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解決方法 > 選擇題檢測載脂蛋白常用的方法是

選擇題檢測載脂蛋白常用的方法是

發布時間:2022-11-28 14:03:37

⑴ 檢驗技師/士考試知識點

檢驗技師/士考試知識點

通過考試取得的資格代表了相應級別技術職務要求的水平與能力,作為單位聘任相應技術職務的必要依據。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檢驗技師/士考試知識點。歡迎閱讀。

1、α-1,4-糖苷鍵是下列哪種物質分子中的主要化學鍵

A.蛋白質B.脂肪C.氨基酸D.澱粉E.以上都不是

答案:D

2、靜息狀態下,體內耗糖量最多的器官是

A.肝B.心C.腦D.骨骼肌E.紅細胞

答案:C

3、人體內主要運輸鐵的蛋白質是

A.細胞色素類B.肌紅蛋白C.血紅蛋白D.轉鐵蛋白E.鐵蛋白

答案:D

4、人體內含鐵總量最多的蛋白質是

A.鐵蛋白B.轉鐵蛋白C.血紅蛋白D.肌紅蛋白E.細胞色素類

答案:C

5、低密度脂蛋白中含量最多的載脂蛋白是

A.ApoAIB.ApoA IIC.ApoBD.ApoCIIE.ApoE

答案:C

6、載脂蛋白AI是下列何種脂蛋白的主要結構蛋白

A.HDLB.LDLC.VLDLD.CME.IDL

答案:A

7、載脂蛋白AI能激活下列哪種酶

A.脂蛋白脂肪酶B.卵磷脂膽固醇醯基轉移酶C.肝脂肪酶D.脂肪組織脂酶E.胰脂酶

答案:B

8、脂蛋白各組份中密度最低的是

A.HDLB.LDLC.IDLD.VLDLE.CM

答案:E

9、CK是由2個亞單位組成的二聚體,產生的同工酶有

A.2種 B.3種 C.4種D.5種E.6種

答案:B

10、CK-MB主要存在於

A.腦組織B.肝臟C.心肌D.骨骼肌E.紅細胞

答案:D

11、結合膽紅素和非結合膽紅素的區別是與下列何種物質結合

A.Y蛋白B.葡萄糖酸C.膽汁酸D.6-磷酸葡萄糖E.葡萄糖醛酸

答案:E

12、下列哪種膽紅素增加可能引起核黃疸

A.未與葡萄糖醛酸結合的游離膽紅素B.單葡萄糖醛酸結合膽紅素C.雙葡萄糖醛酸結合膽紅素

D.與血清白蛋白牢固結合膽紅素E.蛋白非結合型膽紅素

答案:E

13、血液氨主要通過何種途徑來清除

A.合成谷氨醯胺B.合成尿素C.尿中排泌D.從汗液排出E.糞便

答案:B

14、有關甲狀腺疾病實驗室檢查的下列敘述何種是錯誤的

A.T3診斷甲亢比T4靈敏B.第一代TSH測定可用於原發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的診斷

C.超敏TSH測定是原發性甲狀腺功能亢進診斷好指標

D.TBG發生改變時,可測定游離T3和游離T4反映甲狀腺功能 E.rT3是發揮生理作用的重要甲狀腺激素之一

答案:E

15、凝膠過濾層析分離物質的基礎是利用

A.各組分分子的大小不同B.各組分溶解度的不同C.各組分的帶電荷的不同D.各組分沉降率的不同

E.各組分密度的不同

答案:A

16、關於斑脂糖凝膠電泳的敘述錯誤的是

A.為大網孔型凝膠B.是區帶電泳C.適用於大分子核酸與蛋白質分離D.有分子篩效應

E.其透明度好,電泳後可直接掃描

答案:D

17、關於等電聚焦電泳,下列敘述哪個是錯誤的

A.是目前電泳技術中解析度較好的方法之一 B.特別適用於分子量不同而電荷相同的蛋白質的分離

C.利用具有線性pH梯度的電泳介質來分離物質 D.適用於分子量相同而電荷不同蛋白質或多的分離

E.等電聚焦電泳還可以用於酶學研究

答案:B

18、一個用於確定診斷的方法最希望有

A.高靈敏度B.高特異性C.重復性好D.總有效率高E.准確度高

答案:B

19、有關β2微球蛋白測定的敘述,何者是錯誤的

A.血β2微球蛋白是反映腎小球濾過率的指標之一B.血β2微球蛋白受腎前性因素的影響大

C.尿β2微球蛋白是反映腎近曲小管重吸收功能的指標D.β2微球蛋白在尿中穩定

E.由於尿中β2微球蛋白含量極微,目前多採用放射免疫法進行測定

答案:D

20、人是牛帶絛蟲的哪種宿主

A.中間宿主B.終宿主C.轉續宿主D.保蟲宿主E.以上均可以

答案:B

21、棘球蚴在人體寄生最常見的部位是

A.肺B.腦C.肝D.骨髓E.皮下

答案:C

22、蠅蛆屬於

A.兼性寄生蟲B.偶然寄生蟲C.永久性寄生蟲D.暫時性寄生蟲E.以上均不是

答案:B

23、細菌的死亡菌數遠遠大於活菌數的階段是

A.遲緩期 B.對數生長期C.衰亡期D.穩定期E.都不是

答案:C

24、病原菌來自患者自身的體表或體內的感染稱為

A.外源性感染B.內源性感染C.混合感染D.醫院感染E.以上都不是

答案:B

25、細菌產生的一種侵襲性酶,其作用能使血漿中的纖維蛋白原轉變為纖維蛋白,使血漿發生凝固。請問這種侵襲性酶是

A.透明質酸酶B.血漿凝固酶C.過氧化氫酶D.膠原酶E.鏈激酶

答案:B

26、葡萄球菌經革蘭染色後呈

A.紅色B.黃色C.綠色D.紫色E.灰色

答案:D

27、墨汁染色要用於檢測

A.白色念珠菌 B.新型隱球菌C.熱帶念珠菌 D.煙麴黴菌E.鐮刀菌

答案:B

28、關於細菌L型,下列哪一項是錯誤的

A.細菌L型是遺傳性變異的細菌B.細菌L型是細菌失去細胞壁所形成的細胞壁缺陷型

B.C.細胞壁的缺陷主要是聚糖的缺陷D.細菌L型在脫離誘導劑後可回復為原來的細菌

E.凡能破壞聚糖結構或抑制其合成的物質都能損傷細菌細胞壁而形成細菌L型

答案:A

29、常用於檢測高壓蒸氣滅菌效果的商品菌片是

A.枯草芽胞桿菌黑色變種(ATCC9372)B.大腸埃希菌(ACTT25922)C.銅綠假單胞菌(ATCC27853)

D.嗜熱脂肪芽胞桿菌(ATCC7953)E.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25923)

答案:D

30、下列哪種顯微鏡觀察細菌動力的效果最好

A.普通光學顯微鏡 B.暗視野顯微鏡 C.熒光顯微鏡D.電子顯微鏡E.解剖顯微鏡

答案:B

31、病毒與立克次體主要相同點是

A.繁殖方式B.細胞內寄生C.對抗生素敏感D.核酸類型E.可在人工培養基生長

答案:B

32、下列關於病毒錯誤的是

A.由單一核酸和蛋白外殼組成B.屬於原核細胞型微生物C.體積微小

D.只能在活的細胞內生長繁殖E.能通過濾菌器

答案:B

33、抗原抗體復合物吸引在一起依靠

A.分子了間吸引力 B.流體靜力吸引力C靜電吸引力D.A+CE.B+C

答案:A

34、外周免疫器官包括

A.脾臟、胸腺和淋巴結 B.肺、骨髓和胸腺C.脾臟、黏膜相關淋巴組織和胸腺

D.淋巴結、脾臟和黏膜相關淋巴組織E.脾臟和骨髓

答案:D

35、與免疫原混合/結合後可提高免疫應答的物質稱為

A.載體分子B.免疫佐劑C.激活劑D.催化劑E.抑制劑

答案:B

36、腫瘤特異性抗原一般表達於

A.胚胎細胞表面 B.胚胎細胞核內C.腫瘤細胞表面D.腫瘤細胞核內E.B+D

答案:C

37、Rh血型屬於

A.異種抗原B.異嗜性抗原C.同種異型抗原D.自身抗原E.變應原

答案:C

38、抗體的免疫效應不包括

A.病毒抗體與病毒結合,阻止病毒吸附於易感細胞B.細菌抗體與細菌結合,促進細菌被裂解或吞噬

C.引起同種器官移植時發生排斥反應D.介導NK細胞和巨噬細胞等的ADCC作用E.A+B+D

答案:C

39、在人B淋巴細胞膜上的最具特徵性的受體有

A.膜表面免疫球蛋白分子(SmIg) B.羊紅細胞受體C.C3受體D.IgGFc受體E.絲裂原受體

答案:A

40、抗原分子誘導社會成員主產生免疫應答的能力稱為

A.宿主反應性B.免疫原性C.免疫反應性D.抗原刺激性E.以上均不對

答案:B

41、免疫學主要研究的是

A.機體排除抗原性異物的功能B.機體消除損傷和衰老細胞的'功能C.機體識別、殺滅與消除自身突變細胞的功能

D.機體自我識別和排除抗原性異物的功能E.A+B+C

答案:D

42、人的IgM分子主要特徵是

A.通過經典途徑激活補體B.能通過胎盤C.成人接受抗原刺激後最先出現的抗體

D.比IgG移向陽極快E.血清含量最高

答案:C

43、哪種抗體是唯一能通過胎盤的免疫球蛋白

A.IgDB.IgEC.IgGD.IgAE.IgM

答案:C

44、補體活化經典途徑開始於

A.C1的活化B.C2的活化 C.C3的活化D.C4的活化E.C5的活化

答案:A

45、能合成大多數補體的細胞主要是

A.肝細胞和巨噬細胞B.骨髓細胞和胸腺細胞C.骨髓細胞和B細胞D.胸腺細胞和B細胞E.T細胞和B細胞

答案:A

46、補體

A.為豚鼠血清中的一種耐熱的蛋白質B.由四種成分組成 C.經免疫接種可以增加

D.可與任何一對抗原抗體復合物結合E.是一組性質穩定的糖蛋白

答案:D

47、血小板在止血過程中的作用,下列哪項是錯誤的

A.黏附功能B.聚集功能C.釋放反應D.促凝作用E.活化Ⅻ因子,啟動內源凝血途徑

答案:E

48、血小板α顆粒內容物為

A.纖維蛋白原、vWF和ADPB.纖維蛋白原、vWF和ATPC.纖維蛋白原、vWF和β-TG

D.纖維蛋白原、β-TG和5-HTE.纖維蛋白原、PF4和5-HT

答案:C

49、關於出生後造血,以下哪項是錯誤的

A.淋巴器官產生淋巴細胞B.出生後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均由骨髓產生

C.5~7歲以下幼兒幾乎全部骨髓參與造血活動即為紅髓

D.長骨骨髓腔為脂肪細胞所代替稱為黃髓,即失去造血功能E.正常情況下,成人主要的造血器官是骨髓

答案:C

50、某細胞胞體直徑為15~20μm,圓形,邊緣有瘤狀突起;胞核圓形,核染色質呈顆粒狀;核仁1~2;胞漿量少,呈油墨藍。該細胞為

A.原粒細胞B.原巨核細胞C.原紅細胞D.原淋巴細胞E.原漿細胞

答案:C

51、尿中高濃度VitC對尿糖試帶法可造成(A1型題)「基礎知識」

A 不影響B 假陽性C 假陰性D 影響同班氏法E 正干擾

[本題答案] C

52、對尿液酮體檢查,錯誤的敘述是(A1型題)「專業知識」

A Rothera法能檢出乙醯乙酸B Rothera法能檢出丙酮C Rothera法能檢出β-羥丁酸

D 不同廠家的試帶對乙醯乙酸和丙酮的靈敏度不一E Rothera法對乙醯乙酸最敏感

[本題答案] C

53、Rothera法檢測尿酮體時,加入濃氨水後兩液交界面立即呈淡紫紅色,而後轉為深紫色,結果應判斷為(A1型題)「專業實踐能力」

A 強陽性B 陽性C 弱陽性D 可疑E 陰性

[本題答案] B

54、尿膽紅素的確證試驗是(A1型題)「專業知識」

A Smith試驗B Harrison法C 干化學試帶法D 泡沫試驗E 碘氧化法

[本題答案] B

55、尿中膽紅素主要來自

A Hb的代謝產物B 白細胞的代謝產物C 脂肪的代謝產物D 鐵蛋白的代謝產物E 卟啉的代謝產物

[本題答案] A

56、關於尿膽原代謝的錯誤敘述是

A 結合膽紅素排入腸道後被轉化為尿膽原B 尿膽原在腸道下端被氧化成尿膽素

C 大部分尿膽原在腸道被重吸收D 少部分尿膽原進入血液由尿中排出

E 尿膽原、尿膽素檢查常稱為「尿二膽」

[本題答案] E

57、當尿中尿膽原、尿膽素完全陰性時,應考慮(A1型題)「專業知識」

A 肝細胞性黃疸B 阻塞性黃疸C 溶血性黃疸D 葯物性黃疸

E 腸梗阻

[本題答案] B

58、Ehrlich法測定尿膽原時,尿液與Ehrlich試劑的比例為(A1型題)「專業實踐能力」

A 1:1B 1:2C 1:4D 1:5E 1:10

[本題答案] E

59、關於Ehrlich法測定尿膽原,錯誤的說法是(A1型題)「專業實踐能力」

A 尿標本需新鮮,久置後呈假陽性反應B 尿液中如含有膽紅素,應先加入氯化鈣去除後再測定

C 反應時尿液與Ehrlich試劑的比例為10:1D 尿膽原在酸性條件下與對二甲氨基苯甲醛反應,生成櫻紅色化合物

E 操作完畢後放置10min後呈櫻紅色,結果報告為陽性

[本題答案] A

60、在酸性條件下,與尿中卟膽原生成紅色縮合物的試劑是(A1型題)「專業實踐能力」

A 對二甲氨基苯甲醛B 氯仿C 蘇丹D 40%甲醛E 75%乙醇

61、常用於乳糜微粒染色的是(A1型題)「專業知識」

A 甲基紅B 蘇木素C 蘇丹ⅢD 中性紅E 伊紅

[本題答案] C

62、反映腎小管功能損害最敏感的酶是(A1型題)「基礎知識」

A 尿溶菌酶B 尿澱粉酶C 尿N-乙醯-β-D-氨基葡萄糖苷酶D 觸酶E LD

[本題答案] C

63、最常見的尿結石是(A1型題)「專業知識」

A 草酸鹽結石B 磷酸鹽結石C 碳酸鈣結石D 尿酸鹽結石E 黃嘌呤結石

[本題答案] A

64、尿hCG的化學性質是(A1型題)「基礎知識」

A 糖蛋白B 粘蛋白C 球蛋白D 清蛋白E 纖維蛋白

[本題答案] A

65、孕婦分泌hCG通常從受精後的第幾天開始(A1型題)「基礎知識」

A 第5天B 第6天C 第7天D 第8天E 第9天

[本題答案] B

66、妊娠婦女血清中hCG濃度達到高峰的時間為(A1型題)「相關專業」

A 妊娠第1wB 妊娠第2~3 wC 妊娠第4~6 D 妊娠第8~10 wE 妊娠第11~12 w

[本題答案] D

67、檢測尿hCG最靈敏的方法是(A1型題)「專業知識」

A 膠乳凝集抑制試驗B 血凝抑制試驗C 放射免疫試驗D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 單克隆抗體膠體金試驗

[本題答案] C

68、目前臨床上最常用的hCG檢查方法是(A1型題)「專業知識」

A ELISAB 單克隆抗體膠體金試驗C 放射免疫試驗D 膠乳凝集抑制試驗E 血凝抑制試驗

[本題答案] B

69、用單克隆抗體膠體金試驗檢測尿hCG,其結果判斷中正確的是(A1型題)「專業知識」

A 試帶上質控線和檢測線均不顯紫紅色為陽性B 試帶上質控線為紫紅色,檢測線為紫紅色為陽性

C 試帶上僅檢測線為紫紅色為陰性 D 試帶上質控線和檢測線均為紫紅色為陰性

E 試帶上僅質控線為紫紅色為陽性

[本題答案] B

70、ELISA法檢測hCG,包被在反應板上的是(A1型題)「專業知識」

A hCG抗原B α-hCG抗體C β-hCG單抗D 酶標β-hCG單克隆抗體E 酶標β-hCG抗原

[本題答案] C

71、關於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正確的敘述是(A1型題)「專業知識」

A hCG是由子宮的合體滋養層細胞分泌的一種激素

B hCG的β亞單位氨基酸數量與序列幾乎與TSH、FSH和LH的β亞單位相同

C hCG的α亞單位的組成有很少部分與LH相同 D hCG的β亞基氨基端最後的28~32個氨基酸是獨特的

E 組成hCG的兩個亞基只有連接成完整的化合物才具有活性

[本題答案] E

72、關於放射免疫法檢測hCG,錯誤的說法是(A1型題)「專業知識」

A 利用放射標記的hCG作為放射性核素標記抗原B 此法靈敏度最高,可定量C 常用於臨床常規檢查

D 本法操作煩瑣,存在放射性核素污染的問題E 本法檢測血清hCG較尿液更准確、且穩定

[本題答案] C

73、關於hCG檢查,錯誤的判斷是(A1型題)「專業知識」

A 不全流產時,hCG可呈陽性,也可呈陰性 B 完全流產或死胎時,hCG由陽性轉為陰性

C 在保胎治療過程中,如hCG不斷增高,說明保胎有效D 當hCG陰性時,不會發生異位妊娠

E 尿液hCG維持在較高水平,一般不會發生難免流產

[本題答案] D

多選題(X型題)

1、尿的顏色生理性影響因素有 「基礎知識」

A 代謝產物B 大量飲水C 葯物的影響D 鹽類結晶E 尿素

[本題答案] ABCD

2、影響尿液顏色的主要代謝產物是「基礎知識」

A 尿色素B 尿膽紅素C 尿膽原D 尿卟啉E 尿素

[本題答案] ABCD

3、尿量的變化受機體的哪些因素影響「基礎知識」

A 內分泌功能B 精神因素C 活動量D 飲水量E 性別

[本題答案] ABCD

4、高比密尿常見於 「專業知識」A 高熱B 脫水C 心功能不全D 周圍循環衰竭E 尿崩症

[本題答案] ABCD

5、有關滲透壓測定,正確的說法是「專業知識」

A 尿和血清滲透壓可以用冰點降低法測定B 滲透壓使用前應用標准品標化

C 測定血漿滲透壓時,抗凝劑應選枸櫞酸鈉 D尿標本測定前應離心除去不溶性顆粒及尿中有形成分

E 加入的尿量要准確

[本題答案] ABDE

6、尿液化學一般檢查包括 「基礎知識」

A 尿液顏色B 尿蛋白質C 尿糖D 尿激素E 酸鹼度

[本題答案] BCE

7、屬於生理性蛋白尿的是 「專業知識」

A 功能性蛋白尿B 老年性蛋白尿C 妊娠性蛋白尿D 直立性蛋白尿E 重金屬中毒性蛋白尿

[本題答案] ABCD

8、腎病綜合症患者尿液分析特點有「專業知識」

A 蛋白定性3+~4+B 以Alb增加為主C 蛋白定量常>3.5g/dayD 以α2-球蛋為主E 尿沉渣中常可見管型

[本題答案] ABCE

9、蛋白尿是指尿中蛋白質含量超過「專業知識」

A 50mg/LB 100mg/LC 150mg/24hD 200mg/24hE 250mg/24h

[本題答案] BC

10、腎小管性蛋白尿以什麼蛋白增加為主「專業知識」

A α1-微球蛋白B β2-微球蛋白C γ球蛋白D T-H蛋白E 清蛋白

[本題答案] AB

11、腎小管性蛋白尿以什麼蛋白增加為主 「專業知識」

A α2-MGB β2-MGC 溶菌酶D AlbE γ球蛋白

[本題答案] ABCD

12、可導致磺基水楊酸法尿蛋白定性試驗出現假陽性的物質有「專業知識」

A 大劑量青黴素鉀鹽B 小劑量對氨基水楊C 有機碘造影劑D 高濃度草酸鹽E 高濃度尿酸鹽

[本題答案] ACDE

13、有關尿蛋白定性試驗,正確的說法是「專業知識」

A 加熱醋酸法中若加入的醋酸過多,可使陽性減弱B 加熱醋酸法加入醋酸是使尿pH接近蛋白質等電點

C 磺基水楊酸法可使本周蛋白沉澱D 大劑量青黴素可使磺基水楊酸法測定尿蛋白出現假陽性反應

E 干化學試帶法是利用指示劑的蛋白質誤差原理

[本題答案] ABDE

14、尿本-周蛋白常見於 「專業知識」

A 多發性骨髓瘤 B 巨球蛋白血症C 原發性澱粉樣變性D 肺結核E 急性粒細胞性白血病

[本題答案] ABC

15、班氏法尿糖試驗可檢出 「專業知識」

A 葡萄糖B 半乳糖C 果糖D 木糖E 蔗糖

[本題答案] ABC

16、Rothera法可檢出尿中「專業知識」

A 丙酮B β-羥丁酸C 乙醯乙酸D 戊酸

E 膽紅素

[本題答案] AC

17、引起酮尿常見的原因包括 「相關專業」

A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B 嚴重腹瀉、嘔吐C 磷中毒D 過量服用降糖葯E 輸入糖鹽水後

[本題答案] ABCD

18、與酮尿形成有關的因素是 「基礎知識」

A 糖代謝障礙B 脂肪分解增加C 蛋白分解增加D血清酮體升高E 血酮濃度高於腎閾值

[本題答案] ABDE

19、VitC對尿液分析的干擾,正確的說法是「專業知識」

A VitC可導致Benedict法尿糖定性呈假陽性反應B VitC可導致干化學法尿糖定性呈假陰性反應

C 消除VitC干擾最簡單的方法是將尿液煮沸幾分鍾再測定D VitC可導致Ehrlich法尿膽原定性呈假陽性反應

E 含碘酸鹽層的干化學試帶可自動破壞VitC的干擾

[本題答案] ABCE

20、尿液中溶菌酶含量增高見於「專業知識」

A 腎小管損壞B 腎移植早期C 腎小球炎症D 急性單核細胞性白血病化療後E 溶骨性損害

[本題答案] ABD

21、按SDS-PAGE尿蛋白電泳結果,可將蛋白尿分為 「專業知識」

A 假性蛋白尿B 低相對分子質量蛋白尿C 中相對分子質量蛋白尿D 高相對分子質量蛋白尿

E 混合性蛋白尿

[本題答案] BCDE

22、尿纖維蛋白降解產物增加常見於「專業知識」

A 原發性纖溶亢進B 腎小管微血栓C DICD 血栓性疾病E 腎結石

[本題答案] ABCD

23、關於尿結石,正確的說法是「專業知識」

A 高蛋白、高脂、低纖維素飲食人群易患尿結石B 女性尿結石少於男性C 黑種人比黃、白種人更易患尿結石

D 最多見的尿液結石是磷酸鹽結石E 臨床上結石檢查目前仍以化學法為主

[本題答案] ABE

24、結石的核心可以是「專業知識」

A 細菌B 草酸鈣結晶C 血塊D 血漿E 組織壞死產物

[本題答案] ABCE

25、形成尿液結石的因素包括 「專業知識」

A 草酸代謝異常B 鈣代謝異常C 腎小管酸中毒D 尿路感染E 低蛋白、低脂肪飲食

[本題答案] ABCD

26、尿液結石形成的機制有「專業知識」

A 腎鈣斑學說B 過飽和學說C 抑制物缺乏學說D 基質學說E 草酸鈣學說

[本題答案] ABCD

27、hCG檢測可用於」專業知識」

A 早期妊娠診斷B 流產的診斷和監察C 胎兒性病的診斷

D 妊娠滋養細胞疾病的診斷與病情觀察E 可作為腫瘤標志物

[本題答案] ABDE

28、為避免hCG檢測假陽性,應採取 「專業實踐能力」

A 盡量採用單克隆抗體二點酶免疫法 B 育齡期婦女應於排卵後三天留尿檢查

C 雙側卵巢切除的患者可肌注丙酸睾丸酮後再留尿檢查D 每批試驗都做陰性對照

E 每批試驗都做陽性對照

[本題答案] ABC

29、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可存在於孕婦的「基礎知識」

A 血液B 尿液C 初乳D 羊水E 唾液

[本題答案] ABCD

30、可與hCG α亞基發生交叉反應的激素有 「基礎知識」

A LHB FSHC TSHD ACTHE T3

[本題答案] ABC

;

⑵ 脂蛋白代謝的生物化學檢驗

脂蛋白代謝的生物化學檢驗

脂蛋白代謝的生物化學檢驗知識你了解嗎?你知道應該如何對脂蛋白代謝進行化學檢驗嗎?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脂蛋白代謝的生物化學檢驗的知識,歡迎閱讀。

一、血漿脂質測定

(一)總膽固醇(TC)

是血液中各脂蛋白所含膽固醇之總和,分為酯化型膽固醇(CE)和游離型膽固醇(FC), 其中CE佔60%~70%, FC佔30%~40%,兩種類型的比例在健康個體或個體之間是恆定的。

【測定方法】目前常規應用酶法測定,快速准確。

【參考范圍】 2007年《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規定成人TC水平:

①在5.18mmol/L(200mg/dl)以下為合適范圍;②在5.18~6.19mmol/L(200~239mg/dl)范圍屬於邊緣升高;③在6.22mmol/L(240mg/dl)以上為TC升高。

【臨床意義】

1、TC濃度增高,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發生的危險性增高。影響TC水平的因素:

①年齡與性別:新生兒TC很低,哺乳後很快接近成人水平,之後常隨年齡而上升,但到70歲後不再上升甚或有所下降。中青年期女性低於男性,女性絕經後TC水平較同年齡男性高。

②飲食習慣:長期高膽固醇、高飽和脂肪酸攝入可造成TC升高。

③種族:黑人的總膽固醇水平要高於白人。

④遺傳因素。

2、TC並不是越低越好,研究顯示:①TC水平降低時增加心衰時的死亡率,而增高時可增加生存率;②在冠心病中,低血總膽固醇會增加死亡率;③TC水平升高可能可以防止痴呆。

(二)總脂質

主要包括FC、CE、PL和TG等。所採用的測定方法不同,正常參考值有一定的差異

【測定方法】 脂質抽提法和直接測定法

【參考范圍】成人4.0~7.5g/L;兒童3.0~6.0 g/L。

【臨床意義】

1、升高:高脂血症、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糖原貯積病、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征、甲狀腺功能減退、高血壓等。

2、降低:甲狀腺功能亢進症、急性肝炎、肝硬化、惡病質、吸收不良綜合征等。

二、甘油三酯(TG)

構成脂肪組織,參與TC、CE合成及血栓形成。

【測定方法】 建議酶法(如GPO-PAP法)作為臨床實驗室測定血清TG的'常規方法。

【參考范圍】目前《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仍沿用1997年《血脂異常防治建議》的標准規定我國成人TG水平:①在1.7mmol/L(150mg/dl)以下為合適范圍;②1.7~2.25mmol/L(150~199mg/dl)為邊緣升高;③2.26mmol/L(200mg/dl)以上為升高。

【臨床意義】

1.生理性改變: TG受生活條件和飲食方式、年齡、性別等因素影響。如高脂肪飲食後TG升高;運動不足、肥胖可使TG升高。成年後隨年齡增大TG水平上升(中青年時,男性高於女性,50隨後反之)。人群中血清TG水平呈明顯的正偏態分布。

2.病理性改變: 輕至中度升高者,即2.26~5.63mmol/L(200~500 mg/dl),患冠心病的風險增加。重度升高者,即≥5.63mmol/L(500mg/dl)時,常可伴發急性胰腺炎。

3.低TG血症:是指TG≤0.56mmol/L。原發性者見於無/低 β脂蛋白血症,為遺傳性疾病;繼發性者見於繼發性脂質代謝異常,如消化道疾病(肝病、吸收不良綜合征)內分泌疾病(甲亢、慢性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癌症晚期、惡病質及葯物的應用(如肝素等)。

三、血漿脂蛋白測定

(一)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

高密度脂蛋白是血清中顆粒最小密度最大的一組脂蛋白,被視為人體內具有抗動脈粥樣硬化的脂蛋白,同時大量的流行病資料表明,血清HDL-C水平與冠心病發病成負相關,因而HDL-C被稱為“好的膽固醇”。

【測定方法】直接測定法。

【參考范圍】

①合適范圍為>1.04mmol/L(40mg/dl),

②1.55mmol/L(60mg/dl)以上為升高,

③1.04mmol/L(40mg/dl)以下為降低。

【臨床意義】隨著HDL-C水平降低,缺血性心血管病發病危險增加,HDL-C<1.04mmol/L的人群與HDL-C≥1.55mmol/L的人群相比,缺血性心血管病危險增加50%。

(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

【原理】參考方法為超速離心法。

可供選擇的方法:表面活性劑清除法(SUR法),過氧化氫酶清除法(CAT法),杯芳烴法(CAL法),可溶性反應法(SOL法)和保護性試劑法(PRO法)

【參考范圍】

①合適范圍為<3.37mmol/L(130mg/dl),

②邊緣升高(危險閾值)為3.37~4.12mmol/L(130mg/dl~159mg/dl),

③升高為>4.14mmol/L(160mg/dl)。

NCEP ATP Ⅲ:高脂血症患者血LDL-C的治療目標值定為2.6mmol/L(100mg/dl)以下。

【臨床意義】LDL-C水平與缺血性心血管病發生相對危險及絕對危險上升趨勢及程度與TC相似。

LDL-C水平增高見於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TC增高,LDL-C增高,伴有HDL-C減低),Ⅱa型高脂蛋白血症(TC增高,LDL-C增高,TG正常或輕度增高)。

(三)脂蛋白(a),即Lp(a)

【測定方法】 免疫濁度法和ELISA

【參考范圍】 健康成人血清Lp(a)<300mg/L。

【臨床意義】

1、生理性改變:一般認為Lp(a)對同一個體相當恆定,但個體間差異很大,波動范圍在0~1.0mg/L。Lp(a)水平高低主要有遺傳因素決定,基本不受性別、年齡、飲食、營養和環境影響;

2、病理性增高: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 、心肌梗死、外科手術 、急性創傷、急性炎症 、糖尿病腎病等

3、病理性減低:肝臟疾病(慢性肝炎除外)

(四)血清載脂蛋白AⅠ和B100

【參考范圍】

ApoAⅠ:1.00 g/L~1.50g/L。ApoB100:0.50 g/L~1.10g/L。

ApoAⅠ/ApoB100:1.0~2.0。

【臨床意義】

1、血清ApoAⅠ主要存在於HDL中,一般情況下,它可反映HDL的水平,與HDL-C呈明顯正相關,其臨床意義與HDL-C基本相同。

2、ApoB100主要存在於LDL中,其含量主要代表LDL水平,與LDL-C成顯著正相關,其臨床意義與LDL-C基本相同。

3、臨床上常將Apo AⅠ/Apo B100﹤1.0作為冠心病的危險指標。

此外,研究發現:

1、TC/HDL-C比值比非HDL-C更能預示冠心病的危險。

2、TG/HDL-C比值有效測量血脂異常、高血壓和代謝綜合征

3、TC/HDL-C、TG / HDL-C、Apo B / Apo A-I、LDL-C/HDL-C比值可能比單項血脂檢測更具臨床意義,而Apo B/Apo A-I可能是其中最具說服力的指標。

;

⑶ 血清脂蛋白分離純化方法

脂蛋白分離純化

一、分離脂蛋白

血漿是分離純化脂蛋白的首選標本。從血漿(血清)中可分離得到CM、VLDL、LDL和HDL,再經脫脂除去脂蛋白中的脂質,剩下的部分為載脂蛋白的混合物。這一操作過程是獲得載脂蛋白的最佳方法

二、脫脂

由於各種脂蛋白含脂的種類和質量不同,脫脂劑組成略有差異。目前常用的幾種脫脂方法有如下幾種。

1.Warnick等法

將純化的脂蛋白慢慢加入到預冷(-20℃)的丙酮:無水乙醇(1:1,V/V)混合液中,脫脂液的量為樣品的20倍,不斷攪拌,然後在-20℃冰箱放置過夜,4℃離心沉澱,將沉澱重復脫脂一次,用氮氣吹乾或真空乾燥,脫脂物0℃貯存待用。

2.Scanu等法

將脂蛋白加入到預冷的(-15℃)無水乙醇:無水乙醚(3:2)混合液中,不斷攪拌,以12h過夜,在-10℃或4℃離心(2000r/min),去上清留沉澱,再重復脫脂一次。用N2或真空乾燥,0℃貯存待用。

⑷ 載脂蛋白E的檢測方法

等電聚焦(IEF)
由於三種主要ApoE異構體E2、E3和E4的等電點(pⅠ)分別為5.89、6.02和6.68,E4比E3多一個正電荷,而E2比E3少一個正電荷。因此,可應用1EF檢測這些異構體間電荷差異而確定不同ApoE表型。傳統ApoE表型檢測方法多採用超速離心法或化學沉澱法分離VLDL,脫脂後進行IEF,然後進行染色分析。這種方法需要血清量較多,昂貴、費時,又需要大型設備,不適合大規模研究。ApoE異構體之間染色程度之間差異及電泳過程中泳動距離的變異性也造成結果的不穩定性。 免疫印跡法(immunoblotting)
血清脫脂後,經IEF電泳將ApoE與其他蛋白質分離,然後將凝膠中蛋白質轉移到硝酸纖維素(NC)膜上,用抗ApoE抗體作為一抗進行免疫印跡反應或採用直接的免疫固定法,即可靈敏而特異地顯示出ApoE區帶的位置,從而確定ApoE表型。此方法利用抗原-抗體的特異反應,排除了血清其他蛋白質的干擾,不需超速離心分離VLDL,血清用量少,是國內外實驗室檢測ApoE表型常用的方法之一。但此類方法亦存在一些缺點,如對於存在與普遍異構體具有相同電荷的罕見異構體標本,或在糖尿病等病理狀態時,由於轉錄後修飾引起蛋白質變化的標本檢測時,就會給出錯誤的結果。 雙相電泳(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
第一相應用IEF電泳將等電點不同的蛋白質分離;第二相根據蛋白質分子量不同及濃度的差異,應用SDS-PAGE進行分離,由此確定ApoE表型。此技術能解決IEF遇到的一些轉錄後修飾的問題,臨床標本用量也很少,並且可以同時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但由於成本昂貴而且費時,有時也難以清晰地分辨表型,故臨床上應用較少。

⑸ 蛋白質的提取方法有哪些

眾所周知,人的生命活動不能缺少蛋白質,很多食物裡面都含有蛋白質成分,正常的飲食可以為身體補充蛋白質。實際上,在生物化學研究領域,蛋白質的分離提取技術具有廣泛的應用,想要把蛋白質提取出來非常不容易,需要經過很多工序,並且要找到專業的操作技術,現在有下列這些方法可以提取蛋白質。
1、超速離心法
此法分離和純化抗原的原理是利用各顆粒在梯度液中沉降速度的不同,使具有不同沉降速度的顆粒處於不同密度梯度層內,達到彼此分離的目的。常用的密度梯度介質有蔗糖、甘油、CsCl等。
用超速離心或梯度密度離心分離和純化抗原時,除個別成分外,極難將某一抗原成分分離出來,故只用於少數大分子抗原的分離,如IgM、C1q,甲狀腺球蛋白等,以及一些比重較輕的抗原物質如載脂蛋白A、B等。多數的中、小分子量蛋白質採用此種方法很難純化。
2、選擇性沉澱法
其原理多根據各蛋白質理化特性的差異,採用各種沉澱劑或改變某些條件促使蛋白質抗原成分沉澱,從而達到純化的目的。最常用的方法是鹽析沉澱法。
鹽析法的原理
蛋白質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取決於蛋白質分子表面離子周圍的水分子數目,亦即主要是由蛋白質分子外周親水基團與水形成水化膜的程度以及蛋白質分子帶有電荷的情況決定的。蛋白質溶液中加入中性鹽後,由於中性鹽與水分子的親和力大於蛋白質,致使蛋白質分子周圍的水化層減弱乃至消失。同時,中性鹽加入蛋白質溶液後由於離子強度發生改變,蛋白質表面的電荷大量被中和,更加導致蛋白質溶解度降低,使蛋白質分子之間聚集而沉澱。由於各種蛋白質在不同鹽濃度中的溶解度不同,不同飽和度的鹽溶液沉澱的蛋白質不同,從而使之從其他蛋白分離出來。最常用的鹽溶液是33%~50%飽和度的硫酸銨。鹽析法簡單方便,可用於蛋白質抗原的粗提,丙種球蛋白的提取,蛋白質的濃縮等。鹽析法提純的抗原純度不高,只適用抗原的初步純化。
3、凝膠層析法
凝膠層析是利用分子篩作用對蛋白質進行分離。凝膠是具有三維空間多孔網狀結構的物質,經過適當的溶液平衡後,裝入層析柱。一種含有各種分子的樣品溶液緩慢地流經凝膠層析柱時,大分子物質不易進入凝膠顆粒的微孔,只能分布於顆粒之間,因此在洗脫時向下移動的速度較快,最先被洗脫。小分子物質除了可在凝膠顆粒間隙中擴散外,還可以進入凝膠顆粒的微孔中,洗脫時向下移動的速度較慢,隨後被洗脫。因此,蛋白質分子按分子大小被分離。
4、離子交換層析法
離子交換層析的原理是利用一些帶離子基團的纖維素或凝膠,吸附交換帶相反電荷的蛋白質抗原。由於各種蛋白質的等電點不同,所帶的電荷量不同,與纖維素(或凝膠)結合的能力有差別。當梯度洗脫時,逐步增加流動相的離子強度,使加入的離子與蛋白質競爭纖維素上的電荷位置,從而使吸附的蛋白與離子交換劑解離。
在離子交換色譜技術中常用的離子交換劑有以下幾種
①具有離子交換基團的纖維素,如羧甲基(CM)纖維素、DEAE-纖維素
②具有離子交換基團的交聯葡聚糖、瓊脂糖和聚丙烯醯胺
③凝膠合成的高度交聯樹脂。
5、親和層析
親和層析是利用生物大分子的生物特異性,即生物大分子間所具有專一親和力而設計的層析技術。例如抗原和抗體、酶和酶抑制劑(或配體)、酶蛋白和輔酶、激素和受體、IgG和葡萄球菌蛋白A(SPA)等物質間具有一種特殊的親和力。例如提純IgG時,可將SPA吸附在一個惰性的固相基質(如Speharose2B、4B、6B等)上,並制備成層析柱。當樣品流經層析柱時,待分離的IgG可與SPA發生特異性結合,其餘成分不能與之結合。將層析柱充分洗脫後,改變洗脫液的離子強度或pH值,IgG與固相基質上的SPA解離,收集洗脫液便可得到欲純化的IgG。

⑹ 載脂蛋白CII的介紹

脂蛋白的蛋白部分是一種特殊蛋白,因與脂質結合擔負在血漿運轉脂類的功能,故稱為載脂蛋白(apoprotein)。已發現有 20 多種。常用的分類法是 Aiaupovic 提出的 ABC 分類法,按載脂蛋白的組成分為 ApoA 、 B 、C、 D 、 E 。

⑺ 血脂檢查的測定方法

醫院中開展的血脂檢查,主要是對血液(血漿)中所含脂類進行的一種定量測定方法。常用的檢查項目一般包括以下幾類:①總膽固醇(Tch或TC)和膽固醇酯(chE)測定 。
②三醯甘油(TG)測定。
③脂蛋白組分和亞組分測定。又可再分為高密度脂蛋白(HDL,亦稱為高密度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亦稱為低密度膽固醇,LDL-C)和極低密度脂蛋白 (VLDL,亦稱為極低密度膽固醇,VLD-C)三類。
④磷脂(PL),主要是磷脂醯膽鹼、磷脂醯乙醇胺和神經磷脂等測定。
⑤非脂化脂肪酸(又稱游離脂肪酸,FFA)測定。
⑥微量的類固醇激素和脂溶性維生素測定。
⑦載脂蛋白測定。

⑻ 血脂各指標測定方法有哪些

在生化檢查的時候,經常會查血脂四項,就是甘油三酯、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一般甘油三酯的正常范圍是小於1.7mmol/L,如果超過2.3mmol/L,就可能會帶來身體的損害。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一個好的膽固醇,能夠從外周把血管內皮上的膽固醇運回肝臟,所以稱它為能清除外周膽固醇的膽固醇水平,所以它的水平增高,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是降低的,正常值一般是要在1.0mmol/L以上。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肝臟合成的脂蛋白所攜帶的膽固醇,它把膽固醇運送到周圍組織來供給它們使用,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增高,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就會增加,所以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有不同的正常范圍。如果這個人沒有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一般認為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水平只要小於3.4mmol/L就是可以的。
但是如果本身是糖尿病、高血壓,或者已經出現了頸動脈斑塊形成,這部分患者的正常范圍就可能是在2.6mmol/L以下了,需要在1.8~2.6mmol/L。如果更嚴重的一些患者,已經出現了血管病變,比如冠心病、下肢血管閉塞,或者頸動脈狹窄70%以上,這部分人群的正常范圍就應當是在1.8mmol/L以下。因此不同人群有一個不同的正常范圍,或者有不同的適宜范圍,可能更合理一些。

⑼ 常用生化檢測項目分析方法舉例及參數設置

常用生化檢測項目分析方法舉例及參數設置

常用生化檢測項目有哪些你知道嗎?你對常用生化檢測項目了解嗎?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關於常用生化檢測項目分析方法舉例及參數設置的知識,歡迎閱讀。

一、常用生化檢測項目

1.終點法檢測常用的有總膽紅素(氧化法或重氮法)、結合膽紅素(氧化法或重氮法)、血清總蛋白(雙縮脲法)、血清白蛋白(溴甲酚氯法)、總膽汁酸(酶法)、葡萄糖(葡萄糖氧化酶法)、尿酸(尿酸酶法)、總膽固醇(膽固醇氧化酶法)、甘油三酯(磷酸甘油氧化酶酶法)、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直接測定法)、鈣(偶氮砷Ⅲ法)、磷(紫外法)、鎂(二甲苯胺藍法)等。以上項目中,除鈣、磷和鎂基本上還使用單試劑方式分析因而採用一點終點法外,其它測定項目都可使用雙試劑故能選用兩點終點法,包括總蛋白、白蛋白測定均已有雙試劑可用。

2.固定時間法苦味酸法測定肌酐採用此法。

3.連續監測法對於酶活性測定一般應選用連續監測法,如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乳酸脫氫酶、鹼性磷酸酶、γ谷氨氨醯基轉移酶、澱粉酶和肌酸激酶等。一些代謝物酶法測定的項目如己糖激酶法測定葡萄糖、脲酶偶聯法測定尿素等,也可用連續監測法。

4.透射比濁法透射比濁法可用於測定產生濁度反應的項目,多數屬免疫比濁法,載脂蛋白、免疫球蛋白、補體、抗"O"、類風濕因子,以及血清中的其他蛋白質如前白蛋白、結合珠蛋白、轉鐵蛋白等均可用此法。

二、分析參數設置

分析儀的一些通用操作步驟如取樣、沖洗、吸光度檢測、數據處理等,其程序均已經固化在存儲器里,用戶不能修改。各種測定項目的分析參數(analysisparamete)大部分也已設計好,存於磁碟中,供用戶使用;目前大多數生化分析儀為開放式,用戶可以更改這些參數。生化分析儀一般另外留一些檢測項目的空白通道,由用戶自己設定分析參數。因此必須理解各參數的確切意義。

一、分析參數介紹

(一)必選分析參數

這類參數是分析儀檢測的前提條件,沒有這些參數無法進行檢測。

1.試驗名稱 試驗名稱(test code)是指測定項目的標示符,常以項目的英文縮寫來表示。

2.方法類型(也稱反應模式) 方法類型(assay)有終點法、兩點法、連續監測法等,根據被檢物質的檢測方法原理選擇其中一種反應類型。

3.反應溫度 一般有30℃、37℃可供選擇,通常固定為37℃。

4.主波長 主波長(primary wavelength)是指定一個與被測物質反應產物的光吸收有關的波長。

5.次波長 次波長(secondary wavelength)是在使用雙波長時,要指定一個與主波長、干擾物質光吸收有關的波長。

6.反應方向 反應方向(response direction)有正向反應和負向反應兩種,吸光度增加為正向反應,吸光度下降為負向反應。

7.樣品量 樣品量(sampling volum)一般是2μl~35μl,以0.1μl步進,個別分析儀最少能達到1.6μl。可設置常量、減量和增量。

8. 第一試劑量 第一試劑量(first regengt volum)一般是20~300μl,以1μl步進。

9. 第二試劑量 第二試劑量(second regengt volum)一般也是20~300μl,以1μl步進。

10.總反應容量 總反應容量(total reacting volum)在不同的分析儀有一個不同的規定范圍,一般是180~350μl,個別儀器能減少至120μl。總反應容量太少無法進行吸光度測定。

11.孵育時間 孵育時間(incubate time)在終點法是樣品與試劑混勻開始至反應終點為止的時間,在兩點法是第一個吸光度選擇點開始至第二個吸光度選擇點為止的時間。

12.延遲時間 延遲時間(delay time)在連續監測法中樣品與反應試劑(第二試劑)混勻開始至連續監測期第一個吸光度選擇點之間的時間。

13.連續監測時間 連續監測時間(continuous monitoring time)在延遲時間之後即開始,一般為60~120s,不少於4個吸光度檢測點(3個吸光度變化值)。

14.校準液個數及濃度 校準曲線線性好並通過坐標零點的,可採用一個校準液(calibrator);線性好但不通過坐標零點,應使用兩個校準液;對於校準曲線呈非線性者,必須使用兩個以上校準液。每一個校準液都要有一個合適的濃度。

15.校準K值或理論K值 通過校準得到的K值為校準K值(calibrate coefficient)或由計算得出的K值為理論K值。

16.線性范圍 即方法的線性范圍(linearity range),超過此范圍應增加樣品量或減少樣品量重測。與試劑/樣品比值有關。

17.小數點位數 檢測結果的小數點位數(decimal point digit)。

(二)備選分析參數

這類分析參數與檢測結果的准確性有關,一般來說不設置這類分析參數,分析儀也能檢測出結果,但若樣品中待測物濃度太高等,檢測結果可能不準確。

1.樣品預稀釋 設置樣品量、稀釋劑量和稀釋後樣品量三個數值,便可在分析前自動對樣品進行高倍稀釋。

2.底物耗盡值 底物耗盡值(substrate exhaust limit)在負反應的酶活性測定中,可設置此參數,以規定一個吸光度下降限。若低於此限時底物已太少,不足以維持零級反應而導致檢測結果不準確。

3.前區檢查 免疫比濁法中應用,以判斷是否有抗原過剩。將終點法最後兩個吸光度值的差別(ΔA)設置一個限值,如果後一點的吸光度比前一點低,表示已有抗原過剩,應稀釋樣品後重測。

4.試劑空白吸光度范圍 超過此設定范圍表示試劑已變質,應更換合格試劑。

5.試劑空白速率 連續監測法中使用,是試劑本身在監測過程中沒有化學反應時的變化速率。

6.方法學補償系數 用於校準不同分析方法間測定結果的一致性,有斜率和截距兩個參數。

7.參考值范圍 對超過此范圍的測定結果,儀器會列印出提示。

(三)某些參數的特殊意義

1.最小樣品量 最小樣品量是指分析儀進樣針能在規定的誤差范圍內吸取的最小樣品量。一般分析儀的最小樣品量是2μl,目前也有小至1.6μl的。在樣品含高濃度代謝產物或高活性酶濃度的情況下往往需採用分析儀的最小樣品量作為減量參數,從而使分析儀檢測范圍(與線性范圍不同)的上限得以擴大。

2.最大試劑量 方法靈敏度很高而線性上限低的檢測項目,如血清白蛋白的溴甲酚氯法測定,以往手工法操作時樣品量10μl,試劑量4ml,這樣試劑量/樣品量比例(R/S)為200,線性上限則為60g/L。此法移植到分析儀上後,R/S卻很難達到200,致使線性上限變低。因此對這類檢測項目最大試劑量非常重要。

3.彈性速率 在酶活性測定中,當酶活性太高,在連續監測期中已不呈線性反應時,有些儀器具有彈性速率(flexrate)功能,能自動選擇反應曲線上連續監測期中仍呈線性的吸光度數據計算結果,使酶活性測定的線性范圍得以擴大。如AST可從1000U/L擴展至4000U/L,從而減少稀釋及重測次數、降低成本。

4.試劑空白速率 當樣品中存在膽紅素時,膽紅素對鹼性苦味酸速率法或兩點法測定肌酐有負干擾。因為膽紅素在肌酐檢測的波長505nm有較高光吸收,而且膽紅素在鹼性環境中可被氧化轉變,因而在肌酐反應過程中膽紅素的光吸收呈下降趨勢。若在加入第一試劑後一段時間內設置試劑空白速率,因為此段中苦味酸尚未與肌酐反應,而膽紅素在第一試劑的鹼性環境中已同樣被氧化轉變,因而以第二試劑加入後的速率變化,減去試劑空白速率變化,便可消除膽紅素的負干擾,見圖7-8。

二、單波長和雙波長方式

(一)概念

採用一個波長檢測物質的光吸收強度的`方式稱為單波長(mono-wavelength)方式。當反應液中含有一種組分,或在混合反應液中待測組分的吸收峰與其它共存物質的吸收波長無重疊時,可以選用。在吸光度檢測中,使用一個主波長和一個次波長的稱雙波長方式。當反應液中存在干擾物的較大吸收、從而影響測定結果的准確性時,採用雙波長方式更好。

(二)雙波長的作用

雙波長(di-wavelength)測定優點是①消除噪音干擾;②減少雜散光影響;③減少樣品本身光吸收的干擾。從光源,到比色杯、單色器、檢測器的整個光路系統中,均存在著隨時間發生變化的不穩定的檢測信號,即噪音,而雙波長檢測是同時進行的,兩種波長檢測產生的噪音基本上相同,因而能消除噪音干擾。當樣品中存在非化學反應的干擾物如甘油三酯、血紅蛋白、膽紅素等時,會產生非特異性的光吸收,而干擾測定結果的准確性。採用雙波長方式測定可以部分消除這類干擾,提高檢測的准確性。

(三)次波長的確定方法

當被測物的主波長確定之後,再選擇次波長。如根據甘油三酯等干擾物吸收光譜特徵,選擇次波長,使干擾物在主、次波長處有盡可能相同的光吸收值,而被測物在主、次波長處的光吸收值應有較大的差異。一般來說,次波長應大於主波長100nm。以主波長與次波長吸光度差來計算結果。

(四)雙波長的具體應用

對於某些反應速度快且無法設置為兩點終點法的分析項目,尤其是單試劑分析中,可以利用雙波長的方式來部分消除樣品本身的光吸收干擾。目前用單試劑法測定的項目應用雙波長的為血清總蛋白(雙縮脲法)主波長500nm,次波長576nm;血清白蛋白(溴甲酚氯法)主、次波長分別為600和700nm;鈣(偶氮砷Ⅲ法)主、次波長分別為 660、770nm;磷(紫外比色法)主、次波長為340、405nm,鎂(二甲苯胺藍法)主、次波長為505和 600nm。

三、單試劑和雙試劑方式

反應過程中只加一次試劑稱單試劑方式,加兩次試劑便為雙試劑方式。目前的生化分析儀大多可用雙試劑方式分析,其優點是:①可提高試劑的穩定性,多數雙試劑混合成單一工作試劑時,其穩定時間縮短;②能設置兩點終點法,來消除來自樣品本身的光吸收干擾;③在某些項目檢測時能消除非特異性化學反應的干擾。如血清ALT測定,血清中的內源性丙酮酸及其它酮酸也可與試劑中的指示酶(乳酸脫氫酶)起反應,使結果偏高。若先加入缺乏α-酮戊二酸的第一試劑,使其它酮酸與指示酶反應之後再加入含有α-酮戊二酸的第二試劑,啟動真正的ALT酶促反應生成丙酮酸,而丙酮酸與乳酸脫氫酶的反應消耗的NAD+能真正反映ALT的活性,從而消除以上副反應的影響。

四、測定過程的自動監測

各種自動生化分析儀或多或少都具有對測定過程進行各種監測的功能,以便在沒有人"監督"化學反應的情況下提高檢測的准確性。高檔分析儀的監測功能更強。

1.試劑空白監測 每種試劑都有一定的空白吸光度范圍,試劑空白吸光度的改變往往提示著該試劑的變質:如利用Trinder反應為原理的檢測試劑會因酚被氧化為醌而變為紅色;鹼性磷酸酶、γ-谷氨醯轉移酶、澱粉酶等檢測試劑會因基質分解出硝基酚或硝基苯胺而變黃;有些試劑久置後變渾濁。這些情況均可使空白吸光度升高。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等負反應檢測項目,其試劑在放置過程中空白吸光度會因NADH自行氧化為NAD+而下降等。

試劑空白的測定方法有兩種:①每瓶試劑在使用前通過對試劑空白校準來確定試劑空白吸光度,這種方式適用於先取樣品後加試劑的分析儀。②每個樣品測定前均檢測試劑空白吸光度,適用於先加試劑後取樣品的分析儀。

2.試劑空白變化速率監測 一些酶試劑在反應溫度下不穩定,其空白吸光度可隨著時間逐漸發生變化,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與工具酶或輔酶的純度有關,且因試劑的組成和生產廠家的不同而不同。這種變化會影響測定結果的准確性,一般使結果偏高。如果設置此項監測,分析儀在結果計算時會自動減去試劑空白變化速率。在以監測NAD(P)H減少為指示反應的酶活性測定中,空白速率可監測並消除由NADH自身氧化所造成的吸光度下降;在色素原為底物的酶活性測定中,空白速率可監測並消除底物自身分解造成的吸光度升高。有關空白速率監測在膽紅素對鹼性苦味酸速率法測定肌酐負干擾消除中的作用,已如前述。

3.樣品信息監測 由於樣品的溶血、脂濁、黃疸會對測定結果產生非化學反應的干擾。根據溶血、脂濁、黃疸的光譜吸收特性,用雙波長或多波長檢測其性質和程度,一般是測定樣品在600nm/570nm、700nm/660nm和505nm/480nm吸光度比值的大小來分別判斷樣品溶血、脂濁和黃疸程度。然後在結果計算時自動減去這部分干擾,這將有利於提高分析結果的可靠性。

4.結果可靠性監測

(1)終點監測:終點法測定要判斷所選的測光點是否到達終點或平衡點。一些分析儀在所選終點後再選一個測光點,比較這兩點吸光度的差異來判斷反應是否到達終點。

(2)線性期監測:連續監測法選擇時間-吸光度反應曲線上的線性期來計算酶活性或被測物濃度,因此儀器要確定此連續監測期是否呈線性。其監測方法為①將連續監測到的各吸光度值進行線性回歸,計算出各點的方差,根據方差值的大小來判斷是否呈線性;②取連續監測期開始若干點的變化速率與連續監測期最後若干點的變化速率進行比較,來判斷是否為線性期。

5.底物消耗的監測 在連續監測法測定酶活性時,如果在監測期內吸光度上升或下降超過其底物耗盡值,則說明該樣品酶活性非常高,底物將被耗盡,監測期的吸光度將偏離線性,使測定結果不可靠。此時不列印結果或列印結果同時也列印出底物耗盡提示,該樣品應稀釋一定的倍數重新測定。此監測對於採用負反應分析酶活性的方法甚為重要。見圖7-9

6.方法線性范圍監測 每種待測物分析都有一個可測定的濃度或活性范圍,樣品結果若超過此范圍,分析儀將顯示測定結果超過線性范圍的提示,多數分析儀會自動將樣品減量或增量重新測定。

;
閱讀全文

與選擇題檢測載脂蛋白常用的方法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四指靶場訓練方法 瀏覽:626
花卉的科學種植方法 瀏覽:23
雙層馬達噪音解決方法 瀏覽:341
刻字機的使用方法 瀏覽:693
自動滴定管的使用方法 瀏覽:655
佳能數碼相機的使用方法 瀏覽:175
孕吐厲害有最快方法治療 瀏覽:296
治療水痘最快方法 瀏覽:549
利用原創方法嘗試解決千禧年問題 瀏覽:136
熔噴布電注級檢測方法 瀏覽:764
花灑常見故障及解決方法 瀏覽:567
液體避孕套使用方法 瀏覽:290
車座墊安裝方法視頻 瀏覽:766
車輛重量測量操作方法 瀏覽:351
怎麼寫介紹一種事物以自述的方法 瀏覽:856
仰焊有哪些運條方法 瀏覽:899
cin患者最常用的治療方法 瀏覽:549
桂圓籽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瀏覽:731
旋轉式變阻器連接方法電流走向 瀏覽:892
嬰兒高燒385用什麼方法退熱最快 瀏覽: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