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急求一篇畢業論文<<養豬場高濃度廢水處理>>
集約化養豬場廢水處理技術及應用
養豬場廢水是養殖業廢棄物中最典型的一類污
染物,主要包括豬尿、部分豬糞和豬舍沖洗水,屬高濃
度有機廢水。由於養豬業屬傳統產業,用於廢水處理
的資金有限,所以養豬場廢水處理各項指標要完全達
標難度很大。迄今為止,國內外對養豬場廢水處理已
進行了大量研究和工程應用實踐。文章分析總結了
近3年來集約化養豬場廢水處理的工藝研究和工程
應用等方面的情況,現報道如下。
1 豬場廢水處理工藝
目前,養豬場廢水處理研究的工藝方法有物化處
理、自然生態處理、好氧處理、厭氧處理等,實際工程
應用中常常是這些處理技術的組合工藝。
豬場廢水懸浮物質濃度很高,懸浮物質是COD
的主要來源之一,過高的懸浮物質將會影響後續生化
處理的效果,所以在養豬場廢水進入生化處理系統之
前進行固液分離處理是必要的。固液分離機有振動
篩、回轉篩、水力篩和擠壓式分離機等,其中擠壓式分
離機可以連續運行,效率較高。德國研製的FAN -
SEPATOR的擠壓式離心分離機,具有很好的分離效
果,在我國的應用表明,懸浮物的去除效率較高,分離
出來的泥渣含水率為80%左右。
豬場廢水氮磷含量很高, 採用磷酸鎂銨
(MgNH4 PO4 ·6H2O,俗稱鳥糞石)化學沉澱法處理,
使得廢水中的氨氮轉化為緩釋肥中的營養元素,解決
了氮的回收和氨的污染兩大問題,同時達到較好的預
處理效果,為後續的生化處理創造了條件。但該方法
必須考慮廢水中N、P、Mg的平衡問題,所以廉價的添
加劑是化學沉澱法能否實際應用的關鍵。Lee S I等
人利用海水或制鹽工業中的廢鹽鹵作為Mg2 + 添加
劑,沉澱速度快,與添加MgCl2 作鎂源對磷有等同的
去除效果,是一種處理成本低廉的方法,但去除氨的
效果不如添加MgCl2。
自然生態法是運用生態學原理與工程學方法相
結合的技術,應用較多的是穩定塘工藝和人工濕地系
統。PoachM E[ 1 ]為了研究有機負荷和去除效果的關
系,設計了6個並聯的濕地- 池塘- 濕地處理系統,
通過分別進水控制各處理單元的有機負荷,試驗研究
表明,最佳TSS、COD、TN、TP去除率分別為35% ~
51%、30% ~50%、37% ~51%、13% ~26%,夏季處
理效果明顯優於冬季,處理效果受溫度和降雨的影響
較大。自然生態法處理建設費用較低,運行成本低
廉,但受自然條件的影響較大,適宜於土地資源豐富
的地區,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好氧生化法主要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接觸氧化法。
成文[2]採用接觸氧化水解(酸化) -兩段接觸氧化-混凝
工藝處理豬場廢水,水解對CODcr有較高的去除率,穩定
在60%~70%;接觸氧化對COD的去除效果在50%左右。
整個工藝對氨氮去除效果較好,出水氨氮在13~15 mg/
L, CODcr在200~250 mg/L,經過聚合氯化鋁混凝沉
淀後,最終出水CODcr穩定在100 mg/L 以下,出水
達到污水綜合排放一級標准(GB8978 - 88) 。但該工
藝程序復雜,佔地面積大,對氨氮的去除效果還有待
進一步研究。鄧良偉[ 3 ]研究水解- SBR處理豬場廢
水,大大簡化了處理工藝, 水解去除了大部分的
COD, TP去除率達到55% ,但對氨氮去除效果不好;
SBR對氨氮有較好的去除效果, TN的去除率為74.
1% ,氨氮的去除率在97%以上,但最終出水的COD
殘留量較大。豬場廢水的高氨氮常常導致生化處理
過程中碳源不夠、C /N過低,從而影響總氮的去除效
果,如果採用外加碳源則會增加處理成本。Ju -
Hyun Kim等人利用序批式反應器( SBR) 實時控制
工藝,採取補充源水作外加碳源的方式處理豬場廢
水,通過ORP以及pH值實時控制缺氧段、好氧段,
TOC和總氮的去除率分別在94%和96%以上,能夠
有效除去TOC和TN,但對TP的去除效果不佳。豬
場廢水氨氮濃度高,對直接進行生化處理可能會產生
影響,因此在生化處理前進行化學脫氮以減輕後續生
化處理的難度,是目前豬場廢水處理的一個新途徑,
於金蓮等人提出了加石灰乳混凝沉澱- 脫氨- 好氧
生化的聯合處理工藝,在生化處理前進行混凝沉澱和
脫氨預處理,一方面去除了大部分懸浮物和部分難降
解有機物;另一方面提高pH值,脫除大部分氨氮,使
後續生化處理降低能耗、容易達標。
自然生態法和好氧處理都有各自的不足,自然生
態法處理需要大面積的處理場地;好氧處理能耗大,
去除污染物不完全。
對於高濃度有機廢水的處理,厭氧技術是必然選擇
之一。目前較常用也比較有效的處理方法是厭氧或
厭氧+好氧後續處理工藝,研製高效厭氧反應器是豬
場廢水處理的關鍵。鄧良偉等人利用內循環厭氧反
應器( IC)處理豬場廢水,水力停留時間0. 8~2. 0 d,
COD 負荷3~7 kg / (m3 ·d) ,經過半年的運行,結果
表明, COD 平均去除率為80. 3% ,耐沖擊負荷好,
BOD5 平均去除率為95. 8% , SS去除率為78. 5%。
厭氧反應器中,部分有機氮轉化為氨態氮,使得出水
氨氮濃度比進水高2. 82% ,反應器對總氮、總磷的去
除還需進一步的試驗研究。一般而言,單純使用厭氧
工藝,出水有機污染物還很高,必須採用後續處理才
能達到排放標准。考慮到SBR 對氨氮有較好的去
除,楊朝暉等人提出沉澱- UASB - SBR工藝處理豬
場廢水,經厭氧消化可除去大部分的有機質,在SBR
工藝中的曝氣過程分為2個階段,中間添置閑置階
段,既防止產生過多泡沫,又增強反消化作用。經過
穩定運行, UASB 反應器COD 有機負荷穩定在
8~10 kg/ (m3 ·d) , COD去除率達到70%左右,BOD5
去除率80%左右,經SBR 處理可去除氨氮95% ~
98% ,最終出水CODcr為186 ~412 mg/L, BOD5 為
78~146 mg/L,氨氮為20 ~60 mg/L,出水仍殘留部
分生化處理難以去除的難降解有機物,這是因為厭氧
消化較完全,消化液COD較低,而氨氮很高,導致後
續生化處理碳源不足,影響了後續的處理效果。楊朝
暉等人又研究水解酸化+好氧處理豬場廢水工藝,采
用水解酸化反應器(ASBR)進行厭氧處理,保持厭氧
消化處理控制在水解、酸化階段,使出水C /N 較高,
保證了後續SBR的生化效果。經過最終混凝處理,
COD去除率為99. 6% , BOD5 去除率為99. 8%, TN
為88. 3% ,氨氮為99. 8% ,出水達到污水綜合排放二
級標准(GB8978 - 96) 。但水解酸化反應器COD 的
容積負荷較低僅為2. 3 kg/ (m3 ·d) ,還需進一步研
究提高其負荷。
豬場廢水中還存在大量細菌,如不經處理可能將
大腸桿菌帶入地表水和地下水,危害人類健康, James
A Entry等人提出用水溶性的陰離子聚丙烯醯胺
( PAM ) 處理豬場廢水, 基建投資低、應用快捷。
PAM、PAM與CaO復配和PAM與Al2 ( SO4 ) 4 復配能
夠使總的大腸桿菌和排泄物大腸桿菌減少30% ~
50%,降低源水中的總磷、正磷酸根以及氨氮。正確
的應用PAM及其復配物可以減少進入地表水和地下
水中的污染物數量,保護水質。
2 豬場廢水處理技術應用情況
目前,應用到實際工程上的豬場廢水處理工藝有
自然生態法處理、好氧處理、厭氧+好氧處理等。潘
涌璋等人利用高級綜合穩定塘處理豬場廢水,經過穩
定運行, 出水達到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准
(GB18596 - 2001)的要求,氨氮在60 mg/L 左右,總
氮沒有考慮,總停留時間在20 d以上,佔地面積大,
適合於土地資源較豐富的亞熱帶山區。由於鳳眼蓮
對水體中的污染物質和營養物質有較好的吸收,
]考慮用鳳眼蓮處理豬場廢水,工藝流程如下:
該鳳眼蓮生化處理系統對COD 的______去除率為
43%~69% ,對總氮的去除率為55% ~72% ,對氮元
素的吸收量很大,同時對總磷、揮發酚等污染物都有
較好的去除效果。該處理系統的停留時間為30 d,日
設計流量為600 m3 ,但需要較大的處理場地,且受氣
候條件影響很大,這都限制了該工藝的應用。目前,
厭氧+好氧處理工藝應用較為廣泛。胡海良等人將
環形生活污水高效凈化沼氣裝置應用到豬場廢水的
處理上,廢水經過高效凈化沼氣裝置後進入接觸氧化
池,進行自然曝氣去除CODcr和BOD5 , 該工藝對
COD、BOD的去除率達到90%以上,但出水氨氮為
100~200 mg/L,去除效果不好。鄧良偉等人進行了
厭氧- 加源水- 間隙曝氣(Anarwia)的研究,此工藝
是厭氧+ SBR工藝的改良,因為厭氧消化較完全,導
致好氧處理中C /N較低,影響後續消化效果,如果添
加外源碳源或外源有機物提高C /N,運行成本隨之增
高,故提出了部分豬場廢水進入厭氧池進行厭氧處
理,另一部分進入沉澱配水池與厭氧出水混合後再采
用間歇曝氣的序批式反應器( SBR)處理,經過一年的
生產性試驗,該改良工藝對COD、氨氮、TN的去除率
分別為93. 1% ~97. 4%、98. 2% ~99. 5%、93. 1% ,
但最終剩餘難降解的有機質還需要進一步物化處理
才能達到排放標准。
3 其他相關處理技術
豬場廢水處理還有其他的相關處理技術,如從養
豬場生產過程的環境管理上考慮,在源頭改進工藝減
少排污,減輕污染。採用干清糞工藝取代水沖式清糞
就是一種較好的方法,干清糞工藝是將糞便單獨清
出,不與尿、污水混合排出,這種工藝固態糞便含水量
低,糞中營養成分損失小,肥料價值高,便於堆肥和其
他方式處理,還可以節約用水,減少廢水和污染物排
放量,易於凈化處理,是目前理想的清糞工藝。以萬
頭規模化養豬場為例,將現有的水沖糞工藝改為干清
糞工藝,每年可減少污水排放5. 5萬噸,既節約了用
水,又減少了污染。王德剛等人提出「零污染」乾式
法養豬,即在欄舍內鋪上敷料,將豬的糞尿吸附混合,
生物處理後進行二次發酵,並經工藝處理合成生態有
機肥,對周圍環境達到「零污染」的排放效果,同時降
低豬群疾病發生率,加快生長速度,提高飼養效益以
達到較好的經濟效益、環境效益。
目前很多學者提出了不少豬場廢水處理的新方法,
但都只停留在試驗室小試階段,真正應用到生產中還需
要進一步的研究試驗。鄧良偉等人利用秸稈作為載體
進行堆肥,在堆肥發酵過程中,產生的生物熱蒸發濃縮
「豬場廢水」,達到處理豬場廢水和生產有機肥的目的。
以秸稈為載體用豬糞水及其厭氧消化液進行堆肥處理,
其吸水比可達1∶5. 94~1∶6. 65,堆肥含水率基本在
70%以上,超過一般堆肥過程含水率( 50% ~60% ) ,
且能保持較長的高溫期,說明以秸稈為載體吸收豬糞
水在高溫條件下進行堆肥的工藝路線是可行的。在
堆肥過程中,氮、磷、鉀是一個累加的過程,所獲得的
堆肥是一種肥效較高的有機肥,但該工藝消耗豬場生
產廢水有限,僅限於小規模的污水處理,對於大規模
的豬場廢水處理還需研究探討。
4 結論與展望
根據以上分析,解決豬場廢棄物污染問題,首先
應當加強豬場環境管理,從源頭污水減量化考慮,采
用「零污染」乾式養豬,減少用水量,基本實現零污染
物排放;或採用干清的方式代替水沖,既不會流失營
養物質,又可以大大減少廢水的排放。養豬業屬於傳
統產業,豬場廢水處理必須尋求經濟可行、處理效果
好的方法。開發經濟有效的處理工藝是目前豬場廢
水處理的重點。高效厭氧反應器的研製、氮磷污染物
的去除、沼氣發電技術及無害化資源能源的回收是今
後豬場廢水處理的重要研究方向。
參考文獻:
[ 1 ] POACH M E. SwineWastewater treatment bymarsh - pond - marsh
constructed wetlands under varying nitrogen loads [ J ]. Ecological
Engineering, 2004 (23) : 165 - 175.
[ 2 ] 成文. 養豬場廢水處理工藝研究[ J ]. 環境污染與防治, 2000, 22
(1) : 24 - 27.
[ 3 ] 鄧良偉. 水解- SBR工藝處理規模化豬場糞污研究[ J ]. 中國給
水排水, 2001, 17 (3) : 8 - 11.
[ 4 ] 余遠松. 鳳眼蓮水生生態系統處理大型養豬場廢水的應用研究
[ J ]. 農業環境保護, 2000, 19 (5) : 301 - 303.
畜禽糞便用於生產飼料的方法
隨著我國畜牧業的蓬勃發展,生產規模化、集約
化趨勢越來越明顯,在給人類提供豐富的畜禽產品同
時,由於規模化養殖場的畜禽糞便和污水多不處理直
接用作肥料,某些地區甚至直接排入江河,造成嚴重
的環境污染。其實,畜禽糞便並非完全是不可利用的
廢物,糞便中有一部分營養物質能被動物直接再吸
收,還有一部分物質可通過處理再被動物吸收。現在
被各國所接受和使用的主要處理方法有以下幾種。
1 乾燥法
一般只適用於營養物質含量較高的雞糞。
1. 1 自然乾燥
將新鮮糞便單獨或摻入一定比例糠麩拌勻後,攤
在水泥地面或塑料布上,隨時翻動,自然風干、曬干,
然後粉碎,摻到其他飼料中飼喂。此法成本較低,操
作簡單,但受天氣影響大,曬干時造成的環境污染大。
1. 2 加溫乾燥
乾燥快速,可達到滅菌、滅雜草籽和去臭的目的,
但是經處理後的糞便養分損失較大,成本較高。
1. 2. 1 低溫乾燥 將畜禽糞便運到裝有機械攪拌和
氣體蒸發的乾燥車間或乾燥機、隧道窖中,在70 ~
500 ℃的溫度下烘乾,使畜禽糞便含水量降到13%以
下,再儲藏和利用。
1. 2. 2 高溫快速乾燥 將含水量為70% ~75%的
畜禽糞便通過高溫快速乾燥機,在不停旋轉的乾燥機
中,畜禽糞便通過間接加熱( 500 ~700 ℃) , 12 s左
右,含水量即可降至13%以下。
1. 3 微波處理乾燥
2. 農業節水 小論文
節水農業,作好用水文章
農業高效利用水資源的目標就是農作物高產與高水分利用效率相結合的節水型農業。節水農業的中心問題是提高水分(包括降水和灌溉水)利用效率。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用水量佔全國總用量的80%左右,其中90%的種植業用水都需經過土壤水的轉化而被植物吸收利用。如何充分利用土壤水分,提高土壤水高效利用的綜合農藝措施,已成為當前農業用水可持續發展的緊迫任務。下面介紹節水農業中調節乾旱的幾項措施:
一、減少不必要的降水流失,保住天上水。
丘陵山區要大力加強工程措施和耕作技術措施建設,工程措施主要有興修水平梯田,溝壩,水窖等。耕作技術措施有水平溝種植、壟溝種植、蓄水聚肥種植等。通過深耕或深松,耕深15-20厘米,打破犁底堅硬土層,降低了土壤容量,增加了孔隙度,從而增加了降雨的入滲速度和土體的蓄水容量。少耕免耕對減少風蝕、水蝕、增強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減少地表徑流起到良好作用。免耕可使降水流失量減少,土壤流失量減少,土壤含水量增加。
二、選擇避旱和適應土壤乾旱的措施,巧用土壤水。
根據不同地區土壤特點,選耐旱優良品種。通過一些耕作措施,減緩乾旱時期的旱情如延長蹲苗時間以錯過旱情期;在限水灌溉條件下,磷肥集中深施效果最好。有地表水源的地區,限額灌溉,以水防旱。
三、防止不必要的蒸發,減少消耗,多用土壤水。
防止不必要的水分蒸發可採取覆蓋、應用抗旱保水劑等措施。(1)覆蓋。有麥糠覆蓋、生物覆蓋、地膜覆蓋、秸稈覆蓋、留高茬覆蓋、沙石覆蓋等幾種方式 ,保墒增溫效果好。生產實踐證明,麥田採用麥糠覆蓋蓄水量提高20-44.6毫米,比對照增產23.2%。覆蓋栽培具有明顯而穩定的聚水、保墒、增溫作用,改善土壤理化性狀,提高土壤肥力及其有效性,提高作物有效耗水比,抑蒸減耗,節水抗旱,促進早熟和增產等作用。(2)利用抗旱保水劑,延長土壤水分持續供應。抗旱保水劑可直接改善土壤理化性質,明顯提高土壤水分含量,在旱作大田上,全生育期土壤水分平均可高出5 個百分點以上,在灌溉地上,可明顯可提高土壤抗旱能力,延緩灌水時間,減少灌水1—2次。
四、提高土壤現有水分的利用效率,用好土壤水。
土壤深層貯水具有較高的穩定性和有效性,它在作物生育期降水不足時,可通過毛管運動或根系的吸收調節水分的供應。採用輪作平衡調水,推廣良種,間作套種,鋪膜提高地溫增加水分的有效性,增加施肥量,合理利用N、P配合,無機肥與有機肥配合提高土壤水的利用,增施P、K肥,「以肥調水,以水調肥」充分利用深層水。
3. 急求!!環境保護的重要性的論文3000字 謝謝!!!
淺析我國環境保護的形勢及對策【摘 要】我國的環境保護工作雖然取得積極進展,但環境形勢依然十分嚴峻,環境管理嚴重滯後,與環境保護任務要求不相適應,為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把環境保護擺在更加重要的戰略位置。當前環境保護要切實解決好防治水污染、大氣污染、土壤污染、核與放射污染,以及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等突出問題。加強環境保護必須採取有力的對策措施:健全環境保護法規,加強執法力度;健全環境管理體制,完善環境監管制度;建立多元化環保投融資機制,增加環保資金投入;實行有利於環保經濟政策,加快污染治理市場化進程;推動環境科學進步,加強環保隊伍建設;落實環境保持責任制,強化環境保護成果效應。
【關鍵詞】環境保護 戰略位置 環境污染 生態破壞 污染治理 生態保護
環境、資源、健康被國際社會認為是可持續發展中最值得關注的問題,環境保護是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的。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通過的「十一五」規劃《建議》提出:「加大環境保護力度」,「切實保護好自然生態」。這是「十一五」時期我國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根本要求和指導方針。我們必須認真貫徹執行,為我國防治污染、保護生態、實現環境根本好轉做出貢獻。
一、做好環境保護工作勢在必行
(一)環境形勢依然十分嚴峻
「十五」環境保護計劃指標沒有全部實現,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0年增加了27.8%,化學需氧量僅減少2.1%,未完成削減10%的控制目標。淮河、海河、遼河、太湖、巢湖、滇池(以下簡稱「三河三湖」)等重點流域和區域的治理任務只完成計劃目標的6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遠遠超過環境容量,環境污染嚴重。全國26%的地表水國控(國家重點監控)斷面劣於水環境V類標准,62%的斷面達不到III類標准;流經城市90%的河段受到不同程度污染,75%的湖泊出現富營養化;30%的重點城市飲用水源地水質達不到III類標准;近岸海域環境質量不容樂觀;46%的設區城市空氣質量達不到二級標准,一些大中城市灰霾天數有所增加,酸雨污染程度沒有減輕。全國水力侵蝕面積161萬平方公里,沙化土地174萬平方公里,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許多河流的水生態功能嚴重失調;生物多樣性減少,外來物種入侵造成的經濟損失嚴重;一些重要的生態功能區生態功能退化。農村環境問題突出,土壤污染日趨嚴重。危險廢物、汽車尾氣、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等污染持續增加。應對氣候變化形勢嚴峻,任務艱巨。發達國家上百年工業化過程中分階段出現的環境問題,在我國已經集中顯現。我國已進入污染事故多發期和矛盾凸顯期。
(二)當前我國環境管理工作嚴重滯後
環境形勢嚴峻,保護環境緊迫又重要,但目前我國環境保護的法規、制度、工作與任務要求不相適應。一些地方對環境保護認識不到位,重GDP增長,輕環境保護;環境保護法制不夠健全,環境立法未能完全適應形勢需要,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現象較為突出;環境保護機制不完善,投入不足,歷史欠賬多,污染治理進程緩慢,市場化程度偏低;環境管理體制未完全理順,環境管理效率有待提高;監督能力薄弱,國家環境監測、信息、科技、宣教和綜合評估能力不足,部分領導幹部環境保護意識和公眾參與水平有待增強。
(三)加強環境保護具有重要意義
發達國家上百年工業化過程中分階段出現的環境問題,在我國近20年來集中出現,呈現結構型、復合型、壓縮型的特點。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造成了巨大經濟損失,危害群眾健康,影響社會穩定和環境安全。未來15年我國人口將繼續增加,經濟總量將再翻兩番,資源、能源消耗持續增長,環境保護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因此,必須把環境保護擺上更加重要的戰略位置。加強環境保護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舉措,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內在要求,是堅持執政為民、提高執政能力的實際行動,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有力保障。加強環境保護,有利於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實現更快更好地發展;有利於帶動環保和相關產業的發展,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和增加就業;有利於提高全社會的環境意識和道德素質,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有利於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提高生活質量和延長人均壽命;有利於維護中華民族的長遠利益,為子孫後代留下良好的生存和發展空間。因此,必須用科學發展觀統領環境保護工作,痛下決心解決環境問題。
二、當前必須切實解決突出的環境問題
(一)以飲水安全和重點流域治理為重點,加強水污染防治
一是要科學劃定和調整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切實加強飲用水水源保護,建設好城市備用水源,解決好農村飲水安全問題。二是要堅決取締水源保護區內的直接排污口,嚴防養殖業污染水源,禁止有毒有害物質進入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強化水污染事故的預防和應急處理,確保群眾飲水安全。三是要盡快改善重點流域、重點區域的環境質量,加大「三河三湖」(淮河、海河、遼河、太湖、滇池、巢湖)、三峽庫區、長江上游黃河中上游和南水北調水源地及沿線等水污染防治力度。四是要把渤海等重點海域和河口地區作為重點,加強海洋環保工作。五是要嚴禁直接向江河湖海排放超標的工業污水。
(二)以降低二氧化硫排放總量為重點,推進大氣污染防治
一是要加快原煤洗選步伐,降低商品煤含硫量。二是要加強煤電廠二氧化硫治理,新(擴)建燃煤電廠除燃用特低硫煤的坑口電廠外,必須同步建設脫硫設施或者採取其他降低二氧化硫排放量的措施。三是要在大中城市及其近郊,嚴格控制新(擴)建除熱電聯產外的燃煤電廠,禁止新(擴)建鋼鐵、冶煉等高耗能企業。四是要根據環境狀況,確定不同地區的脫硫目標,制訂並實施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規劃。五是要制訂燃煤電廠氮氧化物治理規劃,加大煙塵、粉塵治理力度,採取節能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六是要大力發展風能、太陽能、地熱、生物質能等能源,積極發展核電,有序開發水能,提高清潔能源比重,減少大氣污染物排放。
(三)以防治污染為重點,加強城鄉環境保護
一是要加強環保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污水處理率和垃圾無害化處理率。二是要在建設中注重保護自然和生態條件,盡可能保留天然林草、河湖水系、灘塗濕地、自然地貌及野生動植物等自然遺產,努力維護地區的生態平衡。三是要開展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和超標耕地綜合治理,污染嚴重且難以修復的耕地應依法調整。四是要合理使用農葯、化肥,防治農用薄膜對耕地的污染。五是要積極發展節水農業與生態農業,加大規模化養殖業污染治理力度。六是要推進農村改水、改廁工作,搞好作物秸稈等資源化利用,積極發展農村沼氣,妥善處理生活垃圾和污水,創建環境優美鄉鎮、文明生態村。
(四)以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為重點,強化生態保護
一是要堅持生態保護與治理並重,重點控制不合理的資源開發活動。二是要優先保護天然植被,堅持因地制宜,重視自然恢復,繼續實施天然林保護、天然草原植被恢復、退耕還林、退牧還草、退田還湖、防沙治沙、水土保持和防治石漠化等治理工程,嚴格控制土地退化和草原沙化。三是要使經濟社會發展與水資源條件相適應,統籌生活、生產和生態用水,建設節約型社會。四是要加強生態功能保護區和自然保護區的建設與管理,加強礦產資源和旅遊開發的環境監管。五是要做好紅樹林、濱海濕地、珊瑚礁、海島等海洋、海岸帶典型生態系統的保護工作。
(五)以核設施和放射源監管為重點,確保核輻射環境安全
一是要全面加強核安全與輻射環境管理,國家對核設施的環境保護實行統一監管。二是要科學制訂核電發展規劃,核電建設要充分考慮核安全、環境安全和廢物處理處置等問題。三是要加強在建和在役核設施的安全監管,加快核設施退役和放射性廢物處理處置步伐。四是要加強電磁輻射和伴生放射性礦產資源開發的環境監督管理,健全放射源安全監管體系。剩餘內容參考 http://www.studa.net/huanjing/091209/15050066-2.html
4. 求與"水污染危害和防止的措施"相關論文!!!
當污染物進入河流、湖泊或地下水等水體後,其含量超過了水體的自然凈化能力,使水體的水質和水體底質的物理、化學性質或生物群落組成發生變化,從而降低了水體的使用價值和使用功能的現象,被稱為水體污染。大量的無機、有機污染物進入水體,不僅破壞水生生態系統,而且危害及到人體健康,造成水質性缺水使人們工農業生產、生活受到影響.
要解決我國的水污染問題要從多方面著手綜合考慮,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其對策措施有:
1、減少耗水量:當前我國的水資源的利用,一方面感到水資源緊張,另一方面浪費又很嚴重。同工業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許多單位產品耗水量要高得多。耗水量大,不僅造成了水資源的浪費,而且是造成水環境污染的重要原因。
通過企業的技術改造,推行清潔生產,降低單位產品用水量,一水多用,提高水的重復利用率等,都是在實踐中被證明了是行之有效的。
2、建立城市污水處理系統:為了控制水污染的發展,工業企業還必須積極治理水污染,尤其是有毒污染物的排放必須單獨處理或預處理。隨著工業布局、城市布局的調整和城市下水道管網的建設與完善,可逐步實現城市污水的集中處理,使城市污水處理與工業廢水治理結合起來。
3、產業結構調整:水體的自然凈化能力是有限的,合理的工業布局可以充分利用自然環境的自然能力,變惡性循環為良性循環,起到發展經濟,控制污染的作用。關、停、並、轉那些耗水量大、污染重、治污代價高的企業。也要對耗水大的農業結構進行調整,特別是乾旱、半乾旱地區要減少水稻種植面積,走節水農業與可持續發展之路。
4、控制農業面源污染:農業面源污染包括農村生活源、農業面源、畜禽養殖業、水產養殖的污染。要解決面源污染比工業污染和大中城市生活污水難度更大,需要通過綜合防治和開展生態農業示範工程等措施進行控制。
5、開發新水源:我國的工農業和生活用水的節約潛力不小,需要抓好節水工作,減少浪費,達到降低單位國民生產總值的用水量。南水北調工程的實施,對於緩解山東華北地區嚴重缺水有重要作用。修建水庫、開采地下水、凈化海水等可緩解日益緊張的用水壓力,但修建水庫、開采地下水時要充分考慮對生態環境和社會環境的影響。
6、加強水資源的規劃管理:水資源規劃是區域規劃、城市規劃、工農業發展規劃的主要組成部分,應與其他規劃同時進行。
合理開發還必須根據水的供需狀況,實行定額用水,並將地表水、地下水和污水資源統一開發利用,防止地表水源枯竭、地下水位下降,切實做到合理開發、綜合利用、積極保護、科學管理。
利用市場機制和經濟杠桿作用,促進水資源的節約化,促進污水管理及其資源化。為了有效地控制水污染,在管理上應從濃度管理逐步過渡到總量控制管理。
5. 如何解決污水處理中MBR膜的污染問題
MBR膜的污染的影響因素:
1、污泥混合液的特性:
2、操作條件:錯流與紊流,壓力:
3、膜組件:膜材料、膜孔徑、膜構造:
MBR膜的污染的解決方法
1、改變懸浮液特性:MBR膜污染物主要來自活性污泥混合液,對其進行預處理,改變其過濾特性,可有效降低和減緩膜污染。具體方法可向生物反應器中加入少量絮凝劑,使細小微粒發生絮凝和凝聚,減少其在膜面沉積。
2、膜上污染物的脫落清除:設置曝氣裝置增大曝氣量,在膜表面產生水流剪切作用,引起MBR膜組件附近膜絲振動,加速膜表面沉積污染物的脫落;當膜污染達到一定程度時,要對膜組件進行清洗,保障系統的正常運行,常用的清洗方法有水力清洗、化學清洗、超聲清洗。
3、降低入膜活性污泥混合液的濃度:具體方法可向生物反應器中加入填料,使懸浮微生物在填料上附著,這樣既能加快微生物對污染物的分解速率,又可有效降低入膜活性污泥混合液濃度,或控制膜的工作通量低於臨界通量,延緩污染物在膜上的沉積速率,延長MBR膜的壽命,控制膜污染。
4、優化改進膜組件:MBR膜組件的優化設計應充分考慮膜組件的放置方式與水質情況、中空纖維膜的管徑與長度兩方面。試驗表明:沒有曝氣時膜絲橫向放置優於軸向,有曝氣時軸向放置效果更好;膜絲直徑試驗結果表明:在錯流系統中,無論是否曝氣,細膜絲均優於粗膜絲;通過模型計算得到當膜絲長度為0.5-3m時,適宜的膜絲內徑為0.2-0.35mm時,活塞流可有效提高膜通量。
6. 農村分散生活污水處理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論文
農村分散生活污水處理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論文
摘要:
隨著社會的發展,經濟水平的提高,城鄉一體化進程越來越快,農民越來越關注生活環境的質量,我國農村人口多,生活污水的排放量較大,處理不及時,導致農村生活污水引發的環境問題愈加突出。文章考慮對接觸氧化法進行一定的改進優化,在保證其處理效果的基礎上盡量降低其運行成本,使其適用於農村分散生活污水處理。
關鍵詞:
農村生活污水存在問題解決方法
農村生活污水包括洗滌、洗浴和廚房用廢水及人、畜糞、尿和家禽養殖廢水等,污染物主要以有機污染物為主,相對城鎮生活污水,農村生活污水具有分散、污染物成分簡單、易處理,水量變化大等特點。
1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現狀
隨著農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村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也逐漸增加,農村的生態環境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對農民的身體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脅,農村的環境令人擔憂。調查報告顯示,我國大部分村莊的排水設備缺乏,不經過處理而直接排放污水。89%的.村莊的生活垃圾直接丟棄在住房前後、村內的池塘中,而且村裡沒有人對垃圾進行處置。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不僅對河流、池塘造成破壞,而且污染了村民的生存環境,嚴重影響了村民的身體健康。
農村生活污水主要包括洗浴、廚房、沖廁以及農民養殖牲畜的糞便水。農村的污水處理率不高,污水分散分布,水量排放沒有規則,污水中的有機物含量高,重金屬等有害物質的含量不高。農村人口居住的較為分散,但是由於居民有很相似的生活規律,這就造成農村生活污水的排放流量白天要比早晚的少,夜間的排水量不大,數量變化較大。
2農村分散型生活污水處理技術選擇
2.1農村分散型生活污水處理技術的選擇原則
針對農村分散型生活污水特點以及處理難點,在選擇處理技術時,應遵循以下原則:
2.1.1因地制宜
在農村開展生活污水處理,必須要結合該區域的實際情況,選用合適的處理技術。農村地區的人口、地形、地質、氣候以及經濟水平等,因地域地理位置的不同,存在很大差別,所以在選用污水處理技術時,也應當因地制宜的選用合適的處理技術。在土地面積有限的情況下,可採用生物生態組合處理技術實現污水物的生物降解和氮、磷的生態去除,以降低污水處理能耗,節約建設、運行成本。此外,還應結合當地農業生產,加強生活污水源頭消減和尾水的回收利用。
2.1.2抗沖擊負荷能力強
農村生活污水水質水量變化很大。當污水排放量較小時,容易造成處理系統的資源浪費,污水排放量大時,容易超出污水處理系統的處理負荷,造成出水惡化,所以應盡量選擇抗沖擊負荷能力強的污水處理技術。
2.1.3管理簡易
當前我國農村地區的經濟雖然已經有了很大改善,但是在技術方面還存在欠缺。例如,在農村建設起處理生活污水的基礎設施,由於專業技術的匱乏,使其在建成之後不能正常得以應用,更不要說能夠對其進行科學的管理了。所以,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技術方法在選用時,一定要遵循管理簡單容易的原則,這樣才能真正發揮出污水處理技術的作用。
2.1.4花費造價低
當前我國很多農村地區針對生活污水處理並不重視,同時針對其成本造價也缺少相對穩定的經費來源,例如,很多農村地區在進行生活污水處理時,經常會選用好氧處理技術,但是該項處理技術運行所需的成本費用太高,因此勢必會在應用時受到資金的限制。所以,在開展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時,應盡可能選用花費造價低的處理技術,將污水處理的能量消耗降到最低。
2.1.5佔地面積相對較小
農村地區雖然土地面積較廣,但是對有些農村地區來說,大部分是山地,丘陵,可供農村居民生活、生產所用的土地較少,考慮到農村今後的發展,應節約土地,應考慮採用佔地面積較小的污水處理工藝。
2.1.6無二次污染
在城市污水處理中,在使水質得到凈化的同時,有時也會帶來空氣污染、蚊蟲增多、化學葯劑污染等其它環境問題,因而,在農村生活污水處理中,應盡量選擇無二次污染或少二次污染的處理工藝。總體來說,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方式,應結合農村當地的地理條件、經濟條件、環境條件、管理水平綜合考慮,生活污水處理方式必須符合經濟、高效和簡便易行的原則。
2.2農村分散生活污水處理技術
農村分散型生活污水處理技術可大體上分為生物、生態技術兩種,生物技術主要指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厭氧生物濾池法、化糞池法等,生態技術主要指氧化塘、人工濕地、土地滲濾等。針對農村土地稀少,生態處理方式受限的情況,許多學者提出了組合生態與生物處理方法的模式,經實踐驗證其不但處理效率高,而且佔地面積小、能源消耗低,非常適用於農村分散型生活污水的處理。生物生態組合模式主要包括化糞池或沼氣池+生態處理組合技術、化糞池或沼氣池+生物處理組合技術、生物+生態深度處理組合技術三種形式。其中化糞池或沼氣池對後續生態T藝往往只是起到一個預處理的作用,處理效果有限,負荷減低作用也有效,其往往不能有效達到減少系統佔地面積大的問題。因此,通常所說的生態+生物組合技術中的生物技術往往指的是好氧生物技術,好氧生物技術主要有活性污泥法、SBR法、膜生物反應器法、生物濾池法、接觸氧化法等。
3結語
生物接觸氧化技術對水質、水量波動具有較強的適應性,這已經在很多實際工程運用中得到證實。與活性污泥法相比,生物接觸氧化法不僅能夠處理高濃度生活污水,也能處理低濃度生活污水,另外,其所產生的剩餘污泥較少,不需污泥迴流,無污泥膨脹等問題。接觸氧化法所具有的這些優點,使其對於土地資源比較緊張的農村地區的生活污水處理具有一定的優勢。
參考文獻
[1]肖麗紅.分析農村生活污水的治理方法[J].科技與生活,2012,15(18):32-33.
[2]侯慧.我國農村生活污染處理現狀及建議[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4,10(02):16-17.
;7. 調查報告開題報告格式
調查報告開題報告格式
開題報告的具體格式是怎麼樣的,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我整理的調查報告開題報告格式,歡迎參考閱讀!
1、開題報告寫作格式
第一步、論文擬研究解決的問題
內容要求:
明確提出論文所要解決的具體學術問題,也就是論文擬定的創新點。
明確指出國內外文獻就這一問題已經提出的觀點、結論、解決方法、階段性成果。
評述上述文獻研究成果的不足。
提出你的論文准備論證的觀點或解決方法,簡述初步理由。
撰寫方法:
你的觀點或方法正是需要通過論文研究撰寫所要論證的核心內容,提出和論證它是論文的目的和任務,因而並不是定論,研究中可能推翻,也可能得不出結果。開題報告的目的就是要請專家幫助判斷你所提出的問題是否值得研究,你准備論證的觀點方法是否能夠研究出來。
一般提出3或4個問題,可以是一個大問題下的幾個子問題,也可以是幾個並行的相關問題。
第二步、國內外研究現狀
內容要求:列舉與論文擬研究解決的問題密切相關的前沿文獻。基於「論文擬研究解決的問題」提出,允許有部分內容重復。
撰寫方法:只簡單評述與論文擬研究解決的問題密切相關的前沿文獻,其他相關文獻評述則在文獻綜述中評述。
第三步、論文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內容要求:
簡介論文所研究問題的基本概念和背景。
簡單明了地指出論文所要研究解決的具體問題。
簡單闡述如果解決上述問題在學術上的推進或作用。
基於「論文擬研究解決的問題」提出,允許有所重復。
第四步、論文研究主要內容
容要求:初步提出整個論文的寫作大綱或內容結構。由此更能理解「論文擬研究解決的問題」不同於論文主要內容,而是論文的目的與核心。
2、考慮要素
①研究的目標。
只有目標明確、重點突出,才能保證具體的研究方向,才能排除研究過程中各種因素的干擾。
②研究的內容。
要根據研究目標來確定具體的研究內容,要求全面、詳實、周密,研究內容籠統、模糊,甚至把研究目的、意義當作內容,往往使研究進程陷於被動。
③研究的方法。
選題確立後,最重要的莫過於方法。假如對牛彈琴,不看對象地應用方法,錯誤便在所難免,相反,即便是已研究過的課題,只要採取一個新的視角,採用一種新的方法,也常能得出創新的結論。
④創新點。
要突出重點,突出所選課題與同類其他研究的不同之處。
3、開題報告寫作要點
第一、要寫什麼
這個重點要進行已有文獻綜述把有關的題目方面的已經有的國內外研究認真介紹一下先客觀介紹情況要如實陳述別人的觀點然後進行評述後主觀議論加以評估說已有研究有什麼不足說有了這些研究但還有很多問題值得研究。其中要包括選題將要探討的問題。由於研究不足所以你要研究。你的論文要寫什麼是根據文獻綜述得出來的,而不是你想寫什麼就寫什麼。如果不做綜述很可能你的選題早被別人做得很深了。
第二、為什麼要寫這個
這個主要是說明你這個選題的意義。可以說在理論上?你發現別人有什麼不足和研究空白?所以你去做?就有理論價值了。那麼你要說清楚你從文獻綜述中選出來的這個題目在整個相關研究領域占什麼地位。這就是理論價值。然後你還可以從實際價值去談。就是這個題目可能對現實有什麼意義可能在實際中派什麼用場等等。
第三、怎麼寫
在開題報告里你還應當說清楚你選了這個題目之後如何去解決這個問題。就是有了問題你准備怎麼去找答案。要說一下你大致的思路、同時重點闡述你要用什麼方法去研究。如文獻分析法、訪談法、問卷法、定量研究、實驗研究、理論分析、模型檢驗等等。
在上述三個方面中間文獻綜述是重點。沒有文獻綜述你就無法找到自己的題目也不知道這個題目別人已經做得怎麼樣了所以你要認真進行綜述。當然綜述的目的還是引出你自己的話題所以不能忘記評述。
任何專業技能的學習都必須建立在基礎知識學習之上。當前,新課程改革要求學生要全面發展,提高綜合能力和素質。藝術教育作為一項專業技能教育,成為許多學生和家長眼中的熱點。但是,我們應該清楚的看到,現在許多藝術院校的學生基礎知識比較薄弱,基本知識掌握較差,再加上藝術院校在錄取生源時比較看中學生的藝術能力,對文化基礎知識要求比較低,所以造成藝術院校的學生文化素質相對較低。為了學生以後走上工作崗位不出現瘸腿現象,加強藝術教育中的文化素質顯得比較重要和具有現實意義。
本選題的研究現狀:
學者普遍關注藝術教育從生涯規劃的角度關注學生的完滿性發展,不僅注重學生專業知識和職業能力的培養,同時注重從情感、意志、情緒、倫理各方面對學生的人格做全面的規劃和引導,使之在社會適應能力、綜合能力、創新能力以及情感、價值觀等各方面平衡發展,進而成為一個完善的社會人。這體現了藝術教育應從過去培養單純的專業人才轉變為培養專業人文者。這種教育理念的轉變必然引起藝術教育一系列課程的改革與整合。學者認為崇尚人文精神和創新精神應該是藝術教育發展的指導思想。提高學生人文素質離不開人文教育。加強人文教育,有助於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有助於培養學生完善的人格,有助於提升學生的精神境界,藝術院校是文化藝術的搖籃,是一片弘揚人類文明的沃土,更應把提高學生人文素質作為最根本的任務。但遺憾的是,我們一直不重視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特別是人文素質的培養,片面強調實用技術教育,忽略人文教育,可能會把我們的學生培養成技術純良的工具人。有學者認為,人文教育特別是藝術教育主要是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的。也有學者認為藝術教育的發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要搞清楚他的發展方向和基本任務。藝術學科建設不能是粗放式的,而應該講究精品效應。單科藝術院校培養藝術家,綜合大學則要致力於培養藝術理論研究者,在這樣的雙軌制下全面發展,深入研究,進行改革,注重交叉學科,從宏觀的角度對藝術教育進行整體研究,確立藝術學科的地位。要清晰的認識到藝術教育的基本任務應該是:向在校的學生進行藝術教育,提高整個大學學生的綜合素質。南開大學文學院的楊嵐博士認為素質教育系列中的藝術教育應更突出其心育、情育、美育的功能,發揮其作為文化平衡和文化創新因子的作用,促進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她認為面向全體大學生的大眾性普及性的藝術理論、藝術歷史、藝術鑒賞教育,著力點放在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放在對專業化教育、機械性文化、技術性理性構成強有力的文化制衡上。
自己的`見解:
筆者認為,藝術教育中重視文化素質無可厚非,因為任何技能的產生和發展,都與基礎知識和文化密不可分,藝術教育也是建立在基礎文化知識之上的。但是,現在學者們的研究只盯在論理上,從理論的高度進行分析和論證。其實,從實證的角度更能說明藝術教育中文化素質的重要性和地位更應如何。所以,作者對藝術教育需要哪些文化知識進行了分析和重構,也願更好的為藝術教育中滲透文化素質建言獻策。
研究的主要內容:
一、藝術教育中文化素質缺失及其表現
(一)歷史文化知識缺乏,吸收借鑒人類先進文化的自覺意識不強,文化底蘊支撐薄弱
(二)哲學知識不足,創新思維遲鈍,思想僵化
(三)文學素養和藝術鑒賞水平不高,人文情懷不足,人格影響力欠缺
(四)心理學倫理學知識欠缺,精神意志不夠堅定,應對復雜情況的能力不強
二、藝術教育中增強文化素質的思考
(一)將審美教育與傳統文化教育相結合
(二)突出審美教育對培養大學生正確審美觀的作用
(三)強化大學生的人格塑造與社會責任感相聯系
三、結語
主要研究方法:訪談法、調查法、歸納法、演繹法、經驗總結法等。
1、以定性研究為主,輔以定量分析
2、靜態研究和動態研究相結合
3、理論研究與實際運用相結合
題目:病人倒地呼救智能開關設計
選題背景
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和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人們對於身體健康保障的要求越來越高。當病人突出心臟病、腦溢血、低血糖、癲癇病等突發性疾病時,病人的生命安危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病人能否在最短時間內得到有效的救助。由此自然促進了急救業務的發展和常用急救知識的普及。但是在國內,整個急救體系還處於起步階段,存在的很多隱患可能在病人突發症病後影響急救效率。例如,如果一個心臟病人在路邊散步時突然發病倒在路過該怎麼辦?打電話?如果附近沒有公共電話呢?找人幫忙?一旦被非專業人員錯誤處理,導致延誤治療很可能弄巧成拙。打車送醫院?資料表明,當病人心跳停止後 5-10min腦細胞就開始死亡。換句話說:在這種情況下必須要讓專業急敵人員盡快到場才能保證病人的生命安全。從這個角度進行思考,我提出了這么一個設想:能不能設計一種裝置使得病人因突然發病而跌倒到醫生趕到救治的過程得到盡快的簡化呢?
我在專利局查閱有關資料之後,發現國內目前尚沒有此類產品的設計。一個類似創意的設計是:在一個瓶子內設置兩個金屬接點,瓶子內部灌一些水銀。當人站立時,水銀集中在一個接點處,電路斷開。當人倒地時,瓶子的傾斜使水銀同時接觸到2個接點,電路被觸發,瓶子內置的警報器發出警報,示意求助。這個設計顯然是很粗糙的。
(1)它只是通過身體傾斜的角度來決定是否報警,而不是按照真正的生理狀況,必然會出現很高的誤報率。
(2)它無非是在最短時間內引起了別人注意,卻並沒有使整個過程簡化,所以對於提高救護效率不會起到實質影響。
結合我自己的設想和現有設施的缺陷,我希望做出一套「倒地後急救體系」:當病人倒地之後,用一個監測裝置感知病人諸如血壓、脈搏等生理狀況並進行數值分析。一旦確定病人已經發病,就發出無線電信號給最近的急救站,急救站通過GPS定位病人的位置並以最快的速度調度急救人員。
但是,經過兩個多月的探討,幾乎沒有任何進展,我幾乎到了要放棄的地步。但是,在老師不斷的鼓勵和啟發下,有一天,靈感幸運地光顧了我的大腦——聲光求助,有線、無線電話報警都是成熟的技術,關鍵在於沒有一個能判斷病人因其他原因跌倒與突然發病而跌倒的智能開關裝置。
一旦這個設計能夠實現,將會具有重大的實際價值和社會價值。首先它使病人在急救最關鍵的一個環節上得到了最大的保障,很大程度降低了突發性疾病的危險性;其次,它會使急救行業出現新的概念、新的運營模式,也會促進相關產品(如GPS)的普及和推廣;另外,它可以使眾多患有突發性疾病的中老年人以輕松、樂觀的情緒面對生活,參與更多的社會活動,由此產生的社會效應將非常可觀。
;8. 雨水資源的利用 論文
1 國外雨水利用情況評述
目前,在世界各大洲,都有收集雨水解決生活和生產用水的成功做法。國外一些發達國家在城市雨水資源化和雨水的收集利用方面的經驗和方法,對解決我國缺水問題很有借鑒意義。(1)美國的雨水利用。美國的雨水利用常以提高天然入滲能力為目的。1993年大水之後,美國興建地下隧道蓄水系統,建立屋頂蓄水和由入滲池、井、草地、透水地面組成的地表回灌系統,讓洪水迂迴滯留於曾經被堤防保護的土地中,既利用了洪水的生態環境功能,同時減輕了其他重要地區的防洪壓力。美國的關島、維爾金島廣泛利用雨水進行草地灌溉和沖洗。美國不但重視工程措施,而且制定了相應的法律法規對雨水利用給予支持,如制定了《雨水利用條例》。條例規定了新開發區的暴雨洪水洪峰流量不能超過開發前的水平,所有新開發區必須實行強制的「就地滯洪蓄水」。
(2)德國的雨水利用。德國的雨洪收集利用技術是最先進的,基本形成了一套完整、實用的理論和技術體系。利用公共雨水管收集雨水,採用簡單的處理後,達到雜用水水質標准,便可用於街區公寓的廁所沖洗和庭院澆灑。另外德國還制訂了一系列有關雨水利用的法律法規。如目前德國在新建小區之前,無論是工業、商業還是居民小區,均要設計雨水利用設施,若無雨水利用措施,政府將徵收雨水排放設施費和雨水排放費。
(3)丹麥的雨水利用。丹麥98 以上的供水是地下水,但是地下水開發利用率都比較低,一些地區的含水層已被過度開采。為此在丹麥開始尋找可替代的水源,以減少地下水的消耗。在城市地區從屋頂收集雨水,收集後的雨水經過收集管底部的預過濾設備,進入貯水池進行儲存。使用時利用泵經進水口的浮筒式過濾器過濾後用於沖洗廁所和洗衣服。
(4)日本的雨水利用。日本於1963年開始興建滯洪和儲蓄雨水的蓄洪池,許多城市在屋頂修建用雨水澆灌的「空中花園」,有些大型建築物如相撲館、大會場、機關大樓,建有數千立方米容積的地下水池來儲存雨水,以充分利用地下空間。而建在地上的也盡可能滿足多種用途,如在調洪池內修建運動場,雨季用來蓄洪,平時用作運動場。近年來,各種雨水人滲設施在日本得到迅速發展,包括滲井、滲溝、滲池等,這些設施佔地面積小,可因地制宜地修建在樓前屋後。在日本,集蓄的雨水主要用於沖洗廁所、澆灌草坪,消防和應急用水。日本於1992年頒布了「第二代城市下水總體規劃」,正式將雨水滲溝、滲塘及透水地面作為城市總體規劃的組成部分;要求新建和改建的大型公共建築群必須設置雨水就地下滲設施泰國在20世紀80年代,建造了0.12億多個2 m3的家庭集雨水缸,解決了300多萬農村人口的吃水問題。在澳大利亞、加拿大、瑞典、印度、以色列、巴西和墨西哥等國家,採取修建小型水池、水倉、塘壩、淤地壩等工程措施,攔蓄雨水進行灌溉,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綜上所述,國外發達國家城市雨水利用的主要經驗是:建立了完善的屋頂蓄水和由人滲池、井、草地、透水地面組成的地表回灌系統;制定了一系列有關雨水利用的法律法規;收集的雨水主要用於沖廁所、洗車、澆庭院、洗衣服和回灌地下水。
2 我國雨水利用情況評述
我國的農民在長期的抗旱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利用雨水的經驗,創造了水窖、水窯、水池等小型和微型蓄水工程形式,用於解決生活飲水問題。真正意義上的雨水利用研究與應用開始於20世紀80年代,發展於90年代。雨水集蓄利用工作從試點示範到規模發展,大致經歷了以下4個階段:
(1)試驗研究階段。2O世紀8O年代,通過對相關技術的試驗研究,論證了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的可行性和可持續性,提出雨水集蓄利用的理論與方法,取得了一批實用成果,為雨水集蓄利用工作的開展奠定了理論和技術基礎。
(2)試點示範階段。2O世紀9O年代,甘肅、寧夏省區在試驗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開展試點示範工作,使雨水集蓄利用從單項技術發展為農業綜合集成技術;從單一的利用模式走向高效綜合利用;從理論探討、技術攻關走向實用階段,找出了一條乾旱山區農業和社會經濟發展的新路子。
(3)推廣應用階段。1997~1998年,財政部、水利部聯合組織的雨水集蓄利用試點工作帶動了西北、西南、華北地區雨水集蓄利用工作迅速發展,工程建設開始從零散型向集中聯片型發展。
(4)蓬勃發展階段。2000年,水利部編制了《全國雨水集蓄利用「十五」計劃及2010年發展規劃》。2001年7月,中國水利學會雨水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雨水利用國際學術交流會在蘭州市隆重召開。2001年9月,水利部農村水利司在廣西百色市召開了全國雨水集蓄利用現場會。雨水集蓄利用工作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
轉貼於 中國論文下載中心 http://www.studa.net
9. 論文開題報告範文
開題報告的基本內容及其順序:論文的目的與意義;國內外研究概況;論文擬研究解決的主要問題;論文擬撰寫的主要內容(提綱);論文計劃進度;其它。
其中的核心內容是「論文擬研究解決的主要問題」。在撰寫時可以先寫這一部分,以此為基礎撰寫其他部分。具體要求如下:
1.論文擬研究解決的問題
明確提出論文所要解決的具體學術問題,也就是論文擬定的創新點。
明確指出國內外文獻就這一問題已經提出的觀點、結論、解決方法、階段性成果、……。
評述上述文獻研究成果的不足。
提出你的論文准備論證的觀點或解決方法,簡述初步理由。
你的觀點或方法正是需要通過論文研究撰寫所要論證的核心內容,提出和論證它是論文的目的和任務,因而並不是定論,研究中可能推翻,也可能得不出結果。開題報告的目的就是要請專家幫助判斷你所提出的問題是否值得研究,你准備論證的觀點方法是否能夠研究出來。
一般提出3或4個問題,可以是一個大問題下的幾個子問題,也可以是幾個並行的相關問題。
2.國內外研究現狀
只簡單評述與論文擬研究解決的問題密切相關的前沿文獻,其他相關文獻評述則在文獻綜述中評述。基於「論文擬研究解決的問題」提出,允許有部分內容重復。
3.論文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簡介論文所研究問題的基本概念和背景。
簡單明了地指出論文所要研究解決的具體問題。
簡單闡述如果解決上述問題在學術上的推進或作用。
基於「論文擬研究解決的問題」提出,允許有所重復。
4.論文研究主要內容
初步提出整個論文的寫作大綱或內容結構。由此更能理解「論文擬研究解決的問題」不同於論文主要內容,而是論文的目的與核心。
10. 土壤污染隱患排查工作問題和關鍵技術論文
土壤污染隱患排查工作問題和關鍵技術論文
從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乃至工作,大家都寫過論文,肯定對各類論文都很熟悉吧,藉助論文可以達到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目的。一篇什麼樣的論文才能稱為優秀論文呢?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土壤污染隱患排查工作問題和關鍵技術論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摘要:
本文通過闡述開展土壤污染隱患排查工作的意義,分析土壤污染隱患排查工作要點,提出當前隱患排查工作存在的問題並列舉實例,建立隱患排查台賬和整改問題清單,督促企業整改落實,使隱患排查成果得以應用發揮效果。
關鍵詞:
意義;重點及方法;實例;應用;
1、對開展土壤污染隱患調查的重要意義
土壤是生態系統的基本要素之一,是人類生存的物質基礎,是人類社會不可缺少的豐富資源,土壤污染具有累積性、隱蔽性、長期性的特點,且污染成分復雜、污染含量高,其空間變異性、不確定性因素較大,導致後期修復治理周期長、費用很高。「十四五」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其中就包括凈土保衛戰,其中一點就是要重點深化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監管,持續開展土壤污染隱患排查整治工作。隱患排查是一項有效的土壤污染預防措施,企業通過實施土壤污染隱患排查,可以及時發現土壤污染隱患或者土壤污染,及時採取措施消除隱患,提高風險管控,防止污染擴散對土壤和地下水造成的`不良後果,降低後期土壤和地下水修復的成本。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預防和控制直接關系農產品的質量和安全、人民的健康以及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1]。
2、當前隱患排查工作存在的問題
個別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未高度重視,排查工作停留在表面,敷衍了事,排查問題數量不僅少,而且質量不高,不能深層次地發現、挖掘存在的問題,導致對造成污染的生產設施、設備、工藝管線、儲罐等做不到及時修復、管控、治理,日積月累加劇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
3、排查工作要點
3.1、排查原則
根據土壤和地下水隱患排查的內容及管理要求及企業實際情況,隱患排查工作遵循以下幾點原則:
(1)針對性原則,針對廠區涉及的特徵和潛在污染物特性進行排查,為場地的環境管理提供依據;
(2)規范性原則,採用程序化和系統化的方式規范場地調查過程,保證調查過程的科學性和客觀性;
(3)可操作性原則,綜合考慮調查方法、時間和經費等因素,結合當前科技發展和專業技術水平使調查過程切實可行。
3.2、排查重點及方法
首先區分行業類別,再規范企業排查重點。一般從企業原始資料、管理制度等軟環境著手,同時注重企業自行監測報告成果應用,綜合分析確定排查重點場所、重點設施,形成排查清單;再從企業現場就重點場所、重點設施等內容,逐一開展全面排查。
3.2.1、從企業原始資料下手開展隱患排查
重點從企業環評、生產工藝設計、項目建設工程驗收、工程監理、生產設備、污水治理設施及地下管道、儲罐、構築物清單及其主要場所防滲、防腐設計等原始資料,開展書面資料全面檢查核實,排查是否存在土壤污染隱患,並通過使用、涉及年限、壽命剖析、明確隱患排查方向和重點。以焦化行業為例,其焦爐生產區、熄焦塔、煤氣凈化的冷鼓區、初冷區、電撲焦油區、脫硫工段區、硫磺工區、硫氨工段區、粗苯工段區、成品罐區、脫硫廢液提鹽工段區、各類圍堰、污水處理站、熄焦塔冷卻池、廠區事故水池、廠區初期雨水收集池、煤氣凈化各工段地下槽水泥池、雨水收集溝等重點區域是否有防滲設計圖紙、施工監理、工程驗收等;地下管道、儲罐是否有防腐設計以及截至目前使用年限;地上儲罐是否防腐或雙層罐、各儲罐是否配齊圍堰。逐一建立排查清單,根據原始資料排查出的缺陷,確定隱患重點。在此基礎上,通過進一步資料收集、人員訪談,確定重點場所和重點設施設備,即可能或易發生有毒有害物質滲漏、流失、揚散的場所和設施設備,建立原始資料發現問題清單和整改台賬。
3.2.2、注重企業自行監測報告成果應用
緊緊結合上年度企業土壤和地下水自行監測報告,根據檢測結果及結論分析,確定現場排查重點,將檢測點位出現的污染趨勢或超標情況,追根溯源到生產設備、設施、工藝管線和儲罐,作為現場排查重點,建立自行監測發現問題清單和整改台賬。
3.2.3、現場排查重點場所、重點設施,形成排查清單
根據每個生產工藝確定的排查清單,全面開展現場排查,按照有毒有害物質產生、貯存、轉運、處置等環節,逐點位確認企業是否存在土壤污染隱患。對現場排查出的問題,逐個建立問題整改清單和整改台賬。
(1)肉眼可見隱患現象排查:現場檢查各類設備、設施、地上地下儲槽、儲罐、地上地下管道、閥門以及各類泵體、風機等是否存在跑冒滴漏滲問題,現場地面是否有明顯污染痕跡,防滲地面是否有肉眼可見裂紋、裂縫及破損、老化現象。
(2)制度建設方面排查:車間班組是否建立定期巡查、巡檢制度;是否以車間班組為單位,建立相應土壤污染防治方面的崗位操作規程、崗位管理制度、相關獎懲制度、崗位責任制、月考核制度等。
(3)土壤污染防治措施方面排查:檢查每個車間班組是否建立和完善日常運行、管理、設備巡檢、維修活動及崗位操作,預防土壤污染的跑、冒、滴、漏、滲、灑、濺落等相關措施和配備了相關設施(如設備、設施的防止機油、液體物料灑落滴濺的底座托盤、檢修托盤、接油桶、圍堰等)。
(4)應急方面的排查:檢查各車間班組是否建立應對突發泄漏、流失、揚散等緊急事故情況下的應急預案,是否配備相應應急物資及設施等。
(5)培訓方面的排查。現場檢查各車間班組是否對崗位工人建立和實施崗位操作、巡檢、巡查、維修、事故應急方面,開展防止造成土壤污染的專業技能、專業知識培訓,是否有培訓記錄、培訓照片,培訓內容是否翔實、實際、可操作性強。
(6)排查設備、管道、儲罐等檢漏、報警設施配備情況及是否運行有效,地下儲罐、儲槽、地下管線等是否按要求配備了泄漏檢測及報警裝置,是否能正常有效發揮作用。
4、列舉現場排查問題實例
針對重點場所和重點設施設備,通過土壤污染預防設施設備(硬體)和管理措施(軟體)的組合排查,排查土壤污染預防設施設備的配備和運行情況,有關預防土壤污染管理制度建立和執行情況,綜合分析是否能有效防止和及時發現有毒有害物質滲漏、流失、揚散,並形成隱患排查台賬。對現場排查出的問題,逐個建立問題整改清單和整改台賬。
實例1:現場檢查各類設備、設施、地上地下儲槽、儲罐、閥門以及各類泵體、風機是否存在液體、油類或油污水跑、冒、滴、漏問題,現場地面是否存有明顯污染痕跡,防滲地面是否有肉眼可見的裂紋、裂縫及破損、老壞現象。如某生產區為磚沏地面,無防滲措施;某一區域現場可見混凝土地面存在較大縫隙,防滲效果無法保證,某液體泵和閥門日常滴漏無托盤等污染防治措施。
實例2:檢查車間班組是否建立定期巡查、巡檢制度;是否以車間班組為單位,建立相應土壤污染防治方面的崗位操作規程、崗位管理制度、相關獎懲制度、崗位責任制、月考核制度等。最大的隱患來源於制度、責任缺失。如,個別企業未建立定期巡查、巡檢制度,日常漏油未及時採取防治措施;個別企業未建立土壤污染防治崗位操作規程及管理制度;無土壤污染防治獎懲制度、月考核制度等,對日常存在的污染隱患不重視,視而不見。部分企業在崗位操作、巡檢、巡查、維修、事故應急方面,無土壤污染防治專業技能、專業知識培訓內容,導致現場管理不到位。
實例3:檢查應急預案及應急措施落實情況。如,個別企業應對突發泄漏、流失、揚散等緊急事故情況下的應急預案及相應應急物資及設施不完善;預案內容流於形式,無實際可操作內容,為了應付而應付;無相應的應急物質儲備;部分企業地下儲罐、儲槽未配備泄漏檢測設施等問題十分普遍。
5、編制問題清單和整改記錄表,督促企業實施整改
(1)根據隱患排查台賬,制定整改方案,針對每個隱患提出具體整改措施,以及計劃完成時間。整改方案應包括必要的設施設備提標改造或者管理整改措施。重點監管單位應按照整改方案進行隱患整改,形成隱患整改台賬。
(2)針對隱患問題,逐項建立整改制度,明確專人負責,建立長效整改管理機制。
(3)制定隱患排查整治計劃,定期向屬地生態環境部門報送開展情況,確保按時按質完成土壤污染隱患排查整治。
(4)實施銷賬管理,每個問題明確到責任車間班組、具體負責人員,明確整改措施、完成時限,完成一個,銷號一個[2]。
6、加強隱患排查成果應用
(1)隱患排查活動結束後,建立隱患排查檔案並存檔備查。隱患排查成果用於指導重點監管單位優化、加強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日常管理、制度建立、污染防治措施落實、每年自行監測點位布設等相關工作。
(2)完善重點環節土壤污染防治管理制度和預防措施,如加強土壤污染防治崗位責任及崗位技能、土壤污染防治知識培訓。
(3)通過定期開展土壤污染隱患排查,不斷提高土壤污染重點監管點位土壤污染防治管理水平。
7、結語
土壤污染已成為我國突出的環境問題,因此土壤污染治理已經迫在眉睫。本文在落實土壤污染治理預防排查中,如何履行職責,對排查工作進行舉例概括,分析土壤污染隱患排查工作要點,希望加以細化完善後期對土壤污染的治理。
參考文獻
[1]劉小彬某垃圾焚燒廠土壤自行監測與污染隱患排查分析[J].廣東化工,2021,48(7)-137-139.
[2]楊月犁構建現代化土壤污染防治體系守護黑土地的探討[J].環境保護與循環經濟,202040(11):1-3.
[3]孫新宗淺析土壤污染防治的難點與對策[J]環境與可持續發展,2019.44(3):140-1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