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解決方法 > 雙面人格問題及解決方法

雙面人格問題及解決方法

發布時間:2022-12-27 11:14:06

⑴ 有雙重人格怎麼

我的男朋友有些類似於雙重人格的樣子,有一天晚上另一人格在QQ上跟我聊了一些事,第二天問男朋友他並不知情,說以為自己已經睡了,男朋友陽光細膩溫柔,雙重人格是一種嚴重的心理障礙,你可以先確定男友的另一個人格危險系數,通過委婉的聊天互動判斷。一般具備你說的這兩種性格,是比較極端的類型,所以有可能是過去創傷性的傷害,比如受到虐待,導致內心陰暗而暴力。也不排除是你男友自身到了晚上內心壓抑的一面爆發後的行為,只是選擇性忘記,這一點也要考慮。最好的方式就是進行心理治療,先確定是不是雙重人格,確診之後再對症下葯,只要積極面對,總會好起來的,最怕有問題還要逃避。

⑵ 雙重人格怎麼辦

雙重人格是多重人格的一種,是嚴重的心理障礙。美國精神病大詞典對於多重人格的
定義是這樣的:「一個人具有兩個以上的、相對獨特的並相互分開的亞人格,是為多重人格。是一種癔症性的分離性心理障礙。」
多重人格的基本特徵是,雖然同一個體具有兩種或更多完全不同的人格,但在某一時間,只有其中之一明顯。每種人格都是完整的,有自己的記憶、行為、偏好,可以與單一的病前人格完全對立。多重人格可以有雙重人格、三重、四重......,最多的可以達到17重人格。其中以雙重人格相對多見,通常其中一種占優勢,但兩種人格都不進入另一方的記憶,幾乎意識不到另一方的存在。從一種人格向另一種的轉變,開始時通常很突然,與創傷性事件密切相關;其後,一般僅在遇到巨大的或應激性事件、或接受放鬆、催眠或發泄等治療時,才發生轉換。其實,純粹的多重人格現象是非常罕見的,迄今為止,世界上見諸報道的,還不足50例,而我國只有一些雙重或多重人格的正式報道。
解決或控制辦法:1、減輕或緩解個人的生活和工作環境的壓力,改善生存條件。從本質上說,多重人格是一種對於環境壓力的防禦。
2、由於多重人格的背後,是強烈的自卑和脆弱。因此應注意循序漸進的培養自身的自信感和自強感。從小事做起逐步獲得成功的感覺。
3、要給予患者足夠的滿足感和安全感。
4、多與患者進行交流,引導其與友善的人建立友誼。
5、給孩子一個溫馨的家庭環境,禁止家庭。家庭關系的不和諧很容易造成兒童的性格障礙,嚴重的導致多重人格症。

雙重人格是指一個人具有兩種相對獨立的,並相互分開的亞人格,患者在不同的時間體驗到兩種完全不同的心理活動,有著兩種截然不同的精神生活,是自我統一性的障礙。根據你描述的情況,你這應該算不上雙重人格吧,理想和現實總會有差距的,努力把自己做的更好就行了。

⑶ 雙重人格怎麼治療

雙重人格的治療仍未達成一致。目前的治療方案是分階段的、折中的方法,醫生會更多地關注最初階段。雙重人格主要的治療方式有心理治療和葯物治療。在雙重人格的治療中,一般主要採用心理治療。

⑷ 雙重性格的人該怎麼辦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你.

首先我們要明確雙重性格的定義.在醫學上講,雙重人格的解釋是:正常人在相同時刻存在兩種(或更多)的思維方式,其中,各種思維的運轉和決策不受其他思維方式的干擾和影響,完全獨立運行.

雙重性格在現代心理學研究中已經越來越受到重視.在中華醫學會心理健康部2004年的統計結果中,百分之三的人明顯感到有雙重性格,百分之十三的人感覺雙重人格對生活產生了不利影響.

雙重人格對患者的正常生活有比較嚴重的影響.通常來說,患者在思考問題時長長有兩套思路在運轉,影響了信息的採集,對於結果的選擇也有不利影響:患者可能不能選擇或左右不定,引發焦慮,頭暈頭痛,失眠等症狀.

下面介紹一下日常要注意的問題.

1.工作/學習不可以過度勞累,尤其是有些學生在自己身體十分疲勞的情況下還要硬撐,只能讓自己更加勞累,在休息與繼續的選擇上會產生分歧,進而導致雙重性格的發生.

2.對於歷史性(已成定居的)的問題不要在多加思考了.通常來說,雙重性格的患者都是比較喜歡鑽牛角尖的,這對實際問題的解決和結果沒有任何影響,卻會讓患者更加痛苦.

3.認清自己的位置.雙重人格同精神分裂有本質上的不同.千萬不要混淆!雙重人格在經過仔細的心理治療後絕對可以康復且在家即可,但精神分裂的治療則必須在醫院進行.

祝願早日康復!

本人自1981年開始,在北京第二人民醫院心理輔助科擔任主治醫師至今.

非醫學范疇的平常的雙重人格其實是個不太實際的東西,人的個性、感覺、態度、思維在不同的時間和場合都會有變化,若是這樣就歸納為雙重人格的話,未免有些令人失望了。雙重人格難道是指今天喜歡咖啡,明天喜歡牛奶這種事嗎?
所謂另一個自我,之所以也可以稱之為自我,表示他也有他的一套人格和處世方式,是個和自己完全不同的陌生人,以同樣的外表出現,卻做出截然不同的事,應該說是非常新鮮有趣的設定了,拘謹可以變為放縱,善良可以變為邪惡,膽怯可以變為殘暴,理智可以變為瘋狂。

至於醫學范疇,是更瘋狂的程度。

很多人都把自己說成是雙重性格,因為他們很矛盾。這種矛盾深入骨髓。他們想活回簡單的兒時,但是總也做不到,哪怕只有幾步之遙。但他們的性格沖突絕對沒有上升到精神分析學界定的程度,那同樣很難。
人生來就是叛逆的,就是自由的。但是人們是不能容忍這些自由的。這么多亞當和夏娃隨意追逐,那還不亂了套?他們必須有秩序,最好是排著隊,唱著同一首歌。這些被制定出來的規則有很多名字:法律——文化——意識形態。越來越叫人不好捉摸。人為什麼要讀那麼多年書?很重要的是練就大家都一樣的文化習性。而不是為了個性。
很多時候個性是不被陽光所允許的,他們只有寄情月光,月光很輕柔,很寬容。我們喜歡陽光,也喜歡月光,月光似乎是更多地屬於自己的。
一半是陽光一半是月光,我們在徘徊中找到平衡回答完畢。

⑸ 怎樣強行喚醒雙重人格

方法一:寫日記

可以找一個冷色調的本子來記錄每天不同尋常的事,比如,從前跑步只能跑五圈,但今天跑步就可以跑八圈;許久沒有聯系的朋友又與自己恢復了聯系;某個自己討厭的人居然誇獎了自己。

首先,冷色調有助於激發第二人格,其次,這些非同尋常的日記內容也具有喚醒第二人格的心理暗示。或許某一天,日記本上會出現一段非你記憶中曾寫過的內容,甚至連筆跡也與你不符合,這就是你第二人格存在的證據。

方法二:做一些與自己人設完全不符合的事

比如,右撇子用左手寫字,穿自己最討厭的衣服,和自己最厭惡的人交流等等,此時出現的第二人格大概率是為了保護主人格。

另一方面,因為做自己不想做的事而催發出來的第二人格顯得比主人格更全能。很多時候,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時,主人格便會進入自我封閉狀態,這也是第二人格出現的時機。

方法三:藉助特定的物品

還有一種心理暗示法,就是用特定的物品來幫助我們喚醒第二人格。比如手錶、眼鏡等。

我們可以在特定的場合、特定的時間,帶上手錶,而在某一個時刻又摘掉它,以怪異規律的動作和內心暗示來激發出第二人格。有時候,我們眼中不起眼的小物件其實暗含著極大的心理暗示,對潛意識也會有極大的激發性。

目前,學界關於第二人格的喚醒仍處於研究階段,相信未來的某一天,生活失意時,我們可以通過喚醒積極的次人格,解決生活的困境。

雙重人格通常是兩種情況產生的,一種是從小環境惡劣造成心理問題產生的,通常會有逃避型的,極端型的出現,一個是收到過大的刺激導致的, 可以是情緒上的刺激也可以是外力導致比如腦部受傷。

盡管目前在人格障礙的治療上已取得了一些進步,找到了有效改善症狀的方法,但對人格障礙的處理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根據人格障礙者的不同特點,幫助其尋求減少沖突的生活道路。無論採用什麼治療方法,所定治療目標都應恰如其分,並應給予醫務人員足夠的時間來完成目標。

與病人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非常重要。對於具有依賴特質的人格障礙者,不宜頻繁地安排訪談,否則他們將變得過分依賴。這些病人容易在治療過程中製造矛盾,並利用矛盾轉移醫生對其自身問題的注意力。

通常對人格障礙的干預至少需要一名以上的專業人員,並需密切合作以避免治療方法上的不一致。許多人格障礙病人對工作人員的變動反應很差,這讓他們重新體驗到早年生活經歷中痛苦的喪失、排斥和隔離的遭遇。

治療計劃應包括盡量幫助病人避免帶來困難的處境,使之更有機會開發人格中的優點。應幫助病人避免物質濫用或酗酒或主人格不滿意的關系而進一步增加問題。還應鼓勵他們發展業余興趣、接受繼續教育或參加俱樂部的活動。

即使他們的症狀沒有獲得改善,這些基本步驟也可以起到穩定症狀的作用,直到病人生活中的一些偶然轉機促使其改善。最終的改善通常來自一系列小小的進步,病人隨之漸趨於令人滿意的改變。

在努力改變的過程中常可能出現挫折,但可將其建設性地用於治療中,因為正是在這些時候病人最有可能面對他們的問題。盡管治療師渴望竭盡全力地幫助這些病人,但應認識到無論治療師的技術如何嫻熟,部分病人的病情都不會有所改善。

⑹ 如何改變雙向性格,以及雙重人格呢

治療方法
雙重人格的治療有以下幾種治療方法:
職業療法
該療法的最終目標是提高DID患者處理日常事務的能力,從而能夠勝任工作的要求。職業療法的核心過程是讓患者有規律地從事一項簡單的日常活動,以此培養患者身上不同人格的規則意識,促進它們之間的溝通與合作。
音樂療法
該療法的治療目標是減輕症狀、消除歧視、增強自尊以及預防將來的虐待。該療法認為,DID是兒童使用分離行為作為一種應對機制來逃離虐待而導致的一種狀態,其分離行為是一種錯誤的適應行為。通過讓患者模仿唱歌這一形式,音樂療法可以為患者提供有效的替代性行為來改變分離狀況,從而減輕患者症狀。[4]
家庭療法
該療法依據系統論的觀點,認為疾病的產生並不僅僅是患者的問題,而是由於家庭這個系統出現了問題,因此對DID患者的治療需要家庭成員的共同參與。Pais提出內部家庭系統模型療法,主張家庭成員需要共同學習DID的相關知識,共同參與治療過程,共同應對症狀的復發,通過成員間的合作與關懷,幫助DID患者。
動態解構心理療法
動態解構心理療法(DDP)本來應用於嚴重的邊緣性人格障礙,目標在於通過促進患者對人際交往經驗的加工,歸因的整合以及在治療關系中提供新的經驗,從而刺激並修復患者的神經認知功能。

文字來自網路。

閱讀全文

與雙面人格問題及解決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分辨方向的方法 瀏覽:318
鍛煉肱三頭肌方法 瀏覽:519
冬天燒火的最佳方法 瀏覽:130
寶馬座套安裝方法 瀏覽:710
除了寫作業還有什麼學習方法 瀏覽:935
托班拼音復習方法和技巧 瀏覽:733
中葯雨林土的圖片及使用方法 瀏覽:552
算口算題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99
甲狀腺結節最好治療方法 瀏覽:863
怎麼做兒童拖鞋的方法 瀏覽:161
硬化後舒展的洗滌方法如何 瀏覽:533
抽竿方法野釣怎麼打窩 瀏覽:480
生薑酵素發酵方法視頻 瀏覽:339
連等式處理方法視頻 瀏覽:159
小站台不銹鋼護欄底座安裝方法 瀏覽:278
語文課教學方法與學習指導 瀏覽:736
竺可楨焦慮解決方法 瀏覽:473
腮腺郎中最佳治療方法 瀏覽:780
10月野釣鯉魚最佳方法 瀏覽:899
鋁鍍銀鐵鑒別方法 瀏覽: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