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解決方法 > 蛋白質產品的功能檢測常用方法

蛋白質產品的功能檢測常用方法

發布時間:2022-10-20 21:51:32

① GFP綠色熒光蛋白的檢測方法哪些

檢測方法:
1、實驗准備
 Molus單管型多功能檢測儀
 Blue熒光模塊(P/N 9200-040)
 微量適配器(P/N 9200-928)
 純化的rAcGFP1蛋白(Clontech,NO.632502)
 200ul加樣器與20ul加樣器
 TE Buffer (10 mM Tris-HCl, 1 mM EDTA, pH 8.0)
 1.5ml離心管
2、.儀器准備

2.1 關閉Molus的電源,為Molus插入BLUE熒光檢測模塊.
2.2 打開Molus的電源,儀器預熱1min
2.3 按照說明插入微量適配器

3.、制備標准曲線

3.1 對rAcGFP1進行系列稀釋
3.2 在微量比色杯中加入100ul的rAcGFP1稀釋後溶液。注意:避免在微量比色杯中出現氣泡,負責會引起檢測誤差。.
3.3 將微量比色杯插入到微量適配器中,點"Measure Fluorescence Raw."檢測
3.4 記錄檢測結果,對其他樣品重復4.2-4.3的步驟
3.5 利用熒光值(FSU)與樣品濃度做出標准曲線

4、 校準

4.1 使用Molus檢測未知樣品前,你可以使用rAcGFP1稀釋液來校準Molus儀器
4.2 使用表1中的5個稀釋液來校準Molus。選擇"ng/µL"作為測量單位,使用0 ng/µL 作為空白標准;為了盡可能准確,使用接近實際樣品的稀釋液做其他幾個點的校準。
4.3 保存校準,可供以後調用 (可選).
4.4 使用"Measure Fluorescence."開始檢測未知樣品。注意:在校準後就無需再做標准曲線。
4.5 樣品濃度將直接在屏幕上顯示.

簡介:
綠色熒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是一類存在於腔腸動物體內的生物發光蛋白。1962年Shimomura等首先從多管水母(Aequoria victoria)中分離出一種分子量為20kD的稱為Aequorin的蛋白。由於水母整體熒光及提取的蛋白質顆粒熒光都呈綠色,因此,人們將這種蛋白命名為綠色熒光蛋白。
GFP具有多種優點:易於檢測,靈敏度高;熒光性質穩定,耐受性強;易於表達,無細胞毒性;可用於活細胞檢測。因此,GFP可作為報告基因用於檢測基因表達或調控,或作為融合標簽來檢測蛋白質分子的定位、遷移、構象變化以及分子間的相互作用,或者靶向標記某些細胞器

② 鑒定蛋白質純化產品的純度,有哪些常用方法

常用色譜法,通過標准品對照圖譜進行,分析包括分子篩(大小)、親和層析(特異性結合)、離子交換(帶電性)、疏水(水溶性);或是沉澱法,包括等電點沉澱、差速離子心沉澱、鹽析沉澱、親和沉澱;透析超濾法;電泳法。這些法說不上常不常用 ,都是根據要分析的蛋白性質決定的。

如何鑒定蛋白質

鑒定蛋白質可以用雙縮脲試劑。

雙縮脲(NH2CONHCONH2)由兩個分子脲經180℃左右加熱,放出一個分子氨後得到的產物,在強鹼性溶液中,雙縮脲與CuSO4形成紫色絡合物,雙縮脲反應產生的紫色絡合物顏色的深淺與蛋白質濃度成正比,而與蛋白質分子量及氨基酸成分無關,故可用來測定蛋白質含量。

優點:雙縮脲法測定蛋白質的測定范圍是1~10mg蛋白質,操作簡單、快捷。既適合手工操作,又適合自動化分析,重復性好、線性關系好, 雙縮脲試劑可以長期保存( 若貯存瓶中有黑色沉澱出現,則需要重新配製)。

缺點:靈敏度差,測定范圍窄,樣品需要量大,不同的蛋白質產生顏色的深淺相近,因此它常用於需要快速,但並不需要十分精確的蛋白質測定。 干擾測定的物質包括有:在性質上是氨基酸或肽的緩沖液,如TrIs緩沖液,因為它們產生陽性呈色反應,銅離子也容易被還原,有時出現紅色沉澱。

蛋白質的作用:

人體內的一些生理活性物質如胺類、神經遞質、多肽類激素、抗體、酶、核蛋白以及細胞膜上、血液中起「載體」作用的蛋白都離不開蛋白質,它對調節生理功能,維持新陳代謝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人體運動系統中肌肉的成分以及肌肉在收縮、作功、完成動作過程中的代謝無不與蛋白質有關,離開了蛋白質,體育鍛煉就無從談起。

在生物學中,蛋白質被解釋為是由氨基酸借肽鍵聯接起來形成的多肽,然後由多肽連接起來形成的物質。通俗易懂些說,它就是構成人體組織器官的支架和主要物質。蛋白質缺乏:成年人:肌肉消瘦、肌體免疫力下降、貧血,嚴重者將產生水腫。

未成年人:生長發育停滯、貧血、智力發育差,視覺差。蛋白質過量:蛋白質在體內不能貯存,多了肌體無法吸收,過量攝入蛋白質,將會因代謝障礙產生蛋白質中毒甚至於死亡。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雙縮脲試劑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蛋白質

④ 測定蛋白質分子量的常用方法

蛋白定量的測試方法有很多種,其中較為常見的有五種,分別是Bradford法、Bradford斑點試驗、Coomassie 斑點試驗、紫外分光度檢測法及BCA法這五種。

在生化實驗中,對樣品中的蛋白質進行准確可靠的定量分析,是經常進行的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蛋白質是一種十分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它的種類很多,結構不均一,分子量又相差很大,功能各異,這樣就給建立一個理想而又通用的蛋白質定量分析的方法帶來了許多具體的因難。

(4)蛋白質產品的功能檢測常用方法擴展閱讀

蛋白定量分析也就涉及到生產科研的多個領域及行業,也是生物學科、食品檢驗及摻假摻偽、臨床檢驗、診斷疾病和質量檢驗中最常見的方法。

蛋白定量是生物學實驗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為驗證細胞裂解是否成功,或為了將多個樣品進行平行實驗比較或標准化保存,需對細胞裂解液進行蛋白定量。

為了判定蛋白的產量,需對純化好的蛋白進行定量。為了將純化好的蛋白用生物素或者報告酶進行標記,同樣需首先對蛋白樣品進行定量,以保證標記反應在適當的化學濃度下進行。

⑤ 測定蛋白質的構型和功能要用什麼儀器,有哪些步驟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構型這個概念是指 一個有機分子中各個原子特有的固定的空間排列。這種排列不經過共價鍵的斷裂和重新形成是不會改變的。構型的改變往往使分子的光學活性發生變化。蛋白質的構型就是一級結構,指其氨基酸排列順序。


測定蛋白質的構型的主要有兩種方法:Edman降解(Edman degradation)和質譜法。


EDMAN降解法測序是經典的方法,通過從多肽鏈游離的N末端(或者C末端,但是很少)測定氨基酸殘基的序列的過程。N末端氨基酸殘基被苯異硫氰酸酯修飾,然後從多肽鏈上切下修飾的殘基,現在一般都是自動測序儀


質譜法測蛋白只要是利用生物質譜儀,比如ESI-Q-TOF,ESI-IT-Obitraq。利用特異的酶將蛋白切成肽段, 然後通過質譜方法進行測定,產生數據或通過重頭比對,或者通過生物信息學中資料庫搜索的方法推斷出肽段序列,然後再由肽段序列拼接處蛋白序列。這種方法是近些年來隨著蛋白質組學的發展而廣泛被使用,但是對於蛋白完整序列測定需要較強的生物信息學技術。

整體而言, EDMAN降解法准確, 但是耗時長, 而且對於所測定的肽段要求很高, 不能太長, 不能太難修飾等等, 一般能測個20-50鹼基不錯了。而質譜法方法快速,但是准確性比EDMAN降解法略差。


另外,樓主講的蛋白功能測定,不同的蛋白質功能各異,蛋白功能主要通過生物學實驗反復驗證次得到,這個比較復雜,沒有固定的模式,要逐一研究。


另外,像核磁儀可以用來研究蛋白的構象或者說晶體結構,表面等離子共振儀器可以用來研究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等等,蛋白質是未來有限的生物研究資源,現在全世界對蛋白質的研究熱情都很高。也有許多相關的基礎科教書,樓主感興趣可以去看看。


純手工打造,希望採納哦。

⑥ 檢測食品中蛋白質最常用的方法

一般是根據產品標准要求選測定方法的,食品中蛋白質測定的最常用方法當然是凱氮測定法:常量凱氏定氮法和微量凱氏定氮法。
我大學時還做過考馬斯亮藍
半微量定氮法,與最新標准一致,我這有稍微簡化的方法:
以餅干為例:稱取2.000克於定氮瓶中,加20mL濃硫酸,加0.2g硫酸銅,加3.0g硫酸鉀,然後進行消化,消化至澄清液體後倒入100mL具塞比色管,3次清洗定氮瓶,洗液並入100mL具塞比色管,蒸餾水加至100mL刻度線,搖勻,取10mL進半微量定氮裝置蒸餾,收集瓶中為2%硼酸溶液10mL,以甲基紅-亞甲藍為指示劑2滴,用購置的0.1000標准溶液進行滴定,步驟結束。
要點:稱量需准確;吸取也准確;玻璃儀器需檢定合格。

⑦ 蛋白質結構功能研究的最新方法有哪些

蛋白質結構研究方法進展
X-射線晶體學技術
核磁共振衍射技術
電子顯微技術
質譜法
熒光共振能量轉移技術(FRET)
同源建模預測蛋白質結構
酵母雙雜交,三雜交
CO-IP
雙向電泳

目前已經有許多蛋白質結構預測服務通過網際網路對公眾免費開放。由於結構預測技術本身的局限性,每種預測服務都各有得失。
三級結構預測(同源建模):
• 瑞士生物信息研究所 SWISS-MODEL
• 丹麥技術大學生物序列分析中心 CPHmodels
• 比利時拿摩大學 ESyPred3D
• 英國癌症研究中心 3DJigsaw
二級結構預測(折疊識別):
•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 PredictProtein
• 英國瓦衛克大學 PSIpred
• 印度昌迪加爾的微生物技術研究所 APSSP
• 歐洲生物信息研究所(EBI)Jpred
•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 SSpro
α-螺旋傾向性預測(從無到有):
• 歐洲分子生物學實驗室(EMBL) AGADIR

參考文獻:
[1] Masatsune Kainosho1, Takuya Torizawa1, Yuki Iwashita1, Tsutomu Terauchi1, Akira Mei Ono1 and Peter
Güntert2 Optimal isotope labelling for NMR protein structure determinations Nature 440, 52-57 (2 March 2006) |
doi:10.1038/nature04525
[2] Liu D, Lepore BW, Petsko GA, Thomas PW, Stone EM, Fast W, Ringe D.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of the quorum-quenching N-acyl homoserine lactone hydrolase from Bacillus thuringiensis.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05 Aug 16; 102(33):11882-7
[3]劉買利 張許葉朝輝 提高生物大分子NMR解析度和靈敏度的有效方法:TROSY和CRINEPT 波譜學雜志2004.9 371-381
[4]李慧林,施丹,任罡,等. 生物大分子的電子顯微學[M ]. 見:葉恆強,王元明編. 電子顯微學進展. 北京:科學出版社, 2003.
[5]王大能,陳勇,隋森芳. 電子顯微學在結構生物學研究中的新進展. 電子顯微學報, 2003, 10.
[6]Robinson A New Avenue for Mass Spectrometry 2006 February Vol .3 No 2 Nature publishing
[7]Schleifenbaum, A.; Stier, G.; Gasch, A.; et al. J. Am. Chem. Soc., 2004, 126, 11786.
[8]tockholm, D.; Bartoli, M.; Sillon, G.; et al. J. Mol. Biol., 2005, 346, 215.

⑧ BCA蛋白檢測方法的原理是什麼

原理簡介
BCA(bicinchoninic acid)法蛋白濃度定量試劑盒是在世界上常用的蛋白濃度檢測方法之一BCA法基礎上改進而成。眾所周知,二價銅離子在鹼性的條件下,可以被蛋白質還原成一價銅離子(biuret reaction),一價銅離子和獨特的BCA Solution A(含有BCA)相互作用產生敏感的顏色反應。兩分子的BCA螯合一個銅離子,形成紫色的反應復合物。該水溶性的復合物在562nm處顯示強烈的吸光性,吸光度和蛋白濃度在廣泛范圍內有良好的線性關系,因此根據吸光值可以推算出蛋白濃度。

產品特點

1.步驟簡單,45分鍾內完成測定,比經典的Lowry法快4倍而且更加方便。

2.靈敏度高,檢測濃度下限達到25μg/ml,最小檢測蛋白量達到0.5μg,待測樣品體積為1-20μl 。

3.BCA法測定蛋白濃度不受絕大部分樣品中的去污劑等化學物質的影響,可以兼容樣品中高達5%的SDS,5%的Triton X-100,5%的Tween 20, 60, 80。

4.在20-2000μg/ml濃度范圍內有良好的線性關系。

5. 檢測不同蛋白質分子的變異系數遠小於考馬斯亮藍法蛋白定量。

BCA蛋白質定量檢測試劑
在蛋白質的表達純化,結構和功能的研究工作中,蛋白質的定量隨處可見。但是,什麼是理想的蛋白質定量方法?如何准確、快速的對蛋白質進行定量,對於不同的樣本,如何選取相應的蛋白質定量試劑和方案?如何避免實驗中引入的其它物質對蛋白質定量的干擾,PIERCE為這一切提供了可以信賴的解決方案。
PIERCE的BCA(bicinchoninic acid)蛋白質檢測試劑是當前比Lowry法更優越的專用於檢測總蛋白質含量的產品。該方法以快速靈敏、穩定可靠且對不同種類蛋白質變異系數甚小而深受專業人士的青睞。其中MicroBCA產品可檢測到0.5μg/ml的微量蛋白,是目前已知的最靈敏的蛋白質檢測試劑之一。

主要特點:

· 准確靈敏:BCA試劑的蛋白質測定范圍是20-2000μg/ml,採用加強方法可檢測到
5μg/ml;MicroBCA試劑測定范圍是0.5-20μg/ml。
· 快速:45分鍾內完成測定,比經典的Lowry法快4倍而且更加方便。
· 經濟實用:除試管外,測定可在微孔板中進行,大大節約樣品和試劑用量。
· 不受樣品中離子型和非離子型去污劑影響。
· 檢測不同蛋白質分子的變異系數遠小於考瑪斯亮藍。

基本原理:

鹼性條件下,蛋白將Cu++還原為Cu+, Cu+與BCA試劑形成紫顏色的絡合物,測定其在562nm處的吸收值,並與標准曲線對比,即可計算待測蛋白的濃度。

BCA分子式:

原理圖:

用PIERCE的BCA試劑盒所得的標准曲線:

MicroBCA蛋白標准曲線

BCA蛋白標准曲線

BCA蛋白質檢測流程:

圖片點擊:
http://www.perbio.com.cn/PIERCE/Protein%20Chemistry/bca.htm

⑨ 檢測食品中蛋白質含量的原理和方法是什麼

一、蛋白質的檢測原理:

基於食品中蛋白質含量與食品中氮含量的比例關系換算的。如乳中蛋白質與氮含量的比值為6.38,大豆中蛋白質與氮含量的比值為5.71,普通食品中蛋白質與氮含量的比值為6.25。因此是通過測定食品中氮含量後再根據換算系數得到食品中蛋白質含量。

二、蛋白質的檢測方法:

1、凱氏定氮法:樣品在高溫濃硫酸的消化作用下,將樣品中的有機氮轉化為無機銨,待消化液冷卻後,加入過量的鹼,使無機銨轉化為揮發性的氨,再將氨蒸出後,利用鹽酸標准溶液滴定,最後根據消耗的鹽酸標液體積推算樣品中的氮含量。

2、杜馬斯定氮法:樣品在高純氧中充分燃燒的過程中,將氮元素轉化為氮氣或氮氧化物,再經過高溫銅的還原,使所有的氮轉化為N2,然後利用熱導檢測器檢測N2的含量來推算樣品中氮含量。因此杜馬斯定氮法也稱為杜馬斯燃燒法或燃燒定氮法。

(9)蛋白質產品的功能檢測常用方法擴展閱讀:

凱氏定氮法通過硫酸高溫消化,只能將有機氮轉化為無機銨,而對於硝態氮(如硝酸鹽、亞硝酸鹽)則不能轉化。因此凱氏定氮法適用於不含硝態氮的食品、農產品、化妝品、醫葯等。凱氏定氮法是由丹麥化學家凱道爾於1883年率先提出,由於設備要求簡單,自提出後便成為蛋白質測定的經典方法,廣泛運用於蛋白質檢測中。

杜馬斯燃燒法既能將有機氮轉化為N2,又能將無機的硝態氮轉化為N2。因此,杜馬斯的應用更為廣泛。杜馬斯定氮法是由法國化學家杜馬斯在1831年提出,雖然該法比凱氏定氮法早半個世紀提出,但由於當時設備條件難以滿足杜馬斯定氮法的要求,限制了其發展。

⑩ 蛋白質 功能 驗證 的方法有哪些

解析出蛋白結構就可以驗證了

閱讀全文

與蛋白質產品的功能檢測常用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文獻檢索與分析方法 瀏覽:742
耳機通話鍵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155
鼻炎噴霧劑使用方法 瀏覽:986
工資發不全最快解決方法 瀏覽:518
ipad的網路壁紙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511
治療骨刺的小方法 瀏覽:674
稅中稅的計算方法 瀏覽:41
公司沒成立如何退股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687
杏樹秋季嫁接用什麼方法好 瀏覽:769
貸款收益率的計算方法 瀏覽:958
切削力的測量方法 瀏覽:771
聲樂專科報志願的方法與技巧 瀏覽:21
早泄用什麼方法有效 瀏覽:901
排雨管連接方法 瀏覽:557
酒仙最佳修煉方法 瀏覽:845
如何鍛煉幼兒快速跑方法 瀏覽:963
時間樣式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924
定做封口機安裝方法 瀏覽:249
研究方法部分如何降重 瀏覽:554
工科生常用的科研方法 瀏覽: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