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解決方法 > 36798用簡單方法計算

36798用簡單方法計算

發布時間:2022-11-24 23:55:30

① 現代藝術以來的藝術流派有哪些

現代藝術主要包括了野獸主義、立體主義、未來主義、表現主義、俄國的至上主義與構成主義、荷蘭的風格派、達達主義、超現實主義、抽象主義、波普藝術等。

1、野獸主義

自1898至1908年在法國盛行一時的一個現代繪畫潮流。它雖然沒有明確的理論和綱領,但卻是一定數量的畫家在一段時期里聚合起來積極活動的結果,因而也可以被視為一個畫派。

2、立體主義

西方現代藝術史上的一個運動和流派,又譯為立方主義,1907年始於法國。立體主義的藝術家追求碎裂、解析、重新組合的形式,形成分離的畫面,以許多組合的碎片形態為藝術家們所要展現的目標。

3、未來主義

現代西方流行的社會思潮,旨在根據人類以往的發展和科學知識來預言、預測未來社會發展的前景,以便控制和規劃目前的進程,更好地適應未來。

4、表現主義

表現主義(Expressionism),現代重要藝術流派之一。20世紀初流行於德國、法國、奧地利、北歐和俄羅斯的文學藝術流派。

5、至上主義

現代主義藝術流派之一,二十世紀初俄羅斯抽象繪畫的主要流派。創始人為卡濟米爾·謝韋里諾維奇·馬列維奇(Казимир Северинович Малевич,1878-1935)。

② 各流派的藝術主張是什麼

藝術流派簡述

--------------------------------------------------------------------------------

Abstract Expressionism 抽象表現主義
20世紀40年代興起於紐約的美國繪畫流派。絕大多數的抽象表現主義畫家都是充滿活力的?#21160;作派畫家。他們經常急速有力地將顏料塗在大幅畫布上,時而運用大筆觸,時而滴染,甚至直接在畫布上拋灑顏料。這種繪畫方式常被視為與畫作本身同樣重要。其他的抽象表現派畫家則採用一種平和、神秘的方式,以達到純抽象意象。此派藝術作品並非全屬抽象派或表現派,但一般相信此類藝術家以其自發性完成創作的手法,能引發並釋放出他們潛意識中的創造力。
Art Informel 非形象藝術
法語中的informel意思是?#38750;形象?#65292;而不是英語中informal(?#38750;正式?#65289;之意。在20世紀50年代,非形象藝術畫家所欲尋找出一種全新的方式來創作意象,而非借用前輩的那些可辨認的形態(參見立體主義與表現主義)。他們的目標是擯棄幾何形與具象形,去探索一種新的藝術語言。他們即興創造形體和方法。非形象藝術的作品非常多樣化,畫家通常使用自由的筆觸與厚塗手法。與同一時期在美國發展的?#25277;象表現主義?#30456;同的是,非形象藝術的范圍也相當廣泛,包括具象與非具象的畫家.雖然此派主要以巴黎為中心,但其影響力也遠至歐洲其他地方,特別是西班牙、義大利與德國。
Bauhaus 包豪斯
包豪斯學校是由建築師瓦爾特?#26684;羅皮烏斯於1919年在德國魏瑪創立的,並於20世紀20年代成為德國現代設計中心。學校也反映了當時在歐洲的一些社會主義潮流,其理念是將藝術與設計融入日常生活。格羅皮烏斯堅信藝術家與建築師應該與工藝匠一樣,他們的作品應具有實用價值,並且是一般人買得起的。包豪斯學校的學生包括畫家、建築師、陶工編織工、雕刻家及設計師,他們如同文藝復興時的畫家與工匠一樣,一起在工作室內研習。包豪斯的獨特風格是簡潔、幾何化和高度精緻。1933年納粹政府稱該校為共產主義知識分子活動中心而關閉該校。雖然包豪斯學校已遭解散,但離開德國移居世界各地的教師們仍繼續發揚該學校的設計理念。
Barbizon School 巴比桑畫派
在19世紀早期至中期,一群法國畫家旅行到巴黎西南40英里外的一個小村莊,這個小村莊叫巴比桑,位於楓丹白露森林的郊區。遠離了城市生活的壓力,畫家們帶著他們的畫架深入鄉村,在戶外描繪大自然。他們畫出了和暖的風景畫及田裡勞作的人們,並研究光線與大氣對他們周圍環境帶來的瞬間影響效果。許多巴比桑畫派的畫家已被人遺忘,但他們的一些發現卻為日後印象主義的創新技法作出了貢獻。
Baroque 巴洛克
巴洛克是17世紀初盛行於羅馬的重要風格,並在歐洲各地也有不同程度的流行,持續到18世紀。巴洛克一詞出自義大利語barocco意思是?#22855;異的?#12289;?#21476;怪的?#12290;巴洛克藝術一般以具有戲劇張力、能引發觀賞者情緒為特徵。典型的巴洛克宗教畫有衣褶呈旋渦波浪狀的聖母或聖徒,身邊還環繞著一群像朵朵輕雲般的天使。古代神話題材也很流行,同樣也是用誇張的手法繪成。在此期間的藝術作品並非全是風格華麗的,較憂郁的戲劇化畫家如卡拉瓦喬的作品也被歸屬於巴洛克藝術。
The Camden Town Group 卡姆登畫會
一群英國畫家於1911年組成的團體。團體成員經常聚會於畫家沃爾特?#35199;克爾特在倫敦北部的的畫室。他們的創作題材多以都市工人階級的生活為主,並深受畫家文森特?#20961;?#39640;和保羅?#39640;更的影響而採用強烈的形式與色彩。在1913年,畫會與其他藝術團體,如著名的旋渦派畫家(參見旋渦主義),共同組成了倫敦畫會。
Cobra 哥布阿社團
1948年至1951年間存在於歐洲的一個國際性的藝術家社團。"哥布阿"之名取自社團最初成員居住的城市的開頭字母(哥本哈根、布魯塞爾、阿姆斯特丹)。此社團的目標是提倡無意識的自由表現方式,以自由不拘的態度來作畫,醒目的色彩使其作品生動有力。他們特別強調源自北歐民間傳說和無意識的神秘象徵的幻想意象,而不是純粹的抽象形式。
Conceptual Art 概念藝術
在概念藝術中,隱含在作品背後的?#27010;念?#35201;比畫家使用的技法重要得多。在20世紀60年代概念藝術成為一種重要的國際現象,並且其表現形式已非常多樣化。其觀念或?#27010;念?#21487;以用多樣化的各種媒體來傳達,包括文章、地圖、圖表、影視、照片、表演以及畫廊里展出或專為某一特定地點的設計。有時風景本身即可成為藝術家的作品,例如理查德?#26391;的?#22823;地藝術"和克里斯托的?#29615;境雕塑?#12290;通過概念藝術的作品所表達的觀念,多來自哲學、女權主義、精神分析學、電影研究和政治行動主義。概念藝術的藝術家視自己為觀念創造者而非作品製造人的看法,改變了傳統對於藝術家和作品的觀念。20世紀60年代在義大利成立一個概念藝術的團體Are Povera,運用平庸和沒有價值的材料,發展了這個觀念。
Constructivism 結構主義
1913年在俄羅斯興起的抽象藝術運動。結構主義一掃傳統的藝術觀念,認為應仿效現代工業技術的形式和過程。這一點特別適用於雕塑,由來自工業的材料和技術的各個部分?#32467;構?#32780;成。在繪畫方面,同樣的原則也反映於二維空間的形式中;抽象的形體被用來創造出令人聯想起機械化技術的結構,並以近乎建築的式樣懸浮於空間里。雖然?#32431;粹?#30340;結構主義流行於俄羅斯革命初期,但其目標與觀念一直被20世紀的藝術家們所採用。
Cubism 立體主義
這種創造繪畫形象的革命性手法,是於20世紀的第一個10年由巴布洛?#27605;加索和喬治?#24067;拉克兩人所創立的。雖然立體主義呈現出抽象和幾何狀態,但事實上它卻是在描繪真實的形體。這些畫布上的?#24179;面?#29289;體,同時呈現了各個視角下物體的各個平面。立體主義不像文藝復興時期以來的藝術家那樣去創造物體在空間中的幻覺,而是在畫布上以二維空間來詮釋物體。這種創新重新確立了形體與空間的相互作用,永久改變了西方藝術的進程。
Dada 達達主義
?#36798;達?#30340;名稱本身沒有任何含義,是被用來稱呼1915年至1922年盛行的一項國際性?#21453;藝術?#36816;動。它的主要活動中心是位於蘇黎世的伏爾泰酒店,由志趣相投的詩人、畫家、作家與音樂家以無意識的詩、?#22122;音?#38899;樂與自發性繪畫來共同參與的實驗性藝術活動。達達主義強烈反對已確立的藝術勢力和傳統主義,此派的成員隨時准備以任何手法發揮想像力,以在平庸粗俗的市民間製造嚴重越軌的事件。典型的達達主義作品為?#29616;成品?#65292;將一件從原有環境中抽取出來的平常物品當作?#33402;術?#26469;展覽。達達主義這種狂熱的反理性運動,為20世紀20年代的超現實主義的出現奠定了基礎。
De Stijl 風格主義
1917年由特奧?#20961;?#26460;斯堡和皮特?#33945;德里安在荷蘭所發起的一項藝術運動及雜志。他們認為藝術應在不斷凈化的過程中努力達到和諧、有序與清澄的境界。因而風格派的作品皆為質朴化和幾何形體化,主要運用正方形。構成畫面的是直線與純原色這些最簡單的元素。風格派的目標是極具哲理性的態度並用藝術觀念來反映出宇宙的神秘與秩序。此運動在1931年隨著凡?#26460;斯堡的去世而結束,但對歐洲的建築與實用美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Expressionism 表現主義
表現主義是1905年到1930年以德國為主要中心的一股藝術勢力。表現主義畫家意圖發展能表現他們內心情感而非外在世界的繪畫形式。他們的作品充滿張力和激情且高度個人化,其基本觀念是把畫布當成表達情感的工具。強烈、不真實的色彩和戲劇化的筆觸,使典型的表現主義作品具有生命力的震顫。因而不難理解文森特?#20961;?#39640;那粗獷的繪畫技法與獨特的色彩運用,會成為許多表現主義畫家的靈感來源。
Fauvism 野獸派
1905年在巴黎的一個展覽上,有一間展覽室的繪畫作品閃耀出純粹而對比強烈的色彩。它們看起來是以狂熱的激情畫出的。一位評論家稱這些作品為les fauves(法語,意為?#37326;獸?#65289;,從而得名。這些?#37326;獸?#33324;的作品,以明顯的強烈色彩、戲劇化的筆觸為顯著特徵,並憑借繪畫的表現深度,引發出一個高度情感和彩色的快樂幻想世界。
Futurism 未來主義
1909年在米蘭成立的一項前衛藝術運動。其成員的目標是把義大利從沉重的過去解放出來,展現現代光彩。未來主義成員對現代機械、運輸及通訊設備十分著迷,因而在繪畫和雕塑作品中,以稜角分明的形體和有力線條來表達物力論的感覺。未來派藝術的一個主要特點即為捕捉速度與動感,通常是描繪同一物體或人物在同時間輕微移動的數種意象,來表現一種騷動的狀態。
Gothic 哥特式
一種盛行於中世紀(約1150年到1500年)歐洲大教堂的藝術風格。此時的聖壇作品都摹擬教堂建築精心製作。哥特式的繪畫和雕塑的特色,便是描繪身形拉長的人物,在繪畫中則很少描繪三維立體空間,所用的透視法多無特定的規則,令人很難信服。到了14世紀末期,此風格更趨優雅、精緻,並提高了對大自然主題的興趣。精緻描繪動植物的細部,已成為繪畫的普遍特色。後哥特式風格影響多個國家,因而被稱為國際哥特式風格。
Impressionism 印象主義
此項繪畫運動始於19世紀60年代的法國。印象派畫家贊美林浴在自然光線下棗無論是曙光、日光還是薄暮的微光棗那令人驚嘆的自然景觀。他們著迷於光線與色彩間的關系,以純粹的色彩及自由的筆觸作畫。他們還根本改變了題材的選擇,避開傳統歷史、宗教或浪漫題材,而專注於風景和日常生活的情景。?#21360;象派"的名字來自一位記者在看了克勞德?#33707;奈的《日出?#21360;象》後的一句嘲諷語。
Kinetic Art 活動藝術
此名稱用來形容能具體表現真實或表面運動的藝術。這一概念最初是在20世紀20年代被提出的,但直到50年代至60年代才盛行並至巔峰。活動藝術可以是相當簡單的(例如亞歷山大?#32771;爾德的用風力抖動的裝置),也可以是復雜的(如廷居利運用馬達操作的雕塑)。此名稱也適用於利用光線效果給觀者造成動感幻象的藝術品。
Mannerism 矯飾主義
矯飾主義為文藝復興時期風格的一種發展,通常被視為對15世紀至16世紀早期著重和諧、秩序與完美的一種反作用。此風格盛行於1520年到1600年間的義大利。其特點為鮮明且近乎耀眼的色彩、復雜的構圖、誇張的形體與戲劇化的動態。?#30699;飾"一詞源於義大利語maniera,意思是?#39118;格?#65292;具體指優雅、均衡、和諧。此詞在若干世紀以來已發展出許多不同意義,但通常仍與直率地表現過度技巧、手法與富於幻想的藝術家及其作品有關。
Minimalism 極少主義
極少主義為20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主要發展於美國的一股繪畫及雕塑潮流。顧名思義,極少主義藝術是指削減外在形式直指本質:純粹的抽象、客觀、無特徵,排除外表裝飾或表現性的姿態。極少主義繪畫為單色畫,且多經由數學計算畫出方格或線狀結構,卻能引發一種庄嚴與存在感。雕塑家運用工業處理法及材料加鋼、運用塑料甚至管道來製造通常為一系列的幾何形體。這種雕塑沒有引發幻覺的特性。極少主義可視為對支配整個如年代現代藝術的抽象表現主義注重情感表現的反撥。
Nabis 納比畫會
為活躍於19世紀80年代的一小群畫家,他們受到保羅?#39640;更以純色作畫的啟發。此派的手法如成員之一莫里斯?#24503;尼所言:?#19968;幅畫作在作為一匹戰馬、一位裸女或一則軼事之前,本質上是一個覆益著色彩的平面。?#23485;闊畫面上的平坦色塊或圖案,即是納比派畫作的特色。除繪畫之外,此團體也對版畫、海報、書籍插圖、織物和戲劇設計感興趣。
Neo(-Classicism,-Expressionism,-Romanticism)新古典主義、新表現主義、新浪漫主義
詞頭的Neo即?#26032;?#30340;意思,指復興從前的潮流或理念。例如發展於18世紀後半葉的新古典主義,其目標便是回歸古典,重現古希臘和古羅馬藝術中的優雅風格。在藝術及建築上的特色,即是對線條及對稱的喜好,並經常借用古代藝術風格。新表現主義則是指20世紀70年代末一些美國及歐洲、尤其是德國的畫家,想重振表現主義的特色。新表現主義的作品傾向於高度個人化,且創作態度多熱情激烈。新浪漫主義則是指20世紀結合浪漫主義和超現實主義的一種強烈戲劇化形式。
Op Art 光效應繪畫藝術(視幻藝術)
一項發展於20世紀60年代的抽象藝術運動。op art為optical art的縮寫,意在開發人類視覺的一項運動。它憑借創造出看似閃爍、顫動的影像,和觀眾大玩視覺游戲。光效應藝術的作品本身雖為靜止的,但其形狀與色彩卻能造成視覺上的動感。
Pittura Metafisica(Metaphysical Painting)形而上學繪畫
此藝術運動為1917年由喬治?#24503;?#22522;里科和卡洛?#21345;拉在義大利創立。其特色為扭曲的透視法、不自然的光線及奇異的意象,並經常利用人體模型或雕像來取代人體。此派畫家以一種不真實的關系安排物體,製造出夢境般的魔幻氣氛。在這方面,形而上學繪畫與超現實主義有很多相同之處,但與之不同的是,形而上學繪畫著重於嚴謹的構圖及建築學理上的價值。
Pop Art 波普藝術
20世紀50年代出現於英美的一項藝術運動,其靈感來自消費社會及流行文化的意象。連環漫畫、廣告和大批量產品都是這一運動的一部分。波普藝本的特色,如其成員之一理查德?#27721;密爾頓所說,是?#30701;暫的、流行的、可消費的、低成本的、大量生產的、年輕的、有創意的、性感的、滑頭的、迷人的以及大商業的?#12290;這類粗率主題,通常在繪畫方面是以硬邊、類似照片的技巧,在雕塑方面則是對細節極少關注來加以強調。合成照片、組合藝術和拼貼,在波普藝術中也十分普遍。
Pre-Raphaelite Brotherhood 拉斐爾前派社
為一群年輕英國藝術家在1848年所組成的社團。他們對英國繪畫的衰落感到沮喪,試圖重新喚起在文藝復興極盛時期拉斐爾大師之前的早期義大利藝術,如桑德羅?#27874;提切利和菲利波?#21033;比作品中的真摯感。拉斐爾前派畫家多描繪文學、歷史與宗教場景,並經常在作品中提出對社會行為和社會關系的道德評論。此派作品質感表現豐富,細節描寫細膩,顯示出畫家對花、織物裝飾特性的濃厚興趣。
Renaissance 文藝復興
中世紀的人們生活在對上帝的敬畏中,教會無所不在。此時的藝術通常描繪天堂與聖徒.極少有描繪現實生話的。然而自14世紀起,人類開始意識到自己在世上的重要性及影響力。這種再生(或?#22797;興?#65289;的意義也反映在藝術上:人物變得更加逼真,空間更加真實,宗教故事也開始以人的觀點去描述。隨著時間的推移,從初期的喬托、馬薩喬風格的作品,到文藝復興巔峰時期的達?#33452;奇、米開朗琪羅和拉斐爾三位大師的不朽創作,藝術家愈來愈容易在畫布、濕壁畫與祭壇畫飾上重建世界的形象。雖然文藝復興通常與義大利關系密切,但阿爾卑斯山以北的德國和佛蘭德斯也各自發生了文藝復興運動。然而當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家將重心擺在透視法及幻覺空間的創造上時,佛蘭德斯和德國的文藝復興藝術家則強調以精細、寶石般華麗的描繪手法呈現他們的周圍世界。
Rococo 洛可可式
1700年左右發展於法國的一種輕快、愉悅的裝飾風格,並在18世紀期間遍及整個歐洲。?#27931;可可?#19968;詞出自法語rocaille,意思是指用來裝飾噴泉或岩洞的有紋飾的貝殼或天然岩石。以室內裝飾風格為主的洛可可藝術,典型的特色為迷人、優雅、輕快的氣氛與淡而柔和的色彩。其主題經常為貴族或上流人士的輝煌過去及有傷風化的愛情故事。
Romanticism 浪漫主義
18世紀晚期至19世紀初期盛行於北歐與美國的一種藝術運動。浪漫主義所呈現出來的面貌十分多樣化,因此很難以單一的定義來解釋。此派藝術家撇開理性教條,而重視想像力與個人情感的表達。他們的作品經常描寫一些特殊的情感,如恐懼、孤獨、勝利和真摯的愛。浪漫主義正式結束於19世紀中葉,但這股潮流仍存留在20世紀的表現主義及新表現主義之中。
Surrealism 超現實主義
超現實主義興起於20世紀20年代的法國。此派主要理論家安德烈?#21187;雷東稱超現實主義的目標在於?#35299;決夢境與現實的既存矛盾?#65292;如此可發揮的范圍便很廣泛。此派畫家常用攝影般精確的手法,描繪恐怖的、非理性的場景,用日常用品創造出奇特的生物,或開發能讓潛意識顯現出來的繪畫技法。超現實主義作品雖具象徵性,但仍表現出一個從平靜夢境到夢魘狂想無所不包的奇異世界。
Symbolism 象徵主義
19世紀末盛行於法國的一種文學及藝術運動。象徵主義畫家否認現實主義,認為繪畫應表現意念與心理狀態,而不只是簡單描寫可見的世界。他們的風格從珠寶般華麗豐盛到蒼白而從容都有,但共同的興趣則在於超脫塵世的表達。象徵主義者最偏愛宗教或神話題材,此外像情慾、死亡與罪惡也都是常見的主題。
Vorticism 旋渦主義
1914年由溫德姆.劉易斯在英國成立的一種前衛藝術運動。?#26059;渦主義?#20043;名出自義大利未來派畫家波丘尼的一段評論:?#25152;有有創意的藝術都是從情感的旋渦中散發出來。?#21644;未來主義一樣,旋渦主義在繪畫和雕塑上都採用粗糙、稜角分明和高度戲劇化的風格,並以捕捉活力與動感為目標。此藝術運動雖未延續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但卻是英國藝術中第一個朝抽象方面發展的重要潮流。
__________________

③ 19世紀以來主要藝術流派及主要代表作品

Abstract Expressionism 抽象表現主義
20世紀40年代興起於紐約的美國繪畫流派。絕大多數的抽象表現主義畫家都是充滿活力的作派畫家。他們經常急速有力地將顏料塗在大幅畫布上,時而運用大筆觸,時而滴染,甚至直接在畫布上拋灑顏料。這種繪畫方式常被視為與畫作本身同樣重要。其他的抽象表現派畫家則採用一種平和、神秘的方式,以達到純抽象意象。此派藝術作品並非全屬抽象派或表現派,但一般相信此類藝術家以其自發性完成創作的手法,能引發並釋放出他們潛意識中的創造力。
Art Informel 非形象藝術
法語中的informel意思是?#38750;形象?#65292;而不是英語中informal(?#38750;正式?#65289;之意。在20世紀50年代,非形象藝術畫家所欲尋找出一種全新的方式來創作意象,而非借用前輩的那些可辨認的形態(參見立體主義與表現主義)。他們的目標是擯棄幾何形與具象形,去探索一種新的藝術語言。他們即興創造形體和方法。非形象藝術的作品非常多樣化,畫家通常使用自由的筆觸與厚塗手法。與同一時期在美國發展的?#25277;象表現主義?#30456;同的是,非形象藝術的范圍也相當廣泛,包括具象與非具象的畫家.雖然此派主要以巴黎為中心,但其影響力也遠至歐洲其他地方,特別是西班牙、義大利與德國。
Bauhaus 包豪斯
包豪斯學校是由建築師瓦爾特?#26684;羅皮烏斯於1919年在德國魏瑪創立的,並於20世紀20年代成為德國現代設計中心。學校也反映了當時在歐洲的一些社會主義潮流,其理念是將藝術與設計融入日常生活。格羅皮烏斯堅信藝術家與建築師應該與工藝匠一樣,他們的作品應具有實用價值,並且是一般人買得起的。包豪斯學校的學生包括畫家、建築師、陶工編織工、雕刻家及設計師,他們如同文藝復興時的畫家與工匠一樣,一起在工作室內研習。包豪斯的獨特風格是簡潔、幾何化和高度精緻。1933年納粹政府稱該校為共產主義知識分子活動中心而關閉該校。雖然包豪斯學校已遭解散,但離開德國移居世界各地的教師們仍繼續發揚該學校的設計理念。
Barbizon School 巴比桑畫派
在19世紀早期至中期,一群法國畫家旅行到巴黎西南40英里外的一個小村莊,這個小村莊叫巴比桑,位於楓丹白露森林的郊區。遠離了城市生活的壓力,畫家們帶著他們的畫架深入鄉村,在戶外描繪大自然。他們畫出了和暖的風景畫及田裡勞作的人們,並研究光線與大氣對他們周圍環境帶來的瞬間影響效果。許多巴比桑畫派的畫家已被人遺忘,但他們的一些發現卻為日後印象主義的創新技法作出了貢獻。
Baroque 巴洛克
巴洛克是17世紀初盛行於羅馬的重要風格,並在歐洲各地也有不同程度的流行,持續到18世紀。巴洛克一詞出自義大利語barocco意思是?#22855;異的?#12289;?#21476;怪的?#12290;巴洛克藝術一般以具有戲劇張力、能引發觀賞者情緒為特徵。典型的巴洛克宗教畫有衣褶呈旋渦波浪狀的聖母或聖徒,身邊還環繞著一群像朵朵輕雲般的天使。古代神話題材也很流行,同樣也是用誇張的手法繪成。在此期間的藝術作品並非全是風格華麗的,較憂郁的戲劇化畫家如卡拉瓦喬的作品也被歸屬於巴洛克藝術。
The Camden Town Group 卡姆登畫會
一群英國畫家於1911年組成的團體。團體成員經常聚會於畫家沃爾特?#35199;克爾特在倫敦北部的的畫室。他們的創作題材多以都市工人階級的生活為主,並深受畫家文森特?#20961;?#39640;和保羅?#39640;更的影響而採用強烈的形式與色彩。在1913年,畫會與其他藝術團體,如著名的旋渦派畫家(參見旋渦主義),共同組成了倫敦畫會。
Cobra 哥布阿社團
1948年至1951年間存在於歐洲的一個國際性的藝術家社團。"哥布阿"之名取自社團最初成員居住的城市的開頭字母(哥本哈根、布魯塞爾、阿姆斯特丹)。此社團的目標是提倡無意識的自由表現方式,以自由不拘的態度來作畫,醒目的色彩使其作品生動有力。他們特別強調源自北歐民間傳說和無意識的神秘象徵的幻想意象,而不是純粹的抽象形式。
Conceptual Art 概念藝術
在概念藝術中,隱含在作品背後的?#27010;念?#35201;比畫家使用的技法重要得多。在20世紀60年代概念藝術成為一種重要的國際現象,並且其表現形式已非常多樣化。其觀念或?#27010;念?#21487;以用多樣化的各種媒體來傳達,包括文章、地圖、圖表、影視、照片、表演以及畫廊里展出或專為某一特定地點的設計。有時風景本身即可成為藝術家的作品,例如理查德?#26391;的?#22823;地藝術"和克里斯托的?#29615;境雕塑?#12290;通過概念藝術的作品所表達的觀念,多來自哲學、女權主義、精神分析學、電影研究和政治行動主義。概念藝術的藝術家視自己為觀念創造者而非作品製造人的看法,改變了傳統對於藝術家和作品的觀念。20世紀60年代在義大利成立一個概念藝術的團體Are Povera,運用平庸和沒有價值的材料,發展了這個觀念。
Constructivism 結構主義
1913年在俄羅斯興起的抽象藝術運動。結構主義一掃傳統的藝術觀念,認為應仿效現代工業技術的形式和過程。這一點特別適用於雕塑,由來自工業的材料和技術的各個部分?#32467;構?#32780;成。在繪畫方面,同樣的原則也反映於二維空間的形式中;抽象的形體被用來創造出令人聯想起機械化技術的結構,並以近乎建築的式樣懸浮於空間里。雖然?#32431;粹?#30340;結構主義流行於俄羅斯革命初期,但其目標與觀念一直被20世紀的藝術家們所採用。
Cubism 立體主義
這種創造繪畫形象的革命性手法,是於20世紀的第一個10年由巴布洛?#27605;加索和喬治?#24067;拉克兩人所創立的。雖然立體主義呈現出抽象和幾何狀態,但事實上它卻是在描繪真實的形體。這些畫布上的?#24179;面?#29289;體,同時呈現了各個視角下物體的各個平面。立體主義不像文藝復興時期以來的藝術家那樣去創造物體在空間中的幻覺,而是在畫布上以二維空間來詮釋物體。這種創新重新確立了形體與空間的相互作用,永久改變了西方藝術的進程。
Dada 達達主義
?#36798;達?#30340;名稱本身沒有任何含義,是被用來稱呼1915年至1922年盛行的一項國際性?#21453;藝術?#36816;動。它的主要活動中心是位於蘇黎世的伏爾泰酒店,由志趣相投的詩人、畫家、作家與音樂家以無意識的詩、?#22122;音?#38899;樂與自發性繪畫來共同參與的實驗性藝術活動。達達主義強烈反對已確立的藝術勢力和傳統主義,此派的成員隨時准備以任何手法發揮想像力,以在平庸粗俗的市民間製造嚴重越軌的事件。典型的達達主義作品為?#29616;成品?#65292;將一件從原有環境中抽取出來的平常物品當作?#33402;術?#26469;展覽。達達主義這種狂熱的反理性運動,為20世紀20年代的超現實主義的出現奠定了基礎。
De Stijl 風格主義
1917年由特奧?#20961;?#26460;斯堡和皮特?#33945;德里安在荷蘭所發起的一項藝術運動及雜志。他們認為藝術應在不斷凈化的過程中努力達到和諧、有序與清澄的境界。因而風格派的作品皆為質朴化和幾何形體化,主要運用正方形。構成畫面的是直線與純原色這些最簡單的元素。風格派的目標是極具哲理性的態度並用藝術觀念來反映出宇宙的神秘與秩序。此運動在1931年隨著凡?#26460;斯堡的去世而結束,但對歐洲的建築與實用美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Expressionism 表現主義
表現主義是1905年到1930年以德國為主要中心的一股藝術勢力。表現主義畫家意圖發展能表現他們內心情感而非外在世界的繪畫形式。他們的作品充滿張力和激情且高度個人化,其基本觀念是把畫布當成表達情感的工具。強烈、不真實的色彩和戲劇化的筆觸,使典型的表現主義作品具有生命力的震顫。因而不難理解文森特?#20961;?#39640;那粗獷的繪畫技法與獨特的色彩運用,會成為許多表現主義畫家的靈感來源。
Fauvism 野獸派
1905年在巴黎的一個展覽上,有一間展覽室的繪畫作品閃耀出純粹而對比強烈的色彩。它們看起來是以狂熱的激情畫出的。一位評論家稱這些作品為les fauves(法語,意為?#37326;獸?#65289;,從而得名。這些?#37326;獸?#33324;的作品,以明顯的強烈色彩、戲劇化的筆觸為顯著特徵,並憑借繪畫的表現深度,引發出一個高度情感和彩色的快樂幻想世界。
Futurism 未來主義
1909年在米蘭成立的一項前衛藝術運動。其成員的目標是把義大利從沉重的過去解放出來,展現現代光彩。未來主義成員對現代機械、運輸及通訊設備十分著迷,因而在繪畫和雕塑作品中,以稜角分明的形體和有力線條來表達物力論的感覺。未來派藝術的一個主要特點即為捕捉速度與動感,通常是描繪同一物體或人物在同時間輕微移動的數種意象,來表現一種騷動的狀態。
Gothic 哥特式
一種盛行於中世紀(約1150年到1500年)歐洲大教堂的藝術風格。此時的聖壇作品都摹擬教堂建築精心製作。哥特式的繪畫和雕塑的特色,便是描繪身形拉長的人物,在繪畫中則很少描繪三維立體空間,所用的透視法多無特定的規則,令人很難信服。到了14世紀末期,此風格更趨優雅、精緻,並提高了對大自然主題的興趣。精緻描繪動植物的細部,已成為繪畫的普遍特色。後哥特式風格影響多個國家,因而被稱為國際哥特式風格。
Impressionism 印象主義
此項繪畫運動始於19世紀60年代的法國。印象派畫家贊美林浴在自然光線下棗無論是曙光、日光還是薄暮的微光棗那令人驚嘆的自然景觀。他們著迷於光線與色彩間的關系,以純粹的色彩及自由的筆觸作畫。他們還根本改變了題材的選擇,避開傳統歷史、宗教或浪漫題材,而專注於風景和日常生活的情景。?#21360;象派"的名字來自一位記者在看了克勞德?#33707;奈的《日出?#21360;象》後的一句嘲諷語。
Kinetic Art 活動藝術
此名稱用來形容能具體表現真實或表面運動的藝術。這一概念最初是在20世紀20年代被提出的,但直到50年代至60年代才盛行並至巔峰。活動藝術可以是相當簡單的(例如亞歷山大?#32771;爾德的用風力抖動的裝置),也可以是復雜的(如廷居利運用馬達操作的雕塑)。此名稱也適用於利用光線效果給觀者造成動感幻象的藝術品。
Mannerism 矯飾主義
矯飾主義為文藝復興時期風格的一種發展,通常被視為對15世紀至16世紀早期著重和諧、秩序與完美的一種反作用。此風格盛行於1520年到1600年間的義大利。其特點為鮮明且近乎耀眼的色彩、復雜的構圖、誇張的形體與戲劇化的動態。?#30699;飾"一詞源於義大利語maniera,意思是?#39118;格?#65292;具體指優雅、均衡、和諧。此詞在若干世紀以來已發展出許多不同意義,但通常仍與直率地表現過度技巧、手法與富於幻想的藝術家及其作品有關。
Minimalism 極少主義
極少主義為20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主要發展於美國的一股繪畫及雕塑潮流。顧名思義,極少主義藝術是指削減外在形式直指本質:純粹的抽象、客觀、無特徵,排除外表裝飾或表現性的姿態。極少主義繪畫為單色畫,且多經由數學計算畫出方格或線狀結構,卻能引發一種庄嚴與存在感。雕塑家運用工業處理法及材料加鋼、運用塑料甚至管道來製造通常為一系列的幾何形體。這種雕塑沒有引發幻覺的特性。極少主義可視為對支配整個如年代現代藝術的抽象表現主義注重情感表現的反撥。
Nabis 納比畫會
為活躍於19世紀80年代的一小群畫家,他們受到保羅?#39640;更以純色作畫的啟發。此派的手法如成員之一莫里斯?#24503;尼所言:?#19968;幅畫作在作為一匹戰馬、一位裸女或一則軼事之前,本質上是一個覆益著色彩的平面。?#23485;闊畫面上的平坦色塊或圖案,即是納比派畫作的特色。除繪畫之外,此團體也對版畫、海報、書籍插圖、織物和戲劇設計感興趣。
Neo(-Classicism,-Expressionism,-Romanticism)新古典主義、新表現主義、新浪漫主義
詞頭的Neo即?#26032;?#30340;意思,指復興從前的潮流或理念。例如發展於18世紀後半葉的新古典主義,其目標便是回歸古典,重現古希臘和古羅馬藝術中的優雅風格。在藝術及建築上的特色,即是對線條及對稱的喜好,並經常借用古代藝術風格。新表現主義則是指20世紀70年代末一些美國及歐洲、尤其是德國的畫家,想重振表現主義的特色。新表現主義的作品傾向於高度個人化,且創作態度多熱情激烈。新浪漫主義則是指20世紀結合浪漫主義和超現實主義的一種強烈戲劇化形式。
Op Art 光效應繪畫藝術(視幻藝術)
一項發展於20世紀60年代的抽象藝術運動。op art為optical art的縮寫,意在開發人類視覺的一項運動。它憑借創造出看似閃爍、顫動的影像,和觀眾大玩視覺游戲。光效應藝術的作品本身雖為靜止的,但其形狀與色彩卻能造成視覺上的動感。
Pittura Metafisica(Metaphysical Painting)形而上學繪畫
此藝術運動為1917年由喬治?#24503;?#22522;里科和卡洛?#21345;拉在義大利創立。其特色為扭曲的透視法、不自然的光線及奇異的意象,並經常利用人體模型或雕像來取代人體。此派畫家以一種不真實的關系安排物體,製造出夢境般的魔幻氣氛。在這方面,形而上學繪畫與超現實主義有很多相同之處,但與之不同的是,形而上學繪畫著重於嚴謹的構圖及建築學理上的價值。
Pop Art 波普藝術
20世紀50年代出現於英美的一項藝術運動,其靈感來自消費社會及流行文化的意象。連環漫畫、廣告和大批量產品都是這一運動的一部分。波普藝本的特色,如其成員之一理查德?#27721;密爾頓所說,是?#30701;暫的、流行的、可消費的、低成本的、大量生產的、年輕的、有創意的、性感的、滑頭的、迷人的以及大商業的?#12290;這類粗率主題,通常在繪畫方面是以硬邊、類似照片的技巧,在雕塑方面則是對細節極少關注來加以強調。合成照片、組合藝術和拼貼,在波普藝術中也十分普遍。
Pre-Raphaelite Brotherhood 拉斐爾前派社
為一群年輕英國藝術家在1848年所組成的社團。他們對英國繪畫的衰落感到沮喪,試圖重新喚起在文藝復興極盛時期拉斐爾大師之前的早期義大利藝術,如桑德羅?#27874;提切利和菲利波?#21033;比作品中的真摯感。拉斐爾前派畫家多描繪文學、歷史與宗教場景,並經常在作品中提出對社會行為和社會關系的道德評論。此派作品質感表現豐富,細節描寫細膩,顯示出畫家對花、織物裝飾特性的濃厚興趣。
Renaissance 文藝復興
中世紀的人們生活在對上帝的敬畏中,教會無所不在。此時的藝術通常描繪天堂與聖徒.極少有描繪現實生話的。然而自14世紀起,人類開始意識到自己在世上的重要性及影響力。這種再生(或?#22797;興?#65289;的意義也反映在藝術上:人物變得更加逼真,空間更加真實,宗教故事也開始以人的觀點去描述。隨著時間的推移,從初期的喬托、馬薩喬風格的作品,到文藝復興巔峰時期的達?#33452;奇、米開朗琪羅和拉斐爾三位大師的不朽創作,藝術家愈來愈容易在畫布、濕壁畫與祭壇畫飾上重建世界的形象。雖然文藝復興通常與義大利關系密切,但阿爾卑斯山以北的德國和佛蘭德斯也各自發生了文藝復興運動。然而當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家將重心擺在透視法及幻覺空間的創造上時,佛蘭德斯和德國的文藝復興藝術家則強調以精細、寶石般華麗的描繪手法呈現他們的周圍世界。
Rococo 洛可可式
1700年左右發展於法國的一種輕快、愉悅的裝飾風格,並在18世紀期間遍及整個歐洲。?#27931;可可?#19968;詞出自法語rocaille,意思是指用來裝飾噴泉或岩洞的有紋飾的貝殼或天然岩石。以室內裝飾風格為主的洛可可藝術,典型的特色為迷人、優雅、輕快的氣氛與淡而柔和的色彩。其主題經常為貴族或上流人士的輝煌過去及有傷風化的愛情故事。
Romanticism 浪漫主義
18世紀晚期至19世紀初期盛行於北歐與美國的一種藝術運動。浪漫主義所呈現出來的面貌十分多樣化,因此很難以單一的定義來解釋。此派藝術家撇開理性教條,而重視想像力與個人情感的表達。他們的作品經常描寫一些特殊的情感,如恐懼、孤獨、勝利和真摯的愛。浪漫主義正式結束於19世紀中葉,但這股潮流仍存留在20世紀的表現主義及新表現主義之中。
Surrealism 超現實主義
超現實主義興起於20世紀20年代的法國。此派主要理論家安德烈?#21187;雷東稱超現實主義的目標在於?#35299;決夢境與現實的既存矛盾?#65292;如此可發揮的范圍便很廣泛。此派畫家常用攝影般精確的手法,描繪恐怖的、非理性的場景,用日常用品創造出奇特的生物,或開發能讓潛意識顯現出來的繪畫技法。超現實主義作品雖具象徵性,但仍表現出一個從平靜夢境到夢魘狂想無所不包的奇異世界。
Symbolism 象徵主義
19世紀末盛行於法國的一種文學及藝術運動。象徵主義畫家否認現實主義,認為繪畫應表現意念與心理狀態,而不只是簡單描寫可見的世界。他們的風格從珠寶般華麗豐盛到蒼白而從容都有,但共同的興趣則在於超脫塵世的表達。象徵主義者最偏愛宗教或神話題材,此外像情慾、死亡與罪惡也都是常見的主題。
Vorticism 旋渦主義
1914年由溫德姆.劉易斯在英國成立的一種前衛藝術運動。?#26059;渦主義?#20043;名出自義大利未來派畫家波丘尼的一段評論:?#25152;有有創意的藝術都是從情感的旋渦中散發出來。?#21644;未來主義一樣,旋渦主義在繪畫和雕塑上都採用粗糙、稜角分明和高度戲劇化的風格,並以捕捉活力與動感為目標。此藝術運動雖未延續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但卻是英國藝術中第一個朝抽象方面發展的重要潮流。

閱讀全文

與36798用簡單方法計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乳品企業財務分析方法 瀏覽:45
olay小白瓶a醇使用方法 瀏覽:507
國內常用的測骨齡的方法有 瀏覽:255
車用尿素計算方法 瀏覽:861
分離醛和酮的方法是什麼 瀏覽:465
給小孩剪頭發的簡單方法 瀏覽:992
緊身短袖尺碼測量方法 瀏覽:980
修電器的簡單方法 瀏覽:948
春夏波斯菊種子種植方法 瀏覽:115
成品葯劑最常用的滅菌方法是哪種 瀏覽:458
有沒解決方法 瀏覽:160
常見的黑盒測試方法有哪些方法有哪些 瀏覽:54
鋁集成吊頂安裝方法 瀏覽:655
豬圓環熒光pcr檢測方法 瀏覽:430
深度寫作的技巧和方法 瀏覽:746
如何上好實習課方法 瀏覽:206
鱗癌的免疫治療方法有哪些 瀏覽:25
讀書的步驟及方法 瀏覽:351
背牆材料計算方法 瀏覽:541
服裝表演形體測量方法 瀏覽: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