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解決方法 > 春茶秋茶鑒別方法

春茶秋茶鑒別方法

發布時間:2022-06-07 01:08:36

如何辨別春茶、夏茶和秋茶

平時在購買茶葉過程中,商家常常會告訴你,這是春茶或是秋茶。對於不常常喝茶的人卻往往難以辨識。「春茶苦,夏茶澀,要好吃,秋白露(指秋茶)」是人們對春茶、夏茶、秋茶品質的概括,對區分和辨別也有一定的意義。如何辨別春茶、夏茶和秋茶,就需要明白為何有如此之分,自然也就總結出了辨別春茶、夏茶和秋茶的方法。

一、為何有春茶、夏茶、秋茶之分

春茶、夏茶和秋茶的區分主要是由於氣溫、雨量、日照等季節氣條件不同,茶樹新梢生長條件不同,導致其外形和內質各異。其區別在四季分明的長江中下游茶葉主產區更明顯。

通常,就江南茶區而言,春茶是指當年5月底之前採制的茶葉;夏茶是指6月初至7月初採制而成的茶葉;7月中以後採制的當年茶葉,就算秋茶了。同時,也會根據茶區有所區別,會自南向北逐漸推遲,南北差異可達3-4個月。

即使是同一茶區,甚至同一塊茶園,不同年份,也會因氣候、管理等原因,相差5-20天。另外,雲南的秋茶時間,有的從立秋開始算起,但在實際原料收購時,通常會是從雨季結束旱季開始的8月中下旬乃至8月底開始算起。

【春茶】

由於春季溫度適中,雨量充沛,加上茶樹經頭年冬季的休養生息,使得春梢芽葉肥壯。對綠茶而言,色澤翠綠,葉質柔軟,幼嫩芽葉毫毛多,與品質相關的一些物質,特別是氨基酸及相應的全氮量和多種維生素富集,使綠茶滋味鮮爽,香氣濃烈。

因此春茶,特別是早期春茶往往是一年中綠茶綜合品質最好的時期。許多名茶,諸如西湖龍井、碧螺春、黃山毛峰等,都是由春茶早期的幼嫩芽葉經精細加工而成的。

【夏茶】

夏季由於天氣炎熱,茶樹新梢芽葉生長迅速,容易老化,有「茶到立夏一夜粗」之說。夏茶能溶解於茶湯的水浸出物含量相對減少,特別是氨基酸及全氮量的減少,使得茶湯滋味不及春茶鮮爽,香氣不如春茶濃烈。

由於帶苦澀味的花青素、咖啡喊、茶多酚含量比春茶高,不但使紫色芽葉增加,成茶色澤不一,而且滋味較為苦澀。其中紅茶由於夏季天氣炎熱,茶葉中的茶多酚、咖啡鹼的含量明顯增加,使得干茶和茶湯均顯得紅潤,滋味較強烈。

【秋茶】

秋季氣候條件介於春夏之間,氣候雖較為溫和,但雨量往往不足,茶樹經春夏兩季生長、採摘,新梢內含物質相對減少,葉張大小不一,葉底發脆,葉色泛黃,茶葉滋味、香氣顯得比較平和,但也有部分高香茶的出現。

二、如何辨識春茶、夏茶和秋茶

區分春茶、夏茶和秋茶一方面可看干茶的外形、色澤、香氣,另一方面可在沖泡後,通過茶葉的滋味香氣以及最後的葉底來綜合判定。

【干茶辨別】

干茶主要從其色、香、形三個因子上加以判斷。總體上,春茶由於原料細嫩,春茶外形芽葉碩壯飽滿、色墨綠、潤澤,條索緊結、厚重;夏茶外形條索較粗松,色雜,葉芽木質分明;秋茶外形條索緊細、輕薄、色綠。

此外,還可結合偶爾夾雜在茶葉中的花、果來判斷。春茶期間正是幼果開始成長之際,茶樹幼果大小近似綠豆;夏茶時,茶樹幼果接近豌豆大小;秋茶時,茶樹果實已差不多有桂圓大小了,秋茶正值開花季,會夾雜有花蕾、花朵。

【濕看辨別】

濕看是通過開湯審評,通過聞香、嘗味、看葉底來進一步作出判斷。一般春茶泡出的茶湯味濃、甘醇爽口,香氣濃,葉底柔軟明亮。夏茶泡出的茶湯味澀,葉底質硬,葉脈顯露,夾雜銅綠色葉子。秋茶泡出的茶湯色淡,湯味平和、微甜,香氣淡或較高,部分有特殊花香,葉底質柔軟,多銅色單片。

茶葉品質的影響因素很多,很難一言蔽之,對於普通消費者而言不容易一眼分清,需要大家在實踐中細細摸索以積累經驗,但也並非毫無規律可循。

概言之,春茶由於營養物質豐富,茶葉肥壯,條索緊而重實,滋味濃厚,香氣較佳;夏茶生長迅速,葉質硬薄,從而條索粗松、輕拋,滋味淡薄,香氣欠佳;而秋季氣候介於兩者之間,往往乾旱較多,生長速度介於兩者之間,品質也介於兩者之間。

Ⅱ 如何區分春茶、夏茶和秋茶

古人說“春茶苦,夏茶澀,要好喝,秋白露(指秋茶)”。我國絕大部分產茶地區,茶樹生長和茶葉採制是有季節性的。通常按採制時間,劃分為春、夏、秋三季茶。

事實上,由於現代泡茶技藝的發展,春茶的“苦”更受人追捧,更好喝。秋茶的湯色、滋味介於春茶和夏茶之間,香氣平和,在營養成分方面一般不如春茶。

我國華南茶區,由於地處熱帶,四季不大分明,幾乎全年都有茶葉採制,因此,除了有春茶、夏茶和秋茶之分外,還有按茶樹新梢生長先後、採制遲早,劃分為頭輪茶、二輪茶、三輪茶、四輪茶的

Ⅲ 春茶 夏茶 秋茶劃分與區別

劃分:

1、按節氣劃分:清明至小滿為春茶,小滿至小暑為夏茶,小暑至寒露為秋茶。

2、按時間劃分:於5月底以前採制的為春茶,6月初至7月上旬採制為的夏茶,7月中旬以後採制的為秋茶。

區別:

1、成分含量不同:

春茶:氨基酸和多種維生素的含量比較豐富。

夏茶:氨基酸、維生素的含量明顯減少,使得夏茶中花青素、咖啡鹼、茶多酚含量明顯增加。

秋茶:內含物質貧乏。

2、滋味不同

春茶:鮮爽,香氣強烈。

夏茶:滋味苦澀。

秋茶:滋味淡薄,香氣欠高。

(3)春茶秋茶鑒別方法擴展閱讀

春茶的挑選與鑒別

觀外形:春茶的葉子一般裹得較緊,顯得肥壯厚實,有的還有較多毫毛,色澤鮮潤,香氣濃郁而新鮮。夏茶和秋茶則葉子鬆散,顏色暗,香氣平和,與春茶有很大區別。

察湯色:茶葉在貯藏過程中,構成茶葉色澤的一些物質,會被緩慢分解或氧化,使綠茶的色澤變得枯灰無光。而隔年茶茶褐素的增加,則會使綠茶湯色變得黃褐不清,失去原有的新鮮色澤;春茶沖泡時茶葉下沉較快,香氣濃烈持久,滋味醇厚;夏茶和秋茶在沖泡時茶葉下沉較慢,香氣不高。

品茶香:在貯藏過程中,茶中的各類構成味道的物質,有的分解揮發,有的縮成不溶於水的物質,因此不管何種茶類,新茶的味道都醇厚、鮮爽,而陳茶喝起來淡而不爽口。

看茶底:茶葉泡完後,新茶茶底綠中帶黃,顯鮮嫩,而隔年茶茶底偏黃,沒有鮮嫩感。

Ⅳ 春茶、夏茶和秋茶如何鑒別哪個季節的茶最好

一茶苦二茶澀三茶好吃無人摘!

Ⅳ 普洱茶春茶、夏茶、秋茶怎麼辨別

春茶有「明前茶」、「雨前茶」、「春尾茶」之分。明前茶是指清明節以前生產的春茶,統稱早春茶。「明前茶葉是個寶,芽葉細嫩多白毫」,早春茶是一年中最好的茶葉。明前普洱茶分有頭綱茶和二綱茶。「頭綱茶」是一年中第一次萌發第一次採制的春茶,「二綱茶」是第二次抽芽後果制的春茶,又叫「春尖」。雨前茶即「穀雨」節以前採制的春茶,又叫「春中茶」。「穀雨」至「立夏」所採的茶葉
普洱夏茶則是根據二十四節氣立夏後至立秋前所採摘加工茶為定義。普洱夏茶是用雲南大葉種曬青毛茶,在二十四節氣芒種至小暑期間採制的夏茶。滋味濃厚,又稱「細黑條」。因為夏天高溫,光線照射強,茶樹生長快,有利於茶葉碳代謝的進行,生成大量帶苦澀味的茶多酚。一般夏茶適合制發酵茶,它有充分的茶多酚轉換為茶黃素、茶紅素和茶褐素。夏茶外形一般都是葉片輕飄寬大,嫩梗瘦長,對夾葉多,葉脈較粗,葉緣鋸齒明顯。

普洱秋茶則是是二十四節氣立秋至白露之間採摘加工的茶,雲南又叫「谷花茶」、外形類似夏茶,白毫纖細富光澤,葉條色微黃,內質較夏茶為佳。普洱秋茶、普洱谷花茶的湯色、滋味間於春茶和夏茶之間,香氣平和,葉底柔軟常有銅綠色。葉片輕薄瘦小,對夾葉較多,葉緣鋸齒明顯
普洱冬茶是在二十四節氣白露以後所採制茶葉統稱為冬茶,又叫「底茶」。白毫光亮,葉條枯黃少油潤,多宿葉,內質滋味較淡薄。舊時很少採摘。雲南除低熱地區有少量採摘外,大部分茶區幾乎不產冬茶。普洱冬茶茶樹主要生長部位是在根部,而氨基酸的合成是在茶樹根部合成後再運輸到頂端。茶樹經過冬眠後,內部儲藏了許多營養成分;在冬、春季陽光照射弱,茶樹生長緩慢,是茶葉中某些香氣物質形成的主要因素。因此,春茶具有色澤油潤、香氣馥郁、滋味濃厚回甘、葉底柔軟厚實的優點。還有一般春茶都比較肥壯重實,毫毛較多,葉片脈絡細密,葉緣鋸齒不明顯。

Ⅵ 怎樣辨別鐵觀音春茶與秋茶的區別

以春茶、秋茶為最好,春茶產茶時間通常在每年的「五一」節期間(五月上旬),秋茶產茶時間在每年的國慶節期間(十月上旬)。 看外形:要辨別鐵觀音季節特徵,可從成茶外形相對直觀地進行辨別。在外形方面,鐵觀音春茶條索圓結、肥壯、重實,色澤烏油潤;葉底柔軟明亮,紅邊鮮艷一致;而秋茶條索較春茶細小、緊結、較輕,色澤翠綠,葉底較薄,質柔軟。 聞香氣:「春水秋香」這是關於安溪鐵觀音季節性特徵的一個說法。春天因雨水比較滋潤,氣候溫暖,茶樹生長期較長,葉片比較肥厚,所含內充物比較豐富,所以湯色金黃明亮,喝起來口感厚重,回甘較好;秋茶因秋高氣爽,天氣比較乾燥,葉片含水量不高,泡出的湯色金黃中帶綠或者清黃,但香氣特高,俗稱「秋香」。 嘗滋味:春茶滋味醇厚鮮爽,秋茶滋味比春茶淡,但秋茶帶有一種特殊的「青酸」之韻,是「音韻」的一種表現形式。就同一品質而言,春茶更耐泡,秋茶香氣更佳,觀音韻味足。

Ⅶ 怎麼辨別春茶、夏茶、秋茶

網路一下,你要的資料都有~~~~~~~

我國大部分茶區,季節分界明顯,一般每年3-5月份採摘和製作的茶葉,稱為春茶。一般6-7月份採制的茶為夏茶,。一般每年8-9月份採制的茶葉為秋茶,
首先是干看,即只憑視覺觀其外形,
從干茶上進行識別。如果初看發現有茶樹幼果,估計鮮果大小宛如綠豆,可初步判斷為春茶;如茶果大小同佛珠一般,可判斷為夏茶;到秋季時,茶樹鮮果已大如龍眼,一般不易混雜在茶葉中,但7-8月份間,茶樹花蕾已經形成,9-10月份間,又是開花盛期,因此凡茶葉中夾雜有花蕾、花朵者,乃秋茶也。
通常干看時,主要應從茶葉的條索、色澤上加以判別。凡紅茶、炒青、烘青條索緊結,珠茶粒圓緊,龍井、旗槍光、扁、平、直的;紅茶色澤烏潤,綠茶色澤潤,芽、葉、梗肥壯,茶葉重實的,均為春茶。凡紅茶、炒青、烘青條索鬆散,珠茶顆粒松泡,龍井、旗槍寬大,欠光、扁、平、直的;紅茶色澤紅褐,炒青灰暗,烘青烏黑,龍井青綠,茶葉輕飄,嫩根瘦長的均為夏茶。凡茶葉大小不一,葉形瘦小,茶葉輕薄,綠茶色黃綠;紅茶暗紅的,為秋茶。
其二是開湯審評,即茶葉沖泡後聞香、嘗味、看葉底。
凡沖泡時茶葉下沉較快,香氣濃烈持久,滋味醇厚,湯色清澈明亮,綠茶湯色綠中透黃,紅茶湯色紅艷帶金圈的,葉底柔軟厚實,正常芽葉多,葉脈細密,葉緣鋸齒不明顯者,均為春茶。凡沖泡時茶葉下沉較慢,香氣欠高,紅茶滋味欠厚帶澀,葉底較紅亮,湯色紅暗;綠茶滋味苦澀,葉底中夾有銅綠色芽葉,湯色帶青綠的;以及葉底薄而較硬,對夾葉相對較多,葉脈較粗,葉緣鋸齒明顯的,均為夏茶。凡香氣不高,滋味淡薄,稍帶澀味,葉底常夾雜銅綠色芽葉,對夾葉多,葉緣鋸齒明顯的,為秋茶。

Ⅷ 如何辨別普洱茶的春茶、夏茶、秋茶

春茶、夏茶和秋茶的品質特徵,可以從兩個方面去描述。
(1)、干看
主要從干茶的色、香、形三個因子上加以判斷。凡茶色澤綠潤,茶葉肥壯重實,或有較多白毫,且條索緊結,珠茶顆粒圓緊,而且香氣馥郁,是春茶的品質特徵。
凡茶色澤灰暗,茶葉輕飄松寬,嫩梗寬長,且茶條索鬆散,香氣稍帶粗老,是夏茶的品質特徵。
凡茶色澤黃綠,茶葉大小不一,葉張輕薄瘦小,香氣較為平和,是秋茶的標志。
在購茶時還可結合偶爾夾雜在茶葉中的茶花、茶果來判斷是何季茶。如果發現茶葉中夾有茶樹幼果,其大小近似綠豆時,那麼,可以判斷為春茶。若幼果接近豌豆大小,那麼,可以判斷為夏茶。若茶果直徑已超過0.6厘米,那麼,可以判斷為秋茶。不過,秋茶時由於鮮茶果的直徑已達到1厘米左右,一般很少會有夾雜。自7月下旬開始,直至當年8月,為茶花蕾期,而9-11月為茶樹開花期,所以凡發現茶葉中雜有干茶樹花蕾期或干茶樹花朵者,當為秋茶了。只是,茶葉在加工過程中,通過篩分、揀剔,很少會有茶樹花、果夾雜。因此,在判斷季節茶時,必須進行綜合分析,方可避免片面性。
(2)、濕看
就是對茶葉進行開湯審評,作為進一步判斷。凡茶葉沖泡後下沉快,香氣濃烈持久,滋味醇;茶湯色綠中顯黃,茶葉葉底柔軟厚實,正常芽葉多者,為春茶。
凡茶葉沖泡後,下沉較慢,香氣稍低;茶滋味欠厚稍澀,湯色青綠,葉底中夾雜銅綠色芽葉;茶葉葉底薄而較硬,對夾葉較多者,為夏茶。
凡茶葉沖泡後香氣不高,滋味平淡,葉底夾有銅綠色芽葉,葉張大小不一,對夾葉多者,為秋茶。

閱讀全文

與春茶秋茶鑒別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反滲透膜解決方法 瀏覽:485
扯麵的正確方法和技巧 瀏覽:494
文彥博樹洞取球方法好在哪裡 瀏覽:853
四川泡洋姜的正確泡水方法 瀏覽:497
黑檀手串的鑒別方法圖解 瀏覽:816
延遲滿足實驗研究方法 瀏覽:159
種植業污染解決方法 瀏覽:893
論文的研究方法有那些 瀏覽:124
孩子學習方法不對該如何 瀏覽:836
艾萊依真假鑒別方法 瀏覽:799
在家怎麼製作果凍方法 瀏覽:50
關於氮和硫的化學計算方法 瀏覽:627
手環核酸檢測方法 瀏覽:417
高層窗戶封閉的安裝方法 瀏覽:127
嫩肉粉煮牛肉的食用方法 瀏覽:124
關羽上王訓練方法 瀏覽:905
旅行社如何引進客流的十種方法 瀏覽:211
禿頂快速治療方法 瀏覽:628
華為清理手機垃圾方法 瀏覽:941
秒開手機殼的方法 瀏覽: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