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分手後,如何才能盡快從傷痛中走出來
大部分人的分手都是悲傷的,我覺得沒有多少人在分手之後都是開開心心的吧!雖然我也知道兩個人到了分手的這一步的時候,肯定是感情出現了一些問題,在一起的時候可能也不是那麼愉快,即便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分手也是開心不起來的,畢竟曾經在一起過,而且當初也是真的喜歡對方,現在鬧到了分手這一步是大家都不願意看到的。
這個時候朋友的重要性就體現出來了,我覺得大家心裡有什麼難過的地方都是可以跟朋友去傾訴的,好的朋友是會陪伴著你一起渡過這個比較難過的階段。大家身邊有人陪著心裡就不會覺得那麼空落落的,相信我難過只是暫時的,給自己一點時間去療傷,你會變成之前那麼活潑開朗的自己的。
『貳』 分手後,怎樣可以快速走出傷痛
分手之後最重要的就是你要去接受它,因為當下你的狀態就是和別人分手了,沒有什麼可以去逃避的,如果你總是想要去逃避,那麼你就會飽受分手帶來的痛苦,在你沒有真正的面對這件事情,去接受這件事情之前,你所做的許多事情都是沒有心情的,你或許一直帶著一種難過的心情去生活,那麼每天的生活還能開心的起來嗎。所以,當你分手之後最最要緊的就是想辦法讓自己去接受這個事實,只有接受了,才能去接受其他新的事物和感情,人的一生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充滿著無限的可能性,只要你能夠做好當下,你就能影響未來甚至是改變過去。
『叄』 怎樣才能讓自己從痛苦中走出來
許多事情,總是在經歷過以後才知道得失由不得自己。一如感情,痛過了,才會懂得如何保護自己;傻過了,才會懂得適時地堅持與放棄。讓我們學會放棄,在落淚以前轉身離去,用淚水換來的東西是不牢靠的;讓我們學會放棄,將昨天埋在心底,留下最美好的回憶;讓我們學會放棄,使彼此都能有個更輕松的開始。抓著不放,只會讓你一味沉溺於回憶和痛苦中以致萎靡不振。放開手,讓TA隨記憶的風逝去,你會發現另一方天空,你會重新聞到生活的花香、感受到陽光的溫馨。。。。
放棄,不是躲避,不是懦弱;放棄,是一種豁達的處事態度。試想想,一個人一生要經歷多少人與事,不懂得放棄那些已經失去、不可挽回的東西,又如何能把握住真正屬於你自己的東西呢?如果你發現你的世界裡惟一的那扇大門不再為你敞開,就不必再在門前徘徊,或撞得頭破血流終不醒悟。
要學會放棄,然後轉身尋找一個為你開放的天窗,在那兒你同樣能望見滿天的星斗。。。。
『肆』 用什麼方法可以讓自己從悲傷中走出來
悲傷,這個字眼是任何人都不想看到的,但是又可以觸碰我們柔軟的內心。悲傷是我們人人都想甩掉的,但是又在生活中與我們形影不離。看一場電影會感到悲傷,聽到一句話會心生傷感,一個景物都會勾起我們的悲痛記憶,甚至有時候只是莫名地湧起悲傷。
但是,我們可以有悲傷的念頭,有悲傷的瞬間,但干萬不要讓悲傷時刻彌漫在心裡。我們要學會從悲傷中走出來,直面自己的生活,不要過度沉浸在悲痛中,而是懂得活在當下。
1.學會直面悲傷的源頭
曾有人說過:悲傷是最有深度的,它會帶我們走到靈魂深處,若能駕馭,我們就會對自己的未來有新的認識。因此當我們抵觸悲傷,不敢面對悲傷時,就是不敢與自己的靈魂對話,我們的心也遠離了直面自己的人生。只有敢於直面自己悲傷的人才敢直面自己的人生,才會讓自己的心靈接受真正的洗禮,才會獲得巨大的能量。
魯迅先生曾言:真正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真正的「勇士」也會直面悲傷,不管是多大的悲傷。悲傷是非常令人難受的情緒,我們都很抵觸,想要逃避,想要擺脫卻從不想去面對。
但是再怎麼躲閃,悲傷也不會無故消失,而是鑽入我們的潛意識,躲到我們的心靈深處,在陰暗的角落裡無時無刻地折磨我們,這恐怕是最痛苦的事情。因此,對於悲傷,我們千萬不要壓抑或者躲避。俗話說:既來之,則安之。既然無法避免,何不勇敢地面對它,接納它,最終才有可能馴服它。
2.嘗試化悲痛為力量
悲傷是我們無法避免的一種情緒反應,凡是有感情的動物都會有此反應,人類最為顯著。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每個人都會有大大小小的悲傷縈繞心頭,俗話說:哀莫大於心死。釋放心靈上的悲傷,才是真正的解脫,正如卡耐基先生所言,我們也可以從關注自己的心靈做起。
曾經有位著名咨詢師感嘆說:「悲傷,是完結的力量!」這里的完結所指的是對人生真相進行赤裸課的坦白和面對,就比如有些人得了絕症有一天會死,平常也許很恐懼,但是真正到了死的那天相反心裡會很平靜。
雖然死的真相不會改變,但他的心靈會在悲劇中獲得了解放。我們所面臨的悲傷,也正是如此,當真正看到了悲傷的真面目,就會坦然面對,就會「大徹大悟」,這時是心靈的真正釋放。
3.嘗試用淚水沖垮高厚的「心牆」
當陷入無盡的悲痛時,眼淚是最好的釋放器。淚水就宛如心靈的洪水,會沖垮我們在自己的心中建立的各種各樣的「心牆」,最終讓我們的內心成為一個和諧圓滿的整體。有人說:上帝在創造人的時候不小心流了滴眼淚,因此人有了悲傷。因果循環,那麼就讓眼淚再把悲傷還回去吧。
我們總是習慣將悲傷放大,有的人悲傷過度,得了某些疾病,更有的人親手結束自己的生命。這些人是可憐的,同時也是可悲的,有些人說那是事情沒有發生在你們身上。的確如此,人生有太多不同,太多不公平,但有一點毋庸置疑,容易悲傷的人,心是脆弱的。
俗話說「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有時候只是我們沒有發現,沒有看到。每個人的人生都不會毫無漣漪,每個人都會面對不同的打擊和挫折。
可以說在人生中,悲觀的情緒籠罩著生命中的各個階段,年少有之,年長有之,這是人生中的「必需品」。我們不能丟掉,但我們可以選擇不讓悲傷沖擊我們的生活,甚至讓我們的生活陷入到絕望的境地,這是我們最需要避免的。
『伍』 如果一個人被傷透了心,活在痛苦中該如何走出來
我也曾被別人傷過,所以我總結了我是如何被別人傷過擺脫傷痛,走出傷痛的方法,那就是接受,放下,忙碌。
最後想說的是,世界上沒有救世主,即使別人給1001種解決方法,真能拯救自己的還是自己,與其在網路上找答案,不如多些時間和自己對話。
『陸』 如何走出失去孩子傷痛的問題登上熱搜,大家都有什麼好的解決辦法
想要走出失去孩子的傷痛,做父母的可以離開自己生活的故土,選擇去外地生活。如果父母感覺生活沒有希望,可以選擇情緒發泄,不要選擇隱忍,成年人的崩潰是可以理解的,等哭過以後,內心的傷痛就會好許多。觸景生情是每一個人都會出現的,當在家中的時候,看到孩子的玩具,孩子穿過的衣服,想像著再也看不到孩子了,對於一個成年人來說這種打擊是毀滅性的。要明白的告訴自己時間不會倒流,活著的人還需要走下去。時間可以治癒傷痛,但是不能忘卻感情。如果感覺非常難過的話,不妨大聲哭出來,或者向別人訴一訴內心的苦楚,哭過以後就會好很多。
想要走出失去孩子的傷痛,你知道為什麼不能讓父母接觸其他失獨家庭嗎?
『柒』 怎樣才能最快走出陰霾和傷痛
腳踏痛苦,超脫困境
痛苦是一種心靈感受,確實誰都想在苦痛之中,但當一個人遭遇麻煩,或身處疾病,或愛情失意,工作不順,學業不進等等,當外在與內心期盼發生沖突時,陰霾便會撲面而來。一般人會流淚到痛哭,進而哀莫心死,隨著時間,走出困境的話會成長,走不出的會想不開,可能走上自毀之路。
常言道,長痛不如短痛,若困境一時,便痛苦一時,困境常在,人的心理壓力在,對自我的負性評價高,難解決的話,就會引起深深的內憂,讓一個人形容憔悴,孤獨恐懼。不過,打不死的終將讓人強大,面對痛苦最好的方式,便是承擔。
《少有人走的路》說到自律的重要性,主動面對,不要被困難打倒,還要意志昂揚,開朗樂觀,這樣在絕望中,越是困苦不堪,越是微笑前行,我們還能活出不一樣的精彩。
傷痛可以成為一筆財富。美國演講家尼克.胡哲從出生開始就沒有四肢,只有一個小雞腿, 面對周圍人的嘲笑與質疑,他堅持信念,感恩別人的鼓勵和支持,迎接困難和挑戰,創造一個個生命的奇跡和精彩,成為很有能力的會計師,出色的勵志演講家,鼓勵著無數青少年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過上積極樂觀的生活。
我們都是上帝獨一無二的產物, 接納自己,清晰地看到自己的缺點和優點,然後誠實地接受,就像接受夏天的炎熱和冬天的寒冷一樣。我們可以選擇改變,過去不等於現在,過好當下的每一刻,記錄好現在每一個精彩的瞬間,讓自己變得更享受時光的賜予。生活中有許多有趣的一面,現在的信息社會里,我們足不出戶,便可通曉天下大事,萬物存於我心。
現在的經濟發展,交通便利,我們的生活總體舒適安寧,行動范圍也能夠無限地延展。學會感恩,日子就會充滿喜悅和愛。我們慣於感受那些負面情感,可一杯水都兩面看,還有另一半呢,挺甘甜可口的呀。
去發現苦難中的意義吧。自從讀了王陽明的傳記和心學,便懂得成長,除了承受,還要去善存惡,讓內心光明澄澈,養得此心不動,那未來即使遇到任何困難,都能輕松化解,游刃有餘。
還有,不忘幽默地調侃苦難。用自嘲的方式釋放壓抑的情緒。"正是多走了彎路,才看到比別人更多的風景。"若無風雨,哪見彩虹?若無痛苦,焉知快樂的至高境界?
努力去愛吧,即使世界不公平,學著去承受,終見光明。世間還藏著許多美好,去找尋我們可以熱愛並堅持付出的事物。不斷的去愛與被愛吧,去做黑暗中的一道光去照亮別人!哪怕遭受奚落和嘲笑,還能對別人微笑著,鼓勵著身邊的人。相信那些苦痛能分泌出幸福的養分,我們終能超越困境,成就更完滿的自己
『捌』 如何走出極度悲傷
一個人走出失落悲傷需要經過的五個階段:
1、 震驚與拒絕
2、 憤怒
3、 內疚自責和恐懼
4、 允許自己充分哀傷
5、 接納,用更大的愛創造新生活
我看了以後,很欣慰地發現自己的失落,是花了兩年的時間,從第一階段走到了第五階段。
既然我是著名的張導游,自己走過的路,一定要和大家分享心得,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失去摯愛實在太痛苦了,我希望我的經歷能夠幫助更多的人,加速他們的這個五階段過程,早日開始面對新生活。
第一階段:
最難的事情,就是承認失去摯愛
在第一階段的震驚和拒絕中,我們會否認已經失去最愛的事實。最愛也許是你的親人、愛人、寵物、工作……在我們心頭占據一個重要位置的人或是物,失去之後,我們無法接受這個事實,所以讓對方占據了我們的心思,感覺他還在,沒有離開,所以一直不想承認自己的失落。
我就在這個階段中,常常夢到我和愛人又相聚了,我握著他的手掉淚,追問:「這是真的嗎?這是真的嗎?」在淚眼婆娑中醒來,好希望現實才是一場夢。
這個階段的加速器是承認和面對事實,他永遠不會再回來了。眼下的狀況就是如此,承認和面對會讓你產生很多憤怒,因為太痛了,親愛的,太痛了。我們hold不住這個痛苦,不願意去承擔,一定要找個戴罪羔羊來替代,發泄我們的情緒。
第二階段:
憤怒是因為你無法和自己的負面情緒共處
於是就進入了第二階段憤怒之中,因為我們不想為這件事情負任何責任。所以我們也許會怪罪對方,也許是怪罪一個相關人士(我朋友的狗在寵物店洗澡的時候走丟了,很難不對寵物店憤怒),怪罪老天(為什麼讓這種事發生在我身上),憤怒給我們一個有力而且可以操控事情的假象,其實憤怒是非常傷害自己的。
每個從我們內在出去的情緒,都得經過我們的所有細胞,如果是負面的情緒,那麼在它被我們表達出去之前(甚至更糟糕的是:沒有表達,只是留在我們自己的系統里),它的毒性會侵染我們自己的每一個細胞。
這個階段的加速器就是:看到憤怒是沒有用的。而且無論你的憤怒是指向什麼人,你應該用不傷害任何人的方式把憤怒表達出來,讓這個毒性能量流動,而不是積存在自己身體裡面。
讓憤怒流動的方法可能是去充分的感受這個情緒,然後用競爭性的運動、拳擊鍛煉、到山裡去大喊大叫,在家裡發泄打枕頭等各種比較沒有傷害性的方式去宣洩。
與此同時,一定要有一個正知正見:這個憤怒其實和他人無關,事情已經發生了,責怪任何人對事情一點幫助都沒有。
我們憤怒是因為我們無法和自己的負面情緒共處,我們不想去面對失去的痛苦和悲傷以及恐懼,所以用憤怒來壯大自己,藉由指向別人來讓自己分心,好不去承擔那些痛苦,這不是一個成年人該做的事。如果想成長,我們必須為自己的情緒負起責任。
第三階段:
比內疚更重要的是,你從中學到了什麼
如果能夠讓憤怒流動、釋放,我們就會進入下一個階段——內疚、自責、恐懼。有的時候第二、第三階段會交替出現。
雖然責怪別人比較容易和舒服,但是我們免不了也會自我攻擊,覺得自己應該做什麼但卻沒有做,或是自己當時不該做什麼,現在都後悔莫及了。這個階段是非常珍貴的,我自己在這個階段裡面的檢討反省,帶給了我許多寶貴的啟發和禮物。
無論是何種情境,我們都不會是單純的受害者。尤其是親密關系當中,分手總是兩個人的責任,絕不是一方的。
你對於這個情境究竟「貢獻」了什麼?你如何在未來不會犯下同樣的錯誤?你是否能夠因為這次的痛苦事件,學習到了功課,因而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上面我提出的這些問題是走出這個階段的加速器——如果你能沉澱下心來,好好問自己的話。
如果是親人驟然離世的,那麼我要說的是,不要認為你的作為或不作為會對這件事情產生不一樣的結果。
而如果你覺得對方在世的時候你可以為他做更多的事而沒能做,或者是你對他做了一些現在讓你非常後悔的事情的話,也請你溫柔的原諒自己。
我們每個人在每個時刻都是盡力在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了,事後的任何苛責都是不必要的。重要的是我們從這件事情上學到了什麼?
這是靈魂的進步轉化與成長,不僅在此生會對你接下來的其他關系造成正面的影響,更會被你帶到靈魂的層面去,這是我們來地球的很重要的一個目的。
一個重要的、負責任的態度是:真誠的、有建設性的檢討自己在這件事情當中該負的責任和應該要學習到的功課,讓自己心量更寬。對人對事都能夠更加的包容,把這些外在的防禦盔甲除去之後,你才能真正的進入下一個階段,好好哀悼自己的失落和痛苦。
第四階段:
允許哀傷,就是允許自己更好的體驗生命
第四階段是非常磨人的。我們承認了自己的失落,同時不把箭頭向外去指責別人了,對自己的譴責也能夠逐漸平息,這時候,真正的哀傷才能夠穿越我們種種的防衛機制而流露出來。
幾乎所有的哀傷都不是新的,都是靈魂當中古老的課題,以及童年時代不幸的延續。
真正的去經驗自己的傷痛、沒有防衛沒有戴罪羔羊的允許自己哀傷,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我常常在過程中尖叫、痛哭,身體痛到不行,抱著自己在床上漫漫長夜不得合眼。
但是你必須清楚的知道,你的痛和你認為的那個人無關。這是一個純粹的能量,它需要通過你,需要被帶到表相上來,需要被看見、被體驗、被光照耀。如果你能如此中立的、如實的、不帶抗拒的去經歷它,它的能量終會消散,不再造訪。
我覺得哀傷好像是灑落在一地的淚珠,我們需要彎著腰,一顆一顆的把它撿起來。彎腰的過程是謙卑的,臣服的,願意接納的。這個彎腰的過程極其重要,如果我們不能對生命的所有安排產生敬意,那份抗拒就會讓我們在生命中遭遇各種痛苦。
第五階段:
帶著愛和謙卑,去創造自己的新生活
我自己就驚訝的發現,在我能夠真的彎腰謙卑臣服的時候,我長久以來精神上的痛苦就好了大半。
表面上看起來是毫無關系的:我對生命臣服,我開始操練保持謙卑的心,盡量不去指責別人的錯誤,不去批判別人,心情維持謙和平穩,而另外一頭,我因為親密關系破裂而感覺到的孤單痛苦竟然消失大半。不是靠新歡,不是靠時間(畢竟有些人幾十年都走不出來好多的怨氣),而是靠自己的彎腰。
謙卑有如此大的好處,為什麼我們做不到呢?小我習慣性的追求壯大、自我感覺良好,殊不知那才是冤枉路。
有一次一位對靈性成長很投入的朋友問:怎樣才是靈性的正途?她是一個非常有能量、極其能乾的女人,但是內心匱乏、自卑,和外表的自信強大完全反差。
我看著她,很真誠的回答:「任何讓你自我感覺良好的道途都不是正路,都是彎路」。她完全聽不懂,也不能接受。
但是我知道,對她來說,一些彎路是必須的。她需要拾起自己小我散落一地的碎片和淚珠,重建自己,才能看到真實的自己,原來是如此完美無缺的存在,不需要添加任何外在的東西。
祝願有失落創傷的朋友們,都能順利的從第一階段走到第五階段——帶著愛,去創造自己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