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KOH檢驗是 什麼原理還有方法 啊 謝謝
樓上的說的很對嘛,這么謙虛哈。 這個就是常用來做真菌病的微生物診斷的。 在直接檢查時,第一步用KOH處理——溶解角Pr,清除標本中的膿細胞和其他成分而不破壞菌絲和孢子。 再往下就可以用乳酸酚棉藍染色觀察了。
這個很簡單,但是比較專業了點,希望你能看懂,如果還想多了解可以找我。
② 測量koH溶液濃度,哪個方法比較精確。。。簡單易操作。。。
用標准鹽酸溶液滴定,指示劑可以用酚酞,或甲基橙。操作簡單,可靠性高。
③ 怎麼鑒別KOH,NaOH,Ca(OH)2,Ba(OH)2!!急啊
第一步:取樣,在常溫下(略高溫更好些),把四種樣品分別取適量放入四隻裝有等量適量熱水的試管中,充分攪拌,不溶性固體最多的就是Ca(OH)2。
第二步:剩下的三種樣品取樣溶解,分別加入Na2CO3,有白色沉澱生成的是Ba(OH)2。
第三步(要求樣品較純才能測得准):取樣分別配置相同質量分數的溶液,分別蘸取塗在Ph試紙上,並立刻對照標准比色卡,Ph值高的是KOH。
這是初中階段的鑒別方法,高中還可以用焰色反應鑒別NaOH和KOH。
④ KOH溶液都能檢驗什麼
【1】可以檢驗常見的兩性氫氧化物:其中有 鋁離子、鉛離子、鉻離子、鋅離子。
現象是:加入適量的氫氧化鉀,產生沉澱;加入過量的氫氧化鉀,產生的沉澱都溶解。
【2】可以檢驗銨離子:在氣室里可以使濕潤的PH試紙變藍。是因為產生氨的原因。
⑤ 測量koH溶液濃度,哪個方法比較精確.簡單易操作
A、溶液配製需加水定容,容量瓶中有少量的蒸餾水,對所配溶液濃度無影響,故A正確;B、洗滌燒杯和玻棒的溶液未轉入容量瓶中,移入容量瓶內氫氧化鉀的質量減少,所配溶液濃度偏低,故B錯誤;C、定容時觀察液面俯視,所配溶液體積偏小,導致所配溶液濃度偏高,故C錯誤;D、定容時觀察液面仰視,所配溶液體積偏大,導致所配溶液濃度偏小,故D錯誤.故選A.
⑥ 氫氧化鉀怎麼檢測,要檢哪幾個理化指標
一、首先檢定氫氧根.取少量葯品配成水溶液,滴入少許酚酞溶液,變紅,證明屬鹼性溶液,再加入氯化鎂或氯化鈣等都可以,生成沉澱.
二、利用焰色反應(K離子的焰色反應呈紫色).
(1)實驗用品
鉑絲(或鐵絲)、酒精燈(或煤氣燈)、稀鹽酸.
(2)操作過程
①將焰色反應鉑絲(或鐵絲)蘸稀鹽酸在無色火焰上灼燒至無色;
②蘸取試樣(固體也可以直接蘸取)在無色火焰上灼燒,觀察火焰顏色.
⑦ 測量koH溶液濃度,哪個方法比較精確.簡單
用標准hcl溶液滴定,以酚酞為指示劑
⑧ 氫氧化鉀含量測定
1、配製0.1mol/L鹽酸標准滴定溶液
基準物:無水碳酸鈉;
指示劑:甲基紅-溴甲酚綠;
終點顏色:綠色變為暗紅色
計算公式:c(HCl)=2m(碳酸鈉)/M(碳酸鈉)*
V(HCl)
2、滴定
准確稱取0.15g待測氫氧化鉀樣品於錐形瓶中,加水溶解後,滴入1~2滴甲基橙指示劑,用鹽酸標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黃色變為橙色即為終點
計算公式:w%
=
[c(HCl)
*
V(HCl)
*
M(氫氧化鉀)/m(氫氧化鉀樣品)]
*
100%
c:鹽酸標液的濃度
V:所用鹽酸標液的體積
M:氫氧化鉀的摩爾質量
m:稱取的氫氧化鉀樣品的質量
⑨ 如何檢定NaOH和KOH
將它們分別與鹽酸反應,前者得到NaCl,後者得到KCl,鹽潔凈的鐵絲或鉑絲蘸取反應後的溶液,在酒精燈上燃燒,透過藍色鈷玻璃看,若看到紫色火焰,那麼原先的反應溶液就是KOH,反之為NaOH
⑩ 氫氧化鉀標准溶液的標定方法
類似於NAOH的標定。就是看你配置的溶液是什麼濃度的,比如O.1mol/L的氫氧化鉀溶液
那麼取在105-110攝氏度烘乾至恆重的工作基準試劑鄰苯二甲酸氫鉀,加入二氧化碳的水溶解。加入2滴酚酞指示液(10G/L),用配置好的氫氧化鉀溶液滴定,同時做空白。
濃度計算公式就是C=m*1000/(V1-V2)M
m是鄰苯二甲酸氫鉀的准確質量
單位是克
v1是氫氧化鉀的體積數值
v2是空白實驗氫氧化鉀的體積數值
M是鄰苯二甲酸氫鉀的摩爾質量
是204.22
這是根據氫氧化鈉標定方法換過來的。
具體你可以看GB/T
601-2002標准,或者上食品夥伴網去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