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艾絨棒如何使用方法

艾絨棒如何使用方法

發布時間:2025-07-01 23:54:49

『壹』 艾灸棒使用方法視頻教程

艾灸棒使用方法教程如下:

艾灸棒是用金屬等材質製成的圓筒灸具,能夠直接對葯物氣體熱度進行操控,具有調節氣血、溫中通絡、散寒解表的作用。艾灸棒是通過溫灸器放置在治療部位,起到一定的治療效果。

一般每次用艾灸棒灸治用2-3條艾條即可,灸治後在溫灸器的控制口會產生油垢,要定期清理,灸治後半小時內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且飢餓或過飽、飲酒後不宜用艾灸棒進行艾灸,孕婦禁灸,身體發炎、破損的部位禁灸。如果艾灸後出現水泡要注意保護起泡部位的皮膚,避免衣服摩擦。

注意事項

1、溫灸時先灸左方,再灸右方

2、溫灸後半小時內不要接觸冷水,不洗手、洗澡

3、溫灸後要喝較平常多量的溫開水(絕對不可喝冷水或冰水),有助排泄器官排出體內毒素

『貳』 艾灸棒的使用方法

施灸時,將艾絨或加摻葯物,裝入溫灸器的小筒,點燃後,將溫灸器之蓋扣好,也可以將灸條直接點燃放進灸筒,即可置於腧穴或應灸部位,進行熨灸,直到所灸部位的皮膚紅潤為度。有調和氣血,溫中散寒的作用。
詳細方法:
1、首先將艾條外面的一層包裝紙撕掉,再將艾條點燃。
2、將溫灸棒拿在手中,水平將艾條放進溫灸棒里。
3、放進去之後將溫灸棒直線狀拿著,然後在有彈簧的那一頭往下按一按,艾條就會下去溫灸棒可以滾動的那部分。
4、完成以上步驟後,煙會從小孔裡面冒出來,這是就可以開始溫灸了!

『叄』 純艾條的使用方法

即將艾炷直接放在穴位上燃燒,溫度約達70℃。此法又分為兩種,一為化膿灸,一為非化膿灸。
化膿灸
也稱瘢痕灸、著膚灸、打膿灸。古代多用此法,因艾炷大,如棗核,要求一、二次灸成,令發灸瘡,致皮焦肉爛,痛苦不堪,人多畏懼,不願接受。現代仍有沿用此法者。如有些地方防治哮喘、慢性氣管炎,專門在三伏天灸背部腧穴,大炷燒灼,致令成瘡,稱為打膿灸。效果雖好,但一般醫者多不主張急於求成,而改為小炷多次的緩和方法,代替了大炷灸法。徐徐灸之,日久見功。
非化膿灸
取麥粒大小之艾炷,如上述方法在穴上燃燒,知痛即去掉或按滅,每穴一般灸三、五壯,局部發紅為止,最多起小水泡,一般不致化膿,不須處理。如果施灸過重,起大水泡,可以用消毒針穿破放水,如需連續施灸,可在原處再灸,用這種方法比較方便,必須常灸,每次多灸幾穴,才能收效。現代日本醫者多用此法,應用很廣,凡是灸法之適應症,均可用此法施灸。根據我們臨床實踐的體會,化膿灸和非化膿灸,只是程度上的不同,酌情使用,亦無需嚴格區別。 也叫隔物灸,間隔灸,即利用其他葯物將艾炷和穴道隔開施灸,這樣可以避免灸傷皮膚而致化膿,另外還可以借間隔物之葯力和灸的特性發揮協同作用,取得更大的效果。此法早已被廣泛利用了,常用的有:
隔姜灸法:
是用薑片做間隔物。生薑入葯,辛溫無毒,升發宣散,調和營衛,祛寒發表,通經活絡,治風邪寒濕。取新鮮姜和艾結合起來施灸,既能避免直接灸遺留瘢痕的缺點,又能和生薑發揮協同作用,有相得益彰之效。
隔蒜灸法:
用蒜作間隔物。大蒜入葯,辛溫有毒,性熱喜散,有消腫化結,拔毒止痛之功。施灸時取獨頭紫皮大蒜,切一分厚數片,或用蒜數瓣,略搗碎,呈泥狀,放置於局部,將艾炷放上施灸。
溫灸器灸法
此為常用法,一般純艾還是葯艾均能使用,比較方便易行。例如:好輕松火龍灸療法、溫灸棒溫灸、溫灸盒溫灸。將艾絨或剪好的艾斷兒,點燃後放放插入銅灸器里,火頭朝下,蓋上蓋子,手持懸於患處。手持調整升降的高度來調節火力。或是直接用綁帶固定於患處。要是覺得溫度不夠熱,可不墊橡膠圈,直接墊一塊布或毛巾即可。以微燙而不痛微宜。

閱讀全文

與艾絨棒如何使用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生理解題意有哪些畫圖方法 瀏覽:596
石粉鈣含量檢測方法 瀏覽:276
番薯苗蘸泥漿種植方法 瀏覽:514
故障碼p2100解決方法 瀏覽:478
地里種樹種植方法 瀏覽:956
用大蒜治療鼻炎這個方法是真的嗎 瀏覽:404
把手機或平板投屏的方法 瀏覽:509
手衛生的正確方法 瀏覽:650
冬季最簡單的方法來做冰淇淋 瀏覽:381
如何拉伸長高的科學方法圖片 瀏覽:41
像素燈控制器安裝方法 瀏覽:141
有什麼方法在兩天賺一萬塊錢 瀏覽:524
如何給新聞擬標題方法 瀏覽:997
斜移換擋正確方法視頻 瀏覽:583
臍帶保護帶的使用方法 瀏覽:559
鴻雁120電腦模塊接線方法 瀏覽:144
腋臭的鍛煉方法 瀏覽:18
奇門預測的分析判斷方法 瀏覽:777
鋼筋閃光對焊最常用的一種方法 瀏覽:223
江蘇選調生簡單方法 瀏覽: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