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台釣如何拋魚竿
台 灣 釣 法 之 拋、揚 的 動 作 要 領
拋竿在整個垂釣過程中,是始終存在的一個操作環節,能否准確熟練地掌握每一個環節,會直接影響到垂釣的成績,所以拋竿的掌握,比揚竿更為重要。為了正確地掌握這動作,必須按照規定,認真地進行練習。
(一)拋 竿 要 領
拋竿前,釣者需坐直,如遇大風,可站立拋竿。右手持竿,左手捏鉛片座,竿頭向水,柔柔地把竿向上舉,藉助竿長之力,輕輕地把魚餌盪向正前方的釣點,使釣點、線、魚竿成一直線,動作一氣呵成,有一種非常輕松自然的感覺。
魚餌的落點必在釣點直徑60cm的范圍內,只有這樣才能把魚誘入釣點。當魚餌墜落時,還應是拋力己經消失,輕輕地落入水中,使進入釣點的魚群不受驚動。
待浮標將立直時,把浮標以上的母線全部切入水中,順勢把魚竿靠身慢慢拉後約15cm, 等浮標立直後,再送回出去15cm,使浮標與釣竿保持垂直和一定距離,再放在竿架上。這時手不可離竿,眼不可離標,等待魚訊出現。
(二.) 揚 竿 要 領
將魚竿及時向前向上推出,手臂伸直,釣到大魚時應及時向左右傾斜,使用竿的彈力起到緩沖作用,使魚線發到最大限度的拉力。
當魚竿向上提魚時,不得超過90o直角,否則會令魚竿受損,同時亦不能用力過度,使母線受到不應有的沖激。
揚竿起魚時,應盡量控制魚兒於水面,而且帶引於左方,如發現釣線未必能承受魚兒離水時的重量,應用左手握抄網(摟簊)起魚。
若在起魚過程中魚兒跑掉,應立時把魚竿作由上至下,由左至右的擺動,用意是不會令浮標和魚竿產生碰撞而受損。
揚竿無魚時,魚釣不應露出水面。
(三.) 誘 魚 要 領
誘魚是通過拋竿、揚竿的操作過程來完成,它是垂釣過程中的又一個重要環節。也可說誘魚比釣魚更為重要,只要把魚誘到釣點中來,才能使魚吃上勾。
在開始時候先用較大而鬆散的魚餌掛於兩只魚勾上,連續拋上5~10次左右,魚餌入水的位置應在釣點,令散落釣點的魚餌發揮最好的效果。
視乎不同的場合,對像魚,來決定釣餌的大小,當釣點的魚餌成窩,引入釣點的魚兒便會增加,那樣魚兒爭著吃餌的喜人場面,隨即實現眼前。
Ⅱ 釣魚的技巧和方法是什麼
1、拋竿與揚竿
拋竿的要點是每一竿都須拋到位——拋到一個固定的點,這樣才能使釣點產生立體的霧化帶,使魚向你的釣點集中。揚竿刺魚的動作實際上能反映出一個釣者的 心態,大多數初學者看到浮標出現很強烈的動作後,都會用力揚竿,結果不是小魚被飛上了天,就是遇上大魚斷了線。
所以揚竿刺魚時要保持良好的心態,揚竿的幅 度和力道不能過大,遇到小魚可飛,遇到大魚一定要抄。實際上越小的魚通常吃口越大,大魚的吃口反而沉穩。
2、壓水線的注意事項
壓水線時竿尖插進水裡不可過深,否則就會造成浮標移位、遠離釣點,而且會使水中的風線彎曲下凹,這將導致揚竿時機延遲。另外,壓水線的時機是在浮標翻身以後,這時只需要輕壓竿尖,風線就很容易沉入水中。
3、影響釣目的典型分析
有很多人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釣著釣著,發現浮標的釣目少了,甚至是沒有釣目了。實際上是釣點底部有很厚的淤泥,一 是由於餌料比重過大,致使鉤餌陷進了淤泥中;二是釣點內聚來了很多魚,將淤泥翻起,造成底部越來越深,所以釣目不見了。
4、餌料的反水和應對
商品餌反水是一種自然現象,除非加入化學添加劑才能抑制,但這樣做不論對人或是對魚都會產生傷害。因此,釣魚者不要想徹底解決餌料的反水問題。如果釣魚的時間超過一個小時,為了保證餌料的狀態,釣魚者要麼另開一團相同的餌料,要麼在開餌時將餌料一分為二,放在餌盆里,再用毛巾蓋好不去動它,這樣可延長反水的時間。
5、搓餌及手法
如果釣魚者是使用右手持竿,那麼右手在握竿的同時要留出拇指、食指和中指來捏住子線,不要捏著八字環或鉛墜,不然子線會飄來盪去,增加上餌難度,正確的拿 捏部位應該是距釣鉤5~6厘米處,另外捏子線部位還方便將擰勁兒的子線松開。
上餌時要先上底鉤,將鉤放在餌的正中間,再將餌搓成如水滴狀或橢圓型橢圓型的餌團。 餌團的大小要與鉤門相匹配,不可是大鉤搓小餌,或者小鉤搓大餌,總之要掌握好鉤型、餌型和魚的適口性的配比。
Ⅲ 冬天如何拋竿釣魚
冬天拋竿釣魚的方法:
1、在冬季釣魚的時候,其實是可以分成結冰面釣魚以及非結冰面釣魚的這樣二種情況。一般情況也就是前者。
2、在我們進行冬季的釣魚的時候,跟平時可能也是有一些的區別的,尤其是氣溫處於比較低的狀態的時候,我們都不是很好的去釣魚。
3、在冬季的時候,拋竿釣魚的技巧也是有各種各樣的,簡單的就是跟平時的釣魚一樣。直接的下桿釣魚即可。
4、處於一個點去釣魚的話,我們需要注意的就是怎麼才能將魚兒吸引過來,這樣的技巧可能就不是那麼簡單了,可以是選擇能下沉的重物,將帶有腥味的魚餌沉下水中。
5、這樣的技巧可以是能將在深水地下的魚兒吸引過來,也是比較好用的技巧,在冬季魚在水面的都比較少,所以就只能是使用這樣的技巧來吸引魚了。
6、我們在吸引魚的時候,使用這樣的技巧是在靜水面釣魚的,如果是在河流之上釣魚,我們所需要使用的技巧就是在太陽直射的水面釣魚。
7、這樣在冬季裡面釣魚其實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那麼在這樣的水面進行釣魚的話,我們所需要注意的就是去將這樣的一些魚類好好的吸引過來直接的拋竿,上鉤是最順暢的。
Ⅳ 沙灘拋竿釣魚技巧有哪些
用拋竿釣魚技巧的特點是拋得遠、釣得深,釣的魚品種多,魚體大。用拋竿在海洋上垂釣是最有效的工具,可有效彌補手竿的不足,在大水面釣取大魚有其獨特的效用。海釣釣具品種多,釣魚技巧多,現代拋竿釣引入大陸後,大多數釣者用於淡水釣,海釣僅限於沿海少數人在碼頭、磯頭、灘頭垂釣,20世紀90年代,一些釣魚愛好者採用拋竿釣法實施近海船釣。新世紀以來,海上船釣有所發展』但多數仍是近海拋錨底釣,只有我國香港和台灣的釣者乘船出外海游釣青槍魚、鰹魚或在深海釣大石斑魚。
我國隋唐時期發明了拋竿,唐中期以後至北宋使用比較普遍。與西方不同的是,西方的拋竿誕生於海釣,我國的拋竿源於淡水釣。從宋代畫家馬遠等人所畫的垂釣圖來看,我國古代的拋竿用法有兩種:一種是江湖釣所用,人坐在船頭,手拿3~4尺長(相當於今天1米左右)的一節竹竿,一隻小輪子拴於離竿梢1尺左右處,輪上纏放釣線,從竿梢一個環形線扣中穿過,下設鉤墜。釣時,將鉤餌、墜用手從船頭方向拋下,鉤餌到底後,人就坐船頭靜等魚上鉤。
如果是小魚吃鉤,就直接將魚拉到船上。如果是大魚吃鉤,力量大了,設在竿前方的輪子就會放線,緩解魚的拉力。但從圖和一些詩詞的描繪來看,這種竿只會放線,不能收線。待到魚掙扎疲勞了,人提竿收線,把魚曳上船來。另一種是輪竿,就是用一根長7~8尺(約合2米~2.5米)的竹竿,繞線輪為竹木所制,輪四周有把手,
置於竿的最後手柄處,線也是沿竿身引到竿梢頭再拴鉤墜。從原理上講,這種竿與今天弓丨進的西方拋竿是一樣的,也用於船釣。如唐代詩人陸龜蒙在《釣車篇》一詩中所說:「得樂湖海志,不厭華舟小。月中拋一聲,驚起灘頭鳥……」這種釣輪是從漢代車輪軸承發明後I引用來的,故名釣車。又因拋出後鉤墜快速前行,勢如奔馬,故又名奔車。這種輪竿可自由放、收線,』手持竿,一手撥動「奔車」的多個;把手即可收線,其優越性明顯優於前面的船釣輪竿。今天,這種輪竿,仍舊在沿用,但與現代拋竿比,其適用和威力不在一個檔次上。目前,釣者使用的拋竿和釣法在不斷增多。與手竿比,拋竿有其1:獨特的優越性,其構造與手竿有明顯的區別,不僅拋得遠,所釣魚品11種多,更在於它的負重能力。一般手竿釣最多可將5千克左右的大旨:魚擒住,已屬很了不起。據報道,曾有人用強力手竿、粗線、大鉤,與12千克的大魚搏鬥2個小時,用8米長竿、8米線將其擒獲,這是手竿釣的髙記錄了,很少有人能做到;而這與拋竿比,就是「小巫見大巫」了。用拋竿釣獲21千克重的魚屬於一般記錄,釣取30千克、40千克、50千克重的大魚不稀奇;而在海里拋竿釣,尤其是海上船釣,100千克、200千克,甚至500千克的大魚常有人釣獲,有多人釣取!1000千克以上大金槍魚的紀錄。在國外,除拋竿船釣外,還需有好的釣魚船艇,有電動起榜器等輔助設備,但拋竿起主導作用,用竿將:具魚釣住,拖到船上。
拋竿的結構就竿本身來講,與手竿區別不大,手竿細長,拋竿相丨比較粗而短,一般拋竿長1.2米~3.7米,只有在海濱重裝磯釣、江同河和湖泊拋遠釣大魚才用4.5米長的竿,這屬頂級的了。拋竿較手竿粗而結實、沉重,目的就是釣取大魚。拋竿也有軟竿、硬竿之分。淡法7欠釣和海邊棧橋釣、沙灘釣多用軟竿;磯釣,船釣多用硬竿。同樣是1.2米長的拋竿,老人、婦女、孩童使用的是輕軟型、單筒拔式的,放線器小,重約50克,可纏放50米長線,線、墜、竿、鉤、放線器五種主要部件加起來僅重200克~250克,可拋遠30米~50米,釣取海、淡水中的小型魚。遇到10千克、20千克的大魚也不怕,因為它可以收放線。同樣是1.2米長的拋竿,船釣用的竿就粗重得多,一般是二節插式,第二節是實心尼龍棒,竿重500克~1000克,放線器大,有單輪和雙輪兩種,單輪可儲放線1000米,雙輪可儲放粗長線2000米~3000米。單輪放線器重1000克~2000克,雙輪放線器重5000克。也就是說,海上船釣所用的拋竿自重就有七八斤、十多斤,老人、婦女、兒童是不能勝任的,只有年輕力壯者方可使用。
放線器,又名卷線器、漁輪、釣車等,它在拋竿施釣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所釣水域不同,放線器的輕重、形狀、突出的主要部件也不一樣,但基本構件差不多,功能的性質是一樣的,只是大小不同、拉力不同,收放線速度略有差異而已。海、淡水釣皆適宜使用的要數紡車式放線器,它形體小,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放線速度快,卷線輕巧靈活,卸力裝置簡單好用,是在10米以內深水釣取10千克以下中小型魚的最佳放線器。它不適用於10米以上的深水,尤其是50米以上的深水,不適用於釣取10千克以上的大魚。密封式放線器一般較小,繞線輪不似紡車式放線器暴露在外,而是套有一個塑料殼護罩,罩前有一小孔,線通過此孔收放,輪體後面有一個按鈕來控制收放線。拋投鉤餌墜時,只要用一個指頭按住鈕,即可將線放出。由於其形體小、輕,每個輪只可繞線20米~30米,大些的可繞線50米,適合近水釣中小型魚,適用於老人、婦女、兒童。其優點是線不易亂;缺點是放線阻力大,投擲不遠,一般僅可拋遠20餘米,釣到5千克以上大魚時放、收線困難,線在孔中緊綳,易磨損。有的釣者將這種放線器用到磯釣竿上,使用效果不錯。
大鼓式放線器外形像一面大鼓,主要用於海上船釣和溪河釣。它結實牢固,分量重,大者有5千克,其放線原理與紡車式放線器不同。紡車式放線器收放線時,線輪不轉動,只是撥線架在轉;大鼓式放線器收放線時,線輪轉動,收線順轉,放線逆轉。
放線器有上百種,選用稱手的放線器是很重要的。首先,放線器的選用要與竿的長短、軟硬綜合考慮。一般長拋竿、硬性拋竿需配繞糹線多、轉速快的較大型放線器;用短竿、軟竿、輕柔竿近釣中小型魚時,需配繞線少、轉速慢的小型放線器,以便使用稱手。當然,長和短也有例外,比如肌釣竿,長而細、輕,就配小型放線器;海上船釣竿,短而硬、重,就用大而重的大鼓式放線器。其次,要看轉速比的大小是否滿足自己的需要。轉速比又名齒輪傳動比,即搖柄轉動一圈,帶動撥線架轉動圈數的比例。威海、寧波等地漁輪廠生產的放線器的轉速比例最低為1:1.5,即轉柄轉一圈,撥線架轉一圈半,這是一種卷線最慢的放線器,製造簡單,價格便宜。其他的有1:2.15、1:2.58、1:3.23和1:4.10等,好的放線器的轉速比可達1:4.8,甚至更大。也就是說,搖柄轉一圈,撥線架要轉約5圈,甚至更多。轉速比越大,卷線的速度越快,可迅速將遠在50米、80米遠的水中的魚兒拉至身邊。除海上船釣和淡水湖泊釣,溪河釣哲羅魚、鮭魚等情況外,一般轉速比不需要太快的,選擇適合自己需要的即可。第三,檢查卸力裝置(即調力旋鈕)是否合格。放線器的卸力裝置很重要,主要體現在釣住大魚後,魚的沖擊力瞬間可達到魚體重量的8~10倍,1條5千克~10千克的大魚,其上鉤後帶動魚線向前猛沖,瞬間的力量可達到50千克~100千克。這股力量,竿、線、鉤直接承受均擔當不起,這也是用手竿很少能釣起10千克大魚的主要原因。卸力裝置可有效地減小這股強大的沖擊力,卸力裝置一般設在兩個地方,價廉而簡易的放線器設在繞線輪的前方,是一個可以左右旋轉的圓蓋,順時針方向轉,越轉越緊,阻力越大;反時針方向轉,越轉越松,阻力越小,它所卸的力度大小靠釣魚人自己掌握調整。標識清楚的卸力器裝在繞線輪的後方,突出來的直徑為1.5厘米~2厘米的圓鈕下方有個刻有1~10格的圓盤,每一格旁標有卸力數字,圓鈕也可左右旋轉。圓盤上的數字從0~10.0順時針方向旋轉定位,數值越大,阻力越大;反之,阻力越小。使用時,如果線的拉力為4.78千克,可將旋鈕轉至3.8千克定位,這樣,當魚的拉力達到3.8千克時,卸力器就會自動放線,保護竿、線不受損壞。
拋竿可拋遠,釣大魚、多釣魚,除了放線器起主要作用外,其竿與放經器大小的匹配,線、竿、墜之間大小,粗細配搭也十分重要。主要是科學、合理、得當,這樣才能充分發揮拋竿的威力。國外對拋竿的各個部件的配置十分講究,均標出詳細的型號配製。使用拋竿時間久的人已認識到這個問題,釣前充分准備、調試,達到滿意、稱手後才外出釣魚。許多初學者不注意這個問題,垂釣時,釣餌拋不遠,或收放線困難,造成斷線跑魚。
我國拋竿釣的技法沒有手竿釣多,主要技法有淡水團鉤底釣、淡水串鉤底釣、懸浮釣、拖釣、擬餌釣等。海釣有防波壩提釣、提壩拋遠底釣、磯頭礁石釣、沙灘漲潮釣、荒島多竿釣等。海上船釣有停船礁溝釣、拴船養殖區釣、行船拖曳釣等。
Ⅳ 釣魚技巧:如何拋竿才能每次都落在一個點
在垂釣水域拋出,魚餌落點應在60厘米的釣點范圍內;如有風,可藉助風力;如果拋偏了,應在魚餌未落之前更正。待浮標要立穩時,把浮標以上的主線壓入水中;並順勢把魚竿拉回20厘米左右;浮標下沉立穩後,再把竿送回20厘米左右;此時,浮標在水中是直立,與竿垂直;釣組處於正確狀態。
抬竿時不要用力過猛;魚竿向上提魚時,不能超過90度;否則會斷竿梢。揚竿中途脫魚,釣組飛向空中,應及時將魚竿在半空中劃過弧形並向下壓,否則容易竿標相碰;纏線或掛頭頂上和身後物,造成不必要的趁損失。
Ⅵ 釣魚的技巧,如何拋
拋投方法
接觸拋竿釣後發現自己的拋投姿勢有很大問題,經過指點後現在已經板過來好多。通常我們會採用劈式拋投,身體需要保持雙腿分開基本與肩同寬,雙腳保持一前一後,雙手舉拋竿到腦後,鉤餌與頭頂成平行狀。然後稍微發力,向前拋投出去,待釣組、鉛墜到達指定釣點後完成拋投。(需要注意拋投時切勿發力過度,盡量保證拋投角度與身體呈垂直狀態,左右肩晃動越大,拋投準度受到的干擾越大)
Ⅶ 釣魚新手,6.3米拋竿技巧有哪些
當魚竿較長時,手握住竿,胳膊肘為支點,將魚竿向上抬時,把線送出去。
Ⅷ 釣魚有什麼技巧
釣魚的技巧如下:1、拋竿與揚竿:拋竿的要點是每一竿都須拋到位。2、壓水線的注意事項:壓水線時竿尖插進水裡不可過深,否則就會造成浮標移位、遠離釣點。3、影響釣目的典型分析:釣線的質量會影響到釣目。4、餌料的反水和應對:要保證餌料的狀態。5、搓餌及手法:上餌時要先上底鉤,將鉤放在餌的正中間。
釣魚的技巧
1、拋竿與揚竿
拋竿的要點是每一竿都須拋到位——拋到一個固定的點,這樣才能使釣點產生立體的霧化帶,使魚向你的釣點集中。揚竿刺魚的動作實際上能反映出一個釣者的 心態,大多數初學者看到浮標出現很強烈的動作後,都會用力揚竿,結果不是小魚被飛上了天,就是遇上大魚斷了線。
所以揚竿刺魚時要保持良好的心態,揚竿的幅 度和力道不能過大,遇到小魚可飛,遇到大魚一定要抄。實際上越小的魚通常吃口越大,大魚的吃口反而沉穩。
2、壓水線的注意事項
壓水線時竿尖插進水裡不可過深,否則就會造成浮標移位、遠離釣點,而且會使水中的風線彎曲下凹,這將導致揚竿時機延遲。另外,壓水線的時機是在浮標翻身以後,這時只需要輕壓竿尖,風線就很容易沉入水中。
3、影響釣目的典型分析
有很多人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釣著釣著,發現浮標的釣目少了,甚至是沒有釣目了。這時你可能認為是浮標吃水造成的,實際上是釣點底部有很厚的淤泥,一 是由於餌料比重過大,致使鉤餌陷進了淤泥中;二是釣點內聚來了很多魚,將淤泥翻起,造成底部越來越深,所以釣目不見了。
還有一種情況:浮標的釣目越來越高。這時你充分地發揮了想像力,認為是釣點底部的餌料堆得過厚,所以釣目漲了。殊不知你之前釣到條大魚,釣線被抻長了。現在你應該清楚了,釣線的質量也會影響到釣目。
釣魚的技巧
4、餌料的反水和應對
商品餌反水是一種自然現象,除非加入化學添加劑才能抑制,但這樣做不論對人或是對魚都會產生傷害。因此,你不要想徹底解決餌料的反水問題。如果釣魚的時間超過一個小時,為了保證餌料的狀態,你要麼另開一團相同的餌料,要麼在開餌時將餌料一分為二,放在餌盆里,再用毛巾蓋好不去動它,這樣可延長反水的時間。
5、搓餌及手法
如果你是使用右手持竿,那麼右手在握竿的同時要留出拇指、食指和中指來捏住子線,不要捏著八字環或鉛墜,不然子線會飄來盪去,增加上餌難度,正確的拿 捏部位應該是距釣鉤5~6厘米處,另外捏子線部位還方便將擰勁兒的子線松開。
Ⅸ 釣魚拋桿的方法有哪些
釣魚拋桿的方法有:
1、桿和人體要保持在同一縱向面內,將桿頭從身後向面前的目標水域用力揮動,海竿行程夾角大約在120度左右,而且竿梢余線盡量短一些。
2、右手持竿柄,稍向後側,左手持餌鉤或鉛皮,稍向後側,保持線組輕綳,右手向前揚竿並同時向前伸展,以臂使力,左手配合向前送餌的同時松開餌鉤或鉛皮,右手利用竿子的「挑」力向前「送」餌。
3、兩腳分開,腳往前站,身體重心偏至左腳,左手握線、墜。以40度-50度角度,右手揮竿,左手將線墜拋出。
Ⅹ 釣魚拋竿遠的方法有哪些
拋竿打不遠的原因是多種的,拋法不對,釣餌過大,釣竿短,鉛墜小,頂風拋,這些都是影響拋竿打遠的因素。若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能巧妙地避免這些問題,就能拋得更遠一些。雖然遠與近的問題並不是釣魚的主要問題,在魚池中釣遠近也無所謂,但是一旦在湖庫等自然水域中施釣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1.使用合理的拋投方法。拋竿有劈、掄、撩,彈的四種拋投法,其中,撩、彈拋法只是拋竿釣魚中輔助拋法。只有兩種拋投方式投得遠,一是劈柴式(拋竿舉過頭頂,雙手向下用力)。二是連肩帶背式的拋投。分析劈柴式拋法的原理,就可知道劈柴拋法投遠的原因。此種拋法是釣手站在固定釣位前,雙劈擎竿利用瞬間的爆發力和釣竿的彈性將釣組拋出去。所有的力量來自於自身,爆發力和藉助竿的彈性。而掄竿拋投則不同,它可以在身體靜止的條件下,能利用轉身,扭胯,右腿向下壓的系列動作,來獲得更多的輔助力量,它既藉助拋竿的彈性,又藉助了自身運動的力量,使拋出去的釣組具有足夠的動力,把運動的能量轉化在拋出的釣組上,使釣組投得更遠。由此可見選擇掄竿拋投的方法,效果要大於前三種的拋投方法。
2.小餌重墜。一支長度2.1米的拋竿,即使你拋投的技巧再好,爆發力再大,拋出的距離仍然有限。因此,正確地選擇使用長竿也是拋得遠的一個必要條件。當然,這其中還少不了釣組的原因。有的釣友對釣組不講究,匹配時,拳頭大小的餌團只配一個重量只有20克的輕墜,而且還使用了較粗的釣線,使釣組在空中運行當中受到空氣風力的影響,致使釣組無法達到自己擬定的釣點。顯然,這是一種極不合理的釣組。正確的作法,線餌墜匹配要適度。細線大墜配長竿,餌團若不是拋餌做窩時盡可能小(雞蛋大小,這樣的好處是魚在釣點內吃不飽,釣鉤集中,能提高中鉤率)。形狀也應同雞蛋的形狀一樣,以最大的限度來降低空氣和風力的阻力,才是你拋遠的保證。
3.不可忽略的小事。在拋竿拋遠的問題上,常有被釣友忽視的小事。一是魚線輪上的儲線,二是拋竿拋投前的預留線。有的釣友為了省錢在使用釣線時,把一根線截了又截,以至儲線槽內的線不滿,凹進去。拋竿出線時,受到儲線槽口的阻力,造成出線不暢給鉛墜一種反作用力而影響遠投。預留線是竿梢以下連結釣組的一段線,是拋投之前必須要有的。這段線也是釣者藉助釣竿彈性將釣組拋出去的必要保障。而有的釣友表現得很隨意,預留線不是長就是短,殊不知過長過短都不合適,當預留線過長時,釣組起飛的點較高,不容易拋遠,當預留線過短釣組的起飛點過低,釣組容易因為拋得過高而拋不遠。正確的做法應為使用炸彈鉤時預留線應在40厘米至50厘米。使用串鉤時以不超過100厘米為妥。
4.巧借風力,移動拋投。釣友們都會有這樣的感覺,在有風的天氣使用拋竿時,風線總會在風的作用下,放出很長。雖然有時釣線很細,但風的作用仍然不小。如果,側風拋投很難拋進釣點,頂風拋投的話釣組就更難拋進釣點。這時,我們可以藉助風的力量利用風的作用拋投,即確定釣點後,人攜竿至上風處選擇一定的提前量,向左或向右投拋,當鉤餌落進釣點之後,再回到自己釣位上收緊釣線即可。也可利用陣風的間隙,做好准備工作,一旦風小時立即拋投。這樣的拋法,往往會比頂風拋遠效果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