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檢查牛病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檢查病牛的基本方法大致有5種:視診、觸診、叩診、聽診和嗅診。檢查時,可視病情單一使用或綜合使用上述方法。
(1)視診
用人的眼睛觀察病牛的異常情況。方法是站在病牛左前方2~3米遠的地點,首先看牛的全貌。觀察其精神、姿態、被毛、胸圍、腹圍等方面是否正常。接著,再向左後方邊走邊看,按病牛的頭部-頸部-胸部-腹部-四肢的順序察看。來到病牛正後方時,停留片刻,看一下尾部和會陰部是否有異常。然後再從病牛的右後方向正前方察看,看右側胸部、腹部、臀部等部位是否和左側對稱。如果發現有異常,獸醫人員要進一步靠近病牛,反方向圍繞牛體再進一步察看。最後,要讓病牛溜達幾圈,再看一下病牛的步履和走勢。
(2)觸診
通過用手直接觸摸,檢查病情。觸診又分為輕觸和重觸2種。輕觸主要是檢查病牛體表的溫度、濕度和肌肉的緊張性,把手輕放在牛體表面就可以了。重觸就是施加一定的壓力向牛體內觸摸,檢查深部的組織和有無腫脹。
(3)聽診
通過聽病牛的有關部位,根據發出的響聲,來判斷病牛體內的病理變化。聽診法主要用於胸部檢查。
(4)叩診
有手指叩診和槌板叩診2種,手指叩診就是用彎曲的右手中指,垂直地向緊貼體表的左手中指的第二指骨中央,短而急速地連續叩打2次。叩擊後,右手的中指立即抬起離開體表。接著,可依此法再叩擊。槌板叩診就是用左手拿叩診板,並把它緊貼在病牛的體表,右手拿起叩診槌,用腕關節的力量把叩診槌向叩診板上叩打。叩打的動作要短促而急速,每次叩擊2~3下,然後再用此法間歇性叩擊。
使用手指叩診還是使用槌板叩診,要根據病牛而定。一般病犢牛用手指叩診,成年病牛用槌板叩診。
(5)嗅診
用鼻子直接聞病牛呼出的氣味、排泄物及分泌物等。通過嗅診能檢查出不少病症。如聞到鼻液和呼出的氣體有腐敗臭味,可以初步判定病牛患了肺壞疽或腐敗性支氣管炎;陰道分泌物有腐敗性臭味時,可考慮為子宮蓄膿;皮膚及汗液有尿臭味時,可考慮為尿毒症;呼出的氣體有爛蘋果味時,則可考慮為酮血病。
Ⅱ 豬病常用的血清學診斷方法有哪些
抗原和相應的抗體在動物體內或體外都能發生特異性結合反應,這種反應稱為抗原抗體反應,習慣上把體內的抗原抗體反應稱為免疫反應,體外的抗原抗體反應稱為血清學反應,因為抗體主要存在於血清中。
血清學反應可以用已知的抗體檢查未知的抗原,也可用已知抗原測定未知的抗體。人們根據抗體能與相應抗原發生反應並出現可見的抗原—抗體復合物的原理,設計了許多血清學診斷方法,不僅可以檢測動物體內乃至體外的病原微生物,或其抗原性成分,而且還可以測定動物機體對病原微生物的侵襲或對其抗原成分的免疫反應。在抗原—抗體復合物成不可見狀態時,可以通過瓊脂擴散、凝集實驗以及酶標記等指示系統,使其變為可見或可測狀態。
目前已知的血清學診斷方法很多,現僅介紹幾種在目前條件下規模化豬場通過學習都能做到的診斷方法:
(1)凝集試驗豬病診斷過程中常用的操作方法有以下幾種:
①全血平板凝集試驗實踐中主要用於細菌性疾病的抗體檢測和抗原(經分離培養後)的鑒定。現舉例用已知豬丹毒抗原(丹毒桿菌的純培養液)測定被檢豬血清中的抗體。其操作步驟如下:
a.材料豬丹毒凝集抗原,玻片,9號針頭,酒精棉球,酒精燈,鉑耳(取血環)等。b.操作用鉑耳取已知抗原1滴,置於玻片上。用酒精棉球擦拭針頭,鉑耳在酒精燈上灼燒消毒。用針頭刺破被檢豬的耳靜脈,以鉑耳取血與玻片上的抗原等量混合,在2~3分鍾內觀察結果。c.結果判定出現顆粒狀的凝集,為陽性反應。否則為陰性。
②試管凝集試驗是一種定量法,用於測定被檢血清或其他體液中有否某種抗體及其效價,可做臨床的輔助診斷,或用於流行病學監測。在豬場中,本法常用於豬布氏桿菌病的診斷。
A.材料布氏桿菌病試管凝集抗原(1∶20倍稀釋),布氏桿菌病陽性血清、陰性血清(1∶25倍稀釋),稀釋液(0.5 %石炭酸生理鹽水),滅菌小試管,1毫升吸管,試管架,待檢血清等。B.操作取試管7支置於試管架上,設陽性和陰性血清及抗原對照各1支,測定管4支,以後每增加1個樣品,只需增加4支測定管。
按表10示意稀釋血清,加抗原,完成後每支試管內應含1毫升液體。
Ⅲ 寵物狗體檢一般都有哪些檢查項目
體檢項目需根據動物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如年齡、身體狀況等。通常一個比較基礎的體檢包括一般體格檢查、血常規檢查、血液生化檢查、胸部X-線檢查、腹部超聲檢查等,可根據動物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Ⅳ 動物的檢疫方法包括哪些
動物的檢疫方法包括:
1、 流行病學調查;
2、病理檢查;
3、病源檢查;
4、免疫學檢查;
5、臨床檢查 。
知識點延伸:
動物的檢疫,就是按照國家法規對各種動物及其產品進行的疫病檢查。通過動物檢疫,對可疑或已證實的疫病對象實行強制隔離,或作出適當處理,目的是防止動物傳染病的傳播,保障畜牧業生產和人民健康。
Ⅳ 請問檢測動物機體免疫功能的方法都有哪些
細胞免疫(CMⅠ)是由多種細胞相互作用的結果。免疫細胞間相互作用導致多種細胞因子的釋放。因此細胞功能測定不僅涉及T細胞的數量和功能與包括各類因子活性測定,因此評價機體的細胞免疫功能不僅程序復雜,且很難標准化
一、遲發型過敏反應的體外檢測方法
皮膚試驗和接觸性過敏的誘發是檢測遲發型過敏反應(DTH)的兩種常用方法。皮膚試驗中誘發對曾經使病人致敏的抗原的再次應答,而接觸性過敏是測試受者對從未接觸過的物質發生致敏的能力。
1.皮膚試驗 用皮膚試驗診斷DTH,常用的抗原有結核菌純蛋白衍生物(PPD)、腮腺炎病毒、念珠菌素等,在人類試驗時在前臂皮內注射少量可溶性抗原,24~48小後,測量紅腫硬結的大小,硬結直徑大於10mm即被看作為陽性。表明受試者對該病原菌有了一定的細胞免疫能力,若皮試無反應,可用更高濃度的抗原重復試驗,若仍無反應即為陰性,需排除皮試技術誤差,也可能受試者從未接觸過此抗原,也可能由於細胞免疫功能缺損,或由於細胞免疫功能缺損,或由於嚴重感染(麻疹、慢性播散性結核)造成的無反應性。
2.接觸性過敏常應用低分子量化合物如二硝基氯苯(DNCB)誘生接觸性過敏。化合物與皮膚蛋白質結合而導至DTH反應。在動物試驗時,初次皮膚上塗抹DNCB後間隔7~10天再激發刺激,則皮膚出現即為陽性。此試驗人類已不使用。
二、細胞免疫的體外檢測方法
體外檢測淋巴細胞的數量和功能,最易採集的是血標本,首先需分離或純化淋巴細胞,一般使用萄聚糖-泛影葡胺配成比重為1.077的淋巴細胞分層液,當將血液重疊於淋巴細胞分層液之上離心時,由於紅細胞(1.092)、多形核白細胞(1.090)、淋巴細胞(1.070)的比重不同而相互分開。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在血漿和分層液交界處形成一薄層。仔細分出這一薄層的細胞,其中淋巴細胞佔80%,單核細胞佔20%,淋巴細胞中T細胞佔80%,B細胞佔4%~10%,其作為非DT、非B細胞。
1.T細胞計數
(1)E花環法:人類T細胞表面有SRBC受體(CD2)能與SRBC結合形成玫瑰花環樣結構,將經分層液分離現的RBM懸液與SRBC在含有血清的平衡鹽水中混合,經37℃培養5~10分鍾放4℃過夜,取細胞懸計數,外周血淋巴細胞中約70%~80%淋巴細胞結成花環即為T細胞。目前此方法已用來分離T細胞,而不用做T細胞計數。
(2)用單克隆抗體計數T細胞:將人的PBM分成三等份,分別用小鼠抗人CD3、CD4和CD8的單克隆抗體作第一抗體與細胞結合,再用FITC標記的兔抗小鼠IgG抗體作第二抗體進行間接免疫熒光染色,在熒光顯微鏡下或流式細胞儀檢測結果,在PBM中被CD3抗體染上熒光的細胞稱為CD3+細胞即總T細胞。正常人在PBM中T細胞佔70%~80%。正常人的CD4+細胞和CD8+細胞之和應與CD3+細胞數一致。CD4+細胞與CD8+細胞的比值正常人約為2/1而艾滋病患者則比值小於1.7。
2.T細胞活化試驗 T細胞能被非特異的物質稱為有絲分裂原所激活而向淋巴母細胞轉化。T細胞轉化過程可伴隨有DNA、RNA、蛋白質的合成增加,最圖導致細胞分裂。在光學顯微鏡下可計數轉化後的淋巴細胞數,也可用氚標記的胸腺嘧啶核苷(3HTdR)摻入正在分裂的淋巴細胞,用液閃測定儀檢查摻入正在分裂的淋巴細胞,用液測量儀檢查摻入的3H-TdR的多少確定淋巴細胞轉化率。最近有一種不用同位素,又可用儀器測量的淋巴細胞增殖反應的檢查法,稱為MTT檢測法,MTT是一種甲氮唑鹽,它是細胞線粒體脫氫酶的底物,細胞內的酶可將MTT分解產生藍黑色甲(fromazan)產物。該產物的多少與活性細胞數正相關。結果可用酶標檢測儀(595mm)測量匯豐銀行密度,做為MTT法的檢查指標。此法的結果與3H-TdR摻入法平行,並能反應試驗中的活細胞數(表20-3)。
表20-3 淋巴細胞增殖反應的刺激物
分裂原
T細胞
B細胞
植物血凝素(PHA)
+
-
刀豆蛋白A(ConA)
+
-
美洲商陸(PWM)
+
+
葡萄球菌蛋白A(SPA)
±*
+
副傷寒桿B(SPB)
±
+
註: PWH主要是T細胞分裂原,也可通過刺激T細胞分泌可溶性因子誘導B細胞增殖分化;
*SPA誘導B細胞分裂不需要T細胞協助,但誘導B細胞激活抗體分泌細胞需要T細胞協助
3.細胞毒試驗 TC細胞、NK細胞、LAK細胞、TIL細胞對其靶細胞有直接的細胞毒(殺傷)作用。常用的栓測細胞毒效應的方法是51Cr-Na2Cro4鹽水溶液與靶細胞胞混合,於37℃培養1小時左右,51Cr即可進入靶細胞,與胞漿蛋白結合,洗去游離的51Cr後,即可得到51Cr標記的靶細胞,將待檢細胞毒性的細胞與51Cr標記的靶細胞混合(比例約為50:1或100:1)靶細胞被殺傷越多,釋放到上清液中的液游離的51Cr越多,且不能被其他細胞吸收。用γ射線測量儀檢測上清液中的cpm值,即可計算出待檢細胞殺傷活性的高低。
細胞毒試驗檢測Tc細胞效應功能是否健全,及經IgG介導的ADCC效應,或NK細胞在抗腫瘤免疫中的作用是有意義的。
4.混合淋巴細胞的反應(MIR) 是體外研究T細胞的較好的方法,雙向MLR常被用來篩選骨髓移植的供體。來自不同供體的淋巴細胞分別與病人的淋巴細胞混合培養4~5天,在最後8小時摻入51TdR摻入法測T細胞的反應性。或用細胞毒法觀察受刺激的T細胞與活的靶細胞混合(靶細胞來自與刺激細胞相同的個體)如果T細胞受刺激後產生了細胞毒T細胞,可殺死活的細胞,根據靶細胞釋放51Cr的多少算出T細胞移動抑制因子)和LIF(白細胞移動抑制因子)來評估細胞免疫功能。近年來應用測定IL-2的免疫酶技術,操作簡單,並能定量以取代了MIF和LIF的測定。單個核細胞與分裂原一起培養24小時,然後測定清液中的IL-2活性。在細胞免疫功能缺損時,特別是AIDS病人,IL-2分泌明顯降低。而有些疾病,如多發性硬化、類風濕關節炎、移植排斥反應等病人體內血清中IL-2水平升高,表明病人T細胞活性增高。發生移植排斥反應的病人尿中IL-2也可升高。
也可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測定各種體液中活化的T細胞脫落的IL-2受體(CD25),一般來說IL-2的水平和IL-2受體水平是平行的,IL-2和IL-2受體的檢測可用於對某些疾病的監測,如移桿排斥、自身免疫病以及接受免疫抑制治療的病人。
對體外培養的細胞進行細胞因子產生能力檢測是檢查細胞培養上清液中細胞因子的生物活性或抗原性。現已可用核酸雜交技術,即從組織中或細胞中提取RNA,與同位素或酶標記的該種細胞因子的cDNA探針作分子雜交試驗,即印跡(dot blotting)或Northern印跡,若查出有某種因子的mRNA存在,即說明該細胞在所處培養條件下有產生某種細胞因子的能力。
Ⅵ 2、動物疾病診斷的內容有哪些如何才能更准確的診斷疾病
在動物疾病診斷上,主要依靠幾種診斷方法。可以觀察動物的精神狀態,是不是萎靡不振啊,要是的話可能發燒了;渾身發抖可能是發燒或者急腹症(腹痛);觸診可以看看它體溫是不是高,身上有沒有鼓出來的地方,如果有可能是內部臟器的病變;聽診可以聽聽它的呼吸是否均勻或者有沒有呼嚕呼嚕的聲音,如果有可能是肺部感染;叩診需要一定的技術手法,不過可以有個整體的判斷標准:如果聲音越清脆說明內部組織越空虛,如果聲音越厚實說明內部組織越實在;如果腹部叩診,手感像個水球似的,那肯定是腹腔積液了。總而言之,有一套自己的診斷方法了,建議還是帶去給寵物醫生看啦。
如果你想了解更詳細的話,還可以參考:http://tieba..com/f?kz=69117306
Ⅶ 常用的動物檢疫方法
法律分析:動物的檢疫方法包括:
1、 流行病學調查;
2、病理檢查;
3、病源檢查;
4、免疫學檢查;
5、臨床檢查 。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 第十七條 飼養動物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履行動物疫病強制免疫義務,按照強制免疫計劃和技術規范,對動物實施免疫接種,並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建立免疫檔案、加施畜禽標識,保證可追溯。實施強制免疫接種的動物未達到免疫質量要求,實施補充免疫接種後仍不符合免疫質量要求的,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處理。用於預防接種的疫苗應當符合國家質量標准。
Ⅷ 豬病的實驗室診斷過程中常用檢查法有哪些
豬病的實驗室診斷常用檢查法包括以下幾種:
(1)豬的糞尿常規檢查法①尿中的潛血檢查腎臟、膀胱及尿路的出血性疾病,以及溶血性疾病,如豬瘟、豬丹毒、新生仔豬溶血病等,在其尿液中均含有血液或血紅蛋白,當量少時,需藉助化學方法來測定。②糞中的潛血檢查糞便中潛血陽性,見於胃潰瘍、胃穿孔及胃腸道的出血性疾病。③糞便的顯微鏡檢查主要是藉助顯微鏡觀察檢查糞便中的寄生蟲蟲卵和幼蟲,同時也可了解被檢查豬的消化能力和胃腸道有無炎症病變。常用直接塗片法和飽和鹽水浮集法。
(2)豬的血液常規檢查法① 血紅蛋白含量測定健康豬血紅蛋白值為10.5克/100毫升(波動范圍9.5~12克/100毫升)。血紅蛋白含量增多,見於劇烈的腹瀉、嘔吐、大出汗及某些中毒病。血紅蛋白含量降低,見於仔豬貧血及各種慢性消耗性疾病,如慢性豬瘟、仔豬蛔蟲病等。② 紅細胞計數健康豬紅細胞數平均值為600萬/立方毫米(波動范圍500萬~700萬/立方毫米)。紅細胞增多,為血液濃縮,如脫水、大出汗、胸膜炎的滲出期等;紅細胞減少,為各類貧血性的疾病或慢性消耗性疾病。③ 白細胞計數健康豬白細胞數平均值為13000萬個/毫米3(波動范圍11000萬~16000萬/立方毫米)。白細胞計數,對某些病的輔助診斷有重要意義。多數細菌性感染和炎症,都可使白細胞增多,如豬丹毒、肺炎、鏈球菌病等。而某些病毒性傳染病則能使白細胞減少,如豬瘟、流行性感冒等;某些嚴重的傳染病後期,機體高度衰竭時,也可見白細胞減少。
(3)細菌的分離、培養和鑒定首先無菌操作所需要病料(心血、肝臟、脾臟、淋巴結等),然後可直接推片或塗片鏡檢或分離培養。有條件時還可通過生化反應、動物接種試驗或血清型鑒定等試驗進行病原的鑒定。(4)葯物敏感試驗當長期應用或不合理使用抗菌葯物時,可引起某些病原菌的耐葯性。為了減少盲目地濫用抗菌葯物,同時為了不耽誤治療時機,可開展葯物敏感試驗,篩選最敏感的葯物進行臨診治療。一般常用紙片法等。(5)血清學診斷血清學反應具有高度的特異性和敏感性。因此,在獸醫臨床上可廣泛應用於對許多傳染病的診斷。具體方法詳見下文介紹。
Ⅸ 病羊的臨床檢查方法有哪些
群體檢查,體檢查要從運動、休息和採食飲水三種狀態去進行,眼看、耳聽、手摸、檢溫是對大群羊進行臨床檢查的主要方法。運用「看、聽、摸、檢」的方法通過「動、靜、食」三態的檢查,可以把大部分病羊從羊群中檢查出來。運動時的檢查,是在羊群的自然活動和人為驅趕活動時的檢查,從不正常的動態中找出病羊。休息時的檢查,是在保持羊群安靜的情況下,進行看和聽,以檢出姿態和聲音異常的羊。採食飲水時的檢查,是在羊自然採食,飲水時進行的檢查,以檢出採食飲水有異常表現的羊。「三態」的檢查可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運動時的檢查:首先觀察羊的精神外貌和姿態步樣。
健康羊精神活潑,步態平穩,不離群,不掉隊。而病羊多精神不振,沉鬱或興奮不安,步態踉蹌,跛行,前肢軟弱跪地或後肢麻痹,有時突然倒地發生痙攣等。應將其挑出作個體檢查。其次,注意觀察羊的天然孔及分泌物。健康羊鼻鏡濕潤,鼻孔、眼及嘴角干凈;病羊則表現鼻鏡乾燥,鼻孔流出分泌物,有時鼻孔周圍污染臟土雜物,眼角附著膿性分泌物,嘴角流出唾液,發現這樣的羊,應將其剔出復檢。休息時的檢查:首先,有順序地並盡可能地逐只觀察羊的站立和躺卧姿態,健康羊吃飽後多合群卧地休息,時而進行反芻,當有人接近時常起身離去。病羊常獨自呆立一側,肌肉震顫及痙攣,或離群單卧,長時間不見其反芻,有人接近也不動。其次,與運動時的檢查一樣要注意羊的天然孔,分泌物及呼吸狀態等。再次,注意被毛狀態,如發現被毛有脫落之處,無毛部位有痘疹或痂皮時,以及聽到磨牙,咳嗽或噴嚏聲時,均應剔出來檢查。採食飲水時的檢查:是在放牧,喂飼或飲水時對羊的食慾及採食飲水狀態進行的觀察。健康羊在放牧時多走在前頭,邊走邊吃草,飼喂時也多搶著吃;飲水時,多迅速奔向飲水處,爭先喝水。病羊吃草時,多落在後邊,時吃時停,或離群停立不吃草;飲水時或不喝或暴飲,如發現這樣的羊應予剔出復檢。
Ⅹ 動物化驗室怎麼化驗疫病
樓上講的比較籠統
對微生物(主要指細菌、黴菌)來說,上述講法沒有錯
但對於病毒病來說,一般的化驗室並不具備直接檢測病毒的設備和能力,這時就要通過其它方法,間接測定是否感染病毒了
一般常見的方法有:
(1)直接鏡檢:如寄生蟲大多採用此種方法
(2)抗體檢測:抗體檢測方法很多,平板凝集、血凝試驗、ELISA都可以,以血凝試驗和ELISA較常見
(3)病原檢測:對某些病毒病,可以通過ELISA、PCR等方法進行檢測,以PCR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