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使用預拌干混砂漿時,混凝土剪力牆抹灰防止空鼓的措施
材料里加上TLMb
主要是砂漿的問題,但也有其它原因,現總結如下:
抹灰砂漿要具備3個主要特徵:
1、粘結性要強,2、保水性要好,3,抗裂性能要好;
通常抹灰砂漿都採用1:2-1:3的水泥砂漿,此種配比實驗室檢測各項指標還算OK,但實際用起來相差很遠,由於牆體的吸水和自身的保水性不好,砂漿的粘結性會降低很多,而且水泥在砂漿里的比例過高,很容易開裂,一般都會加一些外加劑和纖維來調節,但都是指標不治本,只有一種外加劑可以,叫做TLMb。
再談談其他原因:
一、界面問題
由於混凝土表面很光滑,砂漿很難附著在上面,會滑動產生空鼓。一般有兩種方法解決,甩漿和用界面劑。但是這兩種方法也只是把砂漿掛在界面上,並沒有使砂漿真的粘在牆上,尤其是甩漿,所以其實對空鼓問題的解決作用不大,一般人都認為是解決空鼓的主要方法(誤區),所以說解決界面問題只是次要因素;
二、開裂
一般採用加纖維來解決,但實際上加不加纖維,效果相差無幾(心裡安慰而已),如果把砂漿配合比做到1:5以上,比加纖維效果好上很多倍;
三、工人操作
很多管理者認為工人很難監管,不可能時時監控的到,其實不是這樣的。工人之所以會違規操作,主要原因在材料,列舉幾個例子:
1、加了砂漿王類外加劑的砂漿,砂漿和易性很好,但是很滑,工人用起來速度很快,抹得面積大,掙錢多,不過由於滑就不會用該用的力量把砂漿壓在基面上,只是簡單的掛在上面,所以造成空鼓,但工人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材料性能決定了他們的工作方法;
2、砂漿不保水,抹灰一般分2次,正常水泥砂漿要2小時左右才能初凝,加上和基面粘牢的時間大概一共要5個小時左右才能進行第二次抹灰,期間砂漿里一定要有足夠的水進行反應,但是由於砂漿本身失水,有些砂漿半小時甚至更少的時間就已經可以進行第二次抹灰,這樣就造成砂漿後期強度不夠和幾面結合部位松動,但這也不能怪工人,你給他提供了這樣的機會,他要最求效益,自然就是這種結果。相反如果砂漿質量好,達不到他們對效益的要求,他們就說砂漿不好用,而管理者通常會按工人的要求調節砂漿,結果就會空鼓,這不能怨工人(自身笨才會被工人忽悠)
3、砂漿粘度不夠,工人一般不喜歡有足夠粘度的砂漿,原因很簡單,粘度大費力,速度慢,效益就低,舉個例子,一張紙沁水後很容易粘到玻璃上,鋪上去就行,而且短時間還不容易掉下來,但是要是用漿糊或膠水,你就得用點力才粘的住,你要是工人你喜歡哪種呢?所以說工人會說砂漿太遲(行話)了。不小心,你就被忽悠了!
總結起來,不是操作問題沒法解決,而是自己造成了不好監管的局面。
當然還有其他一些次要原因,砂漿放置時間過長,二次砂漿(用過的砂漿)的使用等。
我想到的就這些了,不知道對大家有幫助否!
『貳』 預拌砂漿的技術要求
抗壓強度是砂漿最基本的性能指標,因此根據抗壓強度劃分普通預拌砂漿的強度等級,其可選范圍見表l。
砌築砂漿規定了7個強度等級,其中M20以上高強度等級砌築砂漿主要是滿足混凝土小砌塊配筋砌體結構的需要。以往現場拌制的抹灰砂漿通常是按照材料組份和比例來劃分抹灰砂漿種類,而沒有對抗壓強度提出要求。隨著水泥強度的提高,純水泥砂漿的強度也越來越高,這不僅造成材料的浪費,還對砂漿質量產生不利的影響。預拌砂漿中通常都摻人一定量的活性礦物摻合料及外加劑,一來可以改善砂漿的性能,二來可降低成本,如再採用材料比例劃分抹灰砂漿就不科學了。對於抹灰砂漿來說,黏結強度比抗壓強度更重要,黏結強度高的砂漿更容易與基層黏結牢固。但黏結強度的試驗方法較復雜且復演性較差,相比之下抗壓強度的試驗方法較簡單且復演性較好,也比較成熟,另外,黏結強度與抗壓強度在一定范圍內有一定的相關性,而國外也大多採用抗壓強度而不是黏結強度來表徵抹灰砂漿的性能。因此,本標准採用抗壓強度劃分抹灰砂漿的類型。根據施工現場抹灰砂漿的抗壓強度一般在5~20 MPa,抗壓強度太高,並不利於砂漿與基層黏結牢固,故規定4個強度等級。
地面砂漿的強度等級是根據GB 50209--2002《建築地面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規定:「水泥砂漿面層強度等級不應小於Ml5」,確定了Ml5、M20、M25這3個等級。
普通防水砂漿具有一般的防水、防潮功能,強度較低的砂漿難以滿足抗滲性能的要求,因此規定Ml0、Ml5、M20這3個強度等級,抗滲等級取為P6、P8、Pl0。 雖然砂漿與混凝土的一些主要成分相同,但他們的作用卻不相同。通常混凝土都澆築在模具中,其能保持住大部分水,且混凝土本身可單獨作為一個結構單元;而砂漿通常被砌築在吸水塊材之間或塗抹在基層上,與基體共同構成一個整體。只要砂漿與塊材或基層一接觸,砂漿就被吸去水分,同時砂漿外表面也向大氣中蒸發水分,導致砂漿因失水而水分不足,影響了水泥的進一步水化,進而影響了砂漿強度的正常發展。另外,塗抹類砂漿通常厚度較薄、表面積較大,更容易因干縮而引起開裂,由此可見,砂漿保水性對砂漿性能有較大的影響。保水性良好的砂漿,水泥水化比較充分,強度能得到正常的發展,與基層能較好地黏結在一起。
國家限制使用實心黏土磚,而大力推廣使用新型牆體材料,特別是採用工業廢渣生產的牆體材料,這些材料的吸水量、吸水速度與燒結黏土磚有較大的差異,需要砂漿具有更好的保水性。因此,本標准強調了預拌砂漿的保水性能並通過試驗確定其指標。
我國傳統上是採用分層度表徵砂漿的保水能力,但該方法所需試驗時間較長,操作誤差也較大。國外大部分是以保水性來衡量砂漿的保水能力,它更能精確地反映砂漿的保水能力。本著優先採用國際標準的原則,本標准也採用保水性評價砂漿的保水能力並給出相應的性能指標。
標准編制組從市場上採集了lo種普通干混砂漿樣品,由編制單位同步進行保水性的對比試驗,同時也進行了部分水泥石灰混合砂漿以及摻稠化粉砂漿的試驗,部分試驗結果見表2。此次試驗共取得56個試驗數據,其中保水性≥88%的數據佔91%,最小值為86.4%(此時砂漿稠度為110 mlTl),因此,本標准規定:濕拌砂漿和普通干混砂漿的保水性均要求≥88%。
從試驗結果還可看到,砂漿的稠度對保水性是有影響的,二者之間成反比關系。為了使各次試驗結果具有可比性,規定了各品種砂漿試驗時的稠度取值范圍,即普通干混砂漿試驗時的稠度為:砌築砂漿70~80 mm,抹灰砂漿90~100 mm,地面砂漿45~55 mm,普通防水砂漿70~80 mm;濕拌砂漿按實際稠度試驗。 抹灰砂漿塗抹在建築物的表面,除了可獲得平整的表面外,還起到保護牆體的作用。抹灰砂漿容易出現的質量問題是開裂、空鼓、脫落,其原因除了與砂漿的保水性低有關外,主要原因還與砂漿的黏結強度低有很大關系。因此,GB 50210—2001{建築裝飾裝修工程質量驗收規范》中規定「外牆和頂棚的抹灰層與基層之間及各抹灰層之間必須黏結牢固」,「抹灰層與基層之間及各抹灰層之間必須黏結牢固,抹灰層應無脫層、空鼓,面層應無爆灰和裂縫。」可見,黏結強度是抹灰砂漿的一個重要性能。只有砂漿具有一定的黏結力,砂漿層才能與基底黏結牢固,長期使用不致開裂或脫落。雖然都認識到黏結強度對抹灰砂漿的重要性,但標准規范中只對砂漿的黏結性能提出定性的規定,而沒有給出定量的要求。因此,本標准擬通過大量的試驗來確定抹灰砂漿的黏結強度。
編制組對從市場上採集到的10種普通干混砂漿樣品進行了拉伸黏結強度的對比試驗,試驗分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是確定砂漿塗層的厚度、試件齡期,試件養護濕度取為45%~75%,部分試驗結果見表3。
從表3可見,與l4 d拉伸黏結強度相比,28 d拉伸黏結強度大部分提高,但提高的幅度不一樣,有些砂漿還降低,這可能是由於試件的養護濕度變化所致。為了盡量縮短試驗周期,並考慮到大多數行業標准中黏結強度試驗的齡期為14 d,故本標准規定試件齡期為14 d。關於砂漿塗層厚度的影響,大部分試驗結果是隨著塗層厚度的增加,黏結強度下降。考慮到砂漿自身黏結強度本來就低,厚度增大會加大數據的離散性。另外,目前我國抹灰砂漿還處於手工操作,勞動強度大,抹灰層厚度受施工水平限制,一般在20mm左右,分2~3次完成,每層厚度大約在6~7 mm,且砂子的最大粒徑為5 mm。考慮到某些特種干混砂漿產品標准中規定黏結強度試驗時的塗層厚度為3 mm,因此本標准規定砂漿塗層厚度為6 mm,這樣也可以將2塊3 min厚的成型框疊在一起使用。對第一階段的試驗結果進行總結、分析,由於普通干混砂漿的黏結強度較低,造成數據的離散性較大,遂開展了第二階段的試驗研究,試圖通過採取一些措施解決數據離散性大的問題。考慮到有些大城市在進行牆體抹灰時,預先在基層上塗抹一層界面劑,然後再進行抹灰。因此,我們採取在基底水泥砂漿試塊上先塗一薄層界面劑,待表面稍干後,再塗待檢砂漿,養護到規定齡期測試其拉伸黏結強度。根據第一階段的試驗結果,選取試件齡期為14 d,塗層厚度為6 min,選取兩個濕度:濕度60%~80%、濕度≥95%,對同一樣品進行塗與不塗界面劑以及不同濕度的對比試驗,部分試驗結果見表4。
試驗結果表明,雖然塗界面劑後可以減小數據的離散性,但界面劑對黏結強度的影響規律不盡一致。對於自身黏性不好的砂漿,經過界面劑處理後,黏結強度普遍提高,但提高的幅度不一樣;對於自身黏性較好的砂漿,經過界面劑處理後,黏結強度有的不變,有的還降低,說明界面劑對其沒有發揮作用。試驗結果表明,基底水泥砂漿試塊經過界面劑處理後,不能真實反映所檢砂漿自身的黏結性能,不具有代表性,因此沒有採用塗界面劑的方法。
在第一階段試驗中,採用的養護濕度為450%-75%,但發現養護濕度太低,不利於砂漿強度的發展,也容易造成試驗結果的復演性差,因此,在第二階段試驗中將養護濕度提高到60%80%,並增加一個濕度:≥95%,以研究不同濕度的影響。從表4看到,隨著養護濕度的提高,砂漿的黏結強度也提高。但考慮到實際工程中抹灰砂漿處在大氣環境中,而大氣中的濕度較低,如規定試件的養護濕度太高,則與實際工程相差較大,不能很好地反映實際工程情況;如規定試件的養護濕度太低,不利於砂漿強度的增長。另外,為了使預拌砂漿試驗試件能在一個養護室養護,並參考特種砂漿的試驗環境,規定了本標准黏結強度試件的養護條件。
根據上述試驗結果,我們確定了砂漿拉伸黏結強度的試驗方法:直接在基底塊上塗抹待檢砂漿,塗層厚度為6mm,試件在空氣溫度為(23±2)℃、相對濕度為60%--80%的環境下養護14 d。
由於大部分濕拌砂漿、普通干混砂漿的拉伸黏結強度都大於O.20 MPa,低於0.20 MPa的砂漿黏性較差、可施工性不好,因此規定抹灰砂漿、普通防水砂漿的拉伸黏結強度i>0.20 MPa,但對於M5抹灰砂漿,由於砂漿抗壓強度較低,並且大部分用於室內,故規定其拉伸黏結強度I≥0.15 MPa。
由於濕拌砂漿和普通干混砂漿自身的黏結強度較低,測試結果離散大,因此規定至少制備l0個試樣,且有效數據不少於6個。建議各地檢測部門嚴格檢驗條件,控制檢驗參數,加強人員培訓,提高復演性。 濕拌砂漿是由專業生產廠加水攪拌好後運到施工現場的,且運送的方量較多。由於砂漿施工仍為手工操作,施工速度較慢,砂漿不能很快使用完,需要在施工現場儲存一段時間。為給施工提供方便,特別是使下午送到現場的砂漿能儲存到第2天繼續使用,故規定濕拌砂漿設計凝結時間最長可達24 h,具體的凝結時間可由供需雙方根據砂漿品種及施工需要而定。JGJ 70一90《建築砂漿基本性能試驗方法》中規定砂漿凝結時間的測定方法是盛載砂漿的試模在(20+2)℃的室溫條件下保存,並每隔30 min測定一次。由於濕拌砂漿凝結時間較長,如每隔30 min測定一次,就會造成測定次數太多,而且也沒有必要,因此規定濕拌砂漿凝結時間的測定時間取為該砂漿凝結時間的l/4、1/2、3/4和凝結時間對應的時間。另外,濕拌砂漿運到現場後需要貯存在密閉容器中,因此規定凝結時間試驗時盛載砂漿的容器應貯存在密閉容器中。
普通干混砂漿是在現場加水拌和的,可隨用隨拌,不需要儲存太長時間,因而規定其凝結時間為3~8 h。凝結時間的試驗方法可按JGJ 70—90的規定進行。 JGJ 70一90《建築砂漿基本性能試驗方法》中規定砂漿抗壓強度試模採用無底模,基底採用普通黏土磚,這一規定是根據當時牆體材料基本上為黏土磚而制定的。隨著新型牆體材料的發展,實心黏土磚的使用越來越受到限制,取而代之的是新型牆體材料如混凝土小砌塊、加氣混凝土砌塊等。由於這些新型牆體材料與燒結黏土磚的性能不同,吸水率及吸水速度等都不一樣,因而JGJ 70—90中規定的砂漿抗壓強度試驗方法已不能滿足新型牆體材料的發展,有必要對其試驗方法進行修改。JGJ 70一90正在修訂之中,擬將無底試模改為有底試模。為此,編制組也對預拌砂漿進行了無底試模與有底試模的對比試驗,採用磚底模時砂漿稠度控制在70~90 mm,採用鋼底模時砂漿稠度控制在40~50 mm,試驗結果見表5。
從表5可以看到,採用有底模後砂漿抗壓強度降低6%-52%,降低幅度較大。因JGJ 70一90《建築砂漿基本性能試驗方法》正在修訂之中,其中抗壓強度試驗擬由原來的無底模改為有底模,並相應給出一個換算系數。鑒於砌體結構設計仍採用無底模測得的抗壓強度,為了與現行標准之間相互協調,試驗方法仍依據JGJ 70一90,待該標准修訂實施後,自然就換成有底試模,本標准不再另行規定。 GB 50203--2002《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中規定:在砌築砂漿中摻用有機塑化劑,應有其砌體強度的檢驗報告,並經檢驗和試配符合要求後,方可使用。GB 50003—2001《砌體結構設計規范》也對各類砌體的抗壓強度和抗剪強度做出了強制規定。由於商品砌築砂漿中摻加了保水增稠材料和粉煤灰等材料,必須進行砌體力學性能檢驗,以滿足結構安全性。為此,進行了砌築砂漿砌體力學性能的試驗研究,試驗結果見表6~8。
註:砂漿實測強度為20.3 MPa,底模為普通燒結磚。
上述試驗結果表明,濕拌砌築砂漿和干混砌築砂漿所砌築的磚、砌塊等牆體材料的砌體,其力學性能均符合GB 50003—2001((砌體結構設計規范》的要求。
『叄』 預拌砂漿應用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哪些
我國預拌砂漿已具有初步的現代化生產規模,但是在預拌砂漿輸送、儲存、運輸、氣送過程中使已混合好的砂漿產生不同程度離析。
現場(工地)罐方面,雖然在其中裝入擋風板,導向槽,降低砂漿在氣體輸送中離析程度,但是由於現場罐下端螺旋攪拌距離短(攪拌時間短),攪拌有效容積小,使砂漿出現不同程度離析在攪拌時不能得到改觀;在工地上由於砂漿自身缺陷,以及攪拌不充分缺陷,造成砂漿假凝、分層,得不到理想的和易性及施工性能,使已初混合的砂漿須在樓層施工點再加水進行人工拌合後上牆面或地面施工;大幅度增加工人勞動強度及施工成本,影響施工文明。
『肆』 淺談如何防止在砼表面抹預拌砂漿空鼓通病的發生
針對砼表面抹預拌砂漿空鼓通病出現的原因,要想減少此類通病的發生,監理在工作當中要加大施工材料質量的檢查,同時配合施工人員做好界面處理,具體來說需要做好以下幾點工作:
做好施工材料及施工技術的控制工作
在監理的過程中要重點做好施工材料的質量控制,對所使用的水泥在施工前必須進行水泥性能測試,禁止只用質量不達標或者存儲不當導致性能下降、過期的水泥。優先使用早起強度較差的普通硅酸鹽水泥,在砂子的粒徑選擇上建議使用中粗或粗砂,在使用之前監理必須與施工人員一起測定砂子中的含泥量,盡量將其控制在3%以內。在混凝土預拌過程中,要嚴格控制水灰比,要求在正式攪拌之前,進行水灰比的配比試驗,確定最佳配合比以保證預拌砂漿各項性能符合施工要求。在施工技術方面,要求並監督施工人員做好砼表面的清理工作,保證砼表面清理干凈,並進行適當的灑水以保證砼表面濕度符合要求。在壓光的時候要注意壓光的時間,壓光最低不能少於三遍,壓光的時候監理必須在場,壓光結束以後需要進行養護。在施工的過程中,還應該合理安排施工流向,避免在施工過程中出現上人過早或其它可能影響施工質量的情況出現。
做好界面的處理
在砼表面抹預拌砂漿的過程中對砼表面的有著比較高的要求,也就是必須要利於預拌砂漿與砼表面粘結,這就要求在施工之前必須做好界面處理。而界面處理的方式有很多種,常見的有使用建築膠水加水泥進行界面拍毛、用空壓機與噴槍進行噴毛、使用II型混凝土界面處理劑。本工程當中考慮的工程的施工需要,以及控制工程成本的需要,施工人員選擇是用空壓機與噴槍進行噴毛的處理技術。這種技術的主要優點在於其噴點的連續性及快速高效性,在處理的過程中可以利用機器本身帶有的擠壓設備,保證漿體能夠均勻塗抹在砼表面上,為了保證均勻想還可以利用空壓機氣管吹氣的力量快速均勻地噴射於牆面上,噴點可以說是非常均勻,能夠保證砼表面拉「毛」的效果符合預拌砂漿的塗抹及粘結性的要求。而且使用這種技術也具有一定的積極性,普通出漿速度為6L/min的噴漿機,若按用量0.6Kg/m2來算(界面劑的干漿容重按1.6Kg/m3),這種施工速度要遠遠的超過人工塗抹的方式,有效的降低施工成本這對於控制施工成本來說具有重要作用。在施工的過程中,監理應該旁站於施工現場,在處理的過程中要控制好塗抹的施工速度及施工效果,經過處理以後達到了比較理想的處理效果。
砼表面抹預拌砂漿空鼓的處理
盡管在施工的過程中已經做好了砼表面抹預拌砂漿空鼓的各項措施,但是在施工結束以後由於收到天氣、施工的細節性的等因素的影響,在一些地方還是出現了砼表面抹預拌砂漿空鼓的現象,這就需要對這些病害現象採取針對性的措施及時進行處理。在處理的過程中要考慮到空鼓對工程質量的影響,在處理的過程中監理要與施工人員一起監督其認真完成空鼓問題的處理。一般來說對於空鼓面積不大於0.1m2,而且沒有出現裂縫的,這種空鼓一般對砼質量不會產生影響,可以不做修補。但是對於大於0.1m2且人員活動比較密集的地方,或者說雖然沒有人員活動但是已經產生的裂縫,應該要求施工人員進行返工。具體來說就是要先將空鼓的部分鑿除,一般來說造成方形或者圓形,深度在30-50mm,內部砼表面應該鑿毛,然後將砼表面及周圍用水清洗干凈,再用相同的預拌砂漿進行修補。對於出現的大面積的空鼓現象,應該講整個層面全部清除干凈,並將砼表面鑿毛後重新進行預拌砂漿塗抹,直到徹底解決砼表面抹預拌砂漿空鼓問題。
『伍』 預拌砂漿的技術要求是什麼
1、強度等級
砌築砂漿規定了7個強度等級,其中M20以上高強度等級砌築砂漿主要滿足混凝土小型砌塊配筋砌體結構的需要。過去,現場拌制的砂漿通常按材料組成和配比進行分類,但對抗壓強度沒有要求。
2、持水能力
盡管砂漿和混凝土的主要成分相同,但它們的功能卻不同。一般情況下,混凝土澆築在能保持大部分水分的模具中,混凝土本身可以作為一個單一的結構單元使用;而砂漿通常是在吸水塊之間或鋪在基層上,與基層形成一個整體。
3、保水性
雖然砂漿與混凝土的一些主要成分相同,但作用卻不相同。還能保護牆體。抹灰砂漿存在開裂、空鼓、脫落等質量問題。其原因不僅與砂漿保水率低有關,還與砂漿粘結強度低有關。
(5)預拌砂漿問題及解決方法擴展閱讀:
預拌砂漿進場時,供應方應按規定批次向需方提供質量證明文件。質量證明文件應包括產品形式檢驗報告、出廠檢驗報告等,砂漿攪拌使用後,應放入收灰器。如有泌水現象,應在砌築前重新拌制。
砂漿應隨拌隨用。水泥砂漿和水泥混合砂漿必須分別在混合後3h和4h內使用;如果施工過程中的最高溫度超過30℃,則必須在混合後2h和3h內使用。
『陸』 有關預拌砂漿施工性的問題
先到現場看一下原材料是否和試拌的相同;延長攪拌時間還是難是嗎?加添加劑你還得試驗喲。
『柒』 砂漿最常見的質量問題是什麼為何出現這些問題
砂漿是一種脆性材料,最容易發生的質量問題是砂漿開裂,主要原因有:
1.化學收縮 大多數砂漿是以水泥為膠凝材料的,水泥接觸水後就會發生水化反應而形成水化
產物,這一反應將消耗一部分水。由於因此而產生的體積變化與水化產物有關,通常稱之為自生
體積變形。
2.乾燥收縮 砂漿通常都使用在建築物的表面,表面積較大,而且厚度較薄。砂漿常常與基層共同構成
一個整體,大部分基層材料都具有一定的吸水能力,砂漿與基層接觸後,一方面砂漿中的水分不斷被基層所吸收
;另一方面,砂漿表面直接與周圍環境接觸,對環境到底變化較為敏感,砂漿表面的水分向大氣蒸發,環境越乾燥,
水分蒸發得越快,導致砂漿中的水分大量損失,砂漿由於失水而產生較大的干縮變形。
3.溫度變形 溫度變形取決於砂漿使用部位。建築物頂層的東、西山外牆所受的溫度應力最大,
建築物高度越高,建築物上不結構外牆體所受的溫度應力也越大。砂漿如果處於上述部位,那麼砂漿所受的溫度
應力就較其他部位大,如果砂漿與基層的剪應力或拉應力小於溫度應力,那麼砂漿要麼本身開裂,要麼與基層脫開,以
釋放溫度應力,溫度變形就產生了。
對於溫度變形:首先要提高砂漿本身的抗拉強度與基層的抗剪切強度;其次,在建築和結構設計應避免平面復雜,減少溫度應力
集中;最後是採取外保護方法增加砂漿抵抗溫度應力作用,如外牆外保溫牆角用雙層網格布。
『捌』 什麼是預拌砂漿
預拌砂漿是指它是由專業廠家進行生產的,主要用於工程建設中的各種砂漿拌合物,同時也是我們國家近年來發展起來的新型建築材料,按照其性能可分為普通預拌砂漿和特種砂漿。歐洲國家是在20世紀五十年代初進行大量生產的,至今已有50多年的發展歷史。在國內上海的一些發達地區發展迅速。同時國內的一些城市也在禁止現場進行攪拌砂漿,推廣使用預拌砂漿。
拓展資料:
根據GB 50203--2002《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中規定:在砌築砂漿中摻用有機塑化劑,應有其砌體強度的檢驗報告,並經檢驗和試配符合要求後,方可使用。
根據GB 50003—2001《砌體結構設計規范》也對各類砌體的抗壓強度和抗剪強度做出了強制規定。由於商品砌築砂漿中摻加了保水增稠材料和粉煤灰等材料,必須進行砌體力學性能檢驗,以滿足結構安全性。
『玖』 預拌砂漿的使用要求
1.預拌砂漿的品種選用應根據設計、施工等的要求確定。
2.不同品種、規格的預拌砂漿不應混合使用。
3.預拌砂漿施工前,施工單位應根據設計和工程要求及預拌砂漿產品說明書編制施工方案,並應按施工方案進行施工。
4.預拌砂漿施工時,施工環境溫度宜在5℃~35℃。當在溫度低於5℃或高於35℃施工時,應採取保證工程質量的措施。大於等於五級風、雨天和雪天的露天環境條件下,不應進行預拌砂漿施工。
5.施工單位應建立各道工序的自檢、互檢和專職人員檢驗制度,並應有完整的施工檢查記錄。
6.預拌砂漿抗壓強度、實體拉伸黏結強度應按驗收批進行評定。
『拾』 請教關於預拌砂漿的一些問題。急!!!在線等!!!方便的請留下QQ。
安裝散裝罐是由於有些使用量較大的砂漿准備的,它配備計量和攪拌系統,主要用於砌築、抹灰和地面防水等普通砂漿,特種砂漿不需要使用散裝罐,這些都是袋裝的。如果是預拌砂漿,使用很多砂漿產品的話,需要哪種就給砂漿廠打電話,隨用隨打,非常方便。沈陽盾石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