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處理化學實驗室的廢液
化驗室廢水的處理方法:
1. 含鉻廢液的處理
主要來源於鉻酸廢液和重鉻酸鉀滴定廢液。在酸性條件下,向含鉻廢液中加入廢鐵屑、FeSO4或硫化物、亞硫酸鹽等還原劑,將強毒性的Cr6+還原為毒性較小的Cr3+。然後加入廢鹼液或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生石灰等,調節溶液pH值至7左右,使Cr3+轉變為低毒的Cr(OH)3沉澱。分離出沉澱後的清液可直接排放,沉渣經脫水乾燥後可綜合利用,或採用焙燒法處理。處理後的鉻渣可與水泥混合,固化後填埋於地下。
2. 含鉛、鉍廢液的處理
來源於絡合滴定法連續測定混合液中的Bi3+和Pb2+。廢液處理後可回收並循環使用。方法包括:在廢液中加入Na2S溶液至pH值為12.5-13.0,沉澱後洗滌並煮沸,驅除氮氧化合物,過濾後稀釋至830mL。這樣處理的混合溶液酸度適中,可直接供下一次實驗使用,回收率均在99%以上。
3. 含汞廢液的處理
主要來源於鐵礦石中鐵含量測定的預處理劑SnCl2-HgCl2的反應過程。處理方法包括:化學凝聚沉澱法,先用NaOH調節pH值至8-10,加入過量硫化鐵或硫化鈉生成硫化汞沉澱,再加入硫酸亞鐵作絮凝劑;汞齊提取法,加入鋅屑或鋁屑使汞被置換出來,生成鋅汞齊或鋁汞齊。
4. 含砷廢液的處理
在廢液中加入生石灰,調節pH值至8左右,生成砷酸鈣和亞砷酸鈣沉澱。若有Fe2+存在,也可一起沉澱下來。沉澱分離後,濾液可直接排放,殘渣作廢渣處理。
5. 含氰廢液的處理
- CN-含量少時,採用KMnO4氧化法,在廢液中加入NaOH調pH值至10以上,再加入3%KMnO4氧化分解。
- CN-含量高時,採用鹼性氯化法,在廢液中加入NaOH調pH值至10以上,加入次氯酸鈉氧化分解。
② 如何處理實驗室廢液
處理實驗室廢液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 萃取與焚燒處理: 對於含水的低濃度廢液,可以使用與水不相混合的正己烷等揮發性溶劑進行萃取。 分離出溶劑層後,進行焚燒處理。 使用吹入空氣的方法,將水層中殘留的溶劑吹出。 注意:此方法不適用於形成乳濁液的廢液,此類廢液應直接採用焚燒法處理。
2. 直接焚燒處理: 將可燃性物質的廢液置於燃燒爐中燃燒。 若廢液數量較少,可裝入鐵制或瓷製容器中,在室外安全地點進行焚燒。 點火時,使用長棒紮上沾有油類的破布或木片等易燃物,站在上風方向進行點火,並監視至廢液完全燃燒。
3. 其他特殊處理方法: 對於難於燃燒的物質,可能需要採用其他特殊的化學或物理方法進行預處理,以提高其可燃性或降低其毒性,然後再進行焚燒或其他無害化處理。 注意:具體處理方法應根據廢液的種類、濃度和數量,以及實驗室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和調整。
在處理實驗室廢液時,務必遵守相關的安全規定和環保要求,確保廢液得到安全、有效的處理,防止對環境和人體健康造成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