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提高師范生的教學技能
章節之間的聯系,備課時總是講一節備一節,沒有把內容貫穿起來,影響了教學效果。
3、 不會備課寫教案
很多同學備課寫教案只是對著教材去寫,視野不開闊,課外知識補充少,也沒有參考其他內容,結果內容簡單不充實,既沒有突出重點,也沒有突破難點。而還有一些同學借鑒他人的優秀教案卻不能領會這些教案的編寫意圖,結果好教案也成為差教案。另一方面,很多師范生認為新課程改革就是要引導學生多說,把課堂交給學生。要引導學生多說這就要求教師要善於設問題給學生,但很多師范生卻誤解了新課改的理念,認為多設問題給學生是順應課改要求,導致了在備課時盲目的設問題,有些問題沒有引導性甚至超過了中學生的知識能力范圍。 (三)、教學方法缺少創造力
教學活動本身就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它需要教師具有一定的創造力,不斷地變換教學方法,更新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而很多師范生知識面太窄,不了解科技發展的趨勢,對其所處的科技背景和教育背景了解甚少,沒有科學精神和創新意識,科學思維方法的遷移能力差,不善於從那些具有創造性的中學生日常行為中發現閃光點,從而導致了在教學方式上,不能把傳統的「授業」為主的教學方式轉變為啟發中學生對知識的主動追求,不能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的意識。 (四) 把握不住教學過程 1、 教學時間控制不住
很多師范生對教學時間的把握存在很大問題,准備的教學內容不是講不完就是太少內容講。因為很師范生在備教案時,只是根據自己的知識范圍去估量學生的知識范圍,不能做到從學生的實際知識能力出發,總是認為某某內容很簡單,根本不需要多講,而不知,有些知識對教師自身來說是舊知識,而對學生來說卻是新知識,這就導致該備的內容沒備,不該備的卻備了很多或是覺得無內容可講。 2、 語言組織、表達能力欠佳
教學語言是現代教師的一項重要的教學技能。很多師范生不理解教師的教學語言有其特定的職業內涵和要求,導致大多數學生對教學語言如何把握並不清楚,在運用教學語言稱述時不夠簡練、生動、准備性較差、語言羅嗦、習慣性口頭語較多、提問語及演示語等欠准確。
3、 教態不自然
很多師范生教態很不自然,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是因為緊張而放不開,教學過程比較被動且缺少活力,另一方面是因為缺少自信,一節課多數時間都是低頭教學,表情單一,語速過快或者過慢,以至學生一時難以接受,教學呆板而缺乏激情,表現出明顯的不自信。還有一類學生過於散漫,或不注意儀表,或雙肘撐在講台上,顯得毫無修養。 4、 課堂管理能力較差
課堂管理是教師給學生樹立威信形象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教學能力的重要途徑。但目前大多數師范生的課堂管理能力較差,面對鬧哄哄的課堂不知所措,或者想管而不敢管,甚至被學生「欺負」,或是台下一片倒,仍然在自演自說,完全沒有管理者的意識。
5、 教學板書不規范書寫水平差
板書是傳統教學的一項重要基本技能,板書配合教師的講解,學生可以更容易理解知識點而且可以留下一部完整的聽課記錄利於復習考試。但現今師范生板書基本技能普遍薄弱。書寫水平差主要表現在三筆字不過關,尤其是粉筆字,字體不規范,錯別字出現,板書不規范主要表現在板面設計不合理,重點不突出,不能充分體現授課的中心和關鍵。 6、 教學應變能力缺乏
在我實習期間,我發現很多實習生都很依賴於教案教參,理論和實踐脫節,課堂教學時他們只會按照自己的教案按步就班的進行,不善於引導和啟發學生思考問題,面對學生突如其來的發問,站在講台上無所適從或者不理會。有些學生很喜歡問些看似不著邊際卻帶著開放性思維的火花的問題,實習教師不能及時抓住給予引導,缺乏機智,不能根據所教學生的特點及時調整教學。
三、 如何提高師范生教學技能
教學技能對師范生而言非常重要,根據以上師范生出現的一些帶有普遍性的問題,結合本人的試講訓練和教育實習的實踐體驗,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升師范生教學技能:
(一) 加強理論研究,優化教學內容,理論必須聯系實際 1、加強理論研究,優化理論知識的結構
先進的教育思想和科學理論是培養師范生教學能力的指導思想,在培養師范專業的學生過程中,必須首先研究各種教學能力的內涵,研究訓練的途徑和方法,加強對師范生教學技能有關的理論知識的培養和訓練,多給師范生創造訓練教學技能的機會和場所,給他們更多提出假設和選擇的機會,鼓勵他們用辨證的眼光繼承現有的理論知識,同時,創造性地將理論知識推向新的高度。 2、理論聯系實際
杜威在《教育理論與實踐的關系》一文中強調:「對於教師合適的專業指導不只是純理論的而且包括一定量實際工作。」[3]這就強調了從實踐中學習,理論必須聯系實際。所以在培養師范生教學技能過程中,不僅要加強教學技能有關知識的理論培訓,還要讓師范生在寬松的環境中開展各種形式的學習活動,增加他們的試講機會,多給他們提供實踐平台。通過平時的試講,指出試講中遇到的問題和不足,在實踐中不斷提高他們的課堂教學技能。多創造與學校的聯系機會,通過參觀課堂、交流課堂、操練課堂等活動,增加他們與外界的交流。 (二) 著力提高師范生自身的素質
1、加強師德教育
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教師職業是高尚而偉大的。但是一個教師不是真心認同自己的職業,就不能做到愛崗敬業,不能把教師工作當作一門事業。所以學校應該進一步加強師范生師德教育,使其認識到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意識到自己肩負著重大而神聖的責任,使師范生樹立從教光榮,獻身教育高尚的職業道德,能夠熱愛並投入到教育事業當中。學校可以利用新生入學的最佳時機開展以教師為話題的演講比賽,同時也可以開展專業思想教育。多組織新生觀看優秀教師的影片以教師情打動學生的心,也可以多請優秀中學教師到學校開講座、觀摩基本功表演、參觀展覽、畢業生匯報。通過以上的途徑對學生滲透專業思想教育,逐步讓學生明確教師的素質要求。
2、加強「三筆字」教學基本功的訓練
「三筆字」(即毛筆字、鋼筆字、粉筆字)是師范生教學技能的基本要求。隨著社會的進步和計算機的普及,很多師范院校不重視「三筆字」的訓練,但是教師的教學任務一般還依靠黑板粉筆來完成,所以,加強師范生「三筆字」的訓練是很必要的。因此,學校可以多開設些「三筆字」的選修課程,利用課余時間督促學生練字,開展以班為單位的黑板報評比活動,也可以開展書法競賽
2. 請談談作為一名師范生,如何提升自己教學技能
教學技能的提高
所謂教學技能,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運用與教學有關的知識和經驗,促進學生學習的教學行為方式。教學技能可以通過學習來掌握,在實踐中得到鞏固和發展。提高教師教學技能的策略與方法 :
一.精心准備和組織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設計技能。從一定意義上來說,教學設計是教師進行教學的第一步,第一 步邁不好,後面就容易偏離方向。因此,教師必須把教學設計作為提高教學技能的關鍵扎扎實實地設計好。具體來說要做好以下幾點:一是要認真研讀教材,發現並把握好教材的重點,同時積極挖掘教材的深層次內涵,突出教材的教育意義,根據教材的重點內容設計教案,從而能夠保證教學設計突出重點、具有層次性。二是要認真查閱相關資料特別是與教學內容相關的一些前沿的知識、理論和學生所喜聞樂見的知識,並將之作為教材內容的必要補充充實到教學設計之中,從而能夠保證教學設計內容豐富、具有吸引力。三是根據教學需求,對已有的教學設計不斷進行豐富和完善,及時進行一些必要的修改,從而能夠保證教學設計內容與時俱進、具有創新性。
二.熟練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使用教學媒體技能。教師如果能夠恰當使用教學媒體,就能夠有效地促進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的提高,這也是把教學媒體作為教學技能的主要原因,特別是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為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學提供了機遇也帶來了挑戰,要求新形勢下的教師不斷提高使用多媒體的能力。這就要求教師至少要在以下幾個方面作出努力:一是增強自我學習意識,平時認真學習計算機知識、多媒體使用方法,掌握開展多媒體教學所需的基本能力。二是積極探索製作高質量、高水平多媒體課件的方法,努力提高多媒體課件對學生的吸引力,增進多媒體教學的效果。三是提高板書技能,認真研究黑板分塊使用、粉筆色調搭配等方面的技巧,使板書能夠美觀、大方、受學生歡迎。
三.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教學技能。課堂教學是教師實施教學、學生接受教育的主渠道,所以,教師提高課堂教學技能對整個教育質量來說至關重要。這就要求教師能夠做到:一是把握學生的身心特點,掌握學生的知識需要,能夠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開展教學。二是充分發揮提問、課堂作業教學手段等在促進學生學習中的作用,注意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三是積極進行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等方面的思考,可以把座談、辯論、演講、讓學生講課等方式引入到課堂教學,充分尊重和發揮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使學生更好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四是注意教室桌椅的布局,可以隔一段時間適當改變教室桌椅布局,採用半圓形或環形的桌椅布置方式,對學生進行普遍和更多的關注,以促進課堂教學能夠得到更好的開展。
3. 漢語言文學師范學什麼
漢語言文學師范專業主要學習以下內容:
一、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漢語言文學基本理論:包括語言學概論、文學概論等,為理解漢語言文學提供理論框架。 基礎知識:涵蓋現代漢語、古代漢語、文字學、聲韻學、訓詁學等,這些是漢語言文學的基礎構成部分。 基本技能:如寫作、文獻檢索與分析等,是從事漢語言文學相關工作所必需的技能。
二、專業主幹學科與課程 主幹學科:中國語言文學,這是漢語言文學師范專業的核心學科。 主要課程:包括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代文學、中國當代文學、外國文學等,以及中國文化概論、古典文獻學等與文化、歷史相關的課程。此外,還有寫作、文藝心理學等實踐與應用性較強的課程。
三、師范教育特色 教育理論與實踐:除了漢語言文學的專業知識外,漢語言文學師范專業還注重教育理論與實踐的學習,包括教育學、心理學基礎以及教學方法與技巧等,以培養具備教學能力的人才。 教學實踐:通常會有教育實習環節,讓學生在真實的教學環境中進行實踐,提升教學技能。
綜上所述,漢語言文學師范專業旨在培養具備漢語言文學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同時掌握教育理論與實踐的專門人才,以適應新聞文藝出版部門、科研機構、學校以及機關企事業單位對漢語言文學教學與研究工作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