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考材料作文的審題立意之如何獲得最佳立意
1、立意與時俱進
考生要具有一種時代意識,密切關注社會現實,站在時代的前沿,及時提出並回答當代人們普遍關心的現實問題,表達對生活的認識和感悟,在立意上先聲奪人,以獲取高分。如2011年高考北京一考生的優秀作文《也談「我若為王」》,深入分析了中國乒乓球隊長期處於「至尊」地位之後可能出現的不良後果,站在時代的高度,展示了當今中學生強烈的主人翁意識。
2、透過現象看本質。
考生要透過材料的表面現象,深入事物的本質,進而確定較深的立意。寫人,由行為深入到性格;敘事,由特殊推廣到一般;狀物,由本色渲染出情感;說理,由表白上升到思辨等。
3、立意自出機杼。
即用獨特的視角去審視社會生活,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考生若想使自己的作文超凡脫俗,就必須有新穎的立意,最好的方法就是選取最新、最佳的角度,表達屬於「我」的東西。個的說:「詩人之所以是詩人,正在於他有足夠的心智,使一件平凡的對象現出一個有興趣的方面來。」「平凡的對象」是我們平日司空見慣的事物,而「有興趣的方面」便是我們看問題的新角度。只有變換了視角,才可能言他人所未言,從平凡的生活中看出一些別人看不到的東西。
4、反彈琵琶亦風流。
「反彈琵琶」就是反向立意,或把正的反過來說,如將「老大徒傷悲」說成「老大也不必傷悲」,將「開卷有益」說成「開卷未必有益」;或把反的正過來議,如「弄斧不妨到班門」「對牛也可彈琴」等。這些立意都可以寫出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