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鑒別綠松石
看圖,目測類似有微沁過了。
優化處理品識別
染色:綠松石染色後常呈深藍綠色或深綠色,同時顏色均勻、不自然。
識別方法:用刀在綠松石孔處輕刮幾下,顏色會被刮掉;用棉花沾氨水擦拭,會掉色。
----------
沁膠:將松石原料放在膠里浸泡數小時、幾天以加固結構和加深顏色。
識別方法:沁膠的綠松石燃燒異味小,有松香味。
----------
灌膠:通過高溫、高壓把有顏色的膠填充到松石原料里,注膠後的綠松石顏色均勻一致。
識別方法:注油或者注蠟,用熱針接觸綠松石的裂隙、凹坑時有油珠或蠟滲出;注塑料,用熱針接觸綠松石或將其燃燒,可聞到刺鼻塑料氣味。
B. 如何鑒別綠松石注膠,微沁等填充手段
由於綠松石本身的成礦的特點,大部分開采出來的綠松石瓷度都比較低,而且多裂,所以在加工的時候為了提高成品率,不浪費原料,很多都要經過優化處理,國內玩家又都追求原礦。因此相比料器造假,綠松石是否原礦,識別的難度比較大,也更加迫切。
今天綠松石資深玩家,國家高級珠寶鑒定師、估價師安華綠松石聞娟會告訴你幾種常見的綠松石填充方法,以及如何鑒別的問題。
沁膠
最常見的優化是沁膠,也叫微沁,這種手段是針對有裂有鐵線的綠松石。把綠松石放入烤箱當中,把綠松石中的水分去掉,然後浸入無色樹脂從而對綠松石整體結構進行加固,使其在去皮過程中不會崩裂。微沁的特點是沁的時間比較短,膠並沒有進入內部。
原礦高瓷高藍綠松石
浸蠟
還有一種微沁,沁的不是膠,而是蠟。將綠松石放入蠟中煮,然後進行拋光。浸臘在珠寶業界稱為過蠟、蘸蠟、合蠟,可加深綠松石的顏色,封住細微的孔隙,使寶石不宜被浸污,同時提高光澤度,使綠松石更亮、更光潔,蠟膜有助於綠松石保水。綠松石如果不封蠟,一段時間後,污物、汗水、油脂進去後是無法清除。處理綠松石的蠟有固體石蠟、液體石蠟、川蠟,其中川蠟的融合性最好。
原礦中瓷綠松石
刷膠
刷膠就是雕刻師在進行雕刻的時候,切磨拋光過程中綠松石容易碎裂,為了提高成品率,會在綠松石表面塗一層膠水後在進行切磨拋光。
原礦低瓷綠松石
注膠
這里再說一下注膠,它與前面幾種所有不同,它主要是將泡松、面松等瓷度不好品質不好的綠松放入到壓力罐中用真空泵將有色樹脂填充入原料中,從而來改變瓷度和顏色來冒充高檔的綠松石。這一種不能算優化,應該歸為造假一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