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現場鑽柱快速探傷檢測方案
5.3.1 井口實時監測
一般指在回次起鑽時對井內鑽桿同時進行監測。這種檢測法的優點是:不需要專門的鑽桿檢測台架;也不需要額外的檢測工序和時間。但由於深井起下鑽速度較快,一般應不小於1m/s,要求井口檢測裝置也應有如此高的檢測速度;另外,井口環境最惡劣:受振動、沖擊、泥漿、岩粉等影響,要求檢測裝置抗干擾能力強,安全性好。
從檢測技術方面分析,除檢測速度外,其技術關鍵主要是解決鑽桿在連接狀態下的絲扣探傷問題(包括接頭和接箍兩種連接情況)。需要進行鑽柱管材井口檢測輔助設備的研發才能得以實現,這一檢測方案的一次性投資較大。
5.3.2 井場台架檢測
其檢測原理與井口檢測是相同的,它們的主要區別有:井場台架檢測要求鑽桿水平放置或移動;台架檢測時每次只能檢測單根鑽桿;檢測速度一般較低;井場台架檢測環境較井口好,受振動、沖擊和泥漿等的影響較小;不受鑽井起下鑽工序和時間的限制,可根據需要隨時檢測;井場台架檢測前可對鑽桿作簡單的處理,如清洗、晾乾等。
5.3.3 檢測中心或管子站檢測
這一檢測法與井場台架檢測法在檢測原理、檢測過程等方面都非常相似,它們的主要區別在於檢測設備的規模大小上。井場台架檢測設備一般以輕便、結構簡單、功能單一、易於搬運、使用方便為主要特徵;而檢測中心或管子站的檢測設備一般以重型、結構復雜、功能齊全、相對固定、佔地大等為主要特徵。鑒於渦流、金屬磁記憶、漏磁無損檢測技術自身「在線快速非接觸測量」的檢測特性,目前已在一定范圍內應用於石油鑽井領域;結合繩索取心鑽桿的內外平結構特點,適合使用自動檢測方法以滿足實際檢測對速度的要求。
5.3.4 推薦的檢測設備
針對超深井現場鑽柱快速探傷,建議採用以漏磁檢測為主,渦流、金屬磁記憶檢測為輔助的井口實時綜合檢測方法,採用EEC/SMART-2004智能型多功能電磁檢測儀(智能磁記憶/常規渦流/遠場渦流/漏磁檢測儀),設計專門的漏磁、渦流、磁記憶組合探頭機械裝置,設置在井口,可在鑽桿垂直提升過程中進行實時綜合全面檢測(鑽柱表面有泥漿等吸附物),鑽桿一次通過檢測系統,即可檢測出鑽桿內外壁缺陷、腐蝕、壁厚減薄、應力集中及早期疲勞損傷等。
該儀器對在役設備由於材料不連續性(缺陷)而導致應力集中,表面、亞表面缺陷,可檢測給出設備疲勞損傷的早期診斷,可用於帶防腐層焊縫及母材裂紋的檢測、裂紋深度測量以及鍋爐壓力容器、管道、軸承、鋼軌、吊鉤、齒輪對及其他各種在役鐵磁性金屬構件的檢測。儀器的主要技術參數如下:
(1)磁記憶檢測
測量通道數:8個,可擴展128至通道;最小測距:1mm;最大測距:150mm;最大掃描速度:0.5m/s。
(2)渦流檢測/遠場渦流檢測
測量通道數:8個,可擴展128至通道;2個獨立可選頻率范圍:64Hz~5MHz(遠場頻帶5~5kHz);探頭激勵范圍:0~12V;增益:0~90dB,每擋0.5dB;具多通道高、低通數字濾波功能,具探頭自動校準功能,自動/手動幅度和相位測量,非等幅相位/幅度報警。
(3)漏磁檢測(低頻電磁場)
通道數:8個,可擴展128至通道;增益:90dB,步進0.5dB;高通濾波:0~500Hz;低通濾波:10Hz~10kHz。
㈡ 怎樣檢查裝置氣密性(檢查裝置氣密性的方法)
一.將實驗儀器組裝好後,將導管的一端放入水中,加熱試管,若過一會兒,導管口有連續的氣泡冒出時,說明裝置的氣密性好。若沒有上述現象,則氣密性不好,這時要一段一段的仔細用上述方法檢驗。
二.將導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用手捂住試管一會兒,若導管口有連續的氣泡冒出時,則氣密性好.
三.將導管的一端放入水中,若導管的另一端插在組裝儀器上,連成的儀器中最前面的是有插孔的空反應瓶時,先用分液漏斗向瓶中滴加半瓶水,將分液漏斗的下端插入液面以下,再滴加水.若瓶中液面上升,則氣密性不好.
總結:前兩種方法是利用了熱脹冷縮的特性,而第三種方法是利用了壓強的緣故,一般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就從這兩方面因素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