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舉例的說明方法如何講解

舉例的說明方法如何講解

發布時間:2025-07-22 08:41:53

A. 說明文的說明方法有哪幾種

常見的說明方法有舉事例、分類別、列數據、作比較、畫圖表、下定義、作詮釋、打比方、摹狀貌、引資料等10種。寫說明文要根據說明對象的特點及寫作目的,選用最佳方法。下面分別加以說明。

(1)舉例子。舉出實際事例來說明事物,使所要說明的事物具體化,以便讀者理解,這種說明方法叫舉例法。如:

一般人總以為,年齡稍大,記憶能力就一定要差,其實不然,請看實驗結果:國際語言學會曾對9至18歲的青年與35歲以上的成年人學習世界語作過一個比較,發現前者就不如後者的記憶力好。這是因為成年人的知識、經驗比較豐富,容易在已有的知識基礎上,建立廣泛的聯系。這種聯系,心理學上稱為「聯想」。人的記憶就是以聯想為基礎的,知識經驗越豐富,越容易建立聯想,記憶力就會相應提高。馬克思五十多歲時開始學俄文,六個月後,他就能津津有味地閱讀著名詩人與作家普希金、果戈里和謝德林等人的原文著作了。這是由於語言知識豐富,能夠通曉很多現代和古代的語言的緣故。

這段文章要說明的是:年齡稍大,記憶力不一定就差。為了說明這一點,作者先提供了實驗結果,又分析了原因。到此為止,未嘗不可,但不夠具體,也缺乏說服力,於是,又舉出了一個實例:馬克思在五十多歲的時候,只用六個月時間便精通了俄語。這樣一來,內容具體了,說服力增強了。

說明文中的舉事例的說明方法和議論文中的例證法,都可以起到使內容具體、加強說服力的作用。但二者又有區別。議論文中的事例,是用來證明觀點的,說明文的事例,是用來介紹知識的。

運用舉事例的說明方法說明事物或事理,一要注意例子的代表性,二要注意例子的適量性。

(2)分類別。將被說明的對象,按照一定的標准劃分成不同的類別,一類一類地加以說明,這種說明方法,叫分類別。

分類別是將復雜的事物說清楚的重要方法。

運用分類別方法要注意分類的標准,一次分類只能用同一個標准,以免產生重疊交叉的現象。例如:「圖書館的藏書有中國的、古典的、外國的、科技的、文學的、現代的以及政治經濟方面的等。」這里用了不只一個標准,所以表達不清。正確的說法應該是:

圖書館的藏書,按國別分,有中國的、外國的;按時代分,有古典的、現代的;按性質分,有科技的、文學的以及政治經濟方面的等。

這樣,每次分類只用一個標准,就眉目清楚了。

有的事物的特徵、本質需要分成幾點或幾個方面來說,也屬於分類別。

注意,運用分類別方法,所列舉的種類不能有遺漏。

(3)列數據。為了使所要說明的事物具體化,還可以採用列數據的方法,以便讀者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數字,一定要准確無誤,不準確的數字絕對不能用,即使是估計的數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據,並力求近似。

(4)作比較。說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們比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體的或者大家已經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較,使讀者通過比較得到具體而鮮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徵也往往在比較中顯現出來。

在作比較的時候,可以是同類相比,也可以是異類相比,可以對事物進行「橫比」,也可以對事物進行「縱比」。

(5)畫圖表。為了把復雜的事物說清楚,還可以採用圖表法,來彌補單用文字表達的缺欠,對有些事物解說更直接、更具體。

(6)下定義。用簡明的語言對某一概念的本質特徵作規定性的說明叫下定義。下定義能准確揭示事物的本質,是科技說明文常用的方法。

下定義的時候,可以根據說明的目的需要,從不同的角度考慮。有的著重說明特性,如關於「人」的定義;有的著重說明作用,如關於「肥料」的定義;有的既說明特性又說明作用,如關於「統籌方法」和「應用科學」的定義。

①人是能製造工具並使用工具進行勞動的高級動物。

②肥料是能供給養分使植物生長的物質。

③統籌方法,是一種安排工作進程的數學方法。

④工程技術的科學叫做應用科學,它是應用自然科學的基礎理論來解決生產實踐中出現的問題的學問。

無論從什麼角度考慮,無論採用什麼方式,只要是下定義,就必須揭示事物的本質,只有這樣的定義才是科學的。比如,有人說:「人是兩足直立的動物。」這個定義就是不科學的,因為它沒能揭示事物的本質。「人是能製造工具並使用工具進行勞動的高級動物。」這才是科學的定義,因為它揭示了人的本質。

(7)作詮釋。從一個側面,就事物的某一個特點做些解釋,這種方法叫詮釋法。

定義法和詮釋法常採用「某某是什麼」的語言形式。形式相同,如何區分呢?一般來說,「是」字兩邊的話能夠互換,就是定義;如果不能互換,就是詮釋。

例如,「人是能製造工具並使用工具進行勞動的高級動物」這句話,改成「能製造工具並使用工具進行勞動的高級動物是人」,意思不變。「雪是在雲中形成的一種固態降水物」這句話,如果改為「雲中形成的固態降水物是雪」就不成。由此可以辨別,前一句是定義說明,後一句是詮釋說明。

(8)打比方。利用兩種不同事物之間的相似之處作比較,以突出事物的性狀特點,增強說明的形象性和生動性的說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說明文中的打比方的說明方法,同修辭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不同的是,比喻修辭有明喻、暗喻、和借喻,而說明多用明喻和暗喻,借喻則不宜使用。

(9)摹狀貌。為了使被說明對象更形象、具體,可以進行狀貌摹寫,這種說明方法叫摹狀貌。

(10)引資料。為了使說明的內容更充實具體,可以引資料說明。引資料的范圍很廣,可以是經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諺語等。

一篇說明文單用一種說明方法很少,往往綜合運用多種說明方法。採用什麼說明方法,一方面服從內容的需要,另一方面作者有選擇的自由。是採用一種說明方法,還是採用多種說明方法,是採用這種說明方法,還是那種說明方法,可以靈活,不是一成不變的。

B. 說明文中有哪幾種說明方法

常用的說明方法有:下定義,分類別,舉例子,作比較,列數字,打比方,畫圖表,作詮釋等。採用什麼說明方法是由說明目的和說明內容決定的。
[舉例子]:將復雜的、抽象的事物或概念,用具體、形象、易於理解的典型事例來說明。例如說明死海的「死」,列舉海水中沒有魚蝦、水草,甚至連海邊也寸草不生的事例作證;說明死海的「不死」,列舉即使不會游泳的人,也總是浮在水面上,不用擔心會被淹死的事例,讓人信服。
[列數字]:些事物從數量上便於說明特徵,可以運用一些數字來說明。例如《太陽》中:其實,太陽離我們有一億五千萬公里遠。到太陽上去,如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飛機,也要飛二十幾年。
[作比較]:把被說明的事物與其他事物進行比較,顯示事物的特徵。通過比較,可以認識事物的特殊點、或被說明的事物與其他事物的共同點。例如《太陽》中:「我們看太陽,覺得它並不大,實際上它大得很,130萬個地球才能抵得上一個太陽。」拿地球跟太陽作比較,突出地說明了太陽的體積之大這一特點。
[分類別]:把被說明的對象按一定的標准劃分成不同的類別,然後進行分門別類的說明。
[打比方]:把此事物比作彼事物從而把此事物的特徵解說得確切具體、淺顯易懂。例如《太陽》中:「太陽會發光,會發熱,是個大火球。」這打比方,把太陽的形狀及會發光發熱的特點生動地反映出來了。
[作假設]:例如《太陽》中:「如果沒有太陽,地球上將到處是黑暗,到處是寒冷,沒有風霜雨露,沒有草木野獸,自然也不會有人。」這就強調了太陽與人類的關系非常密切。
[引用]:引用有關名言、資料、典故、詩詞、民彥、俗語、傳說等充當說明的內容或依據來說明、介紹事物。例如《太陽》中:有這么一個傳說:古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曬得地面寸草不生,人們熱得受不了,就找一個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了九個,只留下一個,地面上才不那麼熱了。
說明方法中下定義與作詮釋,作比較與分類別這兩類要准確辨析。
下定義與作詮釋。下定義即用簡明的語言對事物的本質屬性作概括性的說明,以便確定被說明事物的范圍和界限。而作詮釋是注釋說明,一般對事物作通俗的介紹,對事理的性質和特點進行解說。在語言要求上,下定義的語句要求是個明確的判斷,語言形式一般為「某某是什麼?」或「某某叫什麼」語言要求准確、概括、簡潔,不允許出現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而作詮釋就沒有這些限制,只要做到說明准確、嚴密即可。
作比較與分類別。作比較的說明方法、一般有主有從,主事物是被說明對象,從事物不是要說明的對象,而只是為說明主事物服務的,為了說明人們所不熟悉的主事物,而選一個人們熟悉的從事物跟它相比以讓人們更清楚地了解主事物的某種特點,這就是作比較,而分類別的說明方法,是一個大的概念中,包含著若乾的小的概念,這若干小的概念同屬一個大范疇而又相互並列,沒有主從關系,更沒有比較的特點。

閱讀全文

與舉例的說明方法如何講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推命理小限和流月方法 瀏覽:782
簡易咖啡壺的使用方法 瀏覽:466
光遇更新後哪些方法可以躲避冥龍 瀏覽:273
手機花唄的使用方法 瀏覽:953
蠶絲巾鑒別方法 瀏覽:331
愛奇藝屏幕旋轉怎麼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977
粘土漆怎麼使用方法 瀏覽:61
手洗玻璃器簡單方法 瀏覽:421
手動檔車正確剎車方法 瀏覽:137
蜥蜴的製作方法圖片大全 瀏覽:698
蘋果園土壤覆蓋常用哪些方法 瀏覽:862
正確胸外按壓方法 瀏覽:285
襯墊面積的計算方法 瀏覽:795
九米抬空梁的計算方法 瀏覽:748
咽喉痛怎麼緩解最快方法 瀏覽:853
工廠地磅安裝施工方法 瀏覽:538
中漿病治療方法 瀏覽:832
產後曬娃的正確方法 瀏覽:246
白酒怎麼解酒最快方法 瀏覽:414
中葯炮製學潤葯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