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鹽酸滴定碳酸鈉可以用甲酚紅作指示劑么
分步滴定,第一步是用酚酞作指示劑用鹽酸滴定碳酸鈉,,第二步是在第一步酚酞紅色小時(消失)的基礎上用鹽酸滴定碳酸氫鈉,第二步可以用甲基紅作指示劑么?
酚酞在PH8.2〜10.0時,無色〜紅,鹽酸滴定碳酸鈉第一步,紅色消失時PH8.2左右了;
甲酚紅在PH7.2〜8.8時,黃〜紫紅,第二步若加甲酚紅,當顯黃色或黃橙色,再滴鹽酸不能確定終點了;
甲基紅在PH4.4〜6.2時,紅〜黃,第二步若加甲基紅,鹽酸滴定終點為紅色PH4.4左右,微酸性了,尚可。
中性紅在PH6.8〜8.0時,紅〜黃橙,最好用中性紅,鹽酸滴定終點為紅色,PH6.8左右,中性。
在碳酸鈉濃度較高的情況下用甲酚紅,甲基紅還是中性紅差別不大,只當碳酸鈉濃度較低時,指示劑的選擇才具重要意義。
B. 鹽酸滴定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終點有什麼不同
看指示劑是誰,如果是酚酞滴定碳酸鈉時候是紅色變無色,而碳酸氫鈉沒有現象
如果指示劑是甲基橙則都被滴定,顏色均為黃色變為橙紅色
C. 碳酸鈉標定鹽酸的步驟和計算公式
1、標定方法:
直接標定:准確稱取一定量的基準物(碳酸鈉),溶於水後用待標定的溶液(鹽酸)滴定,至反應完全。根據所消耗鹽酸的體積和碳酸鈉的質量,計算出鹽酸的准確濃度。
2、用無水碳酸鈉標定鹽酸的計算:c(HCl)=m/(0.05299×V)
c(HCl)是鹽酸標准滴定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單位:mol/L;
m是無水碳酸鈉質量,單位:g;V是滴定用去的鹽酸溶液實際體積,單位:mL;0.05299是與1.00mL鹽酸標准滴定溶液相當的以克計量的無水碳酸鈉的質量。
計算公式:1000 M/53*V
M是無水碳酸鈉的質量,單位:g,V是滴定時使用的鹽酸體積,單位:mL。
2、氯化氫氣體冷卻後被水吸收成為鹽酸。
在氯氣和氫氣的反應過程中,有毒的氯氣被過量的氫氣所包圍,使氯氣得到充分反應,防止了對空氣的污染。在生產上,往往採取使另一種原料過量的方法使有害的、價格較昂貴的原料充分反應。
D. 滴定法對碳酸鈉和碳酸鈉混合物的分析——實驗原理及步驟
答:可以按照混合鹼的滴定法,其:
【1】實驗原理
1、採用鹽酸標准溶液滴定混合鹼(碳酸鈉和碳酸氫鈉混合物);
2、採用酚酞為指示劑(滴定終點的鹽酸體積V1),其中碳酸鈉的1/2量,被滴定;再選擇甲基橙指示劑(滴定終點的鹽酸體積V2),被滴定的是兩部分:原有的碳酸氫鈉和剩餘的碳酸鈉的1/2量。
3、結果計算:
碳酸鈉% ={[ Cx2VxM(Na2CO3)/2000]/G(試樣量)}x100%
碳酸氫鈉% ={[ C(V2-V1)xM(NaHCO3)/1000]/G(試樣量)}x100%
【2】實驗步驟
1、稱量混合鹼的樣品的適當范圍的質量 G(g);在錐形瓶里;平行3個樣。
2、加水25毫升溶樣;
3、取0.1000mol/L 鹽酸標准溶液加入50毫升酸式滴定管中,調好0;00 ml 起始體積;
4、加入酚酞指示劑,滴定到終點,記錄鹽酸標准溶液的體積V1;
5、再加入甲基橙指示劑,滴定到終點,記錄鹽酸標准溶液的體積V2;
6、結果計算、計算平均值,報出分析結果。
E. 怎樣用鹽酸滴定碳酸鈉
先往碳酸鈉溶液中加入幾滴酚酞,用已知濃度的鹽酸滴定,到溶液變紅色,幾下所用鹽酸的體積V1,另取等量的碳酸鈉溶液,加入幾滴甲基橙,用同樣濃度的鹽酸滴定,到溶液變色,記下所用鹽酸的體積V2,用他們之間的數量關系即可求得
F. 鹽酸滴定碳酸鈉
這個問題我也遇到了,碳酸屬於二元酸,第一步的離解是生成氫離子(也就是質子)和碳酸氫根離子,其平衡常數為Ka1=4.2×10e-7;第二步是碳酸氫根離子離解為氫離子和碳酸根離子,平衡常數為Ka2=5.6×10e-11。
鹽酸滴定碳酸氫鈉,是第一步的反過程,假設滴定前碳酸氫鈉的濃度為0.1mol/L,滴定的鹽酸濃度也是0.1mol/L,因為是1:1反應,滴定終點時,體積增加一倍,碳酸鹽(各型體一起)總的濃度就變為了0.05mol/L,這樣,理論終點的氫離子的濃度為C[H+]=(Ka1×C碳酸鹽)^0.5=(4.2×10e-7×0.05)^0.5=0.000145mol/L。
而如果是滴定碳酸鈉,其終點應該是生成碳酸氫鈉,理論終點氫離子的濃度應該為C[H+]=(Ka2×C碳酸鹽)^0.5=(5.6×10e-11×0.05)^0.5=1.67e-6mol/L。
找了好多資料,感覺應該是這么算,可以參考《水分析化學》(建築工業出版社1997年)和《無機與分析化學》(西安交大出版社2013年)關於酸鹼滴定的相關章節。
G. 為什麼以酚酞為指示劑用鹽酸滴定碳酸鈉和碳酸氫鈉只與前者反應
先回答「為什麼以酚酞為指示劑用鹽酸滴定碳酸鈉和碳酸氫鈉只與前者反應?」
首先,碳酸鈉鹼性強於碳酸氫鈉,所以在鹽酸不足的時復候優先於碳酸鈉反應。
其次,制你可以換一種思維方式,一杯碳酸鈉和碳酸氫鈉混合溶液,通入一個鹽酸,就打算先跟碳酸氫鈉反應,會生成二氧化碳是吧?但這一個二氧化碳會被溶液中大量的碳酸鈉吸收的。你懂的。
終點百變化是,當滴入最後一滴鹽酸後,溶液突然從粉紅色變成無色,並持續半分鍾不變。你是不是要問,明明終點是鹼性,變無色後是中性,這矛盾了?滴定不能做到百分百精確,只能做到比較精確,就算用鹽酸滴定氫氧化鈉這種情況度,都是強酸強鹼,終點該是中性了吧,可是你的最後一滴裡面的分子卻是很問多的,所以也會有很大誤差,比如,你滴定的最後一滴,可能使得溶液的ph值從8變到6,這樣大的跨度,但是這一滴對溶液濃度的影響卻是很小的,所以,看似滴定碳酸鈉和碳酸氫鈉不準確,其實是相當准確的。
我寫了這么多,你要是不答採納就不對了哦,看懂了採納哦。
H. 標定鹽酸標液時是用碳酸鈉滴定鹽酸還是用鹽酸滴定碳酸鈉
用無水碳酸鈉基準試劑標定鹽酸時,將一定質量的無水碳酸鈉置於錐形瓶中,加適量水溶解,以甲基橙指示劑用未知濃度的鹽酸標准溶液滴定,根據消耗鹽酸溶液的體積和稱取無水碳酸鈉的質量,計算鹽酸標准溶液的濃度。
I. 碳酸鈉含量測定用鹽酸(酸鹼滴定法)
碳酸鈉和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終點產物呈弱酸性,應該選用甲基橙指示劑(現在普遍採用甲基紅—溴甲酚綠混合指示劑)。滴定到終點後,需加熱煮沸,趕掉二氧化碳,冷卻後,繼續滴定到終點。