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解決方法 > 最簡單的老秤製作方法

最簡單的老秤製作方法

發布時間:2022-09-20 19:29:12

❶ 7旬大爺40年製作了多少傳統老秤

7旬大爺40年製作了13萬多桿傳統老秤。

今年60歲的文志飛,13歲跟著父親學習制秤手藝,16歲就自立門戶挑著擔子叫賣鄉間。23歲時,文志飛來長沙謀生,很快以精湛的手藝在太平街立足。40多年時間里,他製作了13萬多桿秤,成為長沙城頗有名氣的手藝人。

記者踏進文志飛這家很不起眼的小店時,只見老人鼻樑上架著眼鏡,正在埋頭給一桿桿秤鑲銅星。老人手裡拿著一把刀和一段細銅絲,先將銅絲插入秤星孔,然後用刀將銅絲割斷,在秤桿上敲打兩三下,不多一會兒,一顆顆閃著暗光的銅星就鑲在了秤桿上。

老人告訴記者,傳統手工制秤的工序十分繁雜,有100多道工序。現在由於材料大多已可機制,所以工序比以前大為簡化,但一般仍要經過選料、制坯、刨圓、套銅套、配砣、裝鉤、分級、打眼、磨光、校正等工序,才能做成一桿完美的秤。

(1)最簡單的老秤製作方法擴展閱讀:

對於現今電子秤大行其道,桿秤漸漸隱退的現狀,文志飛老人對此並不覺得遺憾。他說,當年他剛到太平街時,這里還有四家手工制秤的店鋪,可如今只剩他一家了,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

手工制秤的工序非常復雜,利潤也很低,為了維持經營,他的店裡也賣起了電子秤。相比之下,沒人願意學習製作桿秤的手藝更讓他擔心。老人有個願望,他希望能把這門老手藝傳給後人,將傳統老手藝繼承下去。

❷ 老秤怎麼手工製做

首選你要准備一組砝碼,最大的一個應該是你製作的秤的最大的刻度,在秤盤里沒有重物時,把秤砣在秤桿上移動到恰好秤桿水平為止(大體上如此,專門製作衡器的可不是這樣做的啊)刻上刻度;接著把最大的砝碼在秤上稱一下,然後把秤砣移動到恰好秤桿水平為止,刻上刻度。如此你可以把在最大量程范圍內的所有刻度都刻上。另外你也可以用均勻分割秤桿上0刻度和最大刻度的方法來確定其他刻度的位置。

(1)
選取棗木一根,用刀及砂紙打磨光滑(2)
把鐵皮剪成圓形製成秤盤,用細繩在圓盤四周綁好吊起。(3)
在打磨好的秤桿的一端鑽上一個洞,把圓盤掛上。(4)把秤桿、圓盤、秤砣掛好,找出整個系統的重心,在重心上鑽上小洞,掛上繩子作為提紐。(5)
不放物體使桿秤平衡,找出零刻度線的位置並做好記號。(6)
放上最大的砝碼(例500克),找出最大砝碼平衡時秤砣的位置,此處即為該稱的最大稱量值。(7)
在零刻度線到最大稱量值位置之間平均畫上20個刻度,每一刻度即為5錢~半兩。

❸ 長沙7旬大爺製作傳統老秤40年,這種秤好用嗎

說實話,這種稱應該是可以用,但不是很好用。因為人們現在都已經習慣用電子秤,對於這種傳統老秤沒用過,估計會不是很習慣。

三、傳統工藝如何發展

如何讓優秀傳統工藝繼承和發揚下去?我認為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做:一是傳統工藝體現並呼喚“工匠精神”。各式各樣的民間傳統工藝都具有鮮明的當地特色,並且傳統工藝追求精雕細琢,這些正是近年來所提倡“工匠精神”體現,精美的傳統工藝與質量粗糙的快速消費品形成對比,可以獲得消費者目光。二是將傳統工藝與現代設計結合起來。“振興傳統工藝,就一定要讓它適應和影響現實生活,而不是與現實生活相脫離。”利用現代科技手段,融合現代創意和設計,將以創新的方式傳承傳統工藝,並推動其持續發展,讓傳統和現代結合起來,讓傳統工藝文化融入生活中,融入現代工業生產之中,推動傳統工藝的現代轉型升級。三是要促進傳統工藝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傳統工藝如何走向現代化?促進其產業化和市場化是關鍵。文創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在於創新,傳統工藝不僅需要通過傳統的方式學習繼承,也需要融入現代市場意識,通過創新提升其文化創意附加值。民間傳統工藝要發展,需要政府、社會等多方共同努力。

❹ 7旬大爺製作傳統老秤40年,傳統手工藝品,我們應該保留嗎

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在有很多高科技的物品進入我們的生活當中,為我們便利了生活,同時也減輕了我們生活當中的負擔,但同時也有很多的老物件,被我們快速發展的時代所淘汰,而有些老物件的製作工藝,以及這些老物件都是一些時代的印記,也會給人留下一定的歷史痕跡,因此這些老物件就現在來看,也是非常珍貴的,因此對於一些老物件,我們應當去保留和珍惜,而不是快速的淘汰。

在事情當中我們了解到這位老人聲稱賺不賺錢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想將這個手藝傳承下去,由此也可以看出這位老人對於中國傳統的一些手藝活的傳承,對於中國文化的傳承,我認為是值得敬佩的,如果現在有些年輕人對於一些手藝活比較感興趣的話也應當去學習一些中國古老的手藝,能夠將中國的一些文化進行傳承和發揚,不要讓這些手藝活逐漸的丟掉。

❺ 老秤的司馬厘等

很小的秤,即司馬秤,粵語俗稱厘等,就是我國歷史上專門用來稱量黃金和名貴葯材的小秤,它通常用象牙或堅硬的名貴木料作秤桿,用最穩定的金屬銅或玉料作秤砣,而且都鑲嵌在精緻的盒子裡面。客家有句諺語:「司馬秤,司馬砣,好老公,好老婆。」 從中可見司馬秤在百姓心目中是十分珍貴的器物。
貴重金銀,長白山的千年人參,鹿茸花膠,價值連城,這些貨品在商賈交易時重量可不能有絲毫偏差。200年前,沒有高科技的電子秤,但十三行的粵商就已擁有精密的司馬秤去稱量。
「司馬秤是西關商業文化的一個象徵。」 從清代到民國初年廣州大商巨賈們使用過的司馬秤。他說,司馬秤講求的不僅是精確,也要求其與稱量的貨物必須「門當戶對」。「稱鹿茸、人參、蟲草這些最好的葯材,司馬秤自然也要用最好的,這才有大戶的氣派。」
司馬秤中,明清時代的居多,托盤、秤盒等大都經過精雕細琢,許多司馬秤用象牙或珍貴木材烏梅等製成,其中最細小的秤,直徑僅0.3厘米,長度也只有10厘米,司馬秤的1斤約為1.2市斤。「清代粵商的司馬秤,製作用料是全國最頂尖的。」司馬秤的製作用料主要體現在秤桿上,按照價值依次可分為象牙秤、象骨秤、紅木秤和竹秤等品種,其中前兩種價格很高,甚至貴過其稱量的金銀珠寶和葯材,一般的商家用不起,多為乾隆、嘉慶年間十三行的大型商行、葯鋪擁有,一般商人使用最普遍的還是紅木秤和竹秤。

❻ 老秤怎麼手工製做

首選你要准備一組砝碼,最大的一個應該是你製作的秤的最大的刻度,在秤盤里沒有重物時,把秤砣在秤桿上移動到恰好秤桿水平為止(大體上如此,專門製作衡器的可不是這樣做的啊)刻上刻度;接著把最大的砝碼在秤上稱一下,然後把秤砣移動到恰好秤桿水平為止,刻上刻度。如此你可以把在最大量程范圍內的所有刻度都刻上。另外你也可以用均勻分割秤桿上0刻度和最大刻度的方法來確定其他刻度的位置。 (1) 選取棗木一根,用刀及砂紙打磨光滑(2) 把鐵皮剪成圓形製成秤盤,用細繩在圓盤四周綁好吊起。(3) 在打磨好的秤桿的一端鑽上一個洞,把圓盤掛上。(4)把秤桿、圓盤、秤砣掛好,找出整個系統的重心,在重心上鑽上小洞,掛上繩子作為提紐。(5) 不放物體使桿秤平衡,找出零刻度線的位置並做好記號。(6) 放上最大的砝碼(例500克),找出最大砝碼平衡時秤砣的位置,此處即為該稱的最大稱量值。(7) 在零刻度線到最大稱量值位置之間平均畫上20個刻度,每一刻度即為5錢~半兩。

❼ 7旬大爺製作傳統老秤40年,200年前體重秤長什麼

寶應縣射陽湖鎮的臧陳古街曾是一條有著2500多年歷史的古老集鎮。這里存留著射陽湖人太多的回憶,同時也保留有許多當地傳承許久的傳統工藝。老匠人嚴正東就從事著其中之一,已近古稀的他,大半輩子都在干著一件“公平事”—製作傳統桿秤,一干就是40年。

最讓嚴正東感到遺憾的是自己這門手藝面臨失傳的危險。“花時費力做出來的這桿秤,只能賣20元到70元不等。而且如今桿秤被電子秤取代,一年總共才做上十來根,根本賣不出多少桿秤,沒有人稀罕這玩意兒。我兒子也不願學這門手藝,我怕以後沒有多少人會這門手藝咯!”

❽ 70歲老人製作傳統老秤40年,200年前的秤是怎樣的

70歲老人製作傳統老秤40年,200年前的秤是利用杠桿原理製作而成的簡易衡器,是利用木製的秤桿與金屬秤砣製成的衡量物體重量的一種儀器,不過現在隨著社會的發展,這種儀器已經很少見了。

文志飛的小店並不起眼,小小的一間房子,但是裡面的擺設卻很整潔,這是長沙最後的一家制秤店,當被問及桿秤被淘汰一事的時候,文志飛自己表示並不覺得有什麼遺憾,因為時代在發展在進步,他為此而感到高興。但是關於制秤這件事,他會一直做下去,他有一個願望,就是希望有人能夠將他的手藝傳承下去,他不希望桿秤就這樣銷聲匿跡。

❾ 七旬大爺製作傳統老秤40年,他堅持下去的原因是什麼

關於應德印

❿ 7旬大爺製作傳統老秤40年,你知道老稱嗎

中國的老秤,十六兩為一斤,在秤桿上有十六個刻度,每個刻度代表一兩,每一兩都用一顆星來表示,具體為北斗七星,南斗六星,除這十三顆星之外,再加"福""祿""壽"三顆星。如果商人給顧客稱量貨物少給一兩,則缺"福";少給二兩,則表示既缺"福"還缺"祿";少給三兩,則"福""祿""壽"俱缺。

兩千年前,我們的祖先運用杠桿原理發明了木桿秤。到了唐代,秤上又多了錢、分、厘等單位。七錢為一兩,七分為一錢。秤沿用十六兩為一斤的規矩,延續了一千多年。

隨著時代的發展,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電子秤開始普及,但手工秤由於攜帶方便,依然占據著一定的市場。手工秤適合於一些流動的商販,現在購買手工秤的主要是一些農村的小商販。隨著西塘旅遊的發展,遊客購秤有所增加。許多人在喬遷和結婚時也會購置手工秤,以討一好口彩。

現如今,老秤的存在已不單單是它本身那麼簡單,更多的是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的傳承和發揚,是我們的寶藏。

閱讀全文

與最簡單的老秤製作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打孔的計算方法 瀏覽:162
反光粉使用方法 瀏覽:176
nvme安裝方法 瀏覽:683
生活中百分率的計算方法 瀏覽:538
598x21用簡便方法計算 瀏覽:676
供求分析方法 瀏覽:2
微信麥克風功能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910
如何把發際線拉低的健康方法 瀏覽:421
怎麼去紅棗核最快方法 瀏覽:913
兒童帶滑輪學習桌安裝方法 瀏覽:320
理財利息計算方法 瀏覽:66
現場審核常用方法 瀏覽:333
外科學治療方法 瀏覽:788
合歡樹的種植方法 瀏覽:846
情感保鮮方法有哪些 瀏覽:70
波紋管管件安裝方法 瀏覽:679
紅果參蜘蛛果的食用方法 瀏覽:121
農業區位教學方法 瀏覽:36
土豆絲怎麼做才好吃的方法 瀏覽:600
直線與圓的一些簡便方法 瀏覽: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