平均值的±3%, 否則應作第三次測定。
1.9 測定完畢,取下測試容器,清洗轉筒與測試容器,並放回原處。
2.0 將調零螺絲退出,關掉電源,並填寫「儀器使用記錄」 。
㈣ NDJ-1粘度計的操作使用
1.准備被測液體,置於直徑不小於70m m 高度不小於130m m 的燒杯或直筒形容器中,准確地控制被測液體溫度。
2.將保護架裝在儀器上(向右旋入裝上,向左旋出卸下)。
3.將選配好的轉子旋入軸連接桿(向左旋入裝上,向右旋出卸下)。旋轉升降旋鈕,使儀器緩慢地下降,轉子逐漸浸入被測液體中,直至轉子液面標志和液面平為止,再精調水平。接通電源,按下指針控制桿,開啟電機,轉動變速旋鈕,使其在選配好的轉速檔上,放鬆指針控制桿,待指針穩定時可讀數,一般需要約30秒鍾。當轉速在「6」或「12」檔運轉時,指針穩定後可直接讀數;當轉速在「30」或「60」檔時,待指針穩定後按下指針控制桿,指針轉至顯示窗內,關閉電源進行讀數。注意:按指針控制桿時,不能用力過猛。可在空轉時練習掌握。
4.當指針所指的數值過高或過低時,可變換轉子和轉速,務使讀數約在30~90格之間為佳。
5.使用0號轉子和低粘度液測試附件可按下列步驟操作。
5.1將0號轉子裝在連接螺桿上(向左旋轉裝上)。
5.2將固定套筒套入儀器底部圓筒上,並用套筒固定螺釘擰緊。
5.3配用有底外試筒時,應在外試筒內注入20~25m l的被測液體後再按下列步驟操作。配用無底外試筒時,可直接按下列步驟操作。
5.4將外試筒套入固定套筒並用試筒固定螺釘予以擰緊,旋緊時必須注意試筒固定螺釘之錐端旋入外試筒上端之三角形槽內(可在側面的圓孔中觀察試筒三角槽是否位於圓孔中心)。控制好被測液體溫度後即可進行測試。
5.5當外試筒和轉子浸入液體時,以固定套筒上的紅點作為液面線。
6. 量程、系數、轉子及轉速的選擇:
6.1先大約估計被測液體的粘度范圍,然後根據量程表選擇適當的轉子和轉速。如:測定約3000mpa ?s左右的液體時可選用下列配合:2號轉子……6轉/分,或3號轉子……30轉/
6.2當估計不出被測液體的大致粘度時,應假定為較高的粘度,試用由小到大的轉子(大小指外形,以下如同)和由慢到快的轉速。原則是高粘度的液體選用小的轉子和慢的轉速;低粘度的液體選用大的轉子和快的轉速。
6.3系數:測定時,指針在刻度盤上指示的讀數必須乘上系數表上的特定系數才為測得的絕對粘度(mpa ?s)。
即η=k ?α
式中:η= 絕對粘度
k= 系數
α= 指針所指示讀數(偏轉角度)
6.4頻率誤差的修正:當使用電源頻率不準時,可按下面公式修正。名義頻率實際粘度= 指示粘度/實際頻率
㈤ 粘度計怎麼使用
粘度計分為好多種。是手動的還是電腦控制的。
手動的:用毛細粘度管吸樣品,用秒錶掐樣品的流動時間,流動時間與毛細粘度管系數乘積就是它的粘度。
電腦控制的:一般都有說明書,按步驟做就行了。
㈥ 品式粘度計的具體使用方法
工具/原料
品氏粘度計
移液管
秒錶
步驟/方法
將粘度計用洗液和蒸餾水洗干凈,然後烘乾備用。
調節恆溫槽至(25.0±0.1)℃。
用移液管取一定量待測液放入粘度計中,然後把粘度計垂直固定在恆溫槽中,恆溫5min~10min。
用打氣球接於D管並堵塞2管,向管內打氣。待液體上升至C球的2/3處,停止打氣,打開管口2。利用秒錶測定液體流經兩刻度間所需的時間。重復同樣操作,測定5次,要求各次的時間相差不超過0.3s,取其平均值。
將粘度計中的待測液傾入回收瓶中,用熱風吹乾。再用移液管取10mL蒸餾水放入粘度計中,與前述步聚相同,測定蒸餾水流經m1至m2所需的時間,重復同樣操作,要求同前。
注意事項
實驗結束後,要注意及時清洗試驗器具
把實驗器具放回原位
㈦ 奧氏粘度計的奧氏粘度計使用方法
1.先將奧氏粘度計用洗液和蒸餾水洗干凈,然後烘乾備用。
2.然後調節奧氏粘度計恆溫槽至(25.0±0.1)℃。
3.用移液管取一定量待測液放入奧氏粘度計中,然後把奧氏粘度計垂直固定在恆溫槽中,恆溫5min~10min。
4.壓縮洗耳球後,連接一根段橡皮管接於1管口,向管內吸氣。待液體上升至1管A線上1cm處,拔開洗耳球。利用秒錶測定液體流經AB兩刻度間所需的時間。重復同樣操作,測定5次,要求各次的時間相差不超過0.3s,取其平均值。
5.最後將奧氏粘度計中的待測液傾入回收瓶中,用熱風吹乾。再用移液管取相同體積蒸餾水從2管口放入粘度計中,與前述步聚相同,測定蒸餾水流經AB兩刻度間所需的時間,重復同樣操作,要求同前。
㈧ 烏氏粘度計的使用方法
1、取出烏氏粘度計,按照規定製成一定濃度的溶液,用3號垂熔玻璃漏斗濾過,棄去初濾液(約1ml);
2、取續濾液(不得少於7ml)沿潔凈、乾燥烏氏粘度計的管2內壁注入B中,將粘度計垂直固定於恆溫水浴(水浴溫度除另有規定外,應為25±0.05℃)中,並使水浴的液面高於球C,放置15分鍾後;
3、將管口1、3各接一乳膠管,夾住管口1的膠管,自管口3處抽氣,使供試品溶液的液面緩緩升高至球C的中部,先開放管口3,再開放管口1,使供試品溶液在管內自然下落,用秒錶准確記錄液面自測定線m<[1]>下降至測定線m<[2]>處的流出時間;
4、重復測定兩次,兩次測定值相差不得超過0.1秒,取兩次的平均值為供試液的流出時間(T)。
5、取經3號垂熔玻璃漏斗濾過的溶劑同樣操作,重復測定兩次,兩次測定值應相同,為溶劑的流出時間(T<[0]>)。按下式計算特性粘數:
lnη<[r]>
特性粘數[η]=────
C
式中
η<[r]>為T/T<[0]>;
c為供試液的濃度(g/ml)。
㈨ 如何正確的選擇粘度計以及使用方法
訊:粘度是流體物質的一種物理特性,它反映流體受外力作用時分子間呈現的內部摩擦力。物質的粘度與其化學成分密切相關。在工業生產和科學研究中,常依通過測量粘度來監控物質的成分或品質。而用於測量流體粘度的物性分析儀器則是粘度計。 選擇粘度計的4個參數: 2.樣品量,就是樣品是否貴重,是否需要控制樣品的用量。 3.粘度的范圍,也就是您樣品可能的粘度范圍。 4.是否需要在固定的剪切速率下測量,或者固定轉速、轉子等 粘度計使用: 1、機器一定要保持水平狀態 2、選擇轉子時,要看被測量的樣品的粘度和幾號轉子的測量范圍最接近,就選幾號。 3、連接轉子時要用左手輕輕托起並捏住心軸(主機上),右手旋轉轉子,這樣操作是為了保護機身內的心軸和游絲,這樣可以延長儀器的使用壽命。 4、轉子放入樣品中時要避免產生氣泡,否則測量出的粘度值會降低,避免的方法是將轉子傾斜的放入樣品中,然後再安裝轉子,轉子不能碰到杯壁和杯底,被測量的樣品必須沒過規定的刻度。 5、再測量不同的樣品時,必須保持轉子的清潔和乾燥,,如果轉子殘留有其它樣品或清潔後殘留的水,就會影響測量的准確度 6、酸性(PH)最大不能超過2,如果酸性過大應選用特殊轉子,使用ULA時要確定好樣品量(只需16ml) 7、根據測定的粘度范圍選擇粘度標准液,並在每次使用粘度計或流變儀前對儀器進行驗證,或定期校驗,以保證測量的准確性。BROOKFIELD可提供各粘度范圍的符合牛頓流體性質的硅油或油類標准品,精度±1%,粘度標准液的建議使用期限為自開封起一年。 8、取值要在數值比較穩定時,否則取得的數值會存在較大的誤差 粘度計主要特點: 可以常溫清洗或加溫清洗。 清洗毛細管粘度計配有專用的分隔架。 配合清洗劑清洗快速、干凈。 可以清洗烏氏、品氏和芬氏等各種規格的粘度計毛細管。 系統為完全不銹鋼結構,便於清洗。
㈩ 奧氏粘度計的使用方法和用途是什麼
1.先將奧氏粘度計用洗液和蒸餾水洗干凈,然後烘乾備用。 2.然後調節奧氏粘度計恆溫槽至(25.0±0.1)℃。 3.用移液管取一定量待測液放入奧氏粘度計中,然後把奧氏粘度計垂直固定在恆溫槽中,恆溫5min~10min。 4.用打氣球接於D管並堵塞2管,向管內打氣。待液體上升至C球的2/3處,停止打氣,打開管口2。利用秒錶測定液體流經兩刻度間所需的時間。重復同樣操作,測定5次,要求各次的時間相差不超過0.3s,取其平均值。 5.最後將奧氏粘度計中的待測液傾入回收瓶中,用熱風吹乾。再用移液管取10mL蒸餾水放入粘度計中,與前述步聚相同,測定蒸餾水流經m1至m2所需的時間,重復同樣操作,要求同前。
奧氏粘度計製作容易,操作簡便,具有較高的測量精度,特別適用於粘滯系數小的液體,如水、汽油、酒精、血漿或血清等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