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創業的思路是什麼
創業基本階段
第一階段
生存階段,以產品和技術來佔領市場,只要有想法(點子)會搞關系(銷售)就可以。
第二階段
公司化階段,規范管理來增加企業效益,這是需要創業者的思維從想法提升到思考的高度,而原先的搞關系就轉變成一個個渠道的建設,公司的銷售是依靠渠道來完成,團隊也初步形成。
第三階段
集團化階段。這時依靠的是硬實力(產業化的核心競爭力),整個集團和子公司形成了系統平台,依靠的是一個個團隊通過系統平台來完成管理,(人治變成了公司治理),銷售變成了營銷,區域性渠道轉變成一個個地區性的網路。
從而形成了系統。思維從平面到三維。這時你就可以退休了,創業者就有了現金流系統(賺錢機器),它是24小時為你工作的,這就是許多創業者夢想達到的理想狀態。
第四階段
這是創業者的最高境界,集團總部階段,是一種無國界的經營,也就是俗稱跨國公司。集團總部的系統平台和各子集團的運營系統形成的是一種體系。
集團總部依靠的是一種可跨越行業邊界的無邊界核心競爭力(軟實力)子集團形成的是行業核心競爭力(硬實力)這樣將使集團的各行各業取得它們在單兵作戰的情況下所無法取得業績水平和速度。思維已從三維到多維,這才是企業發展所能追求和達到的最高境界。
目標明確
很多年輕的創業者可能有10個不錯的創業想法,但是創業者應該只關注其中一個。創業者不要像傑克?凱魯亞克(JackKerouac,美國「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人物)的作品風格一樣隨意,並且不要輕易將注意力從一個目標轉向另一個目標。
(1)創業時代的技巧和方法擴展閱讀:
國內類型
隨著經濟的發展,投身創業的人越來越多,《科學投資》調查研究表明,國內創業者基本可以分成以下類型:
(一)生存型創業者
生存型創業者大多為下崗工人,失去土地或因為種種原因不願困守鄉村的農民,以及剛剛畢業找不到工作的大學生。這是中國數量最大的創業人群。清華大學的調查報告說,這一類型的創業者佔中國創業者總數的90%。其中許多人是被逼上樑山,為了謀生混口飯吃。
一般創業范圍均局限於商業貿易,少量從事實業,也基本是小型的加工業.當然也有因為機遇成長為大中型企業的,但數量極少,因為國內市場已經不像20多年前,如劉永好兄弟,魯冠球,南存輝他們那個創業時代,經濟短缺,機制混亂,,機遇遍地。如今這個時代,用句俗話來說就是狼多肉少,僅想依靠機遇成就大業,早已是不切實際的幻想了。
(二)主動型創業者
主動型創業者又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盲動型創業者,一種是冷靜型創業者。前一種創業者大多極為自信,做事沖動。這種類型的創業者,大多是博彩愛好者,喜歡買彩票,喜歡賭,而不太喜歡檢討成功概率。這樣的創業者很容易失敗,但一旦成功,往往就是一番大事業。冷靜型創業者是創業者中的精華,其特點是謀定而後動,不打無准備之仗,或是掌握資源,或是擁有技術,一旦行動,成功概率通常很高。
(三)賺錢型創業者
賺錢型創業者除了賺錢,沒有什麼明確的目標。他們就是喜歡創業,喜歡做老闆的感覺。他們不計較自己能做什麼,會做什麼。可能在做著這樣一件事又在做著那樣一件事,他們做的事情之間可以完全不相干。
甚至其中有一些人,連對賺錢都沒有明顯的興趣,也從來不考慮自己創業的成敗得失。奇怪的是,這一類創業者中賺錢的並不少,創業失敗的概率也並不比那些兢兢業業,勤勤懇懇的創業者高。而且,這一類創業者大多過得很快樂。
(四)創意創新創業型創業者
此類創業模式、對創業者的個人素質要求很高,創業成功往往形成獨角獸企業、有時形成新的業態。
創業者首先要處理好創意、創新、創業三者的關系:常規思維及創新思維產生創意,創意是創新的基礎,創意是創業的動力源之一,創新與創業的結合形成新的生產方式,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可更易激發人們的創意,創意創新創業組合的鏈條是推動各業發展、社會繁榮的重要源泉;其次是配置資源。
(五)迭代創業
互聯網時代認知迭代、產品迭代、組織迭代、營銷迭代,不斷迭代的創業模式。
認知迭代。互聯網迭代創業的認知標準是打造超級IP。企業要在細分市場建立一個高維度富有想像力的認知。讓大市場明白你到底是什麼?讓用戶知道你是先進的還是落後的?你的認知能力是否提升到可以有布局未來?認知迭代就是企業IP面向未來的旗幟。
B. 創業時代的結局
大學生創業項目點子有許多,比如,高科技領域、連鎖加盟領域、智力服務領域、開店、技術創業等都是大學生創業的熱門領域。1、高科技領域: 身處科技前沿陣地的大學生,在這一領域創業有著近水樓台先得月的優勢,「易得方舟」、「視美樂」等大學生創業企業的成功,就是得益於創業者的技術優勢。 但並非所有的大學生都適合在高科技領域創業,一般來說,技術功底深厚、學科成績優秀的大學生才有成功的把握。有意在這一領域創業的大學生,可積極參加各類創業大賽,獲得脫穎而出的機會,同時吸引風險投資。2、連鎖加盟領域:在相同的經營領域,個人創業的成功率低於20%,有的則高達80%。對創業資源十分有限的大學生來說,藉助連鎖加盟的品牌、技術、營銷、設備優勢,可以較少的投資、較低的門檻實現自主創業。但連鎖加盟並非「零風險」;在市場魚龍混雜的現狀下,大學生涉世不深,在選擇加盟項目時更應注意規避風險。一般來說,大學生創業者資金實力較弱,適合選擇啟動資金不多、人手配備要求不高的加盟項目,從小本經營開始為宜;此外,最好選擇運營時間在5年以上、擁有10家以上加盟店的成熟品牌。3、智力服務領域:智力是大學生創業的資本,在智力服務領域創業,大學生游刃有餘。例如,家教領域就非常適合大學生創業,一方面,這是大學生勤工儉學的傳統渠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另一方面,大學生能夠充分利用高校教育資源,更容易賺到「第一桶金」。此類智力服務創業項目成本較低,一張桌子、一部電話就可開業。4、開店:大學生開店,一方面可充分利用高校的學生顧客資源;另一方面,由於熟悉同齡人的消費習慣,因此入門較為容易。正由於走「學生路線」,因此在要靠價廉物美來吸引顧客。此外,由於大學生資金有限,不可能選擇熱鬧地段的店面,因此推廣工作尤為重要,需要經常在校園里張貼廣告或和社團聯辦活動,才能廣為人知。5、技術創業:大學生畢業後,在學校學習的課程很難應用到實際工作中。畢業後學習一門技術,可以讓大學生很快融入社會。有一技之長進可開店創業,退可打工積累資本。好酒不怕巷子深,所以有一技之長的大學生在開店創業的時候,可以避開熱鬧地段節省大量的門面租金,把更多的創業資金用到經營活動中去。大學生創業途徑:1、學習途徑:創業者通過課堂學習能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在創業過程中將受益無窮;大學圖書館通常能找到創業指導方面的報刊和圖書,廣泛閱讀能增加對創業市場的認識,大學社團活動能鍛煉各種綜合能力,這是創業者積累經驗必不可少的實踐過程。2、與人交流:商業活動無處不在。你可以在你生活的周圍,找有創業經驗的親朋好友交流。在他們那裡,你將得到最直接的創業技巧與經驗,更多的時候這比看書本的收獲更多。你甚至還可以通過電子郵件和電話拜訪你崇拜的商界人士,或咨詢與你的創業項目有密切聯系的商業團體,你的謙遜總能得到他們的支持。3、曲線創業:先就業、再創業是時下很多學生的選擇。畢業後,由於自己各方面閱歷和經驗都不夠,能夠到實體單位鍛煉幾年,積累了一定的知識和經驗再創業也不遲。先就業再創業的學生跳槽後,所從事的創業項目通常也是在過去的工作中密切接觸的。而在准備創業的過程中,你可以利用與專業人士交流的機會獲得更多的來自市場的創業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