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義務獻血的采血站檢測艾滋病用的是哪種方法
血站用的是酶聯免疫初篩方法,而且靈敏度調的相當高,這種方法是寧可錯殺一萬,也不放過一個愛滋病病人,只要是義務獻血合格,那表示你的血肯定是沒有問題的了。
2. 在血站獻血血站主要檢查什麼
應學習獻血知識,了解獻血常識,消除緊張心理。
1.獻血前應盡可能適當休息,保證充足睡眠。
2.在獻血前應當吃些清淡的食物,不要吃油膩食物,不要空腹獻血。
3.獻血前還應把手臂特別是肘部洗干凈。
獻血前為什麼不能大量飲水?
因為大量飲水會稀釋血液,降低血液質量,從而影響病人治療。
有什麼手續嗎?
填表---個人資料及健康情況問卷
登記---錄入電腦,便於用血報銷時核查
體檢---量血壓、稱體重、聽心肺等
驗血---血色素、血型、乙型肝炎表面折、抗原等
領飲品、喝水
獻血---約10分鍾
休息---用棉球壓住針眼處10分鍾後,貼止血膠布
領獻血證-用血報銷時的憑據。
獻血者體檢及化驗多少天內有效?
獻血者體檢及化驗有效期為2周。
之後怎麼保養身體?
獻血後的營養補充一般以增加造血所必需的各種營養物質為宜。造血的原料主要包括:蛋白質、鐵、葉酸和維生素B12等。
含有優質蛋白質 較多的食物有:奶類、瘦肉、蛋類、豆製品等。
含有鐵 較多的食物有:動物肝臟、海蜇、蝦、芝麻、海帶、黑木耳、紫菜、香菇、豌豆、大棗、桂園等 ......獻血者健康檢查標准
一、總則
1、為確保醫療用血的質量,保證獻血者的身體健康和受血者的安全,獻血者每次獻血前須進行體格檢查和血液檢驗,獻出的血液必須按規定項目檢驗。
2、獻血者獻血前的體格檢查及血液檢驗以血站結果為准,有效期為兩周。
3、獻血者在獻血前要填寫「獻血登記表」、「健康情況征詢表」(見附表)
4、非固定點獻血者只進行體格檢查和填寫「健康情況征詢表」(見附表)
5、獻血者血液化驗初復檢不得用同一試劑廠生產的試劑,同一標本的初復檢化驗不得由同一人進行。
二、獻血者體格檢查標准
1、年齡:18——55周歲。
2、體重:男≥50千克,女≥45千克。
3、血壓:12——20/9——12K/pa,脈壓差:≥4Kpa(千帕)。或:90——140/60—90mmHg。
4、脈搏:60——100次/分,高度耐力的運動員≥50次/分。
5、體溫正常。
6、皮膚無黃染,無創面感染,無大面積皮膚病,淺表淋巴結無明顯腫大。
7、五官無嚴重疾病,鞏膜無黃染,甲狀腺無腫大。
8、四肢無嚴重殘疾,無嚴重功能性障礙及關節無紅腫。
9、胸部:心肺正常(心臟生理性雜音可視為正常)。
10、腹部:腹平軟、無腫塊、無壓痛、肝脾不腫大。
三、獻血者血液檢驗標准
1、血型:ABO血型(正反定型法)。
Rho(D)血型,在有條件的地區以及Rh陰性率高的地區作測定。
2、血比重篩選:硫酸酮法 男≥1.052,女≥1.050,或者比色法。
3、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酮體粉法:陰性,或者賴式法:≤25單位。
4、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酶標法:陰性(快速診斷法僅限於非固定采血點的初檢使用)。
5、丙型肝炎病毒抗體(HCV抗體)酶標法:陰性。
6、艾滋病病毒抗本(HIV抗本)酶標法:陰性。
7、梅毒試驗RPR法或TRUST法:陰性。
8、復檢上述1、2、3、4、5、6、7項。
9、甲型肝炎臨床治癒一年後連續三次每次間隔一個月化驗正常可能參加獻血(以臨床化驗報告為准)。
10、瘧疾高發地區檢測瘧原蟲。
四、免疫接種後獻血的規定
1、接受麻疹、腮腺炎、黃熱病、脊髓灰質炎活疫苗最後一次免疫接種二周後,或風疹活疫苗、狂犬病疫苗最後一次免疫接種一年後方可獻血。
2、接受動物血清者於最後一次注射四周後方可獻血。
3、健康者接受乙型肝炎疫苗、甲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種不需推遲獻血。
五、有下列情況之一暫不能獻血
1、半月內拔牙或其他小手術者。
2、婦女月經前後三天、妊娠期、流產後未滿六個月,分娩及哺乳期未滿一年者。
3、感冒、急性胃腸炎病癒未滿一周者,急性泌尿道感染病癒未滿一月者,肺炎病癒未滿三個月者。
4、某些傳染病:如痢疾病癒未滿半年者,傷寒病癒未滿一年者,布氏桿菌病癒未滿二年者,瘧疾病癒未滿三年者。
5、近五年內輸注全血及血液成分者。
6、較大手術後未滿半年者,闌尾切除、疝修補術、扁桃體手術未滿三個月者。
7、皮膚局限性炎症癒合後未滿一周者,廣泛性炎症癒合後未滿兩周者。
六、有下列情況之一者不能獻血
1、性病、麻風病和艾滋病患者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2、肝炎病患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者,丙型肝炎抗體陽性者。
3、過敏性疾病及反復發作過敏患者,如經常性蕁麻疹、支氣管哮喘、葯物過敏 (單純性蕁麻疹不在急性發作期間可獻血)。
4、各種結核病患者,如肺結核、腎結核、淋巴結核及骨結核等。
5、心血管疾病患者,如各種心臟病、高血壓、低血壓、心肌炎以及血栓性靜脈炎等。
6、呼吸系統疾病患者,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以及支氣管擴張肺功能不全。
7、消化系統和泌尿系統疾病患者,如較重的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腸炎、急慢性腎炎、以及慢性泌尿道感染、腎病綜合症、慢性胰腺炎等。
8、血液病患者,如貧血、白血病、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及各種出、凝血性疾病。
9、內分泌疾病或代謝障礙性疾病患者,如腦垂體及腎上腺疾病、甲亢、肢端肥大症、尿崩症及糖尿病。
10、器質性神經系統疾病或精神病患者,如腦炎、腦外傷後遺症、癲癇、精神分裂症、癔病、嚴重神經衰弱等。
11、寄生蟲病及地方病患者,如黑熱病、血吸蟲病、絲蟲病、鉤蟲病、囊蟲病及肺吸蟲病、克山病和大骨節病等。
12、各種惡性腫瘤及影響健康的良性腫瘤患者。
13、做過切除胃、腎、脾等重要內臟器官手術者。
14、慢性皮膚病患者,特別是傳染性、過敏性及炎症性全身皮膚病,如黃癬、廣泛性濕疹及全身性牛皮癬等。
15、眼科疾病患者,如角膜炎、虹膜炎、視神經炎和眼底有變化的高度近視。
16、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膠原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皮肌炎、硬皮病等。
17、有吸毒史者。
18、同性戀者、多個性伴侶者。
19、體檢醫生認為不能獻血的其它疾病患者。
本標准自1998年10月1日起實施,1993年2月17日頒布的「關於發布《血站基本標准》的通知」(衛醫發[1993]第2號)的創刊件2《供血者健康檢查標准》同時廢止
3. 獻血前的血液化驗檢查什麼項目
為保障獻血者和受血者的安全,無償捐血者獻出的血液送進中心血站後,還要進行一系列嚴格的檢測,包括: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梅毒螺旋體檢測、丙氨酸氨基轉移酶檢測以及ABO血型、Rh血型定型。
乙型肝炎病毒簡稱乙肝病毒,是一種引起人類急、慢性肝炎的DNA病毒。
引起人乙型病毒性肝炎疾病的病毒,檢驗科開展的針對HBV的檢測包括:
1、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
2、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 DNA)
HBsAg、HBV DNA為人體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特異性標志物,且乙型肝炎病毒核酸檢測可將檢測窗口期從原來的45天縮短為36天。HBsAg使用ELISA方法檢測,HBV DNA使用PCR或TMA方法檢測。
(3)血站檢測多種方法擴展閱讀:
指受血者血清加供血者紅細胞懸液;供血者血清加受血者紅細胞懸液,同時進行凝集試驗。交叉配血試驗包括主試驗和副試驗兩種。前者用受血者血清與供血者紅細胞懸液作試驗以發現受血者血清中是否含有與供血者紅細胞反應的抗體。又稱直接配合或主側配合;
後者則用供血者血清與受血者紅細胞作試驗以發現供血者血清中是否有不合抗體,又稱間接配合。其目的是驗證供者與受者ABO血型鑒定是否正確,防範引起溶血性輸血反應。
此外,也可檢出ABO血型系統的不規則凝集素以及發現ABO系統以外的其他血型抗體。交叉配血試驗有多種方式,如鹽水法、膠體介質配血法、抗球蛋白法、聚凝胺法等。輸血時不僅要鑒定ABO血型和Rh血型,即使輸入同型血,或受血者再次接受同一供血者的血液,都必須做交叉配血試驗。
測定輸血的相容性,在血型鑒定的基礎上,通過交叉配血試驗進一步證實受血者和供血者之間不存在血型不合的抗原-抗體反應,以保證受血者的輸血安全。
交叉配血的兩側均無凝集反應,為配血相合,可以輸血。主側出現凝集反應,為配血不合,不能輸血,主側無凝集反應,次側出現凝集反應,為配血基本相合,在緊急情況下才可輸血,但要特別慎重,不可輸得太快、太多,並密切觀察有無輸血反應。
參考資料網路-交叉配血試驗
4. 血站是用什麼檢測艾滋病的
一般血液試紙法!
InstantCHEKTM-HIVl+2金標快速診斷試劑
InstantCHEKTM-HIV1+2是一種快速、簡單、靈敏的檢驗方法, 用以檢測艾滋病病毒(HIV-1和HIV-2)的抗體。該方法適用於初篩檢測,凡由該試劑測定為陽性者,需用另一種方法檢測如ELISA或用蛋白印記法確定。
5. 血站是如何檢測hiv或者梅毒的
可以運用快速法監測,抽血化驗,如果一開始有問題,那就運用機器化驗,這種機器都是國家認證的,不用懷疑其監測結果。
6. 獻血後經過怎樣的檢測才算合格
獻血後怎樣知道血液是否合格?
獻血以後,獻血者一般都很關心自己的血液檢測結果,因為這不僅關繫到自己獻出的血液能否輸給患者,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自身的健康狀況。那麼獻血後怎樣才能知道自己的血液檢測結果呢?據中心血站介紹,獻血後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了解血液檢測結果:一是等待簡訊通知。血液經過血站多次檢測並確認合格後,計算機管理系統會自動篩選出血液檢測合格的獻血者,並每周一次集中通過手機簡訊群發的方式告知獻血者血液檢測結果。收到合格通知說明您的血液符合臨床輸血標准。也從血液角度證明您的身體是健康的。但如果僅僅是轉氨酶過高造成的血液檢測不合格的,則是每十天一次集中通過簡訊通知,一般也會在獻血後兩周之內收到簡訊通知。沒有收到簡訊的獻血者也不要著急,這可能是因為實驗結果出來較晚,被列入下一批次發送通知。為了充分保護獻血者的隱私安全,對於血液檢測不合格或不適合獻血的,則不通過簡訊告知,而是由專門的體檢醫生電話告知獻血者本人。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因血液檢驗試劑靈敏度偏高等原因,血液檢測的結果不合格僅代表該血液不宜用於輸血,並不就意味著獻血者患有血液傳播疾病或獻血者的身體不健康,健康與否還是應該以醫院的檢驗和臨床診斷為准。
7. 血站都是採取什麼方法檢測艾滋病
您好!
問題分析:目前我國大部分血站使用的是四代試劑(HIV Ag-Ab ELISA診斷試劑),每個血站都有不同,有的使用國產四代有的使用進口四代。酶聯四代試劑比三代試劑縮短窗口期4—7天,窗口期一般是兩周。
康復指導:只有少數大城市的血站採用了更先進的HIV核酸檢測,窗口期縮短至8——11天。
感謝您關注問病網,祝您健康!
8. 血站會對獻血者所捐出的血液會進行哪些項目的檢查
《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規定要檢測的項目包括一般體格檢查、體重、血壓、脈搏、體溫、血型、血紅蛋白、血小板(單采血小板)、轉氨酸(ALT)、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 艾滋病毒(HIV) 、梅毒等等,總共16項檢測項目。
《獻血法》第九條規定,血站對獻血者必須免費進行必要的健康檢查。
這些檢查都是必須的,目的是既要保障獻血者健康,又要保障供給病人的血液是安全。
以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頒布的《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GB18467-2011)中正文第6頁的內容。該國家標準的制定單位對「符合相關要求」沒有做出任何的注釋或進一步解釋。
相反,按照歐洲輸血委員會的標准進行質量控制的澳門獻血中心對化驗室的血液檢驗則必須採用核酸檢驗技術(NAT)檢測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及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除此之外,首次獻血者還會加驗人類T淋巴細胞白血病病毒。
由於病毒抗體檢測存在「窗口期」,在中國大陸和台灣出現過受血者因輸入符合相關規范標準的獻血者血液而導致感染艾滋病或丙肝病毒的情況。
(8)血站檢測多種方法擴展閱讀:
獻血前後的注意事項
獻血前:
1、 獻血前一天保證足夠的睡眠和良好的情緒;
2、 獻血前一天不要吃高脂肪食品,例如油炸食品、牛奶、豆漿、花生、瓜子、冰淇淋等;
3、 獻血前一天不要吃含色素多的食品,如胡蘿卜;
4、 不要服用葯物;
5、 不可飲酒。
獻血後:
1、 按壓針眼不少於10分鍾;
2、 針眼處24小時不要沾水;
3、 避免暴飲暴食;
4、 當天避免劇烈運動。
5、 保持手臂舒展狀態,避免提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