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銅在氨環境下的腐蝕機理和防腐措施以及工藝是怎樣的
氨濃度是影響銅管在氨溶液中腐蝕情況的重 要因素。氨濃度高時比氨濃度低時阻抗更小, 銅管腐 蝕加劇。 低氨濃度和高氨濃度溶液中銅管的腐蝕機理 和產物不同。
氨濃度 低於2 000 mg /L 時, 有保護性產 物膜 [ CuO和 Cu ( OH ) 2 ] 的生成, 產物膜緻密光 滑; 氨 濃度高於 2 000 m g /L 時, 沒有產物膜生成, 銅管表現為 溶解活化。
犧牲陽極保護法、陰極保護法等
⑵ 銅的電化學腐蝕性銅的化學腐蝕是怎麼一會
銅的電化學腐蝕性銅的化學腐蝕是怎麼一會
金屬腐蝕的本質:M—ne—=Mn+
金屬腐蝕的類型:
①化學腐蝕:金屬與接觸到的物質直接發生化學反應而引起的腐蝕.例如鐵絲在氧氣中燃燒、銅在氯氣中燃燒等.
②電化學腐蝕:不純金屬與電解質溶液接觸時比較活潑的金屬失電子而被氧化的腐蝕.
而銅在一般情況下很難發生化學腐蝕 ,但當銅(含雜質)長久暴露於空氣中且處於潮濕環境下,則易發生電化學腐蝕(經實驗,將銅(含雜質)放置於這樣的環境中7天之內可見到銅綠),主要反應如下,
2Cu —4e=2 Cu2+
2 H2O + O2 + 4e=4 OH-
CO2 + 2 OH- = CO32- + H2O
總反應:
2Cu +2 H2O+ O2+ CO2 = Cu2(OH)2 CO3(鹼式碳酸銅:即銅綠)
⑶ 對銅的腐蝕,是什麼性質的腐蝕
影響銅及其合金腐蝕的因素有材料因素(包括成分、雜質、第二相及熱處理、表面狀態、變形和應力等)和環境因素(包括腐蝕環境如大氣、土壤、海水、工業酸鹼鹽有機溶劑等及環境因素的影響如介質的pH值、介質的成分和濃度、介質的溫度和壓力、介質流動速度、電偶、環境的細節和可變化的影響等)。銅的腐蝕按照其使用地點和腐蝕介質可分為大氣腐蝕、水中腐蝕、土壤腐蝕,銅的腐蝕產物一般為氧化物、硫酸鹽和氯化物。
大氣腐蝕 當銅暴露於大氣之中,其表面通常形成綠棕色或者藍綠色的腐蝕薄層,稱為銅綠。銅在大氣中的腐蝕主要受到氣候條件、大氣中有害氣體及懸浮物的影響。氣候條件包括大氣相對濕度、氣溫及日光照射、風向、風速等。大氣中有害氣體及懸浮物主要指SO2、NH3、H2S等腐蝕性氣體及鹽的細小塵埃。Lobnig R E發現, 如果大氣中只含SO2或只含水分,銅的腐蝕行為沒有多大變化,但如果二者都存在,且相對濕度超過75%,腐蝕是顯著的。這主要是因為在銅表面上吸附水膜下SO2增加了陽極的去鈍化作用,在高濕度條件下,由於水膜凝結增厚,SO2參與了陰極的去極化作用,尤其是當SO2的質量分數>0.5%時,此作用明顯增大,因而加速了腐蝕的進行。雖然大氣中SO2含量很低,但它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大,SO2溶於水膜生成的H2SO3是強去極化劑,對大氣腐蝕有加劇作用。
水中腐蝕 銅及銅合金在在水中的腐蝕可分為純水腐蝕和海水腐蝕。銅及銅合金在含氧純水中的腐蝕是吸氧腐蝕,在一定條件下,陽極反應產生的Cu2O可在銅表面形成完整的保護膜,其表層的Cu2O在水中溶解氧的作用下被部分氧化成CuO。因此,銅表面的氧化物保護膜具有雙層結構,其內層為Cu2O,外層則由Cu2O和CuO組成。銅表面這種保護膜的形成防止了銅在水中的進一步腐蝕,其完整性和穩定性也就決定了銅在水中的腐蝕速度。銅及銅合金在海洋環境中以均勻腐蝕為主,其中全浸區最重,潮汐區次之,飛濺區最輕。通過銅及其合金的長期暴露試驗[7]發現,隨著暴露時間增加,銅及銅合金平均腐蝕速度降低,然而隨著海水溫度升高,多數銅及其合金在全浸區平均腐蝕速度會增加,在潮汐和飛濺區,腐蝕速度會下降。
土壤腐蝕 銅是一種耐土壤腐蝕的材料,一般情況發生均勻腐蝕。王永紅等人[8]採用試件自然埋藏法對內陸鹽土地銅的腐蝕進行了研究,發現Cl-、SO42-及土壤微生物使銅表面發生了嚴重的點蝕,經過一的實驗,試件表面布滿蝕坑,最大腐蝕孔深度為0.36mm,平均腐蝕率為1.1884 g/(dm2・a)。銅在內陸鹽土中呈局部斑點腐蝕,同時還注意到銅的土壤腐蝕具有季節周期性,其腐蝕率最小值發生在秋冬季(11月至1月)。
⑷ 如何用化學方法腐蝕銅鈦金牌
我認為可以用王水來使其腐蝕
王水即用鹽酸和硝酸以1比3的來混合,起腐蝕能力極強,只有少數金屬不能容於其中。
⑸ 銅用什麼可以腐蝕跪求
如果題目指的是,在銅的表面蝕字或圖案,那麼可以採用酸性氯化鐵溶液。方法是,用水溶解氯化鐵,同時加入少量鹽酸,製成飽和溶液即可。
⑹ 某實驗小組為探究銅及其化合物的性質進行如下實驗:(1)銅在一定條件下也能被腐蝕.下列裝置中,銅腐蝕
(1)金屬生銹的條件是:與氧氣接觸,有水參加,圖Ⅲ中濃硫酸具有吸水性,能減少水蒸氣的量,可以減慢金屬銅腐蝕的速率;
故答案為:Ⅲ;
(2)用無水硫酸銅和澄清石灰水分別檢驗水和二氧化碳的存在情況;還有一種分解產物氧化銅,可以利用稀硫酸溶解,根據溶液變成藍色溶液判斷黑色固體是氧化銅;
故答案為:水、二氧化碳; 將反應後的試管中的黑色固體溶液質量的稀硫酸中,黑色固體溶解變為藍色溶液;
(3)①給試管中的固體加熱時,為了防止冷凝水倒流入試管底,使試管驟然遇冷而炸裂,大試管的管口應略向下傾斜,並且氫氣通入到葯品的上方位置,丙正確;
故答案為:丙;
②反應進行時,為了防止空氣中氧氣的干擾,應先通氫氣再點燃酒精燈;
故答案為:通入氫氣排凈裝置內空氣後;
③實驗時C中無水硫酸銅不再變色,證明銅銹分解完畢;要測定「銅綠」的組成,需要知道樣品質量以及CO2、H2O和Cu的質量;
故答案為:白色的無水硫酸銅不變色; CO2、H2O、Cu;
④在實驗過程中要注意尾氣的處理問題,對於剩餘的氫氣,可以點燃,或用氣球收集;
故答案為:點燃或用氣球收集.
⑺ 黃銅最常見的兩種腐蝕類型是什麼簡述產生腐蝕的相應條件
黃銅最常見的兩種腐蝕類型是應力腐蝕和脫成分腐蝕。產生腐蝕的相應條件如下:
1、應力腐蝕:
拉應力是黃銅發生應力腐蝕破裂的必要條件。拉應力越大,應力腐蝕破裂敏感性越高。用低溫回火的方法消除殘余張應力,可使黃銅免受應力腐蝕破裂。
2、脫成分腐蝕:
黃銅脫鋅是銅合金脫成分腐蝕中最典型的一種,它可以伴隨應力腐蝕過程同時發生,也可以單獨發生。脫鋅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層狀脫落型脫鋅,呈均勻腐蝕的形式,對材料使用相對危害性小;另一種是縱深栓狀發展型脫鋅,呈坑狀腐蝕形式,使材料強度明顯下降,危害性較大。
黃銅的特點:
黃銅是由銅和鋅組成的合金。當含鋅量小於 35% 時,鋅能溶於銅內形成單相α,稱單相黃銅,塑性好,適於冷熱加壓加工。當含鋅量為36%~46%時,有α單相還有以銅鋅為基的β固溶體,稱雙相黃銅, β相使黃銅塑性減小而抗拉強度上升,只適於熱壓力加工。
⑻ 關於銅腐蝕的問題
1、在一般反應中,濃硫酸中加熱、王水、稀硝酸都可以很快腐蝕銅;
2、製作銅質銘牌時,可用酸性高錳酸鉀、酸性重鉻酸鉀等腐蝕。
以上幾種腐蝕銅的方法都很快。
⑼ 探究銅生銹條件的實驗,設計實驗(4個對比實驗怎麼設計)
1,一個全部放入水中,上面放一層植物油。2,一個放入無水有空氣的試管。3,一個放入有水有空氣的試管中,讓銅片一半放入水中。
⑽ 是經過什麼化學反應會使銅腐蝕
濃硝酸可以腐蝕銅,因為濃硝酸的氧化能力很強。
空氣中的氧通過原電池反應可以腐蝕銅,家用水龍頭的銅綠就是這個原理。
凡是氧化能力強的物質,基本上都可腐蝕銅。腐蝕產物如果是緻密覆蓋在銅表面,可以阻止進一步腐蝕。如果腐蝕產物是疏鬆的或易溶解的,就會發生進一步腐蝕直至銅被完全腐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