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解決方法 > 乒乓球反手拉下旋最簡單的方法

乒乓球反手拉下旋最簡單的方法

發布時間:2022-06-28 11:50:56

① 打乒乓球時怎麼快速拉下旋球

你說的是上旋球吧。下旋球是搓出來的!
1、握拍:
教科書上說發球應該用大陸式握拍或者東方式反手握拍,而我在發球的時候採用的是比
東方式反手握拍角度更大的方式。簡單的說,基本上是在東方式反手和西方式正手之間
的地方——就是如果從拍把跟部向前看,拍面在6—12點方向,那麼虎口大概是對著10點
方向。這樣的握拍可以很容易的發出上旋和側旋球。
擊球時手腕向後仰,與單手反手比較接近,手背與前臂約呈110度。這樣一來可以讓手腕
放鬆,因為放鬆是發力的前提;二來靠關節「鎖」住手腕,避免或減輕運動傷害;另外
還可以為下一步發球時加力做准備,因為練習發球到一定程度後,為了加快球速勢必會
通過手腕的旋轉來加快拍頭的速度(但請注意,剛開始練習的時候手腕一定不能「甩」
,否則力量不可能傳到球上,還會阻礙以後的進步)。
2、拋球:
正面面對球網,手持拍在面前畫一個圓,球應該拋在12點到2點鍾位置。一般發側上旋球
的時候拋在1點到2點,發上旋的時候球的時候拋在12點到1點。而右手執拍在左區發外角
球的時候球可能會拋在頭頂甚至更靠左的位置。拋球不宜太靠前,為了增加旋轉甚至可
以拋在頭頂後面一些。
拋球其他環節大致相同:身體側對發球方向,用手指輕輕拿住球,手臂自然伸直向上托
起球,在高點將手指放開,球直線上升且不帶旋轉,拋球高度比舉起的球拍頂略高。
3、引拍:
發球前身體側對前方,兩腳尖連線方向為發球方向。兩手分別從身體前後同時展開,左
手從體前將球拋起,右手向後引拍做「撓背」動作——引拍時注意肘關節應高於肩。
引拍同時開始屈膝,身體下沉,後仰,成「反弓」狀——這些非常重要,都是為了進一
步的發力以及讓球產生旋轉。
4、擊球:
腿蹬地,身體向上拔起,用小臂揮拍,球拍擊到球正後面,手腕外旋讓球拍向前運動,
並繼續「包」住球到球的兩點鍾位置。最後將球拍收到身體左側完成發球。
上旋發球練習方法:
1、 擲球:
方法:找個空曠的地方,用力仍三種球:很高但是不遠的球;很遠很平的球;45度又高
有遠的球。
練習目的:發球時腿、肩和手臂的協調。
2、 跪地發球練習:
方法:在發球線(不是底線)後,側向球網,右膝單腿跪地發球。要求感覺球拍從球上
面「包」過去,讓球產生上旋,並且球過網落在發球區里。
練習目的:拋球的穩定性;讓球產生上旋的擊球方法。
3、 重扣練習:
方法:站在底線後,身體側對發球方向,兩腿完全直立。將球拋起,手做小幅度引拍,
用肩的小幅度轉動帶動手臂做「鞭抽」動作,手腕內旋,將球用力扣在本方場地後跳過
網。
練習目的:拋球的穩定性;旋腕的動作;「鞭抽」的感覺。
上旋發球注意事項:
1、「上旋」不是靠拍子的摩擦產生的,而是靠整個大的動作產生的。一方面揮臂給球向
前的力,另一方面蹬腿給了球向上的力,而為了不讓球飛太遠,拍面相對其它發球扣得
更低一些。扣得低並不表示是把球向下拍,相反,我發出的球離開球拍時往往是向前並
略向上飛行的。
2、 手腕的內旋的目的是加快拍頭的速度,讓球速更快,所以剛開始並不一定要做到這
樣。
3、 發球前,自己眼睛看的目標不是球網,而是對面的發球線。也就是說發球的目的不
是為了把球發過網,而是為了把球發在發球區內——或者說寧願出界也不寧願下網。球
過網的高度應該在0.5到1米左右,而發球和擊球一樣,球越深,威脅越大。
4、 蹬腿非常重要!我發球要是球不過網就會立刻提醒自己蹬腿動作沒有做好。
參考資料:http://bbs.xmu.e.cn/bbsanc.php?path=%2Fgroups%2FGROUP_9%2FTennis%2Fskills%2FM.1061781665.A

② 乒乓球推下旋球的方法

乒乓球中,接下旋球的方法的選擇具體要看對方來球來判斷,包括兩種情況:
①對方來球是下旋短球,不出台。
②對方來球是下旋長球,半出台或者出台。

對方來球是下旋短球,不出台的情況下,接球方法為:
①在反手,可以擺短到對方正手小三角,或者中路偏正手位。還可以劈長到對方正手大角度,盡量加轉,以增加對方的下一板在空間上的難度。積極的接法可以用反手拉球,對方一般就比較被動了。
②在正手位,可以劈長到對方反手大角度,或者擺短到對方正手大角度。
③中間位,橫拍可以台內反手擰起來,略帶挑打的意思。直拍積極側身用正手挑起來進攻,如果覺得挑打下旋困難,可以用正手晃撇到對方反手位,達到控制的目的。

對方來球是下旋長球,半出台或者出台的情況下,接球的方法為:
①反手下旋長球,橫拍直接拉起來好一些,不會拉球只能搓球控制角度不被對方輕易搶攻。直拍不會橫打的可以積極側身搶攻,橫打的話可以直接拉起來。
②正手大角度,用交叉步或者大跨步到位後發力拉弧圈球到對方正手大角度或者對方反手,盡量發力以提高還擊速度,給對方造成困難。
③中路追身,積極側身用正手還擊,拉弧圈球到對方反手位為穩定的接法,對方不宜發力。也可回到對方正手大角度,但是角度一定要大,否則對方下一板一定會發力回擊,回來的威脅大。

接下旋球過程中需要注意的關鍵問題:
①注意接發球要有腳步的配合,不能站死了接發球,要多動腳。同時,肘部要有支撐作用,主要利用前臂和手腕力量,大臂盡量不動,避免接球過猛出界或者接球不當下網。
②為了提高回接球的質量,盡量採用弧圈球回擊,盡量增加球的旋轉,特別是來球弧線很低的時候,可以保證上台率,克服下旋球,降低失誤。而旋轉的增加,無疑使得對方也不敢輕易的發力,有利於我們接發球的下一板連續的進攻。

③ 打乒乓球時,如何拉下旋球

乒乓球基本上是一項圓周運動,正手和反手拉球都是以運動員的身體重心為軸心、以身體到身體重心的連線為半徑進行圓周運動。因此,不管是正手還是反手拉球都必須符合這個原理,從這個意義上講,正手拉球動作的基本原理就是一種力的傳遞。

正手拉球的基本要點:
基本站位:兩腿張開與肩的寬度為差不多相同,身體稍微前傾,重心在前腳掌上,拉球時,身體向右轉(以右手為例),重心放在右腳上,在轉腰的過程中,用腰控制大臂,右肩稍底,小臂自然下垂,用手腕控制板型,板型前傾(拇指用力壓住球板,食指稍微放鬆,中指頂住球板),板型前傾的角度因來球的旋轉不同而調整。

擊球原理:擊球的時候,以右手為例,首先是腿上發力,向左蹬腿,身體重心從右腳向左腳轉換,交換重心,身體前迎,身體前迎的方向要和擊球的方向一致。然後是腰上發力,用腰帶動大臂轉動,把力傳遞到前臂,在擊球一瞬間,收縮前臂用力擊球。從力學的原理講,正手拉球前,小臂和大臂之間的角度越小越好,這是加大半徑,半徑越大,初速度就越大,在擊球瞬間突然收縮前臂,使半徑變小而獲得加速度,使速度加快,力量加大。擊球時,小臂和大臂之間角度的變化要根據來球和擊球的需要進行變化。很多運動員在進行正手拉球時往往只注意了收前臂而忽略了轉腰,用腰來控制手臂的發力,或者是注意了用腰的發力來帶動手臂而忽略了收前臂,前臂和大臂之間的角度幾乎沒有變化或變化很小。總結起來正手拉球應注意四點:1、必須注意重心的交換,重心迎前的方向要和擊球的方向一致。2、一定要用腰控制大臂,是腰上發力,而不是用手臂發力,注意拉球時腿、腰、大臂、前臂、手腕發力的協調。3、擊球瞬間必須快速收縮前臂、手腕發力,前臂收縮的速度越快,發出的力量就越大。4、擊球點必須保持在身體的右前方,擊球點離身體越近,越容易控制球。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什麼樣的拉球動作,必須和你自身具備的身體條件相符合,只要不影響動作的發力就可以,沒有什麼固定的動作模式。另外就是在擊球前,球板和球之間要有一定的距離,盡量主動去擊球,而不要讓球來撞你的球拍,或者是球與球拍之間的距離太小,容易被來球頂住,影響你的發力。

④ 乒乓球反手怎樣拉下旋球

在乒乓球的實戰中,搶拉下旋球是一種由防守轉進攻的重要方法。雖然這是專業選手的很平常的技術,但是對於我們業余球友來講,或者是剛剛練習乒乓球不久的朋友來講,難度是很高的。目前,弧圈球技術流行,業余球友也必須掌握這一技術才能不受制於對方的旋轉,提高主動得分的能力。

強下旋球由於其旋轉強,下墜明顯,有的時候又是半出檯球,所以我們發力的時候還猶豫。上述原因就導致了我們拉球的失誤增多。

那麼,該如何做才能提高拉下旋球的成功率呢,我們一起來談一談:

1,調節拍形。為了克服強烈的下旋,必須給球以足夠的向前的動力,因此拍形不宜太前傾,可接近垂直或略前傾。

2,手腕注重發力。拉弧圈球強調全身的發力,但是我們要注意,不管腿和腰發多大的力量,最後都要落實到手上來,或者說是手在直接控制著拍子去擊球。因此,當腰把力傳遞到小臂以後,小臂甩動發力,手腕和手指都要參與發力,在控制旋轉方面手腕更靈活更直接些。很多世界名將比如波爾,在談到拉弧圈和反拉弧圈時都提到了這個問題。

3,多用重心轉移,用腰發力。這是任何擊球動作的基礎,只不過在拉弧圈時候需要更大更好的發力。因此,充分的轉腰引拍,然後蹬地把腰轉回來是充分發力的前提。

4,重心前頂。這是針對較短的剛剛出台的下旋球的,因為球速相對慢和下沉,所以在主動發力拉球時,身體有意前迎一些,這樣更容易拉球,與球的撞擊更踏實,拉球更穩。重心前頂需要步法較為靈活,不能站的太死。

總之,在練習時如果拉球失誤多的時候請大家對照上述分析,進行調節,比如拍形,如果是旋轉很強烈就應該變得前傾少一些。還有,要看看自己是不是正確的用重心發力了,而不是光靠掄胳膊打球。

⑤ 乒乓球怎樣拉出下旋球

下旋球不是拉出來的,而是削出來的,或搓出來的!遠台削球——不管正手反手,拍面斜朝上,由上向下像刀削一樣接觸來球的下部或側下部。台內搓球——主要靠手腕力量摩擦球的側下部,小臂用力要輕。

⑥ 乒乓球橫拍反手怎麼側擰台內下旋球

橫拍選手處理台內球時,一般反手搓球是常見的,也是比較穩妥的方法,但是在現代快速發展的乒乓球技術時代,更為主動的打法層出不窮,以前為大家介紹過正手搓球的晃接高級技術,今天我們來看看另一種新技術――反手側拉技術。

這一技術的動作比較像手的擰東西的動作,所以也叫做反手台內擰技術。我們經常聽到乒乓球比賽中主持人說的反手主動把球擰起來就是這個技術動作。利用這一技術的目的是,可以主動的把下旋球變為上旋球,從接發球主動進入相持階段。

橫拍反手側拉台內球技術動作:

站位:判斷來球,身體前迎,選好拉球位置。

引拍:肘關節略向前頂,使拍頭下垂靠近檯面,手腕內收和屈,將球拍適當前傾,手要放鬆。

揮拍擊球:當來球跳至上升高點期,前臂以肘關節為軸,加速揮動並外旋快速發力,球拍向前上方呈半弧形揮動,摩擦球的中外側部。

還原:隨勢揮拍不宜太長,以利於還原。

注意事項:

身體要前迎,主要依靠手腕的發力摩擦球。

發力時體會拇指和食指的用力。

⑦ 乒乓球下旋球怎麼接

一.台內下旋
1.用同樣的方法搓回去:
拍仰成150~160度,右腳上步,摩擦球的下半部,向前切,然後再向上托。
2.挑打回去:
同樣,拍養成150到160°。右腳上步,也是先切,然後把拍翻過來。按打的姿勢打回去。
3.擰拉:
這個動作就有點難了,新手就先不用學了,但學會了以後很有用。
同樣右腳上步,左肩沉下去,右肩上挺,胳膊肘抬起來,拍落在球台上沖著自己。
球過來的時候,小臂往下收球拍順著球的側面兒繞一圈兒,就行了。
不會單獨找我,我發視頻。
二.出台下旋
1.砍(對於新手太難了,先不建議你學)
2.拉球:
正手例子。
拍頭向下,沖著腳尖,左腳腳後跟兒離地,把重心轉移到右腳。
瞄準球,左腳蹬起右腳離地,球拍向上揮。

⑧ 乒乓球 反手削球與正手拉下旋球技巧

1,削球。首先,拿起你的球拍,在用你的球拍像正手一樣削球,但是削到一定程度你要想上削。2。上旋球。首先,拿起你的球拍,要放的直一點,再用你的手腕用力跟球摩擦,這樣就完成了反手上旋球。3攻球。首先,拿起球拍,橫著放,當球打過來時,用你的關節運動和手腕將球壓回去。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⑨ 如何學會乒乓球反手拉球具體步驟,或技巧謝謝了!

風格特點
這項技術是直板反面技術中非常關鍵的技術,在比賽中運用最多,也是最難掌握的技術。因為對方在接發球時採用最多的方法就是晃撇到反手位為主,配合擺正手位短球和搓正手位長球作為牽制。當我方在接發球擺短後,對方也會採用和接發球同樣的方法。所以掌握好這項技術對前三板的掙搶非常重要。
招式動作
這項技術的動作要領和下旋球一樣,但在擊球時間上有點區別,擊球時間絕大部分都在球的下降前期。平時訓練的站位和比賽中的站位有所不同。平時訓練的站位重心可以稍偏右腳,在比賽中站位就必須根據來球進行調節。當你算準對方會晃撇你反手位決定用反面拉時,站位可以和平時訓練的站立一樣;當你需要對方來球來決定用反面搶拉時,你的站位就必須從側身位調整到平時訓練的站位。
編輯本段訓練方法
1、多球訓練。由於這項技術的難度較大,可以先採用隊球訓練的方法進行,主要是掌握好擊球時間和擊球點。剛開始訓練時,站位的重心稍靠右腳,擊球時用腰控制手臂發力。教練員在發多球時可採用先直接發反手位長球,反復訓練。在基本掌握了技術要領以後,可採用一板正手位短球一板反手位底線長球進行訓練,要求運動員在訓練中調節自己的位置,加大訓練難度。 2、在發搶訓練的計劃中,發短球到對方反手位,讓對方側身晃撇到反手位,用反面搶拉。 3、接發球擺短到到對方的中間位置或反手位,讓對方側身晃撇到反手面搶拉。 4、對對方晃撇到反手位的球採用側身搶攻和反面搶攻相結合的方法進行訓練。主要訓練搶攻時位置的調節和重心的轉換。 5、搶拉對方挑和撇到反手位的球的訓練。可採用多球訓練的方法進行。教練員發運動員正手近網短球,讓運動員回擺近網短球,教練員挑和撇到運動員反手位,讓運動員用反面搶拉。
彈擊球
這是直板打法運動員在相持中轉攻的重要手段,是必須掌握的反面主要技術之一。動作要領是板形前傾,在球的上升後期或最高點擊球。在擊球時用腰控制手臂,身體前迎,用腰和手腕發力,用力方向是向前下方用力彈壓。旋轉越強,向下的力量越大,旋轉稍弱,向前的力量就應該大一些。 1、多球訓練。可採用教練員直接發上旋球到運動員的反手位,讓運動員定點練習彈壓,掌握彈壓技術的基本技巧。 2、彈壓對方從下旋球拉起來的弧圈球。在都球訓練中可採用教練員發下旋球到陪練一方的反手位,讓陪練的一方拉到訓練一方運動員的反手位,反復訓練。 3、推擋結合彈壓的訓練。可先採用多球訓練的方法進行,由教練員直接發上旋球到運動員反手位,讓運動員一板推擋一板彈壓反復訓練,比較熟練以後就進行不定板數的訓練,並在此基礎上進行單球訓練。單球訓練的方法就是把推擋、彈壓和側身攻結合起來進行訓練。 4、貼球結合彈壓的訓練。訓練方法和推擋合彈壓的訓練方法完全一樣,只不過是把推擋換成了貼球。
中台拉球
反面中台拉球的訓練,主要是解決撲正手後再回反手時站位已經在中台,對回到反手位的球有幾種處理方法:一種是反手攻,這是反面沒有貼海綿膠皮的運動員採用的辦法。這種手段的局限性在於當對方回球弧線低而且帶有一定旋轉的時候,只能由下往上兜,過去的球沒有威脅,容易給對方轉攻,造成下一板球的被動。另一種是反面拉球,它的好處在於能夠自己製造弧線,對高、低球都能自如地對付。還有一種就是反手攻結合反面拉。這就要根據來球的情況進行調節,要求運動員對反手攻和反面拉技術都能熟練掌握才能運用自如。中台拉球的動作要領是反面板形前傾,擊球點在球的下降期,接觸球的中上部,身體重心稍偏右腳,用力的時候用腰和手腕發力,手腕向前用力摩擦球。注意在拉球時手臂不要甩,用腰控制手臂。 1、多球的訓練方法。由教練員直接發上旋球到運動員的反手位,讓運動員在反手位定點練習,反復訓練,掌握好擊球時間和擊球部位,使腰和手腕的發力協調。在訓練時一定要有拉斜、直線的訓練。 2、中台正、反手一邊拉比板的訓練,可採用多球訓練的方法進行。主要是訓練兩面拉球的協調性和重心的快速轉換,在此基礎上再進行不定點的訓練。 3、撲正手後回反手時反面的拉球訓練。可先採用多球訓練的方法進行。主要是掌握撲正手回反手時步法移動時重心的調節以及拉球時腰和手用力的協調。 4、單球訓練。就是在訓練中進行推側撲的訓練計劃,回反手時用反面拉。反面拉後可結合側身拉,再撲正手回反手用反面拉,這樣反復進行。以達到熟練掌握的目的。
反拉弧圈球
這是在貼球基礎上更高一級的技術。貼球是被動中的防禦,反拉是防禦中的主動轉攻。這個技術運用的難度很大,要掌握和運用,必須具備很好的基本功和判斷能力。它的運用有幾個方面:一是反拉對方從下旋球拉起來的旋轉不是很強的弧圈球;二是對方輕拉到反手位時,抓住時機反拉;三是變直線後對方拉高吊弧圈球(旋轉不是很強)到反手位大的反拉。 1、發拉對方從下旋球拉起來的弧圈球。可採用教練員發多球到陪練一方的側身位,對方拉起來到主練一方的反手位,用反面反拉,反復進行練習。 2、在對方連續進攻的時候,有意識的尋找對方拉球不是很轉的情況下用反面反拉。也可採用直接發多球的方式,教練員發上旋球到運動員的反手位讓運動員用反面反拉。
綜合性訓練
當單個技術達到了一定的水平以後,就必須進行綜合性的訓練,使反面技術和其他的技術運用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融為一體。 1、反面搶拉下旋球後側身正手連續進攻。 2、側身正手搶攻後撲正手回反手反面拉。 3、正手位搶拉下旋球後對方防守到反手位的反面拉。 4、推擋變直線後對方拉直線時的反面快 湖哦反拉。 5、撲正手回反手反面拉後的不定點正手全台搶拉。 以上這些訓練內容都是在比賽中運用最多的技術,因此,在訓練中必須牢牢掌握,並和其他的單個技術結合起來,根據比賽中的具體情況靈活運用。

⑩ 乒乓基礎課,如何反手拉下旋球,這動作真的是炫酷了

與反手快撕相比,反手拉下旋球的時候,球拍與球體的接觸點更靠近中部位置,這樣才更容易向上摩擦,製造足夠的旋轉。很多業余選手在改變觸球點時會出現問題,明明接觸了球體中部偏上的位置,為什麼還是拉球下網,難道是摩擦不夠充分?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是引拍的方式不正確。我們知道,在拉球時,除了要發力摩擦製造旋轉外,還要給球一個向前的力量,讓回球足以過網的力量。多數愛好者在引拍時,起手位置過低,發力方向幾乎是從下垂直向上的一條軌跡,這樣只能增加向上的力量,而失去了向前的力量,摩擦雖然足夠充分,但是弧線很高,導致下網。在引拍時,我們要根據來球的弧線高度和長度調整起手的位置。通常,拉下旋球時的引拍位置比較低,這是為了將身體重心壓低,從而積蓄足夠的力量,加強對球的摩擦。但是引拍位置到底應該多低才算合理呢?在擊球前,我們要保證能夠運用身體的力量,還要保證最大限度地借用來球的力量。從發力方向上,要保證給球合理的向上的力量以及向前的力量。所謂合理的向上的力量,就是通過摩擦、通過發力,使球達到過網的高度。當來球落台後,我們要根據來球的下降軌跡來調整引拍的位置。如果把來球下降的軌跡看作一條直線,我們引拍的位置應該稍稍低於來球,使揮拍的方向與來球的軌跡相重合,這樣可以很容易地借力。為了提高回球的質量,我們可以適當注重向前的力量,壓低回球弧線,加快回球速度。

閱讀全文

與乒乓球反手拉下旋最簡單的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實現閱讀教學方法的優化組合 瀏覽:375
研究葉綠體時所採用的色譜方法 瀏覽:2
在字的教學方法幼兒園 瀏覽:173
電腦電源線理線方法 瀏覽:185
恐龍怎麼滅亡簡單方法 瀏覽:772
練習電腦方法 瀏覽:967
簡述渦流檢測工藝操作方法 瀏覽:132
高層電梯基坑檢測方法 瀏覽:316
全部手機關掉廣告的方法 瀏覽:554
側身瑜伽支撐訓練方法 瀏覽:327
下水管道高於地磚用什麼方法解決 瀏覽:626
水光針正確使用方法 瀏覽:915
內痔瘡癢最佳的自愈方法 瀏覽:104
快捷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216
開屏方法出自哪裡 瀏覽:318
鋼構z字型條安裝方法 瀏覽:475
花素描方法圖片 瀏覽:883
測量人體重心時減小誤差的方法 瀏覽:854
疤痕敵使用方法圖片 瀏覽:641
數據流量使用許可權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