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中葯拔罐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中葯拔罐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發布時間:2025-05-22 22:38:37

① 拔罐的作用和功效是什麼 既疏通經又絡行氣活血

拔罐,作為一種傳統中醫療法,通過其獨特的原理作用於人體,帶來顯著的保健和治療功效。其科學原理及作用機制,值得深入探究。

拔罐的三大作用機理:

第一,機械刺激作用: 拔罐時,通過排氣形成罐內負壓,罐緣緊緊吸附於皮膚表面,這一機械刺激牽拉了神經、肌肉、血管等組織,引發一系列神經內分泌反應,有效調節血管的舒縮功能和通透性,從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環。

第二,負壓效應: 拔罐的負壓作用使局部迅速充血、淤血,甚至導致小毛細血管破裂、紅細胞破壞,發生溶血現象。這種良性刺激通過神經系統調節組織器官功能,促進白細胞的吞噬作用,提高皮膚對外界變化的敏感性及耐受力,從而增強機體的免疫力。同時,汗毛孔的充分張開和汗腺、皮脂腺功能的加強,有助於體內毒素、廢物的加速排出。

第三,溫熱作用: 拔罐局部的溫熱作用不僅使血管擴張、血流量增加,還增強了血管壁的通透性和細胞的吞噬能力。這種溫熱作用改善了拔罐處的血管緊張度和黏膜滲透性,加速了淋巴循環和吞噬作用,為感染性病灶創造了一個良好的治療環境。此外,溶血現象的慢性刺激對人體具有保健功能。

拔罐的作用可概括為以下兩方面:

一、疏通經絡,行氣活血: 人體經絡縱橫交錯,聯絡內外、臟腑、肢節。若經絡氣血功能失調,會導致各種病變。拔罐療法通過負壓吸引作用疏通經絡、行氣活血,鼓動經脈氣血、濡養臟腑組織器官,同時增強臟腑機能。這種療法能增強正氣、驅除病邪,使經絡氣血恢復正常,疾病得以祛除。

二、雙向調節,異病同治: 拔罐療法具有獨特的雙向調節作用。在取穴和操作不變的情況下,可以治療多種疾病。例如,大椎穴刺血拔罐法既可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風熱感冒和內科疾病,也可用於治療頑固性蕁麻疹、座瘡等皮膚科疾病。總之,拔罐療法依據中醫基礎理論、經絡腧穴學說及中葯理論等辨證施治,達到疏通經絡、行氣活血、散瘀止痛等目的。

閱讀全文

與中葯拔罐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最簡單的斷食排毒方法 瀏覽:677
經濟研究方法課程內容 瀏覽:238
iphone屏幕壞了按不動解決方法 瀏覽:997
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教案視頻 瀏覽:889
無法菠蘿手工製作方法圖片 瀏覽:101
鍛煉的具體方法 瀏覽:651
隱藏式馬桶安裝方法圖水路高度 瀏覽:650
如何根據種子的特性確定播種方法 瀏覽:262
用什麼方法可以讓蟹爪蘭開花 瀏覽:687
鑒別老白茶的幾種方法 瀏覽:981
penalty分析方法 瀏覽:832
怎麼洗頭最快方法 瀏覽:221
七相色譜常用的定性方法有 瀏覽:237
電腦恢復速度最快方法 瀏覽:471
中葯拔罐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瀏覽:359
教學方法的啟發式 瀏覽:143
不正確洗手方法的圖片 瀏覽:465
制備氨氣的有哪些方法 瀏覽:353
扁平疣葯物治療方法 瀏覽:490
數字圖片的製作方法 瀏覽: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