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敷貼法
(1)砂仁30克,白搪50克,白礬10克,青背鯽魚1條,將砂仁研為細末,過篩,然後與白礬、白糖、鯽魚共搗,紗布包裹,敷神胭、至陽穴,蓋以紗布,膠布固定,日換1次,2-3次見效。適用於各種陽黃。
(2)胡椒3-5粒,康香0.9克,雄鯽魚1條(只取背肉2塊),先把胡椒研為細末,和螂魚肉共搗,紗布裹之,分別敷神閣、肝俞、脾俞,敷前先洗凈皮膚,用寮香少許,置於穴位上,外蓋鯽魚葯餅,敷後再蓋以紗布,膠布固定,日換1次,2-3次見效。適用於各種陰黃。
(3)砂仁3。克,白糖50克,鮮鯽魚1條,先將砂仁研末,鯽魚搗爛去刺,再將白搪混合搗勻如膏狀,每次取1/3,分別敷貼神煙、至陽、期門、陽陵泉等穴位上,用紗布蓋,膠布固定,每日換帖1次,7日為1療程。適用於濕熱內蘊陽黃。
(4)茵陳30克,丁香2。克,白鬍椒30粒,鮮鯽魚(去頭骨、內臟)1條,將3味葯共研細末,再和卿魚肉搗爛,並兌白酒調成泥糊狀。用時取葯1/5份,分別敷貼於神圈、肝俞、脾俞、陽陵泉等穴上,紗布敷蓋,膠布固定,每日換帖1-2次,7日為1療程。適用於寒濕陰黃。
2.搽葯法
(1)茵陳、梔子、大黃、茫硝各30克,杏仁18克,常山、鱉甲、巴豆霜各12克,豆豉50克,將葯濃煎取汁裝瓶備用,用紗布或棉花蘸葯汁,輕輕塗搽臍部,並炒葯渣熨臍部,每日2次,每劑葯用4次,10日為1療程。適用於各種陽黃。
(2)丁香12克,茵陳50克,煎湯取汁,搽胸前、四肢、周身,每日1-2次,10日為1療程。適用於各種陰黃。
3..鼻法
甜瓜蒂適量,烘乾,研為細末,過篩,取0.1克分6份,每次以2份深深吸入兩鼻孔,隔40分鍾,清潔鼻腔,分3次吸完,間隔7-10日,依上法再吸0.1克,以此類推,吸完0.4克,為1療程,急性期1個療程,慢性期2個療程,即可見效。適用於各種陽黃。
4.取嚏法
瓜蒂、母丁香各6克,黍米、赤小豆各15克,共研細末,或瓜蒂末、苦丁香各等份,研細末,在取嚏。適用於濕熱內蘊陽黃。
❷ 黃疸病的通常治療方法分為幾種
黃疸通常治療分外科療法和葯物療法兩種。
(1)外科療法。
在治療時
❸ 中年人黃膽怎樣治療
中醫治療黃疸的方法:
一、治黃去濕熱
中醫認為,濕熱之邪是引起黃疸的重要原因。濕熱侵犯的重點部位不同,症狀也千差萬別。濕熱侵犯上焦和中焦(比如脾、胃),多表現為頭暈頭痛、心煩、頻頻嘔吐、胃脘脹悶。濕熱侵犯中焦和下焦(比如肝、腎、膀胱),多有小便赤熱、尿液混濁、尿道灼痛、小腹脹,大便干結或者溏薄。濕熱彌漫三焦,則上述症狀交錯出現,提示病情重,嚴重時可出現高熱、譫語、抽搐等。
因此,去濕利小便成了黃疸的重要治療原則。如《金匱要略》所說,「諸病黃家,但利其小便」,所以治療黃疸時,可採用清熱利濕、溫陽化濕等治法,通利小便,使濕邪排出體外。
二、治黃分陰陽
黃疸根據其色澤不同,分為陽黃和陰黃。色澤鮮明,如橘子色的為陽黃;色澤晦暗不鮮明的為陰黃。
就陽黃來說,其病程較短,黃色鮮明,屬於熱證、實證,證明機體正氣不衰、濕熱較盛,多發生於疾病急性期和早期,還伴有發熱、煩渴、惡心嘔吐等,小便少而黃,還有的患者表現為腹部脹滿,大便秘結。治療原則是清熱利濕。而陰黃則病程較長,屬於虛證、寒證,機體陽氣衰敗,多發生在疾病的慢性期。表現為食慾下降、腹部脹滿、大便稀、怕冷、舌苔白膩。治療方法是溫中健脾化濁。
陽黃和陰黃可互相轉化。陽黃不及時治療,可以轉化為陰黃。陰黃過多使用溫燥葯的話,也會轉變為陽黃。
三、治黃必治血
濕熱之邪一般容易深入血脈,引起出血,包括吐血、便血、紫癜、月經不正常等症狀,還伴有夜間發熱,心煩失眠,脈細數等。因此治黃必然要從治血入手,可有以下優點:
1、可以加速黃疸的消退。
2、有利於腫大的肝脾回縮;
3、活血即可祛瘀,祛瘀即可生新,有利於肝細胞再生。
治血法有:
涼血活血法,常用葯物如生地、丹皮、赤芍葯。
養血活血法,常用葯物如丹參、白芍、當歸、益母草。
溫通血脈法,主要用於陰黃,常用葯物為附子、桂枝。
四、治黃需解毒
很多黃疸病是「疫毒」所致,應當根據病情需要,在清熱利濕的基礎上加用解毒葯物,這樣可以更加有效地去濕除熱,黃疸消退得更快、肝功能恢復得更好。
常用的方法有:
化濕解毒法,葯物有藿香、黃芩、黃連。
涼血解毒法,常用葯物如銀花、蒲公英、土茯苓。
通下解毒法,大便燥結可用此法,常用葯物有大黃、敗醬草、黃柏。
黃疸後期,正氣耗傷,還可以採用酸斂解毒法,使黃疸易於消散,葯物有五味子、烏梅。
此外,黃疸長期難以消退者還需要採用化痰法,常用葯物有杏仁、桔紅、萊菔子等。
❹ 黃疸病的醫療方法有哪幾種
黃疸是指血中膽紅素(非結合膽紅素和結合膽紅素)增高,使鞏膜、皮膚、黏膜以及其他組織和體液發生黃染現象。臨床上常以鞏膜和皮膚發黃,或尿呈濃茶色而被發現有黃疸。正常血清膽紅素不超過18毫摩爾/升(1毫克/分升),如血清總膽紅素超過正常值,而肉眼尚未能察見鞏膜、皮膚黃染,稱隱性或亞臨床黃疸。黃疸不是一個獨立疾病,而是許多疾病的一個症狀和體征。按黃疸發生的機理,分為溶血性黃疸、肝細胞性黃疸、梗阻性黃疸、先天性非溶血性黃疸。
溶血性黃疸由各種急、慢性血管內溶血所致。其黃疸的特點為血清總膽紅素增高,常為輕或中度增高,其中非結合膽紅素佔80%以上,尿中尿膽原強陽性,膽紅素陰性。
肝細胞性黃疸由各種原因使肝細胞受損所致。其特點為血清總膽紅素增高,其中結合膽紅素增高,佔30%以上,尿中膽紅素陽性,尿膽原亦為陽性,常伴有肝功能試驗異常,特別是血清轉氨酶明顯增高。
梗阻性黃疸由肝內或肝外膽管阻塞所致,特別是肝外膽管被各種病變阻塞。其黃疸特點為血清總膽紅素增高,其中結合膽紅素佔35%以上,甚至高達60%,尿內膽紅素強陽性,尿膽原消失或減少。
先天性非溶血性黃疸多因肝細胞對膽紅素代謝發生先天性缺陷,引起非結合膽紅素增高或結合膽紅素增高的各種綜合征,這些先天性黃疸多有一定家族史,除黃疸外,其他症狀和體征不明顯,無需特殊治療,預後良好,往往需作肝活檢來確診。
職工在出現黃疸時,首先要弄清其性質、程度、原因、障礙的部位等,進而檢查全身狀態有無合並症,再進行適宜的治療。通常治療分外科療法和葯物療法兩種。
外科療法
在治療時,對食慾下降、惡心、腹部發脹、瘙癢等症狀進行治療固然很重要,但對引起黃疸的原因進行治療才是最主要的。特別是要及早確診是內科性黃疸還是外科性黃疸。如果是外科性黃疸就要不失時機的通過手術消除原因使膽汁能順利通過。由於做不出診斷而總是進行反復的檢查,就會坐失良機。所以當懷疑外科性黃疸時,一定要做出確切地診斷,並立即進行手術。
葯物療法
當外科性黃疸不能進行手術時,也要進行內科治療。這種治療,也同一般膽病一樣,安靜和飲食療法是最重要的。在黃疸嚴重時,大都沒有食慾,所以也可通過靜脈注射以補充營養和水分。此外,由於脂肪的吸收也受影響,所以應予以限制。
葯物有利膽劑,利膽劑分排膽劑和催膽劑。有黃疸的人在使用時,需要檢查一下其作用。當膽囊和膽管有活動性炎症時,若使用利膽劑反而進一步刺激炎症,而使症狀惡化。所以,在急性期的活動性狀態過去以後再用就沒有問題了。另外,當膽道的阻塞嚴重時,也有反而使黃疸惡化的情況,所以需要注意。
當由葯物性肝損害、慢性活動性肝炎、重症肝炎、肝昏迷等而引起的肝內膽汁郁積性黃疸時,可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另外,由膽道疾病引起的黃疸,並伴有炎症時,可使用各種抗生素。
13.消化不良的五種類型
人群中20%~40%的人有上腹不適的感覺。非潰瘍性消化不良不是一個獨立疾病,而是一組最常見的消化系統癥候群。病人具有消化不良的症狀,但未檢查出胃、十二指腸潰瘍及腫瘤,並能排除肝、膽、胰及食管等器質疾病存在。
本病的發病原因有:上消化道運動功能紊亂。胃電活動異常,引起胃收縮及胃排空活動異常,即可發生消化不良症狀。吞氣症、胃食管返流等胃腸道運動功能障礙,也與非潰瘍性消化不良有密切關系。慢性胃炎伴活動性炎症時,尤其是幽門螺桿菌感染引起的胃黏膜活動性炎症,與非潰瘍性消化不良有關;十二指腸炎常引起消化不良症狀,與非潰瘍性消化不良關系密切。許多研究證實,精神過度緊張、處在受刺激或處在應激狀態下,可導致非潰瘍性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的症狀包括上腹痛、上腹不適、早飽、腹脹、胃燒灼感、胸骨內痛、泛酸、噯氣、惡心、嘔吐及喉頭異物感等。當病人出現上述症狀並通過胃鏡、X線、B超及其他實驗室檢查排除了胃及十二指腸糜爛、潰瘍、腫瘤及肝、膽、胰器質性病變時,可診斷為非潰瘍性消化不良。本病臨床表現常不一致,有些症狀較頑固,有以下五種分類:
返流樣消化不良
以胃燒灼感、胸骨後不適、泛酸及食物返流為主。避免刺激性飲食,戒除煙酒,避免彎腰及夜間進食過量;適量應用抗酸劑和H2受體拮抗劑,大部分病例得到緩解。
運動障礙樣消化不良
以上腹飽脹不適、早飽、惡心、並常有腸易激綜合症表現為主。避免吃能誘發症狀的食物,避免進餐時間過長。使用促胃腸動力葯物,如胃復安、嗎叮林和西沙必比利葯物。
潰瘍樣消化不良
以上腹痛、可呈間歇性指點痛或周期發作痛,進食及服抗酸葯可緩解,經檢查排除潰瘍病的存在為特徵。用抗酸劑和H2受體拮抗治療。
吞氣症
特點為反復噯氣且不易緩解,可伴有惡心等症狀,常發生於應激狀態下及特定的時間。本病治療有一定難度。首先是心理治療以解除精神刺激,其次是給鎮靜劑及抗焦慮葯物等對症處理。將舌尖置於上下門齒之間可暫時制止吞氣。
特發性消化不良
此型症狀不典型或病人對自身症狀描述不確實而無法歸類。本型治療有一定難度。應積極處理誘發因素,如應激、營養不良、酗酒、隱性憂鬱症等。對症治療給抗酸劑、促胃腸動力葯、抗幽門螺桿菌葯物等治療。
要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要定時定量,少吃油炸、煎的食品。
搞好飲食衛生,食物要新鮮清潔。
預防各種常見病和傳染病,提高胃腸道的消化機能。
去除各種精神上的刺激,保持心情愉快。
❺ 黃膽怎麼治療
親,可以去中葯店買一味叫梔子的葯材一次25克,用冷水浸泡1小時,放到鍋里熬,水開了之後小火熬30分鍾,用葯汁給寶寶擦身體,同一副
葯一天可以擦三四次,第二天再用新的葯材熬汁,一周左右痊癒。
❻ 治療黃疸有哪些偏方
治療肝細胞性黃疸神效方——硝石礬石散
硝石礬石散首見於《金匱要略.黃疸病》,「黃家日晡所發熱,而反惡寒,此為女勞得之。膀胱急,少腹滿,身盡黃,額上黑,足下熱,因作黑疸。其腹脹如水狀,大便必黑,時溏,此女勞之病,非水也。腹滿者難治。硝石礬石散主之」。
硝石礬石散方:硝石 礬石(燒)等分 上二味,為散,以大麥粥汁和服方寸匕,日三服,病隨大小便去,小便正黃,大便正黑,是候也。
至於硝石礬石方,原為治女勞疸之方,實為治內傷黃膽之總方。大概黃膽一證,多為脾中蘊蓄濕熱,皂礬能去脾中濕熱,能兼入膽經,借其酸收之味,以斂膽汁之妄行,防硝石通便太過。硝石性寒,能解臟腑之實熱,味咸入血分,又善解血分之熱;且善清膀胱之熱,即兼能使濕熱自小便解也。至於用大麥粥送服,取其補助脾胃之土以勝濕,而其甘平之性,兼能緩硝礬之猛峻。
礬石酸味太烈,用生枯礬較和緩代之。由硝石、枯礬等份,研細末,每次取2g,每晚用米湯送服一次。時醫皆以此方甚烈,葯房不給配葯,要告知責任自負,我按此劑量應用幾十例未見不適回饋。
❼ 黃疸怎麼快速降下來
如果嬰兒黃疸高怎麼辦要怎麼降,很多家長都非常擔心,其實黃疸一般會在嬰兒出生後出現,通常會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嬰兒黃疸是一種常見的嬰兒疾病,接下來,為了解決各位家長的的擔憂,就讓小編給各位家長具體介紹一下。
1、生理性黃疸高的治療方法
(1)喝白開水。每天早晚必須都要給嬰兒喂30ML的白開水,在白天也要適量的喝水,讓嬰兒自身盡早的排掉體內的黃疸。
(2)喝葡萄糖。發現嬰兒黃疸指數高的時候,可以喝點兒葡萄糖水,把葡萄糖加入水中,喂給嬰兒喝就可以,這是去黃疸的有效方法。
(3)曬太陽。每天早上十點左右,陽光不是很厲害的時候給孩子曬太陽,要盡量多的曬到孩子的皮膚,但是不要曬到眼睛。
(4)停止母乳。如果以上方法都不管用,那麼就停止喂養母乳兩到三天,因為黃疸高形成的原因可能是母乳,所以停止喂養母乳以後,黃疸指數就會下降的。
2、病理性黃疸高的治療方法
(1)吃葯。到醫院測量黃疸指數,如果還是高,醫生會給開控制黃疸的葯給嬰兒服用。
(2)照藍光。如果是病理性的,就需要在醫生的指教下住院照藍光,就是讓嬰兒在保溫箱里照藍光進行治療。
一般來說,嬰兒黃疸大多數都是生理性的,是不需要特別的治療,大約兩周左右的時間就能消退,因此各位媽媽們無需過於擔心,若是黃疸一直無法消退,就千萬不可忽視,要及時到醫院檢查確診是否病理性黃疸,並進行相應的治療,以免延誤治療,對嬰兒造成嚴重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