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形容學習有方法技巧的成語
聞雞起舞,孜孜不倦,不恥下問學而不厭 專心致志事倍功半事半功倍懸梁刺股囊螢映雪鑿壁偷光廢寢忘食韋編三絕:韋編:用熟牛皮繩把竹簡編聯起來;三:概數,表示多次;絕:斷.編連竹簡的皮繩斷了三次.比喻讀書勤奮. 晝耕夜誦:白天耕種,夜晚讀書.比喻讀書勤奮. 鑿壁偷光:匡衡字稚圭,他勤奮好學,但因窮無錢買燭.鄰居家夜裡點燭,燭光卻照不進來,匡衡於是在牆壁上鑿了一個洞,讓燭光照射進來,借著微弱的燭光讀書.匡衡這種鑿壁偷光刻苦學習的精神,受到後人的稱贊. 孜孜不倦: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學習勤奮不知疲倦. 懸梁刺骨:戰國策·秦策一》:「(蘇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太平御覽》卷三百六十三引《漢書》:「孫敬字文寶,好學,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寢,以繩系頭,懸屋樑.後為當世大儒.」 形容刻苦學習. 朝斯夕斯:早上這樣,晚上也這樣.形容求學勤奮而有恆心. 廢寢忘食、十載寒窗、懸梁刺股、程門立雪、囊螢映雪、鑿壁借光、尺璧寸陰、目不窺園 焚膏繼晷 圓木警枕 坐以待旦 攻苦食淡 囊繭照讀 仰屋著書 映月讀書 映雪讀書 引錐刺股 選姐吧!姐最近窮了.
B. 循序漸進學習方法名人例子
1、朱熹讀書
宋朝的著名學者朱熹,是個學識淵博的人。他遍注典籍,對經學、史學、文學、樂律以及自然科學,均有研究。他在讀書方法上,特別強調「循序而漸進「。
他說:「學者觀書,病在只要向前,不肯退步,看愈抽前愈看得不分曉,不若退步,卻看得審。」就是說,讀書要扎扎實實,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有時還要頻頻回顧,以暫進的退步求得扎實的學問。
2、紀昌學劍
先秦時期,紀昌去拜箭法高手飛衛為師學習射箭,飛衛讓他練好眼睛的基本功,他回家看妻子織布,練就圓睜眼睛,一點也不眨。飛衛讓他練把小東西看成大東西,紀昌把頭發上的小虱子看成車輪,飛衛這才教他射箭,從此成為百發百中的神射手。
3、蘇步青學習
蘇步青說,對於學習,有些人了解得快一點,有些人了解的慢一點。我讀的教學書、參考書也好,其他書也好,起碼要讀三遍,讀到這本書優點在什麼地方,缺點在什麼地方,一清楚,我才把它拋了,算是成功了。比人家花的功夫要多,好處當然也比較多,一生用不完。
4、魯迅刻字讀書
魯迅為了勉勵自己學習,製作了一張小書簽,書簽上有10個正楷小字:「讀書三到:心到、眼到、口到。」讀書時,他把書簽夾在書里,每讀一遍就從上往下蓋掉一個字,讀過幾遍之後,就用默讀來加深對課文的理解,用不了多久,他就能熟練地把課文背出來了。
5、呂蒙讀書
呂蒙是三國時吳國的大將,他曾多次立下大功,卻不愛讀書。於是孫權對呂蒙說:「你現在是大將軍了,肩上擔子很重,一定要多讀讀書,長點見識。」呂蒙便開始讀書。慢慢地,他發現書中有很多以前他根本不知道的東西。
一次,他讀到孫臏用「減灶計」誘使龐涓輕敵,最後打敗龐涓的故事,感到眼界大開。於是,呂蒙逐漸愛上了讀書。在軍務繁忙之餘,他便一頭鑽進書堆里,如飢似渴地閱讀古代的兵法和史書。幾年下來,呂蒙的軍事才能大有長進。孫權大為高興,就讓呂蒙擔任了大都督,統領全國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