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消除煩惱的小妙招
處理煩惱的步驟
1
接受現狀
很多人在煩惱或者挫折出現的時候,一開始是不相信,接著是抗拒或者是有著早知道怎樣怎樣就不會那樣之類的想法,在這過程中由於不肯接受現狀,往往會不知不覺中加深煩惱和痛苦,不利於後期情緒的釋放,所以要學會在煩惱出現時,第一時間去接受它。
2
舒緩情緒
在出現煩惱或挫折的時候,不要著急去解決問題,而是想辦法去舒緩情緒,因為當人的腦子里充滿負面情緒的時候,容易沖動、急躁、暴怒、極端,對處理事情往往帶來不利的影響,所以需要先通過舒緩情緒,讓自己冷靜下來,才是最關鍵的。
3
分析原因
當情緒平復下來之後,煩惱的起源就很容易浮出水面,這時候就可以去分析導致煩惱的因素,可以用筆在本子上一一羅列出來,也可以按照最重要因素、次重要因素、次次重要因素等方式進行分類。
4
解決問題
問題的原因找出來之後,接下來就是想辦法去解決了,借鑒於問題分析的方法,也可以用筆在本子上列出處理問題的所有方法,然後結合實際情況分析各個方法的優劣,最終選擇一個最優的處理方法和2個較優的備選方法。
END
舒緩情緒的方式
睡大覺
當腦子里有許多負面情緒時,這時最好什麼都不要做,首先進行一個天昏地暗的「睡覺療法」最為實際,因為人在缺少睡眠時,負面情緒往往會加重,所以足夠的睡眠非常重要,可能一覺睡到第二天天亮,負面情緒早就消失了也說不定。
看電影/電視
這時候挑一部自己喜歡看的電影或電視劇看看,也是舒緩負面情緒的一個不錯的選擇,愛情片也好,喜劇片也好,肥皂劇也罷,最重要是自己喜歡,又可以分散注意力,何樂而不為呢?
運動
運動也是一個很好舒緩情緒的方式,跑步、游泳、打球、爬山等,運動形式沒有要求,自己可以挑選自己喜歡的運動項目來進行,在運動中隨著汗液的排出,煩惱也會慢慢的排解。
看書
看書除了長知識陶冶情操之外,還可以很好的緩解情緒,可以找相關的勵志書籍或者情緒釋放方面的心理學書籍來看,通過書里的故事激勵和方法引導,對消除煩惱情緒也有很好的療效。
找朋友傾訴
人們常說有什麼事都憋在心裡不好,確實是這樣,所以有負面情緒時,找一個信任的朋友傾訴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在朋友面前可以盡情訴說自己的不滿,尋求認可和安慰,在這個過程中負面情緒也會慢慢減輕。
聽音樂
聽音樂也是一個很好的舒緩情緒方法,很多人都會選擇這種方式,找一個安靜的地方,不受打擾,靜靜的聽著自己共鳴的音樂,也可以跟著唱出來(這個因人而異),這個時候沒有別人,沒有打擾,沒有煩惱,只有自己內心的那份寧靜和懂你的旋律。
大吃一餐
在煩惱的時候,不妨選擇去大吃一餐,人在吃東西的時候,通過食慾的滿足,負面情緒也會有著很好的釋放,可以多吃點甜食,因為很多甜食中會產生快樂因子,這樣自己也會不斷的吸收快樂能量。
看海
居住附近有海的話,煩惱時去海邊看看也是非常不錯的,靜靜的對著一望無際的大海,聽著海浪的聲音,還可以對著海的那頭大聲呼喚和訴說,霎時間煩惱早就拋到九霄雲外。
寫日記
當遇到什麼不滿時,又不方便跟別人說的時候,可以嘗試通過寫日記的方式來發泄,在自己的日記空間里,可以盡情的訴說,辱罵,甚至出現百年難得一遇的不文明用語都無所謂,最重要的是它確實可以排解不滿情緒。
去旅行
這也是大部分人釋放情緒,排解壓力的一種很好方式,遠離煩惱源,到陌生的地方看看,通過接觸新生的事物,開闊視野,想問題的角度和思考方式也會有所改變。
㈡ 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煩惱
我覺得處於煩惱中的人一定要先嘗試著讓自己走出來,千萬不能讓自己深陷煩惱其中,因為這樣會讓自己越來越走不出來,讓自己在裡面痛苦不已,每天就會鬱郁寡歡,精神狀態不佳,最後嚴重的話還可能會導致自己每天在工作上面也會出現失誤。所以我們一定要讓自己處於一個放鬆的狀態,不能每天都處於很大的壓力之中,可以選擇下面的幾種方法讓自己走出痛苦。
㈢ 有什麼方法可以解決煩惱
解決煩惱可是失眠的方法主要有:一是擺正心態、二是採取物理措施、三是學會放鬆自己。
1、千萬不要把失眠放在心上,如果每天晚上臨睡覺之前都在心裡擔心自己會不會失眠的話,那你極有可能睡不著,心理暗示的作用大到我們自己都難以察覺。所以,最重要的是擺正心態,像正常人一樣去入睡,在睡覺前嘗試放空大腦,什麼也不要想,進入完全放鬆的狀態,睡意很快就會來襲。
3、放寬心,樂觀一點,勇敢一點,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人的一生總會被煩惱困擾,跟朋友出去喝點酒聊聊天,談談理想人生宣洩壓力。好好生活,好好照顧自己,相信「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道理,心緒平和下來慢慢解決出現的問題,這樣自己的壓力會排解許多,失眠的問題就迎刃而解啦。
㈣ 如何消除煩惱
心煩,有時候是人多想了.總是想到一些將來會發生的事情,這對一個人的心理就形成了壓力.何必思考一些不可預測的事情呢?
緩解壓力的方法:大聲吼1到2分鍾將心裡的怨氣發泄出來;再坐在沙發上靜靜地聽輕音樂15分鍾,你就會覺得心裡舒服多了。或者你將自己心中的不滿向家人或好朋友傾訴,你也能得到解脫。
平時應該多聽音樂,讓優美的樂曲來化解精神的疲憊。輕快、舒暢的音樂不僅能給人美的熏陶和享受,而且還能使人的精神得到有效放鬆。開懷大笑是消除精神壓力的最佳方法,你就忘掉憂慮,笑口常開。你還應該有意識的放慢生活節奏沉著、冷靜地處理各種紛繁復雜的事情,即使做錯了事,也不要責備自已,這有利於人的心理平衡,同時也有助於舒緩人的精神壓力。勇敢地面對現實,不要害伯承認自己的能力有限,而不能正確處理事務。
你要廣交朋友,經常找朋友聊天,推心置腹的交流或傾述不但可增強友誼和信任,更能使你精神舒暢,煩惱盡消。
㈤ 根除煩惱的秘訣
1、不埋怨他人
這是消除煩惱最簡單和最重要的方法。責備自己或他人讓心態停留在對往事的糾纏上,不如抬起眼睛向前看,想想下一步怎麼辦。
2、積極看事情
把每次「倒霉」都想成鍛煉自己在變化中生存的機會。
3、煩了睡一覺
雖然憂郁和睡眠之間的關系仍需進一步探討,但專家指出,只要保持充足而有規律的睡眠,就有一定的改善情緒作用。
4、卧室有陽光
「醒來時卧室充滿陽光,會讓你一整天都感到高興。」哥倫比亞大學光照治療和生物韻律研究中心主任邁克爾博士說,早晨的陽光對人體健康最有益。
5、換一個燈泡
如果實在沒時間早晨曬太陽,就把家裡客廳或餐廳的燈泡換成節能燈。它發出的光比白熾燈更像陽光,能起到改善情緒的作用。
6、養一隻寵物
僅僅撫摸愛犬15分鍾,人體就會釋放出感覺良好的激素—血清素、泌乳雌激素和催產素,同時降低緊張激素—皮質醇的水平。
㈥ 解決煩惱的方法
忙也是忘記煩惱的兩種方法方式:
壹
消除煩惱的萬靈公式
卡瑞爾到密蘇里州去安裝一架瓦斯清潔機。經過一番努力,機器勉強可以使用了,然而,遠遠沒有達到公司保證的質量。他對自己的失敗感到十分懊惱,簡直無法入睡。後來,他意識到煩惱不能解決問題。於是,想出了一個不用煩惱解決問題的方法。
第一步,找出可能發生的最壞情況是什麼———充其量不過是丟掉差事,也可能老闆會把整個機器拆掉,使投下的20000塊錢泡湯。
第二步,讓自己能夠接受這個最壞情況。他對自己說,我也許會因此丟掉差事,那我可以另找一份;至於我的老闆,他們也知道這是一種新方法的試驗,可以把20000塊錢算在研究費用上。
第三步,有了能夠接受最壞的情況的思想准備後,就平靜地把時間和精力用來試著改善那種最壞的情況。
他做了幾次試驗,終於發現,如果再多花5000塊錢,加裝一些設備,問題就可以解決了。結果公司不但沒有損失20000塊錢,反而很快就達到了目標。
所以,如果你有了煩惱,你可以用卡瑞爾的萬靈公式,按照以下三點去做:
一、問你自己,可能發生的最壞情況是什麼?二、接受這個最壞的情況。三、鎮定地想辦法改善最壞的情況。
貳
隨著社會發展和現代化程度的提高,競爭越來越激烈,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使得人們處於高度緊張狀態,煩惱的問題變得更為突出與嚴重。怎樣消除煩惱是擺在現代人面前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要想成功地消除煩惱,應該做到以下幾方面:
學會關門——若能把「昨天」和「明天」二扇大門關住,則十分之九的煩惱就不存在了。忘記過去,不想將來,過好每一個今天是使你一生幸福的關鍵。要說明的是,所謂忘記過去和不想將來不是要你忘記歷史,不吸取教訓和不要理想,沒有抱負,而是讓你決不為已經發生的事而煩惱。
學會分析——必須懂得,煩惱的主要原因是混亂。運用下述分為4步的「李及菲爾技術」就能驅除十分之九的煩惱。(1)我為什麼而苦惱(寫出答案);(2)我有什麼辦法對付它?(寫出答案);(3)我決定怎樣去干;(4)立刻開始執行自己的決定。經驗證明,煩惱的50%在做出一個清晰具體的決定時就會消失,另外40%會在開始執行決定時消失,李及菲爾曾是美國在亞洲最重要的商人之一,他的成功都歸功於他這個「分析煩惱加迎頭去干」的方法。
學會思考——必須懂得以下道理:
(1)煩惱將使你付出高昂的代價,嚴重影響健康。
(2)困難和挫折並非壞事,「有錢難買磨難」,生活中最重要的不是在「得中求得」,這是任何愚人都做得到的,真正重要的是在「失中求得」,這需要智慧。(3)永不後悔,因為後悔如同鋸末。(4)淡泊名利是重要的養身之道。(5)小事不究好。(6)助人為樂,不求報恩。(7)快樂、痛苦,全在思想。
(8)遇到困難,想想殘疾人克服困難的精神就不足懼了。
學會計算——要學會計算你的幸福,而不是計算你的困難。在我們的生活中,大約有十分之九的事是做對的。約有十分之一是錯的。因此,你若想幸福,當然應該集中注意計算那對的十分之九,而忽略錯的十分之一。忙碌是治療煩惱的最佳良葯,保持忙碌,使煩惱不能在心中生根。遇到問題解不開時,換個角度去思考。自我寬慰,多想好事,多做好事。做一件好事就是給別人的臉上帶來一個快樂的微笑。
㈦ 怎麼樣才能消除煩惱方法
去除煩惱的方法有: 找善知識傾訴,避免再和煩惱人談話。 慚愧自己有煩惱,責怪自己沒出息。 走入大眾,接待客人,更要親切、微笑,說好話。 面對現實,主動找對方溝通。 自製、能忍,才是有力的人。 寬容別人,體諒別人,人我互調,為別人想一想。 自省改過,因為這是最勇敢的人。 發願:"我願以慈心對待他人,我願以慈眼看待他人。" 自念:"我不是為煩惱來學佛的。" 自問:"為什麼自己放不下?簡直是跟自己過不去!" 自己告訴自己:"我要贊美別人,我要尊敬別人。" 寫作、抄書,多寫幾句"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 畫圖,最好畫佛菩薩的金容聖像。 念佛、拜佛或讀誦、抄寫各種懺悔文、發願文。 誦經或讀法語、箴言。 閱讀藏經,講一段藏經的內容給自己聽。 打坐參禪,自問為什麼煩惱? 發心工作,讓自己忙碌起來。 聽梵唄,唱聖歌,或是彈一曲"三寶頌"或"念佛曲"。 瞻仰佛菩薩的聖容,"我以生氣的面孔能對佛菩薩嗎?" 逆境來時怎麼辦? 面對逆境的方法有: 勇於面對,接受挑戰,設法改進。 學習承擔,世間上沒有不能解決的事。 肯定自己,安住身心,以不變應萬變。 觀想古今聖賢,以他們的事跡作榜樣,努力向前。 閱讀高僧傳記,學習堅忍、發願、無畏於風霜雨雪等艱難困苦的精神。 置之死地而後生,自忖"我已沒有退路,不管怎樣,我要堅持下去"。 愈挫愈勇,不灰心不氣餒,觀想佛陀降魔的精神。 靈巧應變,另闢新路。以迂迴的方法,達到目的。 告訴自己:"沒有逆境,那有順境,我要經得起考驗!" 堅此百忍,不可輸掉慧命! 自念:"逆境只是一時的,修道是永遠的,不要害怕!" 鬥志不鬥氣,一切境界都是對自己的考驗。 多念幾句: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 念一段《孟子》:"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 生氣時怎麼辦? 生氣時,可以: 要小聲說話,保持平靜微笑的態度。 不要給人知道自己生氣,暫時離開現場,到室外透一下氣。 記下生氣的原因,再替別人想一想。 聆聽或唱誦梵唄聖歌,從歌聲梵唄中,平息情緒。 禮佛懺悔。 面帶笑容,告訴自己要歡喜,不可生氣,會上人當! 做個旁觀者,冷靜分析事情的來龍去脈,審查自己的起心動念。 攬鏡自照,看看自己生氣的模樣。 誦念佛號,直至氣消為止。觀想佛、菩薩的慈顏相好。 到沒有人的地方去,問自己:我生氣有道理嗎? 反問自己:"為什麼要生氣?"往往會發現:這種小事,沒有什麼了不起! 自我反省,承認己過。 心想:承擔委屈,一切不如意都是自己的逆增上緣。 看破放下,學習"觀自在",問自己,自己生氣會自在嗎? 找不生氣的人講話;但不可給人知道自己在生氣。 生氣時,要慢半拍,告訴對方:等一會我要生氣! 忍!忍!忍!忍一口氣,風平浪靜。 不怨恨他人,感謝對方替自己消除業障,增長福慧。 自忖沒有資格生氣,應以慈悲寬容待人。 告訴自己:生氣對自己沒有意義。所以不生氣。 化悲憤為力量,激勵自己要更加發奮圖強。 自問:"我是為生氣來到人間的嗎?" 凡事退一步想,留有餘地,以免日後見面尷尬。 慚愧自己沒有用,有用的人不生氣。 發心工作,讓自己忙碌起來,沒有時間生氣。 如何解決人我是非? 你好我壞。 你大我小。 你有我無。 你樂我苦。 我們都希望自己好、自己大,希望擁有和快樂,怎麼反而把好的、大的、有的、樂的都給別人去享受呢?這就是千百年來人類功利心態的"所知障"。人與人之間,若想從根本上解決彼此的一切不和諧,就應該奉行這四句話,這會讓你獲得意想不到的法喜。 如何"發願"? 發願就是立志向上、向善,自我期許。諸佛菩薩皆以發願而得道,是故學佛應該發願。如何發願?願有:總願||四弘誓願;別願||觀音菩薩十二大願、普賢十大願、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地藏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等大宏願。所以,發願,要學習承擔諸佛菩薩的大乘願力,建立在奉獻、犧牲上,而非只求自利。 "說時似悟,對境生迷",如何才能對境不動心? 一般學佛的人,聽法時能契入,且有所悟,但往往遇到境界時,便隨境轉,功夫全廢。如何才能轉境而不動心?偈雲:"風吹疏竹,風過而竹不留聲;雁度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在日常生活上要做到:不把煩惱帶到床上、不把仇恨帶到明天、不把憂慮傳染別人,若遇境界,隨來隨化。 如何對治塵勞妄想? "不於六塵心生,不於妄心著相。"一個國家要有國防的軍事武力才能保衛國土,我們每一個修行者也應自我心理建設,以求抵抗塵勞,去除塵勞,進而明心見性。 過自在解脫的生活,經雲有四個力量,能對治塵勞妄想: 勝解力:對真理、禪定正確深入了解。 堅固力:對所信所行所知立場堅固,不朝秦暮楚。 歡喜力:對家庭、朋友、工作,從歡喜中產生力量。 休息力:佛法的修行非透支力量,適當的休息也是一種精進。 此外,心常念佛、念法、念僧、念戒,也能對治雜念妄想。
㈧ 如何排解煩惱
如何緩解心理壓力
以下這些方法可以有效緩解心理壓力,不妨一試。
●准備一條冷毛巾,隨時擦臉,以助清醒。
●脫掉鞋襪,用腳尖走路,走上幾分鍾,心中的煩惱便會跟著走掉了。
●找一位樂觀的朋友或同事傾訴,發泄一下情緒。
●喝一杯酸梅湯或果汁醋,疏通肝氣。
●閉上眼睛,盡力想身體後面的景物,平衡前後腦的壓力。
●讀你最崇拜人的格言,並認真思考,有鎮定的作用。
●多贊美及鼓勵自己,不要遇到挫折就苛責自己。
●做到晚上十點前睡覺,早上六點起床。
●多看喜劇片,開懷大笑一番。
●簡化自己生活及慾望,因為生活越復雜,壓力就越大。
●自己動手做東西,會使你更滿足,更快樂,如可以烹飪或做自己最喜歡的事。
●不要總是抱怨麻煩事情落在自己頭上,而是要想老天讓我與日俱增經驗和智慧,生活因此更豐富。
●經常到書店走走,讀一些勵志的書籍、漫畫及幽默文選。
●不斷告訴自己,要能容納別人不同的觀念或行為。
如何緩解心理壓力
社會的發展與變革,會使人們的觀點、態度、希望也隨之變化,在這個快節奏、高效率、充滿競爭與挑戰的社會中,人們常常會受到內外環境的強烈影響,出現情緒上波動和生理上變化,從而產生心理壓力。要想知道自己是否承受壓力,不防問問下面這幾個問題:
經常顯得不耐煩、暴躁、焦慮、易怒。
睡眠品質較差、失眠,經常打哈欠、發困。
健康指數明顯下滑,經常感到不舒服,容易生病,感冒、頭痛、胃痛、消化不良、潰瘍、記憶力下降等。
經常體驗到神經性抽搐或肌肉痙攣,很難放鬆,腰酸背痛。
情緒容易沮喪、低落,波動大、情感倒錯,對現狀與未來常感到無能為力,有挫折、空虛的感受。
人際關系變得不和諧,容易與人發生沖突、不快。說話冷言冷語,感情遲鈍,對自己或他人的評價、談話都傾向負面的描述。
一個人不可能沒有壓力,如果以上判斷持肯定的佔多數時,那就是一個警鍾,是在壓力下心理不健康的表現。要想改變這種情況,可採取下列的方法舒緩情緒,排解積累的壓力。(1)面對現實,現實生活是極其復雜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負,對自己有所要求。但是這種要求應該建立在實際的、力所能及的基礎上。人們所以感到工作、生活受到挫折,往往是因為自我目標難以實現,就感到自卑失望,過高的期望只會使人誤以為自己總是倒運而終日憂郁。有些人是「完美主義者」,對任何事都希望十全十美。而世界上的一切事情都不可能盡善盡美。所以,應該調整自己的生活目標,客觀地評價事情、評價自己,得意黯然,失意泰然,在積極向上努力進取的同時,擁有一顆坦然面對成功與失敗的平常心,才能使自己心情舒暢。另一方面,每個人又都有各自的性情、品格和所長所短,別人不會都迎合你的意思,就像你自己也未必符合別人的要求一樣。對別人的要求越高,自己的不滿情緒會越大。如果對別人的要求較低的話,那麼稍微符合你的願望,你就容易得到滿足。所以,既不要苛求自己,也不要苛求別人。
(2)宣洩法:
宣洩法是一種將內心的壓力排泄出去,以促使身心免受打擊和破壞的方法,通過宣洩內心的郁悶、憤怒和悲痛,可以減輕或消除心理壓力,避免引起精神崩潰,恢復心理平衡。「喜怒不形於色」不僅會加重不良情緒的困擾,還是導致某些心身疾病。因此,對不良情緒的疏導與宣洩是自我調節的一種好辦法。一位運動員受到教練訓斥後很沮喪,不久引發了胃病,葯物治療也不見效。心理學家建議他在訓練中把球當教練員的臉狠狠地打,採用此法後他的胃病果然好多了。這種不損害他人,又有利於排解不良情緒的自我宣洩法,可以借鑒。
不過這種宣洩應該是合理的。簡單的打打砸砸,吼吼叫叫,遷怒於人,找替罪羊(丈夫、妻子、孩子、同事),或發牢騷、說怪話等都是不可取的。宣洩應是文明、高雅、富有人情味的交流。有人說:「一份快樂由兩個人分享會變成兩份快樂;一份痛苦由兩個人分擔就只有半份痛苦。」如果把自己的煩惱、痛苦埋藏在心底里,只會加劇自己的苦惱,而如果把心中的憂愁、煩惱、痛苦、悲哀等等,向你的親朋好友傾訴出來,即使他無法替你解決,但是得到朋友的同情或安慰,你的煩惱或痛苦似乎就只有半個了,這時你的心情就會感到舒暢,該哭的時候就痛痛快快地哭一場,釋放積聚的能量,調整機體的平衡,大雨過後有晴空,心中的不良情緒會一掃而光。
(3)注意轉移:
其原理是在大腦皮層產生一個新的興奮中心,通過相互誘導、抵消或沖淡原來的優勢興奮中心(即原來的不良情緒中心)。當與人發生爭吵時,馬上離開這個環境,去打球或看電視;當悲傷、憂愁情緒發生時,先避開某種對象,不去想或遺忘掉,可以消憂解愁;在余怒未消時,可以通過運動、娛樂、散步等活動,使緊張情緒鬆弛下來;有意識地轉移話題或做點別的事情來分散注意力,可使情緒理到緩解。例如,司馬遷慘受宮刑而著「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歌德因遭遇失戀才寫出世界名著《少年維特之煩惱》。我們應該多接觸令人愉快、使人歡笑的事物。避免和忘卻一些不愉快的事。與其「不懈奮斗、孜孜以求」,最後「衣帶漸寬」,面容憔悴,不如瀟灑一些,干點快樂的事。
人們面對困境、情緒懊喪時,不防從相反方向思考問題,這能使人的心理和情緒發生良性變化,得出完全相反的結論,使人戰勝沮喪,從不良情緒中解脫出來。從前,有個老太太整天愁眉苦臉:天不下雨,她就掛念賣雨傘的大兒子沒生意做;天下雨了,她又憂心開染房的二兒子不能曬布。後來,有個鄰居對她說:「你怎麼就不反過想想呢?如果下雨了,大兒子的生意一定好;如果不下雨,二兒子就可曬布。」老太太一聽恍然大悟,從此不再愁眉不展。這個故事就是反向心理的極好詮釋。
對於這個問題,英國文學家蕭伯納講得更為明確。曾有一名記者問蕭伯納:「請問樂觀主義者與悲觀主義者的區別在何在?」蕭伯納回答:「這很簡單,假定桌上有一瓶只剩下一半的酒,看見這瓶酒的人如果說:『太好了,還有一半。』這就是樂觀主義者;如果有人對這瓶酒嘆息:『糟糕!只剩下一半。』那就是悲觀主義者。」當我們遇到困難、挫折、逆境、厄運的時候,運用一下反向心理調節,從不幸中挖掘出有幸,使情緒由「山窮水盡」轉向「柳暗花明」擺脫煩惱。
壓力無所不在,我們必須認真對待心理壓力問題,並及時地、適當地通過情緒調節來緩解心理壓力,為它找個出口,它就不會給精神帶來太重太大的傷害。希望上述方法能幫助你用穩定的情緒、健康的心理去直面紛繁復雜、瞬息萬變、競爭激烈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