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請教輪廓度計算方法
輪廓度手動無法計算。
輪廓度是一種較難定義的幾何要素,它不像一般規則幾何要素那樣,能用少量的參數給出精確定義,所以自由曲面加工精度的檢驗也變得較為復雜,主要表現在無法直接利用被測曲面本身作為測量基準,從而使測量結果中包含由於測量坐標系與設計坐標系不重合而造成的系統性誤差。
(1)輪廓度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線輪廓度傳統誤差檢測方法:
傳統的面輪廓度測量誤差的測量方法包括仿形裝置測量、截面輪廓樣板測量、光學跟蹤輪廓測量儀測量以及三坐標測量裝置測量等。前3種測量方法要求做出理論輪廓樣板後才能測量。由於理論輪廓樣板製作非常困難,因此該測量方法適合於一種零件大批量生產過程中的檢驗。
而採用三坐標測量裝置進行測量時無需輪廓樣板,只需要零件的CAD數學模型(零件的三維設計圖形),因此該測量方法可應用於任何場合且測量數據可靠。目前,用來採集物體表面三維坐標的測量設備和方法多種多樣,其原理也各不相同。
根據測量測頭是否和零件表面接觸可分為接觸式與非接觸式兩類。接觸測量法以三坐標測量為典型代表。三坐標測量機的測量精度高,對環境(如:溫度、濕度、防振等)要求也高。由於測量時測頭在工件上要逐點測量,所以測量速度較慢。
另外還要求被測零件的材質不能太軟、尺寸不宜過大且不易變形。非接觸測量法以結構光法為典型代表。該測量方法一次獲取物體表面的數據(點坐標)多,測量范圍大,對被測量物體的材質沒有要求,特別適合於面積大且易變形的覆蓋件類零件的測量。
⑵ 誰看得懂面輪廓度計算公式,基值是不是圖紙上給的理論數啊 供參考; 極值
是得,基值就是圖紙上的基本尺寸,加方框的那種。幾何公差輪廓度給的是一個公差帶,0.4的輪廓度,即在基本尺寸的位置向兩邊各放0.2的寬度,加上長度方向延伸,成為一條寬頻,然後實際測量的線或面的位置在這條寬頻之內,就合格,之外就超公差。這是簡單判定。但測量報告中是要有數值的。所以拿實際測量值到理論值的距離(極值-基值),這應該是個絕對值。比方:基本尺寸10,輪廓度0.4,公差帶-9.8~+10.2。實際測量位置9.85,那麼9.85-10=0.15,,0.15*2是實際公差帶=0.3,是合格的。如果實際測量位置9.75,9.75-10=0.25,0.25*2=0.5,那麼這個公差帶已經超出0.4輪廓度的范圍了就不合格。乘2的作用應該理解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