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解決方法 > 腳癬怎麼根治簡單有效的方法

腳癬怎麼根治簡單有效的方法

發布時間:2022-11-28 09:23:31

㈠ 腳癬怎麼根治謝謝

腳癬預防護理:
注意腳部局部衛生,襪宜常用肥皂水洗、曬,不宜穿著膠鞋或塑料底鞋、靴,最好不要用公用拖鞋或腳布。鞋宜常曬。
腳癬根治方法:
腳癬發病率高也和足部解剖特點有關,包括足跖部汗腺豐富,出汗多,無皮脂腺,皮膚表面偏鹼性,有利於真菌生長,而角質層較厚為真菌生長提供了豐富的營養。此外,紅色毛癬菌或絮狀表皮癬菌,在皮屑內可形成關節孢子,在自然環境中能長期生存,並有傳染性,使足部感染機會增多。所以,要想根治腳癬,需要先除菌,選用陳香足清泡腳可以很好的腳部的真菌殺滅。適用於腳癬。

㈡ 得了腳癬怎麼辦

腳癬需要按療程外用抗真菌類葯物對症治療,如硝酸咪康唑、特比萘芬、酮康唑等。腳癬屬於常見真菌感染性皮膚科疾病,比較頑固,葯物治療好轉很容易,根治較為困難。腳部汗腺豐富,角質層較厚的生理特點使真菌容易隱藏或長期寄生在腳部皮膚。外用葯物治療建議用溫度合適的熱水泡足,待角質層軟化,乾燥後馬上用葯,效果更好,按療程用葯。

㈢ 腳癬要怎麼治才會斷根

腳癬要怎麼治才會斷根?

腳癬,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淺部真菌病,臨床上分為水泡型、浸漬糜爛型、鱗屑角化型。水皰型足癬要先用足光粉泡腳,脫皮後再用鹽酸特比萘芬凝膠,1天2次,連續使用四周;浸漬糜爛型足癬,先用1:5000的高錳酸鉀溶液濕敷,皮損乾燥後,再外用硝酸咪康唑軟膏,1天3次,連用四周;鱗屑角化型足癬,可以用鹽酸特比萘芬凝膠和尿素軟膏交替使用,連續使用四周。

3

如果屬於皰疹型腳氣,可以使用無菌針頭扎破,然後使用消毒棉簽蘸碘伏溶液塗抹或者塗抹達克寧。

㈣ 腳氣腳癬如何才能除根醫生教你4個方法,簡單實用有效易操作-

腳氣是一種很常見的疾病,它會影響周圍人的工作和學習 。如果不積極治療的話,可能會造成足部糜爛,嚴重時影響走路。因此必須要積極治療減少患病面積。 治療期間一定要注重相關飲食原則,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病情反復發作。

腳氣腳蘚如何才能除根? 實際上只要用對了方法就能夠徹底治癒。專業醫生解釋道只要用對了方法就能夠很好的治癒。 患者不妨試試這4個簡單實用有效易操作的方法。 那麼這4個方法究竟是什麼呢?本文詳細說明。

腳氣產生的原因復雜多變,主要與個人生活習慣息息相關。 長期生活在潮濕的環境下容易引起腳氣。潮濕的環境細菌滋生的概率非常大,易造成足部感染。如果不及時清洗可導致足部出現瘙癢、紅腫和疼痛。另外長時間勞作導致免疫力下降,也有可能導致疾病的出現。

免疫力下降身體對抗病毒的能力減弱,會促使皮膚癬細菌大量侵入機體,從而造成真菌感染。 同時足底部位皮膚角質會不斷增厚,更利於真菌的繁殖。隨著足部皮膚受到損傷,腳氣程度愈加明顯。

此外糖尿病患者患腳氣的風險遠遠高於正常人。 主要是由於胰島素導致物質代謝紊亂,其皮膚的含糖量增加破壞了皮膚的防禦能力,最終產生腳氣。

濫用抗生素也會導致腳氣。 濫用抗生素會導致皮膚的正常菌群失調,增加腳氣的易感性。另外足部受傷和長期不清潔足部是導致腳氣的重要因素。所以平時一定要保證個人衛生情況,做到清洗手足避免腳氣帶來的苦惱。

腳氣最典型的症狀是瘙癢,且伴有各種不同程度的皮膚損傷,根據發病的面積和特點 ,腳氣可分為水泡型、浸漬糜爛型和鱗屑角化型三種類型。不同類型的腳氣症狀表現不同。

水泡型的腳氣患者足底部會有明顯的小水泡,皰壁較厚,同時伴有脫屑的情況。 大小不一的水泡經常會出現疼痛難忍、紅腫和瘙癢。患者清洗足部後水泡大小可改變。

浸漬糜爛型患病部位主要為腳縫。腳縫溫度潮濕比較適合真菌的生長,破皮的情況下病情更為嚴重。 其皮膚損害特點是疫情上白皮,且伴有紅色糜爛的情況 另外浸漬糜爛型腳氣與腳汗多也有一定的關系 ,腳汗多容易破壞皮膚角質層,造成真菌感染引起足癬。

鱗屑角化型腳氣好發於足跟,患者會有皮膚粗糙、乾裂的表現。由於個體差異,少數人可能會有反復發作的情況。病情嚴重者會產生一定的炎症。所以臨床上需要進行抗角化和抗真菌治療。 另外角質化過度的病人,適當吃一些維生素能到達到不錯的輔助治療效果。

此外重型腳氣的人會出現足部、小腿紅斑、腫脹和疼痛。 出現以上相應的症狀,是身體發出的警示。其說明患者身體內部已有細菌性感染和其他炎症,應及早化驗治療。

腳氣對人的危害非常多,所以一旦出現腳氣必須要及早接受治療,才能減少對生活的影響。 首先腳氣而已引起明顯的瘙癢和疼痛,腳臭的情況下會影響患者的社交,造成個體自卑和不自信 。另外嚴重的腳臭甚至會影響夫妻感情。

腳氣可以導致敗血症。一般情況下腳氣多伴有局部糜爛、滲出、流膿和出血的情況。 如果治療不及時的話,可能會引起中毒現象,甚至是敗血症。敗血症是一種可怕的疾病,它會造成全身性質的感染,目前醫學技術水平是無法徹底治癒敗血症的。

另外腳氣是一種傳染性極強的疾病 ,它容易傳染給親密生活的其他人,極易造成手癬和甲癬。腳氣抓破後容易引起其他細菌的感染,會加重腳氣的程度,增加了身體其他部位的傳染。不注意衛生的情況下可引起灰指甲和生殖性疾病。

由於腳氣久治不愈,常伴有瘙癢則會影響睡眠和工作 。如果瘙癢比較明顯建議口服止癢的葯物,同時要避免抓癢和皮膚破損,防止細菌進一步感染。 足部症狀嚴重且反復性出現,應當使用抗真菌的葯物進行治療 。建議至少用葯一個月以上。

常見治療腳氣的葯物有麝香風濕油、桂林西瓜霜、金萬紅軟膏和達克寧等等 。比如腳氣嚴重且伴隨糜爛的患者,可使用達克寧塗抹來治療,效果初見後繼續服用1-2個星期。

1、生薑去腳氣 生薑具有一定治療腳氣的作用。 它具有防暑降溫、殺菌解毒和輔助治療感冒頭痛等功效。因此經常用生薑塗抹患處,能有效的抑制真菌的生長,使得足部皮膚恢復正常樣子,堅持使用一段時間能明顯降低腳氣。

具體做法是取薑片一兩食用鹽一兩,放在鍋內煮熟然後用於泡腳 ;也可適當添加少許陳醋浸泡患腳半小時以上,一般情況下,使用3-5次,症狀可見改善。想要徹底治癒腳氣,需要使用更長的周期。

2、花椒去腳氣。 花椒具有顯著去腳氣的作用。花椒作為日常生活中烹飪食物的調味品,它能夠起到去腥和增味。同時它可以治療濕疹,瘙癢和腳氣等皮膚疾病。 另外科學研究證實花椒具有良好的驅蟲和殺菌的功能。

具體做法是採取花椒20克,鹽10克添加水一起煮熟; 在溫度適宜後用於泡腳,建議睡前泡腳半小時以上。持續使用半個月以上,症狀可大大減輕。

3、綠茶。 綠茶可以起到去腳氣的作用。綠茶含有豐富的茶鹼和其他微量元素能夠起到不錯的殺菌和抗菌作用。因為經常喝綠茶有助於增強身體抵抗力,可清除自由基保護細胞膜,從而避免腳氣的產生。 此外綠茶中含有的維生素C具有促進血液循環的功能。

取10-15片綠茶葉煮成濃汁來洗腳,不久後便可減輕腳氣 。所以想要根治腳氣的患者可以試試綠茶去腳氣的方法。只要對症治療就可以很好的遠離疾病。

4、冰硼散。臨床上冰硼散具有不錯治療腳氣和潰瘍的效果。 它本身具有清熱解毒生肌和抗菌的作用,每日睡前洗完腳後塗抹在腳氣發作的部位,服葯後2-3天就可以見效。

1、足部多汗患者 。腳容易出汗的人易患腳氣。一些從事特殊工作的人群,由於工作的原因導致腳部出汗量急劇增多,沒有及時的進行清洗進而引起真菌感染,造成腳氣的現象。 因此應當要避免足部出汗,減少不良環境的刺激。

2、孕婦。 孕婦容易患腳氣。 其主要原因是孕期期間個體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容易使病毒病菌侵入機體從而造成機會性感染 引起腳氣和手足癬 。孕期期間應當要合理運動,提高自身抵抗力水平。

3、不注意衛生。經常不注意衛生是造成腳氣的重要因素。 由於不注意足部衛生和不勤洗鞋襪,致使病毒和真菌繁殖,從而形成腳氣的現象。平時應當要保持足部乾燥,多洗腳多曬太陽,可進一步減少感染的機會。

4、經常出入公共場所。 有經常出入公共場所的人,患腳氣的風險遠高於其他人。 公共場所是一個人多的地方,大量的細菌附著在物體表面,一旦接觸就易造成真菌感染 。長期以往則有可能造成腳氣,還會傳染給家裡人。

5、煤礦工人。臨床顯示從事煤礦工作的工人患腳氣的風險比較高,其與工作環境密切相關。 煤礦地屬於陰暗潮濕的環境,長期在陰暗潮濕環境下工作,足部皮膚抗細菌的能力會下降,加劇了腳氣的產生。

6、糖尿病病足。腳氣是糖尿病病毒的誘發因素之一。 由於糖尿病患者的抵抗力相對低下,胰島素分泌功能和脂肪代謝出現紊亂,皮膚表面的屏障作用受到影響,最終引起腳氣。另外糖尿病病人的腳氣是非常難治癒的。

腳氣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具有極強的傳染性 。它不僅危害個人 健康 ,還會給家人和朋友造成一定的麻煩,所以應當要積極預防和治療。

首先要做到勤洗腳,勤換鞋襪。 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情況有助於減少腳氣的發病。建議多穿一些透氣性較好的襪子,保持足部乾燥和清潔。另外不要隨意的去穿他人的鞋子或襪子。 天氣炎熱時應減少穿運動鞋的次數,防止腳臭加重。

另外要多吃一些含有維生素B1的食物,此類物質有助於預防腳氣 。維生素B又稱硫胺素,它廣泛存在於各類肉類和蔬菜中,經常食用豆製品和乾果,有助於補充人體所需的維生素B1,能起到輔助治療腳氣的目的。

積極運動能夠預防腳氣。 很多腳氣患者發病與免疫力低下有關系,所以需要保持合理的運動。建議每周進行1~2次有氧運動力量訓練和拉伸訓練,時間保持至少半小時以上。 運動完畢後要立即清洗足部,以防止細菌滋生。

最後個體要保持樂觀的情緒 。研究表明長期處於不良的情緒狀態下,容易使皮膚防禦能力減弱,從而造成腳氣、過敏和其他皮膚問題。另外嚴重的腳氣會影響心臟和神經系統功能,所以應當要盡早治療。出現腳氣疾病應盡快使用葯物,按時按量的服用。 最後飲食上要注意保持清淡,禁止吃一些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比如辣椒、青椒和洋蔥。

腳氣是一種常見的疾病,發病時常讓人難以忍受,嚴重影響正常生活秩序。 因此當足部出現水泡、伴有疼痛和紅腫的症狀時,應當要及時去醫院做詳細檢查,明確是否為腳氣。 確診疾病後應該要按照醫生的囑咐按時使用葯物,避免其他並發症的出現。

預防腳氣從改變生活和飲食習慣開始。 注意保持個人衛生,多勤洗衣物和不穿他人鞋襪。同時要多參加 體育 鍛煉,增強個人免疫力水平減少細菌感染 。飲食上要以清淡為主,少吃高熱量高油脂和辛辣的食物,多吃富含維生素的水果和蔬菜。 最後個體要保持心態上的平和,避免生氣和抱怨,對於疾病的改善也有一定的益處。

㈤ 足癬怎麼才能根治

足癬本身屬於感染真菌以後導致,該種情況只需要把腳部感染的真菌徹底殺死以後這種疾病就算治療好了。但是需要注意這種疾病沒有辦法徹底根治,一旦再次感染真菌有可能會導致腳氣再一次發作,而無法達到一次治療永遠不再復發的目的。治療腳部的真菌需要選擇使用口服葯配合外用葯物效果比較好,口服特比萘芬片或者伊曲康唑膠囊需要連續口服2-3個月。

㈥ 得了腳氣怎麼有效徹底根治

腳氣怎麼根治?腳氣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在濕熱的環境里,真菌的感染會更迅速。那麼,腳氣怎麼根治呢?下面我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

腳氣怎麼根治

(1)枯礬、黃柏、五倍子、烏賊骨,任選一種研末備用,洗凈腳後撒於患處。適用於糜爛型。

(2)苦參、白蘚皮、馬齒莧、車前草各30克,蒼術、黃柏各15克,每日煎洗1-2次。對水皰型或有感染時應用有良好效果。

(3)白鳳仙花30克,皂角30克,花椒15克,任選—種,放入半斤醋內,浸泡一天後,於每晚臨睡前泡腳20分鍾。連續治療7天,對角化型有良效。

腳氣不是什麼大病,使用這些小偏方,堅持泡一個星期,腳氣症狀基本上就好了。但是有個問題,腳氣極之易復發,而且有些患者,腳氣治好後,還會出現其他腳部皮膚病,這是為什麼呢?

腳氣是由於體內有濕,內環境潮濕,導致體表真菌繁殖。腳氣偏方只是簡單地將體表的腳氣治除,並不能改善體內潮濕的情況,所以潮濕環境沒有改變的情況下,加上之前患過腳氣,腳部抵抗力降低,極之容易使腳氣反復發作。同時,切斷腳氣排濕的'通道後,體內濕滯無處可排,會以其他病症的方式表現出來。比如濕疹轉為嚴重或本來沒有濕疹,腳氣治好後在別處長出濕疹來。

水泡型腳氣怎麼根治

水皰型腳氣要考慮真菌感染有關的,治療的方法。可以使每日用熱水泡腳後,外搽克霉唑癬葯水或復方水楊酸酊劑一次,皮干後再搽腳氣靈或癬敵膏。

而水皰型選「霜劑」水皰型腳癬的特徵是非常癢,剛開始在腳趾周邊會出現小水皰,此時不要抓撓或是挑破水皰,以防繼發感染,葯物選擇上應用霜劑,避免使用腳氣水等灑精製劑,以免引起過敏反應。這類腳癬在早期建議使用派瑞松、達克寧等抗真菌葯。

糜爛型先用「洗劑」糜爛型足癬的表現是皮膚浸漬發白,之後會慢慢剝脫,同樣會感覺非常癢,這類腳癬不建議使用浸泡液。因為一旦趾縫間有潰爛傷口,浸泡液可能使傷口潰爛加重,甚至引發細菌感染。

水泡型腳氣患者在平時要注意的是:一、忌鹼性,保持足部清潔乾燥是預防腳氣發生的前提。為此,要養成常洗腳的習慣,但洗腳時要忌用鹼性肥皂等刺激性的化學用品。趾縫緊密的人可用衛生紙夾在中間,以吸水通氣,保持清潔。二、忌辛辣,要忌食辣椒、生蔥、生蒜等容易引發出汗的食品。三、忌共用洗涮用品,忌和患有真菌感染疾病的人頻繁接觸或共用毛巾、鞋襪及洗臉、洗腳盆等物品,以免感染足癬。

預防腳氣的攻略

攻略1.透氣的鞋和棉襪。

因為皮革類涼鞋透氣性不好,盡管不完全密封,但皮革與皮膚接觸部位會因為出汗,潮濕而滋生真菌。

而一些化纖類絲襪,因為悶氣不通風,給真菌繁衍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而一旦真菌感染,就會在腳趾間反復出現針頭大小的丘疹及皰疹,瘙癢劇烈,抓撓嚴重還會出現水皰,脫屑甚至糜爛。

攻略2.質量好的指甲油。

醫生經常接診到因為塗抹劣質指甲油,而被真菌侵入而引起甲癬的女性朋友。

由於劣質指甲油會損傷甲板,如果已經被真菌感染腳氣就可能因為讓足癬真菌有機可乘,而侵犯甲板或甲下組織,會引起甲癬,也就是灰指甲。

㈦ 腳癬怎樣治療

腳癬又稱足癬,是一個十分常見的皮膚真菌病,病原菌主要為紅色毛癬菌,其次為須癬毛癬菌和絮狀表皮癬菌。其發病率的高低與環境因素和個體特徵關系密切,氣候潮濕和足部多汗少脂以及局部欠透氣是足癬的重要易感因素。足癬在臨床上可明顯分為3型:浸漬糜爛型、水皰型和角化增生型。治療原則:是應根據足癬的臨床類型和病情嚴重程度選擇葯物的療法。1、對滲液明顯者先進行濕敷,滲液減輕以及有糜爛浸漬者可用雷佛奴爾和甲紫糊劑,無明顯糜爛只表現紅斑鱗屑或丘疹的可選用丙烯胺類,唑類,嗎啉類和吡啶酮類霜劑或凝膠。2、角化增生型可加用魏氏膏、維A酸類等角質剝脫劑或上述霜劑加以封包。3、伴細菌感染者,及時應用抗生素治療。對泛發性和蔓延性者,給予口服抗真菌葯物,如特比萘芬片,伊曲康唑和氟康唑,療程2-4周。

㈧ 腳氣腳癬怎麼治

得了腳氣的患者如果出現了其他部位皮膚表面起癬塊、瘙癢等症狀,那麼可能就是引發了體癬,可以通過以下的方法進行治療。
1、使用抗真菌感染的葯物對腳氣以及體癬進行同步治療,比如說雷佛奴爾溶液、水楊酸軟膏、唯達寧噴劑等葯物都是治療腳氣的常用葯。也可以使用鹽酸阿莫羅芬乳膏、鹽酸特比萘芬乳膏等葯物對體癬患處進行塗抹治療,一定要分開用葯,否則也有可能導致交叉感染加重病情。
2、口服抗真菌感染的葯物同步治療,比如說特比萘芬片、伊曲康唑膠囊等都可以,內調加外治才能促進腳氣和體癬更快的治癒。
3、做好患處的清潔工作,每天使用熱水泡腳,使用溫水洗澡,注意洗浴用品也來區分使用,不能使用擦腳的毛巾擦拭身體,否則也會導致體癬大范圍的發作,那麼在治療上也會更困難。
除了以上這幾個方面之外,由於腳氣而引發體癬的患者也應該注意做好飲食的調理工作,平時多吃含維生素豐富的食物,多吃新鮮的水果蔬菜,以清淡的飲食為主,不能吃辛辣刺激熱性大的食物,更加不能吃海鮮類的發物。做好皮膚的清潔保護工作,避免皮膚大量出汗,這樣也可以促進這兩種病更快的治癒,恢復健康的生活。

㈨ 怎樣治腳癬

出現腳癬,是一種常見的傳染性皮膚病,是由於真菌感染引起的。要注意保持局部清潔衛生,避免搔抓,防止擴散,堅持使用抗真菌葯物治療,如特比萘芬軟膏外塗治療,控制病情。

㈩ 誰知道腳癬怎麼治

治療腳氣九法

1、腳上患有腳氣、腳癬,連續用生大蒜擦磨,便可治癒。
2、用食醋將雪花膏調成糊狀,塗於患處,隨配隨用,輕者1次,重者2~3次可愈。
3、用茄子根和鹽煮的水洗腳,即可治好腳氣病。
4、夏天腳癬犯了,可先將患腳洗凈,揩乾,再用風油精洽搽患處,每天1~2次,一般次數便可見效。
5、取得煙灰撒在腳趾濕癢處,可治腳趾間水泡瘙癢。
6、犯有多年的腳氣,可用牙膏塗搽,效果十分靈驗。
7、綠茶含有鞣酸,具有抑菌作用,尤其對治療香港腳的絲狀菌有特效。
8、取麥飯石1000克,加開水2000克浸泡,每天用此水擦洗腳氣或痤瘡、濕疹、痱子等疾患處,有顯著療效。
9、用冰硼散3支,六一散1包,拌勻,晚上將腳冼凈擦乾後,用葯干搽患處。一般3在左右可見效。

【簡單版】:

通常說的腳氣是足部真菌感染,不及時控制會波及其他部位,治療以外用抗真菌葯物為主,主要有達克寧、蘭美抒、貴州神奇、華陀膏等多種,只要堅持使用,症狀消失後繼續使用一周維持通常可以治癒。同時需保持足部乾燥、清潔,鞋子要透氣性好。

【完全版】:

腳氣(腳臭)是由於身體的小汗腺分泌旺盛,汗腺分泌物在細菌、黴菌分解下產生穢臭。出汗促使細菌容易繁殖,因此腳臭常與多汗症伴發。

自療注意事項:
(1) 要注意清潔,保持皮膚乾燥,保持腳部清潔,每天清洗數次,勤換襪子。
(2) 平時不宜穿運動鞋、旅遊鞋等不透氣的鞋子,以免造成腳汗過多,腳臭加劇。
(3) 積極消除誘發因素,如腳汗、腳癬等。
(4) 勿吃容易引發出汗的食品,如辣椒、生蔥、生蒜等。
(5) 情緒宜恬靜,激昂容易誘發多汗,加重腳臭
(6) 本症以外治法為主。
自治療法:
(1) 將腳放在50-60℃的熱水中多燙幾次,每次15分鍾,每日1-2次。
(2) 用重物將絲瓜絡壓平做成鞋墊,可除去腳汗引起的腳臭。
(3) 葛根15克、研成細末,加白酒15克、再加適量水,煎後洗腳,每日1次,1周後,可除去腳汗引起的腳臭。
(4) 洗腳時,在水中加入米醋10-15毫升,調勻後,將雙腳浸泡15分鍾左右,每日1次,連續3-5天,腳臭即可消失。
(5) 洗腳時,在熱水中加50克白礬,浸泡10分鍾左右,可除腳臭。

醫學上通常將腳氣分三型:糜爛型、水皰型、角化型腳氣。

1.糜爛型:好發於第三與第四,第四與第五趾間。初起趾間潮濕,浸漬發白或起小水皰,乾涸脫屑後,剝去皮屑為濕潤、潮紅的糜爛面,有奇癢,易繼發感染。

2.水皰型:好發於足緣部。初起為壁厚飽滿的小水皰,有的可融合成大皰,皰液透明,周圍無紅暈。自覺奇癢,搔抓後常因繼發感染而引起丹毒、淋巴管炎等。

3.角化型:好發於足跟。主要表現為皮膚粗厚而乾燥,角化脫屑、搔癢,易發生皸裂。本型無水皰及化膿,病程緩慢,多年不愈。
醫學上通常將腳氣分三型:糜爛型、水皰型、角化型腳氣。

1.糜爛型:好發於第三與第四,第四與第五趾間。初起趾間潮濕,浸漬發白或起小水皰,乾涸脫屑後,剝去皮屑為濕潤、潮紅的糜爛面,有奇癢,易繼發感染。

2.水皰型:好發於足緣部。初起為壁厚飽滿的小水皰,有的可融合成大皰,皰液透明,周圍無紅暈。自覺奇癢,搔抓後常因繼發感染而引起丹毒、淋巴管炎等。

3.角化型:好發於足跟。主要表現為皮膚粗厚而乾燥,角化脫屑、搔癢,易發生皸裂。本型無水皰及化膿,病程緩慢,多年不愈。
1.家庭用葯

(1)糜爛型:先用1:5000高錳酸鉀溶液或0.1%雷佛奴爾溶液浸泡,然後外塗龍膽紫或腳氣粉,每日2次,待收干後再外搽腳氣靈或癬敵葯膏,每日2次。

(2)水皰型:每日用熱水泡腳後外搽克霉唑癬葯水或復方水楊酸酊劑一次。皮干後再搽腳氣靈或癬敵膏。

(3)角化型:可外用復方苯甲酸膏或與復方水楊酸酒精交替外用,早晚各一次。最好塗葯後用塑料薄膜包紮,使葯物浸入厚皮,便於厚皮剝脫。

(4)近年來臨床上應用足光粉治療各型腳氣,療效顯著,每晚泡腳一次,3次奏效。具體用法可見說明。

2.中葯及偏方

(1)枯礬、黃柏、五倍子、烏賊骨,任選一種研末備用,洗凈腳後撒於患處。適用於糜爛型。

(2)苦參、白蘚皮`馬齒莧、車前草各30克,蒼術、黃柏各15克,每日煎洗1-2次。對水皰型或有感染時應用有良好效果。

(3)白鳳仙花30克,皂角30克,花椒15克,任選—種,放入半斤醋內,浸泡一天後,於每晚臨睡前泡腳20分鍾。連續治療7天,對角化型有良效。

3.腳氣是一種傳染性皮膚病,應避免搔抓,防止自身傳染及激發感染。洗腳盆及擦腳毛巾應分別使用以免傳染他人。

4.用葯治療的同時,對病人穿的鞋襪要進行消毒處理。可用日光曝曬或開水燙洗,最好用布塊蘸10%福爾馬林液塞入鞋中,裝入塑料袋封存48小時,以達滅菌目的。

【預防】

1.要保持腳的清潔乾燥,汗腳要治療。勤換鞋襪,趾縫緊密的人可用草紙夾在中間,以吸水通氣。鞋子要通氣良好。

2.不要用別人的拖鞋、浴巾、擦布等,不要在澡堂、游泳池旁的污水中行走。

3.公用澡堂、游泳池要做到污水經常處理,用漂白粉或氯亞明消毒,要形成制度,以防相互傳染腳氣。

治療腳氣九法

1、腳上患有腳氣、腳癬,連續用生大蒜擦磨,便可治癒。
2、用食醋將雪花膏調成糊狀,塗於患處,隨配隨用,輕者1次,重者2~3次可愈。
3、用茄子根和鹽煮的水洗腳,即可治好腳氣病。
4、夏天腳癬犯了,可先將患腳洗凈,揩乾,再用風油精洽搽患處,每天1~2次,一般次數便可見
效。
5、取得煙灰撒在腳趾濕癢處,可治腳趾間水泡瘙癢。
6、犯有多年的腳氣,可用牙膏塗搽,效果十分靈驗。
7、綠茶含有鞣酸,具有抑菌作用,尤其對治療香港腳的絲狀菌有特效。
8、取麥飯石1000克,加開水2000克浸泡,每天用此水擦洗腳氣或痤瘡、濕疹、痱子等疾患
處,有顯著療效。
9、用冰硼散3支,六一散1包,拌勻,晚上將腳冼凈擦乾後,用葯干搽患處。一般3在左右可見效。

腳氣是人們生活中的常見病。一旦發病,病人往往感到奇癢難忍,腳趾間出現紅斑、脫屑,症狀嚴重的患者整個腳底都會發紅、脫皮。腳氣不僅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的工作和生活,而且還極易傳染給他人。然而,因患腳氣而就診的病人並不多。北京友誼醫院皮膚科主任趙俊英說,大多數腳氣患者都是在症狀比較嚴重的時候才來醫院看病,而在發病的初期、症狀較輕的時候,通常是利用一些民間土方進行自我治療。

家住北京宣武區的張先生是一位「老」腳氣患者了,為醫治頑疾,多年來,他用了許多偏方:往患處抹大蒜,用花椒水洗腳,將腳浸泡在濃醋里,甚至往腳上塗蜂膠……方法用盡,可是腳氣病不僅不見好,而且病情越來越嚴重。當張先生不得不到醫院看病時,腳底已經整個潰爛,走路也不利索了。

趙主任指出,用土方法治療腳氣,有時雖能起到止癢的效果,但絕對去不了根。而且有些土方法由於刺激性較大,還會造成過敏反應。如往患處抹大蒜,反而會使患處出現紅腫甚至流水的症狀,導致病情加重。因此,趙主任提醒腳氣病患者,一旦出現腳氣症狀,應該盡早接受治療。早期治療,不僅用葯少,而且有利於痊癒,而一旦病情加重,治療也就更加困難。

從臨床表現來看,腳氣可分為三型,治療方法也因型而異。當患者足部出現脫皮、裂口子的症狀時,屬於角化乾燥型,對於此類患者,用葯應以霜劑、膏劑為主;如果是水泡靡爛型的患者,即患處滲水,對這類患者就不能像角化乾燥型患者那樣,使用刺激性過強或軟膏等葯物,而應先將患處處理得干一點,然後再用粉劑葯物進行治療;還有一類患者屬於間插型,即有的部位乾燥、脫皮,有的部位靡爛流水,此時就應根據具體情況用葯。除了辨型用葯,患者還應在醫生的指導下足療程用葯。許多腳氣患者只注重在急性期堅持用葯,一旦症狀減輕便停止用葯,殊不知,腳氣是一種極易復發的疾病,無論患者使用哪種葯物進行治療,都要堅持到足夠的療程才能徹底清除腳氣。

除了葯物以外,日常的足部保健對治療腳氣也非常重要。據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皮膚科李若瑜教授介紹,腳氣是由一種皮膚癬菌引起的疾病,而這種癬菌在比較潮濕、高溫的環境下更容易滋生。因此,人們應注意保持足部乾燥,選擇比較吸汗的線襪和透氣、寬松的鞋子;每天堅持洗腳,並擦乾腳和腳趾縫。

【腳臭自我治療小妙方】

1.經常洗腳
2.在腳上使用爽身粉
3.使用止汗劑
4.經常更換襪子
5.穿通風的鞋子
6.睡前以酒精擦拭腳部,再撒些除臭粉,然後用塑膠袋套腳,以誘發流汗,次日清洗腳 部,再予以擦乾,連續如此一周,接著再每周一至兩次
7.經常泡腳
8.以茶包煮水,再用腳浸入二十至三十分鍾,擦乾後撒爽身粉,可防止腳臭復發
9.也可以粗鹽溶於水泡水
10.醋酸鋁、重碳酸鈉及醋溶於水泡腳,都有除臭的作用
11.冷熱交替的泡腳,有助減少流汗,防止腳臭
12.保持平靜
13.注意飲食
14.勿過度勞動足部

腳氣(腳臭)是由於身體的小汗腺分泌旺盛,汗腺分泌物在細菌、黴菌分解下產生穢臭。出汗促使細菌容易繁殖,因此腳臭常與多汗症伴發。

自療注意事項:
(1) 要注意清潔,保持皮膚乾燥,保持腳部清潔,每天清洗數次,勤換襪子。
(2) 平時不宜穿運動鞋、旅遊鞋等不透氣的鞋子,以免造成腳汗過多,腳臭加劇。
(3) 積極消除誘發因素,如腳汗、腳癬等。
(4) 勿吃容易引發出汗的食品,如辣椒、生蔥、生蒜等。
(5) 情緒宜恬靜,激昂容易誘發多汗,加重腳臭。(6) 本症以外治法為主。

自治療法:
(1) 將腳放在50-60℃的熱水中多燙幾次,每次15分鍾,每日1-2次。
(2) 用重物將絲瓜絡壓平做成鞋墊,可除去腳汗引起的腳臭。
(3)葛根15克、研成細末,加白酒15克、再加適量水,煎後洗腳,每日1次,1周後,可除去腳汗引起的腳臭。
(4)洗腳時,在水中加入米醋10-15毫升,調勻後,將雙腳浸泡15分鍾左右,每日1次,連續3-5天,腳臭即可消失。
(5) 洗腳時,在熱水中加50克白礬,浸泡10分鍾左右,可除腳臭。

腳癬!!

一、症狀表現

腳癬俗名「香港腳」,又叫腳氣,是由真菌引起的常見皮膚病。腳癬是一種接觸傳染病,常因共用面盆、腳盆、腳巾、手巾、拖鞋及澡盆而迅速傳播。症狀為腳趾間起水皰、脫皮或皮膚發白濕軟,也可出現糜爛或皮膚增厚、粗糙、開裂,並可蔓延至腳底及腳首邊緣,劇癢,必須抓破為止。故常伴局部化膿、紅腫、疼痛,腹股溝淋巴結腫大,甚至形成小腿丹毒及蜂窩組織炎等繼發感染。由於用手抓癢處,常傳染至手而發生手癬(鵝掌風)。真菌在指(趾)甲上生長,則成甲癬(灰指甲)。真菌喜愛潮濕溫暖的環境,夏季天熱多汗,穿膠鞋、尼龍襪者更是為真菌提供了溫床;冬季病情多好轉,表現為皮膚開裂。

二、選用非處方葯

1. 西 葯

外用:環吡酮胺(環利)、鹽酸特比萘芬(療霉舒)霜、硝酸咪康唑霜、克霉唑霜和聯苯苄唑霜、水楊酸硫膏、復方十一烯酸鋅軟膏、紅黴素眼膏、四環素可的松眼膏、維生素B6。

2. 中 葯

外用腳氣散、如意金黃散、三黃膏加服小敗毒膏。

三、調理事宜

手腳癬並不難治,但不易根除,原因之一是沒有堅持治療的毅力,只要不癢就忘記了搽葯。所以必須堅持,直到皮膚都不白變,正常光滑了,還要堅持上葯或泡腳1~2周。原因之二是有人認為手腳癬是養生病,治好了會得其他病,其實醫學上並不承認此事。還有人因為反復感染而喪失信心,故分開用毛巾、盆、拖鞋等也極為重要。

四、何時就醫

1.甲癬或掌蹁部皮膚較厚經久不愈。

2.腳癬有繼發感染,塗上述葯膏後也還紅腫疼痛。

3.雙側手足多處病損。
若不是腳氣腳癬,可能與工作生活的環境有關,避免接觸粉塵和水,注意腳部衛生,自己不要亂治,找大醫院的皮膚科醫生做出結論和處方,以免病情惡化。

閱讀全文

與腳癬怎麼根治簡單有效的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研究分析方法路徑 瀏覽:642
心理測驗分數合成常用的兩種方法 瀏覽:693
快速寫出鍵線的方法 瀏覽:623
萬菲樂女性如何使用方法 瀏覽:355
去除黑蚊子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716
斐訊盒子連接電視方法 瀏覽:932
拆除手機指環扣的方法 瀏覽:362
橡膠手錶帶清洗用簡單的方法 瀏覽:113
曾仕強隨機應變的方法和技巧 瀏覽:877
取決心態的簡單方法 瀏覽:25
男士面霜的正確使用方法 瀏覽:437
透視函數的使用方法 瀏覽:275
詞路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瀏覽:282
如何快速反轉現狀的方法 瀏覽:24
課題評審得分計算方法 瀏覽:349
閃送安裝方法 瀏覽:538
手機聽語音老是黑屏解決方法 瀏覽:457
旋轉狗狗的正確方法 瀏覽:535
職業發展方法和技巧 瀏覽:669
如何用艾灸條祛濕氣視頻操作方法 瀏覽: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