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臉部擦傷如何處理
割傷和擦傷 嬰幼兒常常會摔倒'所以你應當多准備一些跌打損傷葯。 如何處理 事實上'一般的擦傷只會流一點兒血,如果程度較輕,甚至不會出血。對於這種情況,不需要特別的醫療處理就能恢復'只需給孩子一個溫柔的擁抱就夠了。 如果創面比較大,用清水仔細沖洗干凈,因為這種傷口一般都會沾有臟東西。比如摔在地上蹭傷膝蓋時,一定要把傷口上面的灰塵洗凈,否則可能引發感染。當傷口洗凈後,可以塗上一些殺菌止血的外傷軟膏,然後再用寬松的潔凈棉布包紮,注意不要包太緊。 處理割傷時,首先要用干凈的棉布將傷口包紮,包紮時稍用力以止血。如果傷口臟,應在包紮前先清洗。小的割傷並不需要去醫院治療,它們會自己長好。當傷口止血後要去除包紮物,讓它暴露在空氣中,能增長孩子的勇氣,所以盡可能讓傷口暴露在外,等它們自己長好。對於較大的傷口'需要每天換紗布'以免傷口感染。 何時需要就診 割傷較深'或者傷口表面很臟'簡單清洗並包紮止血後'應立即送診所進一步處理。 扎刺 小傢伙大部分的「探索」游戲都結束於手或者腿上扎的「小刺兒」。小孩兒在扎刺後會傾向於來回抓傷處,因此如不及時處理可能引起嚴重的感染。 如何處理 用肥皂水仔細清洗患處以及附近的皮膚,然後使用消過毒的鑷子輕輕夾住刺,稍用力垂直向 外拔就可以了。注意用力不要過大以免將刺體折斷。 何時需要就診 如果扎的刺比較大,或者嵌入皮膚比較深,或者位於關節處比如手肘或者膝蓋,或者位於眼部及附近時,應尋求醫生幫助。再有,如果你取出刺後,發現附近有些腫時,也應聯系醫生,這很可能是患處感染了。 燒傷和燙傷 燒傷和燙傷,如果處理不好,對於嬰兒來說往往會因此產生極為嚴重的後果,因為他們的皮膚非常薄。 如何處理 無論造成傷害的東西是燙物、明火、電還是化學物品'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一樣的:立即使用涼水沖患處持續10分鍾以上。不要使用洗滌劑、凝膠或者黃油(某些偏方如此),也不要摻進冰塊。 何時需要就診 燒傷臉部、手腳'或者生殖器官時,應立即去醫院'否則一旦耽擱'可能引發嚴重的後果。對於12個月以下的嬰兒,無論何種類型的燙傷或者燒傷'無論嚴重程度如何都應該去看醫生。所有因電擊或者化學物品導致的傷害都應當去看醫生。 牙齒碰傷 如果孩子不慎摔倒,還碰到了牙齒'無論是直接摔掉還是僅連著一點皮,牙齒都還有被修復的機會。 如何處理 如果牙齒已經掉落'馬上用清水仔細清洗牙齒'然後'用手捏住下頜'不要碰到牙根部'輕輕把它塞回到孩子的牙床里。注意提醒孩子不要去碰它。同樣的'如果牙齒還連在牙床上'只需把它推回到正確位置就可以了。嬰兒的牙床有極強的再生能力,用不了多久就能恢復。 何時需要就診 如果牙齒無法准確放回,應把它放入牛奶中隨身帶好,然後帶孩子立即去看牙科醫生。請注意'從牙齒脫落到見到醫生為止'這個時間不應超過30分鍾,否則很容易影響牙齒再植的成功率。 磕碰傷 當孩子學會爬之後,無論你如何地小心謹慎,總是不能避免他受傷。大部分孩子在這一年都會碰傷幾次頭。通常,他們摔倒後只需要媽媽一個溫柔的吻就可以了。不過我們建議在孩子摔傷頭部時,父母應持續觀察孩子6個小時以上'以免發生意外。 如何處理 使用冰袋或者其他什麼涼的東西敷在傷處,這樣可以避免傷處腫脹,還能減少並發症的發生幾率。使用冰袋時注意用棉布包裹後再使用,不要將冰塊直接接觸皮膚。然後視情況安撫孩子,以緩解他的疼痛感。 何時需要就診 如果發生昏迷、頭暈、口吐白沫,或者疼痛持續1小時以上'應立即送醫院。如果懷疑有骨折、脫臼等情況時'請立即送醫院或者附近的醫務所接受檢查。如果發現孩子身上出現瘀青並且伴隨發燒症狀'也應盡早去醫院檢查'以排除某些嚴重疾病的可能。 對於好奇的寶寶來說,家就是一個探險樂園。會爬了,能夠獨立行走了,滿房間亂轉,有的時候真不是大人們能時刻看護得住的。為了防止意外發生,聰明的做法是將可能發生的意外消滅在不可能中。先給寶寶營造一個安全的家,比發生意外後再補救要好得多,難到不是嗎? 營造安全的家 防止扎傷 剪刀、水果刀、針等銳器物品要放到寶寶拿不到的地方;客廳不要放玻璃茶幾和玻璃水杯,防止玻璃破碎後扎傷寶寶。孩子吃飯時,要給孩子使用不易碎的、無鋒利尖頭的兒童餐具。 防止燒(燙)傷 把火柴、打火機等收起來,熱水瓶、熱湯、熱飯放在寶寶夠不到的高處。給寶寶洗澡時,正確的程序應該是先放涼水,然後再兌熱水,防止寶寶被燙傷。 防止吞異物窒息 硬幣、筆帽、玻璃球、紐扣等許多小物品最好裝在一個寶寶打不開的袋子里藏起來,要特別注意防止他們誤吞異物引起窒息。孩子的手邊不要有容易造成窒息或危險的東西。在給3歲以下的孩子買玩具時,也最好不要買那些細小的可被孩子放到嘴裡,或是帶有細小零部件的玩具,不要買帶尖頭或有鋒利邊緣的玩具。 防止電擊傷 把寶寶手指或金屬棍能伸進去的電源插孔,都用塑料膠帶封起來,電源插座要盡可能安裝在比較隱蔽、寶寶摸不到的地方;微波爐、電暖氣、電風扇等電器也盡量放在不會引起寶寶特別注意、或不容易接觸到的地方。 防止摔傷、跌傷 地板上最好鋪上泡沫塑料墊,防止孩子從床上掉下來摔傷;傢具宜選擇邊角圓滑的,或者給傢具的尖角加上護套,防止孩子摔倒時撞傷;住樓房陽台上不要堆放雜物,防止孩子從雜物上攀爬墜樓。 防止誤食葯 家裡放葯的櫃子一定要鎖好;衛生間、廚房裡的清洗劑、消毒液,要把蓋擰緊放到孩子摸不到的地方。不要拿空飲料瓶去裝危險溶液,以免寶寶誤食。家中室內最好不要放強酸、強鹼等危險物品。
2. 幼兒皮膚輕微擦傷正確的處理方法是什麼
寶寶皮膚擦傷後要先用生理鹽水清洗傷口處的淋漓等,然後進行止血,再用碘伏或者酒精進行消毒,考慮到酒精的刺激比較大,可以先用雙氧水消毒,再用碘伏擦除。
3. 小兒皮膚擦傷要如何處理
皮膚擦傷:最輕一種創傷,系致傷物與皮膚表面發生切線方向運動所致,亦即皮膚與粗糙面摩擦而產生的淺表損傷。通常僅有表面剝脫,少許出血點和滲血,繼而可出現輕度炎症。首先用流動清水沖洗傷口,去除傷口內污物,然後用肥皂水清洗,徹底沖洗干凈後可用0.2%碘伏、0.1%安多伏原液消毒傷口,創面較深的可用消毒紗布覆蓋傷口,必要時到醫院就診。
4. 兒童傷口處理的正確方法
對於不同的傷口,處理方法也不盡相同。下面帶大家理解如何正確處理傷口。
傷口受傷,是否要包紮?
如果皮膚破損程度不大,只是輕微的擦傷、裂傷或輕度的燙傷,可以直接暴露傷口。如果是面部、會陰部受傷,一般也應該直接暴露傷口。
而如果是手掌、腳部等容易摩擦的部位,或者傷口較深的,可以用消毒紗布包紮傷口。滲液較多的應該每天更換紗布敷料,一般傷口可以2-3天更換一次敷料。記住一定要保持傷口清潔、乾燥,這樣能減少感染的風險。
擦傷:用生理鹽水沖洗傷口
如果傷口很淺,面積較小,可以用碘伏、酒精塗抹傷口周圍的皮膚,然後塗上抗菌軟膏,可以直接暴露傷口,也可以用干凈的消毒紗布包紮好。小的創口可貼上創可貼。
如果傷口較深,而且傷口有污物,要及時要生理鹽水沖洗傷口。如果沒有生理鹽水,可以用清水沖洗干凈傷口,然後用碘伏塗抹傷口以及周圍組織,再塗上抗菌軟膏。而如果受損部位嚴重,最好到醫院檢查。
砸傷:輕度的紅腫不需要處理
孩子不小心被重物砸傷,或者擠傷,如果只是出現輕度的皮膚紅腫疼痛,可以先觀察傷口,暫時不用處理。
如果是皮膚破損,可以按照擦傷進行處理。假如皮膚淤紫、破裂、劇烈疼痛,最好盡快到醫院檢查。
刺傷:首先判斷是否有殘留刺傷物
如果孩子被細長的玻璃、針、釘子或刺刀刺傷皮膚,需要及時到醫院處理,因為這樣可能會感染破傷風。
在送孩子到醫院檢查之前,可以先簡單的處理傷口:傷口如果沒有刺傷物,可以擠壓傷口,讓它留一點血液,之後用雙氧水、生理鹽水沖洗,最後外塗碘伏。而如果傷口留有刺傷物,可以用消毒後或火燒後的鑷子取出,再按上述的方法處理傷口。
燒傷燙傷:用流動的清水清洗傷口
孩子被火焰、高溫液體、熱蒸汽等燒傷或燙傷後,應該先用流動的液體沖洗傷口15-30分鍾。如果衣服沾在傷口上,最好先泡濕衣物,然後輕輕弄開衣服。
家長們可以在孩子的受傷部位裹上干凈的布條、紗布或床單,不能在傷口上塗牙膏。
5. 臉上擦傷怎樣才能好的快點
外傷的緊急處理方法(一) 1、表皮擦傷 —般由摔傷、碰撞而造成。人的皮膚分為表皮(在最外層),表皮的下面是真皮,含有豐富的血管和神經,再下面是皮下組織。擦傷最外層的表皮,不會出血很多,但比較痛。輕微的表皮擦傷,如果創面很乾凈,塗些碘酊以保護局部不使感染,任其自然乾燥就可以了。如果擦傷面積比較大,或傷處粘有泥土及其他不潔的東西時,可用涼開水或2—3%的淡鹽水沖洗干凈,然後再塗上碘酊。如果傷口粘有碎玻璃、金屬碎屑等,沖洗不凈時要去醫院處理。泉州兒童醫院小兒外科曾洪飈 2、皮膚撕裂傷 多因摔、撞嚴重將表皮、真皮全部撕裂。傷口不整齊、不規則。這種傷口多數出血較多,一般不宜自己處理,但首先要按壓止血,然後速送醫院清創縫合處理。在按壓止血時要用消毒紗布或干凈手絹、毛巾等蓋住傷口出血的地方按壓。干萬不可用沙土、牙粉、麵粉等灑在傷口上,因為這些東西都可將細菌帶入傷口,使傷口感染化膿。如果細菌進入血液到全身,可引起敗血症,後果是非常嚴重的。 3、割刺傷 多因小孩自己玩刀、剪、針等利器時誤傷,或互相打鬧時用利器至傷。可傷及表皮、真皮。如割傷大血管可以出血很多,一般傷口比較整齊、干凈。 處理方法:首先要止血。最簡單的方法是壓迫止血。用消毒紗布或干凈手絹,緊緊地按壓住出血處即可止血。也可在傷口處塗雲南白葯按壓片刻。止血後用「創口貼」粘合。如果傷口不深,止血後塗以碘伏,不用作粘貼處理也可自愈。如果傷口很深,應去醫院注射破傷風預防針。破傷風細菌是一種厭氧桿菌,在傷口的深部容易生長繁殖,如果不幹凈的針將破傷風細菌帶入傷門的棉處,會引起破傷風,後果是不堪設想的。如果割傷,傷口較大,較深,也應去醫院做縫合處理
6. 對幼兒擦傷應做如何處理
小孩子因無法完美控制自己的肢體、經常摔東西等行為受傷。
2.孩子的頭和身體比例還不協調,所以站立不穩,同時喜歡攀爬也是造成受傷的主要原因!
3.年齡較大的孩子受傷一般是因為運動和玩耍是不注意造成。
可以立即採取的救治措施:
1.去除臟污:用清水沖洗擦傷處,除去表面的灰塵或小石頭。
2.清潔傷口:使用生理鹽水或稀釋的消毒液清潔傷口,這會有刺痛感,因此要幫助孩子做好准備。
3處理傷口:用干凈的紗布包或溫熱的毛巾清潔傷口周圍的皮膚,注意棉絨會在傷口上留下纖維,因此不要這些物品接觸傷口。
4.如果傷口正在流血,請按壓傷口15分鍾,如果仍然有血液流出,請立即前往醫院治療。如果傷口不在出血,則可以塗上抗菌軟膏或凡士林等軟膏,用無菌的紗布包紮傷口。
在接下來的幾天里要保持傷口清潔並幫助傷口癒合:
1.每天用生理鹽水或稀釋的消毒液清洗傷口,更換紗布。
2.2-3天後去除紗布。
3.在洗澡時保證收口不會觸碰到水。
4.提醒孩子不要揭開結痂,如果結痂破壞容易發生感染和形成疤痕。
在受傷後的幾天里,主要是注意傷口是否有感染跡象。如果出現發紅,疼痛,腫脹和膿液等情況,這請立即前往就醫。
如果出現以下情況請立即帶孩子就醫:
1.即使按壓傷口很久血液還是無法止住,而且擦傷很深。
2.擦傷處有很多污垢,例如礫石、木頭、金屬或玻璃碎片,且無法自行清理。
3.擦傷面積很大,且邊緣粗糙,參差不齊。
4.不確定孩子是否接受過破傷風疫苗接種。
5.被動物或者生銹利器刺傷。
7. 騎車摔倒臉著地 臉擦傷了 表皮掉了 因為只露出紅色的部分 求救現在該怎麼辦 是用鹽水清洗嗎怕留疤
面部皮膚挫擦傷要徹底清潔創面,消毒,預防感染,這幾天創面不要沾水,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創面處理;1、清創由於擦傷表面常常沾有一些泥灰及其它臟物,所以清洗創面是防止傷口感染的關鍵步驟。可用淡鹽水(1000毫升涼開水中加食鹽9克,濃度約0.9%),沒有條件也可用自來水、井水邊沖邊用干凈棉球擦洗,將泥灰等臟物洗去。 2、消毒有條件者可用碘酒、酒精棉球消毒傷口周圍,沿傷口邊緣向外擦拭,注意不要把碘酒、酒精塗入傷口內,否則會引起強烈的刺激痛。也可用20%按葉煎劑代替碘酒、酒精消毒皮膚。
3、上葯可在創面上塗一點紅葯水(紅汞),此葯有防腐作用且刺激性較小。但要注意不宜與碘酊同用,因兩者可生成碘化汞,對皮膚有腐蝕作用;汞過敏者忌用。新鮮傷口不宜塗紫葯水(龍膽紫),此葯雖殺菌力較強,但有較強的收斂作用,塗後創面易形成硬痂,而痂下組織滲出液存積,反而易引起感染。
4、包紮用消毒紗布或清潔布塊(可用熨斗熨幾下)包紮傷口,小傷口也可不包紮,但都要注意保持創面清潔乾燥,創面結痂前盡可能不要著水。
5、感染創面的處理如果創面發生感染,可用淡鹽水先將傷口洗凈再塗以紫葯水;或將鮮紫花地丁研細,加熱消毒後,加等量甘油,和兩倍水,調成糊狀,塗敷患部,每天或隔天換葯1次。對皮膚及表淺軟組織早期化膿性炎症,敷葯數次,即可見效。也可用大蒜搗爛取汁,取大蒜汁1份,加冷開水3~4份,沖洗化膿傷口;必要時還可將大蒜汁稀釋一倍後濕敷,但蒜對皮膚有一定刺激性。
6、小兒奔跑玩耍時不慎跌倒,而致局部皮膚擦傷,這種擦傷傷口較淺,一般不用去醫院,只在傷口上塗些紅葯水或紫葯水即可。如果創面較臟,可用清水沖洗干凈。否則,傷面口癒合後,臟東西可能留在皮膚里去不掉了。面部擦傷時尤其應注意,以免影響孩子的容貌。擦傷的創面不必包紮,但注意避免沾水及沾上塵土及其它臟物,以防止創面感染。臉部的擦傷,需注意如有砂子、煤渣嵌入皮膚時,及時用軟刷子刷洗創面,不能有渣屑留於皮膚內,一般不要塗抹紫葯水。如果擦傷面較大,在面部創面清潔消毒後,敷上油紗布,再包紮好。
7、皮膚擦傷慎用創可貼
許多人擦傷皮膚後,習慣貼一片創可貼了事,但擦傷的傷口不適宜用創可貼,而應該用紫葯水消炎,讓傷口自然暴露在空氣中,以待癒合。這是因為,擦傷皮膚的創面比普通傷口大,再加上普通創可貼的吸水性和透氣性不好,不利於創面分泌物及膿液的引流,反而有助於細菌的生長繁殖,容易引起傷口發炎,甚至導致潰瘍。希望能夠幫到你
8. 兒童擦傷破皮怎麼處理
文章導讀
兒童在玩耍的時候,經常會出現磕磕碰碰的情況。尤其是沒有在大人的陪同下,更是會出現擦傷破皮的情況。一般來說,兒童擦傷破皮需要及時的進行處理。如果不是很嚴重的話,家長們可以對傷口進行消毒和包紮,防止傷口上的細菌感染。但是如果病情比較嚴重的話,最好到醫院進行處理。
嚴重擦傷需要就醫
如果出現以下任一情況則需到急診科就診:
1、出血呈噴射狀或經按壓無法止血;
2、擦傷的傷口較深或傷口處露出脂肪、肌肉;
3、傷口處的污物無法去除;
4、傷口長時間不癒合或者出現紅腫疼痛。
皮膚擦傷處理的常見誤區
用紅葯水、紫葯水消毒
紅葯水含有汞離子,對於汞過敏的人可能出現接觸性皮炎;紅葯水使用過多還可能導致汞中毒等問題。此外,紫葯水有一定潛在的致癌性,同時還會因傷口結痂過快而影響較深傷口的癒合。
擦傷後可供選擇的葯水有,酒精、雙氧水、碘酒、碘伏。但綜合考慮到刺激性、色素沉著等問題,對於較表淺的擦傷,碘伏是最好的選擇。
在傷口處塗抹鹽、麵粉、牙膏等
很多人在孩子擦傷皮膚後都習慣的給孩子塗抹一些鹽、麵粉、牙膏或者醬油等,認為可以消炎止痛。但是事實上這些東西並不能起到止血、殺菌的作用,反而會刺激傷口、造成進一步的污染,影響傷口癒合,甚至導致感染。
9. 嬰幼兒發生擦傷應該怎樣處理
多發生在孩子跌倒後,為皮膚的損傷,但有深淺之分。如傷得較淺,僅出現輕微疼痛,只需抹點紅葯水,兩三天即會好的。如果傷得較深,傷口可有滲血或滲液,疼痛可較劇烈。如傷口表現較清潔的話,亦只需抹些紅葯水或紫葯水即可,一周左右多痊癒。如傷面較臟,則應用自來水或涼開水沖洗干凈後,再抹上紅葯水或紫葯水,然後用干凈的敷料包紮兩三天。深擦傷往往有一結痂的過程,痂蓋脫落後傷面即已癒合。有時候,如痂尚未成熟即被剝落,則須重新結痂。須注意的是,發生在臉部的擦傷,如創面有泥土或其他污物而沒有及時清洗,則以後會在表皮上留有斑點,以致於影響面容。所以對面部的擦傷,應尤為重視清洗處理。如創面嵌入了煤屑或石渣等異物,一定要去醫院處理。
10. 小孩摔跤臉上擦破皮怎麼辦
小孩子天生就是活潑好動的,而且對周圍的所有事物都是非常好奇的,所以經常會到處玩耍,而且小孩子完全沒有安全意識,不懂得自我保護,而且身體的協調能力又很差,所以經常會出現摔倒的情況,孩子摔在地上很容易出現臉部擦傷,這時候要採取下列這些解決措施。
小孩摔倒臉擦傷怎麼辦?
雖然醫學上對於一些傷口的處理方法叫做,但是孩子的面部皮膚比較稚嫩,一旦出現嚴重的擦傷現象,第一時間正確的治療方案將會尤為關鍵,特別是對於已經深及真皮層的傷口,不僅需要在整個的治療過程當中特別注意,家長們在平日護理的時候,也需要格外注意對於肌膚的保護,尤其是傷口部位的清潔,提前做好有效的預防感染措施。那麼,小孩臉部擦傷該怎麼處理呢?
第一,碘酒消毒傷口。碘酒具有非常好的殺菌消毒的效果,主要適用於處理皮膚表層出現了傷口以及流血的現象,對於殺死一些細菌和病毒都有著很好的作用。專家建議:對於一些面積比較小並且很淺的傷口,可以及時用紅葯水或者是碘酒,均勻的塗抹在傷口周圍,之後才用干凈的消毒紗布包好,根據情況,定時進行換葯消毒。
第二,貼上創可貼。創可貼又被稱之為是「止血膏葯」,不僅能夠起到保護傷口的作用,同時還具有止血的效果,如果寶寶面部出現擦傷的現象,面積比較小,且傷口很淺時,可以通過創可貼進行止血護創。專家建議:在寶寶受傷之後,如果沒有碘酒或者紅葯水,可以及時用清水將傷口清洗干凈,或者是塗上抗菌軟膏,最後貼上創可貼。
第三,龍珠軟膏。龍珠軟膏不僅具有祛腐生肌的效果,同時對於消腫止痛也有著非常好的作用,並且這種葯膏不具有激素,可以使用在寶寶稚嫩的肌膚上,安全無毒素。專家建議:家長們在幫助孩子選擇抗菌軟膏的時候,需要特別注意孩子的傷口以及皮膚的嬌嫩,需要選擇沒有自己不含激素的軟膏,這樣才能夠安全有效地幫助寶寶止血護創。
第四,塗微生素E或者是C。維生素E可以滲透皮膚,達到潤膚的效果,能夠促進傷口快速癒合,同時還能夠保持皮膚彈性;維生素C又具有美白養顏的功效,對於顏色稍微比較深一些的疤痕,塗抹維生素c可以用來美白,可以使周圍健康肌膚與疤痕處色調一致。專家建議:選擇維生素e膠囊的時候,在使用前可以用針戳破,然後將其液體均勻的塗抹在疤痕上,每次輕揉5-10分鍾,每天進行兩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