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修改病句的技巧
先熟讀兩遍,然後再找出病句的問題,是因為缺少成分還是詞語重復
㈡ 中考語文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 怎麼修改
初中語文修改病句考綱要求辨析並修改病句,病句類型有: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結構混亂、表意不明、不合邏輯修改病句方法:可以歸納為字訣: 增(成分殘缺的)刪(多餘的)換(用詞不當的)移(語序不當的) 修改不是再造,切忌改變句子的本意。尤其應注意,能調整語序就不增刪,能改一處的,決不改動兩處,改病句也應簡要、高效
㈢ 病句修改的方法和技巧
以下是我網上搜的。
修改病句是針對句子的病因,用增減調換的方法把病句改成正確句子的練習。下面是從網上查閱到的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應該可以解答你的問題。1.先讀一遍句子,通過語感感受一下這個句子是否通暢,如果不,那就可能意味著這個句子是病句。2.看主幹,縮句。看句子主幹有無問題,主謂賓是否都有,是否搭配不當。3.看語序,尤其是形容詞的順序問題。4.看搭配,比如說可以提高能力,卻不能養成能力;可以提高水平,卻不能培養水平。5.有關聯詞的復句,主語相同,關聯詞置於主語後;主語不同的句子,關聯詞置於主語前。
㈣ 高中修改病句解題技巧
病句的類別很多,主要還靠平時多讀多練習。
辨析並修改病句
一、考綱要求:
辨析並修改病句,病句類型有: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結構混亂、表意不明、不合邏輯。
二、考點釋要
本考點的考生主要立足於辨析與修改。從近年的高考試卷中可以看出本考點命題的主要方式有四種:(1)判斷句子是否有語病;(2)讓考生在原句上修改病句;(3)判斷題目對病句的分析是否正確;(4)判斷對病句的修改是否恰當。多以判斷式的題型出現在第一卷中,如1999年、2000年、2001年全國高考題的第5題,有時也讓考生動手修改,出現在二卷中,如1998年全國高考題的第32題。
病句種類繁多,"考試說明"對病句的類型明確界定為6種,為此我們應把握考查要點並切實領會實質,有針對性地進行考點復習。
三、知識點分解
病句類型:
(一)語序不當
語序不當常見的情況有:
1、定語和中心語的位置顛倒:
例:我國棉花的生產,長期不能自給。("棉花的生產"應為"生產的棉花")
2、把實語放在狀語的位置上:
例:廣大青年表現出無比的進行改革的熱情。(將"無比"的調至"熱情"前)
3、把狀語放在定語的位置上:
例:應該發揮廣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將"充分"調至"發揮"前,並刪掉一個"的")。
4、多層定語語序不當:
例:展出幾千年前剛出土的文物。(應將"幾千年前"調至"文物"前後的"的")
5、多層狀語語序不當。
例:我們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強欺侮的國家了。(應將"任意"調至"欺侮"之前)
6、關聯詞語位置不當:
例:他如果不能實事求是,事業就會受到損失。("他"應移到"如果"的後面)
7、主客顛倒:
例: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對於中國青年是不陌生的。(應改為:中國青年對奧斯特洛夫斯基的。)
8、分句位置不當:
例:對於自己的路,他們在探索著他們在判斷著,他們在尋找著,他們在思考著。(應改為:對於自己的路,他們在思考著,他們在判斷著,他們在探索著,他們在尋找著。)
(二)搭配不當。
1、主謂搭配不當:
例:他的革命精神時刻浮現在我眼前。("精神"與"浮現"不能構成主謂關系,可將"精神"改為"形象")
2、動賓搭配不當:
例:紀念三領先節的到來。("紀念"的只能是"三八節",不能是"到來")
3、修飾語和中心語搭配不當:
例:我們嚴肅地研究了職工們的建議,又虛心地徵求了專家們的意見。("嚴肅"不能修飾"研究",可以改為"認真"、"慎重"等)
4、主賓搭配不當:
例如:我們堅信,有這么一天,中國的農業和農業會成為發達的國家。(應將"國家"改為"行為)
5、關聯詞語搭配不當:
例:既然你來了,我也該走了。("既然"和"也"不能搭配使用,應將"也"改為"就")
(三)成分殘缺贅余
1、成分殘缺
(1)缺主語:
例:由於她這樣好的成績,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贊揚。(應改為"由於這樣好的成績,她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贊揚")
(2)缺謂語
例:舊社會,勞動人民吃不飽,穿不暖的生活。(或去掉"的生活",或在"吃"前加"過著)
(3)缺賓語:
例:他們胸懷祖國,放眼世界,大力發揚了敢拼敢搏,終於奪得了冠軍。(應在"敢搏"後加"精神")
(4)缺少必要的附加成分:
例:一開春,小麥就長得很好,獲得了可喜的收獲。(應在"獲得"前加"夏季"以限制時間)
(5)關聯詞語殘缺:
例:這次學術會,收獲很大,時間並不長。(應在"時間"前加"盡管"一詞)
2、贅余
(1)主語多餘
例:我們的革命前輩,為了人民的利益,他們流了多少血,獻出了多少寶貴的生命。(前邊有了主語"革命前輩",因而"他們"不必要有。)
(2)謂語多餘:
例:同學們正在努力復習,迎接高考到來。("迎接"的是"高考",而不是"到來",故應刪去。)
(3)賓語多餘:
例:今天,我來到揚州瘦西湖的地方,游覽了白塔、鈞魚台和五亭橋等風景點。("的地方"多餘,應去掉)
(4)附加成份多餘:
例:為精簡字數,不得不略加刪改一些。("一些"與前"略加"重復,可以刪掉一個)
(四)結合混亂
(1)句式雜糅
例:你不認真學習,那怎麼可能有好成績是可想而知。(把反問句和判斷句式糅在一起,破壞了句子結構和語氣的完整。如果用反問句,應是"那怎麼會有好的成績呢?"如果用判斷句,應是"成績不好是可想而知的"。)
(2)語句雜糅
例:上海文藝出版社會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蜇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華裔作者之手。(是主謂謂語句和動詞謂語句雜糅而成,要去掉句末的"作者之手")
(五)表意不明
1、指代不明:
例:有人主張接受,有人反對,他同意這種主張。("這種主張"到底是指"接受",還是"反對",交代不清。)
2、句子歧義:
例:妹妹找不到爸爸媽媽心裡很著急。(究竟況是"妹妹"心裡著急呢?還是"爸爸""媽媽"心裡著急呢。還是"媽媽"心裡著急呢?可在"爸爸"和"媽媽"中間加逗號,也可在"爸爸"前加逗號)
(六)不合邏輯:
1、自相矛盾:
例如:他是多少個死難者中倖免的一個。(既然"倖免",自然是沒有死,怎麼能說是"死難中的一個呢"?應改為:多少人死難了,他是倖免的一個。)
2、范圍不清:
例:從事業的發展上看,還缺乏各項科學專家和各項人才。(各項人才包括科學家,不宜並列,應說"各學科的專家和其他人才")
3、強加因果:
例:我兩次看見他從這個工廠走出來,我才知道這個熱心幫助病人的老人原來是個工人。(憑兩次看見老人從工廠里走出來就斷定他是工人,理由不充分。)
4、否定失當:
例:幾年來,他無時無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積累了大量的資料。("無時無刻"即"任何時候都",句子表述剛好相反,可將"忘"改為"在")
小結:以上對病句的分類並不嚴格,對於病句,不必死記其類型,只要多練習,能夠發現語病並能夠改正就可以了。
四、高考題型示例
1、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1999年全國高考考試題)
A、今年春節期間,這個市的210輛消防車、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棄休假,始終堅守在各自執勤的崗位上。
B、《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深受廣大消費者所歡迎,因為它強化了人們的自我保護意識,使消費者的權益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護。
C、她把積攢引導來的400元零花錢,資助給貧困地區的失學兒童趙長波,確保他能夠支付讀完小學的學費。
D、3月17日,6名委員因受賄丑聞被驅逐出國際奧委會。第二天,世界各大報紙關於這起震驚國際體壇的事件都作了詳細報道。
簡析:正確選項是C項。A項搭配不當,"官兵"可以放棄休假,堅守崗位,"消防車"則不能。B項屬句式雜糅,應為"深受廣大消費者歡迎"。D項介詞搭配不當,應將"關於"改為"對於"。
2、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2000年全國高考考試題)
A、這項網路短訓班的學員,除北大本校人員外,還有來自清華大學等15年高校的教師、學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參加了學習。
B、我們的報刊、雜志、電視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責任作出表率,杜絕用字不規范的現象,增強使用語言文字的規范意識。
C、在新的千年裡,中華民族這條巨龍一定會昂首騰飛於無垠的天際,創造出令全世界驚異的奇跡變來。
D、這家工廠雖然規范不大,但曾兩次榮獲省科學大會獎,三次被評授予省優質產品稱號,產品遠銷全國各地和東南亞地區。
簡析:本題重點考查辨析語病的能力。正確答案是C項。A項屬句式雜糅,可以說"學員除……外,還有清華大學……教師、學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可以說"學員除……外,來自……也參加了學習。"將兩種句式摻雜柔合在一起使用)必然造成結構上的混亂。B項不合邏輯,"一切出版物"包括"報刊、雜志",因而不能將他們並列。D項搭配不當,這句話的主語是"工廠","規模不大""曾兩次獲省科學大會獎"可以指"這家工廠",但"被授予省優質產品稱號"則不能是"這家工廠"了。
3、下列各句中,沒能語病的一句是(2001年全國高考題)
A、在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觀念深入人心的今天,誰能不信高科技會給人類帶來福音?正因為這樣,難怪騙子們也要渾水摸魚,打出高科技的幌子了。
B、如何才能讓大家都富起來呢?關鍵的問題是知識在起決定性作用。知識的貧乏必然造成財富的貧乏,財富的充足往往是以知識的充實為前提的。
C、由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復排的大型歷史話劇《蔡文姬》定於5月1日在首都劇場上演,日前正在緊張的排練之中。
D、近年來,我國加快了高等教育事業發展的速度和規模,高校將進一步擴大招生,並重點建設一批高水平的大學和學科。
簡析:本題的正確答案為A項。B項犯了句式雜糅造成結構混亂的毛病。上文說"如何讓大家都富起來呢",下文就應接著說"要讓知識起決定作用",仍用未然語氣,現在變成已然語氣,顯然前後失去照應。C項犯自相矛盾、不合邏輯的毛病。"日前"意思是"幾天前",而"正在……之中"則表示行為還在進行中,因而這兩個詞在時態上相矛盾,應將"日前"改為"目前"。D項犯了動賓搭配不當的毛病,說"加快速度"可以,但不能說"加快規模",而只能說"擴大規模"。
五、方法總結
高考對病句的考查不要求考生死記病句類型,只要會找出毛病並修改即可,因此應做練習,掌握辨析與修改病句的方法,下面簡單介紹辨析語病、修改病句的方法。
(一)辨析病句方法
1、語感審讀法
調動語感,在審讀的過程中,從感性上察覺語句的毛病,即按習慣的說法看是否別扭。如別扭,則注意分析比較,明辨原因,如以修改。例如:
不管氣侯和地理環境都極端不利,登山隊員仍然克服了困難,勝利攀登到頂峰。("不管……都……"顯得不合習慣,正確說法應是"不管……多麼不利""盡管……非常不利"。
2、緊縮法
去掉句子的枝葉部分(定、狀、補)緊縮出主幹,看主幹是否有毛病,如果主幹無問題,再檢查枝葉部分。
例如: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質經常浮現在我的腦海中。(主幹為"品質浮現",明顯為主謂搭配不當。)
3、造句類比法
仿照原句的結構造日常用的句子,經過比較,有無問題便清楚了
例如:
這個經驗值得文教工作者特別是中小學教師的重視。(原句結構較復雜,先壓縮化簡為"這值得他們的重視"。再比照它的結構造句:"這值得他們的學習""這值得他們的參觀",這三個句子和日常說法相比多了一個"的"字,因此原句應將"老師的重視"中的"的"去掉)
4、邏輯意義分析法
有的語病從語法上不好找毛病,就得從各理上進行分析,這就是邏輯意義分析法。即從概念使用、判斷、推理方法考慮是否得當,語句的前後順序、句間關系是否合適。
例如:(1)該市有人不擇手段仿造偽劣產品……
(2)凡是有傑出成就的人,都是在艱苦環境中磨炬成才的。
(1)句中"仿造偽劣產品"是不合事理的的,應改為"製造偽劣產品"或"仿造名牌產品"。(2)句中用了"凡是……都"這個全稱肯定判斷,言過其實,應改為"凡是"為"大都",後邊去掉"都"字。
(二)修改病句方法
可以歸納為字訣:
增(成分殘缺的)刪(多餘的)換(用詞不當的)移(語序不當的)
修改不是再造,切忌改變句子的本意。尤其應注意,能調整語序就不增刪,能改一處的,決不改動兩處,改病句也應簡要、高效。
例: 1、探究成功者的足跡,大多受益於良好的家庭教育和良好的社會教育。
2、她那紅潤的臉蛋猶如盛開的梨花。
3、早晨6點鍾,在通往機場的大街兩旁已經站滿了數萬名迎送的人群。
4、為了防止樹病造成的危害,園林工人逐一對公共場所、公園、廣場、街道的樹木進行排查。
5、通過中國男子足球隊的表現,使我們認識到有良好的心態是非常重要的。
6、一個熱愛讀書的人,既然不能擁有舒適的房屋、寧靜的夜晚,也會始終保持著一份純潔的讀書感情。
7、同學們對學校的教育課程改革交換了廣泛的意見。
8、是否努力學習,使我們取得優秀成績的保證。
9、我們在學習上應該樹立不畏艱難的勇氣。
10、中學生理解和閱讀大量的文學名著,有利於開闊視野、陶冶情操。
改:1、探究成功者的足跡,他們的成功大多受益於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 (缺少主語)
2、她那紅潤的臉蛋猶如盛開的桃花。 (常識性問題,梨花是白的)
3、早晨6點鍾,通往機場的大街兩旁已經站滿了數萬名迎送的人群。 (同1)
4、為了防止樹病造成的危害,園林工人逐一對公園、廣場、街道的樹木進行排查。 (公園,街道等就是公共場所,重復)
5、中國男子足球隊的表現,使我們認識到有良好的心態是非常重要的。(介賓短語不做主語)
6、一個熱愛讀書的人,即使不能擁有舒適的房屋、寧靜的夜晚,也會始終保持著一份純潔的讀書感情。 (虛詞使用不當)
7、同學們對學校的教育課程改革廣泛地交換了意見。(沒有廣泛的意見之說)
8、是否努力學習,是我們能否取得優秀成績的保證。(條件復句 ,前後應保持一致)
9、我們在學習上應該樹立不畏艱難的信心。 (動賓搭配不當)
10、中學生理解和閱讀大量文學名著,有利於開闊視野、陶冶情操。 (文學名著要讀了才有用)
用修改符號修改病句。
1、為了奪取瀘定橋,紛紛報名參加突擊隊。
2、看到老師日夜辛苦地工作,使我很受教育。
3、春天到了,一朵朵鮮花。
4、我們從小講衛生的好習慣。
5、我們從小就要培養艱苦樸素。
6、在門口,正玩著一個小孩,他就是我姑媽的兒子文文。
7、我們必須仔細檢查並認真改正作業中的錯誤。
8、今天我們是生活在新時代的人是多麼幸福。
9、我一定要做好一個受隊員歡迎的中隊長工作。
10、 猴子戴的帽子爬到桅桿上去了。
㈤ 修改病句的幾種常見方法 修改病句的方法有幾種
病句是指結構不完整,語句不通暢,意思表達不清楚甚至錯誤的句子。學會修改病句是一項基本技能,對於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表達能力,都有好處。如何讓學生更好地掌握修改的技巧?首先,要了解病句的類型然後才能有針對方案:
1、病句成因
⑴句子不完整,成分殘缺。
句子里缺少了某些必要的成分,意思表達就不完整,不明確。例如:「為了班集體,做了很多好事。」誰做了許多好事,不明確。
⑵用詞不當
由於對詞義理解不清,就容易在詞義范圍大小、褒貶等方面用得不當,特別是近義詞,關聯詞用錯,造成病句。例如:「他做事很冷靜、武斷。」「武斷」是貶義詞,用得不當,應改為「果斷」。
⑶詞語搭配不當
在句子中某些詞語在意義上不能相互搭配或者是搭配起來不合事理,違反了語言的習慣,造成了病句。例如:「在聯歡會上,我們聽到悅耳的歌聲和優美的舞蹈。」「聽到」與」優美的舞蹈」顯然不能搭配,應改為「在聯歡會上,我們聽到悅耳的歌聲,看到優美的舞蹈。」
⑷詞序顛倒
在一般情況下,一句話裡面的詞序是固定的,詞序變了,顛倒了位置,句子的意思就會發生變化,甚至造成病句。例如:「語文對我很感興趣。」「語文」和「我」的位置顛倒了,應改為「我對語文很感興趣。」
⑸前後矛盾
在同一個句子中,前後表達的意思自相矛盾,造成了語意不明。例如:「我估計他這道題目肯定做錯了。」前半句估計是不夠肯定的意思,而後半句又肯定他錯了,便出現了矛盾,到底情況如何呢?使人不清楚。可以改為「我估計他這道題做錯了。」或「我斷定他這道題做錯了。」
⑹重復羅嗦
在句子中,所用的詞語的意思重復了,顯得羅嗦累贅。例如:「他興沖沖地跑進教室,興高采烈地宣布了明天去春遊的好消息。」句中「興沖沖」和「興高采烈」都是表示他很高興的樣子,可刪去其中一個。
⑺不合邏輯不合事理
句子中某些詞語概念不清,使用錯誤,或表達的意思不符合事理,也易造成病句。例如:「稻子成熟了,田野上一片碧綠
,一派豐收的景象。」稻子成熟時是一片金黃色,而本句中形容一片碧綠,不合事理。
⑻此外比喻比擬不當,只代不明
2、修改病句
修改病句時要找出了病因,就能「對症下葯」。常用的方法是:一讀,二找,三改,四確定。修改病句的原則是:原意要保,改動要小,改法要巧。
檢查長句子是否有毛病一般用縮句法,對於較長的句子,修飾成分多,不易看出毛病,把修飾、補充成分去掉,留下基本部分就便於檢查了。如:「翻滾的烏雲和滂沱大雨頓時從天空中傾瀉下來。」縮句後變成:」烏雲和大雨傾瀉下來。」「烏雲」是不能傾瀉下來的,就很容易看出是犯了搭配不當的毛病。
在修改過程中,一般將句子毛病用刪、 補、調、換的方法改過來。
附:修改下列病句
游覽
⑴今年暑假,我 旅遊 了黃山。(搭配不當)
滔滔不絕
⑵他講起話來 連綿不斷 。(用詞不當)
⑶各種各樣 種類繁多 的鮮花競相開放。(重復羅嗦)
微風
⑷平靜的河面上,有一隻小船迎著 狂風 向岸邊駛來。(前後矛盾)
⑸全校老師 和班主任都 和我們一起參加了文藝晚會。(概念混亂)
⑹ 在 這次秋季運動會 上 ,開得生氣勃勃。(成分殘缺)
⑺老農 把鑽進口袋的狼 掄起鋤頭 打死了。(詞序顛倒)
一場
⑻昨天傍晚下了 一天 雨。(不合事理)
成為
⑼每個同學都應該 德育、智育、體育全面發展的接班人。(缺少成分)
張芳
⑽張芳和李明 並肩走著,突然 他 拍了他一下,一溜煙地跑了。(指代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