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毛石混凝土截面尺寸允許偏差是多少
1、在現行規范要求當中沒有確切的寫明、規定出毛石混凝土截面尺寸允許偏差。毛石混凝土只是混凝土的一個分類,統一現行的現澆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執行。
2、根據《 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15)8.3.1條規定:現澆結構不應有影響結構和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混凝土設備基礎不應有影響設備性能和安裝的尺寸偏差。現澆結構位置和尺寸偏差以及檢查方法如下:
⑵ 混凝土梁尺寸允許偏差多少
偏差就是相當於保護層的厚度偏差,±8mm,如果是尺寸偏差最多在1cm。
根據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11,第8.3.2條中表8.3.2-1(現澆結構尺寸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中規定:現澆結構砼截面尺寸允許偏差「+8,-5」,檢驗方法捲尺測量。
現澆混凝土構件主要區別於預制類混凝土構件,在施工現場進行澆築成型的混凝土構件,以一個工程為例,從地下基礎開始,現澆混凝土部分有基礎底板,柱子,樓面板,梁,樓梯等。在二次結構期間還有構造柱和圈樑。
作用
1、混凝土結構中,鋼筋混凝土是由鋼筋和混凝土兩種不同材料組成的復合材料,兩種材料具有良好的粘結性能是它們共同工作的基礎,從鋼筋粘結錨固角度對混凝土保護層提出要求,是為了保證鋼筋與其周圍混凝土能共同工作,並使鋼筋充分發揮計算所需強度。
2、鋼筋裸露在大氣或者其他介質中,容易受蝕生銹,使得鋼筋的有效截面減少,影響結構受力,因此需要根據耐久性要求規定不同使用環境的混凝土保護層最小厚度,以保證構件在設計使用年限內鋼筋不發生降低結構可靠度的銹蝕。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混凝土保護層
⑶ 基礎柱截面尺寸偏差規范中允許
怎麼?一題二問?再答你!
首先搞清概念,概念搞清了迷糊也解決了:
1.雖然同是允許偏差檢驗的方法,但針對的主體卻是截然不同的,一個是「截面尺寸」另一個是「實體混凝土鋼筋保護層厚度」;
2.《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表8.3.2-1是:現澆結構尺寸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中的「截面尺寸」允許偏差是+8,-5。它針對、突出的是截面尺寸允許偏差。
3.《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附錄e
結構實體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
e.0.4 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時,縱向受力鋼筋(按現行規范:「縱向受力鋼筋」應改為「最外層鋼筋」)保護層厚度的允許偏差,對梁類構件為﹢10mm,﹣7mm;對板類構件為﹢8mm,﹣5mm。它針對、突出的是實體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允許偏差。
《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說,混凝土構件截面尺寸的允許偏差是+8,-5,包括梁,板,柱嗎?
答:答你的問先要定性,它是《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現澆結構尺寸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中的「截面尺寸」允許偏差是+8,-5。「驗收規范」指的是「截面尺寸」,沒有特指梁,板,柱的規定。哪么梁,板,柱的截面尺寸的允許偏差合格與否都按該檢驗方法來確定。
向左轉|向右轉
為啥我記得,梁、柱是+10,-7,板才是+8,-5呢,可是我又找不到理論支持了,是我以前沒學好嗎?對於保護層厚度的允許偏差,我記得也不是+-5,所以徹底迷糊了,感覺以前什麼都沒學好啊。
答:答你這問也要先定性,它是《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附錄e
「結構實體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中有規定:
根據e.0.4、e.0.5的規定要求。你的問中「為啥我記得,梁、柱」多了一個「柱」。確切地理解:當結構實體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只規定了梁類構件、板類構件的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柱」的結構實體鋼筋保護層厚度是不檢驗的。
為什麼?
因《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附錄e
「結構實體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中沒有規定「柱」的允許偏差尺寸,如何去檢驗「柱」的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出來又如何判定其合格與否?
不是你以前什麼都沒學好,而是老師也不會講到這個點子上。且全國各地很多質監站的質監員也在莫明其妙地在檢驗「柱」的鋼筋保護層厚度!
⑷ 毛石混凝土截面尺寸允許偏差是多少
現澆混凝土結構模板及預制混凝土構件模板安裝尺寸的檢查數量、允許偏差及檢驗方法。對一般項目,在不超過20%的不合格檢查點中不得有影響結構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過大尺寸偏差。對有特殊要求的結構中的某些項目,當有專門標准規定或設計要求時,尚應符合相應的要求。雖然同是允許偏差檢驗的方法,但針對的主體卻是截然不同的,一個是「截面尺寸」另一個是「實體混凝土鋼筋保護層厚度」;《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是:現澆結構尺寸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中的「截面尺寸」允許偏差是+8,-5。它針對、突出的是截面尺寸允許偏差《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附錄E 結構實體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E.0.4 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時,縱向受力鋼筋(按現行規范:「縱向受力鋼筋」應改為「最外層鋼筋」)保護層厚度的允許偏差,對梁類構件為﹢10mm,﹣7mm;對板類構件為8mm,﹣5mm。它針對、突出的是實體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允許偏差。《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說,混凝土構件截面尺寸的允許偏差是+8,-5,包括梁,板,柱嗎?答:問先要定性,它是《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現澆結構尺寸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中的「截面尺寸」允許偏差是+8,-5。「驗收規范」指的是「截面尺寸」,沒有特指梁,板,柱的規定。哪么梁,板,柱的截面尺寸的允許偏差合格與否都按該檢驗方法來確定。
⑸ 截面尺寸誤差怎麼測量
車床加工件嗎?
可以放在工作面上,用百分表,測量平面偏差
或者用卡尺測量,對角的尺寸
有三坐標的話,也可以打一下垂直度
⑹ 鋼筋的4種在線尺寸檢測儀器都是哪幾種
鋼筋品質檢測項目很多,機械性能、力學性能、工藝性能及其各尺寸允許偏差等都是必要檢測項目。本文介紹的即為各尺寸允許偏差的在線智能檢測方法——智能測徑儀、測長儀、直線度測量儀、輪廓儀,它們可應用於各種惡劣的生產現場,熱軋、冷軋均可檢測。
允許偏差
1、表面缺陷
鋼筋表面不得允許有裂紋、結疤和折疊。鋼筋表面允許有凸塊,但不得超過橫肋的高度,鋼筋表面上其他缺陷的深度和高度不得大於所在部位尺寸的允許偏差。
缺陷檢測方法
輪廓儀是為鋼材類產品表面缺陷檢測研發的測量設備,以上所述的表面缺陷均可檢測,甚至可以檢測肋型的缺陷,如縱肋太高、縱肋太低、無橫肋、橫肋變形等。錯輥、耳子等多種類型的缺陷均可檢測,無論是光圓鋼筋還是帶肋鋼筋均可檢測,還可定位缺陷位置。
2、尺寸、外形允許偏差:
1)公稱直徑范圍及推薦直徑
鋼筋的公稱直徑范圍為6~25mm,標准推薦的鋼筋公稱直徑為6、8、10、12、16、20、25、32、40、50mm。
2)帶肋鋼盤的表面形狀及尺寸允許偏差
帶肋鋼筋橫肋應符合下列基本規定:
橫肋與鋼盤軸線的夾角β不應小於45度,當該夾角不大於70度時,鋼筋相對兩面上橫肋的方向應相反;
橫肋與間距l不得大於鋼筋公稱直徑的0.7倍;
橫肋側面與鋼筋表面的夾角α不得小於45度;
鋼筋相對兩面上橫肋末端之間的間隙(包括縱肋寬度)總和不應大於鋼筋公稱周長的20%;
當鋼筋公稱直徑不大於12mm時,相對肋面積不應小於0.055;公稱直徑為14mm和16mm,相對肋面積不應小於0.060;公稱直徑大於16mm時,相對肋面積不應小於0.065。
尺寸檢測方法
八軸智能測徑儀完成檢測,光圓鋼筋與帶肋鋼筋採用的測控軟體系統不同,光圓鋼筋檢測外徑、橢圓度等信息;帶肋鋼筋檢測內徑、橫肋高、縱肋高等信息。全面檢測同一截面八個方向的尺寸信息,配備分析圖表。
3、長度及允許偏差
a、長度:鋼筋通常按定尺長度交貨,具體交貨長度應在合同中註明;鋼筋以盤卷交貨時,每盤應是一條鋼筋,允許每批有5%的盤數(不足兩盤時可有兩盤)由兩條鋼筋組成。其盤重及盤徑由供需雙方協商規定。
b、長度允許偏差:鋼筋按定尺交貨時的長度允許偏差不得大於+50mm。
長度檢測方法
如是成捆供應,可採用在線測長儀進行長度尺寸的檢測,基於機器視覺的測量方法,可實現在線檢測。
4、直線度測量
直線度也是鋼筋需要檢測的一個重要尺寸,如不合格,還需要進行矯直。
直線度檢測方法
直線度測量儀正是應用於在線直線度檢測的設備,能實時測量直線度尺寸,對鋼筋矯直,鋼筋直線度的檢測均有很大的幫助。
⑺ 截面尺寸-5.8是什麼意思
混凝土斷面尺寸如牆柱的截面尺寸允許偏差為(-5,8)。
測量方法和數據記錄:
(1)以鋼捲尺測量同一面牆/柱截面尺寸,精確至毫米。
(2)同一牆/柱面作為1個實測區,每個實測區從地面向上300mm和1500mm各測量截面尺寸1次,選取其中與設計尺寸偏差最大的數,作為判斷該實測指標合格率的1個計算點。
測量方法和數據記錄:
(1)剪力牆/暗柱:選取長邊牆,任選長邊牆兩面中的一面作為1個實測區。
(2)當所選牆長度小於3米時,同一面牆4個角(頂部及根部)中取左上及右下2個角。按45度角斜放靠尺,累計測2次表面平整度。跨洞口部位必測。這2個實測值分別作為該指標合格率的2個計算點。
(3)當所選牆長度大於3米時,除按45度角斜放靠尺測量兩次表面平整度外,還需在牆長度中間水平放靠尺測量1次表面平整度。跨洞口部位必測。這3個實測值分別作為判斷該指標合格率的3個計算點。
(4)當取消抹灰層時,取樣、測量和記錄參照抹灰牆面平整度相關要求(第6.2節)。
(5)砼柱:可以不測表面平整度。
⑻ 請問您在混凝土構件檢測中,梁、柱、板截面尺寸的允許偏差和其保護層厚度的允許偏差分別是多少啊
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時,縱向受力鋼筋(按現行規范:「縱向受力鋼筋」應改為「最外層鋼筋」)保護層厚度的允許偏差,對梁類構件為﹢10mm,﹣7mm;對板類構件為﹢8mm,﹣5mm。它針對、突出的是實體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允許偏差。
雖然同是允許偏差檢驗的方法,但針對的主體卻是截然不同的,一個是「截面尺寸」另一個是「實體混凝土鋼筋保護層厚度。」
《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表8.3.2-1是:現澆結構尺寸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中的「截面尺寸」允許偏差是+8,-5。它針對、突出的是截面尺寸允許偏差。
《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附錄E 結構實體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
(8)截面尺寸偏差檢測方法擴展閱讀:
保護層厚度規定
第9.2.2條處於一類環境且由工廠生產的預制構件,當混凝土強度等級不低於C20時,其保護層厚度可按本規范表9.2.1中規定減少5mm,但預應力鋼筋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於15mm。
處於二類環境且由工廠生產的預制構件,當表面採取有效保護措施時,保護層厚度可按本規范表9.2.1中一類環境數值取用。
預制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鋼筋端頭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於10mm;預制肋形板主肋鋼筋的保護層厚度應按梁的數值取用。
第9.2.3條板、牆、殼中分布鋼筋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於本規范表9.2.1中相應數值減10mm,且不應小於10mm;梁、柱中箍筋和構造鋼筋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於15mm。
第9.2.4條當梁、柱中縱向受力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大於40mm時,應對保護層採取有效的防裂構造措施。
處於二、三類環境中的懸臂板,其上表面應採取有效的保護措施。
第9.2.5條對有防火要求的建築物,其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尚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要求。
處於四、五類環境中的建築物,其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尚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要求。
第10.1.2條國家標准 GB50204—2002《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規定必須對重要部位進行結構實體檢驗,主要檢驗混凝土強度和鋼筋保護層厚度。
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需要對重要構件,特別是懸挑梁和板構件,以及易發生鋼筋位移、易露筋的部位,採用非破損(用先進的鋼筋保護層厚度測定儀)或局部破損的方法檢驗。
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的合格點率為 90%及以上時為合格。當合格點率小於 90%,但不小於 80%,可再抽取相同數量的構件檢驗,當兩次抽減總和計算的合格點率為 90%及以上時才能判為合格。且每次抽樣結果中不合格點的最大偏差均不應大於允許偏差的1.5倍。
⑼ 混凝土樓板厚度抽測數量規范要求及測點布置方法是什麼
砼樓板厚度檢測一般是一個開間即一個構件如1-2交A-B為一個開間取三點。三點布置沒什麼硬性規定,最好呈規則分布兩頭中間各取一點。呈直線,斜線分布隨意。
現澆鋼筋混凝土樓板是指在現場依照設計位置,進行支模、綁扎鋼筋、澆築混凝土,經養護、拆模板而製作的樓板。
⑽ 如何確定樓板厚度
根據國家強制性標准、規范規定,住宅現澆混凝土樓板的厚度應為跨度(即相鄰兩梁間距離)的1/30(例如相鄰兩梁的距離是3米,則厚度須為10厘米),但最薄不能低於6厘米(如衛生間、走廊處兩梁之間距離若為1.2米,按1/30計算則厚度為4厘米,設計時是不能按4厘米設計的),允許誤差是可厚8毫米或薄5毫米。
另外單向板板厚不小於1/30L,雙向板不小於1/35L,且樓面板最小厚度不小於90mm,屋面板最小厚度不小於100mm。相鄰現澆板的板厚不應相差30mm以上。
在混凝土澆築前應做好現澆板板厚度的控制標識,宜每1.0~1.5平方米設置一處。澆築時應分段分片進行,分片面積不宜過大,且樓板的虛鋪厚度應略大於板厚10mm。
此外,振搗時可採用平板振搗器垂直澆築方向進行振搗,也可採用插入式振搗器順澆築方向45°~50°斜插振搗。振搗結束後應進行不少於4次的找平抹壓,以閉合收水裂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