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翡翠有多少種的鑒別方法
常用的是七種鑒別方法:
1、光澤。翡翠經強酸鹼浸泡處理後,結構疏鬆,沒充填之前表面見溶蝕凹坑,使之產生漫反射,光澤變弱。加人樹脂或塑料等有機充填物後,翡翠常有樹脂光澤、蠟狀光澤或者是玻璃光澤與樹脂光澤、蠟狀光澤混合。
2、顏色。由於翡翠結構被破壞,內在原有的光學性質也發生了改變,所以「B貨擴翡翠的顏色分布無層次感。雖然這種方法處理的翡翠的綠色仍為原生色,但經過酸性溶液的浸泡,基底變白,綠色分布較浮,原來顏色的定向性也被破壞了,看起來很不自然。
3、結構。翡翠受到強酸強鹼浸泡腐蝕後,有部分物質帶進帶出,在表面及內部沿礦物晶體間形成溶蝕,產生內部的連通式裂隙。在透射光照射下,可見內部縱橫交織的裂隙。在反射光條件下,表面的溶蝕凹坑或蛛網狀網紋清晰可見。
4、表面特徵。這種方法處理的翡翠由於充填物與翡翠本身的硬度差別較大,在原生的裂隙處呈較明顯的凹溝,充填物明顯低於兩邊,許多綹裂組成了縱橫交錯的誓溝渠」。較大的「溝渠」中可見膠結物或殘留氣泡。加工技術較好的漂白加充填處理的翡翠表面非常光滑,無上述現象,須更加仔細地觀察和測定。
5、密度、折射率。漂白充填處理的翡翠多數密度、折射率略低。密度為3.00~3.43g/cm,折射率為1.65左右(點測)。但是由於翡翠的礦物組成復雜,某些天然翡翠的密度和折射率值也可能偏低,所以密度和折射率只能作為參考數據,通常不能作為判定翡翠是否經過充填的依據。
6、熒光性。無或弱至強的紫外熒光,熒光分布均勻或呈斑雜狀。早期「B貨」翡翠絕大多數有熒光。短波:弱,黃綠或藍綠(藍白);長波:中至強,黃綠或藍白色。但這種方法處理的翡翠通常熒光強度較弱或無熒光。
7放大檢查放。放大檢查放大檢查是鑒定這種處理翡翠的有效方法。分為表面觀察和內部觀察。
❷ 翡翠怎麼辨認
三樓的說法我不同意,原因如下:
現在市場上假翡翠有以下幾種:
1.水沫子(不是翡翠):(水沫子的密度為2.5~2.6g/cm3)
水沫子是一種鈉長石岩,不是翡翠!鈉長石玉顏色總體為白色或灰白色,色帶較少且分布不均,一般在10%左右,色調偏藍偏暗。在玉件中還可見到一些大大小小不規則和不透明的白色斑塊,俗稱「白腦」,稀散時則稱為「棉」,在藍綠色底子的映襯下,酷似水中翻起的泡沫,這也是「水沫子」之所以得名的原因。「水沫子」最早是雲南省瑞麗和騰沖一帶老百姓流行的俗稱。「水沫子」呈玻璃光澤,透明至半透明,總體結構為粒狀變晶結構,局部為斑狀變晶結構,塊狀構造,頗象水頭好帶藍花的翡翠。
水沫子水頭很好,常為透明或半透明。顏色常見無色、白色,或無色、白色底上分布有少許綠,還有淺黃色、淺藍色和淺綠色等多種顏色表現。在外觀上,無色、白色水沫子酷似無色玻璃種、冰種翡翠,分布有少許綠的水沫子與「飄藍花」翡翠極為類似。一不小心就會和比它更高檔的翡翠混淆!!!
2.不倒翁(不是翡翠):密度:3.47(+0.08,-0.32,與翡翠的密度有重疊,不易區分)
「不倒翁」不是翡翠,他產於緬甸北部葡萄地區,因地名而得名。綠色呈條帶狀、斑點、和斑塊狀,一般透明度較好,少數較差,主要礦物為水鈣鋁榴石,次為黝簾石、符山石及閃石類等,「不倒翁」實為水鈣鋁榴石玉。綠色水鈣鋁榴石常有黑色點壯包裹體,有點類似碧玉裡面的黑點,這種現象在翡翠很少見。查爾斯濾色鏡下變深紫紅色為其區別於綠色翡翠的重要特徵。肉眼鑒定要領還是看其有無翡翠特有的「翠性」,水鈣鋁榴石是無「翠性」表現的。儀器鑒定,查爾斯濾色鏡和折射儀是最有效的。
3.水鈣鋁榴石(不是翡翠):密度:3.47(+0.08,-0.32)g/cm3
產自緬甸的黃色的水鈣鋁榴石集合體,長得也很象黃翡,水鈣鋁榴石由於折射率比翡翠更高而表現出來比翡翠更強的光澤,除了看光澤,鑒定要領主要也是看其有無"翠性"和折射率(1.72~1.74)明顯和翡翠(1.66)不同。
而玻璃的密度為2.3g/cm3
上面列舉的三種品種的密度都大於玻璃的密度,也就說都能把玻璃劃出痕來。
樓主可能對翡翠的認識不是很深,在這里和你說一些專業的術語你可能體會不了,建議你到信譽較好的大商場去購買就可以了,記得索取發票,在大商場一般都不會有B貨,即使有也會表明是B的,畢竟要假一陪一的啊。
建議不要買太貴的,挑選以顏色不發暗,透明度較好為原則就可以了。。
❸ 怎麼鑒定翡翠飄花玉佛麻煩有知道的,簡單點的方法告訴我啊,謝謝了。
翡翠飄花,就是指綠色(或者藍色)以絲線狀分布在翡翠的底子上的狀態。翡翠的底子,也就是翡翠除去綠色部份的基礎部份。在翡翠的底子上飄著絲狀的綠色或藍色的,就叫飄花。這種說法只是一般隨意的民間說法,指其顏色的分布。
更寬泛的說,翡翠飄花是指在翡翠的底子上面有較明顯的像雲彩似的不同於底子顏色的花。翡翠的飄花有很多種,顏色也非常豐富,一般是藍綠色的飄花比較常見,也有綠色,紅色等等顏色的飄花。冰種翡翠的底子加上藍綠色的飄花,會使得整件翡翠給人的感覺清新怡人,同時通透靈性的玉石,可以消除人們心中的煩惱,長期佩戴宜於修身養性陶冶情趣。其中翡翠手鐲是我國傳統的女性首飾之一,簡約美觀而且又大方自然,富有傳統古典的美,同時又不乏時尚簡約的現代美,所以這幾年來飄藍花翡翠手鐲受到越來越多的時尚女性的喜愛和追求。
根據翡翠的種水,翡翠飄花又可分為以下幾種:
1、冰種飄花
2、冰糯種飄花
3、玻璃種飄花
❹ 如何辨別真假翡翠
(一) 軟玉與翡翠的區別 我們經常聽到有諸如"和田玉"、"台灣玉"、"加拿大玉";以及"羊脂白玉"、"碧玉"、"青玉"、"墨玉"、等名稱,它們是屬於礦物學中稱為"軟玉"的集合體。"軟玉"在我國古代典籍中未曾見及,系來源於近代礦物學中。軟玉是由角閃石族礦物組成的特殊集合體。根據其顏色,軟玉可劃分為:白玉、青玉、碧玉、墨玉、黃玉、糖玉等幾種重要品種。 軟玉與翡翠的不同區別之處有: 1. 軟玉顏色比較均勻,有白色、暗綠色、黑綠色等,無鮮綠色。 2. 軟玉呈油脂光澤,無翠性。 3. 軟玉的比重(3.00)略比翡翠的比重為低。 4. 軟玉的折射率(1.62)亦略比翡翠的折射率為低。 (二) "馬來玉"與翡翠的區別 80年代,在玉器市場上出現一種綠色鮮艷而又均勻的玉石,做成的串珠或戒面,曾經蒙騙了不少人,以為它是"難得的高檔翡翠"。這種玉石究竟是甚麼呢?這種玉稱為馬來西亞玉(簡稱馬玉,亦有稱"馬來翠"),這只不過是名稱而已。馬來西亞玉並不產於馬來西亞。它是一些印度及巴基斯坦商人,在大陸開放初期大量帶入雲南邊界兜售的一種假翡翠的名稱。馬來玉其實是一種染成綠色的極細粒石英岩,但與翡翠相比存在明顯的不同之處: 1.肉眼觀察,馬來西亞玉的顏色過於鮮艷而十分不自然。 2.馬來西亞玉的比重為 2.65,遠小於翡翠的比重 3.24 ~ 3.43。 3.馬來西亞玉的平均折射率為 1.55,比翡翠的折射率為低。 4.在查爾斯濾色鏡之下顏色不會變紅色,但在十倍鏡下可觀察到染色劑存在,即顏色很浮,是染色的現象。 (三) 澳洲玉(綠玉髓)與翡翠的區別 澳洲玉,又稱南洋玉,因盛產於澳大利亞而得名。由於顏色翠綠,頗得人們喜愛。它有一定透光性,顆粒細,價格較低,曾經迷惑了一些人。其實它是一 種隱晶質的SiO2,在礦物學中稱玉髓或石髓。 澳洲玉嚴格來講不能稱玉,應是綠色的玉髓,它的外觀頗似翡翠,但與翡翠不同之處有: 1.澳洲玉的顏色太均勻,呈生蘋果綠,很少深綠色,很像塑料。 2.憑借放大鏡觀察,澳洲玉絕對看不到翠性。 3.比重為2.60的澳洲玉比翡翠的比重(3.24 ~ 3.43)輕得多。 4.澳洲玉的折射率為 1.55,比翡翠的折射率為低。 (四)東陵玉與翡翠的區別 珠寶市場上常見一種具有中等綠色(其深淺有所變化),呈半透明狀的串珠(也偶有雕刻成擺件),由於有一定的綠色,價錢又不高,頗受不少女士們的青睞。這類串珠究竟是甚麼呢?詢問賣主,他回答說"這是印度出產的東陵玉"。 東陵玉,亦稱東陵石,最早產於印度,故又名"印度玉"。中國河南亦有產出,有人稱之為"密玉",然而正確名稱應為耀石英。東陵玉與翡翠不同之處有: 1.用透視光,可見東陵玉內有平行排列的綠色鉻雲母片。側視之,常形成一條"綠線"。在查爾斯濾色鏡下觀察,綠色鉻雲母呈現紅色。 2.東陵玉的比重為 2.65,比翡翠的比重小得多。可用手便可掂量出來。3.東陵玉的平均折射率為 1.55,比翡翠的折射率為低。 (五)水磨子(鈉長石玉)與翡翠的區別 近些年來,在雲南昆明、瑞麗、騰沖等地和內地的一些大城市的珠寶市場上,出現一種水頭很好,呈透明或半透明的"冰種"玉石,顏色總體為白色或灰白色,具有較少的白斑和色帶,分布不均勻,這種玉在雲南當地稱為"水沬子",帶有色調偏藍的色帶者稱為"水地飄藍花",常被加工成手鐲、吊墜和雕件在台灣市場出售。其實"水磨子"的主要礦物成分為鈉長石,其次有少量的輝石礦物和角閃石類礦物。簡易鑒定可採用下列幾種方法: 1.放大觀察法:水磨子主要由鈉長石組成,不顯翠性,並有較多白色的石腦或綿。 2.手掂法:水磨子比重(2.57 ~ 2.64)比翡翠的比重小得多,用手掂之比翡翠具明顯的輕飄感。 3.測定折射率法:水磨子的折射率(1.52 ~ 1.54)遠比翡翠的折射率小。 總而言之,了解了翡翠的特性,就可以掌握翡翠與類似石的區別。
❺ 翡翠鑒別方法有沒捷徑
翡翠AB貨的肉眼或常規儀器鑒定是一項需要豐富經驗的技術工作,每一種方法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就表面的酸蝕網紋來說局限性如下:
1、拋光不好的翡翠表面會有與注膠翡翠表面類似的網紋
2、經過二次拋光的翡翠,表面的網紋只是在拋光不好的地方才可以發現,經常被誤判為翡翠A貨的特徵
如何避免上面兩種誤判斷的情況:
1、用放大鏡在表面有反光的部位觀察,如果表面有細微的紋,還要仔細辨別紋內是否光澤比較弱,像常見的塑料一樣?如果是則基本可確定是B貨,不是則還要推敲。
2、如果是有裂的部位,哪怕是細微的裂,用放大鏡觀察時,翡翠A貨的裂因未被膠充填,所以顯示比較平緩的放大檢查效果,而B貨因為裂被充填,裂顯示比較平緩的狀態,就好像牆壁上的細小裂,未填充時是有空隙的,填充後是平的,但前後用材料不同,還是能看出來的。
光澤鑒別是利用B貨與A貨在材質上的區別進行的鑒定,B貨是在A貨的裂隙或顆粒間充入了環氧樹脂,而環氧樹脂與翡翠的折射率不同,所以導致二者的光澤不同,比如鑽石與玻璃大家一看就是一樣,一個是金剛光澤,一個是玻璃光澤。然而沒有豐富的經驗,光澤利用在翡翠AB貨的網紋鑒別上,難度是非常大的,供有心的網友參考吧。
在翡翠AB貨的常規鑒別上一定要多種方法互相驗證,不要靠一種方法打天下,只有這樣才能減少判斷錯誤的風險。當然最准確的方法還是用紅外光譜儀檢測是不是有膠。
其他肉眼鑒定方法請參考下面的資料(原創):
翡翠A、B、C貨自己鑒定小技巧:
1、對光觀察,是否有淡淡的黃色調透出,有則基本確定為A,如無且慘白狀,則基本可確定B或B+C(例外:白底青種除外,時間較長B貨膠老化也會變黃)。2、對於無裂手鐲,用其他非手鐲玉石敲擊,會發出叮叮的清脆聲音,B貨的聲音沒有那麼清脆。可以和確定的A貨手鐲對比一下。
B貨慘白原理: B貨是天然種質一般的翡翠原料經強酸、強鹼浸泡幾個月後抽真空注膠而成,此過程將天然的翡翠顆粒間黃色鐵錳氧化物反應掉,所以B貨就會顯示出不自然的慘白體色表現在成品上。3、C貨的顏色仔細觀察可見顏色呈蜘蛛網狀分布。4、光澤:白紙未浸水的感覺為A貨,白紙浸水未趕的感覺為B貨。5、有顏色的地方與沒顏色的地方顆粒感相同,沒有結構上的區別。
我的網路空間你可關注下
❻ 極品玻璃種飄藍花翡翠 該如何去選購
友友們得注意了我們在購買玻璃種飄藍花翡翠時一定要注意對翡翠加以鑒別,不要誤將飄藍花水沫子玉認為是玻璃種飄藍花翡翠,因為有些水沫子的種水非常好,粗略一看,非常像玻璃種飄藍花翡翠;另外,也不要把冰種飄藍花翡翠當成玻璃種飄藍花翡翠來購買,雖然二者都是翡翠,但它們之間的價格差距很大,區別它們主要是看翡翠的種水有沒有達到玻璃種。 除此之外,在購買玻璃種飄藍花翡翠時也要注意翡翠的顏色和內部的瑕疵。首先是翡翠的顏色,翡翠的顏色講究濃、正、陽、和,飄花的翡翠顏色越純正,越接近海水藍,其品質和價值越高,越有保值和收藏的價值;再者是顏色的分布狀況,飄花顏色分布面積越大、越均勻的玻璃種飄藍花翡翠其品質越好、價值越高,如果玻璃種飄藍花翡翠的飄花顏色分布面積大且分布非常均勻,則這樣的玻璃種飄藍花翡翠就屬於罕見的玻璃地藍水翡翠,這樣的翡翠品質更高,更難得,更有收藏意義。 最後要注意玻璃種飄藍花翡翠的內部瑕疵,玻璃種飄藍花翡翠講究晶瑩通透,翡翠的石棉、石紋、裂隙和黃點等內部瑕疵越少越好。如果是購買玻璃種飄藍花翡翠手鐲,盡量避免購買有裂隙的翡翠手鐲,如果裂隙不能避免,則不要購買有橫裂的翡翠手鐲,因為人們視有橫裂的翡翠手鐲不吉利,而且受到磕碰就會很容易斷裂,同時有裂的翡翠手鐲會影響美觀。 買東西應該謹慎,特別是買那麼貴重的東西。
❼ 如何鑒別真假飄花翡翠手鐲
鑒別真假飄花手鐲,最客觀,有效的手段是帶上手鐲,到國家資質認證的珠寶玉器鑒定機構,進行儀器鑒定,通過:紅外光譜分析,密度檢測,點測,放大檢查等,出具權威鑒定證書,得出天然A貨與否的結論,萬無一失。
這類鑒定機構每個省會城市,以及玉器交易活躍城市或經濟發達城市都有,鑒定費也一般在10元到40元之間,不算太貴。
不具有去鑒定機構的條件,可以通過放大鏡看玉體表面是否光滑,沒有網紋狀酸蝕紋理。透光,看玉體內部,是否具有翡翠的晶體結構。以及看飄花顏色的分布和過渡是否自然等識別特徵判斷是否天然翡翠A貨。但這種識別需要有相當多的實物上手經驗,不建議新手操作,容易錯誤判斷。
天然翡翠飄花手鐲圖示,樓主可以比對:
❽ 如何鑒別飄色翡翠和飄花翡翠
翡翠吸收了天地之靈氣,大自然造就了它天然純粹的美。純色翡翠高貴大氣、飄花、飄色的翡翠靈動而有個性。
說到飄花和飄色翡翠,有不少翠友難以區分,兩者雖然只相差一個字,但價值完全不同,美感也不一樣。翡翠手鐲是深受大家喜愛的飾品,常有人會咨詢小編她的翡翠手鐲是飄花還是飄色,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什麼是飄花翡翠和飄色翡翠。
翡翠飄花
指的是翡翠上顏色的分布。在翡翠的底子上,有呈片狀、絲狀、點狀的色彩分布著,一般多為藍色和綠色,就是所謂的飄藍花和飄綠花。
更寬泛的說,翡翠飄花是指在翡翠的底子上面有較明顯的像雲彩似的不同於底子顏色的花。冰種翡翠的底子加上藍綠色的飄花,會使得整件翡翠給人的感覺清新怡人。飄花手鐲也因此受到翠友的喜愛和歡迎。
飄花翡翠手鐲的價值和花型、圖案、顏色、分布,翡翠本身的種水都有關系。脈絡輪廓清晰、有條理、不混濁模糊、顏色濃淡適宜、有質感光效為上佳。
點狀、條狀、帶狀這些單一或不同組合的色形在線條輪廓的渲染及翡翠材質襯托下所構成的畫面,能夠激發聯想,給人以美感的詩畫意境。
飄花的顏色必須與翡翠的底色有反差,翡翠是以綠色為主的玉石,綠色飄花的價值顯然最高,藍色飄花的價值次之。
飄色翡翠
翡翠飄色,指的也是翡翠上顏色的分布,只不過飄色的時候就不再是以絲線狀、點狀團狀色斑、層狀分布在翡翠的底子上,而是顏色之間已經相互滲透融合,難分彼此看不出形狀來。我們最熟悉的「春帶彩」就是典型的「飄色」。
一般來講「飄花」比「飄色」價值更高一些,但「春帶彩」又是一個特殊的存在,因此不能一概而論。
他
們記
不住
一
樣
❾ 怎麼樣鑒別翡翠
一) 軟玉與翡翠的區別
我們經常聽到有諸如"和田玉"、"台灣玉"、"加拿大玉";以及"羊脂白玉"、"碧玉"、"青玉"、"墨玉"、等名稱,它們是屬於礦物學中稱為"軟玉"的集合體。"軟玉"在我國古代典籍中未曾見及,系來源於近代礦物學中。軟玉是由角閃石族礦物組成的特殊集合體。根據其顏色,軟玉可劃分為:白玉、青玉、碧玉、墨玉、黃玉、糖玉等幾種重要品種。 軟玉與翡翠的不同區別之處有:
1. 軟玉顏色比較均勻,有白色、暗綠色、黑綠色等,無鮮綠色。
2. 軟玉呈油脂光澤,無翠性。
3. 軟玉的比重(3.00)略比翡翠的比重為低。
4. 軟玉的折射率(1.62)亦略比翡翠的折射率為低。
(二) "馬來玉"與翡翠的區別
80年代,在玉器市場上出現一種綠色鮮艷而又均勻的玉石,做成的串珠或戒面,曾經蒙騙了不少人,以為它是"難得的高檔翡翠"。這種玉石究竟是甚麼呢?這種玉稱為馬來西亞玉(簡稱馬玉,亦有稱"馬來翠"),這只不過是名稱而已。馬來西亞玉並不產於馬來西亞。它是一些印度及巴基斯坦商人,在大陸開放初期大量帶入雲南邊界兜售的一種假翡翠的名稱。馬來玉其實是一種染成綠色的極細粒石英岩,但與翡翠相比存在明顯的不同之處:
1.肉眼觀察,馬來西亞玉的顏色過於鮮艷而十分不自然。
2.馬來西亞玉的比重為 2.65,遠小於翡翠的比重 3.24 ~ 3.43。
3.馬來西亞玉的平均折射率為 1.55,比翡翠的折射率為低。
4.在查爾斯濾色鏡之下顏色不會變紅色,但在十倍鏡下可觀察到染色劑存在,即顏色很浮,是染色的現象。
(三) 澳洲玉(綠玉髓)與翡翠的區別
澳洲玉,又稱南洋玉,因盛產於澳大利亞而得名。由於顏色翠綠,頗得人們喜愛。它有一定透光性,顆粒細,價格較低,曾經迷惑了一些人。其實它是一 種隱晶質的SiO2,在礦物學中稱玉髓或石髓。 澳洲玉嚴格來講不能稱玉,應是綠色的玉髓,它的外觀頗似翡翠,但與翡翠不同之處有:
1.澳洲玉的顏色太均勻,呈生蘋果綠,很少深綠色,很像塑料。
2.憑借放大鏡觀察,澳洲玉絕對看不到翠性。
3.比重為2.60的澳洲玉比翡翠的比重(3.24 ~ 3.43)輕得多。
4.澳洲玉的折射率為 1.55,比翡翠的折射率為低。
(四)東陵玉與翡翠的區別
珠寶市場上常見一種具有中等綠色(其深淺有所變化),呈半透明狀的串珠(也偶有雕刻成擺件),由於有一定的綠色,價錢又不高,頗受不少女士們的青睞。這類串珠究竟是甚麼呢?詢問賣主,他回答說"這是印度出產的東陵玉"。 東陵玉,亦稱東陵石,最早產於印度,故又名"印度玉"。中國河南亦有產出,有人稱之為"密玉",然而正確名稱應為耀石英。東陵玉與翡翠不同之處有:
1.用透視光,可見東陵玉內有平行排列的綠色鉻雲母片。側視之,常形成一條"綠線"。在查爾斯濾色鏡下觀察,綠色鉻雲母呈現紅色。
2.東陵玉的比重為 2.65,比翡翠的比重小得多。可用手便可掂量出來。3.東陵玉的平均折射率為 1.55,比翡翠的折射率為低。
(五)水磨子(鈉長石玉)與翡翠的區別
近些年來,在雲南昆明、瑞麗、騰沖等地和內地的一些大城市的珠寶市場上,出現一種水頭很好,呈透明或半透明的"冰種"玉石,顏色總體為白色或灰白色,具有較少的白斑和色帶,分布不均勻,這種玉在雲南當地稱為"水沬子",帶有色調偏藍的色帶者稱為"水地飄藍花",常被加工成手鐲、吊墜和雕件在台灣市場出售。其實"水磨子"的主要礦物成分為鈉長石,其次有少量的輝石礦物和角閃石類礦物。簡易鑒定可採用下列幾種方法:
1.放大觀察法:水磨子主要由鈉長石組成,不顯翠性,並有較多白色的石腦或綿。
2.手掂法:水磨子比重(2.57 ~ 2.64)比翡翠的比重小得多,用手掂之比翡翠具明顯的輕飄感。
3.測定折射率法:水磨子的折射率(1.52 ~ 1.54)遠比翡翠的折射率小。
總而言之,了解了翡翠的特性,就可以掌握翡翠與類似石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