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樣練習膝關節彎曲
先按照這張圖上進行初步練習

❷ 怎樣鍛煉膝蓋
膝蓋不能鍛煉。
原因是膝蓋就是小腿脛骨與大腿股骨接觸,中間有半月板和韌帶。他們只能磨損、勞損,直到人老而不能使用。不會通過鍛煉獲得膝蓋健康。所謂的膝蓋鍛煉,無論是按摩針灸穴位、強壯股四頭肌、壓腿拉筋等等,都是為了延緩膝蓋的老化進程。
可以用這些方法養護膝蓋:
1、靜蹲:
背靠牆,雙足分開,與肩同寬,逐漸向前伸,和身體重心之間形成一定距離,大概40~50公分。此時身體就同時已經呈現出下蹲的姿勢,使小腿長軸與地面垂直。大腿和小腿之間的夾角不要小於90度。一般每次蹲到無法堅持為一次結束,休息1~2分鍾,然後重復進行。每天重復3~6次為最好。

(2)膝關節後側彎訓練方法擴展閱讀:
18歲之前是膝關節的成長期,這一階段膝關節的疼痛可能是生長痛。
青少年的骨骼生長發育迅速,代謝產物易在膝關節處堆積,夜間膝關節附近或小腿前側常出現疼痛,即生長痛,是青少年生長過程中的正常現象,度過生長周期就會自動好轉。
青少年應注意休息,對疼痛部位進行按摩或熱敷,可有效緩解疼痛。生長痛多是斷斷續續的,若出現持續性疼痛,要及時就醫,排除骨腫瘤、兒童白血病、青少年關節炎等疾病。
參考鏈接:遠離骨科三誤區 養護得當可延長膝蓋壽命_人民網
❸ 怎樣鍛煉膝關節打彎
建議試試以下的方法,不過要循序漸進,開始不能用力過猛,以免再次拉傷關節韌帶。
以躬步並以雙手用力壓患肢膝關節,可用扶他林乳膏止痛,並用硫酸鎂溶液熱敷來軟化韌帶。祝早日康復。
❹ 怎麼練習膝關節力量
拉力器和跳繩沒法練習膝關節力量,跳繩練習不當反而會傷了膝關節。你可以買其他運動器材啊或者練習瑜伽。
彈簧拉力器傳統練法(立姿):
1、飛鳥——擴胸(可用卧姿)
2、彎舉——肱二頭肌和前臂肌
3、屈伸——肱三頭肌
4、側平舉——三角肌
幾種新練法:1、頭後飛鳥——肩背坐姿,側握拉把,直臂頭後飛鳥。
2、推舉——三角肌坐姿,一手正握拉把置於大腿彎,拉住拉力器,另一手正握拉把胸前推舉。3、聳肩——斜方肌坐姿,拉力器一端置於空中,用腳踩住拉把。另一端雙手正(並)握拉住聳肩,或單手側握拉把聳肩,或單手側握拉把聳肩。
4、劃船——上背坐姿,一足踩拉把撐牆腳(固定),雙手正(並)握另一拉把做劃船練習。
5、腿屈伸——股四頭肌坐姿,一足踩拉把固定,另一足套住拉把,雙手穿插托住膝彎固定膝關節,小腿做屈伸舉措(90度)。
6、蹬舉——大腿坐姿,雙手正(並)握拉把置於腹部,一足踩拉把蹬舉。
7、直腿硬拉——下背和腰腹站姿,拉力器一端置地,一足踩住拉把,雙手正(並)握另一拉把,直腿硬拉。為便於訓練,拉把的外形可改動,如V形(主練肱肌和前臂肌),且變成可裝配的。
希望以上這些對您有點幫助!
❺ 我的髕骨骨折術後四個月了,膝蓋稍彎S光片骨折處恢復很好,如何進行康復訓練讓膝蓋彎曲
你好,這種鍛煉方法用語言還真不好描述。我說一下,看你是否能理解。針對你兩處骨折,現在傷後四個月,按常規來說應該都癒合了,那麼具體鍛煉方法是,患者坐在床邊,膝關節置於床沿處,然後讓您愛人或都其它的男性同志(鍛煉是需要力量的),一手按著傷側大腿最下端,另一隻手,按著傷側的小腿,用適度的力量往下壓,力量在你能接受范圍內。我覺得鍛煉的效果是比上次彎曲度增加5度,增加5度以後,在這樣的范圍內鍛煉幾天,再增加5度,這樣你能逐漸接受。不要一次性的太大增加彎曲程度,這樣你可能因為疼痛而受不了。(一手按著傷側大腿最下端,這樣做是為了保護大腿,因為你畢竟還有股骨骨折,雖然骨折癒合了,但長得還不是很牢固,以免鍛煉的時候力量過大而再次傷了股骨骨折的位置。按我說的去做就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如果你自己想一個人鍛煉的話,1。可以將傷腿置於床邊,然後做踢腿活動,將腿踢直後,然後通過重力來恢復膝關節的功能,不過這樣的鍛煉方式恢復起來會很慢,而且長時間膝關節不能恢復的話,後期治療起來更加棘手,所以我認為早期還是按我說的第一種方法鍛煉要好些。2。做下蹲活動,根據自己的能力逐漸增加下蹲的程度。這樣也起到相當好的的鍛煉效果。
❻ 膝蓋不能彎曲,怎麼鍛煉
取仰卧位,①按揉膝關節:用雙手拇指交替按揉膝關節周圍以使局部肌肉放鬆。②分離髕股關節:雙手拇指與食指分別置於髕骨兩側並握住髕骨同時向上抬動6次。③滑動與旋轉髕骨:用雙手拇指與食指分別放在髕骨四周並握住髕骨,將髕骨向上下左右進行滑動,然後順逆時針方向旋轉,各方向運動均為6次。④前後滑動股脛關節:屈髖、屈膝,治療師以臀部抵住患肢足背,雙手拇指置於脛骨粗隆處,餘4指置於腘窩處,藉助身體及雙上肢力量將脛骨向前後分別推動各6次。⑤旋轉股脛關節:治療師一手放在患者患肢大腿遠端,另一手托住足跟,將小腿向內外旋轉各6次。⑥牽拉股脛關節:治療師雙手握住患肢小腿遠端,先將膝關節屈曲,然後突然用力牽拉,重復3次,同時患者配合單腿下蹲站立訓練(可扶扶手),每天5~10次。
❼ 膝關節伸屈運動怎樣訓練
以下方法要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任選其中一個最適宜的一種。一般每日練習2--3次,力求角度略有增長即可。練習過程中肌肉及關節周圍的牽拉感及輕微疼痛為正常,不可收縮肌肉對抗,應完全放鬆,否則將會無效。採用負荷的重量不宜過大,應使患肢完全放鬆,練習過程中或練習後如有特殊不適,應及時告知醫生或您的治療師。中途不得休息,反復屈伸,否則將影響效果。康復訓練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切不要操之過急,絕對禁止暴力。(僅供參考,有疑問敬請咨詢治療師)
屈曲的練習:
1. 髕骨松動術(拆線後如果髕骨活動不佳即可開始):
首先找到髕骨邊緣,用手推住髕骨邊緣,向上下左右方向緩慢用力推動髕骨至極限位置。每方向15次左右,2—3次/日。可於屈曲練習前進行。
2. 坐(或仰卧)位垂腿:
坐或躺於床上,膝以下懸於床外。健腿在患腿下保護放鬆大腿肌肉,使小腿自然下垂,至極限處保護10分鍾。必要時可於踝關節處加適度負荷,切勿將負荷置於腳背。
3. 坐位「頂牆」:
坐椅上,患側足尖頂牆或固定,緩慢向前移動身體以增大屈膝角度,感疼痛後保持不動,數分鍾後疼痛消失或降低,再向前移動,至極限。全過程式控制制在30分鍾內。
4. 俯卧屈膝:
俯卧位(臉向下趴於床上),雙腿自然伸展,自行握患腿踝關節,使膝關節屈曲(可用長毛巾或寬頻子系於腳腕處,以便於牽拉)。或由他人幫助,
每次被動屈曲後進行主動屈伸練習:
坐位,足不離開床面。緩慢、用力,最大限度屈膝,保持10秒後緩慢伸直。10—20次/組,1—2組/日。
伸膝的練習:
1 .坐位或仰卧伸膝:
長坐位或仰卧位,足墊高,使膝關節懸空,於膝關節以上處加負荷,但切莫將負荷置於髕骨正上方。完全放鬆肌肉,保持30分鍾。1—2次/日。
2 .俯卧懸吊:
俯卧,膝以下懸於床外,注意不要把髕骨放在床沿上,踝關節處加重物。要求同上。
❽ 膝關節術後角度怎麼鍛煉
單純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後康復,關於膝關節活動角度的練習是分階段性的。具體建議為:術後第一階段(第0~2周)至少要達到90度,術後第二階段(第3~6周)要達到125度,術後第三階段(第7~8周)達到135度(註:此階段以維持穩健為主),術後第四階段(第9~14周)達到正常的關節活動度。
由於每個人的損傷情況、體質和對疼痛的耐受度等原因,在康復過程中會存在差異,所以在康復過程中不要完全依照他人的方式來進行康復練習(可以參考)。
膝關節活動度練習是所有涉及膝關節術後的必要項目,而髕骨活動度練習在關節活動角度練習中更是重中之重,在拆完棉花腿之後就可以進行向上、向下、向內、向外四個方向推動髕骨至最大限度(不要有向下壓的力),在此之前可進行股四頭肌等長收縮牽動髕骨預防髕骨在此階段活動受限。
下面來說一下膝關節被動活動度練習(所有練習方法都需要大腿肌肉處於放鬆狀態,所有關節角度練習時所產生的疼痛級數應不超過六級):
一、坐位垂腿(0到90 度)
二、仰卧滑牆(70到120度)
三、屈膝抱腿(80到140度)
四、跪坐(建議時間為術後四個月)
一:坐位垂腿,是術後康復角度練習中最常見的方式,也是最容易引起肌肉緊張的方法。
我們可以坐在床邊,術腿伸直位,用好腿托著術腿(術腿重量全部放於好腿)並緩慢下放,感覺到疼痛時可停留,直至感覺疼痛減輕,也可以好腿向下壓,來輔助被動角度的增加,直至最大角度(在被動角度練習中盡量不要抬屁股,這樣的話角度就是不準的)。後期活動可在此活動范圍內活動膝關節,維持時間1-2分鍾,每天活動膝關節3-5次。(建議每次彎腿到最大角度兩三次即可)
二:仰卧滑牆,是術後康復角度90度以後練習中可選擇性方式,是為較輕松的方法。
我們可以躺在床上,術腿腳搭在牆上,好腿腳托在術腿腳踝處,術腿處於完全放鬆狀態,使術腿腳自然下滑,膝蓋隨即向下彎曲,如出現疼痛的話可停留片刻,待疼痛減輕視情況還可以繼續下滑(如果感覺放鬆狀態下角度卡住了,那可以適當的用好腿向下輔助下滑)。直至最大角度。
三:屈膝抱腿,當角度達到80就可以採取這個方法來練習被動角度了。
我們可以做的床上,術腿大腿抬起,膝蓋彎曲,雙手抱住腳踝(也可以在腳踝纏一條毛巾),胳膊緩慢發力使術腿腳踝處去靠近我們的軀干,感覺疼痛可停留片刻,待疼痛減輕視情況還可以繼續直至最大角度出現(屁股不要向後頂)。
四:跪坐:當角度達到130以上時,上述三個方法對於一些人來說就不大好使了,跪坐這個方法呢!對術後時間是有要求的,術後時間滿四個月就可以用這個方法了。在跪坐的過程中要注意身體重心要均勻的分布在兩側腿上,不要偏移,速度也不宜過快,要緩慢。(僅供參考)
❾ 如何進行膝關節彎曲的康復訓練
骨痂癒合好,可以加強功能鍛煉,癒合不好,要適當活動,用力過大易引起骨折斷端變形或錯位,正常功能鍛煉,是適當活動,慢慢的膝關節就活動開,活動關節不是幾天就活動開。
❿ 膝關節康復訓練有什麼好辦法
站立和坐下練習。1.坐在一張硬的、沒有扶手的板凳上,雙腳平貼於地面,雙臂交叉或者放鬆放於體側,感覺哪種方式更利於維持身體平衡就選哪種方式。2.慢慢地站立,控制動作,直到你到了完全伸展站直的位置。3.動作維持幾秒鍾,然後再慢慢地坐下,重復練習15-20次,做3-4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