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植物檢驗要怎樣過篩
過篩檢驗:主要用於檢驗糧谷、種子、油料、乾果和生葯材中混入的害蟲、病粒、菌癭、菌核和雜草種子。現場檢驗和室內檢驗均可使用。
方法是將制備的代表樣品,倒入規定孔徑和層數的標准篩中過篩,然後檢查各層篩上物和篩底篩下物。
標准篩的孔徑規格及層數,依據植物籽粒的大小而定。
標准篩的孔徑規格及層數
檢驗時,先將二層或三層標准篩按大孔徑在上、小孔徑在下的次序疊好,再將代表樣品倒入上層篩內,用迴旋法篩理。篩理後,分別將第一層、第二層或第三層的篩上物倒入白瓷盤內,攤成薄層,用肉眼或10~15倍手持放大鏡檢查其中較大的害蟲、病原物及雜草種子。將篩底篩下物收集到黑底玻璃板或培養皿中,用雙筒鏡檢查其中個體較小的害蟲、蟲卵、病原物及雜草種子,進而鑒定它們的種類。必要時,計算病、蟲、草籽的含量。
② 什麼叫HIV過篩試驗
就是當你去檢測艾滋病抗體的時候 醫生首先給你做的就是初篩檢查 也就是說 第一次如果出現陰性 那麼就不必做第二次 如果陽性 那麼醫生會建議你再去做一次檢查 因為初篩有可能會出現假陽性 這是國際慣例 畢竟要百分百確定才能告知對方 沒有假陰性的試劑 因為檢查的醫生會詢問你的一些情況 不會盲目的給你做檢查 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做出來的結果才是正確的.
③ 求: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構造深度的檢測方法及具體操作步驟,順便請附帶一張檢測用表,謝謝!
1、量砂准備:取潔凈的細砂晾乾、過篩,取0.15~0.30mm的砂置適當的容器中備用。量砂只能在路面上使用一次,不宜重復使用。回收砂必須經乾燥、過篩處理後方可使用。
2、對測試路段按隨機取樣選點的方法,決定測點所在橫斷面位置。測點應選在行車道的輪跡帶上,距路面邊緣不應小於1m。
3、用掃帚或毛刷子將測點附近的路面清掃干凈,面積不小於30cm×30cm。
4、用小鏟裝砂沿筒向圓筒中注滿砂,手提圓筒上方,在硬質路面上輕輕地叩打3次,使砂密實,補足砂面用鋼尺一次刮平。不可直接用量砂筒裝砂,以免影響量砂密度的均勻性。
5、將砂倒在路面上,用底面粘有橡膠片的推平板,由里向外重復做攤鋪運動,稍稍用力將砂細心地盡可能地向外攤開,使砂填入凹凸不平的路表面的空隙中,盡可能將砂攤成圓形,並不得在表面上留有浮動余砂。注意攤鋪時不可用力過大或向外推擠。
6、用鋼板尺測量所構成圓的兩個垂直方向的直徑,取其平均值,准確至5mm。
7、按以上方法,同一處平行測定不少於3次,3個測點均位於輪跡帶上,測點間距3~5m。該處的測定位置以中間測點的位置表示。
④ 化工廠中檢驗漏點的方法有哪些
化工廠中檢驗漏點的方法有哪些
化工檢測方法很多,例如飛秒檢測方法、元素分析方法、電化學檢測方法。具體到不同物質,又有各種定性的方法,舉例如下:
1、硒粉檢測:用勺子取少許放在鐵板上,立刻出現滾動、亮銀色為好。否則不好。
2、氧化鋅檢測:①用手粘水再粘鋅粉,粘時有軟柔感,越柔越好;
②將鋅粉放在水中適量拌勻用筆寫字,越清楚越好;
③加入25%硫酸會產生氣體,冒泡為好。
3、芒硝檢測:溶於水和甘油不溶於乙醇,微苦咸而發澀。
4、白雲石檢測:25%鹽酸粘附後會產生氣泡,不易溶於水。
5、硫酸鋇檢測:溶於3%鹽酸,難溶於水。
6、重鉻酸鉀檢測:溶於水不溶於乙醇,加入硫酸反應時放出黃色帶綠色氣體,並有綠色沉澱粉。
7、氫氧化鋁檢測:溶於酸不溶於水、乙醇,加熱後減重34.6%。
8、鈷粉檢測:不溶於水溶於酸,放入氫氧化鈉溶液中有藍色沉澱物。
9、氧化鉺檢測:不溶於水溶於酸,用手粘有潤滑感。
10、螢石檢測:放在燒紅的鐵板上立刻閃出熒光點,越亮越好。
11、純鹼檢測:①用除鐵棒在純鹼中吸,看是否有鐵雜質;
②把純鹼放在手掌中,加水越燙越好;③把純鹼放在1%酚酞加25%鹽酸點越紅越好。
12、硝酸鈉檢測:①取少許放在鐵板上燒烤成為透明體並滾動,沒有響聲及雜色物不容塊狀為好;②用手抓有嚓嚓響聲為好。
13、硼砂檢測:放在燒紅的鐵板上立刻會出現膨脹,越膨脹大越好。
14、氧化銻檢測:放在鐵板上加熱由白色變為黃色,冷卻後恢復原色,加熱時冒淺黃色煙為好,不冒煙不純。
15、方解石檢測:用25%鹽酸點時發出嚓嚓聲並冒泡,用吸鐵棒看是否有鐵。
16、石英砂檢測:①用砂與水同比例放在瓶中搖勻,靜止越清越好;
②將砂放在手掌中壓平看是否有雜質;③將砂烘乾用除鐵棒看是否有鐵吸附;④過篩是否在40-80目。
17、鉀長石檢測:①用電筒光照或在陽光下照有閃點亮,越多越好;②用除鐵棒吸看是否鐵;③將放在手掌上壓平看其有否黃、黑、灰色等雜物,越雜越不好。
⑤ 粉體顆粒分布常用檢測方法有哪些
大概有以下幾種方法: 1、篩分法,這個通過查看篩餘量,過篩率等來判斷粉體粒度的分布,優點是成本低,缺點是只能給出點的粒徑,不能給出全部粉體的粒度分布。 2、沉降法,一般是利用斯托克原理,通過懸浮液體客戶的在重力作用下的沉降速度來判定顆粒的大小。可以給出粒度分布表等,但對於粒徑較小的顆粒,沉降速度比較慢,測試耗時較多。 3、激光散射法,目前使用較多,比較適合測試粒度分布較寬的粉體,測試成本相對較高,儀器價格從國產的幾萬元到國外的幾十萬元不等。更多相關問題,可關注<粉體圈>網路
⑥ 路基壓實度的檢測方法
通常採用環刀法,灌砂法和核子密度儀法等。
①環刀法,是一種破壞性的檢測方法,適用於不含骨料的細粒土。優點是設備簡單操作方便;缺點是受土質限制,當環刀打入土中時,產生的應力使土松動,壁厚時產生的應力較大,因此干密度有所降低。
②灌砂法,是一種破壞性檢測方法,適用於各類土。優點是測定值精確;缺點是操作較復雜,須經常測定標准砂的密度和錐體重。
③核子密度儀法,是一種非破壞性測定方法。能快速測定濕密度和含水量,滿足現場快速、無破損的要求,並具有操作方便,顯示直觀的優點,但應與灌砂法進行對比標定後方可使用。
灌砂法
灌砂法是利用均勻顆粒的砂去置換試洞的體積,它是當前最通用的方法,很多工程都把灌砂法列為現場測定密度的主要方法。該方法可用於測試各種土或路面材料的密度,它的缺點是:需要攜帶較多量的砂,而且稱量次數較多,因此它的測試速度較慢。採用此方法時,應符合下列規定:(1)當集料的最大粒徑小於15mm、測定層的厚度不超過150mm時,宜採用Φ100mm的小型灌砂筒測試。(2)當集料的粒徑等於或大於15mm,但不大於40mm,測定層的厚度超過150mm,但不超過200mm時,應用Φ150mm的大型灌砂筒測試。1.儀具與材料(1)灌砂筒:有大小兩種,根據需要採用。儲砂筒筒底中心有一個圓孔,下部裝一倒置的圓錐形漏斗,漏鬥上端開口,直徑與儲砂筒的圓孔相同,漏斗焊接在一塊鐵板上,鐵板中心有一圓孔與漏鬥上開口相接,儲砂筒筒底與漏斗之間沒有開關。開關鐵板上也有一個相同直徑的圓孔。(2)金屬標定罐:用薄鐵板製作的金屬罐,上端周圍有一罐緣。(3)基板:用薄鐵板製作的金屬方盤,盤的中心有一圓孔。(4)玻璃板:邊長約5m~600mm的方形板。(5)試樣盤:小筒挖出的試樣可用鋁盒存放,大筒挖出的試樣可用300mm x 500mm x 40mm的搪瓷盤存放。(6)天平或台稱:稱量10 ~15kg,感量不大於1g。用於含水量測定的天平精度,對細粒土、中粒土、粗粒土宜分別為0.01g、0.1g、1.0g。(7)含水量測定器具:如鋁盒、烘箱等。(8)量砂:粒徑0.30~0.60mm 及0.25~0.50mm清潔乾燥的均勻砂,約2040kg,使用前須洗凈、烘乾,並放置足夠長的時間,使其與空氣的濕度達到平衡。(9)盛砂的容器:塑料桶等。(10)其他:鑿子、改錐、鐵錘、長把勺、小簸箕、毛刷等。2.試驗方法與步驟(1)標定筒下部圓錐體內砂的質量①在灌砂筒筒口高度上,向灌砂筒內裝砂至距筒頂15mm左右為止。稱取裝人筒內砂的質量m1 ,准確至1g。以後每次標定及試驗都應該維持裝砂高度與質量不變。②將開關打開,讓砂自由流出,並使流出砂的體積與工地所挖試坑內的體積相當(可等於標定罐的容積),然後關上開關,稱灌砂筒內剩餘砂質量 m5 ,准確至1g。③不晃動儲砂筒的砂,輕輕地將灌砂筒移至玻璃板上,將開關打開,讓砂流出,直到筒內砂不再下流時,將開關關上,並細心地取走灌砂筒。④收集並稱量留在板上的砂或稱量筒內的砂,准確至1g。玻璃板上的砂就是填滿錐體的砂m2 。⑤重復上述測量三次,取其平均值。(2)標定量砂的單位質量γ。①用水確定標定罐的容積V,准確至1mL。②在儲砂筒中裝人砂並稱重,並將灌砂簡放在標定罐上,將開關打開,讓砂流出,在整個流砂過程中,不要碰動灌砂筒,直到砂不再下流時,將開關關閉,取下灌砂筒,稱取筒內剩餘砂的質量准確至1g。③計算填滿標定罐所需砂的質量。④重復上述測量三次,取其平均值。⑤計算量砂的單位質量。(3)試驗步驟①在試驗地點,選一塊平坦表面,並將其清掃干凈,其面積不得小於基板面積。②將基板放在平坦表面上。當表面的粗糙度較大時,則將盛有量砂的灌砂筒放在基板中間的圓孔上,將灌砂筒的開關打開,讓砂流入基板的中孔內,直到儲砂筒內的砂不再下流時關閉開關。取下灌砂筒,並稱量筒內砂的質量准確至1g。當需要檢測厚度時,應先測量厚度後再進行這一步驟。③取走基板,並將留在試驗地點的量砂收回,重新將表面清掃干凈。④將基板放回清掃干凈的表面上(盡量放在原處),沿基板中孔鑿洞(洞的直徑與灌砂筒一致)。在鑿洞過程中,應注意勿使鑿出的材料丟失,並隨時將鑿出的材料取出裝人塑料袋中,不使水分蒸發,也可放在大試樣盒內。試洞的深度應等於測定層厚度,但不得有下層材料混人,最後將洞內的全部鑿松材料取出。對土基或基層,為防止試樣盤內材料的水分蒸發,可分幾次稱取材料的質量。全部取出材料的總質量為mw ,准確至1g。⑤從挖出的全部材料中取出有代表性的樣品,放在鋁盒或潔凈的搪瓷盤中,測定其含水量(w,以%計)。樣品的數量如下:用小灌砂筒測定時,對於細粒土,不少於100g; 對於各種中粒土,不少於500g。用大灌砂筒測定時,對於細粒土,不少於200g;對於各種中粒土,不少於1000g對於粗粒土或水泥、石灰、粉煤灰等元機結合料穩定材料,宜將取出的全部材料烘乾,且不少於2000g,稱其質量m d,准確至1g。當為瀝青表面處治或瀝青貫人結構類材料時,則省去測定含水量步驟。6.將基板安放在試坑上,將灌砂筒安放在基板中間(儲砂筒內放滿砂質量m 1),使灌砂筒的下口對准基板的中孔及試洞,打開灌砂筒的開關,讓砂流入試坑內匕在此期間,應注意勿碰動灌砂筒,直到儲砂筒內的砂不再下流時,關閉開關。小心取走灌砂筒,並稱量筒內剩餘砂的質量m4 ,准確到1g。7.如清掃干凈的平坦表面的粗糙度不大,也可省去上述②和③的操作。在試洞挖好後,將灌砂筒直接對准放在試坑上,中間不需要放基板。打開筒的開關,讓砂流入試坑內。在此期間,應注意勿碰動灌砂筒。直到儲砂筒內的砂不再下流時,關閉開關,小心取走灌砂筒,並稱量剩餘砂的質量m』4 ,准確至1g。8.仔細取出試筒內的量砂,以備下次試驗時再用,若量砂的濕度已發生變化或量砂中混有雜質,則應該重新烘乾、過篩,並放置一段時間,使其與空氣的溫度達到平衡後再用。3.計算(1)計算填滿試坑所用的砂的質量mb。(2)計算試坑材料的濕密度ρw。(3)計算試坑材料的干密度ρd。(4)水泥、石灰粉、煤灰等無機結合料穩定土,計算干密度ρd。當試坑材料組成與擊實試驗的材料有較大差異時,可以試坑材料作標准擊實,求取實際的最大子密度。4.試驗中應注意的問題灌砂法是施工過程中最常用的試驗方法之一。此方法表面上看起來較為簡單,但實際操作時常常不好掌握,並會引起較大誤差;又因為它是測定壓實度的依據:故經常是質量檢測監督部門與施工單位之間發生矛盾或糾紛的環節,因此應嚴格遵循試驗的每個細節,以提高試驗精度。為使試驗做得准確,應注意以下幾個環節:(1)量砂要規則。量砂如果重復使用,一定要注意晾乾,處理一致,否則影響量砂的松方密度。(2)每換一次量砂,都必須測定松方密度,漏斗中砂的數量也應該每次重做。因此量砂宜事先准備較多數量。切勿到試驗時臨時找砂,又不作試驗;僅使用以前的數據。(3)地表面處理要平整,只要表面凸出一點(即使1mm),使整個表面高出一薄層,其體積也算到試坑中去了,會影響試驗結果。因此本方法一般宜採用放上基板先測定一次粗糙表面消耗的量砂,按式(6-7)計算填坑的砂量,只有在非常光滑的情況下方可省去此操作步驟。(4)在挖坑時試坑周壁應筆直,避免出現上大下小或上小下大的情形:這樣就會使檢測密度偏大或偏小。(5)灌砂時檢測厚度應為整個碾壓層厚,不能只取上部或者取到下一個碾壓層中。
灌沙法的檢測步驟
首先要在試驗地點選一塊平坦表面,其面積不得小於基板面積,並將其清掃干凈。將基板放在此平坦表面上,沿基板中孔鑿洞,洞的直徑100毫米,在鑿洞過程中應注意不使鑿出的試樣丟失,並隨時將鑿松的材料取出,放在已知質量的塑料袋內,密封。試洞的深度應等於碾壓層厚度。鑿洞畢,稱此袋中全部試樣質量,准確至1 克。減去已知塑料袋的質量後即為試樣的總質量。
然後從挖出的全部試樣中取有代表性的樣品,放入鋁盒,用酒精燃燒法測其含水量。
最後將灌砂筒直接安放在挖好的試洞上,這時灌砂筒內應放滿砂,使灌砂筒的下口對准試洞。打開灌砂筒開關,讓砂流入試洞內。直到灌砂筒內的砂不再下流時,關閉開關,取走灌砂筒,稱量筒內剩餘砂的質量,准確至1克。
試洞內砂的質量=砂至滿筒時的質量-灌砂完成後筒內剩餘砂的質量-錐體的質量。
挖出土的總質量除以試洞內砂的質量再乘以標准砂的密度可計算路基土的濕密度。干密度就等於濕密度/(1+0.01*含水量)
壓實度就等於土的干密度/土的最大幹密度*100%
在路基施工過程中,為控制好路基壓實質量,提高現場壓實機械的工作效率,需要重點做好四方面工作:
一是通過試驗准確確定不同種類填土的最大幹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二是現場控制填土的含水量。實際施工中,填土的含水量是一個影響壓實效果的關鍵指標,路基施工中當含水量過大時應翻鬆晾曬或摻灰處理,降低含水量;當含水量過低時,應翻鬆並灑水悶料,以達到較佳的含水量。
三是分層填築、分層碾壓。施工前,要先確定填土分層的壓實厚度。最大壓實厚度一般不超過20厘米。
四是加強現場檢測控制。填築路基時,每層碾壓完成後應及時對壓實度、平整度、中線高程、路基寬度等指標進行質量檢測,各項指標符合要求後方能允許填築上一層填土。
核子密度濕度儀法
該法是利用放射性元素(通常是 射線和中子射線)測量土或路面材料的密度和含水量。這類儀器的特點是測量速度快,需要人員少。該類方法適用於測量各種土或路面材料的密度和含水量,有些進口儀器可貯存列印測試結果。它的缺點是,放射性物質對人體有害,另外需要打洞的儀器,在打洞過程中使洞壁附近的結構遭到破壞,影響測定的准確性,對於核子密度濕度儀法,可作施工控制使用,但需與常規方法比較,以驗證其可靠性。1.儀具與材料(1)核子密度濕度儀:符合國家規定的關於健康保護和安全使用標准,密度的測定范圍為1.12~2.73g/cm3 ,測定誤差不大於± 0.03 ,含水率測量范圍為0~0.64 , 測定誤差不大於 ± 0.015 g/cm3 。它主要包括下列部件:① γ 射線源:雙層密封的同位素放射源,如銫一137 、鈷-60 或鐳-226等。②中子源:如鎇(241)一鈹等。③探測器:γ射線探測器或中子探測器等。④讀數顯示設備:如液晶顯示器。脈沖計數器、數率表或直接讀數表。⑤標准板:提供檢驗儀器操作和散射計數參考標准用。⑤安全防護設備:符合國家規定要求的設備。6.刮平板、鑽桿、接線等。(2)細砂:0.15~0.3mm。(3)天平或台稱。(4)其他:毛刷等。2.試驗方法與步驟本方法用於測定瀝青混合料面層的壓實密度時,在表面用散射法測定,所測定瀝青面層的層厚應不大於根據儀器性能決定的最大厚度。用於測定土基或基層材料的壓實密度及含水量時打洞後用直接透射法測定,測定層的厚度不宜大於20cm. 。1)准備工作(1)每天使用前按下列步驟用標准板測定儀器的標准值:①接通電源,按照儀器使用說明書建議的預熱時間,預熱測定儀。②在測定前,應檢查儀器性能是否正常,在標准板上取34個讀數的平均值建立原始標准值,並與使用說明書提供的標准值校對,如標准讀數超過使用說明書規定的界限時,應重復此標準的測量,若第二次標准計數仍超出規定的界限時,需視作故障並進行儀器檢查。(2)在進行瀝青混合料壓實層密度測定前,應用核子法對鑽孔取樣的試件進行標定;測定其他材料密度時,宜與挖坑灌砂法的結果進行標定。標定的步驟如下:①選擇壓實的路表面,按要求的測定步驟用核子儀測定密度,記錄讀數;②在測定的同一位置用鑽機鑽孔法或挖坑灌砂法取樣,量測厚度,按規定的標准方法測定材料的密度;③對同一種路面厚度及材料類型,在使用前至少測定15處,求取兩種不同方法測定的密度的相關關系,其相關系數應不小於0.9。(3)測試位置的選擇①按照隨機取樣的方法確定測試位置,但與距路面邊緣或其他物體的最小距離不得小於30cm。核子儀距其他射線源不得少於10m。②當用散射法測定時,應用細砂填平測試位置路表結構凹凸不平的空隙,使路表面平整,能與儀器緊密接觸。③當使用直接透射法測定時,應在表面上用鑽桿打孔,孔深略深於要求測定的深度,孔應豎直圓滑並稍大於射線源探頭。(4)按照規定的時間,預熱儀器。2)測定步驟(1)如用散射法測定時,應將核子儀平穩地置於測試位置上。(2)如用直接透射法測定時,將放射源棒放下插入已預先打好的孔內。(3) 打開儀器,測試員退出儀器2m以外,按照選定的測定時間進行測量,到達測定時間後,讀取顯示的各項數值,並迅速關機。各種型號的儀器具體操作步驟略有不同,可按照儀器使用說明書進行。3.使用安全注意事項(1)儀器工作時,所有人員均應退到距儀器2m以外的地方。(2)儀器不使用時,應將手柄置於安全位置,儀器應裝人專用的儀器箱內,放置在符合核輻射安全規定的地方。(3)儀器應由經有關部門審查合格的專人保管,專人使用。對從事儀器保管及使用的人員,應遵照有關核輻射檢測的規定,不符合核防護規定的人員,不宜從事此項工作。
傳統檢測方法存在的問題
傳統路基壓實度的檢測方法,無論是環刀法、灌砂法、還是核子測量法均停留在結果檢測,與此同時環刀法、灌砂法還屬於有損檢測不但操作麻煩費時費工,同時還耗費了大量的財物等諸多缺陷。
公路的路基壓實質量主要由壓實系數控制,然而對於高等級鐵路和公路,例如鐵路客運專線的路基壓實質量主要由地基反力系數K30、動態變形模量Evd、變形模量Ev2、孔隙率n、壓實系數K控制。在路基壓實過程中,為了檢測上述指標主要依靠現場「抽樣」試驗方法。這樣的路基質量檢驗方法在路基質量控制和施工經濟性方面寄生了以下不足之處:
1)用個別點的檢測結果代表全斷面的質量,因此不能反映路基全斷面壓實質量。
2)質量控制僅是結果控制,而不是過程式控制制。
3)無法控制超壓現象。
4)當填料存在不均勻性時,抽樣點很難具有代表性。
綜上所述實時、無損傷路基檢測儀成為路基壓實度檢測的迫切需求,壓實度過程檢測的研究也成為壓路機行業的一大發展方向。 基壓實度檢測儀ICCC,是由四川瞭望工業自動化控制技術有限公司與西南交通大學共同研發,在精度與穩定性較同類產品都有了本質的提升,該儀器不但能對壓實度、振動頻率、壓路機運行速度及壓路區域圖做出准確測定,並且以cmv輸出(cmv是國際對壓實度評定標準的一種參數,通過系數擬合,可以方便顯示為用戶習慣的任何一種評定參數)同時可以作為壓路機自動化,智能化終端平台,為「單機智能化,定點控制,智能機群化」等壓路機發展方向提供了可行路徑!同時能通過擴展得到用戶需求的地面溫度,滾筒斜度及各種復雜環境下數據支持。
1、安裝在作業壓路機上,實時顯示壓路效果,並將效果圖轉化為直觀的壓路區域圖,以cmv輸出真實有效的反應路基壓實度質量;
2、用於壓路效果的驗收及質量檢測。能夠輸出列印檢測路段的壓實度效果圖,形象直觀的為壓實度檢測提供數據的支持。
相對於傳統的優點
1、實現了過程無損傷檢測,更快速的反應問題,大大提高了施工進程和效率,避免了結果檢測帶來的人力物力的損失;
2、ICCC的儲存傳輸功能為施工進程提供了連續准確的檢測數據,為路基壓實質量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3、連續、實時、准確的反應了路基斷面壓實真實質量,避免了以點帶面的檢測誤差;
4、簡單直觀的反應壓實質量,ICCC檢測儀採用彩色平面圖直觀並實時的顯示路基壓實區域內的壓實質量。
5、操縱簡單,利用壓實過程中的實時地基反力系數,壓路機操作人員可進行路基壓壓實的過程式控制制,加強了路基壓實質量控制的針對性;
6、中文顯示、體積小、重量輕、支持壓路機專屬配件,安裝簡易;
7、設置壓路機專屬電源介面,實現了可持續不間斷的檢測。
技術參數
精度誤差:2%(與灌砂法為參照點)
顯 示:800×600觸控LED液晶屏,全中文顯示;
通信介面:標准網路介面、兩個USB,支持U盤數據導出;
A / D:24bit,
動態范圍:整個系統達100dB;
直流精度:優於0.01% F.S;
存儲容量:標配4GB固態存儲(擴展容量可選配);
供電方式:支持壓路機12/24 V DC供電;
工作溫度:-10℃~60℃;
最大尺寸:218×131×65 mm
重 量:1.5公斤
防護等級:IP52(防大顆粒灰塵進入,防水淋濺)
⑦ 粒度分析方法
粒度分析方法視碎屑岩顆粒大小和岩石緻密程度而異。
1.礫岩的粒度分析方法
礫岩的粒度分析主要在野外進行,一般採用篩析和直接測量兩種方法。對膠結不太堅固的礫石和疏鬆的礫石層,先用孔徑為10 mm和1 mm的篩子過篩,小於1 mm的基質和膠結物,可帶回室內進行再細分;10~1 mm的細礫部分若是含量多且差異大者,要用篩析方法進行細分;10 mm以上的礫石,一般在野外用尺子直接測量,然後將各粒級的礫石分別稱重,記錄於粒度分析表中。采樣過程中應選擇有代表性的取樣地點,而且樣品質量不少於25~30 kg,否則誤差就會相當大。對於膠結堅固的礫岩,可在風化帶上進行粒度測量;或采標本回室內,先進行膠結處理,將礫石分開,再進行粒度測量。
2.砂岩和粉砂岩的粒度分析方法
砂岩和粉砂岩的粒度分析常採用篩析法、沉速法和薄片法,常用的沉速法有阿茲尼法、沙巴寧法和羅賓遜法等。篩析法和沉速法適用於未固結的疏鬆岩石,如粗碎屑岩一般只用篩析法;而中—細粒碎屑岩由於常常含有較多的粉砂和黏土,常將沉速法與篩析法結合使用。薄片法主要用於固結堅硬的岩石。一般來說,篩析法適用於大於0.25 mm的顆粒,亦可用於大於0.1 mm的顆粒,而沉速法適用於小於0.25 mm的顆粒。
3.顆粒粒級的劃分
一般採用伍登-溫德華標准,它是以毫米為單位的一種分類方案,後來克魯賓(1934)提出了一種對數換算(表3-1),稱其為Φ值:
沉積學原理
其中,D為顆粒直徑。
表3-1 粒級劃分標准對比表
4.薄片粒度分析
篩析法只適用於現代沉積的沙和古代固結疏鬆的砂岩,對不能松解的砂岩不再適用。固結的岩石,特別是硅質膠結岩石的粒度分析,只能在薄片內進行。薄片粒度分析的精度較篩析法差,因薄片內計算的顆粒比篩析的量少得多,同時分析速度慢,分析結果不能與篩析法直接對比。下面簡單介紹一下薄片粒度分析的方法,薄片的制備與普通岩石薄片的制備方法相同,疏鬆的砂岩用膠浸煮後磨片。用作粒度分析的薄片要稍大些(3.0 cm×2.0 cm),尤其是粗粒砂岩,以便在薄片內可測量到足夠的顆粒數。用作磨製薄片的標本,必須在所採集的岩層內是有代表性的。
(1)在薄片上測定粒度的方法
在薄片上採用什麼方法選擇欲測量的顆粒稱為抽樣方法,一般常用的系統抽樣方法為點計法和線計法,此外,還有一種方法為帶記法。
點計法 常用有網格的目鏡進行測量,每一方格的邊長應大於薄片中顆粒的最大視直徑,應用機械台使薄片通過顯微鏡視域,測量網格結點所觸遇的顆粒粒徑(圖3-1)。
線計法 用機械台在垂直目鏡微尺的方向移動薄片,凡為十字絲豎絲觸遇的顆粒都要測量。量完一行,平行橫絲將薄片移動一定距離,再按上述方法測量,一直測到足夠的顆粒為止。測線間隔要大於薄片內顆粒的最大視直徑(圖3-2)。
不同抽樣方法所得出的結果不同,線計法測量時,與測線相交的顆粒的概率與測線垂直方向上的顆粒直
圖3-1 薄片粒度分析的點計法
徑成比例;點計法測量時,與點相遇的顆粒的概率與顆粒的可見表面積成比例。
帶計法 將薄片放在機械台上,固定橫坐標,使薄片垂直目鏡微尺慢慢移動,凡是顆粒中心在目鏡微尺一定讀數之間的顆粒,都要按大小分類計數(圖3-3)。這個帶的寬度應等於或大於樣品內顆粒的最大視直徑。有人通過實驗證明,帶計法測得的結果最近似於樣品內真正的粒度分布。
圖3-2 薄片粒度分析的線計法
圖3-3 薄片粒度分析的帶計法
由於不同抽樣方法所得的結果不能直接對比,因而不同的樣品要用統計方法比較的話,必須在每個細節上使用同樣的抽樣方法和測定方法。最後,將測得結果填入薄片粒度統計表(表3-2)。
表3-2 薄片粒度統計表
(2)各種測定直徑的對比與換算
用粒度資料解釋沉積環境的工作開始於對現代沉積物的研究。對於古代岩石的沉積環境分析,也可藉助於岩石粒度分析同現代沉積物粒度分析加以比較。
現代沉積物的粒度分析一般採用常規篩析法,所得結果為不同粒度的顆粒質量百分比。而古代岩石目前大部分只能用薄片分析法,所得結果為不同粒度的顆粒數百分比。兩者不能直接對比,如果需要對比則必須進行換算。即使在同一方法中,也只能進行統計對比,絕不能進行單顆粒對比。
篩析直徑與沉速分析直徑之間,平均值偏差<0.1Φ,兩種方法一般不經換算可以互相使用,但在精確研究工作中則必須換算。薄片分析視直徑與篩析直徑之間的偏差可達到0.25Φ或更大,在任何情況下均不可互用或直接對比。將視直徑換算為篩析直徑的方法很多,其中G.M.Friedman通過統計分析進行的線性回歸換算較為簡便、准確,任意粒度的回歸換算方程為
沉積學原理
式中:D是換算後的篩析直徑;d是薄片中測定的視長直徑,均以Φ值計。經換算後,換算值同實際篩析值的平均直徑最大偏差一般不超過0.25Φ,這個精度高於0.25Φ分組間隔,可滿足一般沉積學研究。
對於切片視直徑與真直徑的對比,根據實驗可知,等直徑的球狀集合體的切面上所測得的視直徑平均值為真直徑的0.765倍,即在顆粒集合體的切片中,顆粒視直徑平均值小於真直徑,這種現象稱為切片效應。
(3)薄片粒度測量的要求
粒度測量是粒度分析的基礎,故對其測量要求很高,而測量工作卻非常煩瑣、效率很低。薄片粒度分析是研究固結樣品的唯一方法,可使用偏光顯微鏡和掃描電子顯微鏡。近年來出現的圖像分析儀使薄片粒度分析基本實現自動化,效率大為提高。薄片統計數據為顆粒數。
在沉積環境研究中使用薄片粒度分析時,對岩石樣品的基本要求是:砂岩中石英碎屑含量應大於70%,至少石英和長石含量要大於70%,溶蝕交代與次生加大現象越弱越好,切片方向可垂直層面或平行層面,隨研究目的和要求的精度而定。在碳酸鹽岩研究中,取樣密度可達1 點/cm,可平行紋層切片。測定時一般採用線計法抽取顆粒,凡在線上的顆粒都要測量,不能有任何主觀取捨,每個薄片計200~500顆粒即可,碳酸鹽岩需測1000顆粒以上。
在薄片內,需要測定多少顆粒才能代表全薄片的粒度分布,這在開始分析之前必須確定。測定的顆粒太少,不能代表薄片內的粒度分布;測定的顆粒太多,又會浪費時間,而且對精確度無所增益。根據砂岩樣品的實驗,分別測量100、200、300、400、500顆粒,繪制粒度累積頻率曲線,從計數400顆粒起,粒度累積曲線的形狀基本保持不變,因而可確定薄片內計數400~500顆粒是達到精度要求的最小計數。
薄片分析視直徑換算成篩析直徑時,還要考慮「雜基」的存在。薄片分析若不做雜基校正,往往無懸浮總體尾端,而是跳躍總體直接穿過3~4Φ的截點呈直線延伸,不出現轉折,在平均值小於2Φ的中細砂岩、粉砂岩中經常出現這種情況,這是因為4~7Φ的顆粒細小,被測機會增多,或者全被歸並到4.5Φ或5Φ的顆粒而造成細粒數增加,實質上是一種統計截尾效應(截尾點不同,其分布也不同)(圖3-4)。
圖3-4 截尾效應
雜基校正的方法是將顯微鏡調至6Φ後測定或估計出雜基含量。薄片雜基量由於切片效應和成岩後生作用,值一般偏高,取其2/3~1/2為校正值,假定為Δ,將各累積頻率乘以(100—Δ),重新繪一曲線。對於弱固結岩石,可用同一標本既做篩析,又做薄片分析,通過實驗求出校正系數(100—Δ)的數值。
⑧ 食品檢測流程有哪些
食品檢驗的一般步驟,樣品的採集 樣品的處理 樣品的分析檢測 分析結果的記錄與處理如送檢樣品感官檢查已不符合食品衛生標准或已腐敗變質,可不必再進行理化檢驗。樣品的採集又稱采樣、樣品的制備,是指抽取有一定代表性的樣品,供分析化驗用。樣品的採集一般包括三個內容:即抽樣、取樣和制樣。采樣時必須注意樣品的生產日期、批號、代表性和均勻性。采樣數量應能滿足檢驗項目對試樣量的需要,采樣容器根據檢驗項目,選用硬質玻璃瓶或聚乙烯製品。采樣一般步驟為:①原始樣的採集;②原始樣的混合;③縮分原始樣至需要的量。對於不同的樣品應採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樣品的採集。液體樣品的採集:對於大型桶裝、罐裝的樣品,可採用虹吸法分別吸取上、中、下層樣品各0.5L,混勻後取0.5~1.0L。對於大池裝樣品可在池的四角、中心各上、中、下三層分別采樣0.5L,充分混勻後0.5~1.0L。固體樣品的採集:應充分均勻各部位樣品的原始樣,以使樣品具有均勻性和代表性。對於大塊的樣品,應切割成小塊或粉碎、過篩、粉碎,過篩時不能有物料的損失和飛濺,並全部過篩,然後將原始樣品充分混勻後,採用四分法進行縮分,一直至需要的樣品量,一般為0.5~1.0kg。
⑨ 過篩率怎麼求
篩分後篩下物通過標准篩的量的百分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