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樣辨別白茶年份
怎樣辨別白茶年份
怎樣辨別白茶年份呢?筆者認為能存放3年以上的白茶就能算老白茶了,而五六年的白茶是非常稀少的。另外,我們該怎樣辨別白茶年份,筆者認為有三點要注意。
聞香
一般來說,能存放6年以上的白茶都會散發一種中葯的味道。
看色
一般,越老的白茶顏色就越顯深色,它的茶芽的顏色也會發暗,甚至會顯黑色或者褐色。
品味
老白茶香味濃郁,味道幽濃但不渾濁,口味對比新茶來說也更醇厚,感覺也更綿柔甘甜。而白茶新茶則帶有清鮮氣息,並且口感清淡有嫩味,入口雖鮮但有苦味,只有清香,且經過第二泡才有苦味,七泡之後滋味尚佳就是不錯的白茶了。而白茶相對來說比較耐泡,能祛風寒,在普通泡法下可沖二十餘泡,而且仍然滋味尚佳。
怎樣用最快速的方法來辨別白茶年份,那就用煮的方式。其實老白茶煮著喝, 才能完全體現老白茶的.精和神。
白茶的作用
白茶的一個最顯著特點是氨基酸含量高,尤其是茶氨酸的含量更高,氨基酸含量是普通綠茶的2倍以上。而氨基酸高,特別是高含量的茶氨酸,不但能提高成品茶的香氣和鮮爽度,而且,還有利於人體血液免疫細胞干擾素的分泌,能提高人體機能的免疫力。
專家指出,和綠茶、烏龍茶相比,白茶中茶多酚的含量較高,它是天然的抗氧化劑,可以起到提高免疫力和保護心血管等作用。白茶中還含有人體所必需的活性酶,可以促進脂肪分解代謝,有效控制胰島素分泌量,分解體內血液中多餘的糖分,促進血糖平衡。
此外,夏天經常喝白茶的人,很少中暑。專家認為,這是因為白茶中含有多種氨基酸,具有退熱、祛暑、解毒的功效。白茶的殺菌效果也要強過綠茶。美國紐約佩斯大學的米爾頓·斯奇芬伯博士最近指出,他和研究人員把白茶放入牙膏里,再塗在有細菌的實驗台上。實驗證明,混合有白茶的牙膏,殺菌能力顯著增強。因此,他認為,多喝白茶有助於口腔的清潔與健康。
白茶比紅茶、綠茶在製作方法上更為簡單。一般來說,綠茶是沒有發酵過的茶,製作中要經過採摘、炒青、揉捻、乾燥等過程。紅茶則經過完整的發酵,發酵度達80%—90%,製作過程包括採摘、萎凋、揉捻等,但不包括炒青。白茶是把茶葉採摘下來後,只經過輕微的、約10%—30%程度的發酵,不經過任何炒青或揉捻動作,便直接曬干或烘乾製作而成的。由於製作過程簡單,以最少的工序進行加工,因此,白茶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茶葉中的營養成分。
白茶存放時間越長,其葯用價值更高。白茶中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原,它被人體吸收後,能迅速轉化為維生素A,維生素A能合成視紫紅質,能使眼睛在暗光下看東西更清楚,可預防夜盲症與乾眼病。同時白茶還有防輻射物質,對人體的造血機能有顯著的保護作用,能減少電視輻射的危害。因此在看電視過程中多喝一些白茶是有百利而無一害,尤其是少年兒童更應提倡多喝白茶,有利於保護眼睛,健體。
老白茶是什麼-怎麼鑒別老白茶
老白茶,即貯存多年的白茶,其中的“多年”是指在一個合理的保質期內,比如10~20年;在多年的存放過程中,茶葉內部成分緩慢地發生著變化,香氣成分逐漸揮發、湯色逐漸變紅、滋味變得醇和,茶性也逐漸由涼轉溫。那怎麼鑒別老白茶呢?
作假老白茶干茶色澤不均
愛喝老白茶的茶友們都知道,老白茶一般都會壓成茶餅,餅茶在壓制之前要先蒸汽軟化,再壓製成餅。但假白茶會在干茶攤勻之後潑水,促進白茶的發酵,做成與老白茶一致的干茶色澤。這時候我們只需要觀察茶餅就可以發現,真的老白茶餅因為長時間的陳放,外表開始被慢慢氧化,整體呈現紅褐色或暗褐色,色澤一致。而做舊的老白茶,干茶的部分地方會呈較暗的顏色,有的地方的則會發亮,色澤和亮度並不統一。色澤不均是分辨真假老白茶的第一步驟。
作假老白茶無陳年蜜韻
白茶存放的時間越長,其品飲價值也就越高,加上老白茶有著獨特的陳年蜜韻,會受到了不少白茶愛好者的青睞。通常來說,老白茶的蜜韻會非常明顯,時間越久的白茶,還會有股濃濃的葯香,開湯沖泡之後的茶湯滋味醇滑,湯質粘稠,生津持久,且能感受到喉韻。而假的老白茶,因潑水導致的.發酵過度,前幾泡可能會略帶些苦澀味,且湯質薄,只有陳香,別無其他獨特之處。
假的老白茶在耐泡程度上也會遜色於真的老白茶,真的老白茶越喝到後面滋味越清甜,不論是湯色或是滋味都具有陳茶的獨特魅力。而作假的老白茶在第五六道的時候滋味便會開始下降,湯質不夠飽滿,還易出現水味。
作假老白茶葉底色澤黑褐軟爛
或許有的人說的茶葉的滋味與香氣能作假,但“葉底不會騙人”,我們從葉底中可以發現更多較為接近真實的東西。一般真的陳年老白茶雖經過幾年的陳化,但葉底的脈絡依然很清晰,色澤多為黃褐或深褐,有活性。而造假的老白茶,葉底脈絡不清晰,且會呈現出不正常的黑褐色,用手一捏就爛掉了。
調查:10年陳的“老白茶”遍地都是
在北京的馬連道茶葉市場逛了逛,發現老白茶真是多如牛毛啊,動輒5年陳、10年陳。很多寫著“老白茶”字樣的茶餅、茶盒等都被擺在顯眼的位置。
在一家專營白茶的門店,一位店員給展示了多款陳年白茶,有三五年的,也有很多十年八年的,最久遠的到了1999年。最有意思的是,1999年的這款茶餅,竟然還有100多餅。想說,1999年,那會兒你們還不知道白茶是神馬玩意兒吧?
白茶,多產於福建福鼎、政和縣一帶,以福鼎的最為正宗,近年來因其具有降糖、降脂、解毒、抗氧化等功效受到關注,而老白茶被認為保健功效更佳,有“一年茶、三年要、七年寶”的說法,甚至成為部分消費者收藏的熱點。但隨著白茶市場的日漸升溫,市場也變得越來越復雜了,很多老白茶都真假難辨。
真相:很多“老白茶”並非自然發酵而成
空格茶葉採摘基地——福鼎市點頭鎮的茶農老林,生活在白茶世家,自己也有37年的種茶、制茶經歷了。他告訴我們,白茶市場長期以來都不溫不火,也就是在近幾年才熱起來,以前做白茶的人能賣的都賣了,賣不掉的,也很少去刻意收藏,即使有,量也是非常少的。老林自家10年以上的老白茶,現在只剩2002年的幾斤壽眉了。因此,老林提醒說,市場上7年以上的老白茶,大多數都是不可信的,尤其是量比較大的。
“目前市場上,出現了不少餅狀的老白茶產品。”一位資深茶商提醒茶友,“那些號稱存放了十年以上的白茶餅,就值得推敲懷疑了,因為白茶模仿普洱茶的工藝進行壓餅,是近七八年的事。”另外,他表示,還有一種“老茶”也需要提防,“有個別商家會將部分陳年茶和一些新茶摻在一起,當作老茶賣高價。”
據了解,真正意義上的老茶,大部分都是在溫度、濕度適中,通風透氣,清爽無雜味的環境下緩慢自然發酵的過程,這樣才能保證良好的品質。但市場上的一些“老白茶”可能並不那麼純天然。銷售白茶多年的茶老闆說,近年來的白茶熱,也使得部分商販開始作舊茶葉。“通過製造高溫、高濕、通風不暢的環境,人為加速茶葉陳化。但這樣的茶葉與自然發酵的老白茶相比,口感等大相徑庭,甚至還可能影響人的健康。”
建議:最好是自己收藏白茶
世界這么大,白茶怎麼辯?其實,辨別真假老白茶,還是有一些方法的。但是說實話,哪怕是制茶多年的老茶農,也有看走眼的時候。
空格茶葉從創立之初就涉足白茶,其創始人呂洲科說,現在市場上老白茶真假難辨,空格茶葉不會去收沒有把握的老白茶來賣,而是選擇自己收藏以保證白茶的真實年份;目前能對外銷售的真正的老白茶也就是少量剛滿三年的白牡丹。呂洲科提醒茶友,如果要想喝上真的老白茶,建議還是自己收藏,每年收藏一些,以後自己就有不同年份的老白茶可以喝了,這是最穩妥的做法。
;⑶ 老白茶到底是如何造假的,要如何鑒別老白茶的真假呢
歡迎關注【懂茶帝】!
我們先來看下當前商家 用新白茶做舊冒充老白茶的幾個手法 吧。
1、加水揉捻
自然存放多年的老白茶,茶湯更紅,湯感更稠,滋味醇和,造假者為了達到茶湯快速呈紅色的假象,會通過加水、揉捻等方式偽裝老白茶。因為揉捻使細胞破壁,變成有氧發酵,再添加水以後,能夠讓茶快速發酵,內質提前反應,使其具備老白茶的特點,不易辨認。
2、新老拼配
因為老白茶在最近幾年才開始模仿普洱茶的工藝進行壓餅,所以部分商家也會仿照普洱茶拼配的手法,用一些老白茶和白茶的新茶摻在一起,然後當成老白茶去出售。
主要就是「借鑒」普洱茶壓餅的撒面手法,將新茶作為茶芯,然後在新茶的表面撒上一層老白茶,再壓成餅。這樣僅從外觀上來看,就會是一款老白茶的茶餅了。
3、倉儲人為加速轉化
和普洱茶的倉儲一樣,白茶的存放,也可以通過改變倉儲環境來影響它的轉化。真正意義上的老白茶,大部分都是在溫度濕度適宜、通風透氣、清爽無雜味的環境下緩慢自然發酵而成的,這樣才能有老白茶應有的良好品質。
人為加速白茶的轉化,會製造出高溫、高濕、通風不暢的倉儲環境,使白茶的內質活動加快,從而達到接近老白茶發酵的效果。但這樣的茶葉與自然轉化的老白茶還是有差別的,口感會很不一樣。
4、利用"渥堆"高溫發酵
有些無良商家會利用快速發酵的方式使茶葉顏色迅速氧化,茶葉看上去暗黑一片,而 陳年老白茶經過自然轉化後,會以黃褐色、紅褐色、灰黑色葉片為主 , 不可能是單一的黑色。 5、高溫烘乾造假 它和渥堆、揉捻、加水等造假不同,是在白茶的乾燥過程中做的貓膩,主要是乾燥時加大火候,讓白茶變黑變老。不過這種工藝做出的白茶在氣味上會有焦味和煙味,甚至會有糊味,非常影響茶葉品質。
6、利用"暴曬"造假 經過「暴曬」的白茶,顏色上會有棕黃色、鐵銹紅色甚至黃綠色,品相看上去沒有破綻。而且這種茶的香氣會讓人誤認為是日曬的香氣,其實是高溫導致,但這種假白茶的葉底大面積紅銹色,一看便知。
下面再教大家幾招辨別新老白茶的方法:
1、看外觀
一般情況下,老白茶會被壓成茶餅或茶磚,當我們拿到茶餅(磚)時,首先觀其外表。真的老白茶,由於陳年,外表被氧化,整體會呈現暗色,但色澤均勻;而做舊的老白茶,往往色澤不統一,有些地方呈暗色,而有些地方又發亮。
撬開茶餅,內外一致
2、撬茶餅
接著,我們可以撬開茶餅(磚),如果是真的老白茶,撬開後的茶葉與未撬開時的表面是統一的;而假的老白茶,往往是表面發酵做舊,而撬開後,裡面卻是完全不一樣的外觀和色澤。
3、觀湯色
真的老白茶,沖泡出水後,湯色呈黃色或琥珀色,年份越長湯色越深,但無論如何,色澤都是透亮鮮明,絲毫不渾濁。而做舊的發酵後的老白茶,尤其是已經變質的白茶,湯色往往渾濁不堪。
4、品茶香
真的老白茶,會有一股濃濃的葯香,聞之沁人心脾,隨著年份的增加這股香味會逐漸加強。茶湯入口,甘甜生津,葯香融入柔滑、粘稠的湯液中,經由喉嚨直擊心窩,回味無窮。而假的老白茶,聞起來出來一股發酵後的茶湯味之外,別無其他。
5、看耐泡度
真的老白茶,泡過十幾泡之後,湯色和味道依然不比初泡時差多少;而假的老白茶,到了十幾泡之後早已淡而無光,索然寡味。
13年陳老白茶葉底
6、辨葉底
真的老白茶,即使是陳期十多年以上的,經過多次沖泡後,葉底仍然可以看到棕色;而假的老白茶,有些因為發酵過度,沖泡後的葉底往往呈黑色。
白茶,不炒不揉,只經萎凋與乾燥。天然的工藝,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茶葉中的營養物質和保健功效,滋味平和、香氣自然。越陳越香的特性更是深得茶友追捧,可是品質到位的陳年白茶十分稀缺,於是各類做舊白茶層出不窮,渥堆做舊便是其中最顯著的一類。
優質老白茶本是稀缺資源。可如今市場上卻越賣越多越賣越亂,喝過正宗老白茶的便不難發現,這類價格低廉的「老白茶」實際都是渥堆做舊茶,沒有活性,不具備收藏價值,品飲的體驗感也極差。與真正的優質老白茶完全沒有可比性。
查看圖片細節可以發現,這款白茶條索扭曲,完整度低,葉片顏色暗沉,且色澤一致性高。初步可以判斷這款茶是萎凋中後期渥堆處理,在萎凋過程中茶梗含水量比較高的情況下進行渥堆,經過翻動,條索扭曲呈S型,葉片在堆積過程中無法舒展,褶皺較多,渥堆過程中含水量較高,梗葉變色程度趨於一致。很顯然這款茶屬於做舊茶。
在實際生產中往往有兩種情況:一、是故意做舊,刻意為之。在萎凋過程中特意渥堆發酵,形成老茶外觀的品相,銷售過程則虛報年份,再以極低的價格出手,這種茶對於初入行的朋友還是十分具有吸引力的;二、是白茶製作過程遇到不可控因素,導致茶葉過度發酵,致使成品顏色較深,而這類茶又不忍心倒掉,當新茶賣又沒人認可接受,乾脆謊報年份,還可以抬高價格,一舉兩得。
茶友在選購老茶過程中一定要仔細辨別,正常的年份茶,條索清爽,葉片舒展,茶梗挺直居多;由於多年自然轉化,年份不同,顏色呈現的深淺也不同,不同等級和部位的顏色也不同,如果年份不是格外老,壽眉級別老茶葉片一般是多種顏色夾雜,不至於像圖片中如此統一。
茶終究是拿來喝的,茶湯的濃厚度、茶香的馥郁純凈度最能說明問題,對於老茶客基本是一喝便知。此類做舊茶不僅口感淡薄,香氣弱,而且內含物質過度發酵,失了活性,不僅品飲價值不高,也沒有任何收藏價值,大家需要擦亮眼睛。
我們在原產地,經常接待一些遠方來尋茶的茶友,在他們的概念中,白茶都是黑乎乎的,來到原產地才發現,原來白茶是清清爽爽的。可見,即便資訊已然如此發達,許多信息的傳遞還是十分閉塞。許多人獲取信息的渠道僅是身邊的熟人,固定的圈子,而某些觀念一旦建立,固化之後便又很難改變。除非有一些權威的、震撼的沖擊,才能讓他們有所接納。
正確認識白茶,並非一朝一夕之功,不斷的學習與 探索 ,開闊認識,精進理解,久久為功。在文化理論學習中積累;在工藝實踐中摸索;在品評審驗中更進;在交流研討中審思,方能逐步提升認識,方能對白茶有更深入全面的理解。
我買蝴蝶牌,中糧集團
⑷ 怎樣分辨老白茶和新白茶
1.從茶餅顏色上看,老白茶顏色花雜,毫會轉化為銀灰色,未充分轉化的葉子為暗綠色,轉化的過程中呈棕色、褐色,深度轉化後則呈黑色。若是單一的褐色或黑色,則一般為經噴水後再高溫發酵的「作舊」茶。
2.從口感和香氣上鑒別,不同年份的老白茶會呈現出荷葉香、棗香、葯香等各種不同類型的香氣,如果只有陳氣卻沒有其他香氣,則一般為假的老白茶。真正的老白茶口感滑、甜感足,杯底香氣撲鼻。假老白茶湯色不夠清澈,雜味多,不夠醇厚。
3.從葉底上鑒別,通過自然氧化、緩慢發酵的老白茶,葉底靜脈走水清晰,有活性,而後期加工、造舊的白茶脈絡不清晰,用手一捏就爛掉。
4.喝了真的老白茶,不僅不會影響睡眠,反而有助於睡眠質量的提升。假老白茶則不會。
希望可以幫到您!可以關注一下太姥山白茶哦!!
⑸ 如何辨別真假老白茶
採摘來自優越的自然生態環境和高海拔優異氣候茶園的優良茶樹品種鮮葉,並結合白茶標准化的正常加工工藝,實時把控好白茶萎凋過程中的溫度、濕度、通風條件等制茶條件,使茶葉中的內含物質發生緩慢的氧化作用,形成白茶獨特的優異品質,還要經得起歲月積淀、品質醇化的白茶,才稱得上好白茶。那該如何辨別真假老白茶呢?下面我就從外形和內質(湯色、香氣、滋味、葉底)方面,具體說一說兩者品質特徵區別:
一、外形
真正老白茶(餅),色澤均勻,潤澤度好,茶餅外形平整、松緊適度,餅香陳香純正;假老白茶(餅),色澤暗沉、無光澤,茶餅外形欠平整、較粗松或過緊,香氣不純正。
二、湯色
品質好的老白茶(餅),茶湯色澤呈琥珀色或深琥珀色,且清澈透亮;而劣質老白茶(餅),雖然外形色澤的色度達到老白茶的色澤,但可溶性的有效內含物質轉化不足,茶湯色澤較同年份的真正老白茶(餅)要淺,且渾濁暗淡。
三、香氣
真正老白茶(餅),香氣純正,無異味,陳醇香濃郁持久,會呈現出真實年份老白茶獨有的香氣如純正的棗香、甜香、荷葉香抑或葯香;假老白茶(餅),由於做舊工藝,霉味明顯,基本沒有任何茶香可言。
四、滋味
真正老白茶(餅),滋味醇厚、甘爽,口感順滑,茶湯入口有綿柔感和甜感,有陳韻;假老白茶(餅),由於其壓制原料採用做舊工藝做色,未讓茶葉按其正常的存放方式進行醇化,即茶葉內含物質並木有得到充分的緩慢氧化過程,所以假老白茶(餅)呈現的滋味欠清爽,夾澀味和陳水氣味,湯水淡薄。
五、葉底
真正老白茶(餅),葉底鮮亮有活力,手捏茶底時,葉片有韌性,且葉脈或莖脈走水清晰;假老白茶(餅),葉底則黑暗無活力,手捏茶底時,葉片有腐爛感,葉片無韌性,且葉脈或莖脈走水痕跡不清晰。
⑹ 新白茶和老白茶應該如何分辨
白茶和名字相同,製作工藝簡單並不復雜,它的製程工藝比較簡單,只經過萎凋和乾燥兩個步驟,沒有過多的粉飾,也不需要揉捻和殺青,保留了茶葉中許多的內含物質;從白茶的分類上來說,分類也不復雜,它是純粹的。
根據季節分為春茶和秋茶,根據品種分為白毫銀針、白牡丹、貢眉、壽眉,根據形態可分為餅茶和散茶,根據年份可分為新茶和老茶。
從品種上來分辨白茶比較直觀方便,因為它們的外形各有特點。白毫銀針全部是芽頭製作而成,白牡丹是一芽一二葉,貢眉和壽眉是一芽三四葉。
比較難區分的便是白茶的年份了。對於很多外行人來說,被茶葉店老闆哄騙買回家之後細細研究,也分辨不出一二三來,埋怨自己後悔花了冤枉錢。
其實分辨新老白茶並不難,新茶和老茶的區別,可系統地劃分為外觀的區別、香氣的區別、滋味的區別。掌握這三個區別,可輕松分辨新白茶與老白茶。
以茶友最常見的秋壽眉為例,茶君手把手帶你解讀這三個區別。
一、外觀的區別
新茶與老茶,在於年份的不同。就如同一個稚子和一位老者,前者年輕鮮活,後者深沉厚重。所以,一個青蔥,一個深沉,必然在外觀上也是有區別的。
新茶壽眉的顏色,是鮮活的,翠綠的,整體以綠色居多,看起來是春天的色澤。「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這便是新茶壽眉直觀給人的最大感受。隨著年份的增長,壽眉的顏色越加深沉,看起來飽經滄桑的.樣子,顏色也漸漸變深。
新茶壽眉的顏色是迷彩的,就像初秋時的樹葉,疊翠中鎏金點綴;而老茶的顏色,就像是深秋的樹葉了,褪去稚嫩的綠色,以黃褐色為主。因為粗放後,白茶中的茶黃素、茶褐素、茶紅素的比例變多,顏色自然就深了。
二、香氣的區別
新白茶的香氣,是鮮爽、清新的,香氣比較清新,嫩筍香、芭蕉葉香是它的專屬標簽,就是在茶罐蓋上、茶湯中都會有嫩筍或芭蕉葉的香氣,清新強烈。
老白茶不具備這些,老白茶的香氣,是沉鬱、成熟的。葯香、陳香、棗香等成熟的香氣,是它的印記,新白茶中捕捉不到。
這些香氣的不同,來源於內含物質的變化。新白茶剛製作好時,內含的氨基酸含量高,整體表現就比較鮮爽,香氣比較清新,層次多變。新白茶的尾調上,還會有一種熟香。這種香氣,是一種熟穀物的香氣,尤其是純日曬曬干,葉片中的茶多酚氧化得多,與茶氨酸形成的絡合物多,被烘乾時,便形成了這種熟穀物的香氣,明顯且濃烈。
變老後的新白茶,香氣物質也變化了,氨基酸的含量逐漸下降,鮮爽氣漸漸消失,一些溫暖、沉鬱的香氣開始顯現。比如葯香、陳香的出現,都意味著白茶年份的變化。
三、滋味的區別
在滋味上,新白茶和老白茶給口腔有著截然不同的感受。
新白茶,它的滋味是甜而潤澤的,鮮爽始終是它的品質特點,是它的個性。尤其是前三泡茶,這種鮮爽氣更為明顯,類似芭蕉葉香氣融化在茶湯里,彷彿把一整個春天含進嘴裡。新白茶甜潤感來源於它豐富的氨基酸物質以及茶多糖。
老白茶的滋味是醇滑的,稠度好,爽滑可口。茶湯的口感,從清香轉而被葯香和陳香所替代,就像乘坐時間列車,從春天穿越到秋天,從百花爭艷到五穀豐登。
老白茶的稠滑口感源自它含量豐富的果膠物質,增加了茶湯的稠滑度,舌頭好像在溫泉中一般。例如品質好的老壽眉,葯香是很充足的,是很有掠奪性的,葯香能夠迅速掠奪你的口腔,鑽進口腔的每一個細胞當中。
一個清新、甜潤感強;一個沉鬱、稠滑感濃烈。這就是新白茶與老白茶滋味的不同。
作為白茶不同時期的見證者,不論是新白茶還是老白茶,都有著自己的品質特點,只要掌握了這些不同,便可輕松分辨二者。
⑺ 如何識別做舊老白茶
什麼是做舊的白茶?一般都是以茶餅、茶磚的形式展現。白茶壓餅前,需要以蒸汽軟化干茶,然後壓餅成型,繼而烘乾。按照傳統工藝的做法,蒸青軟化幾秒鍾就完成,而烘乾則需要控制溫度,慢慢烘足15個小時,不能操之過急。
而做舊的白茶,在蒸青軟化之前,先灑水,然後再高溫「發酵」。
從品質上來講,這兩種手段都是對白茶內質產生影響。做舊白茶也容易與新工藝白茶產生混淆。剛剛做出來,口味品相都很有欺騙性,少了新白茶的青味具有老白茶部分特點醇和、甘甜,且不具有收藏性,存放時間越久口感漸次。
辨別方法一:眼—觀
1、沖泡前觀干茶
老茶:從干茶色澤上看,老白茶是「五顏六色」的,毫會轉化為銀灰色,未充分轉化的葉子為綠色,轉化的過程中呈黃色、褐色、深度發酵後則呈黑色。
做舊:若是單一的褐色或黑色,則大致可以判斷為經噴水後再高溫發酵的「作舊」茶。
2、沖泡後觀葉底
老茶:通過自然氧化、緩慢發酵的老白茶,色澤多為黃褐或深褐,沖泡後經脈清晰,有活性。
做舊:人為發酵後,沖泡後葉底脈絡不清晰,且會呈現出不正常的黑褐色,葉面無光澤,用手一捏就爛掉了。
辨別方法二:鼻—聞、舌—嘗、身—受
白茶講究「毫香蜜韻」,大致為1?3年的白茶有荷葉香,3?7年的白茶有棗香,7年以上呈葯香,最終呈現與地域、保存方式也有一定關系。
老茶:開湯沖泡後的茶湯滋味非常順滑,湯質粘稠,生津持久,喉韻非常明顯,杯底香氣撲鼻,8年以上的老白茶,沖上十多泡還是有味道。如果是高山白茶,還會有高山獨特的韻味殘留!
做舊:如果只有陳香卻沒有其他香氣,一泡既紅,口感滋味接近普洱茶的平滑,並且不耐泡,第五六道的時候滋味便會開始下降,湯質不夠飽滿,還易出現水味。也大致可以判斷為做舊的老白茶。
茶友們第一感覺哪個才是真的『到代』,歡迎評論留言,答案會在評論區回復。
溫馨提示:再多的理論如果沒有付出實踐,那麼永遠只是緣木求魚。多看、多品、多問、多學,才能避免上當受騙,買到物有所值的好茶。
澳門茶??疚拇垂ぷ魘?TEA1553
⑻ 新白茶和老白茶,如何分辨
第一步,聞味道。白茶貯存的越久,味道也就越好。我們在見到茶葉之後,都會聞一聞,看看茶葉有沒有霉味,同樣的鑒別白茶的新舊,也是聞一聞。當味道越濃厚,就證明白茶的時間越久。
第二步,觀察外觀。我們的新白茶其實是比較常見的,一般都有白毫。但是老茶很難見到,因為儲存時間的問題,白茶的白毫會隨著時間慢慢的減少,所以當我們看見白茶沒有表面的白毫時,並且茶葉外觀呈現的是深褐色時,那證明這份白茶年齡是比較大的。
第三步,看湯色。我們的新茶泡出來的茶湯是比較清淡可口的,顏色也是比較清淡的。老茶是醇厚甘甜的,顏色比較的深。新老白茶最大的茶湯區別在於時間和次數,老的白茶越泡越有味,但是新茶不是,泡六七次大概就得換新茶了。所以這種泡茶的方法是很容易分辨的。
⑼ 如何辨別真正的老白茶
1.看顏色
通過自然氧化、緩慢發酵的老白茶,葉底靜脈走水清晰,有活性,用手指揉搓有很好的韌性;而後期加工、造舊的白茶脈絡不清晰,用手一捏就爛掉了。
⑽ 如何辨別真假老白茶
採摘來自優越的自然生態環境和高海拔優異氣候茶園的優良茶樹品種鮮葉,並結合白茶標准化的正常加工工藝,實時把控好白茶萎凋過程中的溫度、濕度、通風條件等制茶條件,使茶葉中的內含物質發生緩慢的氧化作用,形成白茶獨特的優異品質,還要經得起歲月積淀、品質醇化的白茶,才稱得上好白茶。那該如何辨別真假老白茶呢?下面我就從外形和內質(湯色、香氣、滋味、葉底)方面,具體說一說兩者品質特徵區別:
一、外形
真正老白茶(餅),色澤均勻,潤澤度好,茶餅外形平整、松緊適度,餅香陳香純正;假老白茶(餅),色澤暗沉、無光澤,茶餅外形欠平整、較粗松或過緊,香氣不純正。
二、湯色
品質好的老白茶(餅),茶湯色澤呈琥珀色或深琥珀色,且清澈透亮;而劣質老白茶(餅),雖然外形色澤的色度達到老白茶的色澤,但可溶性的有效內含物質轉化不足,茶湯色澤較同年份的真正老白茶(餅)要淺,且渾濁暗淡。
三、香氣
真正老白茶(餅),香氣純正,無異味,陳醇香濃郁持久,會呈現出真實年份老白茶獨有的香氣如純正的棗香、甜香、荷葉香抑或葯香;假老白茶(餅),由於做舊工藝,霉味明顯,基本沒有任何茶香可言。
四、滋味
真正老白茶(餅),滋味醇厚、甘爽,口感順滑,茶湯入口有綿柔感和甜感,有陳韻;假老白茶(餅),由於其壓制原料採用做舊工藝做色,未讓茶葉按其正常的存放方式進行醇化,即茶葉內含物質並木有得到充分的緩慢氧化過程,所以假老白茶(餅)呈現的滋味欠清爽,夾澀味和陳水氣味,湯水淡薄。
五、葉底
真正老白茶(餅),葉底鮮亮有活力,手捏茶底時,葉片有韌性,且葉脈或莖脈走水清晰;假老白茶(餅),葉底則黑暗無活力,手捏茶底時,葉片有腐爛感,葉片無韌性,且葉脈或莖脈走水痕跡不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