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檢驗鈉元素
1、檢驗氯元素(即檢驗氯離子),將食鹽溶解於蒸餾水中,取少量食鹽溶液與試管中,向其滴加硝酸銀溶液,產生白色沉澱,在加稀硝酸,白色沉澱不消失。證明有氯離子。即說明食鹽中有氯元素。
2、檢驗鈉元素,用潔凈的鐵絲(最好是鉑絲)蘸取食鹽溶液在酒精燈火焰上灼燒,若產生黃色火焰,說明有鈉元素。(也可以用濾紙條代替鐵絲或鉑絲。
Ⅱ 怎樣檢驗鈉離子
方法如下:
原理:利用[Sb(OH)6]-跟Na+反應,生成白色晶狀沉澱Na[Sb(OH)6]
來檢驗Na+的存在。
Na++[Sb(OH)6]- Na[Sb(OH)6]↓
操作:
1.Na+的檢驗 在試管中加入5毫升0.1摩/升NaCl溶液, 再往試管中滴
加銻酸鉀 K[Sb(OH)6]飽和溶液,生成白色晶狀沉澱。如果沒有沉澱產生,可以用玻璃棒摩擦試管內壁,放置幾分鍾後再進行觀察。
注意事項:
1.檢驗 Na+時溶液應保持中性或弱鹼性。在酸性條件下會產生白色無定
形銻酸沉澱。沉澱的特徵是顆粒狀結晶,較重,能較快沉到試管底部,或在
試管壁上結晶。
(2)鈉的具體檢測方法擴展閱讀:
鈉的化學性質很活潑。在空氣中很容易氧化生成氧化鈉,燃燒發出黃色火焰。和水起爆炸反應,生成氫氧化鈉,與醇反應生成醇鈉。因此通常保存在煤油中。
鈉可以和大部分元素反應,但是很難和硼、碳、鐵和鎳反應。鈉在高溫下可以和硅酸鹽反應,侵蝕玻璃和瓷器
鈉離子是由鈉原子失去最外層的一個電子得到的,顯正1價,書寫為Na+。鈉是一種質地軟、輕、蠟狀而極有伸展性的銀白色的IA族的鹼金屬元素。
Ⅲ Na的檢驗方式
耐灼燒固體含鈉元素,可以用焰色反應檢驗;溶液含Na+,滴加KH2SbO4溶液,中性或弱鹼性條件下檢驗,出現白色沉澱即含。
Ⅳ 鈉離子的檢驗方法 化學分析法
主要利用復環王冠化合物如穴冠醚或球冠醚,亦稱為冠醚,均為離子載體,由於大環結構內有空穴,分子內部氧原子有未共用電子對可與金屬離子結合,根據空穴大小,可選擇性結合不同直徑的金屬離子,從而可達到測出離子濃度的目的。
採用Fe存在下,Hg(SCN)2與Cl-反應生成與Cl-等當量的SCN,再與鐵結合成Fe(SCN)的紅色化合物,進行比色,定量標本中Cl-的含量。
該法測定時,血清中性因素如F、Br和I也可以起反應,其量很少,故可忽略不計。某些葯物及膽紅素均對其有影響。以上比色法均可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批量測定,屬臨床常用的一種方法。
(4)鈉的具體檢測方法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根據測量的鈉離子濃度選擇合適的校準溶液,一般選擇相差二個級差的標准溶液校準儀器。對於測量低濃度的鈉離子或進行准確度高的測量,建議選擇相差一個級差的標 准溶液校準儀器。被測樣品的濃度應該在校準溶液濃度之間。
為了提高測量的准確度,建議在第一次測量樣品後,再重復校準一次。可能樣品溶液中存在干擾離子,影響電位的測量,給出錯誤的結果。重復校準可以將干擾離子作為本底消除,獲得正確的測量結果。
Ⅳ 鈉離子的測定
1、如果是鈉離子的定性分析,可以用焰色反應。灼燒時火焰呈黃色。
2、如果是鈉離子的定量分析。可以用測定其他離子方法,比如氯離子。溶液中氯離子和鈉離子的比例是1比1存在於溶液中,用汞離子測定溶液中氯離子含量就可以得到其中鈉離子含量。
3、鈉離子選擇電極法,可以測定致ppb級的鈉離子,並且簡單方便。化學試劑也只是用有機鹼二異丙胺,或直接用氨水。一般鍋爐給水過程中,用鈉離子電極法監測水中鈉。
Ⅵ 鈉檢測有什麼標准方法嗎
一、鈉、鉀的測定
(一)標本要求
血漿或全血鉀比血清低0.2~0.5mmol/L,是因為血液凝固時血小板破裂釋放出一部分K+。因此,報告時必須註明是血清還是血漿。
測血鉀時,無論是血清還是血漿標本一定不能溶血,輕微溶血(500mgHb/L)就可引起血鉀升高3%。
維持細胞內外鉀平衡是依靠細胞膜上的Na+-K+ATP酶,如果分析前全血標本被冷藏過,糖酵解被抑制,Na+-K+ATP酶不能維持內外平衡,而造成細胞內鉀外移,使測定結果增高。在25℃存放1.5小時,血清鉀會增高0.2mmol/L,4℃存放5小時會增高2 mmol/L。
相反,也會因為標本分離前被儲存在37℃,由於糖酵解增強,使血鉀進入到細胞內而血鉀降低。如果白細胞數量增加,即便在室溫放置也會引起血鉀降低。
血鈉測定標本可以在2~4℃或冰凍存放,紅細胞中僅含血漿中的1/10,即便是溶血也不會造成多大影響。
脂血標本可高速離心分離後用離子選擇電極方法檢測。
(二)測定方法
1.火焰光度法 火焰光度法(FES)是一種發射光譜分析法,具有精密度高、特異性好以及成本低廉等特點,被為血清(漿)鈉、鉀測定的參考方法。
2. 離子選擇電極法 離子選擇電極法(ISE)儀器上裝有含玻璃膜的鈉電極和含液態離子交換膜(滲有纈氨黴素)的鉀電極。ISE檢測原理是檢測電極表面電位的改變,比較測定電極與參比電極表面電位變化的差值大小來估計樣本中含量。
3. 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分為兩類:一類是酶法,另一類是Na+、K+被結合到一類大環發色團時發生光譜的改變。
(1)酶法:Na+測定的酶法原理是在Na+離子存在下β-半乳糖苷酶水解鄰-硝基酚-β-D-半乳吡喃糖苷(o-Nitrophenyl-β-D-galactopyranoside,ONPG),在420nm波長可測定產物鄰-硝基酚(發色團)顏色產生的速率。
K+測定酶法例子是利用色氨酸酶,一定量的K+會增強酶的活性,用測定該反應酶活性的改變來判斷K+濃度。酶法的精密度和准確度可以與火焰光度法比較,但膽紅素及溶血有一些影響,脂血標本因影響大而不能測定。
(2)大環發色團法
二、氯的測定
臨床常用氯的檢測方法有:汞滴定法、分光光度法、庫侖電量分析法及最常用的ISE法。
(一)標本要求
氯測定可用血清、血漿、尿液、汗液等樣本,Cl-在血清、血漿中相當穩定,肉眼可見的溶血不會造成有意義的干擾,因為紅細胞中Cl-的濃度只是血清或血漿中的一半。
(二)方法學評價
汞滴定法
2. 分光光度法
3. 庫侖電量分析法
4. 離子選擇電極法 離子選擇電極法(ISE)法是目前測定Cl-最好的方法,因為Cl-電極總是與Na+、K+電極配套使用,僅需要50μl~100μl血清、血漿或全血就可測出Na+、K+ 、Cl-的含量。簡便、快速、准確,是臨床使用最多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