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解決方法 > 檢測肺孢子菌的染色方法

檢測肺孢子菌的染色方法

發布時間:2023-06-02 21:14:36

『壹』 肺部真菌感染的診斷

肺部真菌感染臨床表現無特異性,診斷根據侵襲性肺真菌病分級(3級)診斷標准,分為確診、臨床診斷、擬診。確診只需具備組織學或無菌體液檢測確定的微生物學證據(塗片和培養),不涉及宿主因素。臨床診斷需綜合考慮宿主因素、臨床特徵、微生物學證據3部分。擬診是符合宿主因素、臨床特徵,缺乏微生物學證據者。免疫學檢測血清中細胞壁成分(1,3)-β-D-葡聚糖抗原檢測(G試驗)、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檢測(GM試驗)陽性有重要的輔助診斷價值。以下介紹幾種常見肺部真菌感染的診斷:
1.肺念珠菌病
見於粒細胞缺乏、中心靜脈留置導管、腹部大手術、激素和抗生素治療、糖尿病、腎功能不全、器官移植等高危人群。臨床症狀有不能解釋的持續發熱、呼吸道症狀,但體征輕微。咳嗽,甚至劇咳,咳少量白色黏液痰或濃痰。血型播散型常出現迅速進展的循環和呼吸衰竭。X線呈支氣管肺炎改變或片狀浸潤或融合,可有空洞形成。下呼吸道分泌物、肺組織、胸水、血直接塗片或培養出念珠菌即可確診。痰液直接塗片或培養出念珠菌並不能診斷為真菌病,因有10%~20%的正常人痰中可找到白色念珠菌,若3%雙氧水含漱3次從深部咳出的痰(合格痰)連續≥2次培養出同一菌種的念珠菌則有診斷參考價值。血培養念珠菌陽性是念珠菌菌血症可靠的診斷證據。部分患者G試驗陽性(需除外假陽性),可為臨床診斷提供重要參考。
2.肺麴黴病
臨床表現復雜,常見3種類型:過敏性支氣管肺麴黴病(多見過敏體質)、麴黴球(最常見症狀是咯血)和侵襲性肺麴黴病(為粒細胞缺乏或接受廣譜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劑治療過程中出現不能解釋的發熱、乾咳、胸痛,咯血等)。過敏性支氣管肺麴黴病診斷標准包括:
(1)反復哮喘樣發作;
(2)外周血嗜酸粒細胞增高≥1X109/L;
(3)X線一過性或遊走性肺部浸潤;
(4)血清總IgE濃度≥1000mg/ml;
(5)麴黴抗原皮試陽性;搜汪胡
(6)血清沉澱素抗體陽性;
(7)特異性抗麴黴IgE和IgG滴度升高;
(8)中央囊狀支氣管擴張。
肺麴黴球根據影像學特徵可作出臨床診斷,但需與其他真菌球、錯構瘤、肺癌、棘球蚴囊腫、肺膿腫相鑒別。確診需病原學和組織病理學。肺麴黴球CT特徵為肺空洞或胸膜腔內圓形緻密陰影,其邊緣有透光暈影。若空腔較大,尚可見球形陰影有蒂與洞壁相連,形如鍾擺,球形陰影可隨體位變化而改變形態。如果空洞較小,球形病灶填充了大部分空腔,其暈影很小,僅呈一狹長的半月形透亮帶。侵襲性肺麴黴病CT特徵:早期為炎症陰影,周圍呈現薄霧狀滲出(「暈輪征」),隨後炎症病灶出現氣腔實變,可見支氣管充氣征,再後可見病灶呈現半月形透光區(「空氣半月征」),進一步可變為完整的壞死空洞。其診斷採用上述提到的3級診斷標准。GM試驗陽性提供重要參考。
3.肺隱球菌病
隱球菌中具有致病性的主要是新生隱球菌及其變種(目前至少有9種)。臨世攔床症狀和體征:從無症狀到急性肺炎表現,差異甚大,無特異性,合並腦膜炎者可有頭痛、頭暈、嘔吐等腦膜刺激征。
影像學表現:結節或團塊狀陰影較為常見,佔40%~60%,單發或多發,見於一側或雙側肺野,常位於胸膜下,大小不一,直徑1~10cm,邊緣光整,也可表現為模糊或有小毛刺。常有空洞形成洞壁比較光滑,早期可在呈現結節性密度影中有均勻一致、非常規整的低密度區。結節或團塊伴光整的低密度壞死或空洞對肺陵州隱球菌肺病有重要的參考價值,特別是呈多發性時,此種徵象多見於免疫機制健全的患者;肺實質浸潤佔20%~40%,單側或雙側,與其他病原體肺炎難以區別,多見於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彌漫性粟粒狀陰影或肺間質性病變比較少見,可發生在AIDS患者;胸腔積液較少見,一旦出現,抽取積液進行病原體檢查有重要診斷意義。
病原學和組織病理學檢查:①痰和下呼吸道采樣培養陽性率不高,特異性低,但在AIDS或其他免疫抑制患者仍有參考價值。②抗原檢測:多糖抗原檢測隱球菌莢膜特異性高。肺隱球菌病患者血清抗原檢測陽性率<40%,因此提倡應用BALF和胸腔積液送檢。③組織病理學檢查:凡有條件者應採用經皮或經支氣管肺活檢,進行病理組織學檢查。在肉芽腫或膠凍樣病灶見到典型的有莢膜、窄頸、芽生但無菌絲的酵母型菌,有確診意義。在無宿主因素而影像學提示本病可能時盡可能通過經皮或經支氣管肺活檢確診,以避免不必要的手術。
4.肺孢子菌肺炎
本病絕大多數見於艾滋病患者和其他原因的細胞免疫抑制患者。發熱、乾咳和漸進性呼吸困難、低氧血症是本病主要臨床症狀。即使肺內出現大片炎症改變,但體征很少。影像學上早期呈彌漫性肺泡和間質浸潤性陰影,迅速融合而成為廣泛肺實變,可見支氣管充氣征。一般不累及肺尖、肺底和肺外帶。如患者持續發熱>96小時,經積極的抗生素治療無效;同時具有肺部感染的症狀及體征: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和呼吸困難及肺部啰音或胸膜摩擦音等體征;影像學檢查可見除主要臨床特徵之外的新的非特異性肺部浸潤影需考慮該診斷。咳痰、導痰、支氣管肺泡灌洗標本或肺活檢標本仍是本病的基本診斷方法。

『貳』 常用微生物染色的方法

革蘭染色

抗酸染色:分支桿菌屬,諾卡放線菌屬。石炭酸復紅染色,金永染色。

芽孢染色:用於區分細菌的芽孢和營養細胞。結果芽孢染成綠色,營養細胞為紅色。

晶體染色:觀察蘇雲金桿菌不同變種的晶體形狀大小。結果晶體染成紫色,芽孢為透明橢圓形,僅見具有輪廓的折光體。

鞭毛染色:有賴夫生染色法、銀鹽染色法,西薩-基爾染色法等。一般以西薩-基爾(Cesares-Gill)染法效果最佳。

異染顆粒染色:用於白喉棒狀桿菌染色,直接塗片或改良阿伯特法染色。

墨汁莢膜染色:觀察菌體有無莢膜,如新型隱球菌。碳素墨汁。

鍍銀染色:螺旋體

吉姆薩染色:螺旋體

熒光染色

魏申染色(wayson)染色:鼠疫耶爾森桿菌。

鉻酸P、A、S真菌類染色。結果:麴黴菌、念球菌屬、細胞漿菌屬、隱球菌屬為紅紫色。麴黴菌絲周邊紫紅色,彈力纖維紫色,背景綠色。

Mann氏甲基藍伊紅染色法:病毒包涵體染色。Negri氏小體紅色。

Nacchiavello氏染色:病毒包涵體染色。結果:包涵體、立克次氏體均染紅色,其餘組織呈藍色。

Crocott-Gomori氏六胺銀法:新型隱球菌

碘染色法吉姆薩染色:衣原體

乳酸酚棉藍染色,糖原染色:真菌,前者適用於所有真菌,呈藍色。

吉姆薩染色,瑞氏染色:鞭毛蟲,滴蟲,錐蟲,瘧原蟲,弓形蟲,隱孢子蟲等原蟲。

三色染色,碘染色:阿米巴等原蟲。

熒光素吖啶橙染色:瘧原蟲。

金胺-酚染色:隱孢子蟲。

甲苯胺藍,四胺銀染色:耶氏肺孢子蟲。

『叄』 生物中檢測微生物用什麼意思方法

生長量測定法

體積測量法:又稱測菌絲濃度法。
通過測定一定體積培養液中所含菌絲的量來反映微生物的生長狀況。方法是,取一定量的待測培養液(如10毫升)放在有刻度的離心管中,設定一定的離心時間(如5分鍾)和轉速(如5000 rpm),離心後,倒出上清夜,測出上清夜體積為v,則菌絲濃度為(10-v)/10。菌絲濃度測定法是大規模工業發酵生產上微生物生長的一個重要監測指標。這種方法比較粗放,簡便,快速,但需要設定一致的處理條件,否則偏差很大,由於離心沉澱物中夾雜有一些固體營養物,結果會有一定偏差。

稱乾重法:
可用離心或過濾法測定。一般乾重為濕重的10-20%。在離心法中,將一定體積待測培養液倒入離心管中,設定一定的離心時間和轉速,進行離心,並用清水離心洗滌1-5次,進行乾燥。乾燥可用烘箱在1050C或1000C下烘乾,或採用紅外線烘乾,也可在800C或400C下真空乾燥,乾燥後稱重。如用過濾法,絲狀真菌可用濾紙過濾,細菌可用醋酸纖維膜等濾膜過濾,過濾後用少量水洗滌,在400C下進行真空乾燥。稱乾重發法較為煩瑣,通常獲取的微生物產品為菌體時,常採用這種方法,如活性乾酵母(activity dry yeast, ADY),一些以微生物菌體為活性物質的飼料和肥料。

比濁法:
微生物的生長引起培養物混濁度的增高。通過紫外分光光度計測定一定波長下的吸光值,判斷微生物的生長狀況。對某一培養物內的菌體生長作定時跟蹤時,可採用一種特製的有側臂的三角燒瓶。將側臂插入光電比色計的比色座孔中,即可隨時測定其生長情況,而不必取菌液。該法主要用於發酵工業菌體生長監測。如我所使用UNICO公司的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在波長600nm 處用比色管定時測定發酵液的吸光光度值OD600,以此監控E.Coli的生長及誘導時間。

菌絲長度測量法:
對於絲狀真菌和一些放線菌,可以在培養基上測定一定時間內菌絲生長的長度,或是利用一隻一端開口並帶有刻度的細玻璃管,到入合適的培養基,卧放,在開口的一端接種微生物,一段時間後記錄其菌絲生長長度,藉此衡量絲狀微生物的生長。

微生物計數法

血球計數板法:
血球計數板是一種有特別結構刻度和厚度的厚玻璃片,玻片上有四條溝和兩條嵴,中央有一短橫溝和兩個平台,兩嵴的表比兩平台的表面高0.1 mm,每個平台上刻有不同規格的格網,中央0.1 mm2面積上刻有400個小方格。通過油鏡觀察,統計一定大格內微生物的數量,即可算出1毫升菌液中所含的菌體數。這種方法簡便,直觀,快捷,但只適宜於單細胞狀態的微生物或絲狀微生物所產生的孢子進行計數,並且所得結果是包括死細胞在內的總菌數。

染色計數法:
為了彌補一些微生物在油鏡下不易觀察計數,而直接用血球計數板法又無法區分死細胞和活細胞的不足,人們發明了染色計數法。藉助不同的染料對菌體進行適當的染色,可以更方便的在顯微鏡下進行活菌計數。如酵母活細胞計數可用美藍染色液,染色後在顯微鏡下觀察,活細胞為無色,而死細胞為藍色。

比例計數法:
將已知顆粒(如黴菌孢子或紅細胞)濃度的液體與一待測細胞濃度的菌液按一定比例均勻混合,在顯微鏡視野中數出各自的數目,即可得未知菌液的細胞濃度。這種計數方法比較粗放。並且需要配製已知顆粒濃度的懸液做標准。

液體稀釋法:
對未知菌樣做連續十倍系列稀釋,根據估計數,從最適宜的三個連續的10倍稀釋液中各取5毫升試樣,接種1毫升到3組共15隻裝培養液的試管中,經培養後記錄每個稀釋度出現生長的試管數,然後查最大或然數表MPN(most probably number)得出菌樣的含菌數,根據樣品稀釋倍數計算出活菌含量。該法常用於食品中微生物的檢測,例如飲用水和牛奶的微生物限量檢查。

平板菌落計數法:
這是一種最常用的活菌計數法。將待測菌液進行梯度稀釋,取一定體積的稀釋菌液與合適的固體培養基在凝固前均勻混合,或將菌液塗布於已凝固的固體培養基平板上。保溫培養後,用平板上出現的菌落數乘以菌液稀釋度,即可算出原菌液的含菌數。一般以直徑9cm的平板上出現50-500個菌落為宜。但方法比較麻煩,操作者需有熟練的技術。平板菌落計數法不僅可以得出菌液中活菌的含菌數,而且同時將菌液中的細菌進行了一次分離培養,獲得了單克隆。

試劑紙法:
在平板計數法的基礎上,發展了小型商品化產品以供快速計數用。形式有小型厚濾紙片,瓊脂片等。在濾紙和瓊脂片中吸有合適的培養基,其中加入活性指示劑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無色)待蘸取測試菌液後置密封包裝袋中培養。短期培養後在濾紙上出現一定密度的玫瑰色微小菌落與標准紙色板上圖譜比較即可估算出樣品的含菌量。試劑紙法計數快捷准確,相比而言避免了平板計數法的人為操作誤差。

膜過濾法:
用特殊的濾膜過濾一定體積的含菌樣品,經丫叮橙染色,在紫外顯微鏡下觀察細胞的熒光,活細胞會發橙色熒光,而死細胞則發綠色熒光。

生理指標法:
微生物的生長伴隨著一系列生理指標發生變化,例如酸鹼度,發酵液中的含氮量,含糖量,產氣量等,與生長量相平行的生理指標很多,它們可作為生長測定的相對值。

測定含氮量:
大多數細菌的含氮量為乾重的12.5%,酵母為7.5%,黴菌為6.0%。根據含氮量×6.25,即可測定粗蛋白的含量。含氮量的測定方法有很多,如用硫酸,過氯酸,碘酸,磷酸等消化法和Dumas測N2氣法。Dumas測N2氣法是將樣品與CuO混合,在CO2氣流中加熱後產生氮氣,收集在呼吸計中,用KOH吸去CO2後即可測出N2的量。

測定含碳量:
將少量(乾重0.2-2.0 mg)生物材料混入1毫升水或無機緩沖液中,用2毫升2%的K2Cr2O7溶液在100 0C下加熱30分鍾後冷卻。加水稀釋至5毫升,在580nm的波長下讀取吸光光度值,即可推算出生長量。需用試劑做空白對照,用標准樣品做標准曲線。

還原糖測定法:
還原糖通常是指單糖或寡糖,可以被微生物直接利用,通過還原糖的測定可間接反映微生物的生長狀況,常用於大規模工業發酵生產上微生物生長的常規監測。方法是,離心發酵液,取上清液,加入斐林試劑,沸水浴煮沸3分鍾,取出加少許鹽酸酸化,加入Na2S2O3臨近終點時加入澱粉溶液,繼續加Na2S2O3至終點,查表讀出還原糖的含量。

氨基氮的測定:
方法是,離心發酵液,取上清液,加入甲基紅和鹽酸作指示劑,加入0.02N的NaOH調色至顏色剛剛褪去,加入底物18%的中性甲醛,反應數刻,加入0.02N的使之變色,根據NaOH的用量折算出氨基氮的含量。根據培養液中氨基氮的含量,可間接反映微生物的生長狀況。

其他生理物質的測定:
P,DNA,RNA,ATP,NAM(乙醯胞壁酸)等含量以及產酸,產氣,產CO2(用標記葡萄糖做基質),耗氧,黏度,產熱等指標, 都可用於生長量的測定。也可以根據反應前後的基質濃度變化,最終產氣量,微生物活性三方面的測定反映微生物的生長。如我所在BMP-2的發酵生產上,隨時監測溶氧量的變化和酸鹼度的變化,判斷細菌的長勢。

商業化快速微生物檢測法:
微生物的檢測,其發展方向是快速,准確,簡便,自動化,當前很多生物製品公司利用傳統微生物檢測原理,結合不同的檢測方法,設計了形式各異的微生物檢測儀器設備,正逐步廣泛應用於醫學微生物檢測和科學研究領域。例如:
1、抗干擾培養基和微生物數量快速檢測技術結合解決了傳統微生物檢測手段不能解決的難題,為建立一套完整的抗干擾微生物檢測系統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中科院廣州分院合作產業處提供的抗干擾微生物培養基,新型生化鑒定管,微生物計數卡,環境質量檢測試劑盒等,可方便的用於多項檢測。
2、BACTOMETER 全自動各類總菌數及快速細菌檢測系統可以數小時內獲得監測結果,樣本顏色及光學特徵都不影響讀數,對酵母和黴菌檢測同樣高度敏感原理是利用電阻抗法(IMPEDANCE TECHNOLOGY)將待測樣本與培養基置於反應試劑盒內,底部有一對不銹鋼電極,測定因微生物生長而產生阻抗改變。如微生物生長時可將培養基中的大分子營養物經代謝轉變為活躍小分子,電阻抗法可測試這種微弱變化,從而比傳統平板法更快速監測微生物的存在及數量。測定項目包括總生菌數,酵母菌,大腸桿菌群,黴菌,乳酸菌,嗜熱菌,革蘭氏陰性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

『肆』 嗜肺軍團菌的鑒別要點

您好

嗜肺軍團菌是一種有鞭毛,革蘭氏陰性,軍團菌屬多形態性的短小球桿菌。二名法 Legionella

pneumophilaBrenner DJ, Steigerwalt AG, McDade JE 1979

1976年美國費城退伍軍人協會會員中曾爆發急性發熱性呼吸道疾病,經

嗜肺軍團菌

是尿素,同時,不可參加酵解反應。嗜肺軍團菌無色,也非自身熒光。氧化酶與過氧化氫酶測試陽性。β-內醯胺酶陽性。

專性需氧,在自然界可長期存活,如在蒸餾水中可存活139天,自來水中可存活369天,對熱和一般消毒劑敏感。菌落特徵為灰白色,有光澤,濕潤,圓形,凸起,並有特殊臭味。革蘭氏染色不明顯,多用鍍銀法或Giemsa法染色。[1]

『伍』 微生物檢測手段及注意事項

1. 微生物計量法

1.1 體積測量法

又稱測菌絲濃度法,通過測定一定體積培養液中所含菌絲的量來反映微生物的生長狀況。方法是,取一定量的待測培養液(如10 mL)放在有刻度的離心管中,設定一定的離心時間(如5 min)和轉速(如5000 rpm),離心後,倒出上清夜,測出上清夜體積為v,則菌絲濃度為(10-v)/10。菌絲濃度測定法是大規模工業發酵生產上微生物生長的一個重要監測指標。這種方法比較粗放,簡便,快速,但需要設定一致的處理條件,否則偏差很大,由於離心沉澱物中夾雜有一些固體營養物,結果會有一定偏差。

1.2稱 乾重法

可用離心或過濾法測定。一般乾重為濕重的10~20%。在離心法中,將一定體積待測培養液倒入離心管中,設定一定的離心時間和轉速,進行離心,並用清水離心洗滌1~5次,進行乾燥。乾燥可用烘箱在105 ℃或100 ℃下烘乾,或採用紅外線烘乾,也可在80 ℃或40 ℃下真空乾燥,乾燥後稱重。如用過濾法,絲狀真菌可用濾紙過濾,細菌可用醋酸纖維膜等濾膜過濾,過濾後用少量水洗滌,在40 ℃下進行真空乾燥。稱乾重發法較為煩瑣,通常獲取的微生物產品為菌體時,常採用這種方法,如活性乾酵母(Activity Dry Yeast, ADY),一些以微生物菌體為活性物質的飼料和肥料。

1.3 比濁法

微生物的生長引起培養物混濁度的增高。通過紫外分光光度計測定一定波長下的吸光值,判斷微生物的生長狀況。對某一培養物內的菌體生長作定時跟蹤時,可採用一種特製的有側臂的三角燒瓶。將側臂插入光電比色計的比色座孔中,即可隨時測定其生長情況,而不必取菌液。該法主要用於發酵工業菌體生長監測。如使用UNICO公司的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在波長600 nm處用比色管定時測定發酵液的吸光光度值OD600,以此監控E.coli的生長及誘導時間。

1.4 菌絲長度測量法

對於絲狀真菌和一些放線菌,可以在培養基上測定一定時間內菌絲生長的長度,或是利用一隻一端開口並帶有刻度的細玻璃管,到入合適的培養基,卧放,在開口的一端接種微生物,一段時間後記錄其菌絲生長長度,藉此衡量絲狀微生物的生長。

2. 微生物計數法

2.1 血球計數板法

血球計數板是一種有特別結構刻度和厚度的厚玻璃片,玻片上有四條溝和兩條嵴,中央有一短橫溝和兩個平台,兩嵴的表比兩平台的表面高0.1 mm,每個平台上刻有不同規格的格網,中央0.1 mm2面積上刻有400個小方格。通過油鏡觀察,統計一定大格內微生物的數量,即可算出1 mL菌液中所含的菌體數。這種方法簡便,直觀,快捷,但只適宜於單細胞狀態的微生物或絲狀微生物所產生的孢子進行計數,並且所得結果是包括死細胞在內的總菌數。

2.2 染色計數法

為了彌補一些微生物在油鏡下不易觀察計數,而直接用血球計數板法又無法區分死細胞和活細胞的不足,人們發明了染色計數法。藉助不同的染料對菌體進行適當的染色,可以更方便的在顯微鏡下進行活菌計數。如酵母活細胞計數可用美藍染色液,染色後在顯微鏡下觀察,活細胞為無色,而死細胞為藍色。

2.3 比例計數法

將已知顆粒(如黴菌孢子或紅細胞)濃度的液體與一待測細胞濃度的菌液按一定比例均勻混合,在顯微鏡視野中數出各自的數目,即可得未知菌液的細胞濃度。這種計數方法比較粗放。並且需要配製已知顆粒濃度的懸液做標准。

2.4 液體稀釋法

對未知菌樣做連續十倍系列稀釋,根據估計數,從最適宜的三個連續的10倍稀釋液中各取5 mL試樣,接種1 mL到3組共15隻裝培養液的試管中,經培養後記錄每個稀釋度出現生長的試管數,然後查最大或然數表MPN(Most Probable Number)得出菌樣的含菌數,根據樣品稀釋倍數計算出活菌含量。該法常用於食品中微生物的檢測,例如飲用水和牛奶的微生物限量檢查。

2.5 平板菌落計數法

這是一種最常用的活菌計數法。將待測菌液進行梯度稀釋,取一定體積的稀釋菌液與合適的固體培養基在凝固前均勻混合,或將菌液塗布於已凝固的固體培養基平板上。保溫培養後,用平板上出現的菌落數乘以菌液稀釋度,即可算出原菌液的含菌數。一般以直徑9 cm的平板上出現50~500個菌落為宜。但方法比較麻煩,操作者需有熟練的技術。平板菌落計數法不僅可以得出菌液中活菌的含菌數,而且同時將菌液中的'細菌進行了一次分離培養,獲得了單克隆。

2.6 試劑紙

在平板計數法的基礎上,發展了小型商品化產品以供快速計數用。形式有小型厚濾紙片,瓊脂片等。在濾紙和瓊脂片中吸有合適的培養基,其中加入活性指示劑2, 3, 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無色)待蘸取測試菌液後置密封包裝袋中培養。短期培養後在濾紙上出現一定密度的玫瑰色微小菌落與標准紙色板上圖譜比較即可估算出樣品的含菌量。試劑紙法計數快捷准確,相比而言避免了平板計數法的人為操作誤差。

2.7 膜過濾法

用特殊的濾膜過濾一定體積的含菌樣品,經丫叮橙染色,在紫外顯微鏡下觀察細胞的熒光,活細胞會發橙色熒光,而死細胞則發綠色熒光。

3. 間接測定法

微生物的生長伴隨著一系列生理指標發生變化,例如酸鹼度,發酵液中的含氮量,含糖量,產氣量等,與生長量相平行的生理指標很多,它們可作為生長測定的相對值。因此可利用生理指標等間接參數來測定生物量。

3.1 測定含氮量

大多數細菌的含氮量為乾重的12.5%,酵母為7.5%,黴菌為6.0%。根據含氮量×6.25,即可測定粗蛋白的含量。含氮量的測定方法有很多,如用硫酸,過氯酸,碘酸,磷酸等消化法和Dumas測N2氣法。Dumas測N2氣法是將樣品與CuO混合,在CO2氣流中加熱後產生氮氣,收集在呼吸計中,用KOH吸去CO2後即可測出N2的量。

3.2 測定含碳量

將少量(乾重0.2~2.0 mg)生物材料混入1 mL水或無機緩沖液中,用2 mL 2%的K2Cr2O7溶液在100 ℃下加熱30分鍾後冷卻。加水稀釋至5 mL,在580 nm的波長下讀取吸光光度值,即可推算出生長量。需用試劑做空白對照,用標准樣品做標准曲線。

3.3還原糖測定法

還原糖通常是指單糖或寡糖,可以被微生物直接利用,通過還原糖的測定可間接反映微生物的生長狀況,常用於大規模工業發酵生產上微生物生長的常規監測。方法是,離心發酵液,取上清液,加入斐林試劑,沸水浴煮沸3分鍾,取出加少許鹽酸酸化,加入Na2S2O3臨近終點時加入澱粉溶液,繼續加Na2S2O3至終點,查表讀出還原糖的含量。

3.4 氨基氮的測定

離心發酵液,取上清液,加入甲基紅和鹽酸作指示劑,加入0.02 mol/L的NaOH調色至顏色剛剛褪去,加入底物18%的中性甲醛,反應數刻,加入0.02 mol/L的使之變色,根據NaOH的用量折算出氨基氮的含量。根據培養液中氨基氮的含量,可間接反映微生物的生長狀況。

3.5 其他生理物質的測定

P,DNA,RNA,ATP,NAM(乙醯胞壁酸)等含量以及產酸,產氣,產CO2(用標記葡萄糖做基質),耗氧,黏度,產熱等指標,都可用於生長量的測定。也可以根據反應前後的基質濃度變化,最終產氣量,微生物活性三方面的測定反映微生物的生長。如在BMP-2的發酵生產上,隨時監測溶氧量的變化和酸鹼度的變化,判斷細菌的長勢。

4. 商業化快速微生物檢測法

微生物的檢測,其發展方向是快速,准確,簡便,自動化,當前很多生物製品公司利用傳統微生物檢測原理,結合不同的檢測方法,設計了形式各異的微生物檢測儀器設備,正逐步廣泛應用於醫學微生物檢測和科學研究領域。例如:

4.1 試劑盒,培養基等手段

抗干擾培養基和微生物數量快速檢測技術結合解決了傳統微生物檢測手段不能解決的難題,為建立一套完整的抗干擾微生物檢測系統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如:抗干擾微生物培養基,新型生化鑒定管,微生物計數卡,環境質量檢測試劑盒等,可方便的用於多項檢測。

4.2 藉助新型先進儀器

BACTOMETER全自動各類總菌數及快速細菌檢測系統可以數小時內獲得監測結果,樣本顏色及光學特徵都不影響讀數,對酵母和黴菌檢測同樣高度敏感原理是利用電阻抗法(Impedance Technology)將待測樣本與培養基置於反應試劑盒內,底部有一對不銹鋼電極,測定因微生物生長而產生阻抗改變。如微生物生長時可將培養基中的大分子營養物經代謝轉變為活躍小分子,電阻抗法可測試這種微弱變化,從而比傳統平板法更快速監測微生物的存在及數量。測定項目包括總生菌數,酵母菌,大腸桿菌群,黴菌,乳酸菌,嗜熱菌,革蘭氏陰性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

微生物OD值是反映菌體生長狀態的一個指標,OD是Optical Density(光密度)的縮寫,表示被檢測物吸收掉的光密度。通常400~700 nm 都是微生物測定的范圍,需要紫外分光光度計測最大吸收波長。用得最多的是:505 nm測菌絲菌體、560 nm測酵母、600 nm測細菌。用測OD方法畫微生物生長曲線時,同一株菌的起始培養濃度可以准備多管(根據檢測點的需要,如需檢測10個點,就准備10管),然後每個點取一管出來測OD值就行了。

一般測菌體密度的OD的波長范圍是580 nm-660 nm,如枯草芽孢桿菌用600 nm,已經屬於可見光區(200 nm~400 nm為紫外光區,400 nm~800 nm為可見光區)。空白如用水做,需要離心洗滌菌體;空白如用不接種的培養基做就不需要洗滌,但是不接種的培養基要和接種的同時培養以求條件一致,最後注意一般OD值在控制在0.1~0.4最好,在這個區內的值就可靠,如果OD大於1.0,一般要稀釋後再測,因為OD太大,分光光度計的靈敏度就會顯著降低。

一般都測吸光值,而且最好是整個實驗過程中,保持發酵液或菌體的稀釋倍數一致,吸光值與稀釋倍數不一定成正比,可保證整個實驗點有可比性。且取值的時候要連續讀數,重復3次的數最好。

另,用分光光度計測微生物的OD值為什麼要把波長設為600 nm

這個波長其實只是針對濁度,而分光光度計在600 nm處對濁度的反應比較靈敏。測吸收峰的實際意義並不大,比如LB搖瓶培養過夜的大腸桿菌,其實在400多納米處的吸收最大,但那很可能是培養液的吸收峰。

閱讀全文

與檢測肺孢子菌的染色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兒童嗓子沙啞有痰治療方法 瀏覽:507
常用的血液檢測方法 瀏覽:264
敷眼液的正確方法 瀏覽:186
雙位數的減法用簡便方法怎麼做 瀏覽:740
0253用簡便方法計算 瀏覽:456
唇霜使用方法 瀏覽:348
宮頸鱗化治療方法 瀏覽:422
農葯的最佳噴施方法 瀏覽:206
櫥櫃拉籃櫃門安裝方法 瀏覽:505
海水泡了用什麼方法有什麼用 瀏覽:682
菌肥使用方法 瀏覽:625
戒煙後有什麼好方法嗎 瀏覽:591
儲水淋浴器使用方法 瀏覽:733
瓷磚掛水的解決方法 瀏覽:566
小三陽肝炎治療方法 瀏覽:467
豆角銹病圖片防治方法 瀏覽:19
細菌陰炎中葯治療方法 瀏覽:746
建築新項目機構地申報計算方法 瀏覽:856
用雪糕棍做車簡單方法 瀏覽:506
狗狗幣使用方法 瀏覽: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