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描寫自然環境的方法有哪些(初一語文)
1、可以結合自己所學過的文章,把描寫相對應季節或景色、天氣等的好詞佳句,在適當的地方應用上去。
2、同時要展開豐富而合理的現象,把描寫的對象進行適當美化;盡可能的採用一些比喻、擬人、排比、誇張等修辭手法去描寫。
3、當然,「寫作來源於生活」,所以還要認真觀察生活,才能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4、「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也告訴我們要多讀有益的課外書,知識面才會廣,積累的東西才可能多,頭腦里積累的東西多了,就可以信手粘來了。
② 12種景物描寫的方法
12種景物描寫的方法包括:選好觀察點;按一定順序寫;按一定范圍寫;抓住景物特點;描寫景物如何隨時間變化;圍繞中心思想;動靜結合;運用比喻;運用擬人手法;描寫多種感官的感覺;正面側面結合;虛實結合。
③ 如何在作文中運用環境描寫
如何在作文中運用環境描寫?
1.一切景語皆情語,在記敘文、散文的寫作中,環境描寫是不可少的。環境描寫可以渲染氣氛,可以襯託人物、可以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如果在文章的開頭先進行一段簡潔的環境描寫,既可以為文章提供一個特定的背景,又能使文章形成一種特殊的氛圍。
作文中巧用環境描寫,可以提高作文的品位,獲得高分。
開頭運用環境描寫,可讓讀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學生很喜歡用議論開,沒有精彩語言會很乾澀,而環境描寫可以避免生硬,避免雷同。
結尾運用環境描寫,可以讓人回味,使文章有深意,同時,結尾的環境還可以照英開頭,使結構緊湊完整。
描寫人物時運用環境描寫,可以營造人物的生活背景,襯託人物的`心情,烘託人物的性格與品質.
2.環境襯托
在寫人、記事的記敘文中穿插景物的描寫,是一種寫作的技法,也是一種構思的方法。從中考記敘文來看,能夠恰當地進行景物描寫的作文,是層次比較高的作文。所以,學習一下「環景襯托」的構思方法,對提高中考作文的質量是很有好處的。
環境描寫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自然環境的描寫和社會環境的描寫。對環境進行描寫,最重要的一條就是不要想描寫的時候就描寫,無目的地把描寫硬貼在、硬塞在記敘之中;一定要明白為什麼要進行這樣的描寫,它們有什麼樣的表達作用。
④ 描寫自然環境的方法有哪些
環境是人物生活的「土壤」,是人物性格形成和發展的依據。蘇洵說過:「狀難寫之景於眼前,含不盡之意於 言外」確實,成功的環境描寫,不但可以渲染氣氛,而且還能讓人感受到整個時代、整個環境的生活氣息, 感受到作者心靈深處的思想與情感,具體來說,有這樣幾種寫法可以讓文章染上新的色彩。
一、連串式描寫,展開故事的情節,在文章中,多次使用景物描寫,不僅可以使情節顯得更加真實、更加引人,還能自然地展開情節。在一 篇題以《關心》為題的中考滿分作文中就三次出現了景物描寫。開頭是這樣描寫的: 「細雨綿綿,如同那扯為斷剪不斷的縷,我的煩惱就像這綿綿的雨絲,沒有盡頭。」 中間接著說: 「放眼望去,那一片片的竹林在雨中顯得更加嬌美了,那一簇簇的綠葉,經過雨水的洗刷之後,更加綠了, 更加亮了。」 結尾的時候,作者再次寫到了景物: 「我獃獃地佇立雨中,望著父女倆消失在茫茫的雨霧中。心中忽然靜靜地淌過一陣熱流。」「雨依然飄灑, 不過,雨絲卻成了母親的雙手,在輕撫著奔跑的我。」 同樣寫雨,卻用了三段情感不同的文字,情節自然。用這種方法寫出來的文章,脈絡分明,極富情感。
二、情景式描寫,揭示人物的情感 把內心的「情」,自然地滲透到外物之中,這就是「情積於內而發之於景」。在寫作中,真正做到了景中有 情、情中有景,才會情景合一、水乳交融,所謂「情哀則哀,情樂則景樂」就是這個道理。魯迅小說《故鄉》 開頭寫陰晦嚴寒的深冬氣氛、荒涼瀟索,沒有活氣的村景,貼切地襯出了自己的悲涼心情;孫犁《荷花澱》 一文,開頭將夜寫得充滿詩情畫意,只是為了揭示水生嫂那恬靜、安樂的心境。由於景物描寫的恰當運用, 於是就有了「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那份高雅志趣,有了「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那分傷感悲涼。 一位學生在《茵草坪上的故事》中有這樣一段描寫,作者不直接寫內心滋生的思念之情,只說: 「一場雨之後那一遍茵草地更綠了,那一株株的綠草一下子似乎長子一大截,讓這片小小的草地變成了一 張厚厚的絨毯,我感到,那正在滋生的不是小草,而是自己無法阻止的思念。」 這樣的句子含蓄有情,與一般的景物描寫就有了不同。
三,對比式描寫,襯出深刻的主題,環境描寫,還可以將人物在不同年代、不同情況下的不同感受,通過景物體現出來。杜甫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歷來為人們所傳誦,這就是因為兩者之間形成了強烈而鮮明的對比。在《初三的煩惱》一文 中,作者與「楓」初次相識於一個艷陽高照的春日,文中寫道: 「這是一個太陽特好的春日, 柔柔的輕風、暖暖的陽光,枝頭綻放的新綠,無不讓人感到一種勃勃的生機, 廣闊的田野里也如一張淺綠的地毯,一望無垠。」 由於種種原因,後來,作者又不得不與「楓」相別,在這時,作者又用了一段景物描寫,不過,已不是春 日的美好景色,寫出的是秋天的蕭條與孤寂。文章通過春秋景物的不同,鮮明地寫出了人物心境所發生的 巨大變化,深刻地揭示了文章的主題。
四、夢幻式描寫,反映人物的期待 在文章中,我們還可以採用「以虛襯實」的寫法,就是用虛幻的景物來襯出現實社會,折射出人物內心的 感受或期待。如楊朔的《海市》一文中,先對虛幻的海市蜃樓花了大量的筆墨,極力寫出了它的令人神往。 然後寫出尋找時看到的真實的海市——欣欣向榮的長山列島。這時,作者感嘆,「我們看到的長山列島勝過 了海市蜃樓的實景。」虛幻的海市蜃樓寫得越美麗神奇,就越能寫出城市在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顯示出來的 朝氣蓬勃。 唐代詩人楊萬里寫過這樣的詩句:「春花秋日冬冰雪,不聽陳言只聽天(自然之意)。」確實,環境描寫 不能為景而寫景,更不可「情不夠,景來湊」,應該學會讓景物說話,這樣它才能為我們的文章「錦上添花」。
⑤ 景物描寫的方法有哪些
景物描寫的方法:
一、多種感官
如: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味覺等。
例:「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風里帶著些心翻的泥土的氣息,混著青草味兒,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濕的空氣里醞釀。鳥兒將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呼朋引伴的賣弄清脆的歌喉,唱出婉轉的曲子,跟清風流水應和著。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這時候也成天嘹亮的響著。
運用了觸覺、嗅覺、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描寫春風的美妙。
二、多種視角
由遠到近、由高到低、由上而下。仰視、俯視、平視。
例:山頂雲霧繚繞,遠處的山巒時隱時現。半山腰上,一大片桃林,花開得紅火,吸引了無數有人來觀賞,山腳下,小溪潺潺,猶如美妙的音樂。
三、定點觀察
例:從路旁向遠方眺望,只能望見一座座連綿起伏不絕的高山,哦,遠處好像還有幾處人家。我站在路旁抬頭仰望天空,她是那麼的一望無際,朵朵棉花糖似得白雲浮在天空。突然一陣微風輕撫過眼前的麥田,麥苗輕搖,好似與他嬉戲。
遠看。近看。俯視。雅士。形式。仰視。平視。
四、移步換景
一進大門,便見高大的大王椰樹,威武雄壯,參天聳立。再往前走。就是一片竹林,青翠欲滴。穿過竹林。就來到開滿荷花的池塘邊。一陣風吹來,荷葉翩翩起舞,讓人賞心悅目。
五、多種修辭
紅的像火,分的像霞,白的像雪。
運用比喻和排比寫出了春天花開艷麗。
六、想像聯想
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
⑥ 環境描寫的方法
環境描寫: 1.自然環境描寫,是對人物活動的地點、季節、氣候、時間,以及場景的描寫。它有烘託人物心情、推動故事情節發展、點明和突出中心的作用 2.社會環境描寫,一般指對社會背景、時代氣氛、地域風貌的描寫。 多看,多記,多借鑒。是不錯的學習方法。
⑦ 環境描寫的表達技巧和描寫方式一樣嗎
環境描寫的表達技巧和描寫方式不一樣。
從定義上來說,兩者其實並不一樣。展開來講,環境描寫的技巧是指作者在交代環境時運用的各種技巧,這其中包括描寫的具體方式(修辭手法、表達方式等)、描寫的角度(寫作順序、觀察角度、感覺角度等)。所以這兩者的方向和角度都是不一樣的。
環境描寫的作用:
在文章當中的環境描寫並非可有可無的。環境描寫是服務於文章的主題並側面推進對於人物的刻畫。
可很多學生在寫作時,不論情況如何,總是「風和日麗,天高氣爽,小樹對我招手,小鳥為我唱歌」,純粹是為了寫景而寫景,卻不知「一切景語皆情語」——王國維。下面我們就從幾位文學大師的筆下去體會一下環境描寫的重要性。
⑧ 如何寫好環境描寫
環境描寫,指的是文章中人物活動或事情發展所處的一定時間、特定地點以及周圍情況等。它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社會環境,二是自然環境。
社會環境指特定條件下的斗爭形勢、社會關系、社會風尚等社會背景。自然環境是豐富多彩的:狂風暴雨、嚴冬酷暑、春花秋月、明月寒星、白晝黑夜等無一不屬於自然環境。作文中恰當地進行環境描寫,對交代背景、渲染氣氛有很大的作用。
同樣是寫一件好事,如果進行必要的渲染,營造一種典型的環境,表達的效果就會大不相同。比如「小明看見王大爺家買煤球,就主動幫著搬」。雖說這件事也能反映小明助人為樂的精神,但如果加上特定的環境,效果就會大大增強:天上烏雲滾滾,電閃雷鳴,暴雨將至,小明正想回家收衣服,忽然發現王大爺正焦急而艱難地往樓上搬煤球……」這時,小明主動幫王大爺搬煤球就顯得非比尋常:如果遲一會兒,煤球很可能被大雨沖毀,況且小明不去收自家的衣服,卻幫王大爺搬煤球,這種舍己為人、助人為樂的精神就顯得更加突出,更加難能可貴!
此外,環境描寫對表現人物思想、突出文章中心具有很大的作用。正如茅盾先生所說:「人物不得不在一定的環境中活動,因此,作品中就必須寫到環境。作品的環境描寫,不論是社會環境或自然環境,都不是可有可無的裝飾品,而是密切地聯系著人物思想和行動。」換言之,人總是生活在一定的環境中,離開周圍的環境,人就失去了活動的依附;事情總是發生在一定的環境中,離開了特定的時間、地點,事情就成了空中樓閣;寫人敘事,如果沒有環境描寫,作者很難表達清楚自己的寫作目的,讀者則很難准確地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比如,一篇文章這樣寫道:「一天,小明拿著外婆給自己做的新棉衣,高高興興回家去,路過一條小河,發現一個七、八歲的孩子在水裡掙扎,一群人站在岸上指手劃腳說著什麼。小明顧不上多想,急忙跳入水中,將孩子拉了上來,並不容分說給他穿上棉衣。」看了這件事,你們知道小明做了一件好事,還是件壞事?作者對這件事的態度是贊揚,是嘲笑,還是批評?不清楚。為什麼不清楚?因為文中缺少必要的環境描寫。如果加上環境描寫,文章的中心就會一目瞭然。而且加上不同的環境,文章會表現出明顯不同的中心:
環境一:「數九嚴冬,雪花紛紛揚揚地飄落,呼呼的北風刮在人的臉上像刀割一樣疼,天快要黑了。小明疾步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聽到遠處傳來『救命』的聲音……」在這種情況下,小明將失足落水的兒童救上岸,並給他穿上棉衣,無疑是一種英勇救人的壯舉。
環境二: 「金秋十月,天高雲淡,秋風吹來,讓人感到陣陣寒意。豐收的田野上,一條小河緩緩流過。一群農村孩子在冬泳隊教練的帶領下正在熱身,為兩個月後的冬泳比賽做准備,一個孩子已經下水……」在這種情況下,小明「急忙跳入水中,將孩子拉了上來」,雖說是出於好心,但他在不了解事情真相的情況下冒然採取行動,就顯得很魯莽,且不免有破壞冬泳之嫌。
你瞧,環境描寫是多麼重要啊!同學們在今後的寫作中,一定要注意環境描寫。
寫景的方法很多,如突出法、點面法、動景法、靜景法、對比法、全景法、特寫法、白描法、角度轉換法、聯想法等等。在寫寫景作文前應熟練掌握以上方法,下面我們來簡要介紹一些常用寫景方法。
1.立體展現法
所謂「立體」,就是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對景物進行多方位描繪渲染,使人產生如見其景、身臨其境的感覺。《迷人的天山牧場》一文對哈薩克牧女就是從聲音、服飾、動態、靜態等多方面進行描繪,從而立體地展現出牧女的美麗多姿。
2.動靜結合法
善於將景物的動態與靜態結合在一起描寫,會使文章更生動活潑。如《鳥的天堂》一文,作者將茂盛的大榕樹和鳥的活動這一動一靜之景先後加以描繪,通過對比,生動地說明了大榕樹的奇特美麗和「鳥的天堂」的名副其實。
3.點面結合法
這里「面」即陪襯的背景,就如綠葉, 「點」即描繪的重點,就如紅花。 《少年閨土》第一自然段中,作者先在「面」上描繪了一個由「深藍的天空」、「金黃的圓月」、「碧綠的西瓜」所組成的色彩明快、清幽美麗的環境;然後勾畫出少年閨土看瓜刺猹的動人情景,突出表現了少年閨土的機敏勇敢。這樣點面結合,重點突出,給讀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4.巧用修辭聯想法
優美的景物須用優美的語言來顯示,恰當地運用修辭和聯想,可以把景物寫得優美、富有蘊味。像《盧溝橋的獅子》中有關獅子的形態刻畫、《趵突泉》中對小泉眼的描寫、《火燒雲》中有關火燒雲顏色和形狀的變化、《觀潮》中對於潮頭的描繪等,就是熟練地運用了排比、比喻、比擬、誇張、聯想等等常用手法,從而使景物栩栩如生、耐人尋味。為此,選詞造句務求切合情境,不能只是堆砌華麗的詞藻,要知道詞無優劣,貴在巧用。
⑨ 描寫環境的方法有哪些
時間,地點,氣候,景色,包括天氣,樹木花草,自然景觀的描寫
⑩ 作文中如何進行環境描寫
【學習目標】
1、通過環境描寫使文章更富感染力和打動人的力量。
2、能在文章的開頭使用題記的方式美化文章。
【寫前指導】
一、 環境描寫:指對人物所處的具體的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的描寫。
社會環境描寫,指的是對特定的時代背景及人物生活環境的描寫。它所描寫的范圍可大可小,大至整個社會、整個時代,小至一個家庭、一處住所。描寫的內容可以是室內陳設、當地的風土人情和時代氣氛等。社會環境的描寫應具有濃郁的地域風土特色。
自然環境描寫:包括人物活動的時間、地點、季節、氣候以及景物等。
客觀描寫是較真切地再現景物原形的描寫,通過寫景來寫情,即我們所說的「借景抒情」。
主觀描寫是指帶著主觀情感去寫客觀景物,自覺或不自覺地把主觀感情融入景物之中,這在寫作中稱作「寄情於景」。
二、環境描寫的作用:
1.交代事情發生的地點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實性。
2.渲染氣氛。如《故鄉》中對故鄉景象的描寫,渲染了一種悲涼的氣氛。
3.烘託人物的心情。
4.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質。
5.推動情節的發展。
6.深化作品主題。
三、 運用環境描寫要注意:
目的明確——為表達中心思想服務;具體生動——給人身臨其境之感;
抓住特徵——寫出獨具特色的景物。
寫故事性強的記敘文,畫好兩幅畫,即圍繞人物活動的一幅「風景畫」和另一幅「風俗畫」。
四、題記:在作文題目之後,正文之前的一段文字。
1、格式:開頭空兩格開始寫題記的內容,寫完後另起一行靠右寫——題記。
2、要求:可交待寫作緣由,亦可創設環境;可展示主要內容,揭示作品內涵;應意蘊豐厚,情味綿長;既要開宗明旨、簡潔明了,也要語言精美,富有文采。
3、方法:點題式 映襯式 注釋式 懸念式 交代式。
【美文欣賞】
【例文一】
這也是一種愛
潮水擊打卵石,是因為它知道這能使卵石更完美。
——題記
時至夏日,天氣越發炎熱,火爐似的太陽將大地烤得火熱。輾轉於繁華的街頭,一切喧囂都變成了遠處落寞的聲音。獨自走在街頭,一種莫名的傷感湧上心頭,或許是因為這悶熱的天氣,或許是因為考試的再次失利。 從文章的
「我回來了。」一個失望而又痛苦的聲音打破了這一秒的寧靜。「考的怎麼樣?」父親焦急的問我。望著父親充滿希望的眼睛,我好想哭,我不想讓父親滿滿的希望都變成失望,但是,我不能騙他!「沒考好!」這是我第二次這樣回答。我清楚地看到父親眼中的神色變了。父親拿著成績單,默默地,沒有說話,成績單上清楚地寫著「物理:87」。我知道他此時有多失望,因為當我拿到試卷後,我難過的想去撞牆,更何況是為了兒女辛苦付出的父親!過了許久,他都沒說話,而我,早已躲到房間中一個人哭泣。
一片寂靜,只有一個人的哭聲……
過了良久,父親說話了:「別哭了。晚飯想吃什麼,我去買。」我抬起頭,望著父親,他居然沒有對我說些什麼,只是這一句話,讓我倍感愧疚,或許,這也是一種愛。我沒說什麼,因為我覺得我已經沒有這個資格再告訴父親我想吃什麼了,況且我現在沒有一點兒胃口。父親嘆息了一聲,出門了。
夜拉下了它的帷幕。飯桌上,擺滿了我愛吃的菜。此時,只能看見父女倆坐在飯桌前,只能聽見碗筷相碰撞發出的聲音和單調的咀嚼聲。此時,我多麼希望父親能夠痛痛快快的罵我一頓,至少我不會這么難過,也不會這么愧疚!「爸,你罵我吧!我這次又沒考好,我知道你很失望,甚至你比我還難過,你就罵我一頓吧,這樣我也能好受些!」我說話了,強忍著那一滴滴的眼淚。父親也說話了:「我為什麼要罵你?即使我罵你,也不能把你的分數改寫。與其罵你,倒不如鼓勵你。你不是沒有能力考好,而是你這段時間都不在狀態!我總是相信,你的好狀態能回來!」聽了這段話,眼角劃過了苦澀的淚水,我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淚!「你也不要難過了,還要努力啊!」父親拍了拍我的肩膀,對我說道。此時的我,也已暗暗下定決心:下一次一定要考好!
或許,這也是父愛的一種表達方式。沒有過分的遷就,也沒有嚴厲的責罵。或許,這就是如山而又無言的父愛!
【例文二】
這也是一種愛
有時,擁有了一朵雲,便擁有了整個天空。
-----題記
愛是一首歌,使孤獨的人得到心靈的慰藉,愛是一道陽光;使貧困交迫的人感到溫暖。愛是人間最美的詩篇!
首聯 幼兒時純真的愛
幼兒園里,阿姨允許小朋友們出來玩,我迫不及待的跑了出來,搖搖擺擺地像只快活的鴨子。一不小心跌了一跤,我立刻哇哇大哭起來,賴在地上不起來,這時小朋友們紛紛跑過來,七嘴八舌的說:「孩子是不哭的」「阿姨說好孩子要堅強!」「喏,給你糖,不要哭了哦!」抬頭看見小朋友的笑臉,我乖乖的擦掉眼淚,甜甜的 笑了。這源於童年純真的愛。
頸聯:童年時無暇的愛
一眨眼,我上小學了,父母也對我更操心了。總是把我的生活達理的井井有條。
午餐桌上,照例有我愛吃的紅燒排骨、糖醋魚、土豆絲。我頓時垂涎三尺,來到了飯桌旁,抓起排骨就往嘴裡塞,那情景就像一個貪吃的小花貓。我抬起頭,看到了一雙慈祥和藹的眼睛在望著我,那是怎樣的眼神啊!就像是藍天對白雲的依戀;海浪對礁石的眷戀;大海對魚兒的呵護。那眼神是那麼細膩、無暇,那裡飽含著母親對孩子綿延無盡的愛啊!
「媽,你怎麼不吃啊?」媽媽先是一愣,然後趕忙站起身,忙不疊的為我夾菜。一邊夾一邊說:「你多吃點,不用管媽媽嗎,媽媽不餓。」
媽媽怎能不餓呢?只有我知道,她是像我撒了一個愛的謊言。我的眼圈澀澀的,這源於母親無暇的愛。
頜聯:中學時難忘的愛
上了初中,老師的鼓勵和幫助無疑是我最大的指路明燈。
當我遇到困難時,老師總是諄諄教導我,像一位天使為我指點迷津。當我遇到難題時,老師總是耐心的為我講解,幫我理清解題思路,讓我遨遊在學習的樂園中。當我成功時,老師總是細心的教育我不要驕傲,要有一顆謙遜的心面對。使我在失敗時永不退縮;使我在成功時不卑不躁。我感謝我的老師,她為我積奠了堅實的後盾。
尾聯:未知?
將來的情況還是個未知數,還會有許許多多的人給予我關愛和鼓勵,我會努力的接受這份愛,我明白的愛的接力是永不停止的。愛是你我用心交織的夢,愛是你我的心在患難時不變的諾言,讓我們遵守諾言,讓愛永駐!這也是一種愛!
【例文三】
這也是一種愛
人生在世,處處關愛。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父愛、母愛;有「人之相知須知心,心通道氣轉深」的同學之愛……由此可見,記憶的長河裡無不需要愛去繪畫出斑斕的彩圖。愛是無形的,它不需要你看,不需要你聽,而需要你去深深地體會。愛,並不一定需要表達或故意彰露,只是一個小小的舉動,也同樣是一種愛。
雖然已是春天了,可天氣還沒有轉暖,依舊十分寒冷。雨似斷了線的珍珠淅淅瀝瀝的下著,纏綿不絕。我刷刷寫著的雙手變得冰冷冰冷的。媽媽不時的走過來,一會兒問問我冷不冷,一會兒問我要不要加件衣服,可是這些都剋制不住雙手的溫度。這時,媽媽探下身,拿起我的雙手放在她自己的手中輕輕地搓。媽媽的手並不是那麼的暖和,可不知為什麼,讓我感覺頓時一把熊熊火焰被點燃,溫暖了我每一個細胞,再流入血液中,融為一體。剛才寒冷的感覺已拋入九霄雲外了,彷彿外面的雨也瞬間停止了。我知道這是愛的力量。而媽媽用手替手取暖的那一刻已被定格,永遠留在我記憶深處,永不磨滅。它是美麗的,它是感人的,它是肺腑的。
愛是一種高度,愛是一種力量。我在愛的熏陶與灌溉下茁壯成長。在別人的眼中,媽媽的雙手是細小而蒼白的,但在我的心中,媽媽的雙手是寬大而溫暖的。媽媽用雙手把愛的火焰傳遞給我,難道我還會感到寒冷嗎?小時候,是媽媽握住我的手,給我溫暖;長大後,我會握住媽媽的手,給她慰安!
郁達夫在《故都的秋》中寫到:「秋天,這北國的秋天,若能留得住的話,我願把生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回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對於媽媽,我同樣願意把生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回有生之年,母親那刻骨銘心的愛,只因世間最珍貴的莫過於此!
愛是含蓄的,愛是深遠的。小手握大手,這也是一種愛。
【沙場練「兵」】
題目:
有一種愛叫做執著,有一種愛叫做祝福,有一種愛叫做祈求,有一種愛叫做無私,有一種愛叫做真誠,有一種愛叫做奉獻,有一種愛叫做..........愛有很多 :媽媽的嘮叨是一種愛;爸爸的嚴厲是一種愛;老師的教育是一種愛;同學的友誼是一種愛;陌生人的一臂之助也是一種愛……在你的生命中,一定有許多溫暖的情節歷歷在目,一定會有許多關愛的故事浮現眼前,請你以《這也是一種愛》為題,寫一篇不少於650字的記敘文。
要求:用題記或後記的形式行文,記敘事件的過程中穿插環境描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