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紡織品檢測有哪些標准
一、首先要分國際標准和國家標准(內外標)
國際標准:ISO;歐盟標准:EN;國際生態紡織品標准:Oeko—Tex;日本國家標准:JIS;中國紡織標准:GB、FZ;等等。
二、我國標准分類主要分為4大類,其中:國標和行標是常用的檢測標注,此外還有地方標准和企業標准。
國家標准:由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現為國家質量技術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指定,全國范圍內適用,其他各級別標准不得與之相抵觸。
行業標准:在全國某個行業范圍內適用。
Ⅱ 紡織品檢測有什麼樣的流程
檢測產品:
1.各種纖維成分面料:棉、麻、毛(羊、兔)、絲、滌綸、粘膠、氨綸、錦綸、CVC等;
2.各種結構面料、布料:機織(平紋、斜紋、緞紋)、針織(緯平、棉毛、羅文、經編)、天鵝絨、燈芯絨、法蘭絨、蕾絲、塗層織物等;
3.成衣類:外衣、褲子、裙子、毛衫、T恤、棉衣、羽絨服等;
4.家紡:床單、棉被、床罩、毛巾、床墊等;
5.裝飾用品:窗簾、桌布、牆布等;
6.其他:生態紡織品
檢測項目:
1.色牢度測試項目:
耐洗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耐乾洗色牢度、耐汗漬色牢度、耐水色牢度、耐光照色牢度、耐氯水色牢度(游泳池水)、耐海水色牢度、 耐漂白色牢度、耐唾液色牢度、實際洗滌色牢度(1次洗滌)、耐熱壓色牢度、耐乾熱色牢度、耐酸斑色牢度、耐鹼斑色牢度、耐水斑色牢度、耐有機溶劑色牢度、光汗復合色牢度、泛黃測試、顏色轉移、耐刷洗色牢度、色牢度評級等等;
2.環保檢測項目:
gb18401全套標准檢測,並進行紡織品、鞋類及箱包產品中SVHC、AZO Dye偶氮染料含量檢測、DMF測試、UV測試、PFOS&PFOA檢測、甲醛含量、鄰苯二甲酸鹽、重金屬含量、VOC揮發性有機物、鎳釋放、PH值、壬基酚、氣味量度、農葯含量、apeo測試、含氯苯酚、致癌性分散染料、致敏性分散染料等檢測分析服務。
3.結構分析測試項目:
織物密度(機織物)、織物密度(針織物)、編織密度系數、紗線支數、紗線捻度(每種紗)、幅寬、織物厚度、織物皺縮或織縮率、織物重量、緯斜、角度轉曲等等;
4.成分分析項目:
纖維成分、水分含量、甲醛含量等等;
5.紡織品紗線和纖維測試項目:
纖維細度、纖維直徑、纖維線密度、長絲紗纖度(細度)、單纖維強力(鉤接強力/打結強力)、單紗強力、束纖維強力、線長度(每筒)、長絲數量、紗線外觀、紗線條干不勻、回潮率(烘箱法)、紗線收縮率、紗線毛羽、縫紉線可縫性能、縫紉線含油率、色牢度等;
6.尺寸穩定性測試項目:
水洗尺寸穩定性、每增加一次水洗循環、洗滌後外觀、乾洗尺寸穩定性、每增加一次乾洗循環、商業乾洗後外觀保持性、織物和服裝扭曲/歪斜、蒸汽尺寸穩定性、冷水浸洗尺寸穩定性、熨燙尺寸穩定性、熨燙後外觀、鬆弛收縮/氈化收縮、落水變形、熱收縮率(沸水收縮率)、服裝成衣外觀檢驗等等;
7.強力和其他品質測試項目:
拉伸強力、撕破強力、脹破強力、接縫性能、氯損強力測試、粘合強力、伸展及回復性、摺痕回復角測試、耐磨性測試、抗起毛起球性測試、硬挺度測試、防鉤絲測試、織物懸垂性、織物褶襇持久性、直橫向延伸值(襪子)等等;
8.功能性測試項目:
防水性測試、吸水性、易去污性測試、拒油性測試、防靜電測試、防紫外測試、燃燒性測試、抗菌、透氣性測試、透濕性測試、吸濕快乾、防輻射、耐磨性能、抗毛性、防勾絲、防水性、防油性、透氣性、透濕性、彈性及回復力、防靜電測試等等;
9.其他物理性能測試項目:
Ⅲ 清潔織物檢查執行的檢查方法是什麼
按臟污織物和感染性織物進行分類收集。收集時減少抖動。確認的感染性織物在患者床邊密閉收集。盛裝感染性織物的收集袋(箱)宜為黃色,有「感染性織物」標識.臟污織物宜採用可重復使用的專用布袋或包裝箱(桶)收集,也可用一次性專用塑料包裝袋盛裝;其包裝袋和包裝箱(桶)有文字或顏色標識。盛裝使用後醫用織物的包裝袋應扎帶封口,包裝箱(桶)應加蓋密閉。用於盛裝使用後醫用織物的專用布袋和包裝箱(桶)應一用一清洗消毒;醫用織物周轉庫房或病區暫存場所內使用的專用存放容器應至少一周清洗一次,如遇污染應隨時進行消毒處理,使用後的一次性專用塑料包裝袋應按醫療廢物處理。
3、洗滌消毒
臟污織物:根據醫用織物使用對象和污漬性質、程度不同,應分機或分批進行洗滌、消毒。按照洗滌設備操作說明書和規定的要求進行洗滌、消毒。新生兒、嬰兒使用後的醫用織物應專機洗滌、消毒,不應與成人使用後的醫用織物混洗。手術室專用的醫用織物(如手術衣、手術鋪單等)宜單獨洗滌。布巾、地巾宜進行單獨清洗、消毒。選擇熱洗滌方法時可不作化學消毒處理.
感染性織物:遵循先洗滌後消毒的原則,或選擇洗滌與消毒同時進行的方式。不宜手工洗滌。採用專機洗滌、消毒,首選熱洗滌方法。對不耐熱的感染性織物宜在預洗環節同時進行消毒處理,被朊毒體污染的感染性織物不應重復使用,應作焚燒處理。被氣性壞疽、突發不明原因傳染病的病原體污染或其他傳染病(如傳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有明確規定的感染性織物,不宜重復使用。被氣性壞疽、突發不明原因傳染病的病原體污染或其他傳染病(如傳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有明確規定的,以及多重耐葯菌感染/定植患者使用後的感染性織物,若需重復使用應先作消毒處理再進行洗滌。消毒方法應按相關規定執行。
分別有運送使用後醫用織物和清潔織物的專用運輸工具,不應交叉使用。專用運輸工具應根據污染情況定期清洗消毒;運輸工具運送感染性織物後應一用一清洗.儲存
醫用織物的儲存應符合以下要求:使用後醫用織物和清潔織物分別存放於使用後醫用織物接收區/間和清潔織物儲存發放區/間的專用盛裝容器、櫃架內,有明顯標識;清潔織物存放架或櫃距地面高度20cm~25cm,離牆5cm~10cm,距天花板50cm。使用後醫用織物的暫存時間不應超過48 h;清潔織物的存放時間可為14 d(最長不超過30 d)。使用後醫用織物每次移交後,應對其接收區/間環境表面、地面進行清潔,並根據工作需要進行物表、空氣消毒。清潔織物儲存發放區/間環境受到污染時應進行清潔、消毒。
Ⅳ 抗病毒紡織品的測試標準是什麼
國際標准化組織(iso)正式發布《抗病毒紡織品測試標准》(iso18184:2014),規定了紡織品(包括機織和針織面料,纖維,紗線等)抗病毒性能的測試方法。該標準的發布標志著國際上功能紡織品檢測技術及評價體系的研究和發展有了新的進展,功能紡織品步入了抗病毒的新時代。
ISO18184:2014《抗病毒紡織品測試標准》規定了紡織品(包括機織物和針織面料、纖維、紗線等)抗病毒性能測試方法。標准中規定的抗病毒檢測包括包膜病毒(流感病毒)、非包膜病毒(貓杯狀病毒),該標準的發布實施標志著世界功能紡織品檢測技術和評估系統的研討和開展有了新的發展,功能紡織品步入了抗病毒的新時代。
中科檢測具有抗病毒面料檢測資質,配備生物二級實驗室,開展抗病毒紡織品如下病毒檢測:單純皰疹病毒(ATCCVR-1493)、帶狀皰疹病毒(ATCCVR-1433) 、冠狀病毒229E(ATCCVR-740)、流感病毒H1N1 ( ATCCVR-1469)、流感病毒H3N2 (ATCCVR-544) 、腺病毒5型(ATCCVR-5)、腸道病毒EV71 (ATCCVR-1432) 、柯薩奇病毒A18 (ATCCVR-176) 、輪狀病毒(ATCCVR-2018)。
Ⅳ 針織布料檢測方法是什麼
專家分析針織即是利用織針將紗線彎曲成圈並相互串套而形成的織物。針織布料與梭織面料的不同之處在於紗線在織物中的形態不同。 針織布料通常要進行以下項目的檢測 物理性能(Physical Property): 密度、紗支、克重、紗線捻度、紗線強力、織物結構、織物厚度、線圈長度、織物覆蓋系數、織物皺縮或織縮率、曲斜變形、拉伸強力、撕裂強力、接縫滑移、接縫強力、粘合強力、單紗強力、紗線的單位線密度強力、防鉤絲、摺痕回復角測試、硬挺度測試、拒水性測試、防漏性、彈性及回復力、透氣性、透水汽性能、一般成衣燃燒性、兒童晚服燃燒性、脹破強力、耐磨性測試、抗起毛起球性等色牢度(Colorfastness): 耐皂洗色牢度(小樣)、耐摩擦色牢度、耐氯水色牢度、非氯漂色牢度、耐乾洗色牢度、實際洗滌色牢度(成衣、面料)、耐汗漬色牢度、耐水色牢度、耐光照色牢度、耐海水色牢度、唾液色牢度尺寸穩定性(Dimensional Stability): 水洗機洗尺寸穩定性、手洗尺寸穩定性、乾洗尺寸穩定性、蒸氣尺寸穩定性外觀持久性(Apperance After Wesh): 水洗機洗外觀穩定性、手洗外觀穩定性、乾洗外觀穩定性化學成分分析(Chemical Analysis): PH含量、甲醛含量、含鉛量、偶氮染料測試、重金屬含量測試、吸水性、水份含量、異味、棉的絲光效果、熱壓、乾熱、儲藏升華、酸斑、鹼斑、水斑、酚醛泛黃等成分分析(Fiber Content Analysis):棉、麻、毛(羊、兔)、絲、滌綸、粘膠、氨綸、錦綸、含絨量等
Ⅵ discharge rate在紡織品測試是什麼意思
discharge rate是放電率; 排出率; 卸料速度; 卸載速度的意思;
此外紡織品測試還有:
靜水壓:戶外面料行業習慣叫耐水壓,單位用mmH2o表示,是指單位面積承受水壓強力,在標准實驗室條件下,織物承受蒸餾水往上噴的壓力,並記錄水壓值,如耐水壓5000mmH2o,即單位面積可承受5m壓力而不會發生滲漏。
耐水壓測試分洗前和洗後測試兩種方法:1、洗前測:國產戶外品牌一般測試洗前耐水壓值,不測洗後值,洗幾次後耐水壓值下降很大的,可能下降1000-3000mmH2o左右;2、洗後測:國外著名戶外品牌一般是5次水洗後測耐水壓,有的甚至有採用過水洗20次後再測耐水壓方法,因多次洗後測試,耐水壓值下降非 常大,這樣的測試方法是任何塗層廠或貼膜復合廠必須用更好的材料加工,比如塗層面料耐水壓要求5次水洗後達到5000mmh2o,那麼洗前起碼要到7000-8000mmh2o以上。
耐靜水壓測試儀用於測定醫用防護服、緊密織物,如帆布、油布、苫布、帳篷布、防雨服裝布等材料的抗滲水性能。透氣度:
透氣度意為空氣透過織物的性能,在規定的壓差條件下,測定一定時間內垂直通過試樣給定面積的氣流流量,計算出透氣量。氣流速率可直接測出,也可通過測定流量孔徑兩面的壓車換算而得。數字式織物透氣量儀用於測試無紡布、防護服、熔噴布、特種工業用織物、一般織物、海綿、針織物、塗層織物、非織造物以及工業濾紙等材料的透氣性。透濕度:透濕用單位g/m2/24h表示,指在一定的標准實驗室條件下,使試樣的兩側形成一特定的濕度差,水蒸汽通過試樣進入乾燥的一側,通過測定透濕杯重量隨時間的變化量,從而求出試樣的水蒸汽透過率等參數。
防潑水:在標准實驗室下,用蒸餾水通過漏斗噴在試樣上,對照防水標准樣評分評級;常用測試標准有美標AATCC 22;歐標ISO 4920;防潑水分為三種:普通防水、耐潑水戶外面料行業習慣稱為超潑水、特氟龍防水;1、普通防水:洗幾次衣服表面就沒防水了,一般戶外休閑普通防水就可以了,如果經常去登山或者有一定海拔高度的山,山上天氣變幻無常,隨時有可能下雨,普通防水的服裝洗幾次沒防水,造成衣服表面會被淋濕,穿著身上會增加人體負重。2、超潑水:日本大金產的碳6防水,洗20次後保持80分(歐標3級)的效果;以前碳8防水,洗30次後能達到80分的效果,因含氟量不符合歐盟標准,現已被歐盟禁用。3、特氟龍防水:美國杜邦生產,知名度非常高,防水、防污、防油等三防效果,價格比比較貴,購買此品牌的防水可提供特氟龍吊牌,但特氟龍的缺點防潑水效果不及碳8、碳6好。
Ⅶ 布料要如何檢驗
緯斜檢驗
1、緯斜種類:單向緯斜/弓形緯斜/側向弓形緯斜。
● 緯斜計算方法:緯斜=斜度/封度×100%。
● 斜度計算方法:斜度=tgA=a/b(A為緯斜的角度;a為緯斜引起的經向長度;b為封度)
●正常允許偏差:織間/2度;印花間/1度;織格/1度;棉平紋/10度;其它面料/3度。
色差檢驗
1、 標准光源
● 國際標准人工日光D65。
● 西歐/日本商店光源TL84。
● 美國商店光源CWF。
● 家庭/酒店參考光源F/A。
● 紫外燈光源UV。
2、試樣/光源/視覺位置
● 機上檢驗匹內色差:取布頭辦中間對色,確認是否有頭中色差。
●燈箱內檢驗匹內色差:確認是否有頭,尾色差及中邊色差。
● 燈箱內檢驗匹間色差:剪匹差辦核對。
● 觀察角度以90度光源,45度視線為宜。
3、色差種類
● 匹內色差:中邊色差,頭/中/尾色差,印花之段差/板內色差。
●匹間色差:色辦要有代表性,即能代表該匹布的主體顏色。凡有匹內色差的要在辦上打「#」。相關同事使用此料時,需特別留意,並看實物而確定能否或如何使用。
外觀疵點檢驗
1、局部性疵點
● 出現在物料局部面積上的疵點。根據不同疵點及其對物料外觀及功能的影響程度,用有限度的累計評分方法評等或按規定范圍標記疵點及放尺。
2、 散布性疵點
● 產生在織物很大一塊面積內或散布於織物全匹中的疵點。按照其影響織物外觀和服用性能的程度,採取逐級降辦法評定等級。即在局部性疵點定等的基礎上視其疵點嚴重程度,分別降低一/二/三等。
● 連續性疵點每米扣4分,並標明位置(由邊至內多少英寸)。如位置在離邊1寸內不扣分,並按布邊處理且註明原因。
Ⅷ 醫用織物洗滌消毒技術規范
醫用織物洗滌消毒技術規范
一、醫用織物—醫院可重復使用的紡織品。
1.醫用織物分類 :
---病人用醫用織物(衣物、床單、枕巾、手術巾等):包括一般織物、污染織物及嬰兒用織物。
---醫務人員用醫用織物(工作服、手術衣):包括一般織物和污染織物。
---特殊織物:帶顏色織物和受熱易變形織物。
注1:一般織物:包括外觀無明顯污漬,並判定為無生物污染風險的醫用織物;污染織物:包括外觀有明顯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污染且含血源性病原體或者其他潛在傳染性、多重細菌耐葯性,並判定為有生物污染風險的醫用織物。
注2:基於對嬰兒的特殊性保護需將嬰兒用織物作專門分類。
2.洗衣房的分類
a.宜獨立設置於遠離診療區域的地方,有專人從事醫用織物洗滌、消毒工作。人數滿足洗滌消毒工作需要。
b.有收取污物和運送清潔醫用織物的兩個分開通道,通道間不應有交叉;設置污染區(包括收物交接、分揀、洗滌/消毒和污車存放處)和清潔區(包括烘乾、熨燙、修補、折疊、儲存、運送以及潔車存放處),兩區之間應有實際密閉隔離屏障。並有上下水設施;在進入污染區前增設更衣室;在清潔區增設質檢室。
3.洗滌設備及用品要求
應選用專用洗滌和烘乾設備;有條件的宜使用衛生隔離式洗滌、烘乾設備。使用的洗滌劑、消毒劑和各種有機溶劑,應符合國家有關要求,並在有效期內使用
4. 衛生制度要求
①醫院應建立消毒隔離、污物/污水管理、衛生保潔、洗滌工作、定期檢查清洗質量、從業人員定期體檢保健及個人防護等制度。
②分揀織物時應使用耐穿刺長手套,手衛生的要求,工作場所禁止吸煙、飲食,每日換工作服,離開時洗澡。
③ 發生職業暴露時的處理程序見《醫務人員職業暴露處理流程》
二、從業人員衛生及管理要求
1.上崗前需接受崗前培訓,能熟練掌握洗滌、消毒技能;了解洗滌和
烘乾等相關設備、設施及消毒隔離基礎知識,常用消毒劑使用方法。
2.應穿戴工作服、工作鞋、帽、口罩、手套,必要時穿隔離衣。
3.各區域人員應相對固定。
4.污染區工作人員在進行用後醫用織物分揀和裝機洗滌過程中,應遵循「標准預防」原則,穿戴工作服、帽、口罩、手套、防水圍裙和膠鞋,必要時穿隔離衣,並按要求加強洗手消毒。
5.在進行洗滌後醫用織物烘乾、熨燙、折疊、運送等過程中,應穿工作服、工作鞋,並保持手清潔衛生,防止二次污染。
6.應定期進行健康體檢(至少兩年一次),患有痢疾、傷寒、肺結核、各類腸道傳染病及化膿性或滲出性皮膚病的從業人員在患病期間不應參與直接與醫用織物接觸的工作。
三、 洗滌消毒後醫用織物的衛生要求
1. 感官指標 洗滌後的醫用織物外觀整潔,乾燥,無污漬,無異味,無異物,無破損。
2. 微生物指標
四、醫用織物洗滌消毒工作流程與要求
1. 工作流程 在對一般織物實施分揀、洗滌/消毒時應由污到潔,不得逆行,並按照下列工作流程進行:
分類→收集→分揀(一般織品)→去污/消毒(必要時)→洗滌→烘乾→修補(必要時)→熨燙與折疊→儲存→運送
2. 分類要求
①對使用後的醫用織物應按要求進行分類。
②應在各診療區的衛生處置間內設置醫用織物的專用盛裝容器;二級及以上醫療衛生機構宜設專用輪換庫。
③ 嚴禁在治療區域對織物進行清點和處理,使用後的一般織物若需要清點和處理,應在足夠的保護措施下密閉的診療區中衛生處置間或專用輪換庫內進行。
④ 使用後的污染織物應在病房內床邊或就地進行分類收集並及時密封包裝,再送入衛生處置間或專用輪換庫暫存,並有標識
3. 分揀要求
1. 醫用織物中的一般織物的分揀、清點處理工作應在洗衣房污染區內進行。而污染織物在消毒前不能進行清點或分揀處理。
2.分揀時,應仔細檢查各類織物內是否有金屬等利器,防止意外傷害
五、織物包裝要求
1. 醫用織物應及時裝包封袋進行暫存、運送。
2.一般織物的收集使用可重復使用的布袋進行收集包裝。
3.污染織物的收集宜使用防感污水溶性收集袋,必要時包裝後需外加套一個塑料袋,污染織物收集袋錶面應有警示標識。
4.在收集污染織物的過程中,收集袋錶面被感染物質污染後,須外加一個收集袋收集。
5.醫用織物裝載量不應超過包裝袋容量的2/3。
6.使用後的一次性醫療廢物包裝袋應按《醫療廢物管理條例》進行處理,可重復使用的布袋必須一用一消毒,使用後的布袋應連同織物進行消毒洗滌處理。
7.洗滌後的清潔醫用織物應使用可重復使用的專用袋(箱)。
8. 用於盛裝醫用織物袋(箱)必須一用一消毒;各診療區衛生處置
間盛裝織物的專用容器應作定期(1次/周)消毒處理,並有專人負責。
9. 用於盛裝使用後的醫用織物的包裝袋(箱)宜為黃色,並有專用標識。
六、清洗與消毒
1.水不能完全清除織物上附著的微生物、有機物等,通常推薦洗滌的水溫在22~50℃。通過洗衣機的循環,洗滌劑的作用,以及嚴格控制含氯漂白劑的用量
Ⅸ 布料要如何檢驗,具體有哪種檢驗標准
1)、色差超過允許范圍
2)、連續性的起球,或明顯的摺痕或修補痕跡
3)、規格誤差+-超過5%印花疵點(指的規律性或成批性)成品規格不符合
4)、長度少於25碼打結紗超過1處,在大批時允許多個打結紗但其間距不得少於25碼不熟棉或壞棉影響成品的外觀。
5)、結紗距少於25碼有明顯的色差,外觀、規格、密度、柔軟都、布邊、顏色。
(9)醫用織物檢測方法擴展閱讀:
四分制檢驗:
該評分法主要應用於針織布料上,但亦可應用於梭織布料。「四分制」跟「+分制」的基本概念和模式非常相似,只不過是判罰疵點分數上不同而已。該評核方法跟「+分制J一樣,檢查人員跟據疵點評分標准查驗每匹布料的疵點,記錄在報告表上,並給予處罰分數,作為布料之等級評估。
1. 按疵點長度計分。
1"-3"扣1分3"-6"扣2分。
6"-9"扣3分9"以上扣4分。
2.疵點的評分原則:
A、同一碼中所有經緯向的疵點扣分不超過4分.
B、破洞不問大小扣4分.
C、布邊一英寸內不扣分.
D、連續性疵點須開裁或降等外品.
E、任何大於針孔的洞均扣4分。
F、論經向或緯向,無論何病疵,都以看得見為原則,並按疵點評分給予正確扣分.
G、除了特殊規定(比如塗層上膠布),通常只需檢驗布的正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