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水果農殘檢測哪些指標
1.有機磷類(如敵敵畏、甲胺磷、甲伴磷、對硫磷、辛硫磷、殺螟硫磷、乙醯甲胺磷、樂果、毒死蜱、馬拉硫磷等)這類農葯在食物中停留時間較短,其殘留量和農葯的使用量與食物品種有關。一般來說,食物經過加工、烹調,有機磷成分可被破壞。
2.有機氯和擬除蟲聚酯類(如六六六、DDT、氯氰菊酯、氰戊菊酯、聯苯菊酯、氯菊酯、氟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百菌清、三唑酮、三氯殺蟎醇等)、有機氯農葯為高殘留農葯,其中的六六六、DDT等已被停止生產和使用;其它也被限制使用。
3.氨基甲酸酯類(如克百威、甲萘威、滅多威、呋喃丹、涕滅威等)
4、其它農葯:
有機汞類,如西力生、賽力散等,因殘留期很長,我國已停止生產和使用。
有機砷,長期從食物中攝入,可造成慢性中毒。
大家可以購買便GY-NC10農葯殘留檢測儀它能很方便而准確的測量出食品中的農殘含量。
⑵ 食品中的農葯殘留應採用什麼方法測定
農葯殘留的主要檢測方法:
生化檢測法是利用生物體內提取出的某種生化物質進行的生化反應來判斷農葯殘留是否存在以及農葯污染情況,在測定時樣本無需經過凈化,或凈化比較簡單,檢測速度快。生化檢測法中又以酶抑製法和酶聯免疫法應用最為廣泛。
普通家庭還是別想了,需要專業知識和儀器,可以用用我賬號名字的護食安智能家用食品檢測儀,輕松幾下就能看到農葯殘留是否超標,吃起來也放心安心,歡迎wx/wb 我賬號名字護食安。
⑶ 涕滅威的使用方法
1、涕滅威屬高毒農葯,只限於作物溝施或穴施,在播種前或出土後根側土中追施。
2、棉蚜、棉盲蝽象、棉葉蜂、棉紅蜘蛛、棉鈴象甲、粉虱、薊馬、線蟲等害蟲的防治可用
(1)溝施法每畝用15%顆粒劑1000-1200g或15%顆粒劑334-400g,摻細土5-10kg,拌勻後按壟開溝,將葯沙土均勻施入溝內,播下種子後覆土。
(2)根側追施法 棉花出苗後,現蕾時追施,採用條施後穴施。距棉株10-15cm開溝或開穴,每畝有效成分60-120g,施後覆土。
3、線蟲的防治 可在播種或作物生長期使用,用穴施或溝施法能有產防治各種線蟲。防治生根結線蟲每畝有效成分170-200g,大豆胞囊線蟲每畝有效成分100-150g,柑橘根結線蟲每畝用600-800g。
⑷ 如何檢測藜蘆鹼的殘留
農葯殘留快速檢測法
國際上用於農葯殘留快速檢測方法種類繁多,究其原理來說主要分為兩大類:生化測定法和色譜快速檢測法。生化檢測法是利用生物體內提取出的某種生化物質進行
的生化反應來判斷農葯殘留是否存在以及農葯污染情況,在測定時樣本無需經過凈化,或凈化比較簡單,檢測速度快。生化檢測法中又以酶抑製法和酶聯免疫法應用
最為廣泛。色譜快速檢測法通過盡可能的簡化樣品凈化步驟,直接提取進樣分析蔬菜和水果中的有機磷類農葯殘留。上述快速檢測方法在具體應用中可以根據實際情
況和方法各自適用范圍及優缺點來選擇使用。
(一)、農葯殘毒速測法
農葯殘毒速測法只限於檢測蔬菜和水果中的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酯類農葯殘毒,是依據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酯類農葯抑制生物體內乙醯膽鹼酯酶的活性來檢測上述兩類農葯殘毒的原理。
近年來,每年因食用殘留量嚴重超標農產品引起急性中毒事故時常發生,特別是食用了高毒有機磷類農葯和氨基甲酸酯類農葯嚴重超標的蔬菜和水果極易引起
急性中毒,甚至導致食用者死亡。由於蔬菜、水果類鮮食農產品保存時間相對短的特點,因此市場急需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酯類農葯(這兩種農葯中高毒農葯比例大,
比如甲胺磷、對硫磷、氧化樂果、甲拌磷、克百威、涕滅威等)殘毒快速檢測方法。農葯殘毒速測法可以快速檢測上述兩類農葯嚴重超標的蔬菜、水果,通過將一部
分含農葯殘毒的蔬菜不允許上市場,達到防止食用引起急性中毒問題出現。同時該方法還具有短時間能夠檢測大量樣本、檢測成本低,對於檢測人員技術水平要求
低,易於在基層(如:蔬菜、水果生產基地和批發市場等)推廣等特點,是目前階段我國控制高毒農葯殘留的一種有效方法,也是目前國內應用最為廣泛的農葯殘毒
快速檢測方法。但是農葯殘毒速測法也有其本身局限性,如:檢測農葯種類只限於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酯類農葯,不能給出定性、定量檢測結果,檢測限普遍高國際和
國內規定的殘留限量標准值,因此不能作為法律仲裁依據。農業部農葯檢定所依據酶抑製法原理制定了甲胺磷、氧化樂果等8種有機磷農葯,克百威、涕滅威等10
種氨基甲酸酯類農葯的蔬菜農葯殘毒快速檢測法農業行業標准。盡管農葯殘毒快速檢測法還存在一定缺陷,但是在東南亞一些國家如韓國、泰國、越南以及我國的台
灣、香港地區仍然得到了廣泛使用,特別是在台灣應用是從1985開始,經過16年的持續發展,已經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快速檢測方法涵蓋苯硫磷等
27種有機磷、丁硫克百威等13種氨基甲酸酯類農葯。近來,我國市場上也出現了基於酶抑製法原理的多種速測儀,採用的膽鹼酯酶來源不同,判別標准不統一,
導致速測結果可比性差。
(二)、酶聯免疫法和色譜快速檢測法
酶聯免疫法是以抗原與抗體的特異性、可逆性結合反映為基礎的農葯殘留檢測方法,主要檢測方式是採用試劑盒。酶聯免疫法具有專一性強、靈敏度高、快速、操作
簡單等優點。由於受到農葯種類繁多,抗體制備難度大(大約50種左右)、在不能肯定樣本中存在農葯殘留種類時檢測有一定的盲目性以及抗體依賴國外進口等影
響,酶聯免疫法的應用范圍受到較大的限制。目前,我國市場上酶聯免疫法成品試劑盒依賴從國外進口,農葯品種有殺蟲劑15種,除草劑16種和殺菌劑4種。
色譜檢測法主要步驟為:樣本提取後經過嚴格凈化步驟,在用色譜或色譜與質譜聯用等技術進行定性、定量測定。常規儀器檢測法為了保持較高的回
收率和靈敏度,必須相應加強前處理,使得樣本提取和凈化步驟越來越費時。氣相色譜快速檢測法則通過盡可能的簡化凈化步驟,提取後直接分析蔬菜和水果中的有
機磷類農葯,大大提高檢測速度。該方法最大優點是能給出蔬菜和水果中有機磷類農葯的定性、定量結果,提供仲裁依據。方法涵蓋74種有機磷類農葯在水果或蔬
菜中殘留檢測,幾乎可以包括所有在我國登記注冊的有機磷類農葯品種。但對於檢測人員的技術要求較高,需要較大的檢測設備投入。
三、農葯殘留色譜檢測法
(一)農葯殘留提取、凈化
農葯殘留色譜檢測是分析化學中最復雜的領域,其原因主要是:
1. 需分離和測定的殘留農葯量往往是在ng(10-9g)、pg(10-12g)甚至在fg(10-15g)級,一次成功的分析需要有許多操作條件的正確結合和選擇,尤其是萃取和凈化方法的成功應用。
2.分析樣品用葯歷史的未知性即污染源的未知性和樣品種類的多樣性。
3. 一次樣品測定能分析多種農葯殘留,即多殘留分析的要求。
農葯殘留的萃取、凈化技術是農葯殘留分析的關鍵。目前我國農葯殘留分析普遍應用的萃取分離技術還是索氏抽提、振盪提取、變速搗碎法提取和超聲波法提取等
70年代發展起來的傳統技術,存在許多不足,如需要的樣品量大、萃取時間長、消耗大量的有機溶劑,有的是有毒溶劑,從而導致大量溶劑廢物的產生。殘留萃取
技術是制約農葯殘留分析速度和分析效率提高的瓶頸,傳統萃取技術無法滿足食品安全性分析快速、准確的要求。80年代中後期,國際上針對傳統萃取技術的不足
發展了固相萃取(SPE)技術和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SFE)。
在這些技術的基礎上,針對其應用范圍或費用的局限性,90年代以來,又出現了新一代的萃取技術。固相微萃取技術(SPME)已被廣泛應用於農葯殘留檢測工
作中。它克服了液-液分配和一般柱層析的缺點,具有高效、簡便、快速、安全、重復性好和便於前處理自動化等特點。超臨界流體提取(SFE):是當前發展最
快的分析技術之一,國外很多實驗室已經用來作為液體和固體樣品的前處理技術。其優點是基本上避免了使有機溶劑,簡單快速,能選擇性地萃取待測組分並將干擾
成分減少到最小程度,減少一般提取方法所佔用的玻璃儀器及實驗室,實現了操作自動化。基質固相分散萃取技術(MSPDE):是由StarenBarker
首次提出,優點是不需要進行組織勻漿、沉澱、離心、pH調節和樣品轉移等操作的步驟。MSPDE的原理:將塗漬有C18等各種聚合物擔體的固相萃取材料與
動物組織樣品一起研磨,得到半干狀態的混合物並將其作為填料裝柱,然後用不同的溶劑淋洗柱子,將各種待測物洗脫下來。
MSPDE適用於農葯的多殘留分析,特別適合於進行一類化合物的分離或單個化合物的分離,內源物或外源物均可。除動物組織外,還適合於植物樣品。這些技術的突出特點就是:
1.高效、快速、節省時間、一步萃取、無須凈化。
2.耗費有機溶劑極少甚至不用溶劑。
3.技術裝備費用低、操作簡單、易於推廣應用。完全符合現代人們對農葯殘留分析的環境友好、健康安全和高效經濟的三大要求。這些前處理方法可在短時
期內,快速有效的完成多種或多類多種農葯在樣品中的提取、分離和凈化過程,自動化程度高,大大的縮短了樣品前處理時間,提高了樣品中農葯的提取率,保證了
檢測數據的准確性。
(二)農葯殘留檢測方法
發達國家主要依賴色譜檢測法進行農葯殘留的定性、定量檢測。目前常見的殘留檢測方法可以分為多類多殘留檢測方法、選擇性多殘留檢測方法和單殘留檢測方法。
對於開展農產品中農葯殘留監測,優先選擇多殘留檢測方法,要求選擇方法涵蓋的農葯品種數盡可能多。目前國際上多殘留方法有很多種,具有代表性的有:德國
DFG方法(可檢測325種農葯)和S19方法(可檢測220種農葯)、美國FDA多殘留檢測方法(可檢測360種以上農葯)、荷蘭衛生部多殘留檢測方法
(可檢測200種農葯)、加拿大多殘留檢測方法(可檢測251種農葯)。隨著高新分析技術引入農葯殘留檢測之中,發達國家經常採用先進的農葯殘留檢測技術
加強農葯殘留監測工作,所用檢測技術如氣相色譜與質譜聯用技術、液相色譜與質譜聯用技術、毛細管電泳與質譜聯用、以及氣相、液相色譜與多級質譜聯用技術
等。這些技術的應用大大提高了農葯殘留檢測的定性能力和檢測的靈敏度、檢測限和檢測覆蓋范圍。
與發達國家國家殘留檢測方法相比較,目前我國農葯殘留檢測技術存在以下幾個方面不足:
1)農葯殘留檢測方法覆蓋面窄。我國已經制定了38項農葯殘留檢測方法國家標准(單殘留檢測方法26個,單類農葯多殘留檢測方法9個,2類農葯多殘
留檢測方法2個,3類農葯多殘留檢測方法1個),總共涵蓋農葯種類為72種;有關部門制定的行業標准33項(單殘留檢測方法24個,單類農葯多殘留檢測方
法8個,2類農葯多殘留檢測方法1個)涵蓋農葯種類只有55種。國標和行標涵蓋農葯總品種數為95種,分別是殺蟲劑72種,殺菌劑8
種和除草劑15種。其中國家標准GB/T5009.20-1996涵蓋20種有機磷農葯,GB/T
17331-1998涵蓋20種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類農葯,行業標准SN0334-95涵蓋的農葯種類為22種,這是我國目前農葯殘留檢測標准方法中涵蓋農
葯種類最多的幾種方法。另外,國家標准和行業標准中農葯種類交叉還很多,與我國目前登記使用的400多種農葯有效成份相差甚遠。
2)檢測方法標准沒有隨著檢測技術的發展而及時更新。如:當前國際農葯殘留檢測方法普遍使用毛細關注分離技術,而我國現有的許多檢測方法標准仍然使
用填充柱分離技術;國際上普遍採用氣相色譜與質譜聯用技術和高效液相色譜檢測技術檢測農產品中農葯殘留,而我國這兩類檢測標准還是空白。
3)農葯殘留檢測技術與限量標准不相配套。我國已制定的79種農葯197項限量標准中,33種農葯有配套檢測方法,46種農葯沒有配套檢測方法,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存在相當大的問題。
如果您需要藜蘆鹼殘留檢測,可以咨詢「科標檢測」
⑸ 用什麼分析方法測定排放水中微量的農葯殘留
分析方法有很多種。
一、農葯殘留概念及分類:
1、水中的農葯殘留是指農葯使用後一個時期內沒有被分解而殘留水體中的微量農葯原體、有毒代謝物、 降解物和雜質的總稱。
2、施用於作物上的農葯,其中一部分附著於作物上,一部分散落在土壤、大氣和水等環境中。
3、農葯按用途可分為殺蟲劑、殺菌劑、除草劑、殺蟎劑、植物生長調節劑和殺鼠葯等。
4、農葯按化學成分可分為有機磷類、氨基甲酸酯類、有機氮、有機氯類、擬除蟲菊酯類、有機錫,砷、汞類等。
氨基甲酸酯類:西維因、速滅威、害撲威、殘殺威、呋喃丹、涕滅威等。
擬除蟲菊酯類:溴氯菊酯、氯氰菊酯、氯菊酯、胺菊酯、甲醚菊酯等。
有機氯類:滴滴涕(DDT)、六六六、殺蟎劑三氯殺蟎碸、三氯殺蟎醇等。
有機磷類:對硫磷、內吸磷、馬拉硫磷、樂果、氧樂果、毒死蜱、敵敵畏等。
二、農葯殘留的主要檢測方法:
(一)生化檢測法是利用生物體內提取出的某種生化物質進行的生化反應來判斷農葯殘留是否存在以及農葯污染情況,在測定時樣本無需經過凈化,或凈化比較簡單,檢測速度快。生化檢測法中又以酶抑製法和酶聯免疫法應用最為廣泛。
1、酶抑製法:
(1)速測卡法(紙片法)
將膽鹼酯酶(ChE)和乙醯膽鹼類似物靛酚乙酸酯分別經固化處理後載入到濾紙片上。靛酚乙酸酯在ChE催化下迅速發生水解反應,生成乙酸和靛酚(藍色)。如果ChE與機磷或氨基甲酸酯類農葯結合,便失去催化靛酚乙酸酯水解的能力。因此,在樣品中只要有微量有機磷或氨基甲酸酯類農葯存在,就能強烈地抑制藍色靛酚的生成,靠目測就可判斷農葯殘留情況:藍色(即空白對照卡顏色)或天藍色(陰性),淺藍色或白色(陽性)。衛生部食品衛生監督檢驗所等7家單位的實驗與驗證數據的統計結果表明,速測卡法(紙片法)對常用農葯的檢出限為0.3~3.5 mg/kg[7],均高出國家標准農葯殘留限量,因此在使用速測卡檢驗蔬菜樣品為陽性時,即可視為有機磷或氨基甲酸酯類農葯已超標。該方法檢出時間為15~30 min,對超出中國國家標准允許殘留量或違禁使用的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酯類農葯的有效檢出率可達80%以上。該方法不需儀器,操作方便、快速,測試成本低,適用於現場篩選。國內企業利用該法原理生產的商品化速測卡和速測儀適用於生產基地、農貿市場和超市的一般性農葯殘留現場檢測篩查。
(2)比色法(分光光度法)
將蔬菜、水果的農葯殘留樣品提取液與從敏感生物 中 提 取 的ChE(GB/T 5009.199—2003推 薦 使 用AChE,NY/T 448—2001推 薦 使 用 丁 醯 膽 鹼 酯 酶(BuChE),GB/T 18630—2002推薦使用小麥酯酶)作用,以硫代乙醯膽鹼(GB/T 5009.199—2003)或碘化硫代丁醯膽鹼(NY/T 448—2001)或碘化硫代乙醯膽鹼(GB/T 18630—2002)為底物,二硫代二硝基苯甲酸(GB/T 5009.199—2003,NY/T 448—2001)或2,6-二氯靛酚(GB/T 18630—2002)為顯色劑,經一定時間反應後,利用分光光度計在412 nm(GB/T 5009.199—2003)或410 nm(NY/T 448—2001)或600 nm(GB/T 18630—2002)波長下比色,根據吸光值的變化計算ChE的抑制率(GB/T 5009.199—2003,NY/T 448—2001)或直接利用吸光值(GB/T 18630—2002),判斷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酯類農葯殘留量是否超標[GB/T 5009.199—2003規定抑制率≥50%(陽性),NY/T 448—2001抑制率≥70%(陽性),GB/T 18630—2002吸光值<0.7(未檢出);0.7~0.9(可能檢出);>0.9(檢出)]。
2、酶聯免疫法:
雙抗體夾心法、雙位點一步法、間接法測抗體、競爭法、捕獲法
(二)還可以使用食品安全檢測儀,簡單操作就能看到農葯是否超標,但可靠性不如前面的系統分析法。
⑹ 西瓜中毒事件是真的嗎
是真的,但是實在極少數情況下,儲存西瓜的環境細菌超標,極度不衛生等情況,或者西瓜本身有病菌,會導致此類情況。
毒素侵入到未出生嬰兒的血液中產自海南萬寧,首批檢測符合標准根據患者提供的線索,30日,膠州市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到現場進行調查。
在對商販劉某銷售的西瓜進行查扣檢測後,發現殘留「涕滅威」超標。膠州市食葯局綜合科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涕滅威是一種氨基甲酸酯類殺蟲劑、殺蟎、殺線蟲劑,是目前商業化農葯中毒性最高的品種,會造成磷中毒。
吃完十分鍾便眼花、舌頭發麻:
膠州市人民醫院北院急診科接診8例疑似食物中毒患者,其中包括5名兒童。據悉,8人皆住在膠州市浮翠園小區,當日下午在門口一水果攤點買了西瓜,進食後時間不長就紛紛感到身體不適。
「吃完西瓜一會兒便頭疼、惡心,媽媽就送我來醫院了。」一名在醫院接受治療的男孩告訴記者。經過治療病情穩定,膠州的8名患者是「疑似食物中毒」。
⑺ 什麼瓜不能吃提示傻瓜是什麼生肖
毒西瓜不能吃!
《毒西瓜事件》
簡介
2015年在山東青島即墨、膠州等地,有消費者購買西瓜食用後,出現頭暈、惡心嘔吐等症狀,一名孕婦甚至因為毒素侵入到血液中,胎兒不保。經執法人員調查,患者食用西瓜為海南萬寧出產的「冰糖黑美人」西瓜。監管部門回應,目前青島市共有17人出現中毒現象,初步判定均為農葯中毒。目前,這批「問題西瓜」已經全部下架,相關部門正在分批次檢測。
事件調查
2015年4月1日下午,青島市食葯局在官網發布該事件的調查處理情況,稱全市共有17人在食用水果攤購買的西瓜後,出現嘔吐、頭暈等症狀。除一名患者住院治療外,其他患者均已好轉或出院。
據病人家屬說,他們購買西瓜的地點並不相同,但都是一種叫「冰糖黑美人」的西瓜。根據線索,3月30日,膠州市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到現場進行調查,在對商販劉某銷售的西瓜進行查扣檢測後,發現殘留「涕滅威」超標。膠州市食葯局綜合科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涕滅威」是一種氨基甲酸酯類殺蟲、殺蟎、殺線蟲劑,是目前商業化農葯中毒性最高的品種,會造成磷中毒。
即墨市有關部門對患者食用剩餘的西瓜進行取證並送檢。經查,該批西瓜產自海南萬寧。即墨市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委託第三方檢驗檢測機構對西瓜進行抽檢,首批抽檢結果合格,符合國家有關標准要求。目前,即墨市第二批「問題西瓜」及膠州市「問題西瓜」正在檢測中。
事件進展
海南省萬寧市有關方面4月1日下午通報稱,針對山東省即墨市、膠州市有消費者食用產自萬寧的「冰糖黑美人」西瓜後出現嘔吐、頭暈等症狀,海南萬寧市農業、食葯監等部門當天已啟動聯合調查,並派出調查組於1日下午緊急趕赴山東現場調查取證。
通報稱,萬寧市委市政府4月1日緊急召開專門會議,要求盡快查實情況,如發現有種植戶違規使用劇烈農葯的,堅決依法嚴懲,絕不姑息,並進一步加強西瓜供應市場的監管。
萬寧市相關部門表示,該事件正進一步加快調查核實中,調查結果將及時向社會通報。消費者如發現該市出產西瓜有食品質量問題,亦可撥打投訴舉報電話。
⑻ 急~克百威和滅威有何區別
涕滅威是一種氨基甲酸酯類殺蟲劑、殺蟎、殺線蟲劑。 英文通用名稱 aldicarb 其他名稱 鐵滅克(Temik) 、丁醛肪威。 毒性 涕滅威為高毒滅蟲,殺線蟲劑。對魚類高毒,對鳥類、蜜蜂高毒。 劑型 15%顆粒劑。 性狀 原葯為具有硫磺氣味的白色結晶。25℃時水中溶解度為0.6%,可溶於丙酮、苯、四氯化碳等大多數有機溶劑。具有觸殺、胃毒、內吸作用。施於土壤後,能很快被植物根部吸收,並傳導到地上各部位,特效期較長。主要防治棉花害蟲。對人畜高毒。原葯大鼠口服LD500.9mg/kg。FAO/WHO建議日容許攝入量1μg/kg(體重)。對魚類有高毒。施葯時,要嚴防對水源造成污染。食品中最高殘留量:聯邦德國規定煙草中10.0mg/kg,特定植物中0.05mg/kg;美國規定未加工農產品(特定動植物性食品)0.002-1mg/kg。 特點 涕滅威具有觸殺、胃毒和內吸作用,能被植物根系吸收,傳導到植物地上部各組織器官。速效性好,持效期長。撒葯量過多或集中在撒布在種子及根部附近時,易出現葯害。涕滅威在土壤中易被代謝和水解,在鹼性條件下易被分解。 適宜范圍 適用於防治蚜蟲、蟎類、薊馬等刺吸式口器害蟲和食葉性害蟲,對作物各個生長期的線蟲有良好防治效果。
編輯本段使用方法
1、涕滅威屬高毒農葯,只限於作物溝施或穴施,在播種前或出土後根側土中追施。 2、棉蚜、棉盲蝽象、棉葉蜂、棉紅蜘蛛、棉鈴象甲、粉虱、薊馬、線蟲等害蟲的防治可用 (1)溝施法每畝用15%顆粒劑1000-1200g或15%顆粒劑334-400g,摻細土5-10kg,拌勻後按壟開溝,將葯沙土均勻施入溝內,播下種子後覆土。 (2)根側追施法 棉花出苗後,現蕾時追施,採用條施後穴施。距棉株10-15cm開溝或開穴,每畝有效成分60-120g,施後覆土。 3、線蟲的防治 可在播種或作物生長期使用,用穴施或溝施法能有產防治各種線蟲。防治生根結線蟲每畝有效成分170-200g,大豆胞囊線蟲每畝有效成分100-150g,柑橘根結線蟲每畝用600-800g。
編輯本段注意事項
1、此葯為劇毒農葯,使用時要注意安全。 2、只准許在棉花、花生上使用,並限於地下水位低的地方。 3、涕滅威不能用於拌種,穴施的葯量僅為條施的一半。 4、涕滅威中毒的解毒葯劑為硫酸阿托品。
Carbofuran Cas號 【1563-66-2】 MDL號: --MFCD00041819 Beilstein 號 1428746 EINECS: --216-353-0 分子式 C12H15NO3 分子量 221.25 別名 呋喃丹,蟲蟎威,2,3-二氫-2,2-二甲基-7-苯並呋喃基甲氨基甲酸酯 2,3-Dihydro-2,2-dimethyl-7-benzofuranol N-methylcarbamate 分子結構式
編輯本段毒性與特點
毒性 克百威屬高毒殺蟲劑。對眼睛和皮膚無刺激作用。在試驗劑量內對動物無致畸、致突變、致癌作用。對魚、鳥高毒,對蜜蜂無毒害。 劑型 75%原粉,35%種子處理劑,3%顆粒劑。 特點 克百威是廣譜性殺蟲、殺線蟲劑,具有觸殺和胃毒作用。它與膽鹼酯酶結合不可逆,因此毒性甚高。能被植物根部吸收,並輸送到植物各器官,以葉緣最多。土壤處量殘效期長,稻田水面撒施殘效期短。 適用范圍 適用於水稻、棉花、煙草、大豆等作物上多種害蟲的防治,也可專門用作種子處理劑使用。
編輯本段使用方法
1、水稻害蟲的防治 防治稻螟、稻飛虱、稻薊馬、稻葉蟬、稻癭蚊等, 可採用以下方法: (1)根區施葯、在播種或插秧前,每畝用3%顆粒劑2.5-3kg。 (2)水面施葯,每畝用3%顆粒劑1.5-2kg,拌細土15-20kg,均勻撒施水面。 (3)播種溝施葯,在陸稻種植區,3%顆粒劑同步施入播種溝內,每畝用葯量為2.0-2.5kg。 2、棉花害蟲的防治 防治棉蚜、薊馬、地老虎及線蟲等,根據各地條件, 可選用以下方法。 (1)播種溝施葯,每畝用3%顆粒劑1.5-2kg。 (2)根側追施,溝施每畝用3%顆粒劑2-3kg,距棉株10-15cm,深度為5-10cm。穴施以每穴施3%顆粒劑0.5-1g為宜。 (3)種子處理,用葯量為干種子重量的1/4、 3、煙草害蟲的防治 呋喃丹對於煙草夜蛾、煙蚜、煙草根結線蟲以及煙草潛葉蛾等有效,並能防治小地老虎、螻蛄等害蟲。 (1)苗床施葯,每平方米用3%顆粒劑15-30g。 (2)本田施葯,在移栽穴內施3%克百威顆粒劑1-1.5g。 4、甘蔗害蟲的防治 克百威對蔗螟、金針蟲、甘蔗薊馬、甘蔗線蟲等有效,均可採用土壤施施法,每畝用3%顆粒劑2.2-4.4kg,施葯後覆土。 5、大豆害蟲的防治 大豆、花蟲害蟲防治,每畝用3%顆粒劑4-5kg,施葯後覆土。
編輯本段注意事項
1、克百威毒性高,使用時注意安全,嚴禁噴施克百威。 2、在稻田施用克百威,不能與敵稗、滅草靈混用,以免產生葯害。 3、解毒葯品為阿托品,嚴禁使用解磷定。 4。蔬菜,果樹,茶葉等直接食用的作物禁止使用。
⑼ 生薑為何易染毒
前一段,央視《焦點訪談》披露,山東濰坊地區出現使用劇毒農葯「神農丹」(涕滅威)種植的生薑,造成農葯殘留超標。各地也紛紛加大檢測力度,杜絕有毒生薑流入市場。 神農丹屬於劇毒類農葯,早在2002年,農業部就已經發布公告,停止新增登記申請,並嚴禁其用於蔬菜、果樹、茶葉、中草葯材,主要是因為涕滅威能通過植物的表皮進入植株內部,滲透力強。尤其對一些生長周期短的作物,更容易污染,即便放置一段時間,農葯也不會完全降解,依然會有殘留。另外,涕滅威溶於水,濫用還會造成嚴重的地下水污染。 在此之前,媒體曾先後報道過「硫黃姜」、「六六粉姜」,而此次報道的「神農丹姜」則屬於毒生薑家族中的新成員。在讓人驚訝於涉毒花樣翻新之餘,也讓人不禁產生疑問,生薑為何如此容易「染毒」。 生薑容易染毒,主要因其兩個特點,首先,姜的繁殖必須先保溫催芽,然後把帶芽種姜切成小塊進行種植。生薑芽容易受到害蟲的侵襲,而且生薑的植株主要在地下,如果想要除蟲,必須在土中施葯,極容易造成生薑農葯殘留超標。其次,鮮姜不易保存,容易發霉變質、凍傷或腐爛,也容易失去水分,導致品相不好,間接造成了「硫黃姜」的出現,用硫黃熏蒸後,生薑賣相會變得更好。生薑在保存過程中,也容易遭受蟲害(異眼蕈蚊),導致生薑腐爛變質,不少人就會使用高毒、高效的六六粉進行保存,同樣會造成農殘超標。 對於幾種毒生薑來說,「硫黃姜」是相對容易辨認的,只要在購買時仔細辨別就可以避免。首先,生薑上市銷售時顏色暗黃,經硫黃熏過後,顏色發白發亮,經水浸泡、熏烤的「硫黃姜」顏色嫩黃鮮亮。由於品種、儲存時間不一,有時,很多「硫黃姜」與一般生薑顏色難以辨別。遇到這種情況,可聞一聞生薑表面是否有硫黃味。其次,經過浸泡、\網路一下:牛bb文章網\熏過的生薑體積較大,表皮粗糙,用手搓後表皮容易脫落。 而對於「六六粉姜」、「神農丹姜」等有毒生薑來說,肉眼難以辨別,只能最大限度減少毒物進入體內。可以盡量用其他的調料來代替生薑,比如煲湯可以用胡椒替代,去腥可以用酒(料酒、白酒、啤酒等)、醋、蒜、蔥等替代。如果想讓食物嫩滑,也可以選用生粉或蒸肉粉等。即便食用,也可以清洗、去皮,大部分的農葯殘留在生薑表皮,如果能把生薑的表皮去掉,還是相對比較安全的。
⑽ 什麼農葯可以去除土壤農葯殘留
可以使用什麼方法去除農葯殘留,下面我們具體講解一下:
1、浸泡水洗法。絕大部分農葯難溶於水,此種方法僅能除極少量的農葯污染。其次,水洗會造成水污染,形成農葯殘留的二次污染。
2、鹼水浸泡法。此種方法也僅能除極少量的農葯殘留,同樣會造成二次污染。針對部分可溶性農葯反而有害。可溶性農葯遇鹼可能發生化學反應,使農葯毒性增強,例如,敵百蟲在鹼性溶液中可變成毒性更強的敵敵畏。
3、去皮法。這種方法的局限是只能對部分瓜果表面的農葯殘留進行去除,對更多的蔬菜卻沒有辦法。去皮後也去掉了果皮里的營養成分。同樣去掉的皮流入環境後也會造成進一步的環境污染。
4、儲存法: 在實踐中,雖然農葯本身具有緩慢分解的作用,但由於很多農葯的自然降解時間長達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所以此種方法不可用。
5、使用洗潔精、洗潔凈: 對待這個問題要從多層面考慮。清洗劑都含有表面活性劑,去油能力較強,是化學葯劑類,若長期攝入這類物質,則會對人體可能產生蓄積性毒害。
CSY-N12攜帶型農葯殘留檢測儀是根據國標方法---速測卡法(紙片法)而專門設計的儀器。主要用於水果、蔬菜、茶葉、糧食、水及土壤中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酯類農葯的快速檢測,特別適用於各級食品安全檢測機構現場執法使用,攜帶型農葯殘留檢測儀還可用於果蔬茶生產基地和農貿批發銷售市場現場檢測,餐館、食堂、家庭果蔬加工前的安全速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