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樣鍛煉手腳腦的協調性
協調性訓練法大概有以下多種手段:
不習慣動作之各種身體練習。
反向完成動作;右手換左手用。
改變已習慣動作速度與節奏。
以游戲方式完成復雜動作(慢動作)。
要求創造性改變完成動作方式。
採用不習慣組合動作,使已掌握動作更加復雜化練習。
改變動作空間范圍。
利用各器械或自然環境做各種較復雜練習(圓球)。
適時用信號或有條件刺激以使改變動作之各種練習。
㈡ 協調性訓練動作有哪些
1、平衡步:提高身體平衡性以及四肢協調性。
起始姿勢抬起雙手至與肩同高;將一隻腳放在另一隻腳前方的方式沿直線走;向前走,抬起後腿,然後暫停1秒,接著每條腿邁20步。
2、樹式:提高身體平衡性,強化小腿與軀干協調性
豎直站立,將足底放在對側大腿內側,保持腹部收緊,雙手成祈禱的姿勢,保持10~30秒換對側重復此動作。
3、向上抬手:提高肩部,胸部頸部背部整體協調性。
站立,手臂放與身體兩側,吸氣從兩側抬起你的手臂,伸直軀干繼續抬起手臂直至手臂位於頭部正上方。向上延展你的手臂且掌心相對,保持10~30秒。
4、上犬式:打開胸部,強化肩部腹部協調性,增肌後背柔韌性。
起始於低位平板支撐。向上抬起你的軀干且臉朝向前方。足背放在地面且伸直手臂,保持膝蓋和大腿抬離地面,保持這個動作10~15秒。
5、穿針引線:提高肩背部協調性。
起始於四足中立位,背部放平放鬆呼吸。一隻手臂從胸部下方穿過並向對側延展,同時旋轉手臂。接著換對側手臂,重復此動作30~50次。
㈢ 如何鍛煉手腳協調性
一、練習手腳協調性的方法:
1、在家找一所練車型座椅高度一致的椅子自然坐好;
2、將雙腿自然分開,分開的距離與所練車型離合器與油門踏板的距離一致;
3、將雙手自然的平放在大腿上,一手握拳,虎口向上,另一手展開,手掌向下;
4、握拳的手呈上下運動敲打大腿,另一手手掌貼住大腿前後直線磨擦.雙手同時進行.等能熟練做出後馬上交換雙手的動作;
5、雙腳的訓練;
(1)、先一隻腳以腳跟為軸,腳尖做上下點擊地面動作;
(2)、另一隻腳也以腳跟為軸但腳尖做左右擺動點擊地面動作.等到能熟練做出後馬上交換雙腳的動作.
6、可以用不同的速率,不同的節奏來反復練習,也可以雙手雙腳同時動作,逐個變換來練習.
二、注意事項:
1、以上方法適合初學者;
2、換擋動作在無車時要反復強化練習;
3、心理緊張會導致手腳不協調,要有良好的心態面對復雜的路況。
㈣ 怎樣練習自己的手腳協調性
一、練習手腳協調性的方法:
1、在家找一所練車型座椅高度一致的椅子自然坐好;
2、將雙腿自然分開,分開的距離與所練車型離合器與油門踏板的距離一致;
3、將雙手自然的平放在大腿上,一手握拳,虎口向上,另一手展開,手掌向下;
4、握拳的手呈上下運動敲打大腿,另一手手掌貼住大腿前後直線磨擦.雙手同時進行.等能熟練做出後馬上交換雙手的動作;
5、雙腳的訓練;
(1)、先一隻腳以腳跟為軸,腳尖做上下點擊地面動作;
(2)、另一隻腳也以腳跟為軸但腳尖做左右擺動點擊地面動作.等到能熟練做出後馬上交換雙腳的動作.
6、可以用不同的速率,不同的節奏來反復練習,也可以雙手雙腳同時動作,逐個變換來練習.
二、注意事項:
1、以上方法適合初學者;
2、換擋動作在無車時要反復強化練習;
3、心理緊張會導致手腳不協調,要有良好的心態面對復雜的路況;
㈤ 什麼練習讓手腳配合更協調
一、練習手腳協調性的方法:
1、在家找一所練車型座椅高度一致的椅子自然坐好;
2、將雙腿自然分開,分開的距離與所練車型離合器與油門踏板的距離一致;
3、將雙手自然的平放在大腿上,一手握拳,虎口向上,另一手展開,手掌向下;
4、握拳的手呈上下運動敲打大腿,另一手手掌貼住大腿前後直線磨擦.雙手同時進行.等能熟練做出後馬上交換雙手的動作;
5、雙腳的訓練;
(1)、先一隻腳以腳跟為軸,腳尖做上下點擊地面動作;
(2)、另一隻腳也以腳跟為軸但腳尖做左右擺動點擊地面動作.等到能熟練做出後馬上交換雙腳的動作.
6、可以用不同的速率,不同的節奏來反復練習,也可以雙手雙腳同時動作,逐個變換來練習.
二、注意事項:
1、以上方法適合初學者;
2、換擋動作在無車時要反復強化練習;
3、心理緊張會導致手腳不協調,要有良好的心態面對復雜的路況;
㈥ 怎麼練習自己的協調
很多運動對練身體的協調性有很好的的作用。
1、用筷子夾豆子。用筷子夾豆子,可以鍛煉手眼協調能力,眼睛看到的東西,用手來完成,因為豆子比較小,夾起來很困難,所以,必須非常專注、動手能力強的才能夾起來。
2、拍皮球。拍皮球時,球會上下運動,必須要拍到一定的位置,並且要在適當的時機和固定的頻率,才能怕皮球拍好。
3、跳繩、打籃球等體育運動。
㈦ 如何提高手腳協調能力
多做一些提高自己協調能力的活動。平時也可以做一些手指的運動,這樣也可以提高自己的手指能力,協調能力應該也有一部分是受大腦控制的,還是要鍛煉自己的大腦靈活度。
㈧ 如何訓練手和腳的協調性
晚上好朋友,Chosen1丶很榮幸能回答你的問題。
手腳協調性訓練法大概有以下九種手段:1、不習慣動作之各種身體練習;2、反向完成動作;3、改變已習慣動作速度與節奏;4、以游戲方式完成復雜動作;5、要求創造性改變完成動作方式;6、采不習慣組合動作,使已掌握動作更加復雜化練習;7、改變動作空間范圍;8、利用各器械或自然環境做各種較復雜練習;9、適時用信號或有條件刺激以使運動員做改變動作之各種練習。
協調性訓練法之頻率愈是基層要愈高,當然,如果是兩公尺以上長人,動作仍不協調,頻率也要高。在准備期每星期之頻率以二到三次較佳,動作項目最少十項,每項動作最少練習三次到五次。
協調性訓練處方之安排,由於它是一種強化訓練,所以在准備期與鍛練期中,必需打好基礎,在調整期與比賽期中,就沒有專項的協調性訓練。在處方安排上,可依據上述訓練法所列的二十個項目,再加上教練另編項目來操作。強度以七十%,頻率以每星期三次。動作如下:
1.縱跳:雙腳並攏手彎向上跳。
2.前後跳:方法要領同上,但向前與後跳。
3.側跳:方法要領同上,但向左與右跳。
4.方形跳:方法要領同上,但向方形位置跳。
5.轉向跳:方法要領同上,但跳起後轉向180度著地身體與雙手要去維持平衡,可向左與向右跳。
6.跳躍轉向:方法要領同上,但是以單腳跳。
7.側向交叉步:有左交叉與右交叉兩種。
8.手腳反向動作:單腳立雙手與提起腳作方向相反。
9.站蹲撐立:先站立後蹲,然後雙手撐地雙腳向後蹬直,雙腳再收回原地,最後站起。
此為一組循環。其它有10.陀螺翻滾、11.左腳內曲用右手碰、12.持球8字擺振、13.站立拋接球、14.坐拋接球、15.拋球向前後跑向前接球、16.蹲互推、17.站立跳起互推、18.站蹲撐立接球、19.坐蹲立接球、20.翻滾接球等。
當然,協調性訓練在於要求速度與時間和動作之配合下完成,亦即動作越復雜學習效果越佳,所以教練可以再編十到二十項動作,計約三十個項目練習。
㈨ 如何鍛煉手腳協調
1.縱跳:雙腳並攏手彎向上跳。
2.前後跳:方法要領同上,但向前與後跳。
3.側跳:方法要領同上,但向左與右跳。
4.方形跳:方法要領同上,但向方形位置跳。
5.轉向跳:方法要領同上,但跳起後轉向180度著地身體與雙手要去維持平衡,可向左與向右跳。
6.跳躍轉向:方法要領同上,但是以單腳跳。
7.側向交叉步:有左交叉與右交叉兩種。
8.手腳反向動作:單腳立雙手與提起腳作方向相反。
9.站蹲撐立:先站立後蹲,然後雙手撐地雙腳向後蹬直,雙腳再收回原地,最後站起。
㈩ 怎麼訓練協調性
協調性訓練有以下九種方法:
1、不習慣動作之各種身體練習;
2、反向完成動作;
3、改變已習慣動作速度與節奏;
4、以游戲方式完成復雜動作;
5、要求創造性改變完成動作方式;
6、采不習慣組合動作,使已掌握動作更加復雜化練習;
7、改變動作空間范圍;
8、利用各器械或自然環境做各種較復雜練習;
9、適時用信號或有條件刺激以使運動員做改變動作之各種練習。
協調能力是以身體素質平衡發展為基礎,它可使已具備的速度、力量、耐力、技術有機的溶合,使達到最優的效果。與神經系統發育的完善程度密切相關,協調意味著經濟和節省能量,青少年早期訓練中應最優先發展的能力。
一、協調性概述
定義:人體在運動中流暢、准確、協調地完成動作的能力。
協調性,嚴格說來不能作為一種素質,它是一種綜合能力的表現。在運動中主動肌、協同肌、對抗肌、支持肌的相互配合,使能夠最經濟地完成動作。
二、協調性的組成因素
1. 分化能力:肌肉清晰地感覺時間、空間和力度的能力;
2. 結合能力:將各節動作精密妥善地連接能力;
3.定位能力:感知位置關系(人我、物我)並做出感應動作的能力;
4. 平衡能力:保持平衡或在喪失平衡之後盡快回復的能力;
5. 節奏能力:正確地再現動作的節奏或模仿表現動作節奏的能力;
6. 反應能力:感知狀況變化並做出切換動作以適應狀況變化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