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鉀肥如何施用效果好,鉀肥的科學施用技術
鉀肥是農作物必需的重要肥料之一。鉀肥能促進作物養分轉運、果實膨大、組織成熟、加快生長和提高抗性。那常見的鉀肥有哪些區別?該怎麼施用?在施用鉀肥時應該注意哪些?
鉀肥
常見鉀肥有啥區別
硫酸鉀白色或淡黃色結晶,溶於水,吸濕性小。作基肥、追肥均可,適用於各類作物,尤其是忌氯喜鉀作物,施用時應適當集中。
硝酸鉀白色粉末或結晶,溶於水,吸濕性小。
磷酸二氫鉀無色至白色結晶或結晶性粉末,溶於水,空氣中穩定。目前多用於浸種和根外追肥。
生物鉀肥可以用來拌種、蘸根,也可施入土壤中。施用菌劑實際上就是為作物根系接種,讓硅酸鹽細菌把根系周圍土壤中的鉀、磷、硅、鐵等元素釋放出來供根系吸收和利用。
施用鉀肥注意啥
因土施用鉀肥應首先投放在土壤嚴重缺鉀的區域。從土壤質地看,沙質土速效鉀含量往往較低,應增施鉀肥;黏質土速效鉀含量往往較高,可少施或不施。缺鉀又缺硫的土壤可施硫酸鉀,鹽鹼地不能施氯化鉀。
因作物施用在多雨地區或具有灌溉條件、排水狀況良好的地區,大多數作物都可施用氯化鉀,少數經濟作物為改善品質,不宜施用氯化鉀。
鉀肥施用技巧
合理搭配對於煙草、糖類作物和果樹選用硫酸鉀為好;由於硫酸鉀成本偏高,高效經濟作物田可以選用硫酸鉀,一般大田作物除少數對氯敏感的作物外,宜選用較便宜的氯化鉀。
鉀肥施哪好
需鉀作物處於快速生長期時,最好葉面噴施。作物根系發育時,最好深層施。常用的保護性耕作將更多的作物殘茬留在土壤表層,也導致較高濃度的鉀元素聚集在土壤表層而無法深入到土層內部。當土壤墒情較好時,這些鉀可以順利下滲,但當土壤乾燥時,就會限制鉀的吸收。由於作物為獲得足夠的水而向含鉀最豐富的土層以下更深處紮根,這種錯位會導致作物缺鉀。在這種情況下,深層施用鉀肥能夠顯著提高鉀的可用性。
其他營養素的位置也決定作物根系能夠接觸到多少鉀元素。氮和磷能夠刺激作物根系分支,在這些營養素濃度較高的地方,根系比例會更高。將鉀肥與氮肥和磷肥施在同一溝內,可以增加根系與鉀接觸的機會。
Ⅱ 如何合理施用鉀肥。
不論是花卉、蔬菜,還是其他的植物品種,不同的生長期,對鉀肥的需求是不同的,一般在幼苗期需要少量的鉀肥即可,但不可匱缺,磷莖或球莖類植物在生長旺盛期需要較多的鉀肥,但只需要營養生長而對生殖生長要求小的植物,鉀肥的需求也小。花期、結實的植物需鉀量大。
有些植物如:甜菊、甘蔗等例外,它們直接在枝葉、莖干中製造糖分,需要大量的鉀肥,如果供應不足,直接影響品質。
但最好的施用鉀肥的方式是測土施肥,土中缺乏多少鉀元素,就按照所需施用多少。
Ⅲ 鉀肥如何施用
施用方法
鉀肥可用作基肥,也可用作追肥,部分品種還可以作為葉面肥,但作基肥和葉面肥施用效果為好。將鉀肥用作基肥,可滿足農作物全生育期對鉀元素的需求,對生長期短的作物和明顯缺鉀的土壤尤為重要。
對生長期長的作物如棉花可採用基施和葉面噴施相結合。對沙質土壤可採用基施和追施相結合。鉀在土壤中的移動性介於氮、磷之間。
在土壤速效鉀含量低於100毫克/千克/畝即可;土壤速效鉀含量在100~150毫克/千克以下,施K₂O₃%—5千克/畝即可,當土壤速效鉀含量大於150毫克/千克時,可視作物種類不施或少施化學鉀肥。
鉀肥作用:
促進酶的活化對酶的活化作用是鉀在植物生長過程中最重要的功能之一,現已發現鉀是60多種酶的活化劑。因此。鉀同植物體內的許多代謝過程密切相關,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的合成等。
促進光合作用和光合產物的運輸①提高光合效率;②調節氣孔的開閉,控制CO₂和水的進出;③促進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加速光合產物的流動。
促進蛋白質合成①促進蛋白質合成的關鍵成份NO₃的攝取和運轉;②與蛋白質的合成過程密切相關。
增強植物的抗逆性鉀能使作物體內可溶性氨基酸和單糖減少,纖維素增多,細胞壁加厚;鉀在作物根繫纍積產生滲透壓梯度能增強水分吸收;鉀在乾旱缺水時能使作物葉片氣孔關閉以防水分損失。因此鉀能增強作物的抗病、抗寒、抗旱、抗倒伏及抗鹽能力。
改善作物產品品質提高糧食作物蛋白質的含量、油料作物的粗脂肪和棕櫚酸含量、薯類和糖料作物澱粉和糖分含量;增加纖維作物及棉花的纖維長度、強度、細度;調整水果的糖酸比,增加其維生素C的含量;改善果菜的形狀、大小、色澤和風味,增強其耐貯性。
Ⅳ 怎樣高效施用化學鉀肥
鉀是作物生長發育所必需的營養元素之一,參與作物體內一系列的新陳代謝,如促進光合作用和蛋白質的合成,加速同化產物流向貯藏器官,以及增強作物抗旱、抗寒、抗病、抗倒伏能力。近年來,隨著復種指數和單位面積產量的不斷提高,氮、磷化肥用量的增加,導致不少地方的水稻、麥類、棉花、油菜、甘薯、麻類、果樹、蔬菜等作物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缺鉀症。因此,施用鉀肥已成為提高作物產量的一項重要措施。
目前,供應的化學鉀肥品種主要有硫酸鉀和氯化鉀兩種,均能溶於水,肥效迅速。為了提高鉀肥效果,施用時必須注意以下幾點:①要看土壤速效鉀(K2O,下同)的含量多少來確定是否需要施用鉀肥。試驗表明,水稻和大麥、小麥在土壤速效鉀含量低於80毫克/千克時,施用鉀肥有增產作用;土壤速效鉀含量高於150毫克/千克時,施鉀效果不明顯。從生產實踐看,紅黃壤、砂性土、熟化程度低的田塊和低產冷浸田,以及土壤滲漏性強、又習慣於串流漫灌的田塊,施用鉀肥效果好;②要根據不同土壤和作物種類,施用不同的化學鉀肥。鹽漬土不宜施用氯化鉀,而排水不良、還原性強的稻田,應盡量用氯化鉀,以免產生硫化氫毒害根系,影響養分的吸收。從不同作物種類看,凡含澱粉、糖分豐富的作物(如甘薯、馬鈴薯、甘蔗、西瓜)和果樹等,需鉀較為迫切,增施鉀肥,既能增加產量,又能改善品質。豆科作物施用鉀肥能促進固氮,因而也有明顯的增產效果。但施用時需注意:對煙草、甘薯、馬鈴薯、茶樹等作物盡量少用氯化鉀,宜選用硫酸鉀,以免產生不良影響;③鉀肥的施用時間,一般宜早不宜遲。從生產實踐看,鉀肥以作基肥或早期追肥效果好,但在保肥力差的砂性土,為防止鉀素流失,採用基肥、追肥施用比集中一次施用效果好。鉀肥的用量,一般土壤每667米2用 7.5~10千克即可;用量增加,每千克肥料的增產效果反而下降。
Ⅳ 如何高效科學的施用鉀肥
一般來說,禾穀類作物施用鉀肥以提高產量為主,而對經濟作物施鉀,則更注重於改善產品品質,施鉀可增加煙草葉片的厚度,改善煙葉的燃燒性和香味;可降低果樹果實的酸度,提高甜度;能增加甘蔗、甜菜的含糖量,提高出糖率。
(1)不同鉀肥品種的特性。常用的鉀肥品種有氯化鉀、硫酸鉀、硫酸鉀鎂肥。硫酸鉀、硝酸鉀、硫酸鉀鎂肥由於不含氯,主要用於忌氯的經濟作物,如煙草、瓜果類及蔬菜。而氯化鉀廣泛用於除煙草等少數忌氯作物外的其他作物。
(2)種植制度與鉀肥施用。在稻—稻輪作中,晚稻比早稻更易缺鉀,晚稻施鉀的效果優於早稻。對水稻冷浸田施鉀肥,能增加根系活力,同時減輕硫化物、有機酸和亞鐵的危害。水稻秧田施鉀有利於培育壯苗,移栽本田後,返青快、分櫱早、葉片多、產量高。在水旱輪作中應優先保證作物的施鉀,在小麥、玉米輪作中應優先用於玉米。
(3)鉀肥的施用方法。對大多數作物來說,鉀肥應以基施為主,在施足有機肥的情況下,也可基、追肥各半,而追肥宜早施,對砂質土壤,宜分次施用,以減少鉀素的流失。
Ⅵ 鉀肥的施用方法
鉀肥可用作基肥,也可用作追肥,部分品種還可以作為葉面肥,但作基肥和葉面肥施用效果為好。將鉀肥用作基肥,可滿足農作物全生育期對鉀元素的需求,對生長期短的作物和明顯缺鉀的土壤尤為重要。對生長期長的作物如棉花可採用基施和葉面噴施相結合。對沙質土壤可採用基施和追施相結合。鉀在土壤中的移動性介於氮、磷之間。目前在土壤速效鉀含量低於100毫克/千克/畝即可;土壤速效鉀含量在100~150毫克/千克以下,施K₂O₃%—5千克/畝即可,當土壤速效鉀含量大於150毫克/千克時,可視作物種類不施或少施化學鉀肥。
Ⅶ 為作物提供重要營養元素的鉀肥該怎麼選該如何用
鉀常被形容為品質元素,是影響作物品質的關鍵,好吃且外觀優良的農產品,自然市場價格好。鉀元素對作物品質的影響有外觀、口感、以及加工後的延伸價值。鉀肥固然重要,但也要和氮肥相輔相成,才能發揮其最大功效。
總之,隨著作物產量的不斷提高,作物每次的採收必然要從土壤中帶走大量鉀,若得不到及時補充,土壤供鉀不足就會明顯影響產量,成為作物高產的限制因素。因此鉀肥應重點施用在高產田,以充分發揮鉀肥的增產作用。對常年大量施用有機肥或秸稈還田數量較多的田塊,鉀肥的施用可以酌量減少。
Ⅷ 鉀肥施用的基本要求有
鉀肥具有促進莖稈粗壯、提高光能利用,增強光合作用,增強植株抗逆性,提高產量和品質等作用,因此農作物栽培中離不開鉀肥,鉀肥不僅要科學使用,切實提高肥料利用率,同時還要最大滿足作物生長需要,才能效果最好。
鉀在土壤種移動性差,擴散速度慢,對於鉀肥一般要深施、早施和相對集中施在根系多、吸收強的土層中,這樣才能減少土壤重鉀的固定或流失,提高鉀肥利用率。同時作物一般在開花前需要吸收鉀肥較多,因此一般鉀肥作為基肥使用最好,或早期追施。由於鉀肥種類比較多,具體鉀肥怎麼施效果好一般還要結合看地、看天、看作物及生育期等進行。
看地施,一般對於土壤缺鉀或鉀含量不高土壤要多施,而鉀含量高要少施,或不施,當有機肥用量高,或土壤肥力高,要少施,有機肥使用不多一般要多施,對水田不宜使用硝酸鉀,鹼性土壤不能使用草木灰鉀肥,宜使用硝酸鉀或硫酸鉀或氯化鉀等酸性肥料,而對酸性土壤宜鈣鎂磷肥或草木灰等鹼性肥料,利於改善土壤酸鹼化性,提高鉀肥利用率。
看天施。多雨天氣鉀肥要少施,尤其氯化鉀肥料,避免鈣離子淋失,造成土壤板結,同時雨前也不宜施用草木灰、硫酸鉀等肥料,避免雨水淋失,而天氣乾旱地區,一般鉀肥宜多施。
看作物施。不同作物鉀肥用量不同,比如馬鈴薯、甘薯等需鉀量高的一般要多施,小麥、玉米鉀肥需求量低的要少施,對茶葉、煙草等氯離子敏感或不耐氯作物不能使用氯化鉀,要使用硫酸鉀或硝酸鉀等。對於作物生長前期苗期鉀肥宜根施,而後期,根系活力下降時,宜葉面噴施。噴施其中以硝酸鉀或草木灰等較好,而一般不宜噴施氯化鉀。
總之,鉀肥施用要結合鉀肥種類、土壤類型、肥力大小、作物、天氣、施肥方法及作物大小等綜合考慮,既要滿足作物生長最大需要,同時用肥又少,肥力利用率又高時為好。
Ⅸ 鉀肥怎麼施效果好
我國土壤含鉀量比較豐富,在目前生產水平條件下,北方大部分土壤供鉀量可滿足需要,南方土壤缺鉀面積比較大。隨著農業生產水平的不斷提高,氮、磷素化肥施用量逐漸增多, 鉀素化肥的施用已成為農業生產的重要問題。積極發展鉀素化肥的生產和施用,一定會對農業生產的迅速發展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
總之,氮,磷,鉀,鈣,鎂,硫等化學肥料,各有不同的功能,也各有不同的特性,要充分認識和了解其特性,科學合理地施肥,同時還要考慮環境因素的影響。如鉀肥,氣候條件對鉀肥肥效的影響主要是通過土壤干濕凍融、通氣等條件的改變而表現出來的。如土壤通過凍融,可以促進土壤中含鉀礦物質的風化,增加土壤速效性鉀的含量提高對作物的供鉀能力。在作物生長期間,若土壤水分不足,會使土壤中鉀離子活度下降,減弱鉀離子的擴散,影響作物對鉀的吸收。當土壤水分過多時,則土壤通氣性差, 作物吸收鉀的能力受到抑制,而易出現缺鉀現象。另外,土溫偏高或偏低也影響作物對鉀的吸收,如早稻前期溫度低時,會影響各種養分的吸收,特別是磷鉀等養分,所以此時施用磷肥可獲得良好的效果。
Ⅹ 果樹怎樣施用鉀肥,果樹鉀肥的施用方法
(1)因土施用。
沙質土速效鉀含量往往較低,應增施鉀肥;黏質土速效鉀含量往往較高,可少施或不施。缺鉀又缺硫的土壤可施硫酸鉀,鹽鹼地不能施氯化鉀。
(2)因作物施用。
施於喜鉀作物,如豆科作物、薯類作物、甘蔗、甜菜、棉麻、煙等經濟作物,以及禾穀類的玉米、雜交稻等。在多雨地區或具有灌溉條件、排水狀況良好的地區,大多數作物都可施用氯化鉀,少數經濟作物為改善品質,不宜施用氯化鉀。
(3)注意輪作施鉀。
在稻—稻輪作中,因早稻施有機肥多,晚稻一般不施有機肥,故鉀肥應在晚稻上施用。在冬小麥、夏玉米輪作中,鉀肥應優先施在玉米上。
(4)注意鉀肥品種之間的合理搭配。
對於煙草、糖類作物、果樹應選用硫酸鉀為好;對於纖維作物,氯化鉀則比較適宜。由於硫酸鉀成本偏高,在高效經濟作物上可以選用硫酸鉀;而對於一般的大田作物除少數對氯敏感的作物外,則宜施用氯化鉀。
(5)硫酸鉀必須與氮、磷化學肥料配合施用,才能充分發揮肥效;在酸性土壤上施用硫酸鉀須適當施用石灰或與磷礦粉混合施用。
(6)沙性強的土壤上施用氯化鉀時,應配合施用有機肥料,以提高肥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