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解決方法 > 檢測多糖的常用方法

檢測多糖的常用方法

發布時間:2022-06-26 17:53:59

A. 硫酸苯酚法與苯酚硫酸法測定多糖有什麼區別

多糖類化合物是許多中草葯的有效成分之一,但多糖多無法直接測定,苯酚�硫酸法是利用多糖在硫酸的作用下,水解成單糖分子,並迅速脫水生成糖醛衍生物,然後與苯酚形成有色化合物,再用分光光度計進行檢測。苯酚�硫酸法是測定多糖含量的常用方法之一,具有簡便、快速、准確、靈敏的特點,在實驗中發現,該法中苯酚和濃硫酸的比例十分關鍵,須控制為1�5,同時應保證溶液中硫酸的濃度,故文中多糖溶液移取體積為1.00 mL。另外,硫酸的加入方法不同對顯色結果也有影響,故在操作過程中盡量由同一試驗人員進行操作。

硫酸苯酚法測定雲芝多糖含量的效果
摘要 雲芝多糖成分復雜,測定比較困難。試驗表明,硫酸苯酚法是測定雲芝多糖含量的一種理想方法。其具有快速、穩定、靈敏度高和重現性好等優點。
關鍵詞 雲芝多糖 含量測定 硫酸苯酚法
雲芝屬擔子菌亞門多孔菌科雲芝菌屬的真菌。從雲芝菌子實體中提取的雲芝多糖具有抗腫瘤、抗乙肝病毒、提高人體免疫功能等作用,同時對人體無毒副作用,長期食用無不良反應。因此,除可用作治療乙肝和癌症病人在放療、化療過程中理想的輔助葯物外,還可作為延緩老年性疾病發生的保健食品。目前,人們多從雲芝菌子實體中提取雲芝多糖,加工成各類制劑。衡量此類葯品質量的標准主要是看其雲芝多糖含量的多寡。鑒於雲芝多糖成分較為復雜,目前國內尚無理想的測定其含量的方法,特此用硫酸苯酚法對雲芝多糖含量進行了測定試驗。1 試驗材料1.1 儀器UV-756分光光度計(上海第三分析儀器廠產品)。1.2 試劑雲芝多糖樣品由上海萊福多糖製品有限公司提供,其它化學試劑均為國產分析純。雲芝多糖純品的制備詳見文獻2。2 測定方法2.1 葡萄糖標准溶液的配製精確稱取105℃乾燥恆重的葡萄糖200mg,置於100ml容量瓶中,定容,搖勻。取1ml溶液於50ml容量瓶中定容,搖勻(含葡萄糖40mg/L),備用。分別吸取葡萄糖標准溶液0.4,0.6,0.8,1.0,1.2,1.4,1.6,1.8ml,用蒸餾水補充至2.0ml,加入6%的苯酚溶液1ml,靜止10分鍾,搖勻,室溫下放置20分鍾,於490nm處測定吸光度(以2.0ml蒸餾水作為空白對照),求得回歸方程為:A=-0.06161+3.4190C1 (r=0.9990)其中,A表示吸光度,C1為葡萄糖濃度。2.2 換算因子的測定精確稱取雲芝多糖純品150mg,配成適當濃度,依照標准曲線方法測定吸光度。根據回歸方程計算換算因子f=W/(C2×D),其中f為換算因子,W為樣品重量,C2為供試液相當於葡萄糖濃度(g/L),D為稀釋倍數,測得f=1.38。2.3 待測雲芝多糖溶液制備精確稱取雲芝多糖樣品0.3000g,加80℃熱溶解,定容100ml(可適當再稀釋),搖勻,備用。2.4 雲芝多糖含量測定吸待測樣溶液2.0ml,加入6%苯酚1ml,靜置10分鍾,搖勻,室溫下放置20分鍾,在490nm處測吸光度。按下式計算多糖含量。雲芝多糖含量(%)=C2×D×f/W×100%2.5 雲芝多糖吸收曲線確定用葡萄糖標准溶液和雲芝多糖純品按測定方法分別顯色,全波長掃描。掃描圖譜見附圖。附圖 葡萄糖和雲芝多糖的掃描圖譜 由附圖看出,雲芝多糖經硫酸苯酚法顯色後,幾個秋蘿卜品種(系)的農藝性狀比較李先芳(鄭州牧業工程高等專科學校,鄭州450008)劉艷波(鄭州市蔬菜研究所) 1996年我們在鄭州市蔬菜研究所進行了新育秋蘿卜品種(系)比較試驗,旨在為河南省蘿卜區域試驗和示範推廣提供優良品種。1 材料與方法供試秋蘿卜品種(系)6個,詳見表1試驗採用隨機區組排列,3次重復。株行距26cm×33cm,小區面積4.32m2,每小區27株,周圍設保護行。田間管理方法同大田生產。1996年8月14日播種,播後觀察記載各品種(系)生育期、植物學性狀、病害等,收獲時分區計產,折算畝產。2 結果與分析2.1 各品種(系)的生育時期6個品種(系)均8月18日出苗,9月16日定苗,11月10日收獲,生育期86天。其中,90-12、90-13、豐光一代、大青皮破肚和定樁比德日2號、國光一號早1天(表1)。2.2 各品種(系)植株性狀從表2看出,除90-13為板葉外,其餘均為花葉,但大青皮、德日2號、國光一號雜板葉較多,一般於苗期分苗時將其拔除。豐光一代株形較大,其次為德日2號;90-13和90-12株形較1999-03-20收稿。其最大吸收峰為490nm,與葡萄糖基本相同。2.6 顯色時間以雲芝多糖純品為樣品,在20℃下顯色不同時間,分別測定吸光度,結果見表1。表1 雲芝多糖顯色不同時間吸光度顯色時間(min)吸光度10.51550.515100.515150.516200.516250.516300.517350.517400.517顯色時間(min)吸光度450.518500.519550.519600.519650.521700.522750.524800.524850.525顯色時間(min)吸光度900.526950.000.5271050.5271100.5271150.5281200.5291250.5301300.530 從表1可以看出,顯色時間在30分鍾內吸光度非常穩定。2.7 樣品回收率測定精確稱量雲芝多糖樣品0.2000g,加入一定量的雲芝多糖純品,按測定步驟顯色,測吸光值,計算其含量,並計算出樣品回收率為101.8%,說明該測定方法相當准確。3 方法精確度測定分別取稱0.3000g雲芝多糖樣品5份,用本法分別測定其雲芝多糖含量,結果見表2。經計算其RSD=1.12%,說明本法測定精確度較高。表2 雲芝多糖含量測定方法精確度測定結果項目樣品號12345雲芝多糖含量(%)51.2947.4448.8049.7248.724 小結研究結果表明,用硫酸苯酚法測定雲芝多糖含量,快速、穩定、靈敏度高、重現性好。而其它測定方法對雲芝多糖含量的測定效果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B. 鑒定多糖的方法

Molisch反應(α- 萘酚反應) 此方法是鑒定糖類最常用的顏色反應。它的原理是:糖類在濃酸作用下所形成的糠醛及其衍生物可以與α- 萘酚作用,形成紅紫色復合物。由於在糖溶液與濃硫酸兩液面間出現紅紫色的環,因此又稱紫環反應。α- 萘酚也可用麝香草酚或其他的苯酚化合物代替,麝香草酚溶液比較穩定,其靈敏度與α- 萘酚一樣。除了糖類之外,各種糠醛衍生物、葡萄糖醛酸、丙酮、甲酸、乳酸等都可以呈現近似的陽性反應。因此,陰性反應證明沒有糖類物質的存在;而陽性反應只能說明有糖類存在的可能。
此反應不能鑒別多聚糖如澱粉,纖維素等。 贊同0| 評論

C. 測定糖類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4種糖的測定方法
總結:
1、 直接滴定法。
原理為 糖還原天藍色的氫氧化銅為紅色的氧化亞銅。缺點:水樣中的還原性物質能對糖的測定造成影響。
2、 高錳酸鉀滴定法。
所用原理同直接滴定法。缺點:水樣中的還原性物質能對糖的測定造成影響,過程較為復雜,誤差大。
3、硫酸苯酚法。
糖在濃硫酸作用下,脫水形成的糠醛和羥甲基糠醛能與苯酚縮合成一種橙紅色化合物,在10-100mg范圍內其顏色深淺與糖的含量成正比,且在485nm波長下有最大吸收峰,故可用比色法在此波長下測定。苯酚法可用於甲基化的糖、戊糖和多聚糖的測定,方法簡單,靈敏度高,實驗時基本不受蛋白質存在的影響,並且產生的顏色穩定160min以上。
缺點:如果水樣呈橙紅色(大部分水樣為黃色),會對比色法造成較大的干擾。
4、蒽酮法
糖在濃硫酸作用下,可經脫水反應生成糠醛和羥甲基糠醛,生成的糠醛或羥甲基糠醛可與蒽酮反應生成藍綠色糠醛衍生物,在一定范圍內,顏色的深淺與糖的含量成正比,故可用於糖的測定。
缺點:,不同的糖類與蒽酮試劑的顯色深度不同,果糖顯色最深,葡萄糖次之,半乳糖、甘露糖較淺,五碳糖顯色更淺。
綜合比較;採用蒽酮法能將最為准確地測定尾水中糖的含量。

D. 測定糖的含量的方法有哪些

糖的測定方法
一般有四種方法:
1、 直接滴定法。

原理為 糖還原天藍色的氫氧化銅為紅色的氧化亞銅。缺點:水樣中的還原性物質能對糖的測定造成影響。

2、 高錳酸鉀滴定法。

所用原理同直接滴定法。缺點:水樣中的還原性物質能對糖的測定造成影響,過程較為復雜,誤差大。

3、硫酸苯酚法。

糖在濃硫酸作用下,脫水形成的糠醛和羥甲基糠醛能與苯酚縮合成一種橙紅色化合物,在10-100mg范圍內其顏色深淺與糖的含量成正比,且在485nm波長下有最大吸收峰,故可用比色法在此波長下測定。苯酚法可用於甲基化的糖、戊糖和多聚糖的測定,方法簡單,靈敏度高,實驗時基本不受蛋白質存在的影響,並且產生的顏色穩定160min以上。

缺點:如果水樣呈橙紅色(大部分水樣為黃色),會對比色法造成較大的干擾。

4、蒽酮法

糖在濃硫酸作用下,可經脫水反應生成糠醛和羥甲基糠醛,生成的糠醛或羥甲基糠醛可與蒽酮反應生成藍綠色糠醛衍生物,在一定范圍內,顏色的深淺與糖的含量成正比,故可用於糖的測定。

缺點:,不同的糖類與蒽酮試劑的顯色深度不同,果糖顯色最深,葡萄糖次之,半乳糖、甘露糖較淺,五碳糖顯色更淺。

綜合比較;採用蒽酮法能將最為准確地測定尾水中糖的含量。

(一) 直接滴定法

Ⅰ、原理

v 一定量的鹼性酒石酸銅甲、乙液等量混合,立即生成天藍色的氫氧化銅沉澱,這種沉澱很快與酒石酸鈉反應,生成深藍色的可溶性酒石酸鉀鈉銅絡合物。在加熱條件下,以次甲基藍作為指示劑,用標液滴定,樣液中的還原糖與酒石酸鉀鈉銅反應,生成紅色的氧化亞銅沉澱,待二價銅全部被還原後,稍過量的還原糖把次甲基藍還原,溶液由藍色變為無色,即為滴定終點。根據樣液消耗量可計算出還原糖含量。
樣品經除去蛋白質後,在加熱條件下,以次甲基藍做指示劑,滴定標定過的鹼性酒石酸銅溶液(用還原糖標准溶液標定鹼性酒石酸銅溶液),根據樣品溶液消耗體積計算還原糖量。

Ⅱ、儀器和試劑
1.儀器
酸式滴定管,可調電爐(帶石棉板),250ml容量瓶。
2.試劑

1. 鹽酸。

2. 鹼性酒石酸銅甲液:稱取15g硫酸銅(CuSO4·5H2O)及0.05g次甲基藍,溶於水中並稀釋至1000mL。

3. 鹼性酒石酸銅乙液:稱取50g酒石酸鉀鈉與75g氫氧化鈉,溶於水中,再加入4g亞鐵氰化鉀,完全溶解後,用水稀釋至1000 ml,貯存於橡膠塞玻璃瓶內。

4. 乙酸鋅溶液:稱取21.9 g乙酸鋅,加3ml冰乙酸,加水溶解並稀釋至100ml。

5. 亞鐵氰化鉀溶液:稱取10.6g亞鐵氰化鉀,用水溶解並稀釋至100ml。

6. 葡萄糖標准溶液:准確稱取1.0000g經過96℃±2℃乾燥2h的純葡萄糖,加水溶解後加入5ml鹽酸,並以水稀釋至1000L。此溶液相當於1mg/ml葡萄糖(註:加鹽酸的目的是防腐,標准溶液也可用飽和苯甲酸溶液配製)。

7. 果糖標准溶液:按⑹操作,配製每毫升標准溶液相當於1mg的果糖。

8. 乳糖標准溶液:按⑹操作,配製每毫升標准溶液相當於1mg的乳糖。

9. 轉化糖標准溶液:准確稱取1.0526g純蔗糖,用100ml水溶解,置於具塞三角瓶中加5ml鹽酸(1+1),在68℃~70℃水浴中加熱15min,放置至室溫定容至1000ml,每ml標准溶液相當於1.0mg轉化糖。

Ⅲ、實驗步驟
1.樣品處理
⑴ 乳類、乳製品及含蛋白質的食品:稱取約2.50~5.00g固體樣品(吸取25~50ml液體樣品),置於250 ml容量瓶中,加50 ml水,搖勻。邊搖邊慢慢加入5ml乙酸鋅溶液及5ml亞鐵氫化鉀溶液,加水至刻度,混勻。靜置30 min,用乾燥濾紙過濾,棄去初濾液,濾液備用。(注意:乙酸鋅可去除蛋白質、鞣質、樹脂等,使它們形成沉澱,經過濾除去。如果鈣離子過多時,易與葡萄糖、果糖生成絡合物,使滴定速度緩慢;從而結果偏低,可向樣品中加入草酸粉,與鈣結合,形成沉澱並過濾。)

⑵ 酒精性飲料:吸取100ml樣品,置於蒸發皿中,用1 mol/L氫氧化鈉溶液中和至中性,在水浴上蒸發至原體積1/4後,移入25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

⑶ 含多量澱粉的食品:稱取10.00~20.00g樣品,置於250ml容量瓶中,加200ml水,在45℃水浴中加熱1h,並時時振搖(注意:此步驟是使還原糖溶於水中,切忌溫度過高,因為澱粉在高溫條件下可糊化、水解,影響檢測結果。)。冷後加水至刻度,混勻,靜置,沉澱。吸取200ml上清液於另一250ml容量瓶中,慢慢加入5ml乙酸鋅溶液及5ml亞鐵氫化鉀溶液,加水至刻度,混勻,沉澱,靜置30 min,用乾燥濾紙過濾,棄去初濾液,濾液備用。

⑷ 汽水等含有二氧化碳的飲料:吸取100ml樣品置於蒸發皿中,在水浴上除去二氧化碳後,移入250ml容量瓶中,並用水洗滌蒸發皿,洗液並入容量瓶中,再加水至刻度,混勻後備用。(注意:樣品中稀釋的還原糖最終濃度應接近於葡萄糖標准液的濃度。)

2. 標定鹼性酒石酸銅溶液:吸取5.0ml鹼性酒石酸銅甲液及5.0ml乙液,置於150ml錐形瓶中(注意:甲液與乙液混合可生成氧化亞銅沉澱,應將甲液加入乙液,使開始生成的氧化亞銅沉澱重溶),加水10 ml,加入玻璃珠2粒,從滴定管滴加約9 ml葡萄糖標准溶液或其他還原糖標准溶液,直至溶液蘭色剛好褪去為終點,記錄消耗的葡萄糖標准溶液或其他還原糖標准溶液總體積,平行操作三份,取其平均值,計算每10 ml(甲、乙液各5 ml)鹼性酒石酸銅溶液相當於葡萄糖的質量或其他還原糖的質量(mg)。(注意:還原的次甲基藍易被空氣中的氧氧化,恢復成原來的藍色,所以滴定過程中必須保持溶液成沸騰狀態,並且避免滴定時間過長。)

3. 樣品溶液預測:吸取5.0 ml鹼性酒石酸銅甲液及5.0 ml乙液,置於150 ml錐形瓶中,加水10 ml,加入玻璃珠2粒,控制在2 min內加熱至沸,趁沸以先快後慢的速度,從滴定管中滴加樣品溶液,並保持溶液沸騰狀態,待溶液顏色變淺時,以每兩秒1滴的速度滴定,直至溶液藍色褪去,出現亮黃色為終點。如果樣品液顏色較深,滴定終點則為蘭色褪去出現明亮顏色(如亮紅),記錄消耗樣液的總體積。(注意:如果滴定液的顏色變淺後復又變深,說明滴定過量,需重新滴定。) 當試樣溶液中還原糖濃度過高時應適當稀釋,再進行正式測定,使每次滴定消耗試樣溶液的體積控制在與標定鹼性酒石酸酮溶液時所消耗的還原糖標准溶液的體積相近,約在10ml左右。當濃度過低時則採取直接加入10ml樣品溶液,免去加水10ml,再用還原糖標准溶液滴定至終點,記錄消耗的體積與標定時消耗的還原糖標准溶液體積之差相當於10ml試樣溶液中所含還原糖的量。

4. 樣品溶液測定:吸取5.0 ml鹼性酒石酸銅甲液及5.0 ml乙液,置於150 ml錐形瓶中,加水10 ml,加入玻璃珠2粒,在2 min內加熱至沸,快速從滴定管中滴加比預測體積少1 ml的樣品溶液,然後趁沸繼續以每兩秒1滴的速度滴定直至終點。記錄消耗樣液的總體積,同法平行操作兩至三份,得出平均消耗體積。

5. 計算
樣品中還原糖的含量(以某種還原糖計)按下式計算。
X=〔A/(m×V/250×1000)〕×100
式中:X--樣品中還原糖的含量(以某種還原糖計),單位 g/100g;
A—鹼性酒石酸銅溶液(甲、乙液各半)相當於某種還原糖的質量,單位 mg;
m--樣品質量,單位 g;
V--測定時平均消耗樣品溶液的體積,單位 ml;
計算結果保留小數點後一位。

注意:

滴定結束,錐形瓶離開熱源後,由於空氣中氧的氧化,使溶液又重新變藍,此時不應再滴定。

(二)高錳酸鉀滴定法

v 原理 將樣液與一定量過量的鹼性酒石酸銅溶液反應,還原糖將二價銅還原為氧化亞銅,經過濾,得到氧化亞銅沉澱,加入過量的酸性硫酸鐵溶液將其氧化溶解,而三價鐵鹽被定量地還原為亞鐵鹽,用高錳酸鉀標准溶液滴定所生成的亞鐵鹽,根據高錳酸鉀溶液消耗量可計算出氧化亞銅的量,再從檢索表中查出氧化亞銅量相當的還原糖量,即可計算出樣品中還原糖含量。

(三)硫酸苯酚法

Ⅰ、原理

糖在濃硫酸作用下,脫水形成的糠醛和羥甲基糠醛能與苯酚縮合成一種橙紅色化合物,在10-100mg范圍內其顏色深淺與糖的含量成正比,且在485nm波長下有最大吸收峰,故可用比色法在此波長下測定。苯酚法可用於甲基化的糖、戊糖和多聚糖的測定,方法簡單,靈敏度高,實驗時基本不受蛋白質存在的影響,並且產生的顏色穩定160min以上。

多糖在硫酸的作用下先水解成單糖,並迅速脫水生成糖醛衍生物,然後與苯酚生成橙黃色化合物。再以比色法測定。

Ⅱ、試劑

1. 濃硫酸:分析純,95.5%

2. 80%苯酚:80克苯酚(分析純重蒸餾試劑)加20克水使之溶解,可置冰箱中避光長期儲存。

3. 6%苯酚:臨用前以80%苯酚配製。(每次測定均需現配)

4. 標准葡聚糖(Dextran,瑞典Pharmacia),或分析純葡萄糖。

5. 15%三氯乙酸(15%TCA):15克TCA加85克水使之溶解,可置冰箱中長期儲存。

6. 5%三氯乙酸(5%TCA):25克TCA加475克水使之溶解,可置冰箱中長期儲存。

7. 6mol/L 氫氧化鈉:120克分析純氫氧化鈉溶於500ml水。

8. 6mol/L 鹽酸

Ⅲ、操作。

1.製作標准曲線:准確稱取標准葡聚糖(或葡萄糖)20mg於5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分別吸取0.4、0.6、0.8、1.0、1.2、1.4、1.6及1.8ml,各以蒸餾水補至2.0ml,然後加入6%苯酚1.0ml及濃硫酸5.0ml,搖勻冷卻,室溫放置20分鍾以後於490nm測光密度,以2.0ml水按同樣顯色操作為空白,橫坐標為多糖微克數,縱坐標為光密度值,得標准曲線。

2.樣品含量測定:

①取樣品1克(濕樣)加1ml 15%TCA溶液研磨,再加少許5%TCA溶液研磨,倒上清液於10毫升離心管中,再加少許5%TCA溶液研磨,倒上清液,重復3次。最後一次將殘渣一起到入離心管。注意:總的溶液不要超出10毫升。(既不要超出離心管的容量)。

②離心,轉速3000轉/分鍾,共三次。第一次15分鍾,取上清液。後兩次各5分鍾取上清液到25毫升錐形比色管中。最後濾液保持18毫升左右。(測肝胰腺樣品時,每次取上清液時應過濾。因為其脂肪含量大容易夾帶殘渣。)

③水浴,在向比色管中加入2毫升6mol/L 鹽酸之後搖勻,在96℃水浴鍋中水浴2小時。

④定容取樣。水浴後,用流水冷卻後加入2毫升6mol/L 氫氧化鈉搖勻。定容至25毫升的容量瓶中。吸取0.2 ml的樣品液,以蒸餾補至2.0ml,然後加入6%苯酚1.0ml及濃硫酸5.0ml,搖勻冷卻室溫放置20分鍾以後於490nm測光密度。每次測定取雙樣對照。以標准曲線計算多糖含量。

Ⅳ、注意

(1)此法簡單、快速、靈敏、重復性好,對每種糖僅製作一條標准曲線,顏色持久。

(2)製作標准線宜用相應的標准多糖,如用葡萄糖,應以校正系數0.9校正μg數。

(3)對雜多糖,分析結果可根據各單糖的組成比及主要組分單糖的標准曲線的校正系數加以校正計算。

(4)測定時根據光密度值確定取樣的量。光密度值最好在0.1——0.3之間。比如:小於0.1之下可以考慮取樣品時取2克,仍取0.2ml樣品液,如大於0.3可以減半取0.1ml的樣品液測定。

(四)蒽酮法

Ⅰ、實驗原理

糖在濃硫酸作用下,可經脫水反應生成糠醛和羥甲基糠醛,生成的糠醛或羥甲基糠醛可與蒽酮反應生成藍綠色糠醛衍生物,在一定范圍內,顏色的深淺與糖的含量成正比,故可用於糖的測定。

該法的特點是幾乎可以測定所有的碳水化合物,不但可以測定戊糖和己糖,而且可以測所有的寡糖類和多糖類,其中包括澱粉、纖維素等(因反應液中的濃硫酸可以把多糖水解成單糖而發生反應。所以,用蒽酮法測出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實際上是溶液中全部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總量。在沒有必要細致劃分各種碳水化合物的情況下,用蒽酮法可以一次測出總量。此外,不同的糖類與蒽酮試劑的顯色深度不同,果糖顯色最深,葡萄糖次之,半乳糖、甘露糖較淺,五碳糖顯色更淺。故測定糖的混合物時,常因不同糖類的比例不同造成誤差,但測定單一糖類時,則可避免此種誤差。

Ⅱ、試劑:

蒽酮試劑,0.20 g蒽酮溶入100 mL 95%濃硫酸中,冰箱保存;

Ⅲ、方法:

樣品2.0 mL加5.0 mL蒽酮試劑,混勻,然後水浴煮沸10 min,取出冷卻至室溫,在620 nm處測定其吸光度,根據標准曲線計算水樣中糖的濃度。(標線以葡萄糖為標樣)

E. 多糖類的分析方法

下面將簡單介紹化學方法和物理分析方法。⑴化學方法測定多糖結構還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測定的手段很多,其中經典而有效的是甲基化分析、高碘酸氧化和Smith降解、部分酸水解以及乙醯解和甲醇解等。① 乙醯解:多糖的乙醯解反應是在由乙酸酐、乙酸和硫酸組成的混合液中加熱進行的,在一定的糖苷鍵處裂解。研究表明,相同糖苷鍵在酸水解和乙醯解中的速度是不同的。乙醯解是酸水解的一種有用的補充,多糖可從這兩種不同的方法中獲得不同的片段,從不同的角度獲得多糖的結構信息。甲醇解:多糖在80-100℃條件下與無水甲醇氯化氫反應能將多糖變成組成單糖的甲基糖苷,這些甲基糖苷能轉化為三甲基硅醚衍生物或乙醯基衍生物,然後進行GC分析並與標准單糖對照,可得到組成多糖的各單糖的定量數據。⑵物理分析法 ①IR法:IR在多糖結構分析上主要是確定吡喃糖的苷鍵構型,以及常規觀察其他官能團。一般主要觀察730-960cm-1的范圍,如對於α-吡喃糖,δC1-H在 845 cm-1,而β-吡喃糖,δC1-H在890cm-1有最大吸收峰。②MS、GC-MS:GC分析多糖雖受樣品揮發性和熱穩定性的限制,但GC-MS是多糖結構分析不可缺少的工具,特別是對水解單糖、甲基化單糖及甲基化寡糖的分析,而且能鑒別出糖的異構體。MS在多糖結構分析中不僅在鑒別各種甲基衍生物的碎片,確定各種單糖殘基的連接位置時必不可少,而且由於FAB-MS、ESI-MS和 MALDI-MS等技術的出現,利用質譜還可以測定多糖的分子量及一級結構。③NMR:用NMR技術研究多糖結構的一個特點是不破壞樣品,對多糖的結構特徵可通過化學位移、偶合常數、積分面積、NOE及馳豫時間等參數來表達。一維、二維圖譜 NMR在分析糖的構型、相互連接的位置及順序等方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2、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多糖具有分子大小不均一的特點,近年來發現這些生物大分子的某一分子量范圍成分具有葯理活性,而另一分子量范圍的成分不具有葯理活性或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因此分子量及其分布既是這類葯物的有效性控制的指標又是安全性控制的指標,質量標准中制訂該項檢查十分必要,這也是近年來大分子聚合物葯物質量標准發展的一個明顯的特點。多糖分子量只是代表相似鏈長的平均配布,不同方法所測得的分子量不同,即使是同一多糖,其重均分子量與數均分子量也相差較大,通常採用凝膠色譜法控制這類葯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布,應經研究選用與供試品分子大小相適應的色譜柱填充劑;使用的流動相通常為水或緩沖液,其pH值不應超過填充劑的耐受范圍,可加入適量的有機溶劑,但濃度不應超過30%,流速以 0.5-1.0ml/min為宜,因這類分子多無紫外吸收,一般採用示差折光檢測器,選用對照品的分子量范圍及顆粒形狀應與供試品匹配,測定數據經適宜的GPC軟體處理求得相關參數。3、含量測定一般來講,多糖不含蛋白和氨基酸,蛋白或氨基酸檢測應呈陰性或符合限度檢查要求,如為糖蛋白或糖肽,應提供其證據,以保證產品不是多糖與蛋白的混合物;並提供其氨基酸構成及蛋白含量范圍,以保證質量穩定可控。對從天然植物中得到的多糖,在結構研究中尤其對糖組成分析,確定其中是否含有糖醛酸殘基具有很重要的意義。糖醛酸的含量測定目前較常用的是硫酸咔唑法,但容易受中性糖殘基的干擾。為了消除測定的干擾,可先測定樣品中中性糖的吸收度,然後從樣品的吸收度減去中性糖的吸收度,即為樣品中糖醛酸的吸收度值。間羥基聯苯法也是一種常用的多糖中糖醛酸含量測定方法,該法較硫酸咔唑法受中性糖殘基的干擾更小。多糖的含量測定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直接測定多糖本身,如高效液相色譜法和酶法;另一類是利用組成多糖的單糖縮合反應而建立的方法,如苯酚-硫酸法、蒽酮-硫酸法等。前者需要多糖的純品和特定的酶,後者測定時方法學干擾較大,現有的比色重現性差,受影響因素多。但由於目前國內的實驗條件,多糖的含量仍然主要採用這種方法,其原理為:多糖在濃硫酸水合產生的高溫下迅速水解,產生單糖,單糖在強酸條件下與苯酚反應生成橙色衍生物。在波長490nm左右處和一定濃度范圍內,該衍生物的吸收值與單糖濃度呈線性關系,從而可用比色法測定其含量,所用的單糖對照品盡量採用與其多糖組成一致或為含量較高的單糖,這樣測得的值較准確。需要強調的是,這種方法所測定的是總糖的含量而不是總多糖的含量,因此首先應測定樣品中游離的單糖含量,然後將總糖的含量減去游離單糖的含量,即為總多糖的含量。另外還可以採用3,5-二硝基水楊酸比色法(DNS法),它是在鹼性條件下顯色,較准確測定還原糖與總糖的含量從而求出多糖的含量,可消除還原性雜質的干擾。

F. 分子量為3000-5000Da的多糖應該用什麼測

多糖的分子量測定常用的是凝膠濾過法。將充分膨脹好的SephadexG-200、G-150或G-75濕法裝柱,用一定離子強度的氯化鈉水溶液進行平衡,然後將各種不同的已知分子量的多糖分別相繼上柱,同一離子強度的氯化鈉水溶液洗脫,分步收集,苯酚-硫酸法監測,分別求得洗脫體積Ve,然後再將蘭葡聚糖(MV>200萬)上同一條柱,求出柱的空體積Vo,根據Ve/Vo與logM之間存在著線性關系,可繪制標准曲線。最後,將待測樣品按上述不變的條件上柱,求得待測多糖的Ve。通過標准曲線上的Ve/Vo,查得待測多糖的分子量對數,便可求出M。
對於黏度大的多糖,可採用黏度法求得。亦有用蒸汽壓滲透法(VPO,基本原理是根據理想溶液的拉烏爾定律,參考文獻:崔錫紅, 等. 蒸汽壓滲透法分析異丁烯的數均分子量. 河南化工. 2001, 1: 32. 駱傳環. 蒸氣壓滲透計測定多糖分子量. 現代科學儀器, 1994, 4:11.)、超速離心法(駱傳環, 等. 香姑多糖的分子量測定. 科學技術與工程. 2006, 6(8): 1058~1060)、光散射法(LS,光散射法測定高分子量基於高分子溶液的瑞利散射,垂直偏振光通過溶液產生的不同角度散射光的強度與溶質分子的大小即分子量成正比。參考文獻:魏立平, 姜雄平. 光散射法在醫學分子生物學中的應用. 國外醫學分子生物學分冊. 2000, 22(2): 123.)、玻璃纖維紙電泳、聚丙烯醯胺凝膠電泳(原理:SDS-聚丙烯醯胺凝膠電泳,是在聚丙烯醯胺凝膠系統中引進SDS(十二烷基硫酸鈉), SDS能斷裂分子內和分子間氫鍵,破壞蛋白質的二級和三級結構,強還原劑能使半胱氨酸之間的二硫鍵斷裂,蛋白質在一定濃度的含有強還原劑的SDS溶液中,與SDS分子按比例結合,形成帶負電荷的SDS-蛋白質復合物,這種復合物由於結合大量的SDS,使蛋白質喪失了原有的電荷狀態形成僅保持原有分子大小為特徵的負離子團塊,從而降低或消除了各種蛋白質分子之間天然的電荷差異,由於SDS與蛋白質的結合是按重量成比例的,因此在進行電泳時,蛋白質分子的遷移速度取決於分子大小。當分子量在15KD到200KD之間時,蛋白質的遷移率和分子量的對數呈線性關系,符合下式:logMW=K-bX,式中:MW為分子量,X為遷移率,k、b均為常數,若將已知分子量的標准蛋白質的遷移率對分子量對數作圖,可獲得一條標准曲線,略微會有些問題,請忽略

G. 如何用化學試劑鑒別單糖雙糖多糖

首先,多糖如澱粉糖原纖維素不溶於水或者生成懸濁液,至於二糖和單糖可以檢測還原性。可用托倫試劑或斐林試劑。望採納,手機打字不容易。

H. 多糖及單糖的測定方法

苯酚-硫酸法需要多糖的純品和特定的酶。

蒽酮-硫酸法 多糖在濃硫酸水合產生的高溫下迅速水解,產生單糖,單糖在強酸條件下與苯酚反應生成橙色衍生物。

在波長490nm左右處和一定濃度范圍內,該衍生物的吸收值與單糖濃度呈線性關系,從而可用比色法測定其含量,所用的單糖對照品盡量採用與其多糖組成一致或為含量較高的單糖,這樣測得的值較准確。


(8)檢測多糖的常用方法擴展閱讀:

由一種類型的單糖組成的有葡萄糖、甘露聚糖、半乳聚糖等,由二種以上的單糖組成的雜多糖(hetero polysaccharide)有氨基糖的葡糖胺葡聚糖等,在化學結構上實屬多種多樣。就分子量而論,有從0.5萬個分子組成的到超過106個的多糖。

比10個少的短鏈的稱為寡糖。不過,就糖鏈而論即使是寡糖,在寡糖上結合了蛋白質和脂類的,就整個分子而論,如果是屬於高分子。

則從廣義上來看也屬於多糖,因此特稱為復合多糖 (conjugated polysaccharide,complex poly-saccharide)或復合糖質(glycoconjugate)(糖蛋白、糖脂類、蛋白多糖)。

I. 大家是如何測定多糖的

季宇彬.《中葯多糖的化學與葯理》.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5多糖含量測定(1)顯色試劑硫酸法:根據單糖、多糖及其衍生物在硫酸作用下水解、脫水生成糖醛類化合物,與酚類、芳胺類等縮合成有色化合物。苯酚硫酸法生成橙黃色溶液,在490nm處有特徵吸收;蒽酮硫酸法生成亮綠色溶液,在630nm處有特徵吸收;咔哇硫酸法用於測定糠醛酸(伯醇基氧化:形成糠醛酸,斐林(Fehling)試劑可定量。苯酚-硫酸試劑可與游離的寡糖、多糖中的己糖、糠醛酸起顯色反應,己糖在490nm處(戊糖及糠醛酸在480nm處)有最大吸收,吸收值與糖含量呈線性關系)。顯色試劑硫酸法方便簡單,但需嚴格控制水解條件。(2)DNS法:一個能消除還原性雜質干擾的方法(在氫氧化鈉和丙三醇的存在下,還原糖能使DNS還原生成3-氨基-5-硝基水楊酸,在沸水浴中顯色2~5min,此化合物在過量的氫氧化鈉鹼性溶液中呈橘紅色,波長在540nm下有最大吸收峰,並且吸光度與還原糖含量有線性關系。試驗過程中諸多因素如吸收光譜、顯色劑用量、顯色時間等均對測定結果有直接影響)。利用3,5-二硝基水楊酸與多糖水解產物還原糖共熱後還原成棕紅色氨基化合物,於540nm處有特徵吸收。(主要參考文獻:董文慧,等.雲芝肝泰中雲芝多糖的工業分析方法.中成葯,1990,12(2):33.齊香君,等.3,5-二硝基水楊酸比色法測定溶液中還原糖的研究. 纖維素科學與技術.2004,12(3):17~19)(3)滴定法:有斐林氏滴定法,間接碘量滴定法。(4)氣相色譜法:可定性、定量分析多糖的組分及含量,常採用衍生物法以增加其揮發性。一般是將多糖酸水解物或甲醇解(用鹽酸-甲醇)物,用三甲基硅烷基化(TMS)或三氟乙醯化(TFA)轉化為硅烷化產物或二醯化產物進行氣相色譜分析。但乙醯化之前,糖先用KBO4或NaBH4作還原成開鏈的糖醇化合物較好。多糖用甲醇解方式把半縮醛甲基化,形成甲基糖苷後再TMS化,異構物減少,有利於分辨。常以甘露醇或肌醇為內標,用已知的各種單糖作標准。(5)高效液相色譜法:選用TSK、SW凝膠排斥色譜柱為分離柱,樣品經簡單預處理,在示差折光檢測器中進行檢測,以不同分子量的標准右旋糖酐作標准,同時測定樣品中多糖的分子量分布情況及其含量。換算因子F的測定參見附件還陽參多糖的定性分析及含量測定.pdf|||常見的方法有:GPC測定多糖分子量及其分布瓊脂糖電泳法HPLC方法測定多糖。不同的方法會有些差異。

閱讀全文

與檢測多糖的常用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可以用哪些方法幫助嬰幼兒開腦 瀏覽:760
什麼方法促進子宮供血 瀏覽:686
電腦用手機玩游戲的方法 瀏覽:868
中醫治療子宮肌瘤的方法 瀏覽:918
克隆技術的原理和方法簡便 瀏覽:267
氣罐拔罐的操作方法與步驟 瀏覽:310
用最簡單的方法彈唱晴天 瀏覽:442
乳品企業財務分析方法 瀏覽:45
olay小白瓶a醇使用方法 瀏覽:508
國內常用的測骨齡的方法有 瀏覽:256
車用尿素計算方法 瀏覽:861
分離醛和酮的方法是什麼 瀏覽:465
給小孩剪頭發的簡單方法 瀏覽:993
緊身短袖尺碼測量方法 瀏覽:980
修電器的簡單方法 瀏覽:948
春夏波斯菊種子種植方法 瀏覽:115
成品葯劑最常用的滅菌方法是哪種 瀏覽:459
有沒解決方法 瀏覽:160
常見的黑盒測試方法有哪些方法有哪些 瀏覽:54
鋁集成吊頂安裝方法 瀏覽: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